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战

战争片韩国2011

主演:申河均,高修,金玉彬,高昌锡,李帝勋,柳承龙,李大卫,柳承秀

导演:张勋

 剧照

高地战 剧照 NO.1高地战 剧照 NO.2高地战 剧照 NO.3高地战 剧照 NO.4高地战 剧照 NO.5高地战 剧照 NO.6高地战 剧照 NO.13高地战 剧照 NO.14高地战 剧照 NO.15高地战 剧照 NO.16高地战 剧照 NO.17高地战 剧照 NO.18高地战 剧照 NO.19高地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08:11

详细剧情

  1952年,在板门店谈判中,L高地的归属直接影响到停火线的划定,南北双方为了获得更有利的战果,围绕L高地展开了新一轮血腥的争夺。此时,在前线的韩方鳄鱼中队队长被自己人的手枪击毙,同时北方人民军军人的家信在暗中通过韩方邮路寄送,韩方怀疑高地前线出现内奸,派调查部门的姜恩彪中尉(申河均 饰)陪同新任队长前往鳄鱼中队。此时鳄鱼中队实际掌控在姜恩彪昔日战友金秀赫中尉(高修 饰)以及申日荣上尉手中,姜恩彪惊异的发现曾经书生气十足的金秀赫如今已变成强悍的战士,而表面上军纪涣散的鳄鱼中队在实战中则有着惊人的战斗力。姜恩彪随鳄鱼中队一起经历了拉锯式的高地争夺战,而他终于无意中发现了鳄鱼中队“通敌”的线索……

 长篇影评

 1 ) 那一刻,我们忘却了为何而战

拍完小资的《电影就是电影》,导演张勋立刻转战常人难驾驭的战争片,不仅场面要浩大,而且要将已经回炉好多次的朝鲜战争拍出新意,真是难为了他。但是,看完此片,我还是要为他起立、鼓掌致意。作为朝鲜族的我,也尽量以客观的方式去叙述那时的故事。
一、开场
影片开头就是那著名的板门店谈判。我们后人都有把历史归为几个简单事件的倾向,因为我们懒于思考。但是,到了细节,何等复杂。交战双方,就是为了怎样划分三八线而陷入僵局。尤为谈到一高地(就是一座山峰),几次易主。那座山峰是用血淋淋的普通士兵的尸体堆积起来的各方军事团体所谓的尊严。这也是朝鲜战争的缩影。到了最后,交战士兵是忘却了为什么而战,只有上头的命令,让他们知难而上,明知道那是不归路,而且不一会儿,还要被打下来。
而这时候,申河均(申)演的韩国士兵接到上司的命令,让他去高地调查一件韩方内部间谍事件。因为韩方怀疑自己的士兵有可能和朝鲜哪里有私通。这样,镜头就切换到了影片的焦点,高地。
二、调查
申来到高地,就看到了一群看起来很萎靡的韩国士兵。其中,有着已精神分裂的士兵,有吸毒度日的高官,也有几个流浪孩儿。导演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描写战争的代价到底是由谁来承担。在欢迎申到来的晚宴上(也不知道算不算宴),这群士兵端着水,当做酒,喝得酣畅。不知是为了忘却什么。而在这里,申也相会了已失散多年的挚友高修(高)。和高分别还是在被朝鲜士兵俘虏的几年前。那时战争刚刚打响,高还是一乳臭未干的学生,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当柳承龙(柳)演的朝鲜官兵问他们”知道你们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吗?“的时候,满是胆怯,无法作答。这时,柳用他高傲的眼神注视着一帮韩国俘虏,骄傲地说出”因为,你们不知道为何而战。“而现在的高已成了战争的机器。这从之后的战争场面可见一斑。几次巡逻伏击,高都是艺高人胆大,不知畏惧。我想,那是因为,即使战争,很多人都有回家的盼望,而这种盼望却成了对死亡的恐惧。而高已对回家不抱希望。即使,之后有了片刻希望,但是上头的命令,又把他们拽回现实。而且,我们要知道,高是在这样的怀抱希望与希望破灭当中反复折磨。因为,从他们的台词当中可知,已不是一次说要停战了。但是,停战消息是时刻弥漫着,却始终遥遥无期,而这种僵持在他们看来是持久,没有尽头。
三、水落石出
随着进出前线,申发现这群萎靡的士兵并非如此,在战场他们却是勇往直前。因为,没有盼望的人是不怕死的,或者他们盼望着一个终结,但是却用死亡的方式。申最终发现,私通却有,而高也在其中。而这种私通也是合乎常理。打上去的韩国士兵在被打下来的时候,明知过几天还要打上来,所以将自己的私人物品(包括食物),放在木箱,埋在地上。过几天,韩国士兵打上去之后,在他们打开箱子的时候,却发现留着臭味难闻的一堆屎,还留有一封信,那是朝鲜士兵几近调侃的语言留的,说那些食物我们消费完了,留了这一堆,让你们享用。气不过的韩国士兵也是想报复,这样如此往复,慢慢有了一些信件,是朝鲜士兵托韩国士兵寄给韩国这一方的父母亲戚的。之后就是韩国士兵也托朝鲜士兵捎信。当然,托人办事,也要意思一下,他们就互赠了一些礼物,食品,烈酒。
虽然,彼此不曾谋面,通过这种捎信方式,在残酷的战场,却绽放出难能可贵的友谊奇葩。但是,仗还是要打。这就是战场畸形一幕的出现。上头命令下来,还是要拼刺刀,你死我活,但是,打上去之后,读着敌方朋友留下的信件,却嘻嘻哈哈。人们的友谊,彼此的爱是如此简单,但是她的破灭又是如此残酷。
四、死亡与结束
战争终有死亡,在一次次交战中,你我双方也慢慢倒下去。那留了豪言壮语的柳官兵,也在这高地上,丢却了战争的理由。在这漫无天日相互残杀中,终于出现了一线曙光,要休战了。朝韩士兵都是喜出望外,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离休战还有24小时,24小时之后的领地,才是最终分界线。朝韩双方的上头也就毫无悬念的发出了相同的命令,到休战那一刻之前,还是要打下去,寸土必争。发出命令的人在桌子旁签几下烂名,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一个个的普通士兵却是重新被拽回现实。原来回家不是那么简单。
最后的镜头,高地,硝烟弥漫,朝韩士兵短兵相接。那些互相通信的人们,那些曾经用信件彼此问暖的弟兄,死在了彼此的刀枪下。
一场战争,谁是胜者,那就让历史来评判。但是,对于这些一个个普通的青年来说,在他们看来,战争可能很难用胜败来定出结论。

 2 ) 金柱赫与石光荣

看完了这部<<高地战>>, 非常好的片子, 希望没看过的朋友都会去看看. 和我其他的评论的一样, 想说的倒不是片子本身, 是一些关于军队和军人的细节.

当南北韩双方听说到战争就要结束的时候, 都开始欢庆, "原来我们真的还能活着回去!", 但是如果不合时宜地想想石光荣和亮剑里的李云龙会说什么? "妈的, 不打了?没肉吃, 连汤都喝不上了? 没仗打, 让老子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网友们可能开始说了, <<高地战>>里描述的是真实的人性, 石光荣和李云龙是我党我军虚构的没有血肉的英雄. 我想说的是, <<高地战>>固然是真实的人性的展示, 石光荣和李云龙也绝不虚假, 他们也是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人.

从历史的背景来看, 韩战是由金日成和李承晚两个军阀发起的内战, 北朝鲜非常贫穷, 而李承晚治下的南韩相对而言生活好一点, 就影片中的军人, 两位主角是大学同学, 也就是大学生的身份, 其他军人大多也是士农工学商的背景. 他们被征募当兵之前, 不说很富裕, 但都有过得去的生活, 加本身不愿意民族分裂, 自然有很强的厌战情绪.

再看看咱们的石光荣和李云龙. 看过小说的都知道, 石光荣是孤儿, 吃村里百家饭长大, 文盲, 从记事起到参军之前, 印象中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十几岁是, 几乎是光着屁股, 参加了红军. 李云龙同学也差不多, 没读过书, 不识字, 从小跟着娘要饭, 十四岁那年, 娘活活饿死, 他穿着他全部的财产, 一条裤衩, 参加了黄麻暴动, 跟红军造了反, 那一年刘伯承从大别山带走了30万个象李云龙那样的青年, 解放后还在部队当上军官的大别山人, 273个.

金柱赫梦想回家, 虽然他知道可能性很小, 但他希望回家, 希望过原来的生活, 在阵地上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都是地狱, 回家, 才是天堂. 他甚至时不时还能憧憬一下将来去找找照片上不相识的姑娘. 石光荣的地狱恰恰是他的故乡, 那里他一无所有, 没有土地, 没有粮食, 没有御寒遮羞的衣服, 房子老婆想都不用想, 他不走出故乡, 就只能在贫穷和屈辱中度过一生, 但穿上军装, 走上战场, 什么都有了, 吃穿不愁了, 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可以吃饱, 不会挨冻, 虽然随时会死, 但死得痛快, 好过在家乡慢慢饿死, 冻死, 病死, 立了功, 当了官, 指挥千军万马, 可以分房子, 分老婆.更重要的是, 尊重, 你参了军, 身份是一个兵了, 有战友, 他们和你一起生一起死, 叫你兄弟, 你不再是个叫花子了. 所以部队, 是石光荣的天堂, 所以不难体会战争对石光荣们多么重要, 他们不是战争狂, 但是打仗, 甩出自己的性命, 是他们唯一的价值.

这两种人, 拿着枪隔壕而立, 胜负已判. 所以南韩军队, 会在一周之内就被朝鲜人民军, 赶到浦项, 挤到海里. 这里顺便想说一句, 我个人觉得影片对朝鲜人民军的刻画有点一厢情愿, 他们应该更接近石光荣, 李云龙. 所以他们应该真的是想打的, 想抓住这最后12个小时立功的机会, 再打下点什么的.

再说说一点军事情节,
第一, 在浦项撤退时, 后来的上尉,当时的新兵, 为了让满载的运兵船能及时开走, 用机枪扫射了企图强行登船的同队战友.
网友对此的评论很多, 大多数表示理解, 我也是同意并理解的,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一情况会发生在金柱赫们的身上, 但不会发生在石光荣们的身上. 因为金柱赫们是一群厌战的士农工学商, 所以在生命受到威胁时, 他们没有职业军人的理智. 石光荣们也没有职业军人的理智, 但是他们有阶级仇恨和阶级情感, 其实阶级仇恨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很明显了, 好比一群下岗工人, 讨薪农民工, 穷苦小贩, 被强拆的业主, 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 去和地产商, 包工头, 城管, 流氓做斗争, 因为敌强我弱, 被逼到那种境地, 会为了在这世上痛苦地多活一天, 而向同来农民工, 下岗工人开枪吗? 我不会, 我宁可被逼上来的城管打死, 你会吗? 这就是阶级感情, 这就是阶级仇恨, 恰是金柱赫们没有的.

第二, 高地战不是这么打.
如果这场仗是在天安舰事件后打的, 一点问题也没有. 因为是2010年. 但那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 那时候的仗不是这么打的. 早几年二战时期, 有很多很多的争夺战, 比较著名的有二战末期柏林火车站争夺战. 柏林火车站在苏德两军手中易手十几次, 双方阵亡十几万人. 那个年代打的争夺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惨烈. 阵地可以易手, 但是当兵的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攻坚的, 好比台尔庄, 要么活着上城墙, 要么死在楼道上, 守坚的, 好比四行仓库, 上面在打, 下面招兵, 十五岁以上的男人都行, 一个人两块大洋送到你家, 但说明白了, 四行仓库进得去出不来的....
这才是那个时代的争夺战, 各个国家,当时即使是最重生命的美军, 都是尽量这样打的. 影片中, 这拨人也应该只上去一次, 如果高地失守, 除非是接到命令撤退, 否则他们应该就已死在上面. 哪能同一批人上上下下三十几次, 还互送香烟酒水, 变成过家家酒了, 虽然他们也提到已有50万人阵亡在这里(有点夸张), 但好象争夺战的真实感差了点, 同一时间, 差不多同一地点, 石光荣们也打了一场不同档次的高地争夺战, 也拍成过电影, 90后有机会可以看看, 那个高地叫上甘岭.

第三, 金柱赫枪毙中队长, 然后郑重宣布按战场法则他升为中队长,指挥部队.

这一情节我想即便是韩国军人看见应该也会羞愧的吧.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穿了这身衣服, 不管你自己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 不能怕掉脑袋. 不能说因为任务要送命就一枪毙了上级, 取而代之, 带着弟兄们跑路, 都这样仗就不用打了. 即便在和平年代, 军人, 警察, 消防员也是没有紧急避险的权利的, 也就是说,即使命令要你去死, 你也只能去. 看看集结号里, 谷子地在前一天夜晚, 手持火把, 带着四十几个弟兄去赴死时回头的眼神, 要说求生的人性, 即便老刺猥等人有过撤走的动摇, 那也是在坚守了12小时以后, 毕竟命令只要求他们守4小时. 所以金柱赫的行为对于军人来讲, 是绝对不成立的.

说了这么多, 片子还是很好看的, 导演也不纯粹是拍战争, 还是依托战争拍人性, 拍南北朝鲜民族的大义, 这也算是朝鲜永恒的主旋律吧. 但是在朝鲜, 在中国, 在这个世界上, 还是会有很多的, 金柱赫, 很多的石光荣. 我依旧悲观的相信. 还是会有一天金柱赫们会拿着枪走到石光荣们的对面. 就好象天安舰和延平岛之后, 每个韩国人都说要开战, 却没有一家人肯让儿子当兵, 下一次, 金小胖子再让石光荣们开战时, 金柱赫们会不会又一周之内到埔项, 还是干脆这次连一周都撑不到, 比起60年前, 金柱赫们的命更值钱了, 石光荣们却更轻贱. 我也是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士农工学商, 我愿岁月安好, 石光荣和金柱赫出现的日子尽量晚来吧.

 3 ) 1950年6月25日之前的“朝鲜战争”(摘抄)

以下是我在腾讯视频深度解读看到的文章,特此摘抄下来给大家看看,也算是了解那段历史。

关于朝鲜战争,以前曾经有很多人将其与抗美援朝混为一谈,以为开始于1950年10月25日;目前又向美国、日本、台湾方面的说法靠拢,提前到了1950年6月25日。

目前,随着韩国左翼与民族主义势力的崛起,另一种有关朝鲜战争开端的说法开始在韩国流行起来,这种说法又将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提前了2年。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1950年6月25日之前的“朝鲜战争”。有关这段历史,目前在中国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一、战争爆发的起因:

1、土地问题。

有位韩国史学家是这样谈论当年朝鲜内战期间的阶级斗争的:

“左右翼的矛盾是从土地开始的,结束也会是因为土地。”

“日本占领朝鲜半岛期间,为了强化半岛的殖民地化,最先开始的就是经过8年的土地调查,掠夺了农民们的土地。结果有80%的农民变成了佃农,并且其中80%生活在饥饿中,这些人叫做贫农。不过也有不少地主和日本人一起买进土地,成了大地主,也就是所谓的亲日地主。他们和日本地主一起榨取农民的血汗,并且以这些来协助日本进行殖民化。农民们把产量的70%交给地主后,要忍受非人的饥饿和寒冷。”

“解放后(按:韩国方面这里说的“解放”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被美苏占领的南北出现了很大差异。北部正施行无偿没收、无偿分配土地政策的时候,南部的地主们想极力维护自己的土地,农民们的失望和愤怒也加深了,这样就造成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左翼就是利用了这些矛盾,他们主张的无偿分配,对那些想拥有自己土地的小农们是很大的诱惑。结果很多小农连思想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参加了左翼的活动,很多农民入山也是因为这个(按:这里的“入山”是指上山参加左翼游击队)。”

这个时期韩国农民受剥削的情况相当严重,1945年至1950年受到地主剥削的农户占整个农户的86.2%。

2、韩国经济的恶化。

李承晚政权在政治、经济方面极不稳定。这个时期,工业崩溃,农业凋敝,财政出现巨额赤字,通货严重膨胀,韩国人民过着更加贫困的生活。1949年底,韩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只有1936年的一半。

3、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在韩国人心中培养了仇美的情结和播下了朝鲜战争的种子。

1945年9月8日,由霍奇将军率领的大部队在仁川登陆。这天早些时候,已受霍奇领导的日本警察向准备欢迎美军的朝鲜人群开枪,打死2人。结果,只有战败的日本人独享欢迎的荣耀。日本人是真心欢迎。在此前后,美国飞机在南朝鲜撒下传单,宣布“任何伤害日本人或美国人的朝鲜人都将受到死刑的惩罚。”在霍奇的眼里,“管理日本人是小问题。”而朝鲜人是“无法自理”的贱民。

9月9日,霍奇接受了三八线以南日军的投降,成立了“美国驻朝军政府”,将3天前由南韩抗日爱国人仕成立的“朝鲜人民共和国”打入冷宫。让日占时期的朝奸继续管理政府机构和警察,并保留了日本警察的制服。很多警察就是过去的日本警察。

12月5日,霍奇开办了“朝鲜军事英文学校”,为建立一支南韩军队作准备。首批学员60人。20人是临时政府的人,20人是前日军中的朝鲜人,20人是前‘关东军’的朝籍成员。明确规定不得招收“有过被日本人监禁记录的朝鲜人。”

12月12日,军政府宣布以朝鲜共产党为主的“人民委员会”非法,“委员会”建立的“人民共和国”也名存实亡。几乎同时,实施新闻检查,宣布罢工和劳工运动非法。

“人民委员会”开始组织抵抗运动,包括武装斗争。“军政府”的对应之一是公开聘用具有在满州镇压中国抗日游击队有经验的人来追剿“朝鲜共产党”。

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在韩国人心中培养了仇美的情结和播下了朝鲜战争的种子,抵抗运动此起彼伏。截止1946年10月的“大丘暴动”,已经有约800警察和数千名农民学生被打死,3万人被监禁。

二、战争的开端:

关于战争的开端,目前大致有2种说法:一为1948年4月3日的济州岛起义,二是1948年10月的丽水-顺天起义。

(一)济州岛“四·三”起义

1、三一节开火事件

“光复初期”的济州岛,“就业困难、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霍乱导致数百人牺牲、严重的农作歉收等恶劣情况交杂一起,加上米谷政策的失败、日帝警察转变为军政警察、军政官吏的牟利行为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1947年「三一节」爆发的开火事件,更让民心恶化。”

“三一节开火事件”,是警察对示威群众开火,造成六人死亡、八人重伤的事件,牺牲者大多是围观的一般居民。这个事件就是引爆四三事件的导火线。

这时,“南劳党”(按:即南朝鲜劳动党,前身为“朝鲜共产党”,总书记朴宪永,此人为金日成当年最主要的政治竞争对手)济州岛党部展开有组织的“反警察”运动。为了抗议警察开火,于1947年3月10日大罢工。“包括公家机关、民间企业等济州岛95%以上的职场都参与了,也是韩国前所未见的民官联合大罢工。”

美国军政当局当时派遣的调查团到济州后分析指出,“这场大罢工是因为警察开火引起岛民反感”。但是事后的处理,却强调“南劳党煽动”,采取了“强力攻势的政策”。“包括道知事等军政高层,全由外地人替代,并大举派遣救援警力与‘西北青年会’团员南下济州,展开对罢工主谋者的逮捕作战。一个月之内,逮捕收押了五百多人。”到第2年爆发济州岛起义之前,一年间一共拘禁了两千五百人,被拘禁者“接连遭到恐怖刑求”。

2、起义爆发

1948年3月,基层警察分局连续发生三次“刑求致死事件”,济州社会顿时陷入一触即发的危机状态,此时,南劳党也因组织外泄而处于危机,决定展开武装斗争。

1948年4月3日清晨二时,350名游击队员攻击了十二处警察分局与右翼团体,展开了武装起义。驻韩美军司令哈奇中将与军政部长狄恩少将于是下令警备队出动,展开镇压作战。

这就是济州岛“四·三”起义。

据韩国方面推测,当年济州岛民有六七千人加入南劳党。济州岛的人民游击队也如这般被组成。人民游击队由两联队和支持部队所组成,在暴动达到最高潮时候,推测人民游击队的兵力约四千人,其中约不到百分之十装备有步枪,其余人员大部分持日本刀或自制武器。

1950年5月,美军政当局任命布朗上校为济州地区最高司令官,展开更强势的镇压作战。

5月20日,发生四十一名警备队员“脱营”,加入游击队的事件。

6月18日,发生新任联队长朴振敬上校遭部下暗杀的事件。

3、韩国成立的事态发展

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9月,北边也建立了另一个政权。这使得“济州事态跳脱单纯的地方问题,而成为对政权正统性的挑战。”李承晚政府在10月11日设置济州岛警备司令部,增派了本土的兵力到济州。

11月17日济州宣布戒严。在此之前,第九联队长宋尧赞发出布告称,在距离海岸线五公里的山区地带通行的人,视为暴力份子将予以格杀。从此,就对山区村落大肆展开“焦土化”的强力镇压作战。与此有关的美军情报报告书中记载了:“第九联队基于山区地带村落的所有居民,明显提供游击队帮助与方便的假设之下”,而对村落居民采取“大量屠杀计画”。

戒严令宣布之后,许多山区村落的居民遇害。不只是山区部落,连住在海岸边村落的零散居民,也以提供武装队协助的理由而被处死。结果,为了保命而逃入山中的难民更为增加,他们在寒冬躲在汉拏山中,被抓到的话,不是遭射杀就是送到监狱。镇压军警甚至将家中有人不在者列为“逃避者家属”,而对他们的父母与兄弟姊妹施以“代杀”的残忍替代手法。

到了十二月底,镇压部队由第九联队改为第二联队接替,但是联队长咸炳善继续执行强势镇压作战。没有经过审判的程序,许多居民就被集体屠杀。人命受害最多的“北村事件”,就是第二联队的暴行。

1949年3月,设置了济州岛地区战斗司令部,展开了镇压与安抚并行的作战。新任司令官柳载兴发表赦免政策,躲避到汉拏山的人投诚的话,全都可以得到宽恕。这时,有许多居民下山了。当年6月,游击队领袖李德九遭射杀之后,游击队已经“形同溃灭”。

后记:1950年6月25日,人民军攻破38线,李承挽政权再次在济州岛制造白色恐怖。“辅导联盟”加入者、需监视者、入山者家属等,在第一波拘留中大举遭到杀害。在全国的监狱中被拘禁的四三事件关联者,则遭立即处决的处分。据估计,在第一波拘留与监狱中牺牲的人达三千多,受害者的尸体大部分都无法找到。游击队的“残余份子”尽管还有攻势,但力量已经衰微。

1954年9月21日汉拏山从禁足地区全面开放。至此,从1947年3月1日三一节的开火事件引发1948年“四·三”武装起义,“四·三”事件历经七年七个月总算落幕了。)

有关“济州岛四·三起义”的死亡人数,根据日文的《朝鲜知事典》(东京平凡社,1986年版)的“济州岛四三蜂起”词条中所述(P155),“有八万多岛民遭到屠杀。包括无辜的妇孺老弱在内,占了当时济州岛人口的十分之一。”

(二)丽水—顺天起义

为了镇压济州岛的游击队与群众运动,李承挽不断从各地调兵。

1948年10月16日,李承晚命令国防军第14团派一个营的兵力去济州岛讨伐游击队。但遭到14团全体爱国官兵的反对。在南朝鲜劳动党地下组织的支持下,该团成立了“拒绝出兵济州岛军人委员会”,并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他们制定的起义计划是:联合其他部队占领全罗南道的光州地区,然后再攻打汉城推翻李承晚政府,如情况不利,转入智异山地区进行游击战。

1948年10月20日凌晨,丽水起义爆发。

起义军兵分两路:主力3000人攻打丽水;另一部分奔赴距丽水不远的顺天,争取第四团的支持。当天上午,起义军攻占丽水。下午,起义军在丽水召开有5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丽水郡人民委员会”,并通过了“人民委员会”的斗争纲领。

与此同时,支持起义的第四团也解放了顺天,成立了“顺天市人民委员会”。

21日晨,起义部队已控制了顺天(在丽水西北)。丽水的市民们,以工人、青年学生为骨干组织了“市民部队”,负责当地治安。

10月22日,由两团士兵组成的起义军,乘胜向北进军。

10月23日,当起义军进至全罗南道求礼地区时,遇到拥护李承挽的国防军十个营兵力的阻击和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两军对峙你死我活,激战七天七夜,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遭到了失败。李承挽军在这次武装镇压中,打死起义军民九千四百五十余人,并逮捕二万三千余人,其中国防军起义官兵1600多人。

这次起义在韩国人民反对美李集团军事统治和要求民主化的斗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时和后来韩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义失败的革命军,以智异山、普贤山、太白山、五台山、白云山等为根据地转入游击活动,这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朝鲜人民南部游击军”(一般简称“南部军”,当然南部军主要是在南韩“赫赫有名”,至于中国方面,由于中共和南韩亲共军民没什么交情,国内知道得不多)。

后记:本来“济州岛起义”在“丽水-顺天起义”的前面,理应作为开端。但济州岛起义的人员是半平民性质的“游击队”,而且装备极差,更多得时候是济州岛的岛民被李承挽军单方面屠杀,将李承挽军对济州岛军民的“镇压”作为“战争”似乎级别不太够。因此韩国亲美、亲共两派“国防军”之间开战的丽水-顺天起义就成了朝鲜内战开端的另一说。

另外,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韩国总统朴正熙曾经是个在日军中服役的“二鬼子”,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也参与了丽水-顺天起义。当时,朴正熙任十四团参谋长,自始至终参加了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被捕。为了保全性命,朴正熙供出了南朝鲜劳动党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160多人,致使该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几乎全部遭到破坏,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四百多名地下党员和爱国官兵均惨遭杀害,其中包括他的哥哥朴东熙。

当时,李军参谋总长向美国“顾问团”团长罗伯特汇报时说:“要不是朴正熙,丽水、顺天的叛乱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韩国陆军情报局的一个处长也在“报告书”中表扬朴正熙,说他是“第一个无名的有功者”。

三、“6·25”前“朝鲜战争”的高潮:“白天是大韩民国,夜晚是人民共和国”

丽水-顺天起义失败后,残存的亲共国防军与南劳党的原有游击队合编,成立了“朝鲜人民南部游击军”。这支游击队,当初估计约有2500人。

1949年4月27日,左翼与反对派占据优势的韩国国会通过《土地改革法》,李承挽政府行使否决权。

前面提到,当年韩国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是土地问题,当时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没有土地的贫农集中在“土地广阔的南部地区,其中以全罗道最厉害。”广大农民对李承挽政权彻底放弃幻想,纷纷进山加入游击队。

到1949年春,南部军增加到约2万人,与韩军展开大规模游击战与拉锯战,控制了韩国约40%的地区,宣称:“白天是大韩民国,夜晚是人民共和国”,曾一度达到差点推翻李承挽政权的地步。

1949年6月21日,韩国政府颁布“不可能”的《土地改革法》。虽然分给农民一些土地,但由于韩国当局要农民分期交付“土地偿还金”,在当时农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南方游击战争依然风起云涌,并且在1949年9月达到最高潮。

为了消灭南部军,李承挽在美国人和“越南人”(北朝鲜逃过来的人)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扩军。1949年5月,李承挽将韩军发展成为5个师又1个旅,同年8月又进一步增强为8个师。

美国人主要是提供资金与武器,他们除了把解除日本侵略军武装时收回的大量武器移交给李承晚集团以外,1949年7月还向韩国提供了足以装备五万军队的价值达1.1亿美元的武器援助,同年10月又扶持韩国军队建立了空军。美国曾向韩国提供“经济援助”4.09亿美元,这个时期李承晚集团拨出巨额经费用于扩军和加强警察机构,1949年韩国的“国防治安费”在整个预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46%,在仅有的243亿韩元预算中,国防费为134亿元,治安费为109亿元。

“越南人”(北朝鲜逃过来的人)当时是韩军重要的兵役来源。李承晚政权的主要支柱除4万名前日本朝籍军警外,就是北方来的难民。日本投降后,约180万日本合作者,地主,基督徒之类的人及其家属从北方乃至中国东北逃到南方。这人痛恨共产主义,积极参加对南部军的围剿。与很多士气低落、同情左翼的普通南韩籍士兵不同,这些人作战特别勇敢,对韩国百姓的杀戮也特别凶狠。

大家还记得《太极旗飘扬》里那个自称“家人被共产党杀光”的韩军官兵吗?在当时,能被共产党“灭门”的大多为北朝鲜地主子弟,显然那个人是北朝鲜人。

除了参加正规军,“北朝鲜难民”还积极参加“反共青年团”。这个组织成立的前2年,成员除了少数人是韩国当地的地痞流氓外,期于基本为“北朝鲜难民”。《太极旗飘扬》里杀害李英顺的就是“反共青年团”(由于国内中文字幕翻译自英文字幕,英语中“团”和“联盟”是同一个词,因此中文字幕翻译为“反共联盟”,也有的版本翻译者直接根据自己的想象翻译为“宪兵队”,显然是受到国内抗日影视剧中面目可憎的“日本宪兵队”影响),我想中国的观众一定很少有人会想到,那些积极反共、对“大韩民国”特别忠心的家伙原来大部分是北朝鲜人。

青年团对南方各地进行“白色恐怖”,肆意奸杀左翼家属,比较出名如济州岛的“西北青年会”——虽然济州岛在朝鲜半岛的西南,但这个组织的成员基本是来自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北朝鲜政治难民。

49年11月,李承挽军警发动冬季大扫荡。50年3月,冬季扫荡结束。由于朝鲜半岛寒冷的冬季,游击队活动的山区成了一片“白色沙漠”,部队隐蔽与后勤补给发生极大的苦难,90%的南部军被歼灭。游击战争遭遇重大挫折。

1950年春,南朝鲜治安当局估计:“有组织的游击队不过557人”,但3月初的一周之内仍有29次“游击队袭击”。

南部军的游击战争给了李承挽政权重大打击。根据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写的《朝鲜战争》所说,1950年6月25日人民军大举跨过38线前夕,“韩军的补给品由于边境纠纷和讨伐游击队,基本上已经消耗完了”。韩军“训练”方面,由于“忙于讨伐游击队及对付边境纠纷,没有时间进行统一的现代化的训练,特别是反坦克战斗、陆空协同训练等尚未进行,据说大部分军官还没有见过坦克。” 6月24日夜,韩国军队的61个营的兵力之中,实际上进入边境阵地的只有11个营,却同时 “有25个营分散配置在南部地区,仍在讨伐游击队。”

目前,有很多人都以金日成准备充分而李承挽准备不足作为朝鲜“先动手”的依据。其实李承挽不是不想早点“北进统一”,而是被南部军拖住了手脚。

后记:1950年7月25日,朝鲜人民军第6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6朝鲜族独立师)占领顺天。此时,全罗道的南部军游击队全都从山上下来,配合作战,切断李承挽军电话线,占领李承挽军撤离后的全罗道各地,并为北朝鲜正规军带路。

美军仁川登陆后,南部军被赶出智异山与全罗南道,逃入北朝鲜,在平康附近进行了重新编成;其实力约有800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南部军主力(由第57师、第81师、第92师等组成,估计武装人员766人,非武装人员3076人)于1951年8月回到南方,重建智异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活动,兵力从新恢复到约2万人。

1951年11月,联合国军利用停战谈判拖住中朝联军,从38线上调集当时韩国最精锐的首都师和第8师,配合地方警备队与美国空军,在韩国第1军长白善烨少将(原“满洲国将军”,曾经追随冈村宁次参加了对华北八路军的围剿)的指挥下,对南部军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围剿(与中国抗日战争时的“五一反扫荡”很相似)。此时,南韩山区在冬季一片白茫茫,无法隐蔽和缺乏补给的缺陷再度显露出来,1949年冬季南部军遭受重创的悲剧再度上演。

1952年1月末,韩国方面的作战报告说,“捕鼠作战的总战果是捕杀了1.9万人以上的游击队和土匪。”

2月初,南朝鲜第8师再次回到了“大钵”北侧的战线,首都师依然继续进行扫荡,到3月15日,在“大成功”之中结束了“捕鼠作战”,游击队的兵力被压缩到3000人以下。日韩的史料称:这次围剿“虽然说尚未达到完全根除的程度,但捕杀了丽水、顺天叛乱的领导者南部军的首领金智会和全铉相以及第57师师长李永会等首脑级的干部,摧毁了其核心组织,可以说是打开了彻底根除的道路。”

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以南部军为主的南朝鲜游击活动彻底陷入绝境。1954年,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南部军游击队被歼灭。残余的个别游击队员一直将游击活动坚持到了1957年。

南部军虽然覆灭了,但南部军战斗过的全罗南道一直是韩国左翼的传统根据地。1980年,全罗南道的首府光州还发生了“光州暴动”。

四、38线上与朝鲜境内的枪炮声。

1948年,韩国成立了主要由“越南人”(流亡南方的反共北朝鲜人)组成的“虎林大队”,用于对北朝鲜的武装渗透。

1948年12月1日,李承晚集团炮制了“国家安全法”以加强其统治的法令,并拒绝朝鲜北方关于实现朝鲜和平统一的合理建议,不断叫嚣要“收复失地”和发动“北进统一”的战争。

1949年1月后,朝鲜与韩国屡次发生“边境纠纷”,有的规模相当大。其规模从瓮津半岛的团级交战,发展到开城的师级交战。关于这一点,韩国公开史料称:"包括6次交战在内共发生300余起",北朝鲜史料称:"在1949年1年之内,南方即向北方越境达1836次之多"。

1949年5月4日,驻春川的南韩军袭击北方,打死400多名北方边防军人,南方自己虽仅阵亡20多人,却有2个连反水,受到北方热烈欢迎。韩国方面将这次反水称之为“春川逃亡”。

1949年6月25日,南方的“猛虎队”再次攻击北方边防军。

1949年6月29日,前面提到的韩军“虎林大队”的252名队员越过“三八线”,袭击了靠近雪岳山和金刚山的一些朝鲜村庄,有些甚至还渗透到位于北纬39°的元山市附近的安边地区。他们在朝鲜活动了两个星期后,大部分被歼灭,只有50人回到了韩国。

1949年6月,半岛上的武装冲突正进入高峰期,双方都竭力高喊要‘统一国家 ’。

1950年春,南方游击运动势头减弱,促成北方准备打更大的仗,即统一战争。

1950年6月23日,就在“朝战正式爆发”的前两天的,南方从上午10时起在昂津半岛炮轰北方,一直轰到6月24日凌晨4时。

参考资料:

《朝鲜战争》,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韩国的动乱》

《韩国战争与良民屠杀》,金荣范(大邱大学教授)

《韩国济州四三事件之研究》,戴郁轨,韩国亚西亚大学硕士,台北韩国研究学会会员

《从台湾228看济州43》,资料来源:“台湾心韩国情”个人网站

《韩国四总统合传》

《太白山脉》

 4 ) 内战之痛

这片子唯一的缺点在于主角们长的都太帅了!特别是牙齿都太白了,这可能也是韩国电影的通病,再粗粝的画面,再残酷的环境之下,出场的依然是俊男靓女。可能也是偶像王国的特质吧。

说完缺点那剩下的基本上都有优点。

从战争片的道具和声效等等方面来说,韩国人拔刀相助的《集结号》已经很说明问题。除了美国的团队,韩国可以说是最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里想夸的是叙事上的进步。

看韩国的政治片或者战争片,最怕的就是动不动就无病呻吟的矫情。包括早期的《生死谍变》和《太极旗飘扬》。不是说不合南北分裂的情理,关键是故事过于离奇,让人不敢相信。过于的杜撰,反而抹杀了本应有的感动。本片不是说完全没有离奇之处——如女狙击手,但大部分情节是合理的。
抓住了一座争夺了无数次的毫无意义的山头,来描写同一个民族却莫名其妙被牺牲在这里的人们。特别是在阵地上互相通过埋下礼物来进行沟通,但最后却在停战之时,互相残杀致死。这既是莫大的讽刺,同时也是莫大的悲哀。
在拷问战争本质的同时,也在拷问人性。

“我们不是在跟敌人作战,而是在跟战争作战”《高地战》的妙处就在于没有把这些痛楚与呻吟歇斯底里的说出来。只是直白的表露出来,让你去看,去痛,去悲哀。

韩国人能去政治的反思内战的得失(并没有刻意的丑化北方),在佩服之余,也在想,我们国家自身不也是这样,而且内战的时间远远超过朝鲜。我们的反思又在哪里?

 5 ) 有谁看懂了这部电影??

有好好看这电影吗?导演最后就是在骂美国和中国还有苏联呢 最后一战 美机第一轮轰炸以后韩军冲上去 在没有要求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却发生第二次轰炸 那是无差别轰炸 已不分敌友 两军全被美军炸了 导演以这种方式表达南韩和北朝鲜都是别人政治利益下的炮灰 还有最后对话北朝鲜军官说原先知道 时间久了忘了 这是再说原先为了民族统一发起的的战争 那时候的目的性很明确 可是时间久了 这个目的性却发生改变 演变成大国间争夺利益的战争 所以他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为了什么 发现这已经不是他们的战争了 所以才说忘了 导演所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6 ) 豆瓣被大韩泯国电影忽悠的人麻烦找点韩国之外的朝鲜战争正经史料读一下,看影评都想骂人!

韩国人果然是擅长自我陶醉。中共军队的人数比子弹还多这种台词都说得出口……整个朝鲜战争韩军的表现最差还有脸说什么志愿军人海战术?有一个史实————美军是共军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强对手,成建制歼灭美军团级的战斗单位只有二次战役一个北极熊团,而且长津湖陆战一师这个瓮中之鳖还硬是成建制突围了(伤亡过半),志愿军九兵团战斗减员很大,因缺乏御寒物资造成的减员甚至是前者的两倍。然而这样强大的对手事后充分肯定了志愿军的战斗力,连李奇微也高度评价中国军队,并认真总结朝鲜战争。另一边志愿军指挥员自此对美军歼灭战的目标定为营连一级搞零敲牛皮糖,只有韩军还是大量出现营以上整个建制被歼灭的例子,之后志愿军往往喜欢从韩军所在结合部突入打开战局,刷战绩大多靠南棒,打赢韩军都不屑于提,网上一些人玩春秋笔法说抗美援朝中国军队伤亡和美军比九比一,却是自动忽略美军编制中几十万韩国炮灰,还有李承晚所属韩军的不成器,很多一触即溃,把这些算上中朝方面伤亡其实低联合国军很多,更不要说中朝联军人数超过对手已经是后期在三八线的拉锯战,人海战术?韩国人有资格提吗?!

 短评

每个士兵都是战争恶魔手中的傀儡,泯灭人性,隔绝友善,在巨大的战争机器面前,每个人的抗争,爱欲,交织和希望与绝望,灰飞烟灭。韩国拍出这样的战争片,格局立意远远超出国内所有战争片好几个档次,对战争胜败,意识形态,孰正孰邪的全方位讨论,在人性欲望面前,都沦为对于战争实质的几大误读。

3分钟前
  • 天鉴
  • 力荐

女狙击手是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中的败笔。

5分钟前
  • 胡成
  • 还行

如果不出意外《高地战》应该是今年最好的韩国电影,韩国人有种,韩国电影有种,在《南部军》、《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太极旗飘飘》之后,没有看过这么棒的南北题材,张勋导演进步真快,作为第三部导演作品,同是南北题材,比上一部《义兄弟》成熟大气多了,主角申河均之外,任何配角都精彩。

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至少四星半,近年最好的战争电影。

10分钟前
  • snowinter
  • 力荐

说到,母亲的脸想不起来的时候。哎哟我操。

11分钟前
  • 筷喜旺
  • 推荐

当我们的电影和电视一味上演一把飞刀干掉日寇一个军团的荒诞戏的时候,韩国电影却始终在反思战争以及表现战争中的人性。《高地战》可能是2011年最好的战争片,讲述一场由一份无耻的停战协议引发的战争悲剧。

13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片尾的意外高潮是个惊喜,“全世界都叫咱们打呢,可是只有这雾劝我们别打”

15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志愿军出场时怎么跟闹妖怪似的

20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这样的作品拿去申奥真毫无胜算,感情表达方式简单粗暴而且拖沓,把经典战争电影几乎抄了个遍,西线无战事、圣诞快乐、细细的红线、全金属外壳、兵临城下……还是显得很无力。互留礼物的设计是唯一亮点,最后手足相残的感觉做到位了,什么时候能在中国内战电影中见到这种反省?

25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那么俗套的片也拍,很多电影桥段的堆积,比炒旧饭馊味还浓,吖是洗钱吧?豆瓣居然还那么高分,豆瓣影评果然V5

29分钟前
  • 斯德哥尔摩情节
  • 很差

看得人心痛啊……沦为政治战争棋子的人们,被战争害死的悲惨的人们,都应该是好好活着保持灿烂微笑的人们。一个小小的岛国,战争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都还没结束,特么狗日的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控诉战争、控诉时局、呼吁现在南北朝鲜实现和平,导演在情绪渲染上很成功。韩国战争片是亚洲最好的。

33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力荐

从人民军的叫法和装扮开始,到最后彭德怀的签名,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就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上甘岭战役啊!如今,换一个视角来看当年热血沸腾的战役,不再激动,只觉悲哀。在那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多少英雄死不瞑目,誓死夺下的,其实最后还是归属了三八线以南。

38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对于南北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总会想起《共同警备区》,而且同样是借助一个悬念的调查揭开背后的故事。依然是为何而战以及战争中人性逐渐被吞噬。不过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再加上煽情过度以及略微说教,只能算还好。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即便这是一部带有典型韩式战争电影风格的作品,但相较于之前的同类题材,他将切入视点还原到战场本身,以及群像的营造。从一个新角度对韩战中的参与双方进行解读,演绎。如果以线索来命名,甚至可以贴切的称之为战地家书交际录,而片中对于战争场面的营造除了大量延续写实化的跟拍,全景也相应增加

43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为了一个终止,为了双边的一条线,再搭上一些“代价”!这发生在三八?不,这发生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上,无数次!最后,不得不说,本片拍得好,虽然导演把很多已经用过无数次的桥段,再掺和进面粉里,但面包还是不错的!

4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将战争归于每个人生的欲望,与战争战斗求生存,很不错的文本,只是很多戏份显得过于拖沓,摄影和画面在大量对话的戏份里有股肥皂剧的不和谐感,但这依旧是部对于人性刻画很成功的战争片。虽然技术方便差了点,好在故事很棒,算是【太极旗飘扬】之后最后的韩国战争片了。★★★★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精彩的反战电影。战争最大的胜利就是活下去。姜恩彪中尉别过头去,杀死女狙击手,令人难忘。@20111018

51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给《集结号》上了一课,战争片怎么可以不去拷问战争和牺牲的意义?

55分钟前
  • 闲人
  • 推荐

韩国版的《西线无战事》,对朝鲜军持正面描写,对中美持中立描述,突出手足相残的悲剧。总的来说反战思想超过《太极旗》、《东莫村》、《实尾岛》、《海岸线》、《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北逃》等作品。

59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狗娘养的战争”。

1小时前
  • 国产凌凌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