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希特勒

剧情片其他2007

主演:赫尔基·施楚奈德,乌尔里希·穆埃,西尔维斯特·格罗特,AdrianaAltaras,施特凡·库尔特,乌尔里希·诺登,LambertHamel,UdoKroschwald,托尔斯滕·米凯利斯,AxelWerner,维克托·谢弗,拉尔斯·鲁道夫,沃尔夫冈·贝克,贝恩德·斯特格曼,Adriana Altaras,Lambert Hamel,Ulrich Wohlleben,Paula Knüpling,

导演:丹尼·雷维

播放地址

 剧照

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1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2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3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4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5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1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希特勒&格林巴姆

看影评上很多人都在纠结对希特勒的刻画是否让人对他充满了同情,我倒是觉得重点不在于希特勒而在于第一人称叙述的演员格林巴姆,他勇敢面对独裁者,却也害怕死亡,曾经有那么几个瞬间想杀死希特勒,却在老婆要闷死希特勒的时候劝导,最后还让希特勒逃过被炸死的命运。他所作的这一切是因为他同情弱者还是因为他宽恕了他?没想明白,但是被他真实而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忽然想起国王的演讲,同样是语言导师,同样从心理剖析症结所在。最特别的是永远是幕后功臣且不被人所记住。回想我们的导师都是要有名,所谓的明星教师才有市场,把精力花在自己获奖,自我宣传上················哎╮(╯▽╰)╭差距啊

 2 ) 笑着思考

在中国 凡是沾染上“拜见”二字的电影通常都定位为喜剧了 《拜见希特勒》便是以此类敏感的片名吸引了我的眼球 德国人拍电影通常都是富有高度反思精神的 要是动辄刻画这么一个战争魔鬼 必定是理智的嘲讽~~就像骂一个人 不带任何脏字却摆出盛气凌人的姿态 让他痛不欲生 如果不是我神经过敏 这位导演反复的强调奥地利 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想要世界观众把希特勒这个人物从德国的历史中抹去 连众所周知的出生地都丝毫不能马虎大意

片头采用了真实的纪录片 我想那么宏大的纪实场面现存资料中也唯独只有《意志的胜利》了 那是希特勒最风光的时期 充分反应纳粹精神的宣传资料 如此完美的影像让我们在这之后更加无法想象他在私底下是一个尿床 性无能 幼稚并且爱哭的胆小鬼 也许那只是德国人心中的希特勒 给整个民族与国家带去深重罪孽的人物

画面上映出了乌尔利希·穆厄的脸 《窃听风暴》的男主角 可惜的是我今天才有幸看见他伟大的表演 得知他去世之后我心里难以平复很久 他扮演的一名犹太演员 在中国人看来讽刺的是他的名也是阿道夫 在戈培尔策划的一场阴谋中给了他与希特勒同台演出的机会 作为希特勒的表演老师 这位犹太人本身是打算将其杀死 但同时看见他身上不为人知很脆弱的一面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发福并年迈的希特勒倔强的像个孩子 面对身边爱将们的夺权阴谋 却一无所知 让人于心不忍

希特勒似乎对这位犹太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喜爱 这就是人们认为他疯疯癫癫的另一种状态 他闭着眼睛哭着鼻子大叫“爸爸 不要打我” 你能想象 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毁灭只是因为幼年的家庭暴力导致 当然 关于他的隐私 各有各的说法 归纳为一句 就是自私变态~~他对着倾慕的女人却是性无能一个 那些战舰的模型成为了他泡泡浴中的玩具 他逃避现实 失眠 噩梦 你会笑着认为作为一国元首的他其实比奥斯维辛里的任何一个犹太人都不如 在大部分内容上 我们还看见了这位德国导演对希特勒的同情 只是因为他的深重罪孽 需要换这样可以说是卑鄙的手段来体现了 如果希特勒还活着 那么这样的嘲讽只有一个人真正有资格完成 他就是卓别林(《大独裁者》)

希特勒最让人佩服的是出色的口才 在电影中这样的大演讲家因为胡子被刮掉一半在一气之下导致失声 最后不得不让犹太人来代替演讲 这样的安排可以看见导演的情绪 拿希特勒最让人顶礼膜拜的能力来开涮 德国人对他的怨恨在这之前我无从得之 但现在可以说窥见皮毛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到没有记入历史”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存在 希特勒的罪恶虽然无可饶恕 但也许只是那个战争时代的替罪羊 就像片尾的他有点任人鱼肉的可悲 但故事结束我们还是需要揪出一个典型来遗臭万年 他的聪明之处是没有让那些别有用心的爱将门得呈 可最终还是逃离不了正义对他的惩治 逃离不了独裁的破灭

如今 一切已经成为历史 无论是后人的讴歌还是臭骂 他都将是前车之鉴 被载入史册 如果我问你 这样的一场屠杀和洗劫只是因为个人的不幸童年 想必那些在二战中死去的人哭的比你还要惨吧.....

不要沮丧 电影终归是电影 只是导演和你开的一个玩笑 而这个玩笑也只是导演的奇思妙想

PS.片中安排了大量调侃式的黑色幽默 希望你还有力气笑着思考~

 3 ) 最不负责任的电影

  是谁让德国的经济在次走上强盛.... 是谁建立了第3帝国,对历史要公正一点,斯大林又在大清洗中杀死多少同胞....

 4 ) 德国人的辛酸

片中的元首表面上是被犹太教授戏耍了,实际上更是被戈培尔一手操控着。透过两块油画掩饰的玻璃,戈培尔等人犹如看圈养动物一样观察希特勒的言行——希特勒被圈养还表现在他与外界的隔绝,柏林废墟被戈培尔蒙在鼓里,直到元首和布隆迪夜行。影片一边揭示希特勒的某些心理问题,一边让他像历史上的小丑一样演出。
其实德国人自己也很无奈,“你知道我们的历史不太好。”自己民族的强盛期却是不能对外人说的耻辱。一切都很矛盾,远不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元首”来的和谐畅快。

总评:屈辱民族的喜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5 ) 别样的戏说

在迅雷搜索“德国喜剧”时,它自己跳了出来。

几乎所有的德国电影,看到最后都会让我心情沉重。

不论是从头到尾的云里雾里(四季商人),还是langweilig-langweilig-langweilig--最后突然震撼一下(窃听风暴)。

目前好像只有木偶剧《大盗贼》是例外。。

同样地,这部喜剧片也并没有给我带来轻松快乐,反而最后还差点让我哭。

这也难怪,试想犹太人镜头中的Hitler又怎么可能轻松得起来呢。

 6 ) 无题

单纯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抑或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都不是这不片子的主题。既然贴上了喜剧的标签,那么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中年末期同样也是生命末期被阴谋论和废墟,以及巨大胜利以后骤然被扎破的膨胀皮球,经历着这一切的元首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是否真的崩溃抑或是从此丧失自信……这些元素在这部片子里都是被拿来开涮的剧情。

1945年1月1日的演讲原片我并没有听过,在为了自己,拯救自己这样呼唤人性意识的喊声中,不仅仅是被控制压抑的人性的释放开始,也是人格意识觉醒的开始。有了自己性格意识的民族必将势不可挡。无论它会变成废墟多少次。

标题是Die wirklich wahrste Wahrheit ,关于希特勒最真的真实,民众眼中的元首和片中的元首的鲜明对比,其实也是片尾呼声的侧面反映。

拯救自己。需要拯救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7 ) 可以视为短评的补充,先记下,有空再去自圆其说吧。

按照齐泽克此即彼、彼即此的牵连式的分析,对影片的分析可就好玩了。
1、同为镜中之象的两个阿道夫。其处境相似,心绪变化也有相同之处。若想以个人的遭遇和苦难来影射民族的遭遇与苦难,大致也能建立起勾连。
2、历史反思的吊诡之处。喊出拯救自我的阿道夫和召唤战争的阿道夫,受到群众近乎一致的欢呼声。想想《大独裁者》最后一幕的场景,有相同的妙趣。
3、结尾处“孩童——青年——中年——老人”对希特勒的了解,以及相对应的“老人——中年——青年——儿童”对格林鲍姆的理解,似乎想召唤出主题:人性的、反战的、反思的。但注意,这一整一的结构,仍是对第一点的补充:镜中之象的呼应。
4、元首版的《国王的演讲》?实质上二者无不同。

 8 ) 总有些同情心不必泛滥

说实话,觉得这部片子有点闷,尽管它算是一部喜剧。
我不知该如何定义此片对希特勒的理解和描绘,也许可以用“尴尬”这个词。众所周知,德国人对于那场生灵涂炭的战争的自省态度和对新纳粹组织的戒防意识远远优于某变态小国,由此也诞生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战争是错误的、残酷的、毁灭人性的,这点不会变,但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物,该不该存有争议,除了杀戮狂人、战争罪魁、冷酷的独裁者之类的负面评价是否可以存有其他的感情色彩,却很少涉及。
此片中,德国人特有的自嘲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军官相遇就会出现此起彼伏的“希特勒万岁”和标志化的举手礼,新年集会上群众们听着希特勒莫名其妙的演讲面面相觑却还是振臂高呼“向自己致敬”,多么可笑,多么辛辣。然而,比此更甚的是对希特勒的讽刺:他是表面风光、大权在握的傀儡元首,宣传部长戈培尔一手遮天,对他监视、监听,对他闭塞不利消息,欺骗甚至企图谋杀他;他尿床、阳痿、有药瘾,噩梦缠身、丧失自信、孤独寂寞,格林巴姆被迫从他的表演指导员变成心理治疗师,而他竟然在他最恨的犹太人面前听话的趴下学狗叫,推心置腹,泪流满面。影片刻画的希特勒如此懦弱窝囊,像个没人爱、长不大的孩子,彻底颠覆了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但这样的讽刺不仅没有大快人心,反而让人尝到了其中的心酸苦涩,使感性的观众对其产生了同情怜悯,尤其是希特勒回忆父亲与他的关系的片段,我甚至怀疑主创人的这种同情怜悯已凌驾于讽刺嘲笑之上。
在温吞水般的剧情之后,格林巴姆慷慨激昂的演讲如一块巨石坠入大海,使观众不由打了激灵,此时的格林巴姆再也不是妻儿口中的懦夫,或是同情心泛滥的演员,抱着必死信念的他似乎化作了正义之士。一定有人为格林巴姆的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吧,但细细品味他最后的那段话,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常被父亲打,以致自我封闭。现在我折磨手无寸铁的人,就像我当时手无寸铁的被折磨一样,报复犹太人,报复同性恋,报复全欧洲的疯子,就因为当年的折磨和羞辱。每一个得不到爱、充满仇恨的小人物都可以征服世界,只要向你们自己致敬!”这只不过是他把这些天来对希特勒的接触了解整合成的一段直白易懂的心理分析,却大有把矛头指向家庭、社会问题,从而为希特勒开脱的嫌疑。
编导的矛盾心理把电影主旨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令人笑不起来,也无从悲哀。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话是没错,但也要看对象是谁,犯的是什么罪。把怜悯留给了十恶不赦的人,谁去可怜那些受尽苦难的幸存者和被折磨惨死的冤魂?

 短评

不看结尾采访的观众都误会此片了

3分钟前
  • Apocrypha
  • 还行

这是一部让人倍感沉重的电影,它并不是喜剧。格林鲍姆教授和希特勒是理想主义两个极端的代表,在功利和自私的现实面前它们只能沦为被操作被利用的替罪羊。当我们问到谁是第三帝国罪恶的罪魁祸首?无数曾经是这台杀人机器的零件的“民众”争抢着将黑锅扣给希特勒,正如日本将责任推给“军国主义”一样,

7分钟前
  • 新西兰孙小社
  • 推荐

再次印证了俺对德国片的好感~~低沉积云冷灰的天空背景,连建筑都蒙上了死气沉沉的阴影,但是德国人的自嘲式幽默实在是深得俺心,让俺或会心一笑、或哈哈狂笑不止……但是笑着背后是苍凉的眼泪,如同剧中两次笑着流泪的镜头描写~很多细节精心、富于讽刺意味,希特勒的形象也似乎贴近真实了许多……关于主角,又是这个清瘦正直低调沉稳的小个子德国男人啊~~他躲在舞台下面透过幕布看着外面广场群情激奋的人民,镜头放大他最后苍凉的一笑,头顶的血流缓缓淌下……俺就是容易被这样的德国人煽到啊啊啊……555

11分钟前
  • hilly
  • 推荐

希望德国会有更多的这样的电影,保持对那时代的评论,避免世界任何地区在发生类似的事情。话说有些部分很让我想起中国目前的情况。

16分钟前
  • 承明
  • 推荐

以为是恶搞呢,果然有关历史的片子怎么也不会真的搞笑的。让人很沉重的笑的黑色幽默。赞Ulich!不过有点美化Hitler形象了。。。

17分钟前
  • Esther GDB
  • 推荐

被誉为“德国本土首部制作的关于希特勒的喜剧片”,原本是抱着和昨天的《好男不当兵》的看喜剧和闹剧的心态去看的,想不到如此之正剧!不管是不是预期的影响,事实上就是我感受不到这部戏有任何喜剧的色彩,而喜剧所允许具有的逻辑漏洞它却也不少。而可能是我对历史本身不怎了解,所以也不是特

20分钟前
  • mozarter
  • 还行

如此恶搞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恶棍,有趣。

21分钟前
  • 胡二
  • 还行

也是一部有点小邪气的电影,特别是结尾曲,给人一种戏谑的味道。不过现实中的希特勒确实如此,小时候受父亲打骂很严重,也是他最后心理走向扭曲的原因之一。尽管是黑幽剧,却也有它温情感人的一面,元首也是人,也会在失败面前很脆弱,像孩子一般需要保护。感人的是格林厄姆教授,善良但死的很英勇悲惨

26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推荐

以喜剧形式出现的悲剧,夸张的表演,讽刺漫画式的人物脸谱,与主人公的沉静相互映照,时不时引人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却是沉默与深邃的悲哀。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喜剧,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悲剧。(希特勒在浴缸里玩的那艘战舰模型是哪艘?)

27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時代和人需要自欺,掩蓋各種自卑、自負以及不光彩…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在極端狀態下,就是被包裝過的變相納粹罷了…德國人的“嚴謹”真是在一個小兵身上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啊,德國人也會自嘲了麼!

30分钟前
  • 宿命论
  • 推荐

那个挤上床怕到睡不着的才是真的希特勒,不过即使这样一个人,也比某些连本国人的命都不当回事的东西强

3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果然完全不好笑,而且部分台词相当雷,只是结局还行;打字幕时的彩蛋都比电影有趣多了~

37分钟前
  • RIC
  • 还行

片尾对民众的采访是亮点,要多给小日本看看德国人是如何反思的!

40分钟前
  • 似水微『澜』
  • 还行

主角是乌尔里希·穆赫,这片子我只看了一半,因为有事就停止了,但后来怎么也没兴趣继续看下去……

42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这个真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希特勒也是够可怜的

46分钟前
  • vii07
  • 推荐

不是很有趣啊,也不讽刺,只是简单的丑化希特勒达不到什么效果

4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德国人拍出来这种调侃元首的片子还蛮不容易的,其实我觉得元首在里面有一种别样的萌

52分钟前
  • 其实叫朗基努斯
  • 还行

搞笑的黑色幽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57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纳粹版国王的演讲,可惜结局注定是给悲剧

1小时前
  • 懒羊羊的蛋糕
  • 推荐

拍的不错 但是07年才拍成这样未免太让人失望 相比之下42年 和83年翻拍的to be or not to be 就好看太多了

1小时前
  • ╯-╰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