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动漫日本2000

主演:风间俊介,津田健次郎,高桥广树,近藤孝行

导演:杉岛邦久,笠井贤一,小野胜巳,细田雅弘,菱川直树,又野弘道,渡边正彦,武藤公春,北村真咲,南康宏,吉川浩司,松浦锭平,清水明,石田畅,山田彻,筱幸裕,高木茂树,岩井隆央,广岛秀树,久保太郎

播放地址

 剧照

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2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3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4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5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6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3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4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5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6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7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8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19游戏王DM:怪兽之决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1

详细剧情

《游戏王-怪兽之决斗》改编自漫画《游戏王》,于2000-2004年之间在东京电视台播出。故事以漫画剧情为主,但因为中途漫画故事情节进度跟不上,故加插大量漫画没有的剧情和人物。此举为脱离“原作”独立创作故事奠定下基础。   决斗者王国篇   一卷神秘的录像带,千年神器中千年眼的拥有者,贝卡斯·J·克罗佛多在录像带中使用黑暗决斗向武藤游戏挑战,但武藤游戏却因为时间终止而败北,武藤双六的灵魂也因此被千年眼的力量封印在灵魂封印卡中(漫画版为贝卡斯寄给游戏的录像带),武藤游戏为了救回灵魂被囚禁的爷爷,与伙伴们前往决斗者王国找贝卡斯决斗,与互信的伙伴们以及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并肩作战。   战斗城市前篇   决斗者王国一战结束,武藤游戏的知名度瞬间上升,神秘的埃及石板来到日本展览,牵扯出千年神器的秘密、三千年前的战斗、三张神之卡,还有隐藏在千年积木中的无名法老王的记忆,海马濑人在一...

 长篇影评

 1 ) 游戏王与我的童年

现在仍觉得《游戏王》是童年里最重要的一个动漫作品。

有那么一个时候,对于我和我的一些朋友来说,游戏王这个名字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代表了实体游戏的纯粹快乐和激情。那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令人愉悦。那个时候的我们内心都无比纯洁,头顶的阳光如此灿烂。

时间回溯到2006年,暑假,电风扇还在不停地转动。那时的我没有那么多游戏可打,也不存在纷繁复杂的娱乐活动,白天大部分时间小屁孩们都只习惯拿着个电视遥控反复切换频道只为找到一个正在播放的动画片。那个时候每个城市都还有一个点播台,装载着小屁孩们最殷切的期待,我从这里开始,第一次看到了游戏王动画,毫无疑问我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冲击。

现在很难想象,当一个小学生面对着神秘古埃及文明结合各路怪兽PK的卡牌游戏时,他会是怎样的激动心情,这些神奇魔法又会怎样在他的梦中出现。不知何时起,主角武藤游戏那酷炫的发型我在草稿本上画了又画,有时候我还会想象自己就是正义的好伙伴城之内,而孔雀舞则成为了我的女友,幸福又甜蜜。

五毛钱一包,一包九张的zz少年宫卡牌在小学附近各大小卖部涌现,小卖部俨然成为一个大型交易中心,每个人都带着赌徒心理前来,希望自己能神抽出梦中之卡,然后互相换卡。那时我还没有啥零花钱来实现我的卡牌抱负,但我喜欢凑在大家中间,看大家买卡后撕开袋子后的酸甜苦辣。一张张锃亮的卡在大家眼前翻过,感觉大家眼睛都不用眨一哈。——“这张卡换不换!五张换一张。”偶尔人群中会蹦出一句这样的话,但是卡片的持有人总会用一个坚定无比的眼神注视着自己的卡,“不换,这张卡,我有用”。那个时候我们尚且不知盗版为何物,这一张张的卡片在我们眼中是最精美的收藏品。卡牌背面那黑色漩涡深不见底,卡牌正面那白色巨龙威力无穷。

慢慢地,每个人裤兜里都会装着一摞子卡片以彰显自己的不俗实力。大概是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懂决斗规则,扇卡是最早开始流行起来的竞技方式。我们那帮一起玩的发小一次次地实践,逐渐对扇卡有所领悟,开始用技术流称雄一方。我还记得曾经有个不速之客手握一叠卡来我家上门挑战,我和邻居家的哥们轮流与他斗智斗勇,最终用一下午的时间将他的卡一洗而空,而他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那天饭后,我一张张地、翻来覆去地看这些卡,觉得这简直就是天降宝物。

经历了大概几个月的积累,我拥有了一笔数量可观的卡牌。我每天都会把全部卡拿出来看一遍,似乎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我不管看什么都喜欢最原始最古老的那一版本,小屁孩时期的我就非常喜欢那种第一代卡牌,它们拥有最纯粹的格式,怪兽几乎没啥效果,攻击力防御力对砍就完事儿了。死者苏生、混沌仪式、恶魔召唤这些卡我最喜欢,几乎看不腻。

随着大家观看动画渐渐深入,决斗流行了起来,这个时候卡牌交易市场则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这张卡在你这可能平平无奇,但是在别人那里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唤醒一整个卡组的灵魂人物。我将所有卡牌分门别类,卡组用、观赏用、交易用,反复地研究它们的效果,自我认为它们每一张都特么价值连城。然后小屁孩时期的我展现出了交易鬼才的潜力,每次和小伙伴们换卡,都能搞回来一大堆。

我的卡变得越来越多,卡组也在慢慢成形。四年级,小学最流行游戏王的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拿来决斗。下课铃一响,大家就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叠卡组,两两组对,同时把卡组重重拍在桌子上,再同时喊出那句响亮的口号:“决斗!”接着甩出一个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抽卡动作。

当抽到强欲之壶时,会露出贪婪而狰狞的表情;抽到妖精的羽毛扫后,再直接用手扇出一阵旋风;抽到死者苏生时,那强烈的仪式感,每个人恨不得再念几句咒语。有小伙伴甚至用它自己的口胡操作召唤出了黑暗大法师,他庄严的说出“召唤出了黑暗大法师,将直接获得比赛胜利”,然后将双拳合在腰前,向前推出,使出一招类似气功波的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同学竟然也异常配合,应声而倒,那画面可称一绝。

时间有时候比想象中过得更快,回过头来看会觉得比较恍惚。四川,2008年,汶川地震,停课。学生们都被聚集在学校操场的阴凉处休息,这个时候依旧会有人在操场拿出游戏王决斗,只是大家都不再那么强势,变得异常温和。平时禁止大家耍牌的班主任也不再阻止我们,慈眉善目地看着我们打。那个燥热的夏天,大多数时间我都都是和游戏王卡牌一起度过的,就是单纯琢磨卡牌图像设计。不得不说,游戏王的基础设定和早期卡牌插画的想象空间非常巨大,有时我拿着一张人造人电子机器人一看就是半天,这些卡牌成为了我想象世界的窗口。

08年过去,我也结束了我的小学生涯。升上初中,游戏王在班里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复兴,这个时候的游戏王已经有点让我们眼花缭乱了。我们尝试着决斗,也比较难有那种一哄而起的场面,那种激情和热血了。某一时刻我也开始意识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我的童年结束了。

——

本文禁止转载

 2 ) 看了一辈子游戏王,终于看懂这部作品...

224集的游戏王第一部和180集游戏王gx的第二部,从小到大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现在才有一点真正看明白这部作品;

然而经典就是经典,2000年到2004年这部224集的动漫是在东京电视台播放了4年之久才播放结束,至今为止游戏王这个IP一共诞生了6部作品,目前仍然在放送。而动漫里面的卡牌游戏,也引爆在了现实世界,变成了世上最大的集换式卡牌游戏......(扯远了)

游戏王1到第3部用的是同一个世界观。整个作品有一个很大的暗线,也是游戏王,1、2、3部每一部可以说是所有反派的来源。决斗怪兽里面所蕴含的力量非常强大,足以毁灭这个世界甚至是宇宙的一切。

第一部的主线是围绕着3000年前,因为某个事件导致“法老”的灵魂被封印在千年积木里,同时法老也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和名字。被称为无名之法老。

3000年后,在童野实市一名叫武藤游戏的少年手里,花费多年时间拼好了爷爷从埃及买回来的千年积木。同时无名之法老的灵魂得以苏醒,寄宿在少年身体里。并实现了游戏想要朋友的愿望。从此无名之法老和游戏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让我看看}

当时一种名字叫决斗怪兽的卡片游戏正风靡全世界,某天游戏家中莫名收到了一卷录像带,录像打开后正是决斗怪兽之父贝卡斯,在录像带里面贝卡斯亮出了自己的千年神器,千年眼,每件神器都有属于各自的黑暗力量。游戏的爷爷被录像带中贝卡斯使用千年眼的力量绑架了灵魂,游戏只能接受贝卡斯的挑战;去决斗王国,赢下所有人,并与之决斗救回爷爷。

在决斗王国遇到“导演”千年钥匙持有者夏迪。夏迪告知了无名法老,千年神器一共有七件。只有集齐了七件千年神器才有机会让无名之法老恢复记忆。同时决斗王国还有一名千年神器,千年智慧轮的持有者、貘良了也正蠢蠢欲动。

经过无名法老、游戏和城之内等伙伴们在决斗王国激烈的打牌战斗下终于打败了贝卡斯并救回了爷爷。

未完待续......[让我看看]

 3 ) 童年回忆

小时候最喜欢的动漫之一,这两天再回顾了一遍。记得小时候还有电视点播,每天就盼望着有点点游戏王,哈哈哈。打贝卡萨斯之前的规则有点无解,到三神卡战斗规则就很规范了,尤其是决赛那几场真的很精彩,游戏对黑暗莫良的超自然牌组我最喜欢看了,又恐怖又热血。谁能知道我这个奔三老阿姨这么喜欢看啊!!!赞!

 4 ) 把热血封印在卡片里

【千日谈】20130802【每日影评】《游戏王》:把热血封印在卡片里
  文/丹达
  小时候,我总是特别喜欢站在图书馆里,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游戏王》漫画里面的故事,直到店家老板跑过来把我赶走。后来长大了,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面有了这动画的全集,我就再也没有什么兴趣去看了。
  《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杨不悔说“我要那个小糖人,舍不得吃,结果最后化了,你给我买了新的糖人,我却再也找不到原来那个糖人的味道了”,蛛儿也说“我爱的是那个咬我恨我的阿牛哥,不是这个大英雄张无忌。”有些东西,过了那个年头,长大之后,真正原汁原味的,还是得在你的记忆里面去找。
  (1)
  《游戏王》正片完结之后,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外传,尽管后来的主人公都有和“游”一样的名字,不动游星、九十九游马、游城十代,尽管历代的主人公都有属于他们专用的栗子球卡牌,尽管战斗的过程依然热血不已,很多东西却再也回不去了。
  武藤游戏的故事是依托于古埃及的神话故事,作为无名的法老王阿提姆被封印在一个看起来非常文弱的高中生的身体内,在需要用怪兽卡战斗的时候,他就会出来帮伙伴的忙,在日常生活中,他就好像沉睡一般。当然,把整个正片看完,这无名的法老王属于他自己的时代记忆和故事成为轮回流转的历史,再一次显现到现代的社会中来,他的宿敌海马、他的爷爷、都存在于他那古埃及的神话石板之中。
  又是一个浑身上下充满了谜团的人,寄宿在一个和这件事可以说毫无关系的旁人身上,一步步把他和他身边的朋友们带进新的故事中。
  小时候哪里会想这么多呢,大不了就是集很多张卡牌和同学们在地上玩翻卡牌的游戏,当然,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觉得这种游戏的玩法一不尊重画师二不尊重卡牌三还很脏,在孩子们玩的所有很脏的游戏中,我只玩沙子,弹弹珠、翻卡牌、摔跤、打篮球这些游戏都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也喜欢收集游戏王的卡牌,只不过最后被我的父母以干扰学习的名义全部撕烂了。
  (2)
  这种类型动画完结之后,新作不管是圈钱还是为新一代的小孩以动画记忆,都会继续的层出不穷。以卡牌作战的动画作品,在今年的7月新番《穿越幻影的太阳》就是这样的作品。在游戏中,我特别喜欢的三国杀游戏,一直发神经一样搞病毒营销的百万亚瑟王也都是这类。后来这种类型动画出现了变体,不再是卡牌游戏,而是以收集为主的对战方式出现了。《口袋妖怪》是这一类型,《爆丸》也是这一类型,甚至在《数码宝贝》系列的第三作和第六作中也有这样的影子。如果不断延伸出去,或许《蔷薇少女》之间进行的爱丽丝游戏,都可以算作是一种变体。
  人们都有占有欲,这种欲望在成年人那里,或许就是地位和金钱,而在未成年人那里,在以前就是这些不多不少的卡牌,现在有了各种网络游戏,充当人民币玩家才是王道。这倒是想起泰国电影《小情人》里面的那个小男孩,赢得了两手的橡皮筋,慢慢的走回家的场景。那种能够将收集起来的卡牌也好手办也罢摆在家里不脱团的御宅族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情呢,我们不得而知。
  (3)
  说起来,创造出怪兽卡牌对战游戏的人,是一个叫做贝卡斯的男子,他为了让自己的妻子复活,开创了整个怪兽卡牌游戏的帝国,如果没有这个男人,也永远不会有后面的所有故事。而想要这个故事从萌芽中就被扼杀掉,也必须从贝卡斯那里着手。所以在剧场版里,悖论说,这个未来最后会被毁灭,所以他必须要改变过去的世界,让这个世界回到正常的完美。悖论的做法,其实和宇智波斑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是想着如何在改变过去的情况下改变未来,一个是想着在终结过去的情况下开创未来。
  想想也是,很多和热血向有关的动画的,都会涉及到人的未来问题,如何终结战乱和毁灭,这恐怕不只是动画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实世界中的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反正最后一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团结的力量战胜了一意孤行的众叛亲离,只不过实际上还是力量的强弱对比,产生了所谓的奇迹。而对无名的法老王阿提姆来说,与人战斗怪兽卡和找回自己的记忆,才是最快乐和最重要的事情。
  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漫画的开始,武藤游戏把自己打扮的有些招摇,然后躲到心的深处,让法老王和杏子约会,漫画里的法老王,一脸的尴尬,以及羞涩,和他与人战斗时的凶狠,完全不一样。

 5 ) 名为游戏王

4月的开始,突然想把游戏王重新系统的看一遍,终于到5月的开始,重看完了游戏王DM,接触游戏王起初是初中里买了几盒游戏王卡牌,而每盒里都附送了十几页漫画,于是开始攒钱买游戏王漫画,买的盗版那种,一页有4小页那种,一本一本买,总共六大本。在初中相当长的时间里学习空余时间被听音乐和看游戏王漫画占据着,那一刻我明白游戏王已经超越龙珠在我心中的地位,至今仍是最爱的漫画&动漫,没有之一。买了漫画附送了两张光碟,记得放的是暗游戏和马利克的对决,意犹未尽。后来中考结束后偶然在音像店发现有动漫电脑光盘卖,其实刚开始半信半疑,不相信包装上所说的4张光盘可以容纳50多集动漫,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光盘容纳的极限是一张3集动漫。买了后才知道那和以前那种光盘不同,这种是只能在电脑上放的格式。于是连续十几个下午,我看完了前112集,因为后112集是DVD-ROM载体性质,而我当时的台式电脑只能放VCD-ROM。后来在高一老爸把光驱升级了下,记得很清楚,正好在高一寒假的最后一天,看完了游戏王DM。当时光盘里说还有GX1-63,不过是隔了几个月才开始看的。从DM到GX,从GX到5DS,到前不久完结的ZEXAL,也许是ZEXAL质量滑坡的太严重,我萌生了再看一遍DM的念头。其实DM漫画看了两三遍,动漫也有一两遍。
毫无疑问,DM是系列中最成功的。
1.卡牌的均衡性
DM的决斗核心真的就是技巧二字,不会出现很逆天的卡牌,很少在最后一抽把对手从4000变成0。无疑DM里的卡牌都体现着均衡性、代偿性,这点在决斗城市里尤其完善。四星及以下的怪兽如果攻击力过高,必然加点代偿机制,比如牺牲祭品啥的,如果很低那也会加点怪兽效果。魔法、陷阱卡的发动条件也基本都符合代偿机制。当然原创剧情达姿篇里出现了一些很夸张的卡牌,这也暗示着以后脱离作者的续作中逐渐出现很强大的卡牌,一张足以逆转。这也是游戏王系列续作决斗中最大的不足,不再是技巧,而是逆天的卡。就算是DM中的三幻神,也要负担沉重的召唤条件。所以,DM中没有太多逆天级的卡,专注于技巧。
2.个人最喜欢的几场决斗(不分先后)
①65-67.暗游戏VS人偶(马利克)
这场决斗的逆转绝对是系列中最出彩的,利用对手构建的神的无限攻击连锁找出的漏洞反过来利用了无限的幻想逆转。
②129-134.暗游戏VS海马
这场双方的攻防是最精彩的,过程你来我往、势均力敌,唯一可惜的是最后一回合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张强大的魔法卡赢的。(其实除了暗游戏和人偶那场的逆转,几乎很难再找出纯粹靠技巧、漏洞逆转的对决了,多少带有最后一抽抽到比较强的卡的逆转)。
③138-142.暗游戏VS马利克
这场和上一场异曲同工,精彩在攻防,也是可惜在结局逆转在一张魔法卡。
④156-158.拉菲鲁VS暗游戏
原创剧情,也是唯一规规矩矩打败法老王的人,拉菲鲁,当然表游戏应该也算啦。那种不让任何一只怪兽进入墓地的打法太震撼。
⑤169-173.城之内VS巴龙,城之内VS舞
最热血的决斗,虽然卡牌比较扯,但是太热血了,最后城之内明明可以赢舞的,还故意输了,满满的爱啊。
⑥221-224.表游戏VS暗游戏
最后一场决斗,坚强的心和温柔的心的对决。攻防和终局都蛮均衡的,关键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的碰撞。
3.坚强的心、温柔的心
喜欢暗游戏呢?还是表游戏?或许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答案。年少时候意气风发,多是喜欢暗游戏的王者风范。那种百分百决斗,绝不放水,所向披靡的风格正是年少时自己所向往的,但是正如刚开始看《医龙》,谁都觉得自己会成为朝田,直到经历了挫折后才发现不可能人人都是王者,甚至自己更接近于凡人,而温柔的表游戏正是体现着柔弱的强悍,在与海马对决时的认输,在暗游戏被拉菲鲁打败时的牺牲,在最后的决斗中赢了后的哭泣,都是温柔的心啊。为什么很多女生小时候喜欢男一,大了后偏爱男二呢,因为小时候自以为自己将来也会遇所爱而得,却不曾想多是遇所爱而不得,自然会开始同情相同境遇的角色们。这和很多适合大一些年龄层次人所读的作品中角色往往很不完美有很大关系,而童话里多是完美的角色。暗游戏、表游戏正是人的一体两面,谁都有坚强和柔弱的时候,坚强的心、温柔的心,完全可以共存。
4.城之内、海马
我认为城之内是男二,事实上只看漫画绝对是男二,动漫加了不少原创剧情后,城之内、海马男二之争就模糊不清了。但是我更倾向于城之内,城之内是系列中热血决斗第一人,GX里的十代比起来差远了。在和马利克的半决赛中实质上是城之内赢的。而达姿篇里进一步强化了城之内和舞的感情。在这里海马我要提到的是王国篇里海马以自己的生命逼迫游戏认输这一点,可以看出海马的自尊心是不可能允许对手放水的,但是为了救弟弟,他居然这么做了,看得出弟弟的地位超过他的决斗者自尊。

看着家里一千多张的卡牌,最遗憾的是当时鲜有可以面对面决斗的人,只能在《城之内之混沌力量》里和电脑打。而现在游戏王已经到第五部了,看开头质量回升了,希望后面不会失望,心里一方面希望游戏王索性不出续作,一方面又期待着水准的续作。至少曾经5DS的反弹很不错。
其实还有些想说的,却无从下笔,等以后再系统谈谈吧。

 6 ) 论「武藤游戏」和「城之内克也」

小时候最想成为的人是武藤游戏,长大后重温,才发现做城之内克也就很不错的。

《游戏王DM》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片,至今都很喜欢。还记得大学四年级下学期终于考研成功时,奖励自己花79块钱买了5盒游戏王卡组,从武藤游戏,城之内克也,海马濑人、马利克伊修达尔到貘良了。

小时候看游戏王dm,最喜欢的角色当然是主角武藤游戏,印象里每次决斗他就没输过(其实在动漫里是曾经败给过多玛三剑客之一的拉斐尔的,但是小时候资源有限,只看过有限的前几十集中的一部分,所以当时不知道这个)。小时候就老是幻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该是武藤游戏,在学习等方面要努力不输给任何人。当然,武藤游戏给我的印象绝不仅仅是常胜将军这么简单。他在决斗过程中也曾一次次遇到过很多困难,有很多次他都是在濒临失败的边缘又绝处逢生、反败为胜的。但是他几乎是从来都没有过放弃的念头,靠着诸多宝贵的信念和羁绊(亲情,友情等)支撑自己前进,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成功克服困难。在一次次的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并最终获得游戏王的称号。

小时候我非常受这些精神所鼓舞,在面对生活中一系列挑战时,也基本上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也是要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刻的。

现在长大了,成年了,重温这部224集的动漫,又注意到了城之内克也。他是个一开始并不优秀,甚至有着诸多劣迹的不良少年(在游戏王朝日版里是有提过的),起初他打牌也是菜的很,被大佬海马濑人diss说是史上最弱的战斗者,丧家之犬等等。但是他也是从不肯放弃,不管身处的环境,牌局多恶劣,竞争对手有多强大或者险恶,他都不肯放弃,会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即使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中也决不放弃,努力找到转败为胜的方法,靠这个(当然还有运气,但正式因为不轻易放弃,运气才有机会到来)他在菜鸟时期就战败了恐龙龙崎、孔雀舞、天才少年絽场等人,并最终在130多集和海马的第二次决斗中,表现出了和动漫第11集不一样的非常优秀的自己。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还是让傲娇的海马濑人也不得不在心里认可他作为决斗者的实力和地位。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城之内和武藤游戏相比,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他们同为热血的、喜欢奋斗,有梦想,有使命感,知道自己身负责任、不畏挑战的男人,遇到困难,不管再难以克服,都是会毫无疑问地选择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但城之内并没有武藤游戏“这种家里就是开牌店的,爷爷在战斗怪兽卡玩家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人脉、以及还有另一个自己的加成”这种天然的优势,受限于有限的经济实力,自己的牌组一开始也是弱得很,实力当然也远远无法和武藤游戏相提并论。因此,在实战中他遇到底子比他强的对手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他不肯放弃,不论对手有多强,自己信心有多少,只要选择了战斗都会坚持到最后一刻。这个让我想到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在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里也有提到过的:角斗士战士在战场上之所以战斗力比罗马战士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能拼到最后一刻,即使必死无疑了也要努力用尽最后一口气给敌人以伤害。

希望自己不仅要继续向武藤游戏学习,更要向城之内学习。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没背景没资源,要白手起家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向城之内学习,即使没有海马濑人那样显赫的家世、没有武藤游戏的主角光环的加成+经营牌店的爷爷,我们只要有梦想,不畏惧,也一样可以走到很高的位置。总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轻易放弃,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坚持奋斗到底!

 短评

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7分钟前
  • __修
  • 力荐

「Fair Play, Fair Duel」

8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小学六年级到初中阶段,最爱也是影响我最深的动画,没有之一。当年是在收费点播台看的,各种乱序、重复也丝毫不影响我的观看热情,至今听到那决斗开始的BGM都会起鸡皮疙瘩,也因它而无限向往古埃及文明,总希望有一天能亲身踏上法老王到过的土地。有一年夏天学校退了一百多块钱的学杂费,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全套游戏王的盗版漫画,然后翻了无数遍,回想起来那真是一个快乐的暑假啊~那一阵子各种节衣缩食,省下零花钱收集了数千张ZZ少年馆的游戏王卡,每次在小区里看到其他小屁孩们蹲在地上用游戏王卡玩摔纸片的游戏,初通卡牌规则的我看了都一声长叹,心想这些小朋友真是有辱决斗精神。要是世界上真的有决斗城市、路人们见面一言不合就能召唤怪兽对决,那该有多好——时至今日,已经是个中年人的我依然这么幻想着。

12分钟前
  • 夏多先生
  • 力荐

穿越三千年的时空来到你的面前只为一场决斗 哭了 通篇音乐都非常燃

15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推荐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贼迷游戏王。在一个下午,我走在几乎没人的街道上,看着地上被微风吹动着的落叶,不经意间忽然有一片“落叶”让我觉得很奇怪,定睛一看原来是张卡牌。捡起来,让我大吃一惊,居然是欧西里斯的天空龙。当时我真的有种特殊的感觉,感觉自己真的和游戏王绝对有特别的联系,或许有什么不解之缘也不定呢…而现在,童年早已追不回,游戏卡牌的记忆也早已忘得干净,曾经一起决斗的朋友和时光也已是曾经。如今若提起决斗,只换得身边嘲笑的话语,笑这么大的人了还想这些幼稚的东西,当初的卡牌也已经不知踪影,和着那些已经失去的时光。只有也只能在心里怀念了。

17分钟前
  • 一字顶一万字
  • 力荐

小时候看的应该是这一部。

22分钟前
  • Clarence
  • 力荐

10多年了,我还在打牌。打牌拯救世界,没有什么是一场决斗不能解决的。日漫很喜欢创造一个这样的乌托邦,去阐释人类最纯粹的驱力,驱力表现为一种穷追不舍的执念。它是游戏和城之内他们的友情,是海马和木马的亲情,甚至是法老王和佐克之间纯粹的光与暗的对峙。热血的根源在于它躲过了欲望的辩证提问,它舍弃了决策伦理学而直接投身行动伦理之中,驱力本身的意义被悬置,被肯定为绝对意义的化身,也就是康德的为义务而义务的伦理。驱力指向了友情,亲情,正邪这些目标本身,以至于达到的瞬间就是完结。亡者的法老王回到冥界,得到了“安葬”,这个故事也就完结了。只是海马的驱力没有到达那个位置,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次元的阴暗面》。

27分钟前
  • 光道淑女
  • 力荐

变身!!!无敌游戏状态开挂!!!

28分钟前
  • 炘少
  • 力荐

只喜欢决斗者王国和战斗城市前后篇,其它的剧情都弱化呀,作画也是经常崩,原画师也是经常换,好在够燃,拖剧情什么的比海贼王好太多了。

29分钟前
  • 叫我女王陛下
  • 力荐

童年回忆,喜欢《战斗城市篇》和《多玛篇》,《王之记忆篇》最终战印象深刻,尽管全程一直“口胡”,关键时刻“神抽”,但不懂为什么,就是觉得很燃,可能因为光宗信吉的配乐超神,已收藏全套OST。

30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推荐

不能忘却的历史,以及,可以创造的未来。

32分钟前
  • YIHE陳
  • 推荐

刺激,童年回忆,多谢本港台

34分钟前
  • 若初
  • 推荐

作画虽然有不少崩坏的地方,但总体的构思和画风还是超赞!

35分钟前
  • R
  • 力荐

DM一直没看是因为实在太长了,不过我终究还是看完了大概。DM其实是一部十分邪性的作品,高桥和希的原作漫画本身就十分诡异黑暗,动画组更是增加了大量邪典要素(比如城之内、马利克、貘良的颜艺,马利克甚至只有一只眼睛都能眼艺)。古埃及元素使得本作呈现出了与同时代日漫与众不同的气质。这些经典要素与后续实体卡牌的发行,都深远地影响了游戏王玩家,其中不少情节至今津津乐道。我认为本作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塑造,王样、海马作为绝对主角人气不必多说,尤其是海马的王者风范实在难忘,两人的声优表演也是极为卖力;马利克、貘良并称颜艺双星,使用的卡组也是恐怖异常,这个角色太邪了,邪得让人喜欢;帕伽索斯那骚气的口音,让人忍不住想学。最好看的篇章是“王之记忆”篇,打牌最少,黑暗大邪神的屌居然是个龙头,恶趣味啊,不过我喜欢😂

39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力荐

世界观精彩,对战中法老王永远让人放心,黑魔导和黑魔导女孩是卡中经典。对卡通卡组和帕珈索斯这名字印象深刻,毕竟爱希腊神话。重看发现自己比较讨厌海马,永远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对他人颐指气使、随意侮辱,唯一一场赢了游戏的比赛还是靠威胁自杀的卑劣手段。动画原创的剧情也有亮点,拉斐尔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40分钟前
  • Calavera
  • 力荐

和Pokemon比肩的真童年啊,全部224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反反復複地看過絕不下5遍(除了磨嘰點之外真沒啥缺點),還記得當年看這個整個人都能燃起來……遊戲王絕對是世界最強卡牌遊戲無疑

43分钟前
  • Fenix
  • 力荐

经典,回忆。无名法老王……

47分钟前
  • 广目无双
  • 力荐

这个还真是童年的一大回忆了,直到现在也有数不完的经典与乐趣。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和当时所有的长篇漫一样,“游戏王”的动漫也是超多原创剧情和改动漫画剧情的,而且除卡牌对决外,几乎没有其他游戏可言,总体上还是漫画紧密而饱满的结构更为精彩。但幼时还是超喜欢这番,不仅随时能哼出BGM,还和我哥一起玩过这种卡(虽然当时是不大懂怎么玩的),现在还有一堆留在箱子里,实在是感慨

52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隔了七年再看。大结局依然哭的稀里哗啦,武汉的大暴雨都没我凶。曾经喜欢海马,酷酷的还有钱,也喜欢王様,打牌超厉害没在输的。可是现在再看,实在是太喜欢aibo了,宁肯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温柔,这不是圣母,这是一颗在痛苦中依然微笑的真诚的心,是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还有好事存在的理由。离开了aibo的王様只会凶凶的打牌,被愤怒支配,被仇恨驾驭。强大如法老王,却有着aibo依存症。也是王様给了aibo友情和决心。天作之合,只是有些时候,过时之人,是不能够留在现世的。道理都懂,泪就是止不住,之前哭王様离开了大家,现在哭aibo失去了王様。可是,无论如何我都想要见你一面。就算失去记忆也无所谓,我想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55分钟前
  • Fickler
  • 力荐

小时候放学蹲坐在点播台前看的不是口胡神抽,是对三幻神强大力量的崇敬,是对黑暗大法师无穷大数值的渴望,更是游戏与伙伴和的羁绊。考究的系列构成(一体两人,七神器,古埃及,找回记忆)精良的人设(暗表,貘良了,白嫁与社长)升华的原创(乃亚篇/五帝龙,多玛篇/传说之龙)封神的桥段(奥斯里斯史莱姆无限抽卡;暗游戏使用奥利哈刚败北)热血的配乐(OVERLAP,神之怒)病毒式的周边(zz少年馆领先ocg130年)这些要素注定了这是部无法被后代超越的神作。

59分钟前
  • 轻巧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