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7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8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9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6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öhler 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 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乌尔里希·马特斯 Ulrich Matthes 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  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长篇影评

 1 ) 转贴:影片中由荣格夫人速记下来希特勒的遗嘱

    自从我自愿参加了强加给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

    在这30多年中,我所有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中都充满了对自己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它们赋予我作出最困难决定的力量,有的时候作出这些决定是极度痛苦的。说我或者任何一个德国人想发动1939年的战争,这是谎言。要战争并且执意发动战争的只是那些国际国务活动家。他们要么是犹太人出身,要么是为犹太人的利益而工作。

    多少年过去之后,几百年过去之后,从我们城市和纪念碑的废墟中将产生对那些犯有罪责的人们的仇恨,他们就是国际犹太人和他们的帮凶。

    我在德波战争开始前3天,曾经建议英国驻柏林大使调停德国和波兰问题,就像调停在国际监督之下的萨尔州问题一样。关于这一建议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它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执政的政治阶层出于商业原因想发动局部战争,想发动局部战争的另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受到国际犹太人宣传的影响。

    假如欧洲各国人民将被当作国际阴谋家、银行家和金融寡头们棋盘上的卒子,则那时候在这场罪恶斗争中的真正有罪的人犹太人将对这一切负责。这次不仅将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的和雅利安人的孩子们遭受饥饿,还将有成千上万的成年男子走向死亡,成千上万的妇女和儿童在城市大火和炸弹之下丧生。但是我决不怀疑,这次确实的罪人将受到惩罚,尽管是用比战争更为人道的手段。

    6年战争不管损失多大,必将成为往事,正像为了民族的存在而进行无上光荣和英勇的斗争一样。我不能够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首都的这座城市作为牺牲的代价。因为面对敌人在这个方向继续发起的攻击,我们的兵力实在大少了,我们的抵抗最终也将被那些变成了没有思想伪机器的人们所攻破。我想将自己的命运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还留在这座城市中。我不会落在将要表现新暴行的犹太人的手里,让他们大肆歇斯底里一番。因此,我决定留在柏林并在即将看到我不能继续当元首和总理之时自愿死去。我将怀着喜悦之情而死去。我意识到我们的农民和工人无比的功勋和成就,意识到青年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支援。青年组织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我向他们表达我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谢,也是自然的,就像我希望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投降一样,只要哪里有可能,就在哪里与祖国的敌人继续斗争,忠于伟大事业的原则。基于我们的士兵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我对他们至死不渝的忠诚,我希望,在我死后我的精神将在他们之中永存并永远与他们同在。
愿他们残酷,但是永远正义。

    愿恐惧永远不会主宰他们的行动并愿民族的荣誉在他们心中高于一切。

    最后,愿他们最终可以理解,为完成我们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需要数百年时间并需要每一个人永远将共同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我号召所有的德国人,所有的党员、妇女和德国武装力量的士兵效忠于新政府和它的总统……

    除此之外,我命令民族和人民的政府将种族法律和与全世界的敌人——国际犹太人的无情斗争进行到底。

    1945年4月29日4时于柏林

    希特勒

       见证人:戈培尔、布尔格多夫、鲍曼、克列鲍斯。

 2 ) 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

在对与错、强与弱之间,我们总得选边站。对此,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一句很好的话,“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只是,在这个混沌暧昧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区分出来谁是高墙、谁是鸡蛋?而当昔日的高墙成为今日的鸡蛋,我们又该向谁一掬伤心泪?

《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入围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许多人都高度赞赏这部作品的制作、导演、编剧和演出,但也都相当确定这部片子不可能获得奥斯卡奖。果然,奥斯卡奖没有肯定它,对于这座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入围”两个字已经是美国电影学会能给出的最大掌声。

《帝国毁灭》是一部德国电影,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无条件投降前十几天的事情,故事的主要核心人物是人魔希特勒。这部影片以史料考据为基础,调性不煽情、立场也不偏颇。然而,透过种种真实事件还原出的希特勒,除了栩栩如生外,还充满普通人所具备的人性特征,这便注定了这部影片备受争议的命运。

二战时期的德国和希特勒,无疑是座无与伦比的高墙,狠狠砸碎许多可怜的鸡蛋。但如今时过境迁,站在历史彼端的德国和希特勒早已沦为世人践踏和唾弃的对象,无论是电影上还是文学上,纵使是基于史实的同情或理解都不被允许,已然成为脆弱的鸡蛋。艺术呈现真实,本该是值得赞赏的事情,然而当这所谓的真实,既是高墙、又是鸡蛋,观者也只能无奈地低头从旁走过。

■历史背景与故事主轴
《帝国毁灭》主要是根据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改编。影片故事从希特勒生日当天、也就是1945年4月20日讲起,一直讲到德国无条件投降之日,1945年5月9日。在此之前,德国东部战线早已溃不成军,苏联红军则是向西线快速挺进与反攻。4月20日那天,希特勒与情人艾娃、以及一帮军官将领都藏身在柏林的地下碉堡之内,当炮击声从碉堡外传来时,希特勒才赫然惊觉苏联红军已经打到柏林,国家已经来到存亡的关头。

4月20日到4月30日的这10天,是希特勒活着的最后一段日子,他置身于地下碉堡里头,陆续接获军事上惨败的噩耗、以及亲信们接连背叛的消息。面对这种无可挽回的局势,身为领导人的希特勒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命与前途做决定,还要为所有德国百姓和军人的生命与前途做决定。当时,摆在希特勒面前的选择有三种,包括撤离、投降与死亡,他最终为自己和所有德国人都选择了死亡。

在举枪自尽之前,周围许多亲信将领一再请求希特勒承认失败和撤离柏林,这样不仅能为东山再起保留余地,也能减少德国军民的无谓牺牲。但是希特勒坚持绝不能投降,即使所有军人都死绝、所有百姓都牺牲,也要战斗到最后。为此,他无情地将没有受过训练、没有足够武器的老少送上火线,还派出宪兵捉拿和杀死那些拒绝送死的军人与百姓。更扬言年轻人本该牺牲、以及弱者没有活下去的价值。即使是在敌人打到眼前、不得不自杀时,他留下的遗嘱仍旧是誓死不投降。

单单从这些事实来看,希特勒确实是一个没有人性的狂魔,然而,电影《帝国毁灭》透过这10天里发生在碉堡的种种事情,侧写描绘出希特勒的行为与背后的动机和信念,结果勾勒出来的却是一个极为人性化的人物,不仅有着与一般人相同的坚强与脆弱,甚至还有超越常人、作为领导人应有的理想与勇气。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部电影被反法西斯主义者标上认同和拥护昔日纳粹的标签。

■希特勒是人不是魔
从理性上来说,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意外于发现希特勒具有许多普通人的特质,毕竟,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好”和“做对”很多事,就不可能一步步走到大权在握的境地,也就不可能铸就那些后来犯下的滔天恶行。

根据影片中的描述,希特勒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也具有多面向的性格,一方面是一个情绪有波动的普通人,一方面又是一个坚强果断的领导人。作为普通人,希特勒不抽烟、不喝酒、吃素、喜欢动物、疼爱小孩、尊重女性。作为领导人,希特勒廉洁、讲求纪律、坚持理想与原则、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重视信仰主张胜于个体生命。虽然偶尔有感性和脆弱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将国家责任置于个人情感之上。

》希特勒没有军事天才,但性格坚毅乃至于固执。在生命的最后10天里,当军事惨败的消息陆续传来时,希特勒始终拒绝面对军力不济的现实,坚持在军事地图上进行不切实际的军事调度。一干将领们先是直指现况,但在希特勒的狂怒斥骂下,终于也都渐渐噤声不语,既然战败是无可避免却又不能接受的结果,只能各自静待末日的到来。

》希特勒严以律己,但也严以待人、睚眦必报。面对柏林即将沦陷的现实,希特勒拒绝出逃苟活,坚持坚守对国民的承诺,以生命捍卫国家与理想。相同地,他也以同等的方式要求其他军人和百姓,要所有人都以鲜血和勇气来抵挡子弹与大炮。而当帝国元帅戈林和内政部长希姆莱陆续传来叛变的消息时,希特勒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仍不惜调兵遣将追杀叛变者,就连情人艾娃下跪请求饶恕其妹夫擅离职守的行为,也遭到无情的拒绝。

》希特勒个性坚强,但难免有伤感软弱的时刻。虽然一再表示所有人都应该为国牺牲,但希特勒两次违反自己的原则,要求几位不属于党政系统、如晚辈般敬爱自己的女秘书们先行撤离碉堡。虽然对叛徒绝不宽待,但是当装备部长史培尔当面向希特勒表明自己将撤逃、并告白自己在数月前便开始违抗指示时,希特勒并未出手阻止,而是留下伤心的眼泪。一直以来,充满理想主义的史培尔都是希特勒最敬重的人,是希特勒未实现的艺术家梦想的化身,如今史培尔以这种诚恳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背叛,希特勒无法不心软。

》希特勒行事一板一眼,但仍有感性的一面。在地堡里,情人艾娃请求希特勒赠送自己一座置于碉堡外头的雕像,明明死期将临,希特勒仍以雕像可能是国家所有、属于全民为由加以拒绝。身为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超过十多年,伴随他超过十五年的艾娃在自己的遗嘱中还需要交代妹妹代为偿还一些零碎的债务,足见希特勒行事的清廉和刻板。但在4月28日,两人自杀的前两天,各自写下遗嘱之后,希特勒正式娶艾娃为妻,像个男人般地给自己的女人一个应有的名分。

希特勒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走来,在这当中经历过德国战败投降、凡尔赛条约的苛刻与残酷,他深刻理解战败投降后的生不如死,因此与许多德国将领一样,认为与其投降、不如牺牲。希特勒还经历过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盘与经济大萧条,以及其后的严峻失业与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他承诺德国老百姓要拔除引发世界经济动荡的犹太毒瘤,要带领德国走向军事霸权,废除凡尔赛条约的羞辱与凌虐,恢复德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掌权多年以来,希特勒的坚持和承诺始终如一。而在最后的十天里,明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死亡,但在面对各级将领时,希特勒仍旧坚持自己作为领导人应有的决断与坚强,仍遵循着一贯的信念和原则行事,丝毫不退让松懈。但在私底下,在面对将领之外的寻常晚辈与女士时,希特勒更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难以抑制手部的抽搐,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感伤与脆弱,纵使如此,他始终礼貌和善地待人,毫无派头和架势。

■影片视角
《帝国毁灭》以希特勒在世的最后十天为叙事主轴,以希特勒这个人物在死亡之前的言行为故事的主题。然而,如果影片只将视野局限在希特勒身上,那将是苍白和单薄的,纵使完全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也无法摆脱为纳粹罪行强行辩解和开脱的色彩,更不可能让大众产生理解和共鸣。

《帝国毁灭》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同时采用三个视角,从三个立场不同的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一段时间的柏林,并且透过地堡内与地堡外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凸显出个人与体制、原则与后果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将影片的思想高度从人物传记提升到对战争、爱国精神和集权制度的反思层面。

影片中同时从三个人物的不同视角来开展内容,一个是希特勒的女秘书、立场中立的琼格小姐,一个是支持投降、减少牺牲的医官君特先生,一个是不惜牺牲、奋勇杀敌的十二岁少年皮特。其中,从琼格小姐的视角,看到的是地堡内的希特勒,整体色调从温暖燠热走向寒冷,从医官君特和少年皮特则看到的是地堡外的战事,除了结尾处外,整体色调都是寒冷凄凉。

在影片叙事的过程中,往复交错呈现地堡内和地堡外的情势,当希特勒在宁静的地堡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做出全民抗敌的决定时,地堡外出现的是无辜百姓遭到炮火无情攻击的画面,是毫无训练、缺乏武器的老人与小孩在火线中前仆后继、无谓牺牲。当琼格小姐为希特勒的沉重压力与艰难困境感到不忍时,医官君特正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血流如注、尖声嚎叫的伤患锯断伤肢,少年皮特正拿着手枪在其他孩子们的尸体堆中穿梭冲锋。身为领导人的希特勒的一句坚守信念,代表的却是大量性命的死去,是德国的未来被一点一点地断送。

■信仰与牺牲之间的冲突
希特勒坚守信念、贯彻原则、维护德意志民族最高利益的做法很难说他有错,毕竟这是一个身为领导人、肩负国家兴亡大任的人,应有的特质和应尽的责任。

在国家存亡之际,将领应该誓死效忠,与国家共存亡?
在国家存亡之际,军队应该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宁死不屈?
在国家存亡之际,人民应该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不惜牺牲?

显然希特勒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对”,事实上,大部分的国家的教科书里,也都为这三道题给出肯定的答复。如果一支军队抱着“只在战胜有望时作牺牲”的信念,如果一个国民抱着“只在国家值得奉献时作牺牲”的信念,这样的战争和这样的国家注定要失败,因此,灌输军队和百姓“不惜任何牺牲”的爱国信念有其必要性,在战争之时严惩那些逃避牺牲的人也有其必要性。

因此,如果只将眼光专注在地堡里的希特勒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具有人性的好人,是一个拥护信念、坚定承诺的优秀领导人。然而,当我们将地堡内的信仰与坚定,对比地堡外的现实与牺牲时,对与错瞬间便被模糊了,一切的必要似乎都是不必要。只是,希特勒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了国家理想作牺牲的“合理范围”又在哪里?

希特勒所犯的错,或许更多是来自“国家”这个概念性名词。也许,本就不该将“国家”置于无比崇高的地位之上,如果没有了百姓、没有了未来,国家又有何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战的德国之所以会走向疯狂的极端,要说是因为希特勒个人的疯狂,更多的可能还是要归咎于不容许异议的集权体制、以及狂热的爱情情操和偶像崇拜。

就像影片当中指出的,希特勒虽然有许多良好的特质,但性格固执、不接受其他人的反驳意见。周围的将领们则或是因为恐惧于希特勒睚眦必报的秉性、或是基于对希特勒个人的崇敬与信仰,因而盲目尊从希特勒的指示,无视于现实的残酷与恐怖。而希特勒本人,虽然不是疯狂的人魔,但因为被地堡、被亲信包围着,与残酷的现实之间保持着遥远的距离,无法切身体会自己的决策所代表的实质意义,结果便是走向所有集权体制必然会产生的残酷牺牲。而且,正因为希特勒对信念的高度坚持与坚定,这种牺牲的残酷程度也就无比巨大。如果希特勒没有实施专制独裁,二战的德国或许无法快速摆脱各种政治和经济的阴影,但同样也不会走向极端与毁灭。

■电影载不动的许多愁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除了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希特勒这个人外,还透过宁静的地堡内和惨烈的地堡外这种往复对比,凸显出一个看似杰出的领导、一个看似正确的决策,实际上却能产生无比悲惨的结果,进而使人质疑“爱国”和“战争”的底线。而且,在出色的架构构思之外,编剧和剪辑的表现也令人赞叹,在地堡内/地堡外、三条叙事线的交错过程中,始终以相同的主题或相似的人物做衔接,例如当地堡内提及民兵的无谓伤亡时,地堡外呈现的是医官君特在路上看到两个老人因为“逃兵”遭到宪兵杀害,以及在医院里看到无数重伤的伤兵。

这些看似独立却又相似的叙事线,平顺且细密地缠绕在置身于叙事线之外的希特勒周边,除了赋予影片强烈的整体感外,还将希特勒这个隐性的主角浮凸而出。乍看之下,影片里杂乱纷呈着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然而透过这些看似单纯随历史时间出场的人物和事件,不仅真切地凸现出希特勒这个核心人物的性格与思想,还纵向地呈现出希特勒从拒绝接受失败、到决定举枪自尽的情绪和想法的完整进程,与此同时,更横向地呈现出希特勒每个涉及国家前途的抉择为德国百姓带来的毁灭后果。此外,地堡内和地堡外、三个独立人物各自的故事线都能独自存在,而在交会之余,还演绎出不同层次的意义。

看得出来,《帝国毁灭》做了很多努力以避免必然的立场争议,例如在处理苏联红军占领柏林时各种行进,便刻意淡化针对性与批判性。当医官君特走进一所被苏联攻克的医院时,首先看到的是堆叠在一起的裸体女尸,接着看到的是被聚拢在角落里的重病患者们。这是唯一暗示红军暴行的一幕,其中前者代表的是被红军残害的德国女性,而后者代表的是被德军遗弃的德国病患。借由这两者的对比,议题的焦点便从对红军的控诉,转为对战争本身的控诉。此外,里头还安排了一组一名红军面对少年皮特时,高喊着我不杀小孩、结果却被少年皮特杀死的镜头,以此平衡医院那一幕可能引发的对红军的负面观感。

影片也避免直接呈现希特勒自身的观点或想法,而是借由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来间接对比和凸显。例如,在得知希特勒拒绝出逃、将以自杀来面对红军的攻击时,宣传部长戈贝尔和他的妻子便决定了要步希特勒的后尘,还要带着6个幼龄的孩子一同踏上自杀之路,因为他们两人深信,没有希特勒、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便没有活下去的价值。透过戈贝尔夫妇两人的极致行为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的狂热,便能看出来希特勒在理念和信仰上的异常执着,也让人得以理解为何希特勒和戈贝尔都对百姓的无谓牺牲如此漠然。当一个人认定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都该为理想牺牲时,又怎么会对其他人的牺牲感到悲伤。

从理性上来说,大部分的人也能认同,即使是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大多数也都是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然而,理性上站得住脚的,不等于感情上也站得住脚。虽然《帝国毁灭》是以相对公正的态度来还原希特勒这个人,然而当人们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希特勒时,很难避免不对他的行为产生理解之情、甚至是同情之情。于是这种以“公正”为名的还原行为,便以伤害受害者的感情为代价,结果是对希特勒公平,却对受害者不公平。试想,如果日本推出一部将裕仁天皇还原为人、以人性的角度来看待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中国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总的说,《帝国毁灭》这部电影本身没错,但在历史的伤痕痊愈之前,推出的时机还是错了。就像影片最后引述琼格小姐老年时候的一段纪录片,里头讲到她在战后得知有六百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当时她虽然感到遗憾,但觉得这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事情发生时候她还很年轻,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直到她偶然经过一个纪念碑,看到一个和自己同年出生的犹太人,在自己22岁、开始为希特勒担任秘书时便遭到杀害,她才意识到,在犹太人所受到的伤害面前,自己没有权力以年轻、以无知为借口。同样的,当代的德国人也不该以还原希特勒的人性为理由,再次伤害犹太人的感情。

当一部呈现真实的电影因为某个群体的情绪而受到打压,身为观众的我们本该秉持理性拥护真实和艺术,为这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而发声,但说到底,身为观众的我们也是人,在理性之外,还需要聆听情感的声音。

 3 ) 当恶魔走向终点

    当美国人把萨达姆从更应该是耗子居住的地洞里揪出来的时候,看着当年飞扬跋扈的独裁者的一副落魄样子,我竟也有了一丝恻隐之心。而当今年他那幅自己洗衣服的照片被英国小报披露后,我也为一个老人的晚年的凄凉动容。但是,想想他所制造的那些罪恶吧,他杀害了多少人,他又带给了多少家庭以死亡和凄凉。当恶魔走向终点,总是见令受害者大快人心的事情,他们的感受来得干脆真实,而对相对的局外人来说,感情就有些复杂了。描述希特勒最后日子的《帝国陷落》就因此,获得了不同的评价,陷入了巨大的争议。

    影片从一个相对“平民”的视角入手,由希特勒的女秘书特露德尔.容格的视角讲述了这位恶魔最后的日子。影片中的希特勒还是那个恶魔吗?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显得如此无助与落魄,一只手在后背绝望的颤抖,佝偻的身体摇摇欲坠,心腹们的背叛令他歇斯底里。这就是走入末路的希特勒,和其他带有妄想心理的征服者一样,绝望又不甘心失败,在交织着自尊与自卑的心情下走向死亡。应该说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它并不是像先前看到的宣传那样是要为希特勒翻案,或是要不希特勒“还原成人”的影片。影片对战争还是一个明显的批评立场,同时冷酷的揭示着战争给德国人民造成的痛苦,以及战争中人性的丑陋和良知。
    在这部影片中从各个角度揭示了第三帝国行将陷落时,帝国人的状况,有那些政治家,有那些将军,更有那些平民。最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帝国极端思想对孩子们的毒害,在最后的时刻,德军甚至将深受帝国思想熏陶德孩子们派上战场,片中几个孩子操纵着笨重德高射炮射杀坦克,而当战争开始的时候,绝望的一个女孩竟请求一个男孩将她打死,而男孩打死了那个女孩后竟也在不知所措中向自己的头颅开枪。是的,绝望,这是被包围的柏林中弥漫的情绪,绝望的将军们陆续自杀,绝望的前线士兵对稍有些反抗的平民无情的射杀,绝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放纵的喝酒狂欢。最令人心悸的绝望是绝望的戈培尔的夫人亲手毒死她的六个孩子,这该是这样的不幸,她走进孩子们的房间,孩子们已被药物麻醉,不知道将要发生的可怕事情,接着她将装有氰化物的胶囊一个一个塞入孩子们的口中,并把它打碎,做完这件事,她也绝望的抽泣,接着绝望的跟丈夫自杀。影片就从这些片断中放映着第三帝国对人们的影响,反映着战争给人带来的苦痛和绝望。

    但是,影片也展现着希望,在展现着罪恶的同时展现着人性的点滴光芒。当一个日尔曼青年团的孩子从战场跑回家时,他母亲对他父亲说,“他发着高烧”,而父亲面带欣慰的说,“可他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希望,就意味着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与错误,可以有幸福和快乐的可能。影片末尾,柏林防卫司令要大家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时,人们从战壕和屋中走出,孩子开始在废墟中奔跑。而片末,逃出的女秘书特露德尔骑着自行车,载着小男孩在一片温馨的阳光中前行。

    最后,晚年的特露德尔回忆说,在纽伦堡审判时,她才知道了德国人犯下的那些恐怖的罪行,她当时认为她是不知情的,当时的感觉只是震惊而没有负罪感。可是,当一天她经过一座纪念一个被纳粹处决的女孩的纪念碑时,她被震撼了,在她为希特勒工作的那年,这个女孩被处决,她突然明白了,“年轻不是借口”。当她说出这句话是,我有一丝感动,这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老人,而日尔曼民族也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他们在以后也诚心的对待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他们做到了,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家园,他们也重新迎得了世人得尊重。作为中国人,我们总是为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对比而感叹,日本当年的参与者们也有不少人向中国人表示了忏悔,可是日本社会始终没有一种对那段历史真心忏悔的社会氛围,连许多曾经直接参与杀戮的人中都还有人冥顽不化,何况当时许多入德国的特露德尔这样的“间接”参与者了。

    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部反思历史的优秀影片,至于一些犹太人对影片中对希特勒过于人性化的描述的抗议,我完全可以理解,对于一个曾经对他们要斩尽杀绝的魔头,他们的愤怒理所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没有立场的饶恕。如果国内有人不能理解,那么想想吧,日本拍一部描写东条英机最后日子的影片,如果也展现他的可能令人产生同情的落魄一面,想必我们也是会义愤填膺的。事实上,如果在看这部影片开始,我还对希特勒的落魄有些触动的话,那么随着影片一步步揭示人民遭受的痛苦,我只能说这是希特勒应该承受的,为他所造成的罪恶他理应遭受这样绝望的折磨。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都在做着我们的思考,做着我们的选择,做着我们的事。我们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错误的事来,那么,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曾经造成的错误时,我们是以当时的无意作为推脱的借口,还是勇敢的承认和弥补自己的错误?这或许不仅仅是个假想的问题。

 4 ) 冷静,严肃,纪实,扼腕

二战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也有不少拍的很惨烈或很感人的,但是像《帝国的毁灭》这样强烈纪实风格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自然,它是出自冷静严谨的德国人之手。由正宗的德国人来演的纳粹和由德裔美国人甚至非德裔来演是绝对两样的。德国人的那种独特的冷静和纪律,信仰和职业道德是哼哈奔放的美国人绝对模仿不出来的,比如前几天看的《猎杀U-571》里的德军就是典型美国人演的。

《帝国的毁灭》着重描述了希特勒的最后12天的历程,影片一部分取材于历史著作,更有一部分取材于片中的线索人物,希特勒的秘书Traudl Junge以及其他一些历史见证人的回忆录(诸如发生在地堡之外的剧情基本取材于军医Ernst-Günther Schenck的回忆录)。一个秘书的回忆录通常是基于亲身经历的,大是大非的史观问题牵涉较少,这就让《帝国的毁灭》中的希特勒比其他作品中的纯恶魔或喜剧角色更加有立体感,最大可能的从一个先前罕有的角度还原了这个历史风云人物的最后一刻。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看点所在。

片中绝大多数人物,上自希特勒和戈培尔,下至狼穴碉堡里的电工和柏林街头尽职的军医,都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影片的结尾用字幕交代了这每一个人物后来的命运,这给我带来的真实感和命运沉浮的感慨,是其他二战电影无法做到的。

《帝国的毁灭》的第一主角自然是希特勒,其扮演者Bruno Ganz是著名的剧场出身的扎实演技派演员,为了演好希特勒,他专门花了四个月时间研究希特勒的生平和行为习惯,在电影中甚至出色的还原了希特勒那独特的奥地利口音德语。这个希特勒正如史书记载的一般狂热,在3小时长的影片中他大概对各将领歇斯底里了七八回,每一次都那么的传神,让我由衷的敬佩这位演员的功力。另外他对待秘书这样的助理人员又是和善宽容的,他与爱娃的爱情也是真挚的,显示出了一个真实人物的立体感。这些细节显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秘书回忆录的贡献。

3个小时的时长,大部分场景都在底下碉堡中。可能会让人感到一些漫长和沉闷,但这正是强烈的纪实风格所需要的。Bruno Ganz出色的撑起了全片的主架,同样出彩的还有周围的几个人物,以爱娃与戈培尔一家最为突出。爱娃知道自己是来和希特勒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对轰炸置若罔闻,主持着一个个舞会和晚餐,坚强的用乐观的姿态活跃了这最后的12天的地堡内沮丧绝望的氛围。她和希特勒在临终前办的婚礼也是令人叹息,主持婚礼的牧师甚至要查看元首的身份证这样的细节再次印证了本片强烈的纪实性。以撰写回忆录的秘书的视角来看,爱娃是一个积极热情,和善温柔的人,自己慷慨赴死,同时又希望其他人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戈培尔一家是希特勒之外的另一个重心。戈培尔的演员貌如鹰隼,比我以往见到的所有戈培尔都要阴森恐怖。仅仅靠气息就已经锁定了纳粹宣传部长的不二人选。作为纳粹罪行的第二责任人,他冷酷无情的组织未成年的少年冲锋队去抵挡苏军的坦克,还发表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现在,该是他们为自己的选择献身的时候了。” 这句话不得不令人深思,战争责任是否就应该全推在希特勒和戈培尔身上?

戈培尔夫人是一个气质高雅的狂热分子,在最后的几天她带着6个孩子住进了地堡。影片着重渲染了这天使般的6个小孩子,然后在最后一刻,戈培尔夫人坚决的毒死了自己的所有孩子,再与丈夫一起自杀。理由是: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天空下。

除此之外《帝国的毁灭》还描绘了一系列外围人物,如爱娃的妹夫,鼓噪逃跑的Hermann Fegelein,纳粹德国的经济领导人Albert Speer,希特勒高大的私人警卫员Otto Günsche,坚持冲锋到最后一刻的党卫军Wilhelm Mohnke,柏林守备总司令Helmuth Weidling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希姆莱、戈林、凯特尔等人。其中军医Ernst-Günther Schenck是作为发生在碉堡之外的所有剧情的线索人物存在的。柏林已成为人间地狱,他目睹宪兵队肆意以“不抵抗苏军的逃兵”名义处决平民,也目睹了一些甘愿为第三帝国陪葬的狂热年轻人。

在这些年轻人中间有《帝国的毁灭》中唯一的非真实人物,12岁的“希特勒敢死队”队员Peter Kranz。本片对他施以浓墨重彩,描述了他从一个被洗脑的无所畏惧的小敢死队,甚至因为摧毁了苏军坦克而被希特勒授勋,直到珍视生命勇敢生存的转变过程。影片最末的场景也是他和线索人物秘书Traudl Junge骑着自行车,迎着初升的阳光,脱离了重重包围。

事实上这个人物也是有原型的,那便是下面这张真实的历史照片,左侧的希特勒在1945年的柏林为据称是最年轻的铁十字勋章获得者,12岁的 Alfred Czech授勋。然而真实的历史毕竟不会像电影中结局那般美好,我们无从知道这个孩子的命运,很可能他没能在战争中幸存。不禁再次扼腕。

http://www.fatdudu.com/2011/02/der-untergang/images/

在影片的最末,白发苍苍的Traudl Junge在采访中说道:“当我在纽伦堡审判知道有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这一最震撼我的事实,但我看不出与我的过去有任何关联。我没有罪,也不知道那些事。直到有一天我经过树立的索菲萧尔纪念碑,看到她是和我同年出生,在我开始当希特勒秘书那年,她被处决了。这时我才发现,年轻并不是借口。”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5 ) 帝国的毁灭

战争最后的癫狂,希望逐渐湮灭的背后,信仰的盲目和狂热、人性的拷问和挣扎,在这座堡垒之中达到了巅峰,众生相的真实呈现出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将独裁者的残忍和血腥、将战争的暴虐和冷酷、将人物的挣扎和抗争展现出来。半纪录片的方式略显冗长,却足够真实而恢弘。
分明只是在描述小小地堡中的短短12天,却拍出了大气磅礴的厚重历史感。对于希特勒和众多史实人物忠实冷静的刻画以及帝国陷落前的浮生百态足以令本片载入史册。

 6 ) 年轻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国《覆灭》直感

年轻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国《覆灭》直感


“直感”的意思是,直觉的感受,充不得评论之数。打开电脑敲打以下文字的时候,我应该是破天荒地没有连接网路,并且故意切断互联性的交换,不查任一资料,放任必然出现的错与误,“感”而已。

接近凌晨时分,从衡山影院出走,两个半小时的德国影片《覆灭》(DOWNFALL),钱包里还有一张《覆灭》前拐到永华买的周六《第九日》的票——同样都是二战,都是德国。在这个纪实性的群像电影中,不知道感和想之间,哪端更出离印象。

希特勒的手

对于希特勒的印象,一直停留在2个影像文本里,其一是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那里面希特勒最夺目的身体器官是他的脚,卓别林将标志性大头皮鞋里的双脚压缩进希特勒标致的高统皮靴中,调戏着气鼓鼓的地球,戏噱而绵长;其二是《王中王》,此地最夺目的希特勒身体器官是他的小胡子,在闪电的一惊一咋里,希特勒和他的姐姐交相辉映,极尽讥讽之能事。

《覆灭》里,希特勒虽然算不得最夺目的角色(窃以为戈倍尔更抢眼,下节再表),但是他的手无疑被刻意放大了,许是帕金森症,许是为了放大“希魔”垂死前歇斯底里的神经质,无论“手” 摆放何处,指点地图、拨弄盘中的素食、戳着下属勃然破口大骂、轻抚爱娃的脸……尤其是背于身后多次得到迫近的特写镜头时,都痉挛一般地筛然抖动。

我想起,那个因为希特勒以致悲凄幻灭按捺不住拉着妻子一起自杀的人,他的一个小说中,曾写到一双比脸孔更曝光内心的,手。

爱娃的烟

最后一次从地下掩体来到地面放风透气时,她对希特勒的女秘书和厨娘说,抽一根吧,点燃,深吸一口,视线聚集在废墟瓦砾堆中幸存青铜少女雕像上,阳光很明媚,好像还有些风,四月底的柏林,天气应该不错。时间仿佛停滞,却不过几秒而已,空袭便响起,一颗颗炸弹凌空而来。

那根长长的香烟落在泥土里,爱娃的脚踏上去,用力地踩转一下。

她是来和他一起死的,她知道。她的妹夫是希姆莱与希特勒之间的联络官,希姆莱瞒着希特勒偷偷和盟军谈和暴露,希特勒派人抓到她的妹夫要处极刑。她之前接到过妹夫劝她离开的电话,她冲到希特勒面前,请他宽恕妹夫,妹妹要生孩子了,大厦倾覆中,“此时你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呢?”他用颤抖的手轻轻抹去她的眼泪,他的眼睛红了,他大声拒绝将军们疏散柏林市民的要求时没有红,他大声咒骂士兵将领应该拼命的时候没有红,他说他们命该如此,

但,他拒绝了她的要求。


“根据种族通婚条例,元首你是纯正雅利安人么?”

希特勒要在离开世界前与厮守15年的爱娃结婚了,炮火纷飞中,一个应该是牧师一样的证婚人被带到地下掩体。“根据种族通婚条例,元首你是纯正雅利安人么?……根据种族通婚条例,爱娃你是纯正雅利安人么?……根据条例元首我可以看你的身份证么?” “他是元首!”警卫官终于按捺不住发作了,牧师“哦”了一下,放弃查验,继续发问,“元首你愿意娶爱娃布劳恩为妻么……”

想起《U531》中最结棍的一句台词,“德国人造的东西,真TMD结实!”


戈倍尔的脸·戈倍尔夫人的小药丸

希特勒周围的人中,最抢眼的无疑是戈倍尔,虽然他在影片中出现好像没有希姆莱早,但是一现身就被我一眼认出——当然,因为我之前在电视上看过他的照片,我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他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脱口而出的是“他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毒死,然后和妻子一起自杀了”——这是我书上看过的简单一句话,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们”竟然如此之“们”,这个过程竟然,竟然如此……

这个演员简直太像戈倍尔了,五官是隼和狼的融和,刀削一般的高颧深目,而特别是在希特勒周围的军绿色中,他的糟黄色文官制服尤其醒目。

那鹰一样的眼睛居然流泪了,他像希特勒一样让柏林市民和士兵为他们的疯狂殉葬的时候他的脸依然酷毙了,像沙漠一样酷毙了。戈倍尔让希特勒的秘书为他记录遗嘱,秘书说,她正在打元首的遗嘱,他猛地收了泪,“那我一会再来。” 戈倍尔不仅将妻子孩子全部弄到地下,还唯一一次违背元首领袖的命令,元首让他带着家人离开——他执意为元首殉葬,带领全家。

戈倍尔夫人领着天使一样的一群孩子,真的是一群,6个,其实他们一共是7个,刚好一串完整的音符——还有一个是戈倍尔夫人书写遗嘱的阅读对象,一身戎装地放置在相框里。孩子们跟着妈妈,小鸟一般地齐声说:“我们来看希特勒伯伯和爱娃阿姨。”银铃一般地为希特勒伯伯和爱娃阿姨齐声合唱,妈妈是他们的指挥。

“孩子们不能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里……孩子们不能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里。”这是妈妈一再强调的要把他们都带走的理由。妈妈监督着医生用锥形瓶配制好深度安眠的药水。“孩子们,这是妈妈跟你们说过的药,有点苦,谁先来……海达你最听话,你先来……”最小的女儿先喝了,苦得瘪了下嘴,最后一个最大的女儿哭了,“妈妈我不要喝……”妈妈只好用灌。

孩子们都睡着了,妈妈蹑手蹑脚地进来,掏出一盒小药丸,逐一放到孩子嘴里,用手将上下牙挤压合拢,干脆的“咔”一声,孩子微微抽动一下,头就歪过去了,妈妈将被子给她/他从头盖上——每个孩子都是一样步骤,简洁而干脆。6个都完成后,她走出房间,颓然蹲在地上,她的丈夫,在几步外看到她。

轮到他们了,戈倍尔戴好手套,整理好衣服,和妻子走到地上,他先朝她开枪,然后朝自己开枪。两声枪响刚落,几个士兵有了之前对付希特勒和爱娃尸体的经验,毫不拖沓老练地从过来浇上汽油,点火。


彼得的自行车

彼得只有12岁,元首就接见了他,给他授勋,因为他用火箭筒击中了2辆苏军坦克。这应该是他第一次见到元首真人,或许他会想,这个佝偻着背哆嗦着手有气没力的垂垂老人,真是我们狂热追随的元首么?

彼得的爸爸之前曾经试图将他从街道上劝回家,爸爸也劝说其他和彼得一样未成年的“战士”,还有刚成年的战士,未果。等彼得在炮火和死亡的游荡和游击中逐渐回复一个12岁孩子的真实恐惧时,他冲回父母的怀中。

可是,即使在苏军的距离都可以目测的时候,依然有百姓构成的所谓战场执法队将怀疑对象迅速吊死打死。即使在希特勒已经自杀,柏林防御司令刚宣布停止抵抗的时候,彼得看到战场执法队从家里走出,父母都倒在血泊中。

于是,在苏军包围住一群德军士兵的时候,一个女人从包围中悄悄溜走的时候,他有力地牵住她的手,穿行在胜利者的眼神里,用12岁孩子的物理外表掩护她离开。

彼得突然有个发现,河里漂着一辆自行车,他捞起来,他们对视着笑了。她骑着车,载着他离开,他们在静谧的乡间路上行进,一起离开,离开……


特鲁德尔小姐·上尉医生

前面说到这个电影的纪实性,虽然隐约记得资料上说这个电影的视角和发轫都来自真实的希特勒的女秘书特鲁德尔小姐,好像她的姓是荣格,和著名心理学家一个姓——片子她的正式称呼是“荣格夫人”。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个视角,原谅我没有记住这个似乎是影片中唯一有点清醒旁观者样子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年轻医生的名字,只记住他的军阶是上尉。这两条线索,前者的角度应该是从地下掩体由内而外,因为她一直都呆在希特勒身边,对于外面的战事并无切身体验;后者则是由外而内,他原来是负责食品药物运输的,后来到地下,并偶然见证了希特勒的死亡。

上尉医生的反省和清醒比彼得的父亲幸运,他尽力的劝阻不要继续抵抗血拼的语言似乎有些奏效,而他也在战后几年被释放。

特鲁德尔小姐被招聘被希特勒钦点为秘书,陪伴见证了希特勒最后的时光,她曾经在爱娃表态时迅速接口表态愿与希特勒一起死,虽然此后自己都不知道当时为何脱口。在希特勒死后突围,被苏军包围时,因为女性身份,又得到12岁男孩彼得的帮助,逃脱。战后被甄别为年轻的追随者,被释放。

片末是2002年特鲁德尔小姐逝世前一段采访录像,她说自己多年以来都不愿意开口,直到不久前看到一个展览,一个被纳粹杀害的年轻女子的遭遇刺激了她,“年轻不是借口,应该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


属于此地的“60周年”即将到来,《覆灭》直感后,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忏悔需要勇气,和能力;接受忏悔也需要勇气,和能力——真实的勇气和真正的能力。不忏悔和不接受忏悔,不知道是否只需要“勇气”。


附:50块一张的电影票,这个所谓“电影节”简直是发横财,但是我依然迂阔地拒绝了黄牛20块的拉票。


http://www.blogcn.com/User7/ecnumeng/blog/21745217.html

 短评

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挺客观,偏冗长

8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当年共我阅兵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戈培尔:“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10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信仰,没有任何煽情的渲染,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赤裸裸沉痛与残酷的直感。

14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absolutely fair and objective

1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元首最后的失意时刻,帝国毁灭的萧条前夕。Bruno Ganz演技精湛!从第三帝国的视角出发,竟对元首一丝同情。对元首的赤胆忠心,至死效忠,负隅顽抗,自杀殉葬,与丢兵弃将,谋求保命,违令背叛的对比引发触动和深思。纳粹德国虽注定失败,但其宣扬的思想和形式化符号及精神却成功根植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18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带给我的震撼比任何一部同类都来要得深刻

22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素材啊 拿根帮帮捅死他! 尼玛死渣渣斯大林 好棒好棒的我到河北省来!!

2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即使是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我这个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为那些小细节给四星

2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29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B】绝望下的人性百态,没什么剧情,拍的更像是纪录片,而且我觉得是不是有美化纳粹的嫌疑?总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向来对政治军事题材不感冒。PS.在看完N个恶搞元首愤怒的视频后,已经无法直视那段发飙戏了= =

34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渣渣,尼玛死!拿根帮帮捅死他!ps:男主很牛逼,一个瑞士人把元首的上奥地利加巴伐口音说的那么好。

36分钟前
  • Österarm
  • 力荐

这是一部伟大、勇敢、详尽、不煽情的电影。演赫曼的Thomas Kretschmann是个很帅的德国军官专业户,在《钢琴师》《刺杀希特勒》里都看到他。

39分钟前
  • yuanhan
  • 力荐

自从有了元首的愤怒系列 我再也不能好好看这个了

42分钟前
  • |
  • 力荐

除了元首全是渣渣 完全是因为鬼畜的二次元才看这片的

45分钟前
  • moer
  • 还行

一部勇敢的片子。

50分钟前
  • TJ
  • 力荐

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

54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我到河北省来

5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我庆幸我不知道一直信仰的东西突然倒塌了的感觉。全片两个半小时可是没有感觉丝毫拖沓冗长,直击心灵的点接连不断,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过不暂停一口气看完这么长的片子了。真实、痛苦。

58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他们说我的萌点都是渣渣!!

1小时前
  • 六壁坂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