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的胜利

记录片其它1935

主演:Adolf Hitler  马克斯·阿曼  马丁·鲍曼  

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2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3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4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5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6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3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4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5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6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7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8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9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53

详细剧情

  1934年,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受邀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影片由纳粹构思,第三帝国出资赞助,记录了纳粹巅峰时期的会议、集会和游行盛况。为配合拍摄,帝国提供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无数的聚光灯,十六名一流摄影师、三十台 摄影机、二十二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这庞大且豪华的摄制队伍加上里芬斯塔尔天才的创造力和美学理念,为影史奉上了一部最为完美也最受争议的杰作。  《意志的胜利》被称为“最具权威性的宣传电影”,它荣获1935年威尼斯电影节和巴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长篇影评

 1 ) 意志的失败与导演的胜利

这个片子值得讨论的东西很多,这里权且胡乱罗嗦几句。
片名叫“意志的胜利”,明确地表明了态度,即精神的力量要大于物质。结党靠得是什么?不光是金钱美女、升迁的许诺、或是随之而来的更大的权力。纳粹也是意识形态政党。
这里面的意志不是基督教,虽然纳粹名义上不反对基督教,而且还在利用基督教,但纳粹的“意志”和基督教精神相去甚远。路德的革命早就把外国教会抛之脑后。如果自己来和上帝沟通,那上帝是什么样也就无所谓了。个人和民族的“意志”在德国人那越来越重要。
片中所传达的纳粹的“意志”,包含了个人和集体的荣誉、骄傲的身份认同、牺牲精神、德国的英雄主义传统。通篇的交响乐、进行曲、自发的欢呼、整齐的队列、大佬们的演讲,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这种“意志”。
当然,纳粹只是威权加集权,够不上极权主义,还没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地步。但纳粹的这种体制,强调了主体性,给个体留下了一定思考和选择的空间,留下了张扬个体意志的机会,所以这种体制更具有活力。
片中约瑟夫·戈培尔的发言,虽不如其它大佬们“振奋人心”,但却更加蛊惑:“愿热情之火永不熄灭,它给予温暖和光明···用步枪夺取政权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是更好的方式是赢得人民的心”。按照戈培尔的说法,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何况是夹杂着事实的谎话。大师戈培尔的这种手段不光应用于宣传领域,其背后的理念也深刻得让众多“智者”拜服于地,成为各自安身立命的指路明灯。
有人说导演不是纳粹、没有立场,而只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者。如果照这么说,那不知该把激进的江青至于何地。也许怪只怪江青的样板戏没人家吸引人,或者样板戏不太对21世纪文艺青年的口味。
艺术和政治无法分开。没有纯粹的“记录”片,也没有纯粹的“艺术”视角。光从审美的角度谈论此片有些自欺欺人、或有些自我安慰。“美”有很多种,相应地就有很多种审美方式。是欣赏此种美、还是欣赏彼种美——本身就是政治。贝多芬和莫扎特之间的差异,未必比两个政党间的差异小。不同朝代出土的器具都有粗犷和细腻之分,有厚重和轻浮之分,何况是影音这类更加蛊惑人心的艺术。
纽伦堡审判时候,有的战犯说,我只是军人或官僚体系内的一员,我只是服从上级命令,伤人不能怪枪炮,所以“我无罪”。不过,如果枪炮有意识,“它们”或许会暗自对持枪者产生崇拜、赞叹,会暗自享受杀戮的快感。把杀手这个职业神圣化、合法化的想法,相当后现代。这和把艺术家变得很超脱,把艺术变得价值无涉一样。成王败寇,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向来不待见德国人的“权力意志”,所以此片在西方一直被禁。
随着战争的失败,希特勒、戈培尔都奔赴了黄泉。当年党代会开得意气风发,但同样是在纽伦堡,当年慷慨陈词的赫斯、戈林等人都遭到了审判。“意志”已经退散,宣传意志的导演则快要先胜利了。

 2 ) 引用一段话

但军人身着笔挺的军服、雪白的手套、锃亮的马靴,在一个步点中行进时,透出的美感更有杀伤力,因为在团体操的集体主义的美学之上,又勃发出庄严的崇高感。莱妮•里芬斯塔尔里程碑式的纪录片恰恰是拍阅兵式的《意志的胜利》,画面威武雄浑,大气磅礴,整饬严密,撼人心魄,在记录片的历史上至今没有人敢说自己的拍摄技巧超越了她。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说过,他从来不敢把《意志的胜利》完整地放给学生们看,因为看过这部片子后有超过60%的学生成为纳粹追随者,其余的40%只需要再看一遍即可同样达到这种效果,最优秀的演说家加上最优秀的鼓动家配上最为世人激赏的记录片,海啸般的冲击波没有几个年轻的生命能够抵挡得住。

 3 ) 意志的胜利和不完全胜利

看完之后甚至有点困,然后便开始后背发凉。 这部影片最令人着迷的点在于:它没讲出什么新东西。影片完整呈现了当代民族国家都得心应手的符号系统:旗帜,婴儿,鲜花,行进的队伍……而所有这些符号都呼唤着同样的能指:也即高悬于一切之上的历史和人民。

影片的视听语言也用极为现代的手法还原了这种“父天母地”式的常青政治诉求。导演对仰拍镜头的使用几近泛滥,不只是是元首的演讲,也包括围观的人群,青年营的美好裸体以及作为雅利安精英的冲锋队士兵。在无差别的仰拍之中,画面的构图普遍处于双重的仰视:被拍摄者或有时与在上之人形成了真实空间上的对话,例如人民仰视元首,元首仰视阳台上“立体包裹”的人民;而另有时,真实空间中的对话并不发生,取而代之的是被拍摄者仰看一沉默的“留白”实体,颇有好莱坞“天启”式的顿悟镜头之韵。而那个漂浮在空中的实体,在元首、人民、观者的三重注视下,借鲁道夫赫斯的总结发言,终究是不可忍耐地落了地:“纳粹即德意志,德意志即希特勒”。

而与此同时,政治权威和普罗大众也通过交叉蒙太奇的叙事幻觉得到了具象的联结。在贯穿全片的公开演讲段落中,群众所占的镜头时长显著超出了一般政治新闻中构建输入-输出式交流者的所需,而更类似于双人聊天中正反打的节奏。因此全景式的镜头几乎只出现于段落首位,而中间部分则充斥着元首的特写和群众的特写,特写与特写之间的过渡可谓是激进的,物理空间上的距离被选择性破坏,群众得以与元首“面对面”交流,共同成为了影像记录和讲述的主体。此外,工人政党的旗号和希特勒充满机器隐喻的肢体语言也构成了有趣的互文关系,希特勒自身成为了一个和解的神话,表现为工人和机器的双重胜利,使得每一次演讲都呈现为工业现代性下躁动的人民的隐喻。

意志胜利了吗?无疑是失败了。影片胜利了吗?这倒有可能。玛丽德芙烈认为,这部影片极佳地驳斥了形式主义美学的分析方式,形式永远无法与内容分离,对形式的赞颂不过只是对内容的政治道德属性的悬搁,而纳粹的结局便是最好的证据。纳粹的“魅力”某种意义上正源于对形式主义精神的调用,通过将实质性的政治话语和政治行为审美化,暴动成为了“新陈代谢”,种族清洗成为了“身体清洁”,希特勒青年营中的干净、美好裸体成为了德意志永恒的图景,成为了政权合法性的天然证据。

而悖谬的是,莱妮超越时代的艺术表达在今天却成为了一种“危险的懒惰”,成为了部分政治体走向无差别崇高的康庄大道。打开电视,历史是神圣的,人民是伟大的,换个台,换个肤色,换个大洲,历史依然是神圣的,人民依然是伟大的……

 4 ) TLF开头的字幕

序言:20世纪30年代,集权政治的阴影同时重找在东西方。
在苏联,斯大林以“大清洗”的名义屠杀无辜平民,
在德国,希特勒的魔爪控制了整个德国,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间惨剧。
同样的惨剧,三十年后又不幸降临到中国头上。抚今追昔,血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也希望看完此片后,大家能对独裁造成的人间悲剧有所反思,增强对民主自由的热爱。



1934年,当希特勒和他的党羽们在纽伦堡举行阅兵典礼时,32岁的莱尼.雷芬斯塔尔被选中,指挥全部电影拍摄工作。
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36架以上的摄影机同时开工,再加上无数的聚光灯随时听候调遣
--希特勒投下这么多的马克,为的就是要把纳粹党变成荧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



雷芬斯塔尔做到了这一点。《德意志的胜利》在经过长时间的禁止后,重新发行了DVD并在电视上公映。她在这两部纪录片中创始的技法,被无数后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复模仿着。



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曾公开的向她表示过同行的敬意。在这个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淡化的时代里,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两部作品中强大的力量、秩序和美。
中国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




(背景解说版)
翻译:A.Y.Bao
2004年1月15日于北京
调校:瞿亚
-------------------------------------------------------------------
所附背景解说中的观点来自网络
不代表个人意见
十八岁以下请在家长许可并陪同下观看!
---------------------------------------------------------------------
发布此片不含任何政治色彩,仅作为一个历史的鉴证!请大家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全世界已经公映,包括德国!

 5 ) (译)Roger Ebert评《意志的胜利》

译者注:虽然从文章本身来看,这显然是一部0分电影,但介于Roger Ebert依然给出四星,故这里标注为五星。另,文末有Roger Ebert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相关段落。

//

{★★★★}

…这部电影被大多数人公认为史上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我在1994年给雷·穆勒的《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撰写影评时如此写到,事实上,那是一部更好的纪录片。这句话是在形容里芬施塔尔1935年的《意志的胜利》,电影记录了1934年纳粹党在纽伦堡举办大会及集会时的盛况。换做他人,他们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我们会一同回想起此电影虽伟大却邪恶这一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接着又会评论说、它提出了那个“伟大的艺术究竟能否服务于邪恶之意志”的争议。后来,我在为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撰写影评的时候又一次提到了《意志的胜利》。

但我脑海里关于《意志的胜利》的记忆有多清晰呢?我记得自己看它的时候还在读大学,即便是在1994年(译者注:这篇影评发表于2008年),我的回忆也十分久远及模糊,更不用说多年来此电影有多么伟大的各类凿凿言论还重叠在其之上。如今,我重看了它一遍,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曾称赞过它。这当然是史上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录片之一,但最好的之一?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无聊得使人麻木,扁平,过长,而且连“洗脑”都称不上,因为它笨拙得除了真正的信徒之外谁的脑都洗不了。这部“伟大的电影”并不伟大在能与之同列的电影都是伟大而出色的,它伟大在它的名声与它投下的阴影。

你们真的有在近些年里看过这部电影吗?它记录了1934年9月成千上百的纳粹党成员、军队与拥护者在纽伦堡聚集,并接受阿道夫·希特勒检阅的场景。检阅在这里是关键词。电影大段大段的镜头仅包含步兵、骑兵、炮兵、甚至是把铁铲当来复枪端着的工人组成的各种方阵,他们列着完美而又僵硬的队形走过希特勒,举起右手向他致敬、并被回以相同的致敬。电影以希特勒在室外致意一队方阵开场,又以他在一座大厅内为大会闭幕演讲结束。

再想象另一部有成百上千的人群聚集的电影,另一部人们视线的焦点也汇聚在远处台上一个或几个人身上的电影,另一部正是这寥寥几个人享受着人群崇拜的电影。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就是1970年的摇滚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但思考一下那部电影的导演,迈克尔·沃德利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式上的挑战的。他以大型音乐节的各项准备事宜开场,接着将镜头对准那些开车、骑自行车、步行而来的观众,然后又来到他们吃饭的地方。他将那名给人群提供移动厕所的人,Port-O-San Man,塑造成了一个民间英雄。他将镜头对准那些睡在帐篷里、躺在草地上、沐浴在流水中、甚至翻云覆雨的人们。他将镜头对准被阴影覆盖、抑或满身泥土的人们。他将镜头对准医疗问题,又将镜头对准逐渐散去的人群。

与此相反,里芬施塔尔的镜头完全没有注意到纽伦堡集会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角度,那就是它是如何被组织的。没错,这里有一些俯拍镜头为我们展现出了大片的帐篷,它们以一种数学上的精确性排列开来。但这数千的人群该怎么吃喝拉撒,该怎么准备他们的制服与武器,又该怎么集合好开始他们穿镇而过的游行呢?这些俯拍镜头对准着成千上万的纳粹分子组成的僵硬方阵,没有一个缺漏的人员、也没有一个步行去边线的人员。在轮到他们走到阳光下之前他们需要站多久?在步行走过希特勒之后,他们要去往何方、又将所为何事?在某种程度上,里芬施塔尔讲述的是这个故事中最无趣的部分。

为严谨起见,在列队而过的军队僵尸一般的服从中,你确实能学到一课。他们的方阵是如此死板,以至于他们否定了自己的生理情感。你想从队列中找到一丝微笑、或者一声呵欠,但每一张脸都那么坚定而严肃,就连希特勒自己也是这样,只有一次,当马匹从他面前列队走过后,他露出了一个微笑。但除了“列队走过”之外,这部电影还讲过什么东西呢?在开始后不久,电影有一连串特写镜头对准了那些枯燥地打着官腔的纳粹党官员。希特勒发表过两次演讲,但都短得出人意料、缺乏语言上的打磨、十分粗略直接:纳粹党必须“不容置喙地成为德国唯一的执政党”。

你想找到人性的痕迹,但里芬施塔尔却对人情味不理不睬。在此处,个体性被大规模的集体性碾压殆尽。这里偶尔有一些人们微笑或点头的剪辑,但却基本上没有交谈。电影也从未试图“人性化”过希特勒,在他的闭幕演讲中,你能看到汗水从他的脸上淌下,但在之前的镜头中我们却没从看见过他流汗。会不会是在检阅军队的部分中,他故意摆好姿势好让摄影机捕捉到最完美的镜头呢?一个使用35毫米胶片的拍摄团队若是站在街道上他的车旁,难免会成为让人分神的源头;一个从高台上拍摄他的人则必须站在吊臂上,才能与整个场面保持同步。

“如果你们今天再看这部电影,你们会发现里面没有一个合成过的镜头。”里芬施塔尔在穆勒的纪录片中如此为她的电影辩护。她嘴里的“合成镜头”是什么意思?我们当然不会以为那些“列队走过”的镜头是合成过的。但那些工人班的镜头又如何呢?一群人步调统一地唱着歌,歌曲内容讲述他们在沼泽、田野以及各种地方的工作,这首歌应该是唱给希特勒的。正在这时,一个吼叫的声音响起:“你们都来自哪儿?”于是从小镇到地区,不同的回答依次响起。他们不可能都听到了这个问题,每一个回答应该都是分别经过设计的。

不自然也是电影的问题之一。在希特勒的一场演讲中途,他一共被“胜利万岁!”打断了正好六次,就好像有一个鼓掌的信号在提示他们何时开始、且何时结束。而我们可以在整部电影中发现,背景里并没有零散或单独的“胜利万岁!”声,每一次欢呼从来都只有一个整齐划一的齐声。我还在电影的其他地方寻找过类似的情况,好进一步揭示它拍摄的机制。比如里芬施塔尔虽然共使用了30台摄影机和150人的拍摄团队,至始至终银幕上都只能找到一个摄影机;在室外集会期间,你能在三面纳粹旗前看到一个放在第一面与第二面旗之间的升降机上的摄影机,它的影子正好投在第二面旗上。另有一个镜头,是一个为了更好地观看队列而爬上长杆的男人,她把镜头切到他身上,他行了一个右手礼;我琢磨着,他如果不两只手都抓着就一定会掉下来,这才发现在前后两个镜头中都看不到他的左脚——毫无疑问,他正站在别的东西上面。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银幕上的每个人都有一头新做好的发型。

《意志的胜利》是一部伟大的宣传片,这是毋庸置疑的,各式各样的调查也都认可了这一点。但我怀疑这部电影到底能对不是纳粹拥护者的普通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你是一名纳粹的拥护者,那么对这部电影而言,你就是臣服于如神般高高在上的希特勒的无脑小卒。但对于当时的德国而言,它一定有着某种说服力;尽管希特勒那么一本正经地表示纳粹党将会是德国的唯一党,而它的领导者将会是1000年内德国唯一的领导者。在电影最后,人群开始齐唱纳粹国歌,《霍斯特·威塞尔之歌》;依据纳粹法,此歌的第一段与第四段时必须行右手礼。我们在《意志的胜利》中能看到大批的右手礼,注意看希特勒,每次礼毕前将手指收回掌心时,他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满足感。多么可怕的男人啊。那么多的德国人究竟得疯狂到什么程度才会去拥戴他啊。不过冷静一下:几年之内,电影里出现的大部分人就都会死于非命了。

//

格里菲斯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愚昧并不比造就他们的美国轻微多少,这部电影为我们展现了1915年的美国白人究竟能够多种族主义,而他们又能够如何在具有种族主义倾向的同时对此毫无察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认识的。黑人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认识到了很久很久,甚至每一天都在痛苦地见证它,但《一个国家的诞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证明了这一点,而这部电影的重要性恰好囊括了它对这一现象的清晰印证。可悲的是,这部电影成为了它所在时代的一面镜子正是它的价值之一。

要理解《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必须先理解“我们带着怎样的意图去看电影”与“电影回馈给我们怎样的体验”之间的区别。所有严肃的观影者总有一天都会到达以电影本身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以你对电影的感受来看待它们的阶段,《一个国家的诞生》并非是部烂片,因为它为邪恶背书,就像里芬施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它是一部为邪恶背书的伟大电影。理解这些电影为何会如此作为即是理解电影的诸多本质,甚至是理解邪恶本身。

但我们真的能够将电影的内容和它的技艺分开来看待吗?加里·威尔斯(Gary Wills)认为格里菲斯的电影“与莱尼·里芬施塔尔的电影和埃兹拉·庞德的诗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如果艺术应该服务于真与美,伟大的艺术又怎么会隶属于充满憎恶的意识形态呢?”

这一观点若要成立,我们必须假定艺术确实应该服务于真与美。我惟愿如此,但确也有均不服务于两者的艺术存在,而它们依旧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对人性的思考,帮助我们理解何以为善、又何以为恶。就此而言,考虑到《一个国家的诞生》比其他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更加戏剧化且煽动了美国的种族主义这一不可动摇的事实,它是值得被归属于上述类别的。

 6 ) 希特勒在1934年纳粹党代表大会闭幕词

这是纪录片末尾最具煽动性的一段。34年是希特勒完成对国家控制的一年,在清洗了冲锋队和兴登堡去世成为元首之后,希特勒迫切的需要通过这次大会巩固自己在党内的绝对权威地位。因此其煽动性是空前绝后的。

    “党代会的第六天就要结束,这六天就像是政治力量的宣示,对我们队伍以外的千百万德国民众,对千百万的战士,它意味的更多。

    在大会上,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老战士和同志们,互相见面,交流感情,也许你们之中的部分人,不喜欢这种正式的、党的同志们之间的会面。而更怀念在勇敢的作为一名国家社会主义者,在最困难时候战斗的时刻。

    当我当初只有七个成员时,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两个原则:第一,她将是一个纯意识形态的政党;第二,她将毫无商量余地的成为德国的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力量。我们必须保持少数人,因为,为国家做出最有价值的斗争和牺牲的,从来不是多数人,而是一小部分人,因为,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同时,由于这些人都是德国种族最优秀的人,他们可以自豪地宣称对国家和人民的领导权,德国人民应该自觉地服从这些人的领导!

    德国人民很高兴,得知再也不用经历政权的更迭,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就是德国的顶梁柱,德国自认为流着高贵的血的人,有目的的利用它去取得力量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人类中总会有部分人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我相信”这样的誓言,还可以看到“我战斗”这样的宣言。
    党在任何时候都将是德国人民的领导,她将以其钢铁般的组织,灵活的策略和组织形式,将成为一所学校,就像政治领导人的"上帝的命令"。将会看到,总有一天,所有能站立起来的德国人都将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一员,其中的精英,就是你们,纳粹党员!

    我们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迫害我们,使我们愁眉不展。但他们的迫害,剔除了我们中的贪生怕死者,今天我们必须检查我们自己,从我们之中把坏分子剔出去,他们不属于我们的队伍!

    我希望并祈祷,国家和帝国将千年不朽,我们将会很高兴地知道,未来都是我们的!

    当老一代扑倒在地,年轻的人们将成长起来,只有全身心都献给党,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理想的化身,当才能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坚不可摧的,永恒的脊梁。

    到那时,我们的光荣,值得赞美的军队,古老而光荣,担负我们人民的人,同样富于传统的,将会成为党的政治领导的坚决拥护者,纳粹党和军队同样担负着教育德国人民的职责,加重了他们肩上的担子,德意志国家,德意志帝国。

    此时此刻,成千上万的同志们已经离开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将会记得这次大会,并等待着下一次检阅。来参加了此次会议的人们,都会全神贯注,并且被人民中那种生机和思想所感染,这就是我们运动永恒的象征!

    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万岁!

    德意志万岁!”


“人类中总会有部分人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我相信”这样的誓言,还可以看到“我战斗”这样的宣言。”这或许是最具有煽动性的战争叫嚣了!

 短评

政治宣传片其实是非叙事的,全片都是电影眼捕捉的奇观画面堆叠成的蒙太奇,只为了纯粹的意识形态感染力。里芬施塔尔的摄影机调度和构图奠定下来的模式,却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剧情片,只不过后者只撷取短暂的片段。对于某国人民而言,“意志的胜利”每天都在新闻联播和“新主流大片”里反复还魂,终究达到了它的目的。不禁脑补假如希特勒去表演单口相声会是怎样的风采。

10分钟前
  • 麻友安
  • 推荐

基本上讲了三个方面:1.德国的军人十分优秀一直举手礼胳膊却不酸。2.纳粹头子们很会演讲吹半天牛逼底气还很足。3.日耳曼人民充满活力天天闹哄哄精神还越好。也许当年我还能成为纳粹忠实的拥护者,不过现在看着片除了希特勒的演讲大部分时间都在犯困。

11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不得不说导演功力了得,难得有部纪录片我看着不昏昏欲睡。把那帮纳粹德国大兵们拍得好帅,有型。另外希特勒等人的演讲没怎么打动我,也许是这类假大空的说辞在我国听得太多的缘故……

15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看完这片后去崇拜希特勒很正常

17分钟前
  • 嘉得乐
  • 力荐

纳粹德国、苏俄、天朝,集权主义国家对阅兵式的喜好真是一脉相承,因为这是国家实力和民族自尊的最直接体现。小胡子绝对可以算是20世纪最棒的煽动家和演说家,相形之下斯大林最多只算是一个阴谋家。整个纪录片的主旨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元首,一个帝国!”

22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刚上任的老希面对热情民众露出拘谨鸡贼的笑容/半裸士兵相互梳头擦背喷水嬉戏/集体劳动热火朝天/接见身着民族服饰的妹子们/盛大户外集会等场面熟悉到哑然失笑。歇斯底里的演讲风格VS底下被感召的群众,爱国主义既有宗教的神圣又有摇滚的性感—成功洗脑送入绞肉机,仅十年后还剩几人苟活又有几多他人陪葬

25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看得你只想立正举手高喊“嗨!希特勒!”

27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力荐

莱妮·里芬施塔尔代表作,影史最具艺术性和最富影响力的的政治宣传片。导演动用了30台摄影机和150名工作人员,拍摄了1934年纽伦堡纳粹第六次党代会的空前盛况。惊人的场面调度与控制、精妙而紧凑的剪辑(问:电影的政治性与客观真实性?)和对摄影机角度的运用等都是本片的优异之处。(9.0/10)

2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史上最艺术的政治宣传片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名气很响,但实质上还是苏联新闻纪录片的那一套,要说剪接的流畅度还比不上苏联同类电影

34分钟前
  • Die Katze
  • 较差

20150523@打浦桥二刷(同《大君主》)尤其注意到调度和剪辑的非凡。话说,如果身在彼山中,谁又能从道德和良心的治高点上对谁发难呢?事后诸葛人人当得。还好,自幼饱受谁社会主义特色弘大叙事与纳粹美学洗礼,我现在对这类审美催眠术基本免疫~多难兴邦呵呵。以及,里芬施塔尔对第三帝国必须是真爱。

35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在苏联的蒙太奇Propaganda中,人通常被表述为机械的零部件,对于斯大林式威权的服从,往往来自于面对巨型机器的自卑感。而第三帝国的意识形态询唤则是——将现实(不仅是人,还有空间,各种人造的符号)转换为色情性质的抽象符号,人山人海意味的“无人在场”,即使是高光化的希特勒。较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诉诸剧情影片的虚拟移情,《意志的胜利》企图唤醒的是我们对于先锋电影的激情之爱,以及少女对于强势力量的生理反应,这部“最后的古典先锋主义”影片将任何观众无差别地建构为女性——里芬施塔尔的一种政治性裹挟的作者意识,对于男性身体的female gaze将在随后的“耽美”,“乙女”向作品中大量发生。

38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还行

纳粹不可怕,可怕的是纳粹有文化。涂炭生灵的纳粹在影片里却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大量的反应镜头中,那恣意的笑脸,隔着荧幕都能感觉到幸福。威武的部队,一呼百应!希特勒在片中是闪闪发光的明星。天才般纪录片巨制,明知是谎言,却也莫名感动。

39分钟前
  • 小马.王
  • 推荐

瑞芬斯塔尔,“她很美,她为希特勒制作的纪录片很美,她是希特勒最喜欢的导演,德意志第三帝国时代最天才横溢的女人。”

43分钟前
  • S.Dummy
  • 推荐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很难不狂热,不被煽动,元首军队的制服实在是太帅了,难怪那么多青年蜂拥加入,意志的胜利是元首一个人的胜利。元首口条不错,不过貌似个人崇拜做的不彻底,万岁都没喊呢。(翻了翻导演Riefenstahl的照片,真是美)

4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希特勒的独裁,在一点上区别于历史上所有的独裁者。他的政权,是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下的第一个独裁政权,他也充分利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以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他利用的技术工具,比如广播、扩音器,剥夺了八千万民众的独立思想,于是,让这八千万人臣服于一个人的意志,也就变得可能……早期的独裁者们需要高素质的属下——即使是权力的最末端,这些属下也需要独立思考、行动,但在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之下,极权政治系统已无需此辈。多亏了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今可以将较低的领导阶层机械化,如此便出现了一种新兴人类:命令的盲从者。”

5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央视的镜头调度还是有待提升

54分钟前
  • yan
  • 力荐

过几天就可以看直播了!

55分钟前
  • 嬴元贞
  • 力荐

如果不是极佳的调度和镜头语言,极具煽动性的画面,想必里芬施塔尔不会背负如此大的骂名。正因为有撼动人心的美,才有随之而生的恶

5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1. 全片都是SPEECH, MARCH, 长达两个小时,我睡过去好几次,喝了两杯咖啡。不知道仍然在世的德国人现在看,是否还是热血沸腾?人随时就显露动物本性,无脑,从众。2. 这一部跟《奥利匹亚》比,艺术性,镜头丰富性差太多了。3. 元首的讲话把党国合一,都是简短口号配合丰富手势。

60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