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

剧情片爱沙尼亚,芬兰2015

主演:卡斯帕·威尔伯格,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麦肯·施密特,格特·劳塞,亨德里克·图姆佩勒,卡尔·安德烈亚斯·卡梅特,亨里克·卡尔梅特,帕努·欧加,普瑞特·斯川伯格,普瑞特·派厄斯,马特·派厄斯,克瑞斯托·维丁,贾克·普林特斯,马格努斯·马里乌森,迈特·马姆斯登,托努·欧加,瑟珀·西曼,安妮·里曼

导演:埃尔莫·纽加农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九四四 剧照 NO.1一九四四 剧照 NO.2一九四四 剧照 NO.3一九四四 剧照 NO.4一九四四 剧照 NO.5一九四四 剧照 NO.6一九四四 剧照 NO.13一九四四 剧照 NO.14一九四四 剧照 NO.15一九四四 剧照 NO.16一九四四 剧照 NO.17一九四四 剧照 NO.18一九四四 剧照 NO.19一九四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7

详细剧情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

 长篇影评

 1 ) 1944和我对爱沙尼亚的记忆

2011年我由于工作的原因在爱沙尼亚的一个边境小城里面生活过2个月,此前此后又在塔林住过2周。对于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和他的故事多少有些耳闻。
爱沙尼亚地理上是在波罗的海三国中最靠北的,紧邻俄罗斯,与芬兰隔海相望。正如不少东欧国家一样,抵触西方和东方的临界,自古以来被来自西方和东方的势力来回倾轧。我记得爱沙尼亚的国庆日就有三个,是来庆祝不同时期对不同敌人的独立战争的胜利。其命运之多舛可见一斑。有的时候生活在这样国家里的人,当战争和历史的巨浪来临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选择的余地的。他们只能选择逃离这片自己热爱的土地,或者留下来,加入这一场场非黑既白的争斗。
工作期间,我的司机就是爱沙尼亚的本地人,但是除了本地语言之外,他还能说数门语言:德语、俄语和英语。他说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本地人,俄语是由于要与俄罗斯做生意,所以自己学会的。据他说,在爱沙尼亚这个地方,不少人都有如此的多种语言背景。曾经被德国数次占领,被苏联占领,让本地人不得不学习各种语言而求生。
在我居住的边境小城外,甚至还有一座被遗弃了的苏军训练基地。旁边有纪念碑记录着:在这里,苏联红军曾经屠杀了上百的爱沙尼亚军人,让后人勿忘历史。如今战争已过,小城时常还有俄罗斯人跨国边境前来度假,历史有时是那么轻,有时却是那么重。

1944影片发生在二战后期,苏联反攻,将德军一路从边境东欧赶回德国。爱沙尼亚这个曾经在二战中数次被苏军和德军来回碾压的国度,将最后的落入红军手中。在这场红军与法西斯的战争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其实都是“编外人员”。穿着纳粹军服,拿着MP40的爱沙尼亚人;打着红军绑腿,开着T43的爱沙尼亚人……这帮老乡们互相残杀,为得是伟大的理想?为得是希特勒或者斯大林的至高的荣誉?为得是那最高端意识形态中的纯粹感?或者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吃口饭,喝口酒?在战争的屠杀中,权力的最高层得到了利益,而作为炮灰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和人性。
正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正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也许只是想安享天伦之乐,但是当历史和战争的洪流袭来,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影片的中间用一封遗书,将视角从纳粹转到了红军,结尾处用另一封遗书,将视角从纳粹和红军里跳出,投向了真正的爱沙尼亚人。一个好的战争影片就是这样,无需都如史诗一般描述战争的场面,无需都如好莱坞一样宣扬无畏的英雄,真真切切的刻画出历史中的那么一个小的亮点,如文学作品一样,用自己的故事让世人记住有这么一些类似的人和类似的事儿,就够了。

 2 ) 历史的另一面


在观影纪录中几乎决无仅有的抗苏战争片,也是十分少见的死了一个又一个男主的影片。在穷兵黩武的战争时代,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夹在德苏两个大国之间,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悲哀。今天的同胞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就像片中的双胞胎兄弟,一个战死在德军战壕,另一个被俘后成为了红军追逐着昔日的战友。两位男主都在战争过程中陷入深深的悲伤中,也许结束生命才是对自己的救赎。在片尾,哥哥救回的小女孩被妹妹收养,仇人之子也在死后终于可以坦露心声,与哥哥如出一辙, 命运的巧合却给了活下去的人以希望,片尾的字幕也再次提醒世人:那个红色的大国未必如世人了解的那般正义与无敌……

 3 ) 被碾压的小国命运

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其命运是最为悲惨的了。如果遇到穷兵黩武的恶邻,那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就犹如处在两个巨大的磨盘之中,根本无法掌控,只能随着身边庞然大物的不断较劲,遭遇着连续的碾压。

世界上这样的小国很多,波罗的海沿岸三小国即是如是。他们处于两大强势文明之间,从十二世纪起,从抵抗普鲁士强权而成型自己的文化,到俄罗斯沙皇帝国的崛起,这三个波罗的海之旁的国家,即在德意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挤压之中。从语言、文化到宗教,都打上了这两种文化的深深烙印。沙皇靠武力将这几个国家收入囊中,苏维埃革命之后,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则又将他们割让给了德国,并最终让他们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1940年,根据德苏之间的秘密协定,苏联入侵这三国,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则又重新占领这三国。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当德军进入这三个小国时,当地的人民是将他们当成了解放者来欢迎的。当德军在苏联失利,苏军反攻之时,又在这三国展开了激战。由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小的爱沙尼亚,在去年所拍摄的影片《1944》,就是描写的这一段历史。

这部影片投资并不大,只有区区的150万欧元,远比中国的大多数影片少。不过,却并不妨碍影片对于宏大场面的表现,战争的场景拍得相当出色,对于历史的把握很有水准,人物的刻画也颇具特色。

电影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观照那场战争,观照当时爱沙尼亚复杂的局势,观照当时身处两个势力之间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电影在开始时就以字幕告诉观众,在1940年苏联入侵爱沙尼亚之后,他们征召了5万多名爱沙尼亚人参加了苏联红军;而在德国侵入爱沙尼亚后,又有7万多爱沙尼亚人加入德军,德军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爱沙尼亚师。1944年,二战局势发生逆转,苏进德退,苏德两军又在爱沙尼亚对垒,而站在对垒第一线的,则差不多都是爱沙尼亚人。据统计,在整个二战期间,爱沙尼亚共有二十二万人战死,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影片一开始,即是从爱沙尼亚党卫军的角度,切入这场战争的。1944年,已经是二战的后期。经过几年残酷的厮杀,战争的胜负其实已见端倪。曾经铁蹄践踏气吞万里如虎的德军,早已是气势不在。电影中的爱沙尼亚党卫师的军人们,也只能是躲在战壕之中,反击着苏军的进攻。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年龄不大的士兵,大多是志愿加入这支军队的。他们对于希特勒并不感兴趣,影片中也有他们戏弄希魔照片的镜头。他们加入德军,只不过是将德军视为爱沙尼亚的解放者,他们只是想借助德军的力量,对付来自东边的红色猛兽。

东边这个庞大的邻国,一直就是爱沙尼亚人的梦魇,特别是沙皇变成了苏维埃以后。趁着一战的混乱,爱沙尼亚人在1918年初举行了起义,并且求助于德国的帮助,迫使苏联与德国签订协议,终于从苏联手中独立了出来。二战开始之后,德苏签订互不侵犯协议,爱沙尼亚成为大国之间的牺牲品,失去独立地位,重新被划归苏联,苏联在那里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那是爱沙尼亚历史中惨痛的一页。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有很多人遭遇妻离子散的命运。影片中很多的士兵,他们都是这段红色恐怖的受害者,很多人已经孤身一人,再无牵挂。因此,当第二年德军浩浩荡荡进入爱沙尼亚时,当时的情景犹如是在欢迎王师。其实,这样的事在二战期间的东欧,并非孤例。即使是德军侵入乌克兰时,也受到了当地人的夹道欢迎。历史有时无法细看,会有很多让人尴尬的细节,但细细地分析,其实也有其合乎逻辑之处。这就是历史复杂的地方。

从影片中这群德军士兵的言谈中,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于身为德国党卫军有什么羞耻,他们只是觉得这是在为自己而战,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战。在他们的眼里,自然来自西边的威胁远远小于东边,他们只是不断地提到,成千上万个红色分子就要过来了。这才是他们最为担忧的,尽管爱沙尼亚苏维埃政权的存续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已经足够令他们记忆深刻了。这些年龄并不大的士兵们作战非常的勇敢,且有着自己的准则。影片中的德军视角,让观众了解到了爱沙尼亚战局中的复杂性。

影片的另一个视角,则是来自于苏军。这支苏军也是由爱沙尼亚人所组成,但装备和军纪与德军相比,就有着明显的差距了。前半部分露面,只是在战场上,基本上只是作为德军的靶子。后半部分甫一出场,即是一场遭遇战。但这场遭遇战刚一打响,即因双方听到了对方的口音而停战。毕竟皆是同胞,没必要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却遭到了这支红军部队政委的质疑,认为这些爱沙尼亚的战士对法西斯心慈手软。尽管这个政委自己亦是爱沙尼亚人,亦在抱怨着苏联人对爱沙尼亚人有偏见,让自己升迁受阻。他的面孔没有任何的表情,对于任何的可疑之事都毫不留情。他在军队里发展了很多秘密的眼线,替他收集士兵甚至军官的不满情绪。

这是一个既僵化也颇为矛盾的人物,代表着西方对于苏联红军中这类人物的普遍观感。在二战期间,希特勒曾下令,对于被俘的红军政委,不享有战俘的待遇,抓到后一律枪决。他们认为军队中的这些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既宣传着红色的思想,又胁迫着士兵们实施违反人性的行动,因此算是罪大恶极。有趣的是,在二战中除苏联之外,纳粹其实也设置有党卫军,护卫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军队。后来,一律枪决受俘政委的规定,受到了德国前线官兵的抵制,也就取消了。不过,电影中的这位政委,却因为逼着自己的手下枪杀几个德军,而被自己的手下开枪打死。这几个半大小子皆为爱沙尼亚人,他们从战败的德军中逃了出来,并且已向苏军投降。政委枪决了拒绝向这几个孩子开枪的战士,引起了众怒。

最后的战局是以苏联军队取得了1944纳尔瓦战役的胜利,并且顺利地挺进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而告终。对于参加德军的那些爱沙尼亚人来说,他们当然充满了沮丧。他们的同伴大多战死,亲人们也不知所终。即使活下来,但作为战败的一方,后面是什么样的命运,他们相当清楚。参加红军这一方的爱沙尼亚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他们也高兴不起来。代替德军占领自己祖国的,是战前祖国欲拚死抵抗的苏军。苏联对于爱沙尼亚那一年的统治,给太多的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那种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有触及。1944年战争的结果,对于所有的爱沙尼亚人来说,是没有胜利的感觉的。

我们看过很多关于二战的电影,对于西方的观众来说,二战的胜利即是故事的终结。而对于东欧的很多国家来说,这仅仅是新的苦难的开始。这种苦难的程度,并不亚于战争所造成的痛苦。东欧近年来也逐渐拍摄了此方面的影片,反映着当时东欧人民那种彷徨而无助的心情。其中波兰所拍摄的《罗莎的命运》,所讲述的故事最为悲惨。身处在战后苏联与西欧阵营之间的东欧,他们的命运其实也是不断地被政治所碾压。随着苏联红军坦克所带入他们国土的,不仅是历史上对于东边这个大帝国的旧恨,还有一种让他们恐怖的制度,而这种制度会在他们身上进行四十五年的试验,并且将这些本来与西方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挡在了一道厚厚的铁幕后面。

爱沙尼亚亦是如此。后来的历史很快就验证了爱沙尼亚人当时的担忧。二战之后,爱沙尼亚失去了独立的地位,重新变成了苏联的加盟国。斯大林为了惩罚爱沙尼亚人(其实对于整个波罗的海三国都一样)在战争中与德国合作,在战后许多年对爱沙尼亚人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很多人为此丧命或者被投入监狱。为了防止他们的再度反抗,并将很多家庭强制搬迁到了苏联的西伯利亚寒荒地区,同时又迁入了很多的俄罗斯人。这是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最为心痛的一段历史,他们不仅失去了独立,而且失去了家园,同时个人彻底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一种新兴制度的试验品与牺牲品。因此,当1989年条件成熟之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坚决脱离了那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坚定地向西转。

不过,他们真的能够摆脱被碾压的这种历史宿命,能够在大国的夹缝之中自由存在吗?从目前的政治格局来看,恐怕还是相当艰难。

 4 ) 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题材电影

  一部经典的东欧反战电影。横向比较《斯大林格勒》1993版和《我们的父辈》则不难发现在人物剧情和对战争的反思上皆不如德国人拍的电影深刻并且政治意味很浓。比如:新兵兄弟的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都是会死人的。而在《我们的父辈》中,Fredrich之死是他对自己的救赎,对自己目睹的一切暴行和战争的残酷的解脱。而德军上士的家书仅仅反映了苏军对自己家庭的迫害和对自己的自责。但是,在电影中这种简单直接的叙述和穿插的细节(比如送食物的傣族人和双方军官对上司的不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在1944年的挣扎。他们的呼喊,当时谁有在意呢?
  但是若从历史角度分析,作为一个处在世代战争风口浪尖的国家,需要让外界知道他们在1944年遭受的一切苦难:家园被苏联和纳粹轮番侵占,象征独立的三色旗被一次又一次的扯下,家园支离破碎...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家园被侵占之后为了各自的信念而战。在公路伏击那一段苏联爱沙尼亚军指挥官下令停火,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他们开始厌恶战争,唾弃希特勒和苏联上司。随着SS第20师随11师后撤回德国,战事暂时告终。但是苏军上士看到三色旗被讲下,红旗升起的一刻,曾经心中的激情也一扫而空,化为失落和对民族的默哀。
  镜头是此影片最成功的部分,不论是战争中的动态镜头和对战斗细节的刻画都非常成功。影片整体的视角让人非常舒服。细至每一位士兵的表情,都非常成功。最成功的镜头仍然是双方停火在战壕中矗立,堪比Fredrich死亡的一幕。影片全然不缺乏大场面,苏军冲锋和步坦协同和历史上近乎一致,坦克炮塔上的标语也非常细致(虽说看不懂)。至于道具,德军的迷彩和武器一看就知道是专门考究过的。
  总之,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政治偏向...)来展现了爱沙尼亚民族所受到的创伤。

 5 ) 大国战争夹缝中的爱沙尼亚

1944年,整个地球都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战争的最为艰苦的阶段:英美联军走出当年敦刻尔克失败的阴影,成功登陆法国西海岸;太平洋上,从瓜达尔卡纳尔到菲律宾群岛,美海军和陆战队组合正艰难地拔除日本驻守的岛屿据点;东方战场上的中国人正在与日本侵略者浴血拼杀。战争是残酷的,被动接受战争的国家和人们最是苦不堪言,一个处在波罗的海边缘的浪漫小国,在这个年头正是如此,它就是爱沙尼亚。若不是地理爱好者,真没几个人说得清爱沙尼亚在什么位置,翻开地图才知道,这个纬度上典型的北欧国家,正好处在苏联大军反击德国的前哨站上,夹在苏德大国之间的感受,看来不只是波兰人懂得流眼泪。   1944年,苏军打破列宁格勒封锁,开始了向西的全面反攻,德国人节节败退,主要兵力相继退出爱沙尼亚,这个真空地带很快便面临着“新”的威胁——苏联军队。面对希特勒为了巩固东线战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大日耳曼“优良”血统了,相继招募了数个外籍兵团,组建武装党卫军部队。在爱沙尼亚,大批爱国志士加入了这个纳粹军队(在爱沙尼亚,大多数的人们并不效忠于希特勒,而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亲人)抵抗苏军,一个编号第20的掷弹兵师——爱沙尼亚师成立了,而他们的对手,竟然是苏军在当地征募组建的爱沙尼亚兵团。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苦难,被动接受战争的人们,举起他国武装的枪炮,面对自己的骨肉弟兄。   影片从德军视角切入,通过中场时的一次两军冲突,转而进入苏军的视角,如此情节布局尚属少见,然而,两位男主先后在各自的场景中逝去,更是令人唏嘘。影片似乎并不想落入战争片的固有模式,带给观众的更多是战争的残酷与面对逝去的无奈。 【关于对认识德国武装党卫军的一点交流】   1、德国武装党卫军并不等于党卫队,跟盖世太保更是没有关系,武装党卫军是在党卫队(起初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不是军人)基础上根据战争需要发展而来的有别于国防军的军事化部队。说起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国防军当然还是更胜一筹,常听到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都是国防军高级将领。   2、武装党卫军大多臭名昭著、手段残忍、作战勇猛、结局惨烈,但二战期间也涌现出不少王牌部队:第1警卫旗队师(希特勒警卫部队组建,血统“正宗”)、第2帝国师(党卫队机动部队组建,二战救火队)、第3骷髅师(纳粹集中营警卫人员组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第5维京师(著名的北欧师,早些年都是彪悍的维京海盗)。第20爱沙尼亚师,呵呵,二战史书上基本没有。。。

 6 ) 电影书写民族志

    《1944》是爱沙尼亚导演Elmo Nüganen执导的一部新片,这位导演曾经在2002年拍摄了爱沙尼亚票房第一的《雪茫攻防战》。两部电影讲述的都是爱沙尼亚和苏联德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记忆。《雪茫攻防战》以一战后爱沙尼亚独立战争为故事背景,讲述的是几个学生走向前线为民族独立而战争的故事。而《1944》则缅怀了在二战中意识形态不同但是同样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爱沙尼亚的普通士兵。两部电影在时间上先后相隔了十几年,但是在电影中,导演用影像书写民族志的意图似乎始终未变。
     用影像书写民族志在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在很多曾经被殖民的国家中,电影人通过电影的手法,用影像唤醒民族意识,建立起统一的民族认同,以此来增加新兴国家的凝聚力。爱沙尼亚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爱沙尼亚多次遭受德国和俄国的反复占领,直到1991年才乘着苏联国内8.19政变的契机宣布了独立。德国和苏联势力在爱沙尼亚的反复割据,也让爱沙尼亚承受着难以言说之痛,导演在电影开始就以字幕的方式预示了手足相残的悲剧:爱沙尼亚有72000人被征入德军,55000人被征入苏军,他们在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无法避免。
      在诸多珠玉面前,《1944》的开场显得有些平淡。电影采用的是战争题材影片的常规套路,以一段对和平生活的追忆作为开始,然后用隆隆的炮火声打破对恬淡生活的念想,并且用一位亲密战友的死亡控诉战争的罪恶。这些熟悉的片段似乎已经成为了战争题材电影的常规范式了。这种熟稔感以至于当电影中的双胞胎新兵,争先恐后要去危险的岗位时,我们已经可以预知必然会死一个人。果不其然,其中一位就在随后的一幕中被对方狙击手爆头。
      然而这些现在在电影中看上去司空见惯的画面,却组成了二战爱沙尼亚人民最惨痛的现实。在二战中爱沙尼亚共死亡了20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都湮灭在炮火之中。仅仅在本片所展现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就有四万人葬身其中。然而,吊诡的是,双方在拼死搏杀中也清晰地认识到,这是别人的战争。卡尔一行人由于成功地阻击了苏军装甲部队,得到了亲德派政府官员的嘉奖。但是这些士兵们却对这些嘉奖不以为然,并且拒绝向希特勒行军礼。士兵们在拥挤的战壕质问这场战争的意义。同样苏军中的爱沙尼亚师似乎也有相似的困惑,所以当他们在遭遇德军抵抗时,听到对方是爱沙尼亚人毅然放行,并且在苏联政委质问时称对方为爱沙尼亚小伙子。在这里 ,他有意遮蔽了意识形态的诉说,将爱沙尼亚德军还原为最普通的爱沙尼亚人。
      对于很多参战的爱沙尼亚人来说,不同的制服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境地。但是脱下制服他们却是拥有共同生活经验的爱沙尼亚人。他们身穿不同的军装,但是试图保护的却是同一片土地和家人。不管是爱沙尼亚党卫军缓缓走过大地的场景,还是苏军爱沙尼亚师的士兵重回家乡的喜悦,无不折射着他们对自己生活土地的热爱。然而有着相同目标的两个群体,却被时势裹挟,相互以性命相博。他们夹在苏德两国之间,明知道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仍然希望可以在这场不是自己的战争中,找寻重建自己国家的可能,导演忠实地记录了双方的立场。在冷峻的影响中,记录了爱沙尼亚人民为寻求独立所作出的努力,即使是兵戎相见。
       当然,回忆历史并不是为了渲染了苦难,而是为了更好地建构当下的民族认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944》里用一个年代的横切面,来展示爱沙尼亚在追求独立中遭遇的困境和牺牲。导演试图将这些悲痛的历史塑造成爱爱沙尼亚的集体回忆,以此来强化今日爱沙尼亚的民族认同感。瓦尔德斯在《诗意的诠释学》中说过,”拯救一个民族,使其从作为一个民族的身份的自我毁灭的绝境中挣扎出来的唯一途径是由作家去恢复讲故事的艺术,并且一代接一代地将之传授给将来有可能重新发现他们已经失传了集体身份的后代。“Elmo Nüganen显然对此深有同感,他以胶片作为纸张,以历史作为画笔,竭尽全力去还原爱沙尼亚寻求独立的故事,用影像谱写民族志。

 短评

1.这是我第一部没有憎恶臭名昭著的德国党卫军电影,也第一次知道,党卫军的一部分并非在德国,而是为他们的家园而战、自由而战。2.故事的前半部是党卫军的主观视角,后半部分切换成苏联红军的主观视角,也是忽然领悟红军中一部分人并非纯粹的苏联人,而是来自他们霸凌的民族。3.两个视角的切换,深刻揭露了同族人由于分属两大阵营的对峙与血拼的强烈悲剧性,凸显了人性的张力。4.家园,是本片的一个隐含主题,既能让双方血染沙场,也能化敌为友,目睹着家园被坦克与炸弹的摧毁,观者代入时有一种切肤之痛。5.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剧,通过短短的战争切片,竟流淌出如此淋漓的鲜血,导演的手法很高明。6.人类,永远是政治的祭品,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当然,对小国更甚。7.导演对于苏与德的情感,虽然在故事中不著一词,但是看出了明显的倾向性。

9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左纳粹,右赤俄,小国家的挣扎,是多么渺小。双视角线索,不是你的错,是战争的错。

14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微观上战术场面写实明晰,比一般战争片都来得好。可是宏观上视角从前半段的德方转换到后半段的红军方面真是很怪异,然后又插入段和缓的军民鱼水情,节奏十分不畅。

19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影片描绘了彼时在苏联与德国的夹缝中间的自相残杀、绝境求生的爱沙尼亚人的悲戚局面。一边是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一边是苏联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在二战期间,22万爱沙尼亚人战死,占总人口20%。当二战结束后,老司机将几乎一半的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其本土的本族人口比例从90%骤降至48%。“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弱国无外交,弱国更需要外交;血淋淋的历史,道不尽小国的悲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影片得到了爱沙尼亚国防部的大力资助,因此片中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场面都完成得相当不错。PPSh-41、StG44、MG42、铁拳、T-34/85、Pak38、伊尔-2等轮番上场,都是真家伙。从苏台德到克里米亚、到顿巴斯,还是一样的配方。政治与利益相互纠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23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夹在苏联与德国中间的爱沙尼亚,一场手足相残的混账战争。

28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以小见大的良心之作(本片鸣谢的第一个人就是马特·拉尔,有他在历史观就可以放心了)。双主角双视角,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牺牲品。

30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小国家也能拍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我们要拍那么多神剧。两个视角很棒,而且两个男主都挂了…说明哪有什么主角光环一不小心就挨枪子了。我对于战争片也只能说好看和不好看了,毕竟我是不懂这些武器啊装备的,觉得看的爽了看的有意义了就是好片,我就不懂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们要为了德国和苏联在那吵…

31分钟前
  • 六元的小凶许
  • 力荐

左有纳粹,右有赤俄,中间地带的小国尊严,以血与火铸就。

3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8/10)两帮爱沙尼亚人,却只能为了两个外国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用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开头写着的“小国草民,生逢乱世。”八个字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38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正读《政治杀手贝利亚》,看此片感触更大,此片并没有直接描述苏联的统治者对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野蛮扫荡。战争或许并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或许是借着解放的名义而进行的屠杀。

39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一个小国人民的尊严。同一个国家的壮年男子被征入敌对国军队,弟弟目睹哥哥死亡、兄弟故人战场相杀,只有死亡把他们的再次掩埋在一起。今天我们站在德军阵营,明天我们站在俄军阵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究竟为何而战,我们只是不愿离开故土。战争场面拍得激烈逼真。

4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建議和羅馬尼亞電影“年輕鬥士的肖像”一起觀看,老大哥以及另一個極權是怎麼把人搞到心疲力盡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43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三观正

46分钟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前半德军视角,后半苏军视角,把爱沙尼亚外籍兵团的分别阐释。当然还是更喜欢前半部分,总算有部片还算正面的记录Waffen-SS了(电影中出现了11SS和20SS),虽然是作为外籍兵团。当然德国人肯定还是不赶趟这趟浑水的,毕竟政治不正确。战争是宏大的,而个体是渺茫的,这也是战争片永恒的魅力。

4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大赞开头打老毛子那段

54分钟前
  • Capt.Lam
  • 推荐

战争,撕裂人民的幸福,撕裂民族的完整。但是,唯一在战争的阴霾里闪光的,是人性不灭的光辉。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了爱沙尼亚这片土地,以及她和那里的人民被战争撕裂的生活。

56分钟前
  • dblddx
  • 力荐

三星半。爱沙尼亚战争类型片的崛起。这是一段必须展现的历史,但电影的视角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虽然深情,但没有过多的渲染,反而显得真挚,让人敬畏这一段历史。(私以为看这类电影可以补充历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

60分钟前
  • 云童
  • 还行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每个民族关于战争的回忆总是不尽相同,爱沙尼亚用无奈与荒谬诠释战争无解。一群年轻人稀里糊涂加入德军苏军,他们把酒言欢、拿希特勒照片开涮、讨论遇到本国人怎么办。直到尤里杀了同乡并爱上对方妹妹,故土难归,他们像旷野上抱着娃娃的孩子般迷惘。节奏稍混乱。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可战争开始了,谁才是有罪的人,谁又是无罪的人呢。同一场战争,有的人麻木,有的人自责,有的人咄咄不安,有的人趾高气昂……我们到底在为了什么赎罪,又在赎谁的罪呢。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国家。

1小时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必须四星+,虽然其实不太好看,追求对称的讽刺感和悲剧感(双方都有的补充兵、战斗、杀俘、救人段子)却使作为对照的第二段显得乏味,同样作为牺牲品,德方的牺牲品多少比苏方的牺牲品来得博人同情,相较德方来颁发元首玉照的角色,苏方成天要人告密的内务部渣滓也丧心病狂多了。

1小时前
  • Favilla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