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安魂曲

剧情片美国2000

主演:艾伦·伯斯汀,杰瑞德·莱托,詹妮弗·康纳利,马龙·韦恩斯,克里斯托弗·麦克唐纳,露易丝·拉塞尔,玛西娅·让·库尔茨,珍妮特·萨诺,苏珊妮·谢泼德,夏洛特·阿罗诺夫斯基,马克·马戈利斯,迈克尔·卡切克,杰克·奥康耐,斯科特·富兰克林,亚伯拉罕·阿罗诺夫斯基,欧嘉·梅雷迪斯,本·申克曼,凯斯·大卫,迪伦·贝克,肖恩·奥哈根,比尔·布尔,吉米·雷·威克斯,斯坦利·B·赫尔曼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剧照

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2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3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4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5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6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3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4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5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6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7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8梦之安魂曲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11-29 16:15

详细剧情

  哈瑞(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饰)和玛丽安(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饰)彼此相爱,梦想着开个服装店,梦想着有个美好的明天。然而他们都离不开毒品,并想着以销毒赚得第一桶金。哈瑞的母亲是个彻底的电视迷,最大的梦想是上电视,为此不顾年迈吞食减肥药。由于药品里的毒品成分,她渐渐上了瘾。哈瑞的朋友狄龙(马龙·韦恩斯 Marlon Wayans 饰)同样是个瘾君子,为了挣大钱加入了黑社会。为了梦想,他们努力着,却一步步深陷毒品难以自拔。 哈瑞的胳膊因注射毒品感染而被割去;玛丽安为了毒品出卖肉体和自尊;哈瑞的母亲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受尽折磨;狄龙锒铛入狱。当视线变得模糊,梦在遥远处呼唤,迷失的人该以怎样的姿态安抚自己的灵魂。

 长篇影评

 1 ) 拿什么救赎迷途的人生——对《梦之安魂曲》的一些反思

吉他群交流的时候,我说,看了《shame》会觉得压抑。结果虹说,《shame》只是开胃酒,看了《梦之安魂曲》,你感受到的就不仅是压抑,而是黑暗和绝望了。我的好奇心就这样被点燃了。

这是一部约一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只是当影片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我已大致预测到了结局和后续的一小时所可能发生的种种情节。于是,我在QQ上留言:在人生道路上迷路的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欣喜,当欣喜变成狂热,梦想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想,又该成为怎样的一种悲凉?(大意如此)

导演对于影片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刻画真实、全面而又感人。主角Harry,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常常偷盗电视机去换取毒品。母亲Sara,中年丧夫,生活窘迫,独子不学无术,也极少回家探望自己。女主角Marion,类似留守儿童的处境,父母给了金钱,却给不了关爱和教育,Harry成了她唯一的感情寄托。配角Tyrone,主角的黑人好友,小时候立志要当大人物,长大了却和主角一起偷盗贩毒。四个边缘人物的故事,就这样从万物繁盛的《夏季》展开。

剧情篇(大量剧透)

Harry、Marion、Tyrone三人经过统筹规划之后,将原本用于开服装店资金,投入到毒品贩卖之中。此刻,生意渐入轨道,资金日积月累,他们生活得忙碌而充实。小有所成之后,人性中善良而温暖的一面开始崭露头角。Harry明白,母亲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是看电视,他打算用自己赚到的钱,为母亲购置一台新电视机。当他和女友Marion商量时,女友毫不犹豫地表示认同,并建议立即动身。好友Tyrone想到了童年时蜷缩在妈妈怀里,立志将来要当个大人物,只是妈妈却告诉他,你只要当个乖孩子就够了。母亲Sara则意外地接到了电视台的通知,自己被选为幸运嘉宾,有机会成为电视明星,这让无所事事的她欣喜若狂。其实她并不指望获奖,她只是希望自己能够穿上那件红色连衣裙,在电视上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并向全国观众感谢自己已故的丈夫和“事业”小有所成的儿子。为了穿上那件红色连衣裙,Sara下定决心减肥,只是美食的诱惑太大,甚至一度让她坐立不安,产生幻觉。在短暂的挣扎之后,她选择了药物减肥法,即便明知道药物中含有兴奋剂,含有类似于毒品的成分。她对理想的狂热,让她否决了儿子善意的提醒,让她不顾一切。影片进行到这里,我已料到了结局,便有了我之前的那段QQ留言,之后的剧情,只不过是视觉、听觉上的补完与冲击罢了。

在万物萧瑟的秋季,好友Tyrone卷入毒枭之间的火拼而被警察抓获,主角Harry花掉了所有的积蓄才将其赎回(可见友情之纯洁)。更糟糕的是,他们失去了毒品来源,这不仅让他们小有所成的“事业”遭受重创,更让他们沉浸在毒瘾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原本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的一对恋人也开始相互指责,推脱自身的责任。而母亲Sara则表现地愈发急功近利,开始双倍、三倍地吞食药物,并在药物的刺激下,不断地产生幻听、幻视,想象着自己上电视时的风光场景。

伴随着挣扎、痛苦和苟延残喘的希望,冬季悄然而至。只是,冬季带来的不是救赎,而是绝望。影片的结尾,主角Harry因注射毒品导致左臂感染腐烂,好友Tyrone冒着危险送他去医院救治(投桃报李),结果双双被警察抓获。一个被送到了戒毒所劳教,一个被医院强行截肢。女主角Marion因控制不住毒瘾,在挣扎后自甘堕落,沦为毒枭集团的淫乱工具。母亲Sara,则被带到了医院接受抢救,在经历了痛苦的震荡疗法后,勉强保住了性命,却也只能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四人最终的画面,都定格在床上,如同幼儿般蜷缩着身子,只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安详,而是无助、痛苦和绝望。最终,影片在Sara的美好幻想中拉上帷幕,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她,在亿万电视观众前,幸福而又自豪地介绍着已故的丈夫、事业有成的儿子以及儿子美丽的女友。导演如拨笋般玩弄着苟延残喘的希望,只是拨着拨着,笋越来越嫩,越来越小,拨到最后才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题外话:写到此处,想起某人和我说,不喜欢吃笋的原因是因为感觉笋没啥可吃的,貌似还有几分道理- -!)。

影片始于夏季,终于冬季,每个季节隐喻了一个人生阶段。只是,未曾经历过春季的复苏和萌芽,未曾在土壤中扎下根基,从天而降的繁盛如同浮萍一般,看似欣欣向荣,实则随风飘摇。随着秋季的到来,环境的突变,无力掌控方向的他们,只能随波逐流。常常有乐观的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只是,对于春无根基,秋无硕果的他们,冬季的到来,便埋葬了一切。

评论篇

看完电影,滚动了下鼠标,在留言评论栏中,充斥着同情、无奈和绝望之类的字眼。其中一条评论让人印象深刻,“给影片纠不足的话,我想:它的出色来自它的主题,却也毁灭于它的主题,影片没有给我们任何的希望”。我想这代表了主流观众群体的心声。然而对当时的我而言,不曾有过如此强烈的悲观情绪,因为我看到的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我相信宇宙万物是具备普遍联系性的,事物的内部和外部之间,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之间,无一例外。(当然,这种联系和宿命论无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看,以常温下的电脑桌为例,构成电脑桌的每一个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这些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共同构成了我们正常使用的电脑桌。)主角Harry及其好友Tyrone,既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又不曾脚踏实地去学习一技之长,幻想着通过捷径发家致富,面对挫折时心存侥幸,如赌徒般的不计后果去做最后一搏。女主角Marion则因缺乏关爱,导致了自我认同的缺失,于是主角Harry对她的肯定和关爱成为了她唯一的心理依靠和精神支柱,而毒品则成为了她肉体上的依赖,自始至终,她都不曾拥有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母亲Sara,过着贫寒、孤独而又毫无目标的生活,甜食和电视是她最大的爱好。然而,电视台的一个电话打乱了她平静的内心,燃起了她的虚荣。其实她并不执着于获奖,她的愿望很简单,仅仅是希望自己能够风风光光的上电视,让观众及周围的人觉得她生活得很美好而已。只是,她的愿望过于强烈,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一种无法自拔的狂热。这种狂热让她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在药物的刺激下,迷失在现实和幻想的夹缝中受尽折磨。

曾经听闻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我看来,把“必”改成“往往”则恰到好处。只是对于此片,我是不忍心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处对剧中四个人物进行批判的,这是国内那些“豢养型砖家”常常用来推脱社会责任的借口。影片自始至终,人性中的光明,贯穿全场——母亲对儿子无条件付出的亲情;儿子“事业”稍有起色时顿生的反哺之情;恋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爱情;朋友有难,甘愿火中取栗的友情。只是,仅靠人性中的那些光辉,不足以救赎边缘人物迷途的人生。边缘人物的自救,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人生成本,更需要探索出路的视野。个体能力所难及之处,需要的是人文社会的关怀和救济。在我看来,物质和人文就像社会的两条腿,可以分先后,可以有交叉,但不能相距太远,否则,跌倒的是整个社会。

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当下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突飞猛进的物质发展和举步维艰的人文重建,催生了当代社会的毒瘤——狂热的成功学(并非指成功学是毒瘤,狂热的成功学才是毒瘤)。当主流的社会评判体系,对于成功的判断以金钱和权力为唯一标准时,这个社会便只剩下两种人——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这个二元对立的环境下,有人出于自身的欲望向着金钱和权力奔跑,有人出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开始奔跑,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奔跑所以开始奔跑。此时,成功学的兴起,似乎为人们指明了一条迈向成功的捷径。从百度百科上,我找到了华人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一段自我介绍:“从没有任何人认识我,到我的著作在亚洲畅销数百万本以上,这些成就都是来自不断的学习,我每年平均阅读四百到六百本书以上,并且上过非常多成功的课程。在短短十年之内,我的人生有极大的改变,我深信只要你想要成功,并且一定要,同时持续采取同样的行动,一定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另有一段关于陈安之的人生使命是这样介绍的:“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中国人成功!让中国人都学会成功学,使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暂且不评论一年阅读四百到六百本书以上是否可行(题外话,我真的很想问问他,在繁忙的商业活动之余,每天还要读完1-2本书,难道看的是《葫芦娃》么?),只是他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灌输给听众两个概念:一是成功是有捷径可寻的;二是只要你按照他所讲的方法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这无异于向奔跑的人们提供了一片兴奋剂,于是磕了兴奋剂的人开始加倍努力,勇往直前,夺路狂奔,仿佛成功就在眼前。随着成功学的泛滥,演讲者不再需要去说服观众,而只要用戏剧的方式去激发他们采取行动,进而对他们施以大规模的催眠。诸如“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之类的催眠口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掀起了个人狂热的同时,汇集成了整个社会的狂热。狂热让社会丧失理智,渐渐地,不择手段的人多了,互相倾轧的人多了,头破血流的人多了,迷失方向的人也多了。只是,社会中的金钱资源和权力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能够成功的人必定只是少数,无论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我们的整个社会依然充斥着失败和不幸。影片中母亲Sara的悲剧一次次在现实中重演。

如何救赎?正如之前所言,当个体无力自救之时,需要的是人文社会的关怀和救济。对于今时今日之社会,分两步走或许可行:一是平息狂热,让成功学回归的理性的轨道;二是建立多元化的价值体系,重新定义成功的概念。首先来看成功学原理基础:弗洛伊德的三我、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马斯洛的需要学说。其基本范畴是:目标、行动、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管理、自身修养、特长、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简而言之,“成功学”实际上是一门关于自我管理的学问,或者说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教育方面的内容。通过积极、正面、阳光的心态去对面事业、家庭、社会中方方面面,通过自我探索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在我看来,成功学的本质在于,帮助人们增加获取成功的机会和能力,而非给饥饿的听众画一个面包,告诉他们只要达成某某条件就一定能获得这个面包。从哲学角度说,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此处,个人的能力,个人对成功的渴望,为获取成功而付出的努力等等都是内因,而机遇和运气则是外因。若要成功,两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成功出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但有能力的人努力了却未必能成功(写到这里,想起了前天小兜在群里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我却坚持性格影响命运,并且影响的程度较大,但不能决定命运,也是因为上述的道理)。如果说平息狂热只能治标,那么建立多元化的价值体系才是治本的一种方式。根据生物学的理论,一个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是有利于这个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我坚定地相信,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应趋于多化。事实上,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往往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打击。无论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还是文革时代的中国,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带来了高速的效率,高速的效率带来短暂的辉煌,而短暂的辉煌带来了全民的狂热,而全民的狂热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从微观角度看,每个人的基因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了个体的性格、能力、爱好和观念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追逐权力和金钱;有些人喜欢思考人类的苦难,提出改革的方案;有些人喜欢艺术创作;有些人喜欢做出好吃的糕点;还有些人,他们只想发发呆,做做梦,过点没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无论哪一类人,让他们在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这便是一种成功了。又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条微博:“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丽江。一个年薪十万,买不起房,朝九晚五,每天挤公交,呼吸着汽车尾气,想着出人头地。一个无固定收入,住在湖边一个破旧的四合院,每天睡到自然醒,以摄影为生,到处溜达。没事喝茶晒太阳,看雪山浮云。一个说对方不求上进,一个说对方不懂生活。两种生活方式,你怎么选?”坚持自己的选择,尊重他人的选择,求同存异,共同努力构建起宽容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价值观,我觉得这便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救赎。

“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但是不能因为将来谁都要死就否定一个人活在当下的意义。此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态度,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勤勉于当下,努力于今朝,修行于日常的人生哲学。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走看看停停,这就是我目前的选择。

 2 ) 沉沦

最难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坚持到底,而是想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

  
我跟每一个遇见的人推荐这部电影。

  
Harry发现妈妈吃的减肥药里含有致兴奋的成分,劝她停止,她断然拒绝,流着泪说:减肥是为了穿漂亮的红裙,穿红裙是为了上电视,上了电视就会变成重要的人物,让人无法忽视,只有想到这个才愿意微笑,愿意生存下去。Harry只好默然。

他太明白这种感受。

迷上瘾,是的。得不到满足时,感到人是空的,笑不出来,活不下去。既然无法满足自己的最渴望的需求,那么活着有什么意思。

努力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么?如果我的幸福快乐就是一磅海洛因呢?

于是又变回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我是觉得,一定意义上,这是类似宿命的东西。一环扣一环,身不由己。

他们彼此相爱,但却无法伸出援助之手。他们还活着,但是已经无法控制自己。

沉沦是一种迷狂,而迷狂是一道光,让我们欣喜,追随,充满希望,因为我们从不会知道光何时离我们而去。

  
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得不克制的愿望,想吃不能吃,想睡不能睡;想爱不能爱,想留不能留。

虽然都是痛苦,但是还能有比失去自控更可怕的事么?

很多事情,放下了才轻松,跟自己相处亦是学问,你不能不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每一个需要。

 3 ) 真正的恐惧是来自于人的内心和现实的生活

       还好,我是在吃饭的时候看的。

       恐怖,这是我第一个反应。看到最后,我的身体忍不住抖了一下。我爱看恐怖片的习惯已经有数载,大大小小,各国各样都阅览过,没有一千,也得有九百了,从黑白道彩色,甚至是变态、恋尸、切割等禁片。

      不要误会,本片只是剧情片,是文艺类的,本片没有鬼没有僵尸没有怪物,没有喷血没有截肢没有砍死,只有毒品、小人物和现实。真正的恐怖不是来自于德州电锯杀人狂的电锯,不是来自咒怨的诅咒,也不是来自于外星球的食人恶魔,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魔,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本片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观众通过观看本片能够看到自己心中的“魔”,能够看到现实中的“魔”,虽然只是电影,却能够时时感受到痛和绝望。一种可以和等待死亡媲美的绝望感和痛感。

      这才是电影,这是真正的电影,强烈推荐。

 4 ) 梦之安魂曲——影片细节与心理分析

对这部电影的一般性的影评随处可见,这里我希望通过对一些稍不留神就会被放过的影片细节的分析,更完整地掌握导演所要传达的东西。
1, 海边的游乐场
影片开始,哈里和泰伦从家里搬电视去卖,途径海边的游乐场,标志性建筑是摩天轮、过山车和红塔,还有延伸入海的码头。哈里和女友玛丽安登上高楼,折纸飞机,纸飞机飞向的地方就是码头,背景则是游乐场。毒品生意开始后,泰伦吸烟、音乐后看见幻象:蓝天白云,向大海延伸的码头尽头站着红衣的女友玛丽安。他呼喊着玛丽安的名字,却无声。玛丽安听见他的呼喊,转身微笑地看着他,而他的背后就是游乐场(红塔)。游乐场和陆地象征他青春的无忧无虑,延伸入海的码头则是梦想的方向。玛丽安微笑着转身,这时画面明朗,一切似乎触手可及。呼应的是,在影片接近结尾处,哈里截肢后的梦里,也是与之前一模一样的码头,身后是游乐场的高塔,面前是红衣的玛丽安,安静的大海,蓝天白云。然而跑到码头尽头,玛丽安消失了,面前大海空无,什么也没有。向后退,却坠入深渊。玛丽安离开了,梦已然不可能触及,向后退,却也回不到无忧无虑的青春,只有坠落,淹没于无尽的绝望与恐惧。
2, 与母亲莎拉相关的诸多意象
    本片中母亲莎拉的形象被表演得淋漓尽致,风头甚至盖过男女主角。这固然首先应归因于演员的出色发挥,却同样依赖于与其相关的诸多意象物的设置。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莎拉的红礼服,莎拉相信自己要上电视了而需要穿年轻时的红礼服,却太肥胖而穿不上,因此开始吃减肥药,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红礼服象征着莎拉想要重返的青春与活力。而在哈里的码头幻象中,玛丽安所穿的正是同样的红色礼服,这构成玛丽安与母亲莎拉的一个隐秘联系。莎拉通过药物减轻体重,获得活力,穿上了红礼服,却仍与莎拉一样走向深渊。红礼服和挣大钱是老少两代人的梦想,但梦想似乎并不是对冷峻现实的拯救,却是现实通向地狱之门。
另一个突出意象是莎拉的冰箱。冰箱第一次成为镜头焦点是在莎拉节食后,冰箱与莎拉分列画面左右相互对峙,以此表现莎拉饥饿感。第二次,莎拉饿得出现幻觉,竟然看透冰箱门而看到冰箱内食物。这是一个界限,莎拉在这次幻觉后才开始服用减肥药,且逐渐过量,服用过量的症状之一就是发现冰箱会突然震响。莎拉逐渐增加药量,慢慢陷入疯癫,在音乐催眠的节奏中冰箱踩着节奏频繁地轰响,莎拉幻觉中看到自己参加电视节目,节目中的她和节目主持人从电视中出来站在她身边,灯光聚焦到冰箱,冰箱跳动,低沉地说:喂我。而后冰箱向她跳去,张开血盆大口要把她吃下。
如果用弗洛伊德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莎拉是本我,她对上电视、对变得年轻充满活力的渴望与对儿子有所成就的渴望构成了她超我的理想,而冰箱则代表着本我,是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急切地寻求满足。节食时冰箱中的食物虽然诱惑着莎拉,但那时的冰箱上贴满儿子和亡夫的照片,象征自我与超我对本我的压制。但接下来,莎拉对超我理想的实现不再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塑造,而是通过减肥药;减肥药激活了本我的无尽欲望,于是冰箱开始轰响,在跳动中不断向她逼近;莎拉的自我对冰箱的跳动与轰响虽然感到惊异却并不恐惧,似乎仍毫无防备地坐在沙发上;最后,不断增加减肥药的用量终于让本我不断膨胀,获得力量,张开巨口吞掉自我。莎拉陷入完全疯癫,在冬天走上街头寻找麦迪逊大街的电视台。这时行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中的已经不是莎拉了,而是吃掉莎拉的冰箱。自我已经死亡,莎拉已经不可救药,任医生使用何种治疗方法也无效了。
莎拉可以看做四人中的典型,她的人格变化轨迹也是其余三人的人格变化轨迹:代表理想的超我,被内与外、超我与本我撕扯着的自我,与充满着无法满足欲望的自我,三者之间本来充满矛盾张力的关系,最终变成超我的希望破灭,本我不断膨胀而吞噬自我,让人丧失人性的状况。
3, 胎儿睡姿
电影中胎儿般姿态的第一次出现在玛丽安因毒瘾卖身,被邀请参加性派对后。裸体的玛丽安在浴缸的水中。这里给了一个仰角的脸部特写:光线温柔,她在水中蜷缩身体,像在子宫中一样安全美好。毫无征兆地,她突然张口大喊,宁静变成疯狂。
而后在结尾的高潮处,镜头在四人间急促切换,截肢手术中的哈里,ass to ass中的玛丽安,劳改中的泰伦,电击治疗的莎拉,光线明暗不定,人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颤动,坠向不可拯救的深渊。这时都有异物堵住四人口腔:哈里口中的输氧管,玛丽安口中的钱,泰伦开始呕吐,莎拉口中的牙套。如果之前玛丽安在水中大喊,表明自我与本我的冲突还十分激烈,那么此时四人的嘴都被堵住,则象征他们的自我丧失了表达与表现自己的能力,完全被本我与外在环境所控制。最后,他们四人都蜷缩身体躺在床上,做出婴儿的姿态。婴儿是没有意识的,也没有自我,但婴儿无限安宁,且充满无限可能。哈里四人找到了暂时的安静,然而自我已死,梦只能是梦,再无可能实现。
    

 5 ) Requiem for a Dream

一个混沌的星期六,一楼潮湿的水汽让整个世界都变的迷幻起来.整个春天总是很迷幻的,于是所有人在这迷幻的季节全都找不着北.寝室的高人同学丢了他唯一一双运动鞋,石头丢了他4天前曾丢过一次的单车,4个人神经质点灯打牌到凌晨4点,还有一个抽着我的红双喜在独自黯然神伤,据说是在等待一个女孩两天之后的答复昨晚躺在床上,翻着手机通讯录,想起了很多人的脸,以及一些以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与梦想有关的东西.


其实每每想到这个东西我都会无法避免的感伤起来,虽然我曾那么多次努力想挺起胸膛让自己看起来像长大的样子.可是梦想这个神奇的东西始终是我丢不掉的玩具


始终是我丢掉也会想着要找回来的.


虽然我知道,我已经离它越来越远


一个存在电脑里很久的电影,一个看过后让我无比震撼脸上却没有半点表情的电影,因为关乎梦想和生活,只能是内心的事情

这里是美国,却不是梦的天堂.而子民都是怀有梦想的.年轻的夏利是个吸毒者,他为了吸毒不停的卖母亲的电视机;莎拉是个贪吃的超级电视迷,她不停的赎回被儿子偷走的电视机。本来日子可以在毒品,性交,电视机,巧克力和日光浴中平淡地进行下去,可是那年夏天生活给了他们新的梦想,夏利和黑人好友泰伦想要靠贩毒来赚钱,莎拉被电话告知可以上电视.莎拉为了让自己上电视时穿上自己年轻时候的红裙子开始减肥.节食失败后,不知内情的莎拉开始服用一个混蛋医生开的兴奋剂和安眠药减肥......到了白雪飘飞的冬天,已经被兴奋剂弄的精神失常的莎拉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红裙子,夏利因注射毒品感染导致一条手臂腐烂最终失去了胳膊,<BR>泰伦被送进了监狱,夏利的女友玛立安为了得到毒品而沦为别人的性奴

其实我很想套用一句话说,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个天才,请叫他达伦·阿罗诺夫斯盖。身为作家和导演的他,不动声色的讲述了一个心碎的故事,与梦想有关,却残酷的让人看不到半点的希望

其实影片中存在着很多看似美好的东西,爱情,亲情,友情......可惜都与药品有关.最重要地便是希望,一个孤零的老人,丈夫去世,儿子不在身边,唯一活下去的动力就是穿上那件红裙重现自己的青春美丽。夏利的梦想是让自己富有,满足自己,和母亲还有玛丽安无忧地生活。玛丽安希望自己能成为服装设计师。泰伦的梦想更简单,就是当一个妈妈的好儿子。梦想在热烈的夏天滋生,那时候的人们,有着火热的信心,美好的躯体和不灭的激情。但是梦想在秋天消失的太快,当梦想的依附物毒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所有人的面孔,在夏天还是那样的鲜活,在秋天便已经枯槁,就像天空中瞬间绽放的烟火。夏利和泰伦回忆起不久前略为宽裕的日子时说,就像过了千多年了

冬天所有人都成为了命运的玩物,莎拉被送进疯人院任人摆弄,断臂的夏利只能在医院里大声哭泣,泰伦在监狱里回忆妈妈的脸,玛丽安已经完全失去了人格和尊严只能在对毒品的渴望中偷生。阿罗诺夫斯盖用堪称经典的蒙太奇手法,鬼魅的音乐和光线让所有观众在沉默的外表下颤栗,连叹一声命运无奈的气力都没有。当最后4个人用同一个姿势睡去的时候,令人感到的并不是黑夜总会过去的希望,而是梦想安息的悲剧。早已说过阿罗诺夫斯盖残忍地不留一丝余地

明天是什么?明天生活仍将如此继续下去。而梦想已死,后会无期

 6 ) Juice by Sarah, Juice by you

悲剧并不美,真的悲剧只会让我恶心,《梦之安魂曲》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时不时会和《猜火车》比较,然而这部片让我更加不安和恐惧。《猜火车》里会时不时感到一种救赎和成长的过程,《梦之安魂曲》里除了渐渐干枯绝望的亲情友情爱情,全是冰冷的。事实就是没人在乎你。医院里的护理员给你强制喂食的时候是谈论着赌桌上的输赢的;狱监是只顾发泄自己生活的不满,希望你早死的;毒贩子和嫖客就更不用说了。这一切让电视里疯狂快乐的口号显得空洞无比,寂寞无比。我们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吃药了,k粉了,这比个体的毒瘾还大,还深,甚至是无法治愈的。

一个梦的陷落称之为幻灭,为了让梦安息,我们需要《梦之安魂曲》。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需要梦想,需要慰藉,需要刺激,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取得,得到了还需要更多的,更美的,最好让人屏息,让人目眩神迷的。白粉可以做到,LSD可以做到,特效减肥药可以做到,电视广告可以做到,传销可以做到,请问你要哪一种?不管怎样,我们要变得juicy,在众人面前光芒四射,全身上下无比爽快。

梦是好的,从童年的第一个梦想开始,起初都是好的。在人海的喧嚣中,梦开始变得渺茫,开始痛并快乐着,美其名曰追逐梦想。梦原来也是能让人冒冷汗的,也是能伤人的,从梦中惊醒的刹那是过于傍徨无措的。宁愿选择躯体在黑暗和泥泞里爬行,把梦踩在脚下,丢弃在枕边。

就算如此它依然泛着光,我们与它渐行渐远,这光就越发的微茫。此时仿佛有人对你说shame on your life, loser; make yourself fucking juicy. 这种距离感和挫折感催人呕吐,就好像一瞬间失掉做人的资格。

接受肉体上的折磨吧,这灵与肉是难分难舍的,一些未满足的欲望都将在这肉体的折磨中蒸发掉,待到幻灭之时,生命的水分慢慢被抽干。

 短评

我操 真他吗黑色……不论你有多开心 看完这片你就感同身受了……

4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三个年轻人的寂寞加上一个中老年妇女的寂寞,因为寂寞而寻求刺激,因为寂寞而渴望关注,吸毒、减肥,进而着迷,最后崩溃。回头重看才发现,《观音山》模仿的应该就是这部吧。

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是我对常识的要求太高了么,剪辑和音乐再怎么优秀,也无法掩盖这只是一部禁毒宣传片的本质。沾染毒品与家破人亡本来就是强因果关系,由此带来的绝望本身可以预期。形式主义是一种精致的造作,尤其是没有实质的时候。

11分钟前
  • 秋熙
  • 还行

生活都是谎言,只有梦能带来安稳;爱 健康 快乐 都去死吧。

15分钟前
  • drnuk
  • 力荐

一场没有春天的噩梦

17分钟前
  • 戴莫卡
  • 力荐

哇,那条胳膊!哇,那棵管子!哇,那两张屁股!哇,我要吐了……

20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看完这电影就跟死了一回似的。我的top10之一。秒杀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配乐。

2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其实人和人的生活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分崩离析。欲望是快速的,惩罚却来日方长。

27分钟前
  • 宫廷阉割师大人
  • 力荐

达伦几乎是用极端作者化的手段把电影语言翻新定义了一遍,富含设计感的镜头与音效精准无比地传达了一切情绪,无孔不入的灵气最终汇聚成张力难抵的炸裂观感。这种可怕的共鸣存在于我们生活走向的每一种可能性里,起止于欲望。活死人在梦过的美好里荡漾,宛如群魔乱舞。

2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孤独和绝望,不能想象没有电视巧克力糖分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光或者它们统统被绝望的黑暗浇熄了。欲望上瘾如同被魔鬼引诱。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上。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一张床或者沙发前昏暗的电视光速,亢奋后的瞳孔缩小又放大扩散,世界如此空虚迷幻。

32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憨憨说看了这片你就不想吸毒了,恩,真不想了

34分钟前
  • 石头[b side]
  • 推荐

我想如果写一篇影评的话,题目叫做“吸毒的人没有春天”,当然从电影史论的角度讲,指出阿罗诺夫斯基和杨·斯凡克梅耶、汤姆·提克威之间的关系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3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导演想探讨人自身的内部,内心和灵魂的深处,有被暗黑事物吸引的一种本能,所谓“迷上瘾”,那种飞蛾扑火的冲动,对某种事物的无法挣脱,直至自我毁灭的依赖。

4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镜头、剪辑、原声……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回头看新浪潮之类的。。

43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说实话我看完有点想吐。这还是第一次。最后每个人都回到母体里的状态。剪辑,音乐逼得人无路可走。后面看的难受死了,张力太大,我快受不了了。。。。。

45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一部极好的反吸毒电影……

47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推荐

毒品记得我爱你。Ps:建议在低血糖、微醺等情况下观看,能间接感受“通感”手法。

4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最绝望的观影经历!绝望到耳不敢闻,目不敢视,心灵战栗!

53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所有欲望都消失了。只有两部片子让我如此悲伤,悲伤到呕吐:一部是《幸福》,另一部就是《梦之安魂曲》。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一如既往的匠气,视听则非常过度,不是重口味而是语言上不知节制堆砌的差品味。剧本是典型自以为高明的美式多线程,无非是形式填塞浅薄内容表率。这种胡里花哨噱头电影最经不起时间考验,因为充满了可学视觉技巧,大家都玩烂之后,就会写满了过时两个字。

5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