秋日和

剧情片日本1960

主演:原节子  司叶子  冈田茉莉子  笠智众  佐田启二  桑野美雪  

导演:小津安二郎

 剧照

秋日和 剧照 NO.1秋日和 剧照 NO.2秋日和 剧照 NO.3秋日和 剧照 NO.4秋日和 剧照 NO.5秋日和 剧照 NO.6秋日和 剧照 NO.13秋日和 剧照 NO.14秋日和 剧照 NO.15秋日和 剧照 NO.16秋日和 剧照 NO.17秋日和 剧照 NO.18秋日和 剧照 NO.19秋日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2 20:12

详细剧情

平凡的人家,正在为去世的男主人三轮举行七周年忌。三轮生前的好友间宫宗一(佐分利信 饰)、田口秀三(中村伸郎 饰)平山精一郎(北龙二 饰)如期而至,回首往事自是唏嘘不已。未亡人秋子(原节子 饰)独自拉扯...

 长篇影评

 1 ) 穷尽在肥内老师网课七期所学--拉片第一场戏

第一场戏长度:2:25~9:03

地点:(第七个)忌辰所在的麻布某寺院内

时间:1959年夏末秋初的下午(从太阳的直射角度感知)

人物:三轮的遗孀秋子(45岁)、绫子(24岁)、田口秀山(54岁)、平山精一郎(53岁)、三轮的哥哥周吉(59岁)、间宫宗一(54岁)和来参加忌辰的原公司职员及僧侣等

Above all

本片的核心还是在讲“轮回”

本场戏的实体影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形式影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终究是通过饮食。

肥内老师按:小津后期的每一场戏里面通常谈到了2~3个事儿。

本场戏:生者之间的沟通及交集;生者和往生者的联系。

每场戏我不会拉每一个镜头,重点主要在连接的空镜上及重点取景的机位变化上。

沃尔夫林说过:“典型的巴洛克最忌出现稳定的中轴;并且总要让纯粹的对称消散掉,或透过种种干扰使之隐而不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秋刀鱼之味的拉片拉片头,这里不累述

//movie.douban.com/review/14622154/

第1个镜头,大仰角,前景用了部分树叶掉落的数值做遮挡,再次证明了是秋天了,这时候对准的是150米处的瞭望台。仰角对于小津电影里面非常少见,由于没有出人声,还在空镜部分所以片头的背景音乐还在

这里和剧本的区别在于,剧本写到望见东京塔以及附近的公寓楼,家家户户的窗边晾晒的衣物。而这里是直接给了两个空镜,为何?人已在塔内观光,用作交代地点作用空镜大可不必对准人。

第2个镜头微仰角再拍东京塔,这里看树叶还算茂密,塔周的灯光没有开,照明时间为日落到午夜。灯光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橙色。

这里对准的是东京塔150米处的瞭望台,里面的人就像来到寺院这个同样相对封闭环境里面的人们一样,通过接受(往生者)讯息,通过诵经来发射信息。

第3个镜头就不是空镜了,选择的是一对奶孙了,人物都不是乱选的,这里象征着生生不息,轮回不止。背景音乐淡去,出现了密集的蝉音,从人物的穿着来看我们确认了是夏末时节

第四个镜头仍然是空镜,这是之后忌辰做法事所在的大殿,依然突出了小津所钟爱的红色实木桌,上面的大鼎和两边的柱子给人踏实的感觉,这里就形成了和式建筑特有的多重框中框

又是一个和式建筑多重框中框,前景依然摆放的是参加忌辰的路人甲阿姨,中后景开始疯狂的聊食物了,此时我们还不知道秋子和绫子坐于路人甲阿姨的对面,也就是画框外,由于后面情节交代是第七个忌辰了,所以除丧主家着黑衣,其他人穿着随意就好

小津的电影就是如此,虽然摄影机在后期电影中不推拉摇移,但是在不断的正反打中不断补齐复杂的合适里面的小角落,什么时候框入什么人,什么时候在画外非常讲究。

最后大家谈话完毕后,用这样的四重画框及一声大殿里面的敲钟声连接,直接跳入了下一个大殿的环境

小津电影还摒弃了淡入/淡出、溶接、叠化等转场方式,这次用的是声音转场。

请注意本镜头,比第四个镜头摄影机往前推了,而且移动了桌子和钟拨的位置,仿佛就是前后无差别的链接到大殿的忌辰现场。但是通过移动了鼎的位置标明了省略的情节和时间。

再次用地板镜从另外一方向上反打众人谈话的四重框的房间,交代高中好友间宫姗姗来迟,大殿处的诵经声还在继续

继续通过声音转场到大殿,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反打众人和补全大殿的场域

用三个之前用过取景的空镜作为转场,继续省略到其中的时间和情节,前两个是按照分镜头顺序回去的,第三个是新出现的取景镜头,那么这里出现的红色灭火器,是为何呢?它到底要灭掉谁的火呢?(当然木质和式建筑内放灭火器从消防上来看非常合理及重要)

第一场里面提到两个梗。

一个茶叶梗(人们口口相传),一个伊香保梗(文学作品中的),其实都是夫妻和恋人忠贞的含义。 也就注定了秋子不会改嫁

我们第二场戏再讲

 2 ) 从猪口看小津。

这是导演不太满意的一部作品。据他自己说,本篇的意图是:生活本来很简单,却被周围的人搅得乱七八糟。但观众比如我,最后就没有这种感受。

专门查了导演的日记,上面在1960年末说,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说的就是自己吧。正如上段所说拍个片子很简单,但是因为女主演司叶子的合同纠纷,到我生日那天才得到解决。虽然导演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的,但好像受到诅咒一般,最后的效果就是出不来。

却不妨碍我细读这部电影。他的彩片较少,所以部部都是珍宝。《我只做豆腐》102页说,彩色片,就像用彩釉的碗吃炸虾盖饭,而我们会继续喜欢以前的黑白片,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想用青花碗装腌茄子来吃一样。

1

我写这篇的创意是,我们只看导演安放的猪口杯,这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装饰物。

如小瘦鬼老头(中村)回到家中,桌上摆了一只伊万里青花的猪口,上面是拉丝网纹,加上一只小狮子。这一定是小津自己的收藏吧。我认为是全片最精彩的一只。

第30分钟,一只猪口杯,有两层花纹,下层是丸纹,上层是草纹。也是老东西,挺有意思。导演能充分发挥色彩的协调性,既不突兀,又吸引人看。

33分钟又有一只,这时候是一只十草文。这是在母女的家里,后来又再次出现。它在旁边的黑包和三色盒子旁边,显得一点也不违和。他的电影道具,总是那么让我充满惊喜。

第42分钟,母女两人奇怪的约会,我找到了第4只猪口杯,是全白素文的。日本人的白色瓷器烧不好,这都是现代瓷器,还闪一点点青(妙:他还配了个碗。)

44分钟第五只也是青花,但是没有给特写。

82分钟,又看到了第33分钟的那种猪口。唯一两次出现的杯子。

84分钟,女儿愤而出走,在料理店看到了一只青花寿字文猪口。 导演自己说,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表现出哀而不伤的精神。从这些瓷器上也可以看见导演的用心。我认为我的这个小探索,要超过有些人说的服装的故事,楼梯的故事。

在莲实重彦的书第250页的记录有:摄影要求忠实地反映出陶瓷的颜色,因此对它们的配光、光量都特别的加以考虑。 2

查阅日记第554页。1960年7月12日开机。10月16日,他在拍摄山中小屋。冈田茉莉子嗓子发不出声来,推迟了一天。导演说,甚是疲惫,工作上的事情(是第一位的,)怎么都行。

memo说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但是仍然是猴子的话就很伟大。不知何意。

10月29日,他说今年吃松口蘑(松茸)最多。详细记录了赠送者的名字,还有答应送却没送的名字。

11月8日试映,5日后公映。 第541页,司叶子的出演引起了东宝和松竹之间的纠纷!这是7月29日发现的,到8月4号才得到了让步。宋教授说,女演员属于东宝,但导演的是松竹的,所以把她从东宝那儿借过来。详情不明。

从技法和构思上来看,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母女之间的那种关系和生活,反映的不如《晚春》自然贴切。就感觉他们母女之间交代的不充分一样。作为观众,你会觉得前面介绍三个老男人更多一些。导演对这两性关系之间,处理的不够平衡和漂亮。当然仍然是大师之作,没问题。

确实把三个老男人表现的很猥琐,然后让冈田茉莉子把他们一训斥,感觉这部片子才到了高潮。其他的地方,有点乏善可陈。(当然我这次看,受了差字幕的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晚春带入了那种二战以后的沧桑感。而秋日和离得远,就体会不出来了。也就缺少了有层次的味道。

 3 ) 古寺里的灭火器


  
    看小津的这部电影就像去长辈家做客,想不到这个长辈离开变成长辈还不远,也就是说,我看见了长辈还是小辈时候的欢乐。
  
  
    影片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葬礼,母亲和女儿迎接着参加来忌日参拜的朋友。当年的好友有的谢顶,有的枯干,有的将军肚,但他们对于女主人还是交口称赞:四十多岁的人了吧,还是那么美丽啊。
  
    于是其中两个开始为“女儿”找起了对象,目的自然是为了对方的幸福,可是否还有“看着那白嫩的手替我削了一个苹果。”“这是先夫用过的烟斗”,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毕竟都还是会腼腆的醉翁,还会冒汗。
  
    小津的电影似乎有这么一个特征:女儿愿意永久陪伴着父亲。所以女孩的婚姻发生波折倒不是特别意外的事情,而且女孩在坚定地说出自己不想结婚之后,看见英俊干练的男生也开始约会同样的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上面提到的三位大叔竟然为了生米煮成熟饭竟然决定把其中一位大叔也给塞炉子里去。
  
    黄昏恋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身体里某个地方痒起来了,而且一旦痒起来是出奇地痒”,虽然因此上厕所的频率也增多了。正当喜剧往着闹剧发展的时候,女儿开始发怒了。这里女儿的怒火是有些奇怪的,似乎是因为女儿都准备把自己和母亲同归于尽,却发觉母亲给自己修了地道。与其说有些羞恼,似乎还有那么点嫉妒。母亲竟然又在自己的世界里准备增加其他的人了,如果说父亲还是不得不的话,那么父亲的朋友又算怎么回事情呢?
  
    这样的理直气壮如果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不由得感觉有些突兀的,但想想女儿正面临着同事答应结婚后也不忘记自己的诺言作废,周围寂寞的生活只有来自母亲的温暖是十拿九稳的。那么等于待字闺中的女儿也许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母亲的再婚,而是彻底孤独地去面对未来,这个时候的恼怒就像不时欢快的音乐一样,你可以说是旁观者的一种调侃,或者是一种无奈的鼓励。
  
    接下来出现了路见不平的寿司店公主。当几个大叔被数落的连连鞠躬之后,当其中的大树满口满面地说:我会爱她的,会负责的。寿司店公主却认真地说:我带你们来我的寿司店吃饭,最后一定要付帐的哦。
  
    这个时候母女都被横生的枝节弄得疲惫了,于是相约去以前全家旅游过的地方,提及以前的欢乐,提及以前的艰难,提及以前的互相扶持。当母亲默默地说:寂寞也是没有办法的啊,我会努力忍受。寂寞在这个时刻变成了一种高贵的坚持,不仅仅是对一种传统,而是对那种真实存在过的欢乐。
  
    于是母亲还是微笑着看着女儿出嫁了,而三位好友也都自我安慰作了一场美梦,但既然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觉得要坚持那种寂寞,寂寞也许也不一定是不美的吧?
  
    回到开头古寺里镜头的踟蹰:古寺,榻榻米,佛像,还有一个灭火器。看得久了,这个地方有灭火器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因为变化本来也不过是一种选择。
  

 4 ) 再谈形式影思和实体影思

本次我会继续从剧本和分镜头角度来讲解为何肥内老师说小津后期电影都是ZZ电影?为何在小津安二郎和野田高梧反复研究半年一年的剧本会有感觉不相关的人出场并且着墨不少? 用的是秋子和绫子争吵后的百合子家的戏(本场戏非常重要且耐人寻味)

作为凌子对照组出现的百合子,她可不是仅仅是传统意义的闺蜜(陪你哭、陪你笑),第一场对手戏(百合子和绫子在天台挥手送别八重子)是一起吐槽人生针砭时弊的用途。

而本场也是第二场百合子和绫子的对手戏,则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典型。 本场戏一口气把百合子的爸爸及其续弦的后母一起进行刻画,完美的起到了秋子(可能)续弦的对照组作用。

我们先讲本场戏最后一个镜头为何在绫子走了之后本来可以一个镜头完成,却进而推了一个百合子的腰上镜?

绫子觉得闺蜜百合子居然不站在她这边,而是教育她,一气之下不吃寿司也不住百合子家了。我们注意本图再次形成日本和室建筑的多重画框。近景还刻意放了为远景云竹小盆栽喷水的小喷水壶。

镜框内留下了云竹的一角,并且指向灯笼,我赶紧去问了日语行家的朋友

这里不仅仅是百合子在揶揄闺蜜绫子想不通自己母亲续弦,还刻画了巨大的灯笼(比冈田茉莉子脸都还大的表现主义构图)编剧野田高梧和导演小津安二郎想带给我们的讯息。

小津电影里面没有废镜头也没有废的情节,那么这里到底代表了什么呢

我直到回到家再反复细想才明白,对面的店面的名字叫竹屋,你百合子家结果被小津刻意的摆了一盆矮竹

竹子不仅有易种植,还有最关键的“正直、向上”的精神含义),这里用竹子展现了百合子的性格(本场戏她正向地引导闺蜜作为女性角度去理解自己母亲,后面还会去和闺蜜妈妈秋子单独见面解开彼此心结,还会正直不阿地去找三位好心办坏事的叔叔当面质疑)所以本场戏的形式影思是不是出来了?

注意本截图,本场戏的形式影思就是本镜头内的对话。绫子头上的各种袜子,像不像此时她的三千烦恼丝?地上乱摆着各种衣服、喷水壶甚至还有锅盖

本镜头为何让百合子的闺房凌乱?第一她住在店面的二楼,这不是一个单独的卧房的存在;第二地面的凌乱象征着其实百合子自己家里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她自己化妆桌上还立着的相片再次回应了第一场天台戏,她是一个念旧的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我们下面看看如何刻画她的后母和父亲的,后母在本场戏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十分热情的给继女的闺蜜讲话并主动指继女在楼上(代表她为人和善,并且她虽然没啥大能耐,但一直守在一楼服务和帮助丈夫的寿司店),催促两人赶紧上楼离开(审时度势知道两人要讲悄悄话,需要给年轻人空间);

手上还拿着小账本是不是很贤惠?我们看见远处模糊的时钟是不是八点十分了?说明绫子家离百合子家不远,都住在远离中心城区的郊区

第二句甚至都没有露脸,只给了绫子对继母行礼的镜头,这个家族小店肯定很局促,因为后方就是坐着吃食的顾客和芳太郎(百合子爸爸)

第三句给百合子和绫子送上二楼吃食(夜宵),这么晚来了多半有可能留宿,送完之后甚至都没给继母下楼的镜头(代表她快速离开),请问这样一个继母难道闺蜜妈妈的续弦后,闺蜜就肯定不幸福吗?百合子要现身说法呀。

后面艺伎的海报代表传统,白色的洗手槽再次说明局促的内部结构

而这个在百合子口中不太行的自己爸爸,在出厂时不停的快速回答和服务客人。在百合子和绫子上楼后,野田高梧给了一组很有意味的父亲芳太郎和客人的对话,在说完后,回到二楼百合子和绫子的镜头后,我们发现两人已经说完绫子的来意可以直切主题(绫子究竟在烦恼什么?闺蜜又是怎样疏导她),相当于省去了前一场戏观众已经了解的绫子和母亲秋子的争吵细节,这就是肥内老师说的“空缺”。

这是本场戏进入店面的第一个镜头,芳太郎快速和客人对答和服务,是不是说明这个在百合子口中不太行的父亲很能干?即使是家族小店,但是客人甚至都坐满了,说明什么?1.味道好。2.价格实惠。3.服务周到。第3点本镜头呈现了,第一点从后面客人3的口中道出。

那么客人3和芳太郎的对话是否仅仅在谈美食而毫无意义?我们来详解一下。 客人3用的是肥内老师说的小津电影中常用的一个配角,而他代表的通常是X功能强悍的男性角色,而这里反复用了蛤蜊和章鱼的话来讲“鲜美”这个概念,蛤蜊有壮阳的功效,而章鱼则是由客人3直接说出了“多子多孙多福”的功效,在日本战后男性偏少人口急需增加的时代,是不是正好隐喻了当下?

百合子爸爸芳太郎非常会跟熟客搭话

从童谣来叙述,蛤蜊和章鱼都是要吃的,蛋白质营养丰富

本场的实体影思出现了

看我红框的位置

日本在战后的生育率一降再降,请看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直接的,都没有足够的成年男性了

1920年代每个家庭有5孩,1950年代只有2孩了,现在只有零点几孩了

 5 ) 一个和平的秋日,献给原节子。

最近两周有纪念原节子的特别放映,选了《秋日和》、《晚春》和《东京物语》三部,于是赶紧订了票。今天挤了半个小时的中央线,开场前五分钟才匆匆赶到电影院。「丸の内ピカデリー」三号影院有些难找,只有一个二十排的放映厅。选了第八排的座位,坐下来才发现要稍仰着头才能看到整个荧幕,暗暗有些后悔买得太前了。周围三三两两落座的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或许都是从小看着小津和原节子长大的,一定比我怀着更复杂的情感来到这里的吧。 《秋日和》作为小津晚年的作品,所有小津元素都清晰可辨:日渐稳固的低视角,玄关、走廊、风景和居酒屋为主要对象的空镜头,原封不动的演员和角色名字,打破对话轴线的人物特写,还有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悲欢离合。灯光暗下,荧幕亮起,仿佛自己轻轻拉开了玄关,唤了一声「我回来了」,一抬头,眼前出现的便是一尘不染的和室小屋,笑容灿烂的原节子和抿嘴微笑的笠智众从座蒲团上站起身来,迎接自己。一切如呼吸一般,亲切如常。盘膝坐下,视线开始跟着他们的身影流转,这才发现自己挑的前排座位,视线竟是正好。看着他们在桌边闲谈,在居酒屋小酌,在办公室寒暄,看着看着有些困了,眯上十分钟,迷迷糊糊醒来,看见的还是预料之中的人、事、物,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晃晃悠悠地升腾起来。最后朱唇轻抿的司叶子和垂首微笑的原节子也早已在脑海里描画了好几遍,美的人穿洋服和服自然都好看,小津也绝不会让原节子哭着送女儿出嫁,最后一定是笑着的,伤感的情绪只是隐没在了微微晃动的空镜头里,无半句多言。小津镜头下日本人的生活像茶泡饭,像白豆腐,像秋刀鱼,简单,无味,甚至有些微涩,但也像空气和水一样,决计无法摆脱,便只能隐忍着前行。 相比前几部,这一部的空镜头的功能性和目的性更为明显,承担结构功能交代转移的场景,或是人物进入沉默遂用来烘托气氛,写出来简直像是高中乏味机械的语文阅读题,却是真的恰到好处。每一帧空镜很精致,却不刻意,不会故意追求对称或者居中,晃动似乎也减少了,唯一的动态元素便是阳光投下的影子,随风晃动的布帘,随之而来的是下一秒即将打破空镜的人物。同样是部屋的走廊长镜头,黑白片时代有灰度之冷峻,彩色片时代也有暖阳之温度,小津的电影语言也有一层「侘寂」的意味。不禁想起了在京都高德院里,坐在廊下看枯山水时的感觉了。 所以,倘若让我设计一座小津博物馆,那放映厅一定会设计成四叠半的和室,正中间摆着三两个座蒲团。 因为从座蒲团上抬头望到的,才是正宗的小津风情呀。 小津式人物的生存模式固然是20世纪中叶日本的缩影,但放到现代情形似乎依旧。在小津的生存游戏里,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框死了的结局,每一代人重复着上一代人的喜悦与悲伤,相聚与离散,仿佛是一个死循环,看不到尽头,个人尽管自由却无法执行自由意志,丝毫没有上升的欲望。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之后,人就会变得容易逆来顺受吧,战战兢兢专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努力保持自身的存在,却永远不敢踏出雷池一步,斩断这个循环不断的命运之轮。像看小津的电影一样,在东京作为局外人混迹了三个月,直观感觉便是日本人仍然没有摆脱小津式的生存困局,一方面用生产、娱乐和消费麻痹日常生活的痛楚,另一方面年轻人无心政治,少子化下的「无缘社会」状况加剧,电车人身事故不绝,恐怕整个社会没有摆脱精神上的封闭和高压状态。 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后话了。

「终」字出现,灯光渐亮,四周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出门才发现入口处有给原节子献花的地方,站在旁边默默看了会儿原节子灿烂无比的笑容,脑内不断回放作为纪子、秋子的荧幕上的她。 这个世上,或许又少了一个真正懂小津的人。

 6 ) 形式影思和实体影思

肥内老师网课中提到“小津后期电影都是ZZ电影”,此话点解?明明是时代家庭伦理电影,为何都能和ZZ扯上关系?

下面以拿原节子(母亲秋子)和司叶子(女儿绫子)的第三次单独的戏(自家公寓内的第二场)作为讲解(肥内老师已经在昨天网课中以第三次郊外公寓戏作为“空”及禅的讲解引述过了)

本场戏长度:1:21:46~1:24:29

地点:郊外公寓。(秋子和女儿绫子在丈夫去世七年后,两人过得并不富裕,且都必须工作。虽不至贫苦,但也绝不富裕,从住的地方这么远及两人要精打细算出游的经费就能看出。)

时间:当日晚饭后大概8点左右(间宫叔叔已经在晚餐时间给绫子说了“是不是只有妈妈续弦了,你才能安心出嫁”,绫子内心非常忐忑)

人物:三轮的遗孀秋子(45岁)、绫子(24岁)(秋子并无再婚想法,此前已经在酒吧中由田口转述了,但女儿绫子误解了猪队友三人组叔叔们)

绫子回来时看似天色更晚,但我们分析剧本和台词后发现,其实都是晚饭后的时间,那么为何相比下图灯光还要冷色调一些?因为灯光师需要配合此处绫子犹豫甚至即将爆发的心情

同样的取景机位,是不是暖色调很多?因为秋子是开开心心回家的,明显在近处和远处妇女通过的地方,灯光师补了光的。

秋子进入房间后,房间内的陈设,注意左侧的粉红的壁灯及顶板的吊灯,一个是为了打光,二个是为了表现演员心境。

对比灰色心境的绫子进门,我们看摄影机明显前移了,顶灯肯定还在打光,但是刻意把它避开,摄影机前移后毙掉了小津爱的红色壁灯。甚至把椅子旁边的凳子都换掉了,用的是更加杂乱的缝纫机。

从两场戏的进门的分析,各位感受到为了叙事需要,小津做了些什么没?

前一场戏两人关系融洽,所以对话都是直视(即使在正反打镜头里面也是对着的),两人所处位置都是一个区块内

第二场戏,两人甚至是背对着在对话,这里小津甚至利用布景给了一个蓝色代表忧郁的台灯,切这个局促的和室区域,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区域,居然这里还能有绫子的一个小桌子

要侧身才能对话

这里就明显看出了两人处于和室的两个区块,两人内心有了隔阂

分镜头的正中处也是本场戏的时间中间位置,形式影思出现了“秋子的续弦可能造成了绫子的猜疑和误解。”

对于细节癖的小津,把局促的小公寓里面的小饭桌上面的调味瓶子和茶杯直接竖向摆,是不是...

注意,实体影思出现了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面临着物资极度匮乏的风暴,日本官方当时采取的办法是统一配给制度,把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压制到最低的状态。但就算这样做,也只能勉强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行,普通人仅仅只能做到的就是生存,对生活是毫无动力和希望的。

特别是在日本投降的三个月后,由于受到物资供应崩溃的影响,日本政府不得不宣布取消之前执行的食品统制法。

也正是因为食品统制的取消,日本各地开始爆发出了大量的黑市,为了获取食物,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开始涌入黑市,用自己仅有的家产换取粮食。

黑市的大门被正大光明地打开之后,黑市的物价水涨船高,大发战争灾难财的不在少数,连驻日美军的士兵们也利用手中的物资开始发家致富。

三轮一家是循规蹈矩的老实人,无法像秋子说的好朋友一样换来粮食,在物质拮据的时候靠的是朋友之情“信任”

而现在没有丈夫,绫子没有爸爸的情况下,两母女相依为命,靠得也是“信任”。而在绫子的误听下,她觉得最后的“信任”已经被打破,所以对母亲冷眼恶语。

实体影思出来没有?

 短评

延续自《彼岸花》的老男人三人组与活泼的冈田茉莉子合作贡献了极佳的喜剧效果,但一点不妨害女儿出嫁,最后一分钟里,原节子挂起和服,锁好门,木然叠着外褂那更胜于《晚春》的寂寥悲凉。比起《彼岸花》里的山本富士子,冈田茉莉子在剧作里承担着更重要的意义。小津自道他想在《秋日和》里传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是单纯至极的事,大家也会集体把它变得复杂。人生的本质尽管看起来复杂,实际上也许根本没什么。”再参照司叶子“是否可以不结婚”的认真发问,似乎小津对新世代坦率直接,而更加个人本位的观念,有了一些理解和认同。

8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三个男人并排坐,两个悠悠玩烟斗,一个焦急加兴奋,捶腰如厕空欢喜。本片较之另外几部嫁女影片,诸多细节都有难得的调侃和幽默,但新娘盛妆之下的泫然欲泣,却也从不省略。

13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恭喜小津又嫁掉一个女儿,这次是“国际章”,有没有。哎,你少嫁几次我就给你全五星了。

17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母女版晚春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其实原节子年长司叶子14岁而已。冈田茉莉子就是人证里的母亲。五星给女人们。

23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獏——日本有一种雅气的风韵,非常可爱。张爱玲——对于我,倒不是完全因为他们的雅气。因为我是中国人,喜欢那种古中国的厚道含蓄。他们有一种含蓄的空气

28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小津安二郎的倒数第三部作品。1.[晚春][秋刀鱼之味]均聚焦鳏夫嫁女,本片则探讨寡妇嫁女问题,整体走向同质于[晚春],部分场景似[彼岸花]变奏。2.“永远的女儿”原节子竟而饰演母亲,而“永远的父亲”笠智众在父权缺位或疲弱可笑的本片中也只是打酱油(一同客串的还有演接待小姐的岩下志麻)。3.小津的彩色片魅力确乎胜过黑白片,不需关注千篇一律的剧情,仅看灵妙雅致的色彩即赞不绝口,最是那一点红与绿,而首尾摇曳在木色墙壁上的光线,恍若水波荡漾,让人沉醉其中。4.除了标配的低机位、越轴剪辑与转场空镜,小津拍近景或特写几乎全用浅景深镜头,虚化的背景中也常有迷人的彩物点缀。5.后方斜45度低机位拍倚着栏杆的两人,真是小津钟爱的角度,想及[东京物语]。6.诙谐风趣契如[早安]。7.冈田茉莉子好美,与成濑[浮云]中判若两人。(8.5/10)

3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母女之间的情感总是更加微妙和细腻;真没见过这么替别人女儿操心的老中年男人;这次的嫁女儿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最多就是差点连母亲也嫁出去了,可惜没有。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呃所以小津最喜欢的矛盾就是“丧偶家庭的女儿到底该留在家里给爸妈养老还是该嫁出去” 是么……日本社会真是奇怪啊==

37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用万峰老师的话说:『这三位老男人,你们心思又活络了是吗?』。用歌词概括为:”越慌越想越慌,越想越骚越痒“。小津更精简,一个"痒“字直接概括。

3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小津的彩色嫁女通版出现过两次选角“意外”:杉村春子在秋刀鱼扮女儿;原节子在秋日和演母亲;寡母/独女合住的公寓,完全照搬秋刀鱼中儿子媳妇的那种,而亡夫的三位老同学却全都是传统的独门独院,有的更是配了佣人。小津在以此暗示,“没有男人的生活比较辛苦”;文子谢绝提亲但在意外见面之后反对藤庄心生好感,小津通常会把偶遇地点设在大公司办公室。或许是表达:工作与爱情并不对立?另个重要角色标配,偏好喝酒做媒和以闷骚笑话打趣女店主的老男人们,这次有了更深的主线介入机会,魅力寡妇使暗恋的他们产生了更多遐想,并引出通片最讽妙的一道叙事元素——烟斗。“你们不是痒了吗?用它挠挠吧!”

4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电影跟美食一样不能恶补,都需要精嚼慢咽细细品味,经不住不停的胡吃海塞,连续两天看五部小津的电影也是一样。为了好好看本次小津影展最后一部压轴之作《秋刀鱼之味》,忍痛在《秋日和》中途临阵脱逃。日后一定细细补上慢慢品味小津调制的生活情趣和感动之美。

46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三个老男人为亡友女儿介绍夫婿,道德面是为亡友分担家事,私欲面是为实现过往的投射,须知亡友之妻可是四个小伙伴的当年女神。此事未定又要为女神介绍夫婿,形而上理由是让女儿出嫁无顾虑,形而下肇因是决策时各怀鬼胎,迷局乱斗中终于促成亡友女儿的婚事。啊,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群人呀!【9】

4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SIFF2013# 一连看到第四部嫁女儿故事,看得人完全恍惚了——一样的面孔在同样的场景里演着不同的角色。突然想到,要是把小津的这些嫁女片连在一起看,岂不就是一部十几小时的洪尚秀了呢⋯⋯

52分钟前
  • btr
  • 推荐

秋三部里面,最喜欢的却是这部。原节子、司叶子和一众男将,因为反复出现之故,各自性格还是符合演员外在。茉莉子很有亮点,总是担任矛盾激发的角色;原节子剧末的惆怅戏码,是能够打上五星的原因。相较前段的沉闷,后段情节冲突明显。楼顶、登山、双层宿屋三组镜头的漂亮,调和了平淡生活演进的流程。

5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真没见过这么克制的。思考空间很大

1小时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SIFF@影城;连看两场如观电视剧,那些御用的面孔和场所让观众们发出善意笑声,4小时丝毫不闷,他的确是一辈子在做豆腐;在那些永恒不变的光景里,体会到真正的「无」,你能看穿这种平静超脱,但你不会绝望不会放弃;原节子已老,但寂寞哀愁的微笑也如此动人,司叶子与冈田茉莉子两种美人的典型。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细腻温暖,伤怀却不伤心。等我老了会不会也和几个老友喝喝小酒,静静的回忆或调侃生活呢?

1小时前
  • 空思
  • 推荐

时光飞逝。女儿嫁了一拨又一拨,原节子从被嫁的少女熬成了为女儿愁嫁的单身母亲。小津守着那么一些标致的女子竟然独身,怎么想的。

1小时前
  • 非了
  • 力荐

小津的形式美,所谓“无可挑剔”之作。翻拍/改编自《晚春》,虽然不再sentimental,但悲凉远甚原作,母女关系毕竟比父女关系煽情。看到多部小津电影中的桥段、情节和常用手法,司叶子不及《小早川家之秋》那般光彩夺目,而小津本人的位置似乎正是那个去世的丈夫,笠智众的兄长……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