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1983

剧情片法国1983

主演:克里斯蒂安·佩蒂,Vincent Risterucci,Caroline Lang,Sylvie Van den Elsen,Michel Briguet,Béatrice Tabourin,Didier Baussy,Marc Ernest Fourneau,Bruno Lapeyre,François-Marie Banier,Alain Aptekman,Jeanne Aptekman,Dominique Mullier,Jacques Behr,Gilles Durieux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播放地址

 剧照

金钱1983 剧照 NO.1金钱1983 剧照 NO.2金钱1983 剧照 NO.3金钱1983 剧照 NO.4金钱1983 剧照 NO.5金钱1983 剧照 NO.6金钱1983 剧照 NO.13金钱1983 剧照 NO.14金钱1983 剧照 NO.15金钱1983 剧照 NO.16金钱1983 剧照 NO.17金钱1983 剧照 NO.18金钱1983 剧照 NO.19金钱198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35

详细剧情

  一个男孩因为向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手表,却换回一张500元法郎的假钞。之后,这张假钞在很多人之间转手,最后落到了一个叫伊文(克里斯琴·佩蒂 Christian Patey 饰)的年轻人手中。伊文试着去餐馆花掉这张假钞,但被服务员发现了。警察认为他参与了假钞贩卖案而逮捕了他,但法官念他初犯,没有给他判刑。伊文释放之后,丢了工作。没有了钱,他只好和朋友去银行抢劫,却又一次栽在警察手里,被抓进监狱,被判刑三年…… 本片是布列松的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伪息券》,曾获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长篇影评

 1 ) 布列松风格浅析

萃取一下《钱》的精华,同时也是布列松的风格所在。1 布列松将面孔的重要性削减,而提升了肢体的地位,手、脚在叙事中起关键作用。2 对于环境的关注。环境的先导性与延滞性,人镶嵌于环境之中,空间先于动作的产生。 3 摄取关键,“决定性瞬间”,利落精到,直切中心。 4 “衬托”电影观念。即侧面展现,通过一种对直接参与物的省略,而着力呈现连带物,形成独特手法。5 客观的镜头,极少使用特写,而一旦使用,则是意味深长。全景中近景的大量运用代表着一种距离的拉大,不轻易干涉角色心理,而冷峻地观察,如福楼拜的文学,这种手法使得不批判作品的每个人物, 不带有偏见与道德审视。 6 简洁,含蕴。“冰山一角”, 被省略的无从知晓,而无可知晓之处即深入的内在纹理。被呈现的永远浮于海的表面,而海水的温度则需要你伸出手去感受。

 2 ) 不如牺牲

不知道为啥,换成彩色的布列松总觉得哪不对了~~可能他要求的那种形式感如果放在现代的快节奏的环境里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这部片子的结尾让人觉得不舒服~可能对于金钱的表达太直白了。钱谋杀了一切!对金钱的控诉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布列松变得这么悲愤了?
话说那年的戛纳~我觉得这一部真是不如《牺牲》。

 3 ) 《金钱》并非显性的虚无主义,而是布列松电影一以贯之的救赎悖论

看布列松的电影不仅要有学术研究的态度,还要钻研他的电影札记,培养专业的文学素养和电影理论。仅仅从情节就判断什么“导演走向虚无主义”,令人从头到脚尴尬。

他的电影确实经常批判宗教,但宗教并不等于信仰,坏宗教可以由一堆没有生命力的规条组成,充满了道貌岸然和虚伪,在某种程度上反人性。这是布列松反对的,他也就引出了真正要宣扬的——信仰,这是他一直在绝望的剧情和现实主义中真正要表达的。

在他最灰暗的电影<穆谢特>中,哪怕是穆谢特最终因承受不住尘世的痛苦而投河时,她也是裹着白色的圣袍。那一点的白色,并没有让电影绝望到底,而是为穆谢特去天国开启了一道缝。

在他的《电影札记》中他说道:“You cannot show everthing.If you do,it’s no longer art.Art lies in suggestion.”如果把所有的东西直接诠释出来,就不是艺术了。艺术是靠暗示的。他后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形式,也一直在自己的体系里面,一以贯之。包括他电影要传达的精神性。不过需要很仔细地发现,切勿只从字面入手。

在他的采访中也提到过,电影对他而言,是表达真理的媒介。

回到这部电影,从表面看《金钱》的显性剧情叙述了男主人公最终杀了无辜的女人一家而受到法律制裁,隐性的剧情却指涉了他得到救赎的悖论,直到杀死了羔羊般的女人整整4口人他才真正停止了杀戮。

和在《扒手》里男主人公因为罪与罚而受到肉身的囚禁,他也悖论地在灵魂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的自由,本质上是一个道理。最后他说道,“珍妮,为了和你在一起,我走了一条多么奇异的道路。”

许多作家和文学家喜欢如此呈现救赎,比如远藤周作的《沉默》,小说里的宣教士在真的踩踏圣像,即放弃信仰的那一刻,才明白和抓住真正的信仰是什么,如此他经验了受苦的基督,明白受苦和牺牲的奥义。可惜电影没有把最震撼的一点用影像同等力量地呈现出来。

从情节中看到一个主人公干了滔天罪恶,并非意味着叙事者肯定这样的行为,或者叙事者走向了虚无主义。叙述者如此编排情节,是为了告诉人们,罪恶的刑罚是大的,然而由信仰带来的恩典是更大的。这往往通过一个无辜形象的流血死亡,或一个弱者角色的受难牺牲。

在<乡村牧师日记>中是一位年轻牧师的孤苦离世,最后模糊的十字架和一句“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恩典。”在<罪恶天使>中,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年轻修女为一个罪人的灵魂付出生命的代价,最终女犯人被捕的同时灵魂也皈依了。在<扒手>里,珍妮作为弱者的形象,终于等来了一个浪子的回归。在<金钱>里,一个顺服和沉默的女人死亡,激起了杀人犯最后的一点良心。在《圣女贞德的审判》中殉道的贞德,在最后一幕消失在了火刑柱上。

他们无不指向基督的形象。

 4 ) “冷眼向洋看世界!”罗伯特 布列松——<金钱>

“布列松是个天才。我得承认,他确实是个天才。如果他是第一名,那么排在他后面的那位导演只能算是第十名。这一差距实在让人沮丧。”——塔科夫斯基
“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正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
——戈达尔:
两位大师级别的导演都对罗伯特 布列松做了如此之高的赞誉,激发起我对他电影一探究竟的兴趣。<金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看他的电影犹如在读左拉,雨果,巴尔拉克的小说,他们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同样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样饱含着知识分子式的对社会的批判反思,同样充满对底层百姓疾苦的关怀。
《金钱》以一张假币为线索,用面对假币人们的不同表现遭遇,照出了人性之贪婪自私。摄影器材店老板本是假币受害者,然而他把灾难转嫁给了为他做工的伊凡。伊凡的生活就此改变巨变,霉运连二连三的跟着他。先是丢了工作,继而为生活所迫毫不知情的参与了抢劫,最终被判有罪入狱。这还不算完可爱的孩子生病死去,心爱的妻子也丢弃了他。“没杀过人的人疯狂起来才是最可怕的!”自杀未死的他被释放后先是杀了旅馆老板,又把屠刀举向收留他的老妇。再看看真正用假币的肇事者们呢?诺贝尔因为有个富裕老妈可以用钱收买摄影器材店老板封口对他用假币的事情缄默不语!摄影器材店老板可以收买店员给他做伪证!店员更为了私利在法庭上若无其事的做着伪证!无辜的伊凡却独自承受着一切痛苦!“公正”的法律丝毫不能保护那些善良的人们,真犯罪的人逍遥法外心安理得的继续他们的生活。
布列松用他那简约冷峻的镜头,将伊凡不公正遭遇一一呈现。让观众不得不思索究竟是谁造成了他的不幸?片中的杀人场面仅仅轻微带过,相比那些渲染暴力恐怖的先锋电影,或许少了些“酷炫”的杀人场景的噱头,没了这些血浆暴力依然更加让人觉得寒冷彻骨!甚至伊凡爱子的去世妻子的离开这些本可以大肆书写的内容,布列松也仅仅用一封信件传达着伊凡遭遇的苦难!唯一遗憾的是演员的表演太过机械,大概是非专业演员的缘故他们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

 5 ) 只言片语

目前来看,我对布列松的印象是标新立异、自作聪明刻意求奇、抱着高级知识分子的傲慢心态,玩弄着阳春白雪的游戏。当然他的电影手段是大胆突破与创新的,然而颠覆与创新并不就等于是超越,我不认为他的种种标志性的反常规设计——没有表情、木偶式的表演,不带感情念出的、时而简略时而非口语化的自哀自怜般的台词,淡化情节、无高潮,摄影机不带任何情感介入的“单纯”呈现——这种种因素除了消磨观众的耐心,劝退普通观众以彰显小众爱好者独特而“高人一等”的品味以外,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客观呈现,影片与观众的间离本来不是坏事,这种隔着距离的审视避免了煽情与滥情,有助于理智的发挥。然而愚蠢的地方在于这种客观存在物却成了一种反现实的、极为刻意的东西,因为真实生活的面目全然不是这样,不会全无情绪的波动,像提线木偶一般呆滞、乏味,不会失去任何爆发点而留下来的全是琐碎的细节,连小津那极为克制的电影也不会这样麻木,连《让娜•迪尔曼》也不会这般地显出全然抹去情绪变化的沉闷。我明白这种反对人为的戏剧化的尝试本来可能是一件好事,然而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拒绝好莱坞式的那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情节剧模式时,却把真实生活给荒诞与变形到矫揉造作的地步。生活固然不会变化万千精彩纷呈,却也并不如这般的完全的死气沉沉而又荒谬绝伦——连杀人都可以不露声色在默然间完成(这可不是什么冷血杀手,而是一个普通人,虽然我也明白导演的意思,就是为了塑造一个被逼迫的普通人,然而手段太不高明)。被夸大的所谓满目荒芜的现代性所呈现出来的这副死寂灰暗的图景,我已经受够了。从社会功用的角度看,它显然没有多么鲜明的批判性,不能造成广泛而强烈的感染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评判,它的小巧弹珠式的美显然是留给小部分人——那些富有余闲且文化素质较高的中产以上观众的,曲高和寡,是它心知肚明并且在暗暗促成的特色。这样说来,我不认为布列松是一个真诚、朴实、体味过真正的痛苦并努力化为某种表达的一个导演,而是一个始终高高在上的导演,其实反大众化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然而私以为他的作品从来就没有过那种开放的准备面向更多观众的想法,他几乎是为了维持作品的艺术的纯洁性和高地位而主动地拒斥多数观众从而局限于一个自娱自乐的小圈子中的。有种感受我还无法讲清楚,但可隐隐感到:他的人物是艺术创造的,并非是追求真实效果的,(行为夸张而荒诞)这没有问题。然而究竟还有一个现实的基础或曰某种原型存在着,然而似乎那种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显然也不属于电影的受众,换言之,它拍的人不是要看它的人,然而喜欢看它的人,跟它表现的人是几乎完全不同的。我认为这是摄影机权力的滥用,是居高临下的俯视。尽管它既不是同情人物,也不是贬低,似没有倾向性——然而也没有尊重。不过又有可能它的人物根本就是非现实的,是象征物的化身——那就使其更成其为所谓高雅知识分子的小众圈子的玩意了。

实际上,布列松的简洁是另一种形式的花哨,而非浑然天成的一种东西,是因为先在的有反抗与打破的意识,才会在方方面面去刻意做到传统的反面:不用职业演员,不要表演,不要高潮,不要直接的呈现等等。然而这又何尝不是自陷于另一重罗网,大道至简,如果它的内容真的有足够的冲击力,那么它应当不需要刻意地采用这么工整却别扭的另类形式。这种形式,并不与它的内容适配。

不无激进的对于物欲横流的现代文明的(单纯化)批判,并不具有严密的条理与深入的反思,反而还给出一个基督式的忍受与崇高的形象(老妇人),似乎在表达导演所肯定的价值与信念。另一方面,布列松用电影努力朝向陀斯妥耶夫斯基或卡夫卡却显得无力与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拒绝走进与揭示人物的内心,而这一手段在文字世界是不可缺少的。陀或卡夫卡几乎是连篇累牍不遗余力地铺陈的人物内心复杂的斗争与进退,在电影中全被抹去而为冷峻的似乎客观(然而谁都看得出来那是一种极度夸张的处理)的画面所取代。这近乎残忍,因为有的只是一幅完全堕落与灰暗的图景。或者可以说那些未曾言明的部分需要观众自己去补足,这就回到了那个问题——岂不是经验与学识无法到达那种高度的普罗大众,就活该被这部高深莫测的片子拒之门外?必须承认的这就是我看过的最孤寂、荒芜、灰色、死意萦绕的一部影片,对现代社会极端决绝的呈现,乌托邦最彻底的反面,任何欢乐与普世之情趣的哪怕一丝丝迹象都被抽离得一干二净,除了那个内在是虚无的老妇人/基督形象外没有任何希望的影子。这也是我不喜欢它的原因,绝对的绝望,无止境的、掩盖一切的绝望,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反人类”的影片,连虚无主义或怀疑主义者都为望而生畏的影片。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的独特性是空前的,一部从形式(反电影语法常规)到内容,由外而内地(既反对娱乐功能、又反对它对社会的反思批判或纠正作用)实践“反电影”立场的电影。(不同于一般关注社会性的影片,它的暴露不在于呼唤改变,因为无法想象灰暗如斯的图景还有任何转变的可能。)

如果一个关乎社会大众的片子却难以为普罗大众理解,那它真的又有几分价值呢?极端地说,学者电影失去的恐怕不只是大众,也是一种永恒的艺术力量,是朝向未来的经典化的可能。

 6 ) 杂

1.布列松是野心最大的导演,没有之一,因为他想达到无限,而极简是达到无限的唯一途径,越玩花活玩技巧反而越限制了表意,你内心世界有多丰富,你从那些简明清晰的动作、话语以及事件中看到的内涵就有多丰富。比如男主开车接银行抢劫犯,劫犯们已被警方包围,男主选择了启动车子等待——为什么?布列松只给了这个动作,没有给原因。也许是他还希冀劫匪能突出重围,希望自己能得到那份报酬;也许是他怕突然开走会引起警方怀疑,于是想找适当的时机开走,但是怎么才是适当的时机?现在开走,也可能只被看做无辜路人躲避危险局面,就像那个边走路边看报的,越晚开走越不符合正常人规避风险的逻辑,越引起警方怀疑,就像最后他还在路边停着不熄火果然引起警方怀疑,而引起怀疑后才慌忙逃窜,自然是死路一条了……

2.罪与罚是不对等的,有的人犯了罪有有钱的父母给收拾烂摊子,得到的惩罚很轻,有的人一招走错就一生全毁,由小罪到大罪步步升级;越来越缺乏爱,因而越来越憎恨人和反社会。孰之过?如果当初没被诬陷,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个无功无过普普通通的油车司机。但是并非每个人被诬陷都一定会内心不平衡、走上犯罪道路。他因莫须有的罪在原先单位受人白眼,别的地方也不一定愿意要他这样有污点的人。他在接受那项工作时肯定猜出了要去当抢银行的帮手,但是他需要钱,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这种道德观是他从何时开始有的呢?

3.女犯人负责检阅男犯人的信件,时间长了某个男犯人的信会被交由某一女犯人处理,她会与这个男犯人的生活产生羁绊,她仿佛是读者,在看一部小说,她关心主人公的生活,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为悲剧而伤感。观众与电影,女囚与男囚的信件,达成同构。或者,即便不从电影创作者的自指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情节也是十分感性和触动人心的。

4.在这部布列松的集大成之作中可以看到不少熟悉的元素,如认为偷窃合理的照相店店员与露天咖啡店(扒手);骑小摩托的不良少年与被奴役的受难者女人(驴子巴特萨);越狱与监狱中的挣扎:我们热爱生活,所以不怕死亡(死囚越狱)。

5.片中几种反社会人格。

原照相馆雇员与男主:他第一次作伪证时还担心地问会有什么后果,可见某种程度上是自私虚伪的店主让他破戒、把他带坏了,之后他就开始了毫无负罪感的偷盗生涯,并为偷盗正名——现代社会观念所谓偷盗其实只是没有规则,随心所欲,他自认为自己享有赦免权和偷盗的特权。
作为小偷和诈骗犯,他还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我盗窃是劫富济贫。
在监狱,他声称要“赎罪”,帮助男主越狱。男主说我不想走我只想杀了你,他说,“我们都不会杀人,在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我们还有一点良心。”反社会倾向者满满的自命清高。男主回答说:“用你的良心想一想,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像我这样被人污蔑陷害、平白无故被夺去一切,你也会想杀人报仇。
这里可以看出两人的一个差异:照相店男子只偷盗,不杀人,他在被告席上也说过,“(我这种行为)不会造成流血。”他没那个胆量,也没有绝望到像男主那样杀人不眨眼,他还处于游戏人间的状态,就像他要越狱还事先张扬透露出的那种幼稚的孩子气。男主是一旦破罐破摔就成了杀人狂魔,憎恨每一个人,比那个先诬告他的始作俑者还狠百倍。这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倒错着实令人唏嘘。

男主的室友:拿着本书踱来踱去,对男主宣讲金钱至上的“教义”:
“即使受到审判,你仍然应该拥有天赋的权利。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社会的荒谬,而你别无选择时,你会怎么办?他们说:‘服从吧,只要你别多管闲事。等着吧,世界很快就会幸福起来。’但我不想等到全世界都幸福,相信我,那只会等到你变傻。我想现在就得到幸福,用我自己的办法。钱!有形之神,无所不能。”
从男主后来的行为来看,这套金钱至上观确实在他心里牢牢地扎了根,或是说他原本就有此倾向,再被往那个方向一推,彻底万劫不复。

就像原照相馆雇员之前那句台词说的:“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当个好人。”

6.受奴役的如驴子巴特萨一般的女人,看似用她无条件的博爱暂时拯救了他这个迷途的羔羊绝望孤独的心。然而终究是太晚了,心性已成型,爱已经无法救赎他了,他确实爱她母亲般的善良和照料,但也恨她任人欺侮宰割的软弱无能。在他看来,终究只有钱才能使一个人独立和自由。于矛盾之中,他终究还是逃不过负疚心的煎熬,选择自首,结束这一切。
也是时候结束了。如果他下了地狱,如果地狱里都是他这样的人,那么我们或许会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所谓地狱,不是么?

 短评

被一张钞票改变的人生,颓废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影响

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有三种犯罪。一是《扒手》里通过偷盗来实现资产的重新分配。二是中产阶级的犯罪,但钱权保障着其免受牢狱之灾。最后是底层阶级被欺害后的报复社会。绝望的是,男主最终报复的是他同样的弱者。在这里,法其实并没有缺席,审判具有公正性。也就是说,每件事看起来那么正确,但其实悲剧逐渐升级。布列松始终特写“钱和手”。而这两者的结合则是交易和犯罪。这也就是为什么其电影总是出现钱包、手饰、信封,发生在银行、当铺、监狱的原因…

7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布列松这部电影分析了道德的传染性。他通过回避核心事件、省略关键动作、插入特写镜头凝滞叙述等手法表达了他形式感极强的电影观念。

10分钟前
  • 推荐

布列松是典型的内容大于形式的导演,反过来又说明了形式的胜利——不动声色的脸、简略镇定的叙事。钱只是一个物化的指标,被这个时代选中,暴露人心上的孔洞。

12分钟前
  • 57
  • 推荐

很感动,布列松真的是个有基督精神的导演。伊文杀老太太全家之前,导演对观众真算是极尽挑逗之能事,希区柯克也不过如此了。可见布列松真不是不会玩戏剧性,是不屑于玩,我相信他要拍部恐怖片肯定超吓人。

16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http://www.56.com/w15/play_album-aid-8876597_vid-NTEyODA0OTU.html

17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简约的镜头风格,冷硬感十足.风格之作.

19分钟前
  • 力荐

没有配乐,没有渲染,还是布列松最简化的叙事风格,对局部特写的极端痴迷,有见微知著之奇效;忽略时间残酷性的基础上,每个镜头的空间语言却都意蕴丰富,构图绝妙;全片把「钱」主观视角化,事无巨细的展现出一段从下至上缓慢腐朽的社会丑闻,去表演化之后只能让人感到更刺骨的绝望。

23分钟前
  • ChrisKirk
  • 力荐

他的电影没有演员,只有“模特”。这些非职业演员在镜头下,虽然多少显得有些“生硬”,毫无职业性的“自然”,却揭示出电影媒介习而不察的“欺骗性”。布列松的手法有点类似剧场,他的模特就像时刻意识到观者的目光。

24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2014.02.18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这个故事香港人来拍会是怎样。老太太挨抽那一幕可以这么拍,好惊呆。大师就是大师,多说一个字都觉得自己在装13.

28分钟前
  • Seven
  • 还行

宋徽宗当年出命题作画,题目为深山藏古寺,画山寺半掩的,全部出局,画和尚挑水的,直接晋级。说明创意想要胜出,必须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同样的道理,布列松拍动作戏,设计反应镜头,逆向思维一流。

3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9.5/10 将托尔斯泰的原作改编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味道。以钱的流通为线索组织整部电影,钱在手与手之间流转,流通过程本身即包含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因而钱既是折射社会权力结构的“果”,也是造成片中悲剧的“因”——上流社会与中产阶级的孩子在犯下错误后可以通过金钱摆平一切,假装无事发生;而底层的无产阶级却因无辜地卷入一场假钞风波而彻底走向毁灭。摄影极尽考究整饬,视听语言克制、冷峻、精确、理性,如手术刀一般的镜头与剪接令大多数其他电影都显得笨拙且繁冗(譬如,一个“手部特写+桌子倒塌杯子落地碎裂”的特写镜头就举重若轻地交代了一个在好莱坞电影中血浆横飞、拳拳到肉、鸡飞狗跳、青筋暴起的打斗场面)。

33分钟前
  • dasperעִבְרִית
  • 力荐

(起码七刷,最早在2005年左右买到DVD)这一刷貌似对结局有了新的认识,有点理解“救赎”在哪里,主要契机是他那一下挥斧头前问的“钱在哪里?”及上下文,目前不想多说。另外,虽然没有专门扒布列松作品的声音剪辑,但多少发现了多处的声音的早进或晚出,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我好几回用回放的方法验证,只是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所有剪辑点,而本片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这诚然可以看成一种常规操作,但仔细感受的话应该会有得益。

36分钟前
  • 复印
  • 还行

此片终于让我真正感受到布列松简洁而美妙的魅力;空白地方你们自己联想。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惊人的省略……

4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极简主义到通常说十句话,布列松只说一个词儿。改编自托尔斯泰,我说怎么一股浓浓的俄国味儿。布列松式的特写,被物化的人。社会新闻被他拍到这么节制真是不易。再说83年戛纳,老塔的[乡愁]确实比这部好,两者同获最佳导演奖,肯定彼此不服,谁让斜刺里杀出一个今村昌平……

4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惡念由上而下橫生,一層層蠶食心靈,這才是真正的一念無明,上層尚以為金錢打救可以收補禍害,中層因禍得福但無法得到任何救贖,下層早已無力回天,悲劇遲早發生。Bresson還是溫柔的,農村婦人的善意,監獄中人再三阻止,或者只能自我犧牲才讓痛苦終結,最終受苦的都是低下層,有能者甚至不願去改變...

50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我不喜欢钱?-真的假的?-骗你干嘛?-钱那么好用,你怎么会不喜欢?-额,我说的是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钱》。(观影时觉得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设计感略重,看起来挺影响电影的真实感,没想到上豆瓣标记条目时发现罗伯特·布列松竟然凭借此片拿到了戛纳最佳导演……可惜了,《楢山节考》的今村昌平。)

5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在全片如此吝啬时间给人物的大动作之时,有人统计过花了多长时间在开关门上吗?(房间、店铺、电梯、牢狱、ATM机、保险柜、车后箱、栅栏…)一方面,用手的传递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用门的开合果断地隔绝掉相互的联系。两者结合的畸形产物便是这样前一秒送浆果递衣服,下一秒破门而入的杀戮。(去年HKIFF开场前放预告,酒杯从钢琴落地的镜头真是看一次被吓一次…)

55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布列松最佳之一,极简与冰冷的极致形态,且与酷烈无望的主题完美契合。1.几乎均为固定镜头,以简洁的镜头组接代替镜头运动,转场一律用硬切,不再有前中期作品里的叠化或淡入淡出。2.尽可能少地展现人脸、全身或完整动作,取而代之的是对手或脚的局部特写或对环境中的物件(尤其是门-门锁、车牌、过道、工具与家具)的凝视,钱与社会对人的物化随之彰显出来。3.关键情节(如犯罪过程)极尽留白与省略之能事,多用画外音,让观众自行填补想象。4.除演员模特木偶化外,动用多种方式间离,如通过对狱卒分拣信件的淡漠描摹来交代主角收到的书信的重要内容。5.声音取代配乐,局部细节取代整体勾勒,动作取代情感。6.尽管公义缺失,罪恶遍地,布列松还是在影片末段强调了纯粹善良的存在,给予了救赎的希望,最后再短促、无情、令人震悚地摧毁它。(9.5/10)

5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