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迫在眉梢 剧照 NO.1迫在眉梢 剧照 NO.2迫在眉梢 剧照 NO.3迫在眉梢 剧照 NO.4迫在眉梢 剧照 NO.5迫在眉梢 剧照 NO.6迫在眉梢 剧照 NO.13迫在眉梢 剧照 NO.14迫在眉梢 剧照 NO.15迫在眉梢 剧照 NO.16迫在眉梢 剧照 NO.17迫在眉梢 剧照 NO.18迫在眉梢 剧照 NO.19迫在眉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7

详细剧情

  生活并不富裕的约翰·Q·阿奇伯德(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饰)是个工厂里卖命工作的工人。为了养家糊口,两夫妻感情日渐淡漠而导致婚姻濒临破裂。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不幸降临在了他们9岁的儿子迈克尔身上。  一天,迈克尔突然在棒球场上昏倒,当约翰·Q把儿子送到医院后才得知:儿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才能保住性命,这高昂的手术费用远远超过他的医疗保险范围。约翰·Q几经沟通未果,医院主管决定把他们从等待移植者的名单中剔除。此举激怒了作为父亲的约翰·Q。他愤然持枪闯入了医院的急诊室,绑架了无辜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做人质,要求院方立刻为儿子动手术。这场挑战道德与法律的人性之战,并非想象得如此简单……

 长篇影评

 1 ) 试问,这样的男子怎会不迷人?

煽情是必然的,反正我哭了.

好丈夫,好父亲,好男人,好朋友,好同事.

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一定要每天都告诉妈妈"我爱你";
年纪太小不该谈恋爱,总有适龄的那一天;
对未来的女友要视她为公主一般对待;
一有机会就要多挣钱,有了钱会让生活更顺利一些;
一定要言出必行,要象一个男人一样去面对一切;
... ...

试问,这样的男子怎会不迷人?

 2 ) 我们只能看流星雨

    看完跟V小聊此刻心情。她说中国怎么都拍不出这样的片,即便拍出来也是翻版。
  笑了,中国拍这样的片儿?或许还没出来,再或许命大出来,就被和谐掉了吧?然后那些敢拍的、参与拍摄的人,最后都被销声匿迹了。
  我们的ZF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天朝很好,我们的子民幸福,我们都去看流星雨,看完一场,又看一场,总之,我们不吃饭、不睡觉、不生病、不花钱、不需要钱,我们只看流!星!雨!

  写完。
   

 3 ) 反映社会现实的力作

拍摄于二零零二年的电影《迫在眉梢》,讲述的就是没有全民医保时代在美国发生的一出悲剧。本 片剧情与在许多地方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很相似。当儿子身患重病但拿不出25万做手术,父亲JohnQ爱 子心切,在各种筹措资金甚至恳求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最终铤而走险,劫持了医生和一些病人作为人质,与警方对峙。他声称医院必须将他儿子的名字放在心脏移 植的手术名单上,否则将杀害人质。本片由奥斯卡影帝黑人演员丹泽尔华盛顿主演,奥巴马是否看过这部影片不得而知(看过的可能性很大),但至少影片所反映出 的制度缺陷,最终被奥巴马通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奥巴马的成功,证明了即使有庞大的中产阶级和资本家的反对,美国社会底层的人民仍然有能力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

 4 ) 迫在眉睫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写评论的,因为每次看完电影之后都很疲倦,不是看的好电影很有共鸣,就是看到烂电影身心俱疲,但是这部电影却让我看完之后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当Mike的心脏重新跳动的那一瞬间,终于忍不住内牛满面了,为的是那份可以超越生死的父爱,就算是自己死了又能怎么样?反正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可能接受孩子死去的消息。父亲总是很沉默的,比起唠叨的母亲,总感觉父亲缺少一点亲昵,但恰恰是这样,才让父爱变得沉重如山,那种爱就像房顶,能为孩子遮蔽外界的一切苦难。就算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虽然知道自己即将奔赴死亡,但只要有一丝生机,就一定要试。父爱可能就像这样,在你不知不觉中被紧紧地包裹,悉心地保护着。



      但是让这么一个普通的工人举起枪的原因是什么?不是杀人狂,当很多病人需要救治的时候,就尽一切可能救治。也不拒绝向那些亟待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原因,他回去做这种事情吗?我想迫在眉睫这个标题有两层,一方面是剧情的迫在眉睫,Mike需要心脏救治,时间紧迫;还有是获得捐献心脏之后要阻止John的自杀,也是紧迫。另一方面,影片从平民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会把普通人逼到这种境地?全是因为医院保险公司之间吃回扣,所以“潜规则”之后就把Mike变成了受害者。这并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差别,世界通行的腐败,贫富差距导致这种荒唐的事情发生。为了一个什么名单,就要几万刀,这已经不是道德可以接受的程度了。为了钱,的确,定规则是医院定的,但是这种规则恐怕没有病人会感到满意吧。啊,我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了,那些挥金如土的人可能会很满意吧。真正迫在眉睫的是现在社会的改革,到底什么样的改革才能算保证人民的生活的改革,这个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我们可能都默认的是,至少现在的制度是需要改革了。

 5 ) 我们是否跟美国人的价值观有冲突?

我是美国人的话,可能会打五星。美国人有计划地用文化来占领全世界,用电影、文学、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向全世界的“低等民族”、“有色人种”灌输他们的价值观,说实话,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慢性中毒,在和朋友间聊天时,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说出“在美国,他们会怎么怎么”用来比较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差异,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对美国的做法表示赞同的。昨晚CCTV6看这片的时候,我当时有很多想法,忙了一天的工作后,有些已经不记得了,我也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女儿,只是想设身处地地来对比一下。
1、父亲要用自己的心脏救儿子,我也会这么做的。
2、私立医院的美女老板要见钱才会救儿子,我认同她的做法。如果医院都免费去收治没钱的病人,最终医院会倒闭,所有人都没地方去看病,真正需要承担责任的应该是政府。
3、主治医生不愿意给儿子做手术,我认同他的做法,他没权力去做。
4、父亲用这种方式去救儿子,我不会,我先会卖掉所有能卖的一切,借遍所有能借的地方,然后可能会抢银行什么的。
5、胖子保安没有行动(在花花公子的逼迫下也没有),我也会这么做,每小时八块五不值得我去拼命,抓坏人是警察的事,何况是持枪坏蛋。
6、老头警长的一切行动我完全认同。
7、帅哥局长的行动我不认同,但能理解,那么年轻到那个位子,马上要选举了,这一点跟我们国家的“领导们”很相似。
8、主治医生同意父亲自杀然后取心脏救儿子,这是我最不认同的地方,我会回答:你自杀我也不会做手术。这有违伦理道德,父亲可以这么想,因为他太爱儿子了,但仔细想想,如果真这样换了的话,儿子长大后怎能承受得起这样一颗心脏呢?我知道,在美国,孩子第一,孩子的校车是最安全的车。
9、当然也不会认同那两个在见证书上签字的两位,我是不会签的。
10、美国的医疗体制有弊端,但大家想一想,一个刚出车祸丧生的人的器官能迅速跟等待器官的病人比对上,能第一时间把器官送到需要的病房,这种系统的建设、这种操作的速度要投入多大的财力才能建立呢?我能理解美国政府。
11、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最后判决可能是入狱三五年吧,救了自己最爱的儿子,真是值了,这是在美国才能做到。

 6 ) 选择去战斗

有些人对过于好莱坞式的童话结尾感到不满。觉得不真实的就一定不深刻,而不深刻则是不可原谅的。
西方社会大众文化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就是要去宣扬光明。类似于一种责任。这中间是否有宗教或者统治方面的原因不知道,但是如果现实过于晦暗,会引发对生活的绝望,那就要改变表述,让它看起来没那么糟,给生活以希望。
所以不必埋怨编剧。喜欢深刻的朋友可以找些更小众的无比真实的晦涩影片看,也有很多,这种电影院里面周末全家观赏的,我同意不需要非得让人心肝俱碎而去真实。
和这部不一样,当幸福来敲门有童话式的励志,由绝望逐渐看到希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个愉快的过程。而迫在眉睫则相反,一步步的陷入绝境。
美国的基础工人有多少社会保障咱们也不清楚,这个保险制度体系出的问题其实对于我国来说,简直不算个事。我们的工人阶级承受能力要强得多,在遇到类似情境时,顶多会去抱怨天命,没人对医院、对整个社会提出拷问,更别说拔出枪来捍卫人格的尊严了。当然也没枪了。
John Q体现出了幻灭在我们工人阶级身上的,本来应该具有的斗争精神,在人生被侵害和侮辱时,选择反抗,义无反顾的去战斗,这是对的事情。
正义和良知,是为了光明,而出现在电影里的。
在现实的世界,别去奢求期盼谁能给你,如果没有,那么自己动手去拿。

 短评

如果结局不是这么粉饰太平,这片可以给四星半。电影有义务揭示出社会的真实面,而不应该仅仅为了娱乐观众,就这样妥协半途而废。在这个没有价值,只有价钱的社会里,多少善良的人被迫去犯罪,只是为了让自己和爱的人活下去。统治者们只要能记住一件事,那他就是合格的:让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

6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美国的医保制度也就这样了,中国医改还跟着学。。。囧

7分钟前
  • Mansunfan
  • 推荐

推荐给小八看。

11分钟前
  • 大头的小头梦
  • 推荐

要是悲剧的结尾就更好了

15分钟前
  • 钟笑乂
  • 推荐

永远不要说再见

19分钟前
  • Wan
  • 力荐

这种片子在国内的话注定要被和谐的

24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推荐

医院机构的黑暗,在救护中,是选择本能的人性,还是弃之不顾。就因为没有钱?当父亲为儿子捐心时,我被感动了。

25分钟前
  • Carla
  • 力荐

丹泽尔·华盛顿在病房的那段哭戏很好

30分钟前
  • 力荐

医院机构的黑暗,在救护中,是选择本能的人性,还是弃之不顾。就因为没有钱?当父亲为儿子捐心时,我被感动了。

31分钟前
  • 高梵
  • 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制度,关于人情味,关于父爱的片子。很好看。很经典。

3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对不近人情的医疗和保险制度的反思。如果约翰·亚瑟不幸牺牲——虽然感情上我不希望,但是从剧情上讲,可能会增加电影的悲剧色彩和深度。也许这并不遗憾,最遗憾的应该是在死板制度之下对生命的扼杀,以及一片和谐之下的动荡不安。8.1

3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电影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可以有个Happy ending。而现实是好人往往被逼的走投无路。没有好制度,你就自己想办法吧......

4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看个病是越来越贵了

4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误杀2剧透警示】相比这部原作,《误杀2》砍掉了前面交代家庭日常情况的40分钟和最后的法庭审判,基本浓缩为单一场景,加了一条女记者的线,强化倒计时的紧张感,整体节奏更好了(或者说更适应当下观众的视频阅览节奏)。最重要的是把主题从批判美国医保不完善改成对权g阶层特权的责问,与《误杀》主题呼应,扣上“误杀”的题眼,结尾几次反转,又巧妙用上了男主自杀的元素,是一次很好的改编。唯一羡慕的就是原版真的推动了社会进步,而我们只能把故事放到异国背景下,假装这一切与我们无关。

5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活不起 死不起

55分钟前
  • 不羁肉球
  • 推荐

剧本有些烂俗,部分台词显得多余。丹泽尔华盛顿一人撑起一部戏。另赞美国人的自省精神和勇气。

58分钟前
  • Bobing
  • 推荐

奥巴马是不是就是看了这个片子后有了搞医改的想法

1小时前
  • 一期一会
  • 推荐

米国人又YY了一把。。

1小时前
  • 悯笈
  • 推荐

什么时候咱们也能拍一拍这么不隐晦的片子……

1小时前
  • 鲍小斯
  • 力荐

美式结局有点纠结 为啥不黑暗一点让主角死掉类? 结局把大好的铺垫毁了

1小时前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