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金刚不坏 剧照 NO.1金刚不坏 剧照 NO.2金刚不坏 剧照 NO.3金刚不坏 剧照 NO.4金刚不坏 剧照 NO.5金刚不坏 剧照 NO.6金刚不坏 剧照 NO.13金刚不坏 剧照 NO.14金刚不坏 剧照 NO.15金刚不坏 剧照 NO.16金刚不坏 剧照 NO.17金刚不坏 剧照 NO.18金刚不坏 剧照 NO.19金刚不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1:28

详细剧情

迈克(库尔特?拉塞尔饰)是一个经常与死神打交道的特技演员,久经刺激之后,他俨然成为一个变态杀人狂。一天,他穿上行头,照样开着那印有骷髅图案的汽车上路寻找猎物。在午夜酒吧,他接近了一些年轻女人(罗莎里奥?道森、范妮莎?费丽托、乔丹?莱德、罗丝?麦高恩等饰)。在喋喋不休的她们离开酒吧后,迈克展开了行动,那辆诡异的汽车,便是他的致命凶器。   一段时间后,李(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饰)和她的朋友们(佐伊?贝尔等饰)结伴开车兜风,一路上有完没完地闲聊。此时脸上有疤,目露凶光的迈克又在暗处盯上了她们并一路跟踪,他还能继续可怕的疯狂杀戮吗?

 长篇影评

 1 ) 翻转俗套滥调的杀人狂电影

作为纯类型片的《金刚不坏》虽然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影片在英美主流媒体的评价只能属一般。烂番茄的分数是5.8分,以10分制标准来看属于不及格分数。影评人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这是塔伦蒂诺无足轻重的一部电影,影片最多是有一些磨坊电影(grindhouse)的优点。大牌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认为影片只值一半票价,明显缺点是对白过于冗长。《卫报》专职影评人皮特·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对影片的负评意见和伊伯特趋同。而法国《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再次站在了美国媒体影评人的对立面,他们毫不吝啬地将影片选作年度十佳的亚军。

塔伦蒂诺铁杆粉丝众多,在影史自有其地位,他的长处与短板其实都暴露得比较明显。作为骨灰级迷影青年出身的塔伦蒂诺,最擅长的是抄袭、拼贴、改造、戏耍、颠覆各种流行文化产品,他的电影是比较典型的关于电影的电影,有着强烈的自我反身特质。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影评人拿塔伦蒂诺和戈达尔相提并论。但正如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所驳斥的,一是必须要比较下二人引用的文本的区别(经典VS垃圾),二是引用的目的有何不同。塔伦蒂诺颠覆的目的在于获得逗乐的感官愉悦,是一种游戏心态。《低俗小说》不下几十次地用“黑鬼”(nigger)这个词,但塔伦蒂诺的本意与嘲弄无关,甚至与现实无关,他只是想试试在电影媒体中反复用这个词会有什么出其不意的效果。换言之,塔伦蒂诺对这个词的使用本身没有做过任何意义上的严肃思考,用这个词就是为了好玩。好玩是因为现实中不可能用、不允许用。所以,对塔伦蒂诺最犀利最切中要害的评论还是詹姆斯•纳雷摩尔(James Naremore)那句话,“实际上,塔伦蒂诺给我们的是可口可乐,个中见不到什么马克思”(套用了戈达尔《男性女性》中的名言)。翻译下这句话,意思就是塔伦蒂诺的电影只有消费娱乐没有现实批判。

问题在于,《低俗小说》、《无耻混蛋》这样的有关现实、有关历史的电影,持这样的视角评论也许不无道理,但是《金刚不坏》这样与影史对话的电影,如果还是持这种标准,那就有刻舟求剑之嫌。

《金刚不坏》作为类型片最大的噱头是与已经消亡的磨坊电影对话。磨坊电影是美国影院曾经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放映方式,这些影院实行双片连映制度,低票价,放映的都是汽车电影、杀人狂电影(slasher film)、恐怖片等主要以消费性和暴力为主的剥削电影。一直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影院还存在。到了九十年代影碟市场的完善,这类影院就彻底消失了。横向比较,磨坊电影的放映环境、气氛有点类似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录像厅。

《金刚不坏》讲述的是一个变态杀人恶魔寻找女性猎物,继而以撞车肢解女性肉体的方式发泄性欲的故事。这是非常典型的杀人狂电影。塔伦蒂诺明显是这方面的专家。他非常精心地设计了影片的结构、美学以及角色身份的呈现方式。影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本评论仅针对113分钟的国际发行版)。上半部分我们可以视作是对杀人狂电影的温习(假设塔伦蒂诺穿越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半部分其实可以不用拍)。塔伦蒂诺以非常复古的方式拍摄了1970年代磨坊影院放映的杀人狂电影。影片整体视觉效果非常穿越,画面都是粗颗粒且充满刮痕,开场出字幕的时候甚至出现跳接的情况,这都是当年磨坊影院的放映常态(拷贝反复放映或者运输的时候不慎导致拷贝出现损坏情况)。

视觉效果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叙事法则是要严格遵守杀人狂电影常规套路。以《惊魂记》、《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为代表,这类电影有一些创作者与观众的默契。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杀人者一方为强势,被害者一方为弱势。这个原则是满足观众观看此类电影特殊的心理震荡原则,只有看到孱弱的一方受到迫害,肾上腺激素才会被调动起来,同情心才会产生。更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所谓好奇害死猫,或者说自作孽不可活。受害者被杀人狂疯狂迫害,很多时候是自己犯错所致。这一点在观感上更容易让观众揪心,同时又获得凌驾于上的智力优越感。另外,美国是清教徒国家,即便是低阶类型的恐怖片,也会存在一定的教化意图。受害者先犯错原则是基督教原罪意识的变相反映。

《金刚不坏》的开场戏就是跟拍女性裸露的大腿,影片中受害的一群女性,祸根是自己招蜂引蝶,在电台广播中公开释放诱惑性的诉求,直接导致杀人恶魔一路跟踪过来,酿成巨祸。其中一位白人女性,甚至还在酒吧主动要求搭车杀人狂,最终被活生生撞爆简直是咎由自取。并且这些女性都拥有放荡淫乱的个性,而在高潮戏设置避过之前劫难的硕果仅存的处女与杀人狂决战是杀人狂电影通行的法则。上半部分的高潮戏,是杀人狂高速驾车撞毁女性主角所驾驶的车,塔伦蒂诺以慢镜头反复播放的方式拍摄了女性被肢解的残暴过程。塔伦蒂诺还生怕当代观众不解,让警察在上半部分的结尾解说了一通,陈述杀人狂作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性欲,撞击的过程对杀人狂来说就是强奸、性交的过程。

真正发挥出塔伦蒂诺水平的是影片的下半部分。下半部分故事主体依然是一群女孩被同样的杀人狂主角跟踪,但女孩的反应完全不一样,结局也完全不一样。塔伦蒂诺在上下部分转场的时候还玩了一个花招,银幕色彩由上半部分的粗颗粒配划痕,先是转为洗去了颗粒感的正常黑白色,接着又转为了彩色。这又是明显偷师戈达尔《轻蔑》的路数。颜色的不同,导致了观众对女性身体感觉的变化。戈达尔名言,“推轨镜头是一个道德问题”,色彩何尝不是。

类型片的一大改革在于,对观众与影片的契约的打破,打破的动机在于对契约本身的陈腐的抗议。没有什么能永恒不变的无数次被重复的套路。杀人狂电影如果杀人狂一方由强势变成弱势或者强者遇到更强者会有何效果?这便是塔伦蒂诺在下半部分试验的意图。下半部分几位女性的性格设计与行为逻辑与上半部分的女性明显不同。她们不再是好奇害死猫的行为承担者,她们并没有主动诱惑杀人狂,她们与杀人狂的相遇纯粹偶然。而这四位女性也并非一边倒的拉拉群体或者说男人婆,其中二位只是恰好是机械爱好者,但并非那种憎恶男性的女性。玛丽·伊丽莎白·温斯泰德(Mary Elizabeth Winstead)扮演的喜欢观看女生春梦电影《红粉佳人》(Pretty in Pink)傻白甜女孩,则成为了被调侃的对象。

布拉德肖与伊伯特都诟病影片对白过多,但对白从来是塔伦蒂诺的一大特色,也是引发他被拿来与戈达尔比较的一个重要原因。塔伦蒂诺的对白总是包含各种段子,但从不存在塑造角色的功能,因为塔伦蒂诺电影的所有角色几乎都一个德性──他自己的化身。他的对白更多的是议论的功能,借壳生蛋。本片中的对白都是女孩之间的各种有用没有的斗嘴,其实是各自生活状态的流露。下半部分,借着对话,塔伦蒂诺又显摆了一把自己的影史功力。二位女孩报了一会儿汽车电影的菜名,又强烈表达了对1970年代经典汽车电影《粉身碎骨》(Vanishing Point)的热爱。《粉身碎骨》是一部表达个体对自由状态极致追求的汽车电影,在这里也可以视作二位女孩的人生志向。

影片的巨大颠覆、解构快感来自结尾高潮部分。先是上演了对赛车外行观众来说有点陌生但有意外之喜的船桅(ship's mast)表演。这是将车当作船来航行所产生的快感,这个段落有点像是女孩在与车做爱,妩媚又张扬。但也是这个段落引发了杀机,高潮段落接续上演。本来以为胜券在握的杀人狂主角,万万没想到遇到了高手。在通常的杀人狂电影中,被迫害的女主角即便最后逃出生天,整个搏斗过程也是异常激烈,大战几百回合不说,杀人狂常常还是不死神魔。本片彻底颠覆了这个构造,三位女主角逃过撞击之后,突然萌生报复念头,整个复仇过程一气呵成。“强奸未遂”的杀人狂反倒被两位女汉子“鸡奸”了一把。这是最后高潮撞车戏的快感来源。

《金刚不坏》至少证明了一点,当无关现实、无关历史、只关涉电影的时候,塔伦蒂诺的电影是真正充满智性与创造力的。

(已刊虹膜公号邪论专栏)

 2 ) LM电影,电影ML

做影评的,或者写观后感的,很难对付这部片子。如果你是前者,看完后竟然发挥起考据癖来,会变得比昆汀那没完没了的叨磕还讨厌;如果你是后者,大概只能给出一个字的感叹:爽。反正都是废话,可人家昆汀已经在片子里废话了够,被折腾完了的大伙,谁还有心思听你的呢。

所以在此我无从废话。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极了那个BT到极点的用4个慢镜4个角度呈现出来的肢体横飞的血肉模糊的撞车场面——没有人像昆汀干得这么彻底:噢,看不清楚啊,用慢镜,噢,看不过瘾啊,倒回去,换个角度再看,噢,不刺激啊,再换个角度,看那个美女的大腿如何在撞击下从身体撕裂开去飞到路上还翻个跟斗……完全深谙SLASH FILM爱好者的情趣,体贴到家。

也和你们一样,我也看出来片子里关于CLASH和SEX的辩证法,因为实在是太多性暗示了,这里头女人们大腿张开的次数,一点都不会比那些劲道的音乐出现的次数来得少。我很怀疑邪恶的昆汀这回是赤裸裸地把电影当作性事来拍:上半段,前戏、高潮、男上女下,下半段,前戏、高潮、女上男下,一点都不含糊。汽车被当作巨大的性具相互冲撞,相形之下,David Cronenberg那部CLASH委实是过于迷离,不如昆汀来得坦白直浅。

最后,还是和你们一样,享受完这部《玩命·飞车·杀人狂》(DEATH PROOF)之后,我盼着《磨坊》的下半部,罗伯特·罗德里格斯那部据说更加牛叉的《索女·丧尸·机关枪》(Planet Terror)尽早来临。双剑合璧,复活邪典电影传统的《磨坊》(Grindhouse)绝对当得起本年度至激至酷的称号。

 3 ) 不要酒精不要毒品的natural high

跟ybman聊“我最喜爱的金庸作品”,永远是射雕英雄传。他说难道你不喜欢笑傲江湖吗,鹿鼎记呢

我喜欢它结局圆满啊,很具幸福感。你看神雕,一个人断手一个人被强奸不说,两人还分离那么多年不知道对方存在;鹿鼎记呢,全部都是偶然事件,韦小宝要不是运气好可能早就性命不保了,根本对自己的未来没什么掌控,也不脚踏实地;令狐冲是洒脱,但任盈盈却只不过是心动对象,没可能成为红颜知己。

那么,其实你是喜欢那种生活,他说

还真是。我需要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需要不止做好情人还是好红颜,最重要的,在生活中要做绝对的女主角。而我看过的区区数部金庸里就只有黄蓉是绝对的女主角,即便生活有艰苦,环境也会险恶,精神却总是有寄托,不止是爱情,亲情、友情一个都不少。可以说,我喜欢它,不是因为金庸写的极端好,而是金庸写的我认同,在阅读过程中我角色代入了。

由此说来,Death Proof让我极端兴奋,也是因为角色代入原则。反正,ybman说,女权者都喜欢。

除去Quentin原来就是我大爱外,有以下三条原因
1、是人都会害怕,只要你有力量还击。有没有力量还击的先决条件是,你对那个人的身份有没有认知,如果要贴符号为“变态杀手”等等的话,勇气已经丧失一半

2、青春期很危险。我们搔首弄姿的青春期,以为能把男人看透,能将男人玩弄股掌,谈来谈去只有感情,其实正是丧失自我的表现,是力量薄弱的表现。也可以说世界里只有感情的美女很危险很无力,混在智慧女圈子里更会凸现这种无力(其实我们没有人知道片中Lee发生了什么。。。)

3、肾上腺激素。Zoe、Kim飙车时,它还分泌的没那么明显,自Zoe从草丛中起身,拾起路边杠棒,汹汹到:我们去干掉他以后,就开始急速飙升,至三人你一拳我一拳生生将变态打倒在地告终。

我隐约觉得Quentin生命中女性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他的戏总有点女权味道,有相同感觉的还有woody allen,即便他的生活观很悲观。而他们俩,在众多人眼里都喜欢絮絮叨叨,拍些不知所云的对话戏,没准才是拍片的真实用意,让所有人看着看着就被灌输观点了,还很享受,真是爱控制的高智商男呢。

 4 ) OH, MAN, I LOVE THIS MOVIE

说实话,很多人喜欢《KILL BILL》,我却不那么感冒,可能是因为里面致敬的对象我过于熟悉的缘故。
但这部电影《DEATH PROOF》,实在太让我喜欢了。
因为,它实在太昆廷了。没有什么,比原汁原味更让人觉得过瘾。

首先,要说《死亡证据》是一个极端恶劣的翻译,不仅误导,而且风马牛不相及。真要硬译,也应该是《防死》才对。这个名字应该来源于特技员麦克(就是老不咔嚓的柯特 拉塞尔演的)的那部特技车,但我觉得这个名字本身,和《PLANET TERROR》一样,是特意为七八十年代的磨坊电影致敬,它们合起来的《GRINDHOUSE》就是明证。我想昆廷和罗伯特特想回到那个时代,和当时的B级片导演海玩一票吧?不过那时候拍这些耸人听闻制作粗糙的电影是为了钱,而这二位爷,则是纯粹的兴趣,所以才能把这种风格玩得如此地道,不过,这也得说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的饥不择食已经被洗刷成一种时尚了——与此类似的,还有LOMO相机的流行,以及,地瓜叶成了山珍上了餐桌。

电影本身是非常让人称道的——尤其是几段长镜头,可以做为摄像师的教材了,画面的转切和重心人物的变化严丝合缝。
至于那几个血腥暴力的瞬间,更让我无限怀念起中学时代站录像厅的时光来——前半场那几个不停地踩油门重复,后半场那漂亮的一劈腿,让我想起一部港产武打片里击中某个练金钟罩坏蛋的罩门的镜头——一只手捏爆了俩鸡蛋……
算了,这个有些扯远了。

至于JUNGLE JULIA那只飞腿,BUTTERFLY脸上碾过的车轮,在我看来,远不如那些古老技法的焕发青春来得过瘾,尤其是那些粗糙的画面剪辑,还有背景音乐,神似当年的老片子。

电影的情节也原汁原味,简单彪悍,干脆利落,却又出人意料。这里要赞一下老梆子柯特,把个恶棍给演活了,尤其是在下半场。不过这里面有一半是导演的功劳,Y把这个角色给设计得真好。
其实这个电影也不是完全的紧凑,很多大段的对白和长镜头,这些地方,看似松垮,却绝对不是敷衍——要知道当年的电影里,这样的地方是必不可少的,那是低成本的精髓。当年那些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的导演,可不能像龌龊司机那样来一长串的疯狂汽车追逐,我靠,那得耗掉多少钱啊,几场血腥刺激的戏是用来提气的,短而精悍,剩下的就要靠那种室内戏来弥补了。鬼才昆廷没有忘记这个,所以这90分钟统统是精华,所以如此过瘾。

Y还在《DEATH PROOF》里露了一小脸,那个酒保WARREN就是,一瞧那贼眉鼠眼的样子我就认出来了。

 5 ) 慢热的爽片儿

其实一开始的三分之一时间,我已经对这部片子失去信心了。
于是我不厚道的按了快进。
看到一个极其血腥的场面----一个女人的腿。。。。
于是我打算继续看下去。
大伙儿有没有注意到,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画面色彩是完全的不一样。
可以理解为是女性半边天时代的到来么?
或者可以说是女性不再是那么好欺负的时代到来了?
后来看到三个妞儿把那老变态撞的死去活来
我觉的酣畅淋漓。。。。
完全忘了这片儿有一半时间都是在讲台词的事儿。
我爱昆丁,他的片子向来以“爽”著名的吧。

 6 ) 女人的废话可不是昆汀的废话喔!

看过这部电影的,尤其是男性,好像都嫌这电影里女人们的“废话”太多了。昆汀电影里话多的人物一向不少,可是这电影基本都以对白为主了!向B级片致敬,有这么致敬的吗?谁见过对白这么多的B级片啊!所以说昆汀从来都是一个大骗子,你怎么能相信他呢。
  
  我猜看过这电影的男人还不喜欢这个结尾。让几个女人畅快淋漓地爽够了做结尾,男性尊严何在啊。虽然KILL BILL里的乌玛瑟曼也爽翻了,但她到底是一个人,而且以她的形状,男性尊严被她践踏也算值。可那几个女的,实在算不上漂亮,稍微出挑点的那个最后还不在场,所向披靡的特技人,死的冤啊。
  
  难道你没有好好听过这四个女人说的那些废话?她们说男人是自己被“吸”过来的;和大导演在拍拖时只给他牵手因为不想自己被看做“和其他那些一样”;她们各有所长,对喜欢的东西如数家珍;最可怕的是,她们很团结!虽然那个最漂亮的因为脑子不太好使时不时被她们戏弄,但是她们却,互相帮助!这哪里还是女人啊!
  
  女人不就应该是,象前面四个那样,卖弄风骚就是唯一的专长,没人理就心慌,男人一求情就心软,看着几个在一块粘得象糖,一背脸儿马上象冤家一样,就是最后被征服也要死的让男人心滿意足呀。
  
  所以昆汀其实是想说,时代不同了,女人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哥们儿出去混,千万要小心行事啊!

 短评

怎一個爽字了得

4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好性感的过期胶片啊……“乱侃-追车-更长的乱侃-超级追车”

9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怀尔德编剧秘诀第十条:第三幕要营造节奏和情节直至最后一起事件发生!然后点到为止,不要拖泥带水。将此理念发挥至极致的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坏人刚一倒地毙命,“剧终”马上登场。昆汀喜欢这种超麻利的收官感觉。但估计老比利看过之后还是会嘟囔:虽说不要拖拖,但这样也忒快了吧?“反派话多”是西影类型无法克服的结构问题。因为他们用枪!枪的速毙性之于时间跨度、非肢体接触之于动作烈度,都是反戏剧高潮的,所以只能用违背逻辑的“说”来撑凑时长。而这两点恰恰是中国武侠功夫的优势。优势大到常常过分饱满太长跨度,以至于邵氏经典不得不胜负一分就必须冻帧速“终”…(昆汀库尔特拍摄现场讨论脚本: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759511705/)

1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其实还蛮好笑的

13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家乡地方台放过~原来是这个啊

17分钟前
  • Lejokin
  • 推荐

你妹呀~太过分了

21分钟前
  • D.JoY
  • 推荐

穷人拍电影就得这么来啊,往死里打

24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看到结局很是爽快,只是需要忍受前面的罗嗦冗长!Women stand up~Man down~

2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高潮很爽快

26分钟前
  • 泰坦
  • 较差

1. 昆汀居然用自己片子里的配乐(《杀死比尔》里的口哨)作角色的手机铃声,电影的互文本性; 2. 每段前面女生的唧唧喳喳实在是烦;3. 昆汀真是个大足控啊! 4. 前3/4一直压抑积蓄,后1/4一下集中爆发,所以会获得超乎寻常的爆爽体验;5. 类型与反类型,包括《杀出个黎明》,昆汀都是遵循类型而反类型

29分钟前
  • 江寒园
  • 推荐

【B】我所见过的最深刻的“装B不成反被×”的例子。此外,片尾曲和大腿舞那段的音乐太tm好听了。

32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本片再一次证明了:浅薄滴女人被怪蜀黍睡,深刻滴女人睡怪蜀黍~

36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最后那歌太好听了!!!

41分钟前
  • 蛋蛋
  • 力荐

变态遇到狠老娘…………真的想艹Rose McGowan

43分钟前
  • Harmonica
  • 推荐

杀杀杀,电影里女人狠是真狠,男人狠是假狠,一看到别人更狠直接吓得屁滚尿流

46分钟前
  • Lucifer
  • 力荐

我要是某个当年的戛纳记者在主竞赛看到这部,一定觉得昆汀彻底玩完了。不过放到现在就特容易洗白,比如说这其实是部MCU电影,又名《银河护卫队外传之星爵他爸在地球》。

50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前半场男人在上面,后半场女人在上面。高潮当然在后半场,废话!

54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我喜欢它的形式,不喜欢它的内容,这也许和我是搞设计的有关系。这片子其实就是装B的电影,所谓CULT,就是装B的标签而已。

56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各种大脚丫子摆明了告诉你这是昆汀的片,但除此之外这其实是他献给替身演员们的赞歌:科特·拉塞尔出演替身演员杀人狂,御用替身佐伊·贝尔本色出镜,各种有趣的梗信手拈来,各种风格的混搭显现出巨大的割裂感却并不生硬,最后的The End真是太邵氏了。

5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结尾的the end出现的太有才了

60分钟前
  • lycr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