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2007

剧情片韩国2007

主演:林秀晶,黄政民

导演:许秦豪

播放地址

 剧照

幸福2007 剧照 NO.1幸福2007 剧照 NO.2幸福2007 剧照 NO.3幸福2007 剧照 NO.4幸福2007 剧照 NO.5幸福2007 剧照 NO.6幸福2007 剧照 NO.13幸福2007 剧照 NO.14幸福2007 剧照 NO.15幸福2007 剧照 NO.16幸福2007 剧照 NO.17幸福2007 剧照 NO.18幸福2007 剧照 NO.19幸福200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31

详细剧情

  永诛(黄正民 饰)在首尔经营歌舞厅,但不幸破产又患上了肝硬化,更不幸的是他的女友秀妍(孔孝真 饰)也要离开他。  他跟母亲及朋友们说到国外去,实际上他来到了一间乡村疗养院。结识了身患严重肺病的恩熙(林秀晶 饰)。虽然在疗养院生活了8年,每当发作她都觉得自己将要死去,但她乐观 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永诛。两人很快便相爱了,永诛在恩熙的帮助下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后来两人更搬离了疗养院开始了同居生活。  但当永诛再次回到首尔,他便有了要离开恩熙的念头,恩熙痛不欲生但还是让永诛离开了。分开后永诛的生活一塌胡涂,病情加重的他住院了,某天他也得知了恩熙的消息……

 长篇影评

 1 )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夕阳长留,人生永不散场

   ■入评理由:去年日本热门票房影片,甚至是一部超越前作的成功续集。

  ■片名:《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

  ■导演:山崎贵

  ■主演:吉冈秀隆、小雪

  ■上映日期:2007年11月3日(日本)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三丁目街道的昭和风貌背后,充分展示了上升时期日本国民的积极心。

“三丁目夕阳”可以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系列,续集能取得超越前作10亿日元票房的成绩,显然是成功之举。出于诸多考虑,山崎贵导演和制片方在续集成功后,却宣布了不再接拍《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系列的决定。

这样的话,电影只有前后两部,终结于同一片的暮色天空。观众可能更希望他们不要见好就收,三丁目街道的人们没有散场,电影也不要散场。用简单的词语来总结《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依然还是怀旧、温情与感动,中间穿插着日本的崛起和东京的变化。在第一集里结尾竣工落成的东京塔,终于成为了一个抹不去的标志物。当时的东京还没有摩天高楼,在一片低矮中,东京塔有着绝对瞩目的天然高度。试想,一个突然冒出的高大铁塔,总会出现在眼前视线或者成为照片背景,那它肯定要包含着一种情结。所以一直到去年,《东京塔》还注视着一家人的情感分合,完整地记录着生老病死还有命运无常,两部电影同样有着在东京塔上俯瞰城市的段落。

从东京塔到日本桥,又一个标志地点出现在作品中,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即将修建的首都高速公路环线,几年后将要召开的1964 年东京奥运会。中国观众对此可能有些陌生,但可以想象一下奥运到来前的民情。片中一句台词:这个国家就要变了。昭和34年,1959年,三丁目街区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不停地改变。

续集开头是哥斯拉在东京肆无忌惮地破坏,这里运用了山崎贵拿手的视觉特效和CGI技术。相比前作开场的超级长镜头,同样是借力用力。日活的太阳族偶像石原裕次郎,“电影里的电影”还包括开头的东宝公司老logo,均再现了时代的特征。

第一集的一些素材,如来自青森的东北口音再次被利用,编出了一段六子的意外故事。梦想可以卑微,但纯洁性不容玷污,投机取巧、行骗讹人带来的伤害可以弥补,错误决不能再犯,人性的美好在那一刻显露无遗。

续集的多数角色在前作中有过了介绍,鸟窝头、衣衫褴褛的茶川,容易动怒、干修车活的铃木。一部分停留在过去时光中的人们,不只有魔鬼医生。续集里加入了更多的往日情愫还有唏嘘不幸,来自铃木的战友、知江的回忆还有茶川的同学会。

一些人物的设置,情感冲突和矛盾都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文学青年茶川的梦想受到了街坊邻居的关注和支持。作家和舞女的爱情,一类再寻常不过的情感结合,见诸于许多书本或影视作品。由于出身的差异和现实的窘迫,茶川和广美没能顺利走在一起。将渺小放大,把不现实变成惊喜,就会带来过多的浪漫、温情和感动。《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走的是情感力量的道路,幸福被注满,接近溢出。外有美国扶植,内有上下一心,日本由一个破败的战败国家迅速回归和跻身世界强国行列。这一过程中,光有做事的干劲还不行,他们需要梦想,需要认同感———《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系列恰好表达着这种认同感。引领国家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这是吾辈的心愿。往日时光多美好,恰恰我们真的身处其中。对年轻人来说是陌生好奇,对老年人来说是感慨万千。再添加点生活中的乐趣、心动和积极,主旋律的故事也可以包装得亲切近人。

国家的梦想与个人的梦想,大人到小孩,谁都需要梦想。不同人的梦想交织在一起,成为远大的目标。大小不一的梦想,引发一股奋斗向上的集体力量。说日本人团结和极端,恐怕没人会怀疑。《永远的三丁目夕阳》传统的剧情片外表下,其实有着强烈的表达诉求。这里可以引述为日本一百多年来没有放弃的大国梦,对现在的中国来说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只要还有年轻人实现梦想的空间,就一定还有希望。在影片里,潦倒作家冲击芥川奖失败,一个不甘被小瞧的修车行老板,他们都相信着某种可能。如果把这种可能看作异想天开,或者当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伟大梦想就是拥有一间鸽子笼,并为之去努力卖命一二十年时。那不论这个国家是受制于贫穷还是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美好未来并不会很快到来。

说完大道理,该提小东西了,电影里家的感觉。《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传达着传统的东方家庭观念。中国观众对此不会陌生,同样属于城市化被遗弃遗忘的东西。第一集,六子融入了铃木一家。在续集中,他们又有了新成员美嘉的加入。消除成员的隔阂,大唱亲情赞歌是故事的必然走向。茶川一家也要几次面临“夺子二人组”的出现,没能真正解决问题却等到了广美的回归。一个失散多年的儿子,一个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女孩。几个破碎的家,在不经意间又顺利重组。懂事小孩的存在,使得影片有着太多下一代被倾注的期望。再到六子和武雄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着饱满的信心。人生就是在每个阶段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不同的家庭成员承担属于自己的角色。

如同上一集的眺望夕阳结尾,《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将眺望的举动再一次放大。在东京塔和日本桥上,铃木和茶川两个家庭各自眺望着远方的夕阳。之所以是西方而不是东方,在于这些事情都是昭和的过去时。现在重现,只能是怀旧。当时的东京正在迅速地改变,传统的家庭结构却还没有完全改变。凝望三丁目的夕阳,那随之而来的感动是因为正和你们在一起,这个“你们”就是身边的家庭成员。

重塑辉煌的积极信心,邻里关系的美好和睦,复古的怀旧色调依旧。在几十年后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尽管这个城市还有夕阳、黄昏和东京塔。夕阳的感觉,一面是良辰美景的好时光,一面是时间的消逝远去。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258461/


【半年前关于影片的背景介绍】

入选2005年《电影旬报》十佳《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依稀还记着温情催泪、票房大收的它,在2006年几乎席卷日本电影学院奖全部奖项。昭和33年(1958年)的前作,结束于铃木一家送走回家过新年的六子后,老少三口用憧憬未来的希望目光,遥望落日熔金中的东京塔。三丁目的夕阳没有就此落下,续集很快被排上日期表,时间放到前作的四个月之后,也就是始于昭和34年(1959年)春天。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续集讲述的依然是日本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分享东京铁塔下的美满幸福。前作的时间标志是1958年12月23日竣工的东京铁塔,背景是它从修建一半直到完工。续集1959年的事件关联则是东京被确认为奥运会的承办地,时间跨度为东京铁塔完成后,首都高速公路高架桥东京桥段完成前。对比第一集和续集的海报,同是晚霞余辉的发黄暖色,第一集背景是高耸云天的东京塔,第二集悄然变化为水面波光的日本桥。作为影片鲜明的时代符号,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相似的。

为了迎接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桥的上空将成为首都高速公路环线的一部分。其后一座有六条车道的钢筋水泥高架桥横骑桥体,跨越而过,长时间存于阴影之下。《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续集的重要场景之一,正是华灯初上、清水白岸的日本桥,作为著名历史地标、江户百景之一的它,当时还未失去风采。时至后来,日本桥头顶高速公路,桥下脏河臭水,前首相小泉下台前斥巨资改造,试图让它重焕光彩。

由于故事谨遵漫画原著及电影前作,属于乘胜追击的续集制作,所以没有出现导演开溜、主角易人的心寒之举。在主创人员到演员阵容上,均保持高度一致,编剧古泽良太、摄影柴崎幸三、照明的水野研一、音乐佐藤直纪到山崎贵自己操刀的VFX,众多位置无一换人。吉冈秀隆、堤真一、小雪、堀北真希等原班人马继续鼎立加盟。由于时间设定相距仅几个月,人物外形及其命运主线并不会出现大变化,像茶川龙之介的一头邋遢发型,星野六子的一口乡音未改,都会得到保留。变化明显可能要属堤真一饰演的铃木则文,之前还是一身油污的工作服,续集中就会有衬衫领带的正式着装。

影片前作中那辆老古董一般,引得星野六子张大嘴巴的旧式三轮车,也将隐退出历史舞台。在第一集,三大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先后亮相登场,高速公路、高架桥、东京站的列车、羽田空港的飞机将在续集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紧扣漫画的内容能够得到前后呼应,比如第一集中星野六子抵达东京的是上野火车站。

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中,再现没有高层建筑,宽广的东京天空已经获得许多观众的好感。影片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让他们回首重温昔日美景。对于年轻一辈,则有着更多的好奇。为了还原当年三丁目的真实场景,除了在摄影棚内狠下功夫外,CGI(计算机生成图像)和VFX(视觉效果)技术制作运用,依然成为《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在人情温暖外的重头戏。时下摩天高楼成群的东京,早已不见往日景象,剧组不得不去茨城、枥木、山口等地方取景,结合电脑技术,方可形成昭和街道的逼真风貌。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将在10月22号开幕的东京电影节上先行放映。与前作一样,它的最大意义不在煽情或怀旧本身,而是起步时期日本人民的积极心态和人际关系,旋律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是吸引本土观众的最强理由。

 2 ) 三町目的昭和熱

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是在太平洋某處正上方三萬英呎的高空中.
從美國搭飛機回台灣的途中,隨手翻閱的國泰機上雜誌裡,<三町目の夕日>的劇情介紹被塞在機上娛樂系統簡介那頁最不起眼的一角.
因為實在受不了<達文西密碼>裡曾是可愛逗趣的女孩艾蜜莉在好萊塢跑龍套搖身一變成為睿智幹練的警花蘇菲,所以在機上娛樂系統頻道無意間發現了三町目的某個片段.
正好是潦倒作家和正被富商爸爸接走的小孩道別的畫面,看起來像是接近結尾的情節.
於是我耐心等到這部電影演完,重新下一輪的播映.
結果,害我在飛機降落前,一個人躲在靠窗的座位上偷偷地哭.
而且,在電影就快結束之前,機長無情地把機上娛樂系統關閉,因為窗外已經可以看到早晨繁忙的維多利亞港了.
於是我帶著這部電影一半的情緒,半年後進了學校旁邊的二輪戲院繼續把未完結的感動延續下去.

<三町目>帶來的不只是旭日般暖暖的日本戰後復甦史,也喚醒了日本在後泡沫經濟時代頹喪的一群曾經擁有過的集體記憶,既苦澀卻又甘美.
還記得兩年多以前在日本時遇到的"昭和熱",每天都能看到的"昭和時代的攝影展",書店裡暢銷排行榜上的"昭和大百科"、"昭和大事記",那是平成時代的日本人在低潮時的一點慰藉,也是對昭和時代的甜美記憶的一種遙想與重溫.
這部電影,便是在這樣的潮流與背景下誕生的.
戰後的日本剛剛結束漫長黑夜的絕望,取而代之的是展望未來的樂觀態度,這是那個時候每個日本人的縮影寫照.
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修車店"鈴木汽車"、尚未成名的日本文豪"茶"川,這些近乎幽默的虛擬借代和某些真實背景的交錯,尚未完工、卻將要成為世界第一高塔的東京鐵塔,提醒著今日日本社會的甜美果實曾經有過的篳路藍縷.
集體記憶,可能同時是一個社會亟欲遺忘的傷痕瘡疤,但也可能是一個社會不能遺忘的珍貴遺產.

<三町目>在兩個主軸上鋪陳著昭和時代的日本精神.

第一個主軸是昭和時代的社會氛圍.
昭和時代的世界,正是現代主義當道、全球體系秩序重建的的年代.
昭和時代的日本,將戰敗的矛盾與悲情拋在腦後,全心全意地向未來邁步前進,但社會中的蛛絲馬跡不斷牽動著日本人不願提起的記憶與傷痛.
導演刻意安排的某些鏡頭裡,透露著某些對於現代性的反省與詰問,以及種種藏在日本人潛意識中、又刻意想要忘記的過去.
甫問世而尚未普及的黑白電視機,引起社區鄰居們的振奮以及圍觀,這樣的時代情節在台灣也似曾相識.
舊式儲藏櫃被電冰箱取代以後,孤零零地被棄置在街邊的垃圾堆裡;在東京空襲中喪失親人的醫生伯伯想要帶回家和家人分享的烤肉便當以及其對戰爭的反思;小孩們對二十一世紀的天真想像(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看來的確十分天真);都市化過程中來到城市追尋美夢的鄉下女孩怪里怪氣的方言腔調;美國人遠渡重洋帶來的可口可樂、搖滾樂,當然還有軍隊和航空母艦...
而電影背景裡從日式平房上方冒出的東京鐵塔,每一次出現都比上次長高了一些.東京鐵塔,是鑲嵌在這部電影裡貫穿前後的一個隱喻、一種期待.
天哪,這部電影居然試圖用短短兩個小時的篇幅處理了那麼多大時代的文化符號和特徵,遠遠超過了我對<三町目>原有的期待.

第二個主軸是大社會下個人層面的價值衝突.
最俗套、卻也是那個時代最常發生的課題:"愛與金錢",無數的故事在這樣的大時代裡各自悲歡離合.
透過了六子與她住在鄉下的家人、小芥與最後突然殺出的富商爸爸、茶川與居酒屋的老闆娘,三個關係表達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樣貌與角力結果.
"沒有父母不會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女過著更好的生活",有錢的社長如是,六子在鄉下的家人亦同.
而最難言說又缺乏理性的愛情,讓潦倒作家花光了積蓄又借了錢,只能買到用來放鑽戒的空盒子,然後煽情又賺人熱淚地,作家把那只看不見的鑽戒,套在她的手指上,以及那個必定美好的將來.
然而事實是,在一個大時代匱乏的物質條件下,偉大的愛情找到了生存的縫隙,卻找不到幸福的出路.

電影最後,鈴木一家人將六子送上回鄉的列車後,在落日餘暉中追著鐵軌和夕陽在河堤上奔馳著.
站在河堤上,東京鐵塔再次出現,只不過這次東京鐵塔完工了,連同整座城市在落日下描出欣欣向榮的剪影,跟著電影一起完成一個時代的註記.

只是,五十年後的觀眾們看著同樣的日落,那燦爛的餘暉美麗依舊,但夕日過後的日本似乎才將要經歷另一個等待旭日的漫長冬夜.

 3 ) 果然应验了我的猜测~~

    没看过第一部,就看了续集,感觉也很好,柔和的橘色调,讲述着一个百废待兴的历史年代,淳朴的人们编织出了一幕幕欢喜剧。说实在我觉得这是一部很传统的日本影片,日本人惯常以小见大,也很喜欢温情题材,总是在刻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然后从中感动观众。这部影片也不例外。

     有趣的是,当我看到那个小说评委会员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他肯定是骗子。虽然也犹疑了一下,尤其越看那些淳朴的街坊纷纷把钱拿出来时,又在想也许最后能是个团圆结局吧,茶川也许真得了“芥川奖”?最后编剧果然没有给出太过成功化的结局,它没让茶川那到大奖,但是却把他的爱人召唤了回来,还是大团圆,不过很朴实。

      长长的2个多小时,要看下去总觉得有点困难,但是,没想到跟着人物喜怒哀乐着就走过了这么漫长的时间,不会太黏腻的温情,很舒服,看完之后反而觉得清凉,适合夏天静心的时候看~~

      还要提一句,这片子里我家小崛的表演真是淳朴啊,声音和身体语言都很不一样。。。不错哦~~怪不得她凭着这部剧获了奖呢。。果然很赞~~

 4 ) 我们都站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看到最美的夕阳

吃了几口的热干面彻底的干得筷子也夹不起来,所幸糯米包油条吃得还只剩一点点,起身接了一杯水也只剩1/4,这是我的早餐以及午饭。

现在是周末下午2点10分。

从早晨8点半到这个时候,看了3部片,都是温情又感人的哭片,事先没有任何安排和计划,也没有搜下其他人对这些片的评价就着急的一部接一部的看了下来。

当然,想最先写写感受的,只能是这部“三丁目的夕阳”。

配乐在这部片里不断的在适时的时候配合人物的表情语言画面催人泪下,这一个多小时里,把我哭得够呛,眼泪鼻涕一大把,擦掉很多张纸巾。我得承认我确实泪腺发达,可是,一点都没有想哭的情绪的时候,我曾尝试过挤出几滴眼泪来,结果没有一次成功。突然记起初中时有一次因为犯错,跟同桌一起被请去办公室,班主任是个戴眼镜的瘦小男人,他训得很严厉,惩罚是请家长。当时我相当的害怕,想哀求宽恕,可是演技太差。当我把头低下看着自己的鞋面暗自着急的时候,突然看见一滴水迅速的滴落的同桌的鞋面上,接着是一滴一滴的,她哭了。男班主任顿时心软了,说不哭不哭,哭什么呢。最后的结果是,家长不用请了,从轻发落。我永远记得这次事件,也永远惊叹眼泪的巨大效用。可是,我就是不能在很适时的时候,把眼泪流得很有价值。

所以,我也只能没事自己瞎哭哭,或者急得无可奈何的时候发泄自己,又或者,看片子看到动情的抽搐,泪珠滚落。

我回忆了一下以前看过的一些温情片,让我心甘情愿流眼泪或者记忆深刻的,竟然几乎都是出自国外。当然,国产片确实也很多好作品,但是,好像中国人一直在讲“人情味”,可是,却没有一部片子真正的能把这种味道诠释得很好。别人可以把家庭亲情友谊摆在首位而那永恒的爱情主题摆在其中或者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到底擅长拍什么类型的片子?爱情片么?我找不出答案,有答案的话也是未必。

在这部片子里,一切都和谐得那么完美,这是一部到处都是好人没有坏人的片子。如果一定要纠结谁是坏人的话,我想那个总是出现总是要求带走淳之介的秃顶男人其实也不算是坏人。那个武熊虽然也骗了一些人的钱,可是后来也为了爱情改邪归正。还有那个跳鸡腿舞的“魔鬼”大叔,还以为他要杀死小狗,结果只是为了给小狗打预防针。

正是因为太和谐了,所以我不得不认为导演太刻意的去强化去歌颂甚至有捏造和谐的嫌疑。当然,这也是电影的好处,就像小说一样,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这也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作家最后没有成为真正的作家,文章发表但是没有拿到奖,最后还是收获了爱情。美加接受一平的送别礼物,是用一直攒下来准备去爬东京铁塔的钱买来的彩色铅笔。美加说完谢谢跟再见之后,又跑回来大声喊了一句,等我长大了要嫁给你。小六跟武熊说等他把钱都还完他们要去划小船去约会,武熊高兴得不知所错的跑开。这一次又一次的完美让我怎么也控制不住情绪,流着眼泪的同时还能笑着。

感谢所有用心拍摄电影的导演,我爱这些好电影,比起出门闲逛,跟人说着无聊的废话,胡思乱想莫须有的事情,我宁愿把所有能利用起来的时间,只用来看电影。

 5 ) 别误会,没有什么永远

买了即热贴贴在后腰上,冷气还是不断袭来,有灵力的人大概能看到我的热量正倍速消散,穿再厚却打冷战的样子。因为必须承受的痛感而善感起来,电视上灾区的人们面对生命中最严酷的冬天渐渐就没了念想,像我们这样脆弱的人又能做什么?

战后的日本却异常朝气蓬勃,只要脱离战争的苦难还有什么不幸福的?大步大步朝着富庶迈去。都一样,总想起过去那些美好。以为已经遗失了的东西竟然在意外的地方重新寻获,失而复得的喜悦盘旋在周围,那是记忆的碎片重新拼凑起来的小镜子,晃晃悠悠地把阳光反射到心里长期晒不到太阳的发霉角落。

看到“永远”这个字眼被肆意滥用,碰到好事就死抓着不放手,不甘心不快乐便过不去。不可能回到那些邻里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人的岁月了,如果必须面对诈欺和虚假充斥的生活,坚硬不是唯一选择。茶川先生把痛苦藏在鸡窝头和驼后背里,在某个午后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暂且忘记艰难处境。

“变化”才是主题,“永远”时过境迁,出生的八〇年代有小范围的温情与保守幸福,有脑袋里不断虚构着的未来,还有千丝万缕连系现在的过去。一直都在的夕阳也会在某个阴雨天气离开我的视线,在记忆里保存了美丽也要记得丑陋嘴脸,寻找到平衡点的时候回忆起中学时候写的作文“希望能永远这样幸福”,发现想写这句话的时刻终于再次来临。

 6 ) 永远的三丁目

因为听到六子要去约会的武熊蹲在街边懊悔的挠头

已经慢慢习惯三丁目生活的美加微笑越来越多

无意遇到初恋情人的知江也许心中也会有一丝遗憾

但在看到那些录像带之后就一脸幸福的靠在丈夫身边

对知江来说这样的生活也绝对让人珍惜

开始奋发的作家茶川在得知作品入选时激动的晕过去

也许最终落选,但是他却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努力过就会有收获,是要这样告诉我们吧

还有舞娘广美,即使身处淤泥之中

却仍旧怀着一颗纯净的心为了梦想努力着

所以最后的最后,她终于可以与所爱之人厮守一生

坚持梦想,就会开花结果。是这样吧


小小的三丁目也许不够繁华富有

但是这样的每个人都那么美好善良

为了生活,他们也会疲惫劳累

却一直没有放下心中最美的一面

无论现实怎样残酷,怎么不公平

他们仍旧怀抱着最初的热忱一直前进

 短评

堀北真希在三丁目里的形象最符合我对她的想象。

5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日本倾文艺界之精英的年度巨片,却讲述微不足道的平民生活,想想我们御准参加奥斯卡竞赛的那些大片,境界差多少?广美在抬起手那一霎蓄满眼睛的泪水也划了下来,人生能得到这样一枚廉价却又昂贵的戒指套住自己一辈子,还能再求些什么能

6分钟前
  • Anday
  • 力荐

小雪像我小学的程老师!片尾不用全家福了~用黑白的儿时游戏杂烩剪影+照相的过程……结尾很好~歌词也简单…三又四分之三星?慢慢的长镜头~研究摄影的人蛮爱,我倒觉得片子tempo太慢了

8分钟前
  • 煮竹
  • 推荐

泪目,编剧厉害,群体表演很厉害,怀旧氛围营造,励志环节,也都很厉害。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每到尾声,大家都习惯性地遥望东京塔的时候,总会倔强地以为这个系列应该叫东京铁塔的幸福。这一集故事的线索更多,也增加了不少诸如看电影、同学会之类展现时代风土人情的细节,真切又详实。围绕着两家人,催泪弹一波紧似一波,而我,就在这强烈的攻势中沦陷了。

13分钟前
  • 羽化飞仙
  • 推荐

丝毫没有掉味的续集,依然重现着昨日夕阳的美丽.真希望能把这个故事当成电影TV一直拍下去.虽总体没有第一部让人惊艳,表演诙谐.但是依然保持着较高水准.在场景历史重现上这一点,感觉已经接近完美.(虽咱不是岛都人民)虽然每每一个剧情点结束,都会文艺地45度上扬仰拍东京塔.但是依然感觉暖意全身涌动...

16分钟前
  • 三水采田.先生
  • 力荐

20120728: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64.ALWAYS-Sanchoume.no.Yuuhi.64.Chi_Jap.DVDrip.864X480-YYeTs人人影视.rmvb

17分钟前
  • L
  • 推荐

这不是一个小说家的遭遇,而是一个国家。

21分钟前
  • bird
  • 力荐

续集用隐形的戒指和放弃富二代两个喜欢的点继续来讲,围绕相比金钱有更重要的真情作为核心。虽然还是煽情但质量依旧,而且群戏和漫画感更强了。回首昭和的发展年代,同样是在08年奥运前拍摄的本片价值观现在来看就是我们丢失的那些,人家拍给平民大众的电影却都有,国运上升期百姓不为钱。资料馆胶片

23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很仔细的看的原因,因为后半段一个N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冒出来跟我聊天- -,,我觉得这一部和第一部差很远啊..第一部很感人.细节很好~~

28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推荐

把第一部的遗憾缝补完好,还以一个大团圆。承接第一部风格,依旧温馨感人。

30分钟前
  • Louis
  • 推荐

用一条东京小街的战后变迁来叙述日本社会的迅速发展,50年前的寻常巷陌与风土人情,老一辈人记忆中的昭和时光。

33分钟前
  • 桃鸢去远方
  • 力荐

比第一集刻意增加了很多曲折的情节,但觉得没有第一集好看呐

35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同学们看不起茶川,所以他要再次冲击芥川赏。不出所料,他再次落选了。影片没有陷入屌丝逆袭赢得尊重的俗套剧情,而是用茶川的两次失败告诉我们:拿奖不代表赢得一切,落选也不代表一无所有。他努力过了,就够了。他为落选感到难过,其实那些表面上diss他的人,全都读了他的小说。他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是因为他获奖了,而是因为他勤奋写作的实际行动。人人都叫茶川不要耽误广美,于是他退缩了。人人都叫广美不要给茶川添麻烦,于是她犹豫了。两个相爱的人,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而不能在一起。广美受够了人们的指指点点,这一次她要亲自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她遵循自己的内心,也得到了想要的幸福。大家以为一平存钱是为了去东京铁塔,其实他是为了给美加买一盒铅笔,他终于懂得什么叫“贴心”。医生是小孩眼中的恶魔,其实善良无比。

3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相比写实风格的「是枝裕和」,「山崎贵」的生活电影在朴实的日常里还是多了浓浓的话剧味,大量的长镜头语言也有些让我联想到「小津安二郎」,只是画面里的人物表演风格,「小津」的更加内敛从容淡定,而「山崎贵」的多了滑稽搞笑、外化情绪的动作设计。(山田洋次的作品看得很少,就不拿来作比较了!)

4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重塑辉煌的积极信心,邻里关系的美好和睦,复古的怀旧色调依旧。在几十年后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尽管这个城市还有夕阳、黄昏和东京塔。夕阳的感觉,一面是良辰美景的好时光,一面是时间的消逝远去。

43分钟前
  • 荒人
  • 推荐

日本倾文艺界之精英的年度巨片,却讲述微不足道的平民生活,想想我们御准参加奥斯卡竞赛的那些大片,境界差多少?

44分钟前
  • Mr.lonely
  • 推荐

相比第一部,情感处理上明显更接近煽情,所以共鸣不自然,但招架不住尾声的密集轰炸,以及片尾曲的重磅炸弹,哭得厉害。尽管更像是“都是你的幻想”,还是不免向往这样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系,渴望美好总没错。「两个拙于表达感情的人,如果能相偎相依一起生活该多好啊。」7/10

49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知名治愈系日影 煽情过度 但仍不失为一剂不错的心灵鸡汤

51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广美在抬起手那一霎蓄满眼睛的泪水也划了下来,人生能得到这样一枚廉价却又昂贵的戒指套住自己一辈子,还能再求些什么能?

55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