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记录片美国2020

主演:约翰·威尔森,Cynthia Larson,Ron Low,凯尔·麦克拉克伦,Gabrielle Merken,Niko Nelson,Yanjaa Wintersoul

导演:约翰·威尔森

播放地址

 剧照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2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4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5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6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4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5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6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7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8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19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4:51

详细剧情

一个焦虑的纽约客,在处理个人问题的同时,试图提出日常生活的建议。

 长篇影评

 1 ) 摘录

S1E1

"One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small talk is to fill space with polite conversation, until you can be alone again. So make sure to only talk about stuff from your everyday life that anyone can relate to and forget about easily. You can talk about how nice the weather is, but just make sure that you never mention climate change.

Once you've escaped, you'll finally be alone. This way, you can avoid having a mild beef with anyone else. No sharing, no talking, no 'Let's do this again". Just you on your own terms, on your own time and in your own world. Because, remember, sharing your most intimate thoughts with someone can be a disturbing and messy experience. You're trusting them to take on the full weight of all your problems and handle them with care. Who knows what they'll do once they finally get home and begin to run the forensics on everything you said. Even though an intimate connection may look attractive out in the wild, don't forgeet the life of a relationship always seems to follow the same pattern. ”

S1E2

"Long ago, the island of Manhattan was a lush, green paradise. But ever since the Dutch came across the sea and colonised this unspoiled virgin island, New York has been a casualty to man's ravenous appetite for over-development. Once the original settlers tamed the bedrock, the only other direction to build was upwards, towards the heavens.

We cover ourselves in scaffolding all the time. Braces are scaffolding of the mouth. A cast can be a scaffold for the limbs. A brassiere is scaffolding for the breast. These things give us structure, support and protection. We even have scaffolding in our bodies, inside every cell.

It's really easy to settle for something you don't like. Because if you never admit you're unhappy with something, then you never have to change anything. Most of us don't speak up when we're dissatisfied, and then things just begin to accumulate until you can't really imagine an alternative. You could end a relationship that offers you nothing, or you can just stay in it indefinitely because it's too hard to move on.

You can waste your entire life playing it safe, but the real danger is never what you expect it to be. And if you put up too much scaffolding to protect yourself, you might just end up buried underneath it. But if we try real hard to take it down, piece by piece, eventually, one day, it'll all be gone. And only then will we know if it was all for show. It could be kind of scary at first, but we may be better off finding new ways to protect ourselves from all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sky.”

S1E3

“The way the past exists in our head, is not always the way that we experienced it. And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re will always be distortions, as long as humans are responsible for remembering everything. So enjoy this fantasy while you can, because if you are having a bad day today, you can always remember it being better tomorrow.

 2 ) 记者的观察点,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有趣

第一集,讲怎么闲聊

闲聊是在需要和其他人共处一段时间时比沉默更好的应对方式。

话题日常、美好,而不是负面的,又或者可以说是没营养的。身上有显眼的地方可以给其他人找话题,拍一下对方肩膀可以表示自己中断话题走了,追逐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来增加话题。甚至为了拉进距离、接话可以不必说真话。有目的的交流时不接题外话,直接了当的奔主题。

主持人可太接近普通人了,内向,因为不善表达给不了女朋友想要的爱情然后分手。社恐,逃避社交,不能自如接话,甚至在最好的朋友之间都没谈论过前女友的话题,明显他的朋友对与他交流这个话题感到不适应。为了缓解心中的烦闷又或者是增加谈资而孤身去旅游。常常与周围格格不入,在旁人看来稀奇古怪,难以理解。想要倾述却无人可说,透出屏幕的孤寂、尬尴、淡漠、游离于人群之外。为了融入而去干些不感兴趣的事情。

像一个外星人理智地研究如何融入人类一样,最后得出要找到对的人倾述,及时清理负面情绪,你的生活就会恢复美好。

怎么说呢,一个人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肯定整个人是不自在的。那种来自心底的抗拒交流和不适应,别人是感受得到的。

所以没必要逼自己融入,没必要逼自己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没人倾述可以写文字啊,这是个很好的解闷方法。

不知道怎么接话的话,沉默就好了。认真注视和倾听对方,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用心倾听,这样两个人相处也不会尴尬。

我们在业余时间应该是关注自身想去干什么,而不是应该去干什么。相处时把注意力都放在“我喜不喜欢这个人、这个群体,我想不想加入他们”上,而不是“对方喜不喜欢我”,这样也能让自己更自如。

真诚,友善是基本要点。不侵害他人权利的同时做自己。

像说假话应和方面,如果只是萍水相逢那还好,如果是想深交,那还是得保持真诚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友谊。

第二集手脚支架

毫无疑问,手脚支架如果是临时用来保障安全或者装饰还行,如果长期使用,那只是建筑的外部一种延伸,并不能保障安全。

如果真的要保护人们不被坠落物砸的安全,应该定时检查建筑情况,然后爆破拆除才对。

第三集 关于记忆

嗯……记忆宫殿的记法在最强大脑里听过,也尝试过,但我感觉还是要记忆,只不过把东西转化成了图片,图片再进行联想,这和记本来东西没区别吧。可能不适合我,哈哈,采访的这个记忆冠军回答好敷衍。

曼德拉效应我倒是也听过,也有过记忆和周围人不一样的情况。我对我的记忆深信不疑,但我看了梦的解析之后,更认为这是我梦中的场景。或者说,我的记忆被我自己无意识的串改了。离那件事已经有五六年了,因为太过迷惑,直到现在还有印象。我是倾向于唯物主义者,但我对平行宇宙什么的包容性也很强。也挺有意思。如果只看视频里的那些证据话,太具有主观性。还是记者拍摄的麦当劳气球那块的解释有理有据。

的确,如果所有东西都记得一清二楚的话,想记得不想记得的都记住了,那很痛苦。听说天生有这样记忆超强的人,他们都活不长久。比起放下过去,忘记反而能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好,记得想记的,忘记不想记得的。携带筛选过的记忆前进,总比事无巨细的记得前进的轻松。双刃剑吧。

第四集关于保护罩

包皮很容易藏细菌然后发炎,对女性和男性都不好,这个他们不知道么?😂

为了保护某个重要的东西不被破坏而套上保护罩。

嗯……这让我想起《社交服饰》中关于牛仔裤的一集,就是那些复古的牛仔裤正是因为使用过痕迹才让它们变得独一无二,变得有故事感,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甚至日本牛仔裤那一集,牛仔裤的颜色在使用中某个部分褪色很多,这是你使用过的痕迹,这件裤子因为你的使用而独一无二,才变得有意义。根据裤子的痕迹猜测前主人与这条裤子的故事,赋予了它价值。

所以用不用还是看个人想法吧,我是觉得买了的东西就是用来用的,而不是供着,但如果买来主要是为了炫耀,那珍藏也没问题 。

第五集 如何aa

中国聚餐好像是大家都点一两样,点的都是在场多数人喜欢吃的,然后一起吃,平均付钱。或者轮流请客。

也遇到过口水翻飞的情况,比如水煮鱼,n多人直接拿自己吃的筷子在锅里搅拌,那个菜跟洗筷子水一样。这种聚餐我都会吃的很少,去也主要是给面子。但哪能天天给面子,去了一次两次,最多三次就完了。下次再邀请直接说想去吃别的,你们去吧。

至于朋友在他生日会上刷税卡的事情,我感觉有可能是记者太敏感了。如果是真的很在乎记者的朋友,听到他觉得自己把他的生日会当偷税的工具,会很伤心吧。不过也可能是作者没有感受到他们的用心。偷税倒也不必聚餐才能享受,按记者展示的那样,日常开销,只要想就可以。

记者这个人情感很单薄啊,他没有感受到别人的真心,会不会是因为他自己也没付出过真心?也没让别人感受到真诚。他和他的朋友们很缺乏沟通吧?他或许需要的是换个朋友圈?

整个旁白很少情感流露,他把自己的情感封闭起来,避免受伤害。敏感又多疑。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至于偷税这件事情,真的是靠个人自觉了,公平这件事也是。打包吃回本这个思想哪里都一样啊,笑了。

第六集 如何做好意大利烩面

以做烩面为主线,但重点又不在烩面,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是烩面所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表现了计划赶不上变化和物是人非。

想做什么应该当下去做,而不是徒留遗憾。

第六集是疫情初的样子,好奇现在他们的环境怎么样了。

 3 ) 还是没明白但又好像很明白怎么做

嗨,我是Charlotte,nerd,十级社恐。

我讨厌家庭聚会,不知道迎面而来并不认识的亲戚问我房子多大的时候怎么回答。

我讨厌坐地铁,不知道在拥挤的车厢里怎么看自己的书才能保证不被边上的人偷看。

我讨厌家里乱糟糟,却宁可懒洋洋在沙发上看书把左脚的袜子丢到地上七歪八道的娃娃身上也不站起来收拾。

我最近,被老板建议去参加一个培训课程。老师说了很多管理中必要的沟通技巧。可我只觉得身心俱疲。老师说,你们要问open question,这样才能有去有回。老师让我和他做角色扮演,我只坚持了两个问题,老师就宣布我把天聊死了。课上了四次,可我依旧是社恐。别人跟我说“天气真不好”,我却因为喜欢雨天而自顾自沉默。

就像上厨艺课,老师教了好多做菜技巧;可我呢,我连厨房都不想走进去。

这周,因为在过去的周末参加了一场不被事先告知赶鸭子上架的无聊家庭聚会身心俱疲的我,无意中打开了这个剧集。啊,太适合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手忙脚乱的我了,我需要一本生活指南。

六集,试图回答六个问题,“如何进行一些聊天”“如何增强你的记忆”“如何保护你的家具”“如何分摊钱款”“如何提供脚手架”“如何做意大利烩饭”。

但一季看完了,发现他也没给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他不过是一个虽然特别丧,却又努力和生活交朋友的人,所谓的生活指南,不过是带点委屈的戏谑之语。到最后,他自己也没找到答案:完美的意大利炖饭还还是没做出来,他想要送饭的房东奶奶却中风进了医院;他想知道如何做到公平,参加了一场裁判的聚会,却发现他们在宴会上拼命薅羊毛。回头看看,生活中最终的解决方案都是一开始最不想要的,一开始最笃定的永远不是最优解。

你看嘛,这片子看似轻松怪诞,但我看到好像只有我们努力地得尝所愿,就是会撞上事与愿违。家庭聚会上,我躲在一个角落里拼命吃东西,不想让大家看见我跟我说话。可最后,我去桌子上拿薯片的时候,别人还是抓着聊天。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在问完十万个怎么办后依然毫无头绪,在生活面前几乎要投降的极度悲观主义者,又常常是用尽全力努力生活的人。我可太羡慕John Wilson那永远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新鲜视角的能力了。反正人类社会都这么让人绝望了,远方也好,回忆也罢,都不见得有多好,那还不如就着眼于每天犄角旮旯里的古怪荒诞和温柔伤感。我爸常说我是个想太多的人,但此刻我觉得想太多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还在努力琢磨的人,是依然相信明天转角有惊喜的人。

我一口气看完了一季,也没明白怎么做。但倒是明白了,寻找答案的路,比答案本身有趣得太多太多。而本来又有什么答案呢?你喜欢人群,我喜爱独处;你能保护好你的家具,我的家具上总有奇怪的污渍,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手忙脚乱学了这么多年的怎么办,到头来来学会的,也只是用自己笨拙的处事方式,过好这一分钟。而这当下的解决方案,换了个场景又无解,我又得再次寻找答案。

但是,我还是觉得,只要还能问怎么做,就还没到对生活彻底投降的时候。——最后,那个中风的奶奶治愈回家了,他端了一碗不完美的炖饭给她。我真想尝尝。

 4 ) 个人观影指南

ep1 How to make small talk 闲聊指南

在MTV的现场,因为背对着人群,所以每一个镜头都拍到了他,除了歌手的脸就是他的脸。

念白说道“生活中会有负面情绪,你需要筛选出来,然后扔掉”,对应着铲起猫砂冲马桶的画面。

ep2 How to put up scaffoldding 脚手架搭建指南

给脚手架小哥按工种命名的时候特别好笑,“roll-dog”负责开车带人在不同地点转移,被字幕组称为“好机友”哈哈。

纽约市民找到了脚手架的使用方法:客厅、卧室、洗手间、健身馆、棋牌室、办公室。

随处可见的脚手架,本应是保障行人不受到飞来横祸。但实际上,随着脚手架越装越多,对脚手架的日常护理和检查,也在额外支出这个城市的财政;否则,脚手架就变成了飞来横祸本身。应该把脚手架往更好的更艺术的方向改进吗?抑或是,跳出脚手架这个框架,找到更适合保护这个城市和市民的方法。

ep3 How to improve your memory 记忆力提升指南

念白说道“我的记忆力不好,这让我很没有安全感”,画面是一个路人的头,白色长发却顶部秃秃。

马上接“所以我在记录”,一整个柜子的录像带。还有五个黄色的笔记本,翻开,一个个小方格里面藏密密麻麻的小字,很仔细地凑近才能看清今天发生了什么。但事实上,认真读完反倒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真的有发生过这些事吗?

用记忆宫殿法来记忆购物清单,每一件商品都对应着离谱却有共同点的街边物品。

到了商店,自然而然开启了「曼德拉效应」的篇幅,从商店男子的介绍,以为要进入思考了,结果转头竟然错入了电影片场,感觉很戏谑。参加讨论会,内容推到这里感觉开始要往诸如平行宇宙之类深奥的地方走了,落到了自己拿贴纸去改变现实中可能被记错的商品名。

「如果你今天过得不好,没关系,明天的记忆会美化今天。」

ep4 How to cover your furniture 家具覆盖指南

养猫了会发现,如果没有给猫咪足够的磨爪子工具,它就会盯上家具,尤其是沙发这种毛茸茸的、巨大的。但没想到NYC竟然是用塑料透明罩来裹家具,虽然能看到内馅儿,但使用体验一下子下降了。对比起来,本土群众用五花八门的针织物覆盖家具就显得「温暖」很多,何况还是手工的。

很有趣的是,卖塑料罩的店家,自己家里不用。

人用塑料罩防止小动物或者汤洒等意外,而城市则有自己的办法来防止人这个意外。椅子隔板越做越高,为了防止流浪汉躺平睡个好觉。酒店外的直角弯围栏,为了防止人因为抄近路而踏入自己的私有土地。相当尖锐的自制障碍物,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仿佛它想告诉你什么,噢,原来是FxxK YOU(画面)

甚至,由这个「覆盖与保护」的主题,找到了一个试图让包皮重新生长出来的公益组织。

ep5 How to split the check 账单分摊指南

聚餐分钱是个问题,尤其当那个点了四罐啤酒的酒鬼要求AA酒钱时。

那位坐在餐厅里的男士,把鸭舌帽推到头颅,一手托着腮,满脸分不清愁还是倦,观察同伴在分账单。这一段画面真的太写实了,和念白陈述的账单苦恼完全一致。

去裁判聚餐的时候,我竟然也怀有一丝期待这会是完全公平的聚餐。事实上裁判遇到钱也变回普通人,锱铢必较,打包汽水填补餐费。

ep6 How to cooke the perfect risotto 完美意大利烩饭烹饪指南

本以为是给房东太太报恩,期间展露了炸厨房的技艺。结果放置在新冠的背景下,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宝贵联系。这不是意大利烩饭烹饪指南,是完美邻里关系升温指南。

以上是观影后印象比较深的一些桥段,很日常,但却在精巧的叙事和不可多得的画面中突出了荒诞和戏谑,几近还原了日常生活的模样。

John Wilson属实是鬼才呐。

 5 ) John Wilson的精致小甜点 ——从一部纪实喜剧中看到的现代记录方式

城市交响曲这种自《持摄影机的人》开始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纪录片类型,是通过一座城市的地理景观和城市面貌,给观众心里产生对这个地方风土人情的感观与态度。

很难想象得到这种初期偏向实验性的影像风格,在多少年之后被使用在了一部如此接地气却也不乏幽默的剧集里。相比使用先锋性的影像使观众产生联想,导演约翰.威尔森选择了更直接的旁白方式,以每集二十多分钟短剧告诉我们——现在,美国,城市中的人们在如何生活。

这部纪实喜剧集被我称之为一个视频剪辑博主的极致追求。这种把生活中习以为常一直忽略的“小惊喜”式的素材夹杂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极度的舒适感。

要知道这些来自日常不经意的小瞬间们,很可能并非全部来自与HBO合作拍摄的规划之下。至少这种记录的方式应该多半源自John Wilson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影像记录者的自觉。

我也称《How to with John Wilson》为生活观察类的小短片,剪辑素材就来自魔幻又真实的生活累积,就是一个人,在一处,待一段时间得出的观察剪辑小文章。

这并非是绝对的技术或专业影视制作上的优势就可以完成的。看似朴素,却从内容上做到别出心裁。

导演奇特的个人日常积累与痴迷记录的习惯也是让我们多少有些惊讶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再采用有趣的剪辑方式作为加成,就产生了我们看到的具有一些最具原初灵感创意的一段段短剧。

即使以这部剧集的拍摄为由,有围绕一些问题展开的“专题拍摄”,但素材库的累积是导演本人在纽约和美国各州走走晃晃所拍摄观察得来的。多数观众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多少会想要看一些没事闲晃的状态下的“另一种可能”。

在我的认识当中,旁白可能从来都不是一种多么高明的方法。但是当连导演的那些配音连叙述时的停顿和语气都变成了一种表演时,不得不承认这种恰到好处是令人舒适的聪明之处。

再者,一部纪实剧集做到在每一集中有不同的问题与喜剧效果表现方式的同时保持较为统一的主题表达。这是高于以往导演制作每个单独的vlog小视频之处,也是能够称之为一部影视作品的框架基础。

开篇定调便很自然地选择了全剧集都在使用的small talk,把作者与观众也放置在了一个安全而友好的距离上。少冒犯而多理解的温和表达,一些因成习惯所以熟悉而又出人意料的细小观察角度,让这部剧集没有成为又一部打着另类旗号,实则还是一碗老式心灵鸡汤的cliché。

我们使用影像以及其他各种形式进行记录的初衷总与想要留存的记忆有关,但记录与记忆又从来是不尽相同的。正如那些为了保护建筑反而让它们失去原有美观的脚手架,那些为了保护家具不被弄脏而永久不被摘掉的塑料膜,那些为了记得所做的记录却永远不会回看的录像和日记——这些记录保存方式千奇百怪,确实经得起岁月流失,但我们唯一珍惜的仍然是随时间而变化着的记忆。

如果将旁白去掉只留下影像空放,我认为多数镜头都可以作为一部电影中的空境留白或转场,是可以做为那些灵光一现的华彩部分而存在的。然而,这些片段被集锦式的排列在这部剧集当中,变成了是一部包袱密集且气口均匀的秀。

观看过程中我在想,现代人可能回不去那种放下手中镜头和屏幕的阻隔而选择去与别人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了。后一种方式不再为我们最习惯的方式,由此与真人交流在我们看来变得无比尴尬和困难重重,即使内心从来并不希望如此。

我们会更加期盼一种无交流但有共鸣的获得方式——寻找一些抽象奇怪的共同点,比如剧中提到的曼德拉效应集体失忆小组。

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一直存在,围绕着我们,只不过在我们没有了太多沉重的思考之后,愈发突显了出来。而《How to with John Wilson》也给出了对于这种现象的解决方式,即得过且过,实在是适合有一定自我调侃兴致的观众来接受。

这部剧集给我极度舒适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源于这种表达风格的统一以及素材内容编排的和谐程度很高——感觉像在看一场纪实向的脱口秀,可能是影视博主这种职业出现之前,导演所没有(或是不屑)尝试的一种东西。

毕竟,抖包袱一样的方式和节奏也很难让人有一种深刻感。甜点终究只是甜点,我此次的赞叹也只能出自肠胃而不是后脑勺。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设备普及以及拍摄成本无限降低,谁还不能有个几十分钟的vlog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呢。但是如果要把这种现代技术进步带来的方便转化成能和风格沾上边的、有所表达的艺术作品仍然需要一些影像化规格的要求,这可能也是我们在区分《How to with John Wilson》不能将其划为纯正的纪录类型的电影。

然而,这种差距究竟有多么遥不可及呢?

将剪辑运用的炉火纯青并利用生活当中的拍摄影像制作的成熟电影可能早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并没有成为什么主流受欢迎的固定型态,也许剧集或者电视短片的方式比起传统电影对其的要求更为适合。

之前一直对视频博主多少有着刻板印象,一味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或奇特或优越的生活剪辑进去展示给别人看(实际上如果是有本人出镜讲解那种的话我还是仍然还是认为如此)。

但我现在觉得正是因为这种形式的简便开放,如果在内容上稍加心思,就会给人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也许直接采用旁白与vlog这种形式是可以自洽的,难以想象我们把《持摄像机的人》里面加入旁白,但是在如此多的生活化小场景的镜头切换当中,如果将故事性弱化,还有点想象不出使用略带诙谐的讲述配音之外能带出这些小情绪的替代方法。就连马丁.斯科塞斯在《Fran: pretend it’s a city》里面没有做到不落窠臼,还是采用了对话访谈的形式,就算Fran的回答是多么的幽默。

对于电影的爱让我强烈的对这种过于现代化的方式十分抵触,但是也是这份爱让我冷静下来之后思考电影的未来会不会有与短视频、vlog等形式的交汇衍生,这又将是一种怎样的观看体验。

如果真如科尔托夫的理论所强调的,导演要通过摄影机的镜头,即为“电影眼睛”,就是要将不断从各处搜集来的画面以创意的概念连接起来、呈献给观众欣赏;由此摄影机也可以被拟人化,其人类化的行为即是通过剪辑完成的。

依照这么说,本剧集玩出来的花样仍然属于电影的广义范畴之内。这也正如科尔托夫强调的另外一点——电影不应该是精英阶层的艺术作品,而应该是一项能够愉悦人心且有意思的工作、技艺或者说媒介。[1]

与其看其他人怎样精致的生活后再刺激我们自己去努力赚钱再拼命消费,其实我更觉得还有人愿意把那些不花太多钱,但是花了心思的东西拍出来更有意义一点。甚至我认为滨口龙介在他的部分电影当中追求的那种生活中的魔性戏剧时刻正是John Wilson花两年多时间积累的那些妙不可言的真实素材。

可能生活写实的一面即是如此,没有那么多激情昂扬、戏剧化的时刻,多数平静寂寞自找乐子,或者说更多时候,是在苦中作乐也要自我低嗨一下。

《How to with John Wilson》这部剧集通过每个记录下来的事都在告诉我们

——能够支撑每个普通人更好的活下去的其实是我们内在共有的一种心情和想法,而非外在的物质或环境,虽然我们非常想用这些去掩盖或占用自己的脑袋从而不用去想、不用思考。

不知道导演需要多久积累到这些素材,也不知又需要经过多久的沉淀来促成这种主题的叙述方式,但看完剧集,我可能不会认为观看的过程是在浪费时间。

我只知道这种想法经常出现在刷完无数个短视频之后,却不会出现在完整的看完一部好电影的时候。

记录与记忆从来不是一回事,可能正向我们对纪录片/纪实题材的要求从来不仅仅是记录而已。有价值和意义的也从来不是那些记录本身,而是存在在我们回忆当中的那些感受与难忘,这可能就是每个人脑中属于自己的蒙太奇。

可能,我们应该放下手中的摄影机或者寻找一刻不停地娱乐刺激的电子产品们,出去走走晃晃,看看身边的人和事了。

[1] 引自《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第十一章,491页.

 6 ) Through John‘s lens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可以说是UGC的巅峰了,对生活拥有如此高的感知和观察,能将普通的生活也活成有趣的诗。希望俺也能继续保持!摘录了一些触动到我的碎碎念:

交流情感会让你在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时就被卷入人际关系的湍流之中,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引导这种互动,从而缓和氛围。

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在感到不满意的时候发声,除非不得不做出改变。

过去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方式,并不总是我们经历的那种方式,只要人类还需要记忆一切,就会存在一些记忆的偏差。所以,趁着还有机会,享受这种想象吧,如果你今天过得不开心,当明天到来时,这份记忆总会被自己美化。

人类会自找很多麻烦,只为让自己觉得,他们在掌控着环境。

对一样东西太过珍视实际上会让你没那么享受,而且会带来一种低沉的、熬人的焦虑,你永远无法逃脱。

当你无计可施时,就会很自然地盖点什么在那个东西上面,但也许我们这么做是为了避免面对最根本的问题,这只能给我们一种掌控一切的假象,此时世界正慢慢分崩离析。

好像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式,你为了活下去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一定的风险,世界上已经没有纯粹主义者的位置了。当你必须抛开所有的东西时,你也该抛弃追求完美的心态了,你只需要做感觉正确的事情。

 短评

🧡💛💚💙可能就是我一直最想拍的那种美妙狗屁吧💙💚💛🧡

6分钟前
  • crankyanny
  • 力荐

孤獨的人觀察力最強,而且關注點會比較奇怪,可能看似無聊沈悶,但是能自嗨。

10分钟前
  • *
  • 还行

John Wilson拍得太好了,是21世纪的浪荡子,影像时代的漫步者。

14分钟前
  • fushia
  • 力荐

看完好想自己拍。p.s.放到上海或者广州能拍出来,北京永远不可能。

15分钟前
  • 康堤
  • 力荐

约翰·威尔逊总是有他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感,而且又很巧妙地呈现出来。而在开心了五集半之后,最后却突然滑向伤感。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最搞笑的剧本来自于真实,比如《波拉特》;最高级的幽默莫过于讽刺,比如《pretend it’s a city》。本片两个都做到了极致。一本正经搞笑,搞笑中透着些许丧,丧中又带着某种哲理,配上nerdy宅男画完音,直戳心灵。最后半集首尾呼应加升华,从五星提到了六星。Thank god,这种片子真是可遇不可求。

25分钟前
  • 小羊不亦乐乎
  • 力荐

目瞪口呆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tv show

27分钟前
  • oo!oo
  • 力荐

把月曜、发国新浪潮和一个nerd放锅里煮,会获得本剧。嫉妒到不想给五星

31分钟前
  • 🍞
  • 力荐

爆尬之中又有一丝寂寞,平中见奇,发人深思……满满的Nathan For You之geek感,还以为是Nathan Fielder恶作剧伪造了一个身份在说话,一查原来真有John Wilson此人。

35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请认准「英美剧漫游指南」的翻译,不认准也没办法,因为只有我们翻译了😂。这是英美剧漫游指南的首次翻译,完全出自对本剧的喜爱,NEW字幕组网站有全6集,B站有其中4集(某2集不给过我们又不想打码)(update:弯弯字幕组也翻译啦!)

38分钟前
  • 陆小鸟
  • 力荐

怎么办从看到纽约人对街头遛猪见怪不怪那刻开始憧憬了,感觉是很适合怪人生活的地方。

39分钟前
  • 羊皮糖
  • 力荐

爱到跳楼,辞典型纪录片,整合素材的能力简直是未来机器人水平。生活没有剧本却如此情景喜剧!socially awkward nerd的遛弯总结,虽然你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纯粹主义者了但你依然能感受到这份纯粹快乐!最后一段call back太强,像是揉面团一样拉长成六个三十分钟的深情凝视,爵士乐一样零碎的漫步迎来舒缓的收尾更爱纽约一点,我紧握他手说:you are so my SOULMATE,hiya NYC,empire state of mind

42分钟前
  • 根斯巴克连续体
  • 力荐

纽约漫游者,或是影像单口喜剧表演艺术家。因为絮语的体裁,所以作品和作者是高度同一的,Wilson很难在镜头前伪装出一个人设,而观众爱死了他的那些奇特的联想和微妙的尴尬——我们知道,他是谦逊的,善于在无聊日常里发现有趣细节的,因而可以信任的。每个主题下盛放的是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成年人的生活困惑,而他有刨根问底的精力和深入思考的毅力,于是每次升华都是那么自然,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全新角度。笑足了五集,然而在季终猝不及防地大哭了一场——新冠入侵、被迫隔离,时刻陷入失去的恐惧之中,所爱之人离我们愈发遥远。愿你我都能更勇敢,愿善良的房东太太永远健康。

4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神一般的影像表达形式 so much more than vlog 会讲故事的人太牛逼了

50分钟前
  • Jus
  • 力荐

应该是自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最佳范例吧

53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Nerdy weirdo白男的旁观视角纪录喜剧片和写给纽约的情书。每一句话都能有一个对应的片段这是有多少素材啊…回味无穷,有跟High Maintenance一样的energy,两位主创估计能做好朋友吧。(看出他跟我住的地方在同一neighborhood,不知道能不能撞见呢

54分钟前
  • 倪克斯
  • 力荐

作者对生活的解析如同他对素材的捕捉利用一样敏锐

59分钟前
  • 睿蕊
  • 推荐

看到他写得满满的日记本就懂了为什么他能拍出这部片,有趣的生活需要有趣的灵魂来发现

60分钟前
  • Aviana
  • 力荐

Joe Pera + Nathan Fielder 2020 年的写实主义经典

1小时前
  • Jin
  • 力荐

表面看似很丧,但实际上充满了奇怪的正能量?

1小时前
  • 小虎队解密卡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