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他们正年轻

记录片大陆2021

主演:任红举  周有春  马世勋  周继成  薛英杰  汤重稀  包月禄  王贯三  郭瑞铮  雍卫太  李维波  王仁山  谈学贤  叶发坤  孙德山  唐章洪  那启明  林炳远  金东辉  刘素谦  熊朝瑞  白清林  易如元  周全弟  尹志云  叶士礼  

导演:宋坤儒

 剧照

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2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3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4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5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6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3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4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5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6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7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8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191950他们正年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8:11

详细剧情

  2014年,首批437具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得以回家。71年前,那些花一样年轻的战士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回来了,而有些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1950他们正年轻》用全新的视角聚焦71年前参加抗美援朝的普通年轻人,通过不同军种,不同时期参战的老兵真人讲述,以一句句平实细微的话语呈现出他们曾经热血的青春与梦想,也还原了最真实的战场,给当代的年轻人带来触动内心的震撼与共鸣。最好的铭记是不遗忘,《1950他们正年轻》用镜头记录珍贵的民族记忆,一起致敬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

 长篇影评

 1 ) 他们永垂不朽,他们永远年轻

1950年是朝鲜内战爆发的一年,也是我们开始真正站立起来的一年。抗美援朝被称为‘立国之战’,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站立了起来。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尽管天寒地冻,尽管危机四伏,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的背后就是我们,是刚刚从帝国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的我们。我们希望和平,但是美帝国主义者却不顾我们的希望,悍然把战火烧到了我们的边境。为了保住我们的和平,他们挺身而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他们的青春是我们的历史,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能够续写我们的故事,他们的功绩应该被我们世世代代铭记,他们永垂不朽!他们永远年轻!

 2 ) 感恩,珍惜,纪念,我们最可爱的人

今天有幸提前看了《1950他们正年轻》这部记录片,非常感动和震撼。 这是一部采访中国抗美援朝老战士的纪录片,他们来自各个兵种,有文艺兵,炮兵,侦查员,军医,护士...他们都是普通的战士,但因为这场战争而成了英雄。不同于以往看到的采访的都是分享了很多遍的老英雄,这次分享的爷爷奶奶们不少都是第一次打开这段历史的话匣子。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提起这段历史,因为太残酷了太痛苦了,“战争太残酷了,根本不是电视剧里放的那样...”。他们不太想总是回忆起当时的壮烈,一想到一提起牺牲的战友,就情不能自已。 但他们为了让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牢记历史,不要忘了“落后就要挨打”,还是坐在了摄像机前,回忆起当年。 他们当时都是十五、六、七岁,最多二十多岁的年纪,大都都还是孩子,就穿上军装跨过鸭绿江,为保卫新中国而战。一个阵地19个人只活着回来了一个,一起出发的战友一百四十多个,最后只有三个人回家,其中两个都落下了残疾,仅有的全乎的一个也是伤痕累累。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可能真的无法完全体会他们内心的哀恸,但我被他们的坚强和勇气,对战友的情谊而打动。这是过命的交情,同一战壕的战友情啊,非同一般的感情。 影片结束后,导演和我们一起交流了他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因缘,前前后后拍了四年多,采集了80多个小时的素材,26位老战士,等到我们今天看到这部影片,已经有3位离开了我们。看着那些被方框框起来的名字,非常难受,真想求求时间你慢点走吧,至少让这些爷爷奶奶们看到影片上映吧。 这部剧很用心,中间还有大量的老照片以及很贵的AI影像修复的老影片,1个半小时很快过去,意犹未尽。 一位文艺兵老爷爷的话很戳心,“我们不想打仗,打仗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但我们不怕打仗,不打仗,难道投降吗?” 打仗就是你死我活,我们绝不能投降。投降了,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的牺牲和生命才换来的和平。。 导演说得好,“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场仗要打”,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观看这部纪录片,特别是年轻人们,致敬英雄,也打好属于自己的青春“战争”。

 3 ) 我们认为枯燥难背的知识点,是他们的青葱岁月

抗美援朝,我上学那会,在历史考试里占分不高,最多出道选择题,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出道大题,类似的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如果不是互联网的普及,就连1967年的中印边境冲突我也不知道。其实就算知道也没什么用,大部分的材料很少有普通人的视角,所以这部纪录片和《二十二》一样,让冰冷的知识点变得有温度。

任红举老先兵,当他描述宣布名单,自己跳到高处去看领导手中的名单时,我的脑海中蹦出初出茅庐的少年郎,无知无畏,一腔赤诚的想要报效祖国,导演也在采访中提过,他觉得任红举老人年轻时应该相当跳脱。可是现实总和想象中不一样,战场上刀枪无眼,美丽的姑娘一转眼尸骨无存,只有两根长长的麻花辫提醒同伴,她曾经来过。还有一位我没记住名字的老兵,他举着光秃秃的右手向导演讲述失去的原因,我没办法体会到他肉体上的疼痛,但却能理解梦想破碎的悲伤,只是想保护好自己成为手风琴演奏家的梦想,然后就这么失去了。另一位老兵,我也没记住他的名字,导演在采访时称呼他为姥爷,姥爷是个医务兵,导演说他讲了很久,合计估计有十多个小时,但碍于片长 ,只保留下十几分钟,我对这位老兵的印象是世事无常,本以为只是平常的一次口角,可能最多晚上就会和好,谁知道呢,下一秒,人就没了。姥爷是个医务兵,所以他更痛苦,眼睁睁地朋友离世,自己所学的一切都帮不上忙,镜头里,他双手合十请导演帮忙寻找他的战友,导演后来在采访里提到,其实老人家的战友在烈士园里,只不过名字在石碑的高处,离地面三米远。不过老人家没来得及知道就离开人世,真希望那些神鬼精怪,天庭地狱的传说是真的。

刘素谦老兵让我知道,哪有什么盖世英雄,人老了,开始糊涂了,就连参兵的时间也记不住了,但遇到战友的时候,还会称赞对方,越来越好看了。都是耄耋老人了,可在我眼里,我们还是最初的模样。老人家说,你们来再晚点,我就走了,一语成谶。刘素谦和熊朝瑞两位女兵,在一定程度上补全战争中的女性视角,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说的战争让女人走开,不好意思,女性走不开,也不会走开!

孙德山老兵自费建立的博物馆,还有无数不知名的私人博物馆,都让我们看到宏观叙事下的芸芸众生,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做没意义,可是不这么做,谁还记得,他们来过?

感谢导演宋坤儒,李牧,制片陈志国愿意出资拍摄这部影片,很抱歉没有去影院支持你们;感谢无数先辈,你们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里。很多人总愿意抓着一命二运三风水这句话,哀叹自己命运不济,但纵观历史,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最好的国家,最好的时代。

 4 ) 永远有人正年轻

1950他们正年轻,2021他们已老去,甚至已逝去。总有人倒下,也总有人站起。总有人忘记,也总有人铭记。感谢主创团队和这部纪录片。

就剪辑和框架来说,导演水平尚显不足,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仅算及格,所以只给三星。

几处印象深刻的片段:

1、刘素谦奶奶说“你们要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有了。”然后在片尾名单看到奶奶已经去世了。

2、军医爷爷说有一个战士下巴被打掉了,只剩舌头和牙齿,喂饭很困难,每顿饭几乎都是两个人以上轮流给他喂饭(没人忍心全程看吧),后来军医爷爷说,“他也是有爹和娘的啊!”然后忍不住掩面哭了出来。

3、任红举侦察兵爷爷在山里遇到受伤的指挥员,他的血已经快流完了,肠子白花花的翻在外面,他求着侦察兵爷爷用枪打死自己,侦察兵爷爷不可能这么做,指挥员就把口袋里的一枚银元递给他,帮忙交给妹妹,并且把自己的名牌信息撕下来留给了侦察兵,然后就睡过去了(死了),侦察兵后来喊人来一起把尸体埋了,还用自己的钢笔在树枝上写上“李振唐”(指挥员的名字),埋在土堆旁,虽然知道没有用,但起码对得起良心。

4、爷爷说一直想把战友的骨骸接回祖国安葬,后来去烈士铭园看,也找不到战友的名字。片尾展示烈士纪念碑,又高又长的纪念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镜头向前推进好几秒还是望不到头,当时我就绷不住了,一个名字就是一条生命啊,甚至还有很多烈士连名字都不在纪念碑上。

5、老兵被问到“回来之后是否有和家里人说过这些故事?”老兵说,“没说过,说了他们也不会相信。”

6、许多老兵爷爷谈起那段往事,有的是沉默,他们很多记不清甚至不记得了。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残酷,有时候他们不愿意回想,也不敢回想。

7、“我们讨厌战争,但绝不投降。”

抗美援朝志愿烈士生于战争,死于战争。老兵也一个个逝去,这段历史也渐渐远去。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年轻一代日渐被外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不知道未来的脊梁骨还会不会这么坚挺。

总有人会老去,也永远有人正年轻。

如果国家需要,我将投笔从戎。

 5 ) 他们仍年轻:重稀,你现在还拉不拉手风琴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有些人回来了,另一些则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这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当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的命题在身着军装的老兵口中讲出来时,观众仿佛随他们回到70年前。枪声、炮弹声、飞机的轰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断腿、树皮做的墓碑、两根连着碎肉的麻花辫,这些完完全全地在眼前展现出来,像一幅铺天盖地的画,闻者震竦,见者落泪。

相对于同期其他电影,《1950》纪录片的形式在大荧幕上并不算优势。但导演正是借由纪录片平实朴素的特性,让老兵与观众如同面对面对话般,将战争中的哀伤、血泪和光荣尽数传达。当他们在荧屏那一端落泪、微笑、回忆或只是停滞,荧幕这一侧,观众也同样感同身受。

影片中间,87岁的任红举给战友汤重稀打电话,说的第一句话是:

“重稀啊,你手风琴还拉不拉了?“

“不拉了,拉不动了。“

“你也变成老头子了,我也变成老头子了。“

下一段,影片切到汤重稀,他举着一只被炸断的手,说,一颗炮弹夺去了我的右手,也夺去了我当手风琴演奏家的美梦。他家里的书架上摆了满满的《发表歌曲汇集》,但他已经再不能演奏了。影片的残酷就在于此,当观众沉浸在战友重逢的喜悦中时,猝不及防地将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让观众看到剥去了外衣的、赤裸的战争:它让很多人过早地失去了太多。

这些回忆对或许只是历史书上的注脚。宋导说,每一位老兵在宏大的历史中都是小人物,是无法影响时代车轮的普通人,宛如此刻的你我。但是这些回忆,却是隐藏在真实岁月中的点点碎片,是那段渐行渐远的过往充满温度的生命记忆,是历经风雨后的蓦然回首,是每个老人心中的一段惊世传奇,更是我们应该铭记的民族丰碑。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不愿意投降。”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6 ) 这是爷爷还未讲完的故事……

我的爷爷也曾经是240万志愿军之一,这部纪录片是爷爷还未讲完的故事……这也是我和妈妈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纪录片的原动力。

在看之前,我先入为主地为这部电影贴上了“主旋律”、“纪录片”等等标签。观影结束,全场灯亮,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或许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失策就是没带一包纸巾入场,我脸上的口罩早就湿得不像话。

我和爷爷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在爷爷还没得阿尔兹海默症的时候,总是喜欢和我讲起抗美援朝的故事,那时的我兴趣缺缺。有时候,我甚至一边看着爷爷最不喜欢的岛国动漫,一边敷衍回应着爷爷,心里还觉得爷爷叨叨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怪烦人的。

“我们说出来的话,自己人总是不相信”。

片中有个爷爷说的这句话,如刺如刀,扎进我的心。

我爷爷讲抗美援朝故事的时候,断断续续,沉默好久才能吐出下一句。那时的我,沉迷热血动漫、各种小说、各样偶像剧,殊不知爷爷讲的故事比它们都珍贵万倍,殊不知爷爷的断断续续是因为这段历史的血与泪太过沉重。

爷爷是第几军几师,有没有立过战功?

我一概不知。

只记得爷爷说,他们当时缺水缺粮,太饿了,把腰间的皮带也放进锅里煮着吃了,渴的实在受不了,就把雪抓起来舔一口…… 转眼之间,爷爷已去世了三年了,大家都瞒着鲐背之年的奶奶。最近几年,奶奶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午夜梦回时,她会突然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奶奶是不是冥冥之中也在思念着爷爷?七十多年前,或许奶奶也是哼着这首歌盼望着爷爷早日回家。

这些最可爱的人,苍苍暮年,垂垂老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历史,我们不该忘记!我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听完爷爷的故事,遗憾没有机会带着爷爷奶奶来看这部电影。妈妈说,电影中第47军的薛英杰爷爷和我的爷爷是同一个军的,片中的他们和记忆中爷爷的音容笑貌交织重叠了起来……与我而言,这部纪录片诉说着爷爷没有讲完的故事。谢谢这部电影的所有主创,记录下这段血与泪。向爷爷和他的240万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源网络
爷爷年轻时的照片

1950,他们正年轻

2021,我们正年轻

 短评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看到最后这句字幕,有点泪目。

6分钟前
  • 高莫障
  • 力荐

#点映# 他们也怕鬼故事,也有文艺梦,也会和情同手足的战友闹不和;她们也爱美丽,也会组成一起梳妆打扮、拍照的姐妹帮。不同的是,那是1950年——青春只能在硝烟四起的战火中绽放,便有了一个个真正热血的故事。而这些青春回忆,有的记忆犹新,载入了衣服上的光荣勋章,有的不愿回想,是心中难以填补的伤痛;讲故事的人,时而幽默,时而自豪,时而热泪盈眶,时而陷入沉思。尽管在历史的加成下,意义远大于表达形式,但老兵们在镜头前的神情动态和话语都足以真实还原那段时光,他们直抵人心的声音值得聆听,无论你是否经历过那些年的人。

10分钟前
  • 戲味尚宮
  • 推荐

一个人坐在放映厅里看完这部并不算完美的纪录片,银幕上闪过的那一张张和我差不多年岁的脸让我禁不住鼻酸。看着电影的时候在想,也是因为这些年轻稚嫩的脸庞,才有如今的家国。通过这部纪录片,认识这群可爱的人,向他们靠近,了解当时,哪怕一点点也好。“等我老了,扯一根白发,装在你的琴弦上,我们一起唱那好听的歌。”ㅠ

11分钟前
  • 薗子的荒蛮之地
  • 力荐

最记得是 片中刘素谦奶奶说 你们再迟几天来 可能就找不到我了然后片尾的名字上 标上了框框...

14分钟前
  • 养鱼摸鱼来吃鱼
  • 力荐

这片子才是各学校该组织观看的

17分钟前
  • cainhyde
  • 力荐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兵们不断地提“飞机”,我们真的太缺飞机了。

22分钟前
  • 竹傲风
  • 推荐

“我去了丹东烈士陵园,没有他,我还去了另一个,也没有。我想请你们写个条子,我最大的心愿是让他的骨骸回家”

23分钟前
  • 晏昕
  • 力荐

主创人员创作出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值得鼓励敬佩。不足之处在于:故事线不清晰显得故事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弱。作为想要传播给下一代作教育警示的片子其实是很不足的。四星完全是给题材的,纯靠内容完全不值。还是希望这样的片子更多吧。

25分钟前
  • 查毛
  • 推荐

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所以我们才有现在。我以为看这部片子我会哭得很惨,但我没有,而是深深被这群可爱的人的坚强、勇敢、充满信念所感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7分钟前
  • 松鼠掉到花盆里
  • 力荐

第一个是被炸飞,只剩下两个大辫子在石头上的女孩。“她好漂亮的,是我们的白毛女”第二个是被炸掉半条腿,队友背着她匍匐前进,而她一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第三个……第四个……无数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少女前仆后继“我个子那么小,我背的动伤员吗?背不动呀!那也要背,那真是……救命啊”“我们去了147个,回来的只有三个。一个胳膊没了,一个腿没了,只有我幸运负伤。”“有时候转移伤员,飞机来了,那我就扑在伤员身上。有用吗?炮弹来了我能挡住吗?没有任何用处,但是这对伤员们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感恩先烈

32分钟前
  • biubiupiu
  • 力荐

“他也有爹和娘啊…”“我想成为手风琴演奏家……”“到了战场一看全是坦克,这要是让他们开到东北,那全是平原啊……”“丹东烈士陵园是第一站,没有他(战友)的名字是……”“我回来了,他们还在那边啊…”“你来的正是好时候,晚来几天,我就没有了…”

34分钟前
  • 冰纡
  • 力荐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39分钟前
  • 白大漂亮
  • 力荐

老兵们的口述史,在视角方面不逊PJ的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二刷,导演见面会之后补充一些:电影特别好听的配乐,是导演宋坤儒的太太写的,导演笑称主要是不花钱。导演本身做故事片出身,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部院线影片居然是纪录片,试过找更专业的纪录片导演,但都不看好这个题材和形式。他们拍摄了大量的老兵采访素材,因为不够专业,是靠反复看素材去进行剪辑的。导演不希望网络上线,如果到下周没有排片,以后可能只会在电影节和资料馆放映,因为他认为这部电影适合在电影院里认真观看,而不适合现在年轻人碎片化的观看方式。对于没有排片的地区,之后只能考虑重新剪辑和院线版不同的网络版,内容可能会更精简。

43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力荐

先说优点,主创团队创作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值得敬佩鼓励。缺点挺多的,最重要的一个是纪录片故事线不清晰,显得内容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弱,作为想要传播这个题材,给下一代做教育的目的来说其实是很不足的;另一个是对男性的问题是如何打仗,到了女性的问题就成了爱美爱干净,显示出了男性创作者严重的狭隘。总的来说,四星完全是给题材的,纯靠内容是是不值的,还是希望这样的片子更多吧

46分钟前
  • 罗曼地瓜
  • 推荐

“等我老了 一根白发 安在你的提琴上 我们还演凑”可是他们不会再变老,他们也把灵魂留在了那一年。电影已老兵的讲述和战争场面想穿插,让人冲击到无法喘息。他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有时可能歌还没唱完就会有轰炸,无法想象他们真实的行军,只是他们有信念坚信他们能打败敌人坚信他们有未来。现在的他们看到了胜利,回到了祖国,更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可是他们却无法忘记那一年,更不敢忘记,更不愿想起那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生命或许已进入倒计时,却时刻惦记留在异国的战友,盼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回国。而我们却只能做的是铭记,铭记他们,铭记那段历史。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49分钟前
  • 豆豆粒
  • 力荐

比任何特效都来的震撼,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新生活,致敬

50分钟前
  • 具廷谟(不麦麸
  • 力荐

每一代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

53分钟前
  • N次放映室
  • 力荐

数次梗咽,片中大都是平淡的语调,老兵们陷入回忆时的眼神令人心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场立国之战,那群最可爱的人为我们用青春与鲜血换来了现在

57分钟前
  • 一字千金小可艾
  • 推荐

让人感动的主题,不合格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Yuchen
  • 推荐

那个奶奶说你们再不来我可能就没了。奶奶的战友在一旁说,不会的。在结尾采访列表,那个奶奶已经去了。

1小时前
  • 母线暂态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