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少年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李振铭,崔瑜娜,彭飞,刚延明,魏书钧,高阳,赵力华,许清,王春飞,夏海涛,娄振,王大印,冷雪飞,付吉婷,李艳菊

导演:魏书钧

播放地址

 剧照

延边少年 剧照 NO.1延边少年 剧照 NO.2延边少年 剧照 NO.3延边少年 剧照 NO.4延边少年 剧照 NO.5延边少年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7-24 02:32

详细剧情

  入围戛纳短片单元的《延边少年》,故事围绕着“少年的烦恼是什么”展开,主要讲述朝鲜族少年花东星离开村庄去城市寻找父亲索要旅费的故事。该片在湖北宜昌和吉林延边两市进行拍摄制作,选角近万名。

 长篇影评

 1 ) 延边少年

这部影片时长非常短,只有十五分钟左右。但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真情实感。正所谓做减法永远比做加法要来的困难,导演把他想要描述的故事完完整整都浓缩在了这短短的十五分之内。他在影片中刻画了一个年轻气盛,不安于现状,有着宏伟志向的少年的形象,不禁让观众产生了共鸣。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这个山村就和我们身边那些贫穷的小山村一样,充斥着大量的留守儿童,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故事的主角出生在这个小小的村子,他渴望离开狭窄的山村飞往大城市,向往着遥远的韩国。他为了找自己父亲要去往韩国的旅费而出发离开,在这个过程中他显的非常的无助又无能为力,他孤独的游走在大街小巷,直到遇见了一名美甲店里的少女。这名少女就此与这位少年开始同行,同样向往韩国的他们形影不离,互相取暖,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共鸣。不安分的少年少女,无法简单的形容他们之间的感情,两个孤独的人聚在了一起,便不再孤独。 少年的这些经历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不正是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缩影么?也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里,都有那么一两段不肯安于现状,雄姿英发的回忆。我们为了飞得更高,走的更远,背井离乡,谋求发展和前途。比任何人都要努力的我们独自在外打拼,没有人关心我们的遭遇,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个这样的你我。然而现实始终残酷,坚持理想的人直到现在还有多少一直坚持初心的呢?有多少人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以后选择了妥协,最终成为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冰冷的现实就是会这样冷不防的给人当头一棒,可是我始终相信,坚持本心,不断的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前行,是我这一生中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纵使会有迷惘、会有不安,甚至始终在人生的岔路口上踌躇不决,我也坚信我的每一个选择都将成为我不可磨灭的珍贵回忆。 我很想知道,在结尾,这名少年骑着摩托车疾驰在公路上,此时此刻的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心中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许这个回答在每个人心中都不太一样,人生本来就不止一个答案。

 2 ) 你无法阻止少年们往前冲,因为他们听不见

荒凉的村庄、破烂棚子下老人们在打麻将、年轻人往外面的世界跑、孤独的少年不知所措地目睹这一切……这是《延边少年》的开头,清冷荒凉的画面质感为全片定下基调,正如一个少年的成长过程的开头,总是孤独寂寞而又迷茫无知的。


片中的延边少年因小伙伴小胖离开村落前往韩国去发展而受到触动,从村里跑到城里去找父亲,请求父亲也送自己到韩国去发展。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少年总是独身一人,随后遇到了美甲店的小姑娘,一同踏上旅途。这样一个短小的故事,却将一个少年关于成长的内心烦恼展现的淋漓尽致。少年的烦恼来自于其想要逃离原本的旧生活,到大世界去闯荡,却又因为父权的阻碍而不得。

少年在前往城市“寻找父亲”的过程中,透着一股无力感。他晃晃荡荡,不知道目的地在何处,无人引导无人关心。他有着无限的热血与活力,却无处发泄,只等着被空旷的小镇蚕食殆尽。在小镇的每一天,都是没有明天的。在这样的小镇里,少年们只能独自野蛮生长。于是少年想要逃出去,逃到更大的世界去——他想去韩国,除了便宜,抑或是因为他热爱足球。延边的足球氛围其实也很浓厚,但韩国的足球相较于中国,发达与专业得多,所以他幻想能去韩国大展拳脚,闯出名堂。少年在美甲店遇到的女孩,也是个不甘寂寞的少年。她青春靓丽,热爱唱歌,不想要自己的青春在小镇里空耗,觉得自己也能去大城市(韩国)做一个明星。

然而,不管少年们想要去韩国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总想要往外跑的,这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人的少年时期,总是充满着对未来的无限幻想,拥有着无限的热情。少年们想要往外跑,即使不知道远方是什么,即使不知道出逃为何,即使他们无知且无助、不知所措,他们仍想要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少年们莽撞却勇敢,无知却坚韧。正如宫本武藏所言:“谁能阻止少年武士去死啊,他们听不见。”这是人类共同的情绪,是可以引发观众的共鸣的情感点。

故事的最后,少年的父亲宁愿花五万送少年去汉族学校,却不愿意花两千送少年去闯荡,少年只能悻悻而归。这样的决定出于父辈的考虑,他或许是为了少年的前途,少年不得而知。而来自父辈的阻断与拒绝,是少年无法抗拒的,他只能选择后退,回家,回到旧生活。另一发人深思的是,少年在遭遇父亲的拒绝后,靠着摩托车往边境走,想要自己跨越生活的壁垒,却因为边境警察的阻止而终止。此时,因为政治(某种意思上的父权)的力量,他只能再一次选择后退。他骑着摩托继续往前走了,然而他会往哪走,我们不得而知。

少年的烦恼——对旧生活的厌弃、对新生活的向往、父辈的阻碍……或许也是当今大多数少年的烦恼。少年的故事,也正有许多年轻人在经历。导演镜头底下的延边与延边少年,反射的是这个社会和这个社会中大多数的少年。他们迷茫与不安,却无人引导无人关注,只能野蛮生长。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背景:延边是朝鲜族自治州,几十年以来延边的年轻人,包括整个东北的朝鲜族,因为母语是朝鲜语,地理上离韩国又近,所以都想去韩国打工与发展,因为哪怕做个服务员,去工作五六年都有在中国工作二三十年的收入。可以说,去韩国发展是很多代东北朝鲜族的共同向往。

前往韩国发展,是东北朝鲜族的民族文化记忆,年轻人们出于各种原因,向韩国走去,只留下疲惫的老人与无知的幼儿在村庄里。这便是如今许多东北小山村的现状,失去了年轻人的村落,也彻底失去了改变现状的机会。然而,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大多数年轻人还是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独自去打拼,去承受磨难与孤独。这便造成了一个死循环,小山村会不断贫弱下去。

然而,这样的现状不仅仅存在于东北延边,事实上在东南沿海的山村里,一样正在流失年轻的活力。福建地区的山村青年,会想尽办法往东南亚、澳洲、欧洲等地方跑,尽管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义无反顾,因为那些地方的工资高,辛苦打拼几年,便能够回家盖一栋体面的房子。

中国的山村正在面临这样的一种困境,那就是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它们不断贫弱与苟延残喘,却无法自救。这种现状值得我们的思考。


整体而言,影片以一种平淡朴素的语调,诉说着一个平凡的少年故事,却在平淡与朴素中,细腻地呈现了一个地区、一类群体的时代风貌。那些关于少数民族的、父子关系的、城乡发展的、人与社会的思考,在娓娓道来中,浸润人心、发人深省。

 3 ) 《延边少年》:边境上少年的梦想与迷茫

作为第71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延边少年》有其出彩之处,如流畅的叙事,光影的运用,场面的构建,主题的表现形式等等,同时也有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影片以十五分钟的篇幅主要讲述了一位生活在延边的朝鲜族少年骑车离开村庄并前往城市去寻找父亲索要旅费的故事。少年骑车寻找父亲是影片的主要线索,影片的叙事内容也是围绕着寻父这一线索展开。在寻父的过程中,美甲店店员和父亲的先后出现支撑起影片的结构,同时两个人物角色也照应着影片两个不同的主题。

首先谈一下影片的主题,考虑到导演的年龄和个人经历,我认为《延边少年》这部影片侧重点在于少年。少年的特质有很多,且不同的少年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于其他影片习惯性的歌颂青春,《延边少年》将目光瞄准了生活在延边地区的少年,他们既有着青春期对于异性的渴望与面对异性不知所从,也有着对于逃离旧生活,去新的世界闯荡的渴望。这种渴望也恰恰体现出生活在边境地区的人们对于自我民族身份认知障碍与模糊以及对于富裕生活的想象与向往。影片的主题不再局限于一个少年的成长与经历,而是使得大众将视角投向了在边境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这部影片可圈可点之处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主是画面上光影的呈现和镜头的运用。首先说镜头的运用方面,在影片多次呈现了许多男主人公骑摩托车的镜头,在凛冽的寒风少年骑着摩托车这一视觉呈现很好地塑造出少年的形象,尤其是影片开头少年开车前往城市和结尾处开车折返的两组长镜头,不仅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更赋予了影片深远的哲学意味,首尾呼应下使得影片结构更加完善,层次更加清晰。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影片光影的呈现,大光圈的使用增添了影片的美学气息,如朝鲜族少年与美甲店小姑娘在海盗船的片段,女孩悠扬的歌声,海盗船动的咯吱声与光影交错的画面相映成趣,极富艺术效果。除了美学上的作用,光影的呈现也给灰旧的现实世界增添了梦幻色彩。城市夜景的绚烂多彩与影片开头村庄的荒凉寂寥形成强烈反照,使得影片更具现实意味。

凡事有利就有弊,同样地,这部影片有好的地方也有值得诟病的地方。第一个,影片的叙事全部建立在儿子寻找父亲的过程中,这一过程被浓缩到十五分钟,在这期间导演试图植入一些其他的元素,然而植入手法略显生硬,打破了原有的叙事节奏,如边界的政治标语,国内店铺的团队文化建设以及结尾处因朝鲜问题的边境封锁。太多的植入并没有与影片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反而打乱了影片的叙事节奏。第二个就是影片的留白处太多,中国虽然讲究以留白为美,但过多的留白只会使得观众感到内容空洞,不明所以,如电影的结尾,少年在遇到边境封锁后掉头驶离,画面最终也定格在空荡的大路上。可能导演是想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但结合整部影片来看,这样的结尾太显仓促。

综合来看,这部影片是中国90后导演给予我们的一个惊喜,在现有阶段就能如此细致地观察生活,并将其呈现在荧幕上是值得称赞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与艺术创作态度并不断发扬。

 4 ) 出走

影片《延边少年》拍摄于中国北方边境的小城,它讲述了一位延边少年一天中的生活片段。影片在一段妇女们的谈话中开始,少年听到了去韩国赚钱这样的字眼,心有所动,随即决定去摩托车店找父亲要旅行费。恰好父亲不在,少年向店员询问父亲的去处,被告知可能在隔壁的美甲店。美甲店的女店员也不知道少年父亲的去向,但有意帮助他一起寻找。傍晚,两人一同在小城里游荡,寻父未果,后来便一起去了游戏厅、游乐园消磨时间。第二天,父亲回到店中,少年与他沟通后未能如愿以偿,便骑着自己破旧的摩托车径直开往边境,无奈刚好遇上禁言,他只好掉头回去。影片也就此结束。

《延边少年》在这十五分钟内讲述的故事并没有很复杂的结构,也没有大幅起落的情节,只是平淡如水地展现了少年这一天中的生活画面。然而我在观看中察觉到了许多为人称道的细节,这些细节悄然地揭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就比如,店员嘲讽少年抽烟,并让他不要再骑他的破摩托车了,而少年的态度则是“我的车好着呢”、“别摸我头”这样的话语。这多少反应了少年的离经叛道,与他渴望出走这一点相呼应。再比如影片中出现的种种“残缺”:快报废的摩托车、坏掉的赛车游戏机和停电的摩天轮,小城里的一切都散发着残破灰暗的气息,无形中为影片渲染了压抑的气氛。

很显然,延边少年不甘在这样机械运转的生活和残破、看不到未来的小城市一直下去,如果不出走,就会像美甲店老板的口号,“原地踏步走”一样,永远停滞不前,困于秩序的深渊和无尽的束缚。所以,哪怕是摩天轮停电了,他也要手动地将它转起来,哪怕是骑着破旧的摩托车,他也要向边境驶去。少年地离经叛道,事实上是对庸常现实的痛诉,也是对只需捆绑的反抗。

只可惜,影评回归现实,给了我们一个压抑的结局,少年彼时只是远远的望着边境线,却没能行驶过去。这值得深思。无论是延边少年,还是哪里的少年,有了出走的决心,就是携带梦想的火苗,现实会不断降下冷雨,但我相信,够旺的火苗还是能持续燃烧。

除此之外,影片的意境也是我很欣赏的一点。全片色调偏冷,导演对画面的把握恰到好处,配乐也很应景。印象最深的是美甲店的女员工坐在摇摇晃晃的摩天轮上,伴着“吱呀吱呀”的响声唱着韩文歌曲,少年默默地听着,远处有五彩的灯光。除此之外,还有少年骑着摩托行驶的画面,它们分别出现在开头和结尾,风呼啸而过,能看到他眼神里的迷茫和希望。

如果,电影里的世界继续发展下去,我相信少年终还是出走了。

 5 ) 小城的出路与少年的可能——评魏书钧《延边少年》的创作

文/刘小浩

《延边少年》是由魏书钧导演拍摄的一部讲述小城少年的成长与困惑的短片,该片画面质感粗糙,内在的情感却又真实且耐人寻味,本文将从两个角度试分析本片创作方面的特点。

一、形式:粗糙的影像质感与粗粝的摄影语言

看魏书钧的《延边少年》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偷自行车的人》以其粗糙的影像质感、粗粝的摄影语言和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开辟了电影史上迥乎于好莱坞叙事的另一种创作手法,这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而《延边少年》在创作上无疑是具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倾向的,概括言之,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就是对传统画框式构图的打破,在电影史上,关于荧幕曾先后有过“画框”“窗户”“镜像”等几种不同的论述,而这些论述也分别代表了爱森斯坦、巴赞、拉康等不同电影理论家对于创作的某种思考。在《延边少年》的创作中,导演显然摒弃传统的“画框论”,而将电影的银幕作为了启用来反映现实的一扇“窗户”,对于画面,导演不刻意强调画面的构图和形式,而是以一种近乎纯朴的方式进行“直接的记录”,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本片的画面色调整体偏暗,影调呈现出低调摄影的电影特征,而原本就破旧的颓唐的小城在这样的影像中显得更加的颓败。人物也是如此,男孩黑色的破旧棉袄伴随了整部影片始终,而作为少年的爱情的对象的姐姐也是一件黑色的棉袄,这显然是精心的设计,而这种设计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全片的影调风格接近一致。这种创作方式下的画面,不再是精致的“画框”,而成为了观察世界的“窗口”。

其次就是在摄影方面,有意识的使用了曝光不足、虚焦、晃镜头等特殊的摄影手法,刻意利用影像营造和加深了现实的真实感与疏离感。比如全片的内景大多曝光不足,就导致画面暗部的细节缺失,整体画面颜色也显得低沉。在夜晚约会的段落中,导演刻意的使用了几次虚焦,这种拍摄效果一方面是刻意追求类似于手持摄影的真实感,同时也表达了人物之间彼此的疏离。而在运动镜头中,全面有不少晃镜头,这种镜头语言显然是追求手持摄影质感的操作,而这些综合起来看,就是导演在用粗粝的摄影语言刻意的加深“真实感”。

二、内容:真实的小城困境与难言的少年心事

小城是什么样的,这个答案或许每个人都会不尽相同,然而,在中国电影的叙事中,小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具有高度一致的叙事色彩,一种是小桥流水的田园牧歌,一种是了无生气的破败颓唐,前者以沈从文的《边城》为典型代表,后者则在贾樟柯的一系列电影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其实,这两种“小城”从某种角度说应该是对立统一的,是真实的小城的一体两面,前者存在于都市文人或者“市民”的想象之中,后者则存在于广大小镇青年的切身体验中。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直到今天,伴随着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小城似乎已经被郊区等更具有某种乐观色彩的词语所取代,但吊诡的是,“小镇做题家”仍然时不时出现在所谓市民阶级或者精英阶级的叙事中,而显然这种称谓是带有戏谑与嘲讽的。《延边少年》探讨的就是真实的小城的困境与生活在小城中的少年的难言的心事这一问题。

首先是小城的困境。在魏书钧的影像中,这个叫“延边”的小城显然是了无生气的,之所以用“这个叫”这样别扭而拗口的叙述,是因为影像中的“延边”与真实的延边到底是否统一,笔者没有调查也没有发言权,但这并不妨碍对本片的理解,因为在本片中的“延边”的现实放置在任何一个同样地域的城市也是同样存在的,伴随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小城面临经济颓败与后继乏力的双重困境,体现在本片中,就是作为年轻一代代表的男孩,他找父亲要钱的目的就是去韩国,而去韩国的目的本片并没有直接言明,但显然,相对于“延边”,远方的未以影像形式出现的韩国是“挣钱太狠了”的地方,而出现在“延边”街头的随处可见的韩语招牌似乎也成为了远方对现在侵入的隐语,这部影片通过少年进城的线索,摄影机跟随少年,通过少年打量和记录这个颓败的小城,无疑反映了小城在巨大的发展压力下的生存困境。

第二是难言的少年心事。在本片中,男孩的话语并不多,相比于话语,导演似乎更愿意用表演来勾勒人物的精神气质,比如在摩托车配件店一场戏中,大人摸了男孩的头,而男孩立刻一脸不情愿的说“别摸我头”,继而点起了一支烟,显然这表现的是少年的叛逆,而在夜晚与姐姐游玩的一场戏中,更是着重刻画了少年心中懵懂的爱情,其实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没电也要带你玩海盗船的情绪,于少年而言,这种情绪是一种介乎于友情与爱情之间而更偏向于爱情却不确定是否真的是爱情的难言的心事,而本片在这个段落的处理无疑是成功的,借这种难言的少年心事通过调度与摄影呈现了出来,这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综上所述,在本片中,导演通过形式与内容两个层面,反映了小城的困境与少年的心事这两个相近的主题,说相近是因为这都是难以用语言表达,而魏书钧则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似的影像风格作为了叙事的某种互文,可以说这也是这段短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形式与内容两者呈现出了动态平衡的互文关系,内容是形式的注解,而形式则是内容的助教,两种统一于整体的影像风格和叙事主题之下,从这个角度看,本片是一部成熟的影像作品,无愧戛纳的盛名。

(完)

 6 ) 《延边少年》,几十年后的《待避》

《延边少年》,短片需要把所有的信息量高度集中,这一点前半部分做的堪称出色。影像的记录性和克制运镜可以弥补所有人物关系下表演及台词功力的不足。所有赢的学生作业之共性。只要别拍冒了就都能算做带“装置意味”的第三世界影像。我们不去谈论评委的口味,单就这几年的获奖短片,题材无不在探讨意识形态困境作为基调下,平凡人和社会,情感,伦理符号的复杂互动。上两句话恕我在瞎掰。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里,较容易处理的无非就是一条板板正正的关于“现实”的渐进线。16:9,4:3. 没有任何配乐,有源音响,固定镜头。克制,克制,再克制的视听表达。从《待避》到今天,创作者无不尊崇这几条守则,我们的电影无限素朴,电影里的人们永远在现实的囚笼里挣扎,喘息。光看这些片子,十年一觉,你会以为自己一直生活在西🇰🇵。文学性,表现力,反电影,颠覆性。我们都算老实孩子,绑缚手脚,索性一路素朴。

 短评

上一次在国产电影里听到韩语歌得追溯到张律的《重庆》,想起之前看的《野马分鬃》,应该是这部《going to south Korea》的加长版,影像质感很像《白日焰火》,氛围很好,未来可期。【426.7MB,无字幕】

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学生作业量产版剧本。不是找爹就是找爹的情人 怀疑90后导演都命里缺爹

10分钟前
  • Ok电脑
  • 较差

游乐场海盗船那场戏蛮妙的,对声音敏感或者有过类似体验才写得出这场戏吧。为数不多能拍戏也能拍情绪的年轻导演了,同一批导演里基本上都是不太懂生活只会(能)拍点情绪意思一下。

13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这片我暂时不打分了,打低了吧就感觉在说我自己拍的短片也能入围戛纳电影节一样。

14分钟前
  • 枪杀杰西詹姆斯
  • 还行

干净,留白,气氛在。故事本身是乱拳打棉花,还隔了一层塑料。

17分钟前
  • Superhat
  • 还行

短片创作的思维不同,很多时候故事都暗藏于细微之处,影片十五分钟里叙事很简单,关键在于几处省略转场和断开的人物关系,父亲醉酒被反锁了,美甲店的女孩又恢复了自己的日常,延边的少年兜兜转转哪里是要去和要留的?

19分钟前
  • 推荐

这就完了?这就完了。

2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延边人去韩国打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26分钟前
  • 杨二史密斯
  • 还行

迷之低分,感觉比《野马分鬃》还好看~

28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重复的主题,平庸的合成。本质上还是贾樟柯那一套。很多情绪和情节有高级的表达方法却选择了貌似很接地气的很生活化的方式,人家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和你同样的城市迷茫少年,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呢?非要以中国破败三线+底层人民奇观+寻人。

31分钟前
  • 一匹马赛克
  • 较差

延边是拍黄海的地方,天然是一个有故事的边界之地。在少年找到父亲之前原始粗粝的感觉都蛮对的,女主气质稍微不搭

3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技术成熟,板正无趣,电影节特供片

40分钟前
  • AsaNisimasa
  • 较差

影像的风格和味道很对,环境选的很加分,期待长片!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豆瓣页面的短片介绍不会是选角导演写的吧?

45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第71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短片特别荣誉奖:魏书钧《延边少年》→ 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一定能获得奖项的肯定,获得奖项肯定的影视作品也不一定优秀。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调子不错。胖子出国镜头在一开始出现,导致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没在意。所以重要镜头最好不在一开始就出现。

48分钟前
  • 小A
  • 还行

朝鲜又核试验了。去韩国。看得出戛纳是要捧这个导演了...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延边贾樟柯,能看到天注定里面的一些元素。有蔡明亮的青春味道,游乐场的摇晃带来的轻微眩晕似若有若无的暧昧情愫(电影的一种身体性?)。

54分钟前
  • 应许
  • 推荐

个人感觉,看的过程里觉得剧作有不顺畅的地方。

57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延边 或许就像片子中的环境所展示的那样没有存在感没有特殊性 难得几句朝鲜语和东北话的叠加才显示出地点的特别来//非常喜欢这个干脆的结尾

58分钟前
  • YiQiao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