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情片英国2012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汤姆·希德勒斯顿,西蒙·拉塞尔·比尔,艾伦·阿姆斯特朗,朱丽·沃特斯,伊恩·格雷,玛克辛·皮克,大卫·道森

导演:理查德·艾尔

播放地址

 剧照

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2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3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4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5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6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3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4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5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6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7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8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19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1:39

详细剧情

BBC2历史电视电影系列《空王冠》(The Hollow Crown)4部经典莎士比亚作品的新演绎,分别是:《理查二世》(Richard II)、《亨利四世:第一部》(Henry IV, Part 1)、《亨利四世:第二部》(Henry IV, Part 2)和《亨利五 世》(Henry V)。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为了向全世界展现英国文化,这四部电视电影将作为伦敦文化奥运的重点推荐剧目向全世界推行,在2012年6月播出。  夺取理查二世权势的亨利四世,将由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饰演,将由《丑闻纪事》的导演理查德·艾尔掌镜,在《复仇者联盟》中雷神弟弟“洛基”汤姆·希德勒斯顿 Tom Hiddleston将饰演Prince Hal,西蒙·拉塞尔·比尔 Simon Russell Beale饰演约翰·福斯塔夫爵士,艾伦·阿...

 长篇影评

 1 ) 也谈比较

《空王冠》开播以来就一直关注着,在这里看了一些关于Tom Hiddleston及Ben Whishaw两位演员的比较,自己也来说两句。
关于表演,我在乎的重点在演员所想呈现的感觉和最终完成的效果,至于剧本的改编和配角的因素就不多讨论。

Whishaw版本的理查二世——把外界关于gay king的争议丢在一边——好就好在,演员完成了他想要完成的东西,而不存在“心有余力不足”的问题,心之所至演绎所达,非常自如;

亨利四世,上下篇一起讨论,Hiddleston把一个十六岁王子的朝气和幽默表现的还是比较完全的。只是(当然这也和导演的方式有关),似乎表面的闹腾多了些,虽说较理查二世,亨利四世更多群戏场面,但集中到个体(比如Hal),表现欢闹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依靠大声笑闹,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有些同学赞扬Ben Whishaw,很大原因是惊喜于他丰富的肢体语言让戏剧变得异常生动可信,而Tom Hiddleston的面部表达到位,遗憾在soliloquy-delivering时身体语言单调了些,有些时刻——直白的说——是乏味的。比如Hal在亨利四世的床前对着入睡的父亲倾诉,此时的声音、动作当然要追求轻、静,但绝不等于“少”、“呆板”。
或者不谈独白演绎,拿亨利四世上篇来说,1小时20分左右,Hal准备离开,说着战争的设想,”The land is burning, Percy stands on high, and either we or they must lower die!”,这几句话演员是扶着木桩几乎静止着完成的,没有对话感,若原本就是在追求演讲感,“不共戴天”又说得不够怒火中烧,这是肢体语言欠缺带来的缺憾。

就着再举一个小例子:Richard II中理查被带到波林勃洛克和众贵族面前,放弃王权的那一幕(原剧本Act IV),关于王冠与深井的比较,Whishaw在Rory Kinnear碰到王冠的一瞬将自己拉向前,以及最后跪下将王冠先向后一收再更大力气地推出去(”And send him many years of sunshine days!”),这些都不起眼,但是细节的累积造就了作品可感可信的素质。

话说回来,同为RADA毕业,Ben Whishaw在莎剧方面或有更多经验,刚毕业时扮演哈姆雷特,后来的《暴风雨》,包括契科夫的《海鸥》都给了他对作品的更多感觉,多次剧院演出的经验也是大大有益的,Tom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作品不少,也出演过《辛白林》、《奥赛罗》这样的莎剧经典,但恐怕不似前者organized&polished,不过假以时日定会更加精纯。

Whishaw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描述过心中对于理查的印象(大意):someone being forced to confront the vulnerability, have their illusions shattered;在Shakespeare Uncovered纪录片中,抖森这样阐释对哈尔的放纵的理解(大意):“哈尔有其cynical的成分……;我不会说他有一个什么“计划”,也许他只是在投入生活:知道这样的时光是有尽头的,所以在拥有这样的时光的时候,就尽情享受。”

借着奥运之机BBC推出了这个莎翁的历史剧系列,让我们也跟着重温了英国历史和英国文学的双重旧梦,吸引了更多人对莎剧的注意,Richard II本身有独角戏的性质,更容易出彩,Henry IV中Jeremy Irons领衔的一众戏骨让两个过去的夏夜星光璀璨。
至于本篇着力讨论的两位演员,都尽力向观众塑造了自己心中反复刻画斟酌的形象,他们无所谓高低,都值得尊重和鼓掌。

 2 ) 亨利五世成长史

看了一下午,终于看完了。决定把两部分放在一起评。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的初衷完全是冲着抖森去的,但看完之后,却不完全是因为抖森才给出这么高的分数。

对于英国历史的了解,似乎只是从高中历史书学到的那一点点,所以很惭愧的说,对于整个英国皇室的历史几乎都是空白,幸好在看电影之前还查了一些影评和相关资料。

不得不承认,BBC确实制作精良,而且演员们功力极深,即使是没露过几面的配角,那动作,那眼神,都演的恰到好处,再配上莎翁精彩绝伦的台词,精致的配乐,堪称完美。

说到台词,虽然没看过莎翁原著,但从参考的影评来看,绝大部分台词都是莎翁原创的,有些古英语,对于现代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韵律和节奏都极其美妙,诗一般的语言和独白,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演员方面,艾恩斯的老国王演的实在是太棒了,把国王的威严,对儿子的极端的爱和恨其不成钢的矛盾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一位君王的更加人性的一面也展现的很好,和儿子之间的冲突那一幕实在是经典之极,而临死前对儿子说的那些话,也体现出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这确实是只有老戏骨才能做到。

同时,当然要顺便表扬一下抖森,伊顿和剑桥培养出来的那种从骨子里带来的高贵而忧郁的气质,十分适合哈尔王子这个角色,而且与老国王的几次对白,也表现的非常出彩。说实话,虽然事先通过几篇影评已经了解剧情,但开头看到一位堂堂的王子混迹于市井之中,到处胡闹的时候,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到现在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他要以这种方式去面对世人?如果真是他自己独白里提到的那样,韬光养晦,让世人看到一位浪子真正回头,太阳冲破云雾而感到无比欢欣的话,也不至于用这种让他父亲心痛的方式进行吧?也许,像另一篇影评里提到的,他知道自己身负重任,因此想尽办法逃避他父亲那种生活,逃避权位,相比较于宫廷中的勾心斗角,市井间的插科打诨自然更加轻松,也更易于韬光养晦吧。

不过如果在中国的话,他这个样子,估计早就被罢黜太子之位了吧。难得他父亲尽管痛心疾首,却还真正相信他的能力。

幸好开篇有那段坚定之极的独白和我们能看得到的历史事实,否则,不仅连那个时代的人,就连我这个看电影的人,都难以相信他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但转念一想,整个王国都是他的,拥有无数的财富和权利,对于那些鸡鸣狗盗之事,也只是作为玩乐而看待吧,并不存在像其他损友那些想发财,想升官的欲望,说实话,我一直都觉得他是以一种戏谑而怜悯的态度去看待他的玩伴,他的那些可怜又可恨的子民的吧,由于本身身份之高,才不至于被那一点小名小利蒙蔽双眼,才能一直保持自身内心的高贵。

不过,这么做的好处确实是能让他更多的了解到真实的世界,远比做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贵公子更好。不过在此应吐槽一下英国百姓吧,居然和王子嬉笑怒骂,没有丝毫敬畏和顾忌,而且是在哈尔必然会继承王位的情况下,不仅大法官可以叱责王子,连普通百姓都可以肆意调笑他,不知道确实是民风淳朴,等级制度不够森严,还是哈尔自己努力营造出来的结果,反正这在中国古代,甚至现代,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出了与他父皇的几段对话意外,就是在他父亲生病后还和那些狐朋狗友出去“鬼混”时偶尔透露的真心话了,他问朋友,其实看到父亲病了,他比谁都痛苦,但如果父亲病重,而他不去照料父亲,却在外面和朋友鬼混时哭了,别人会怎么看他?朋友回答说,那一定会认为你是个伪君子。他说,他知道,所以即使心里再哭,他也不能在外面哭。当时他的表情,真的是比哭还难看的心痛。但他清醒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要留给别人的是什么印象,所以即使心里难受,也必须维持住。这也是身为一位王者必须拥有的品质。但个人觉得,这也是他自己刻意放浪形骸带来的坏处,为了登基时瞬间的一飞冲天,瞬间的浪子回头的改变,在之前的他,就必须一直维持他放浪形骸的不羁形象。但看到这段时,心里却在想,这又是何苦呢?
总体来说,抖森整个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很饱满,唯一就是笑裂的时候,瞬间洛基大人附体,让我有点穿越。。。不过忧郁的时候,生气的时候,难受的时候,那种威严,那种忧郁,与生俱来的高贵感,都是完美至极的啊。

不过想吐槽一下剧情,传说中的叛乱确实就像是两个村子群架,场面是完全没法和中国比了,而且是各种混乱瞎打,折腾一会就打完了。。。而且形容的叛军势力各种强大,形势各种危急,给老国王都折腾病了,最后却轻轻松松的都平定了,既看不出国王的智慧,也看不出哈尔的才能,只能判断出那些叛军真心是没长脑子,造个反都弱爆了。。。

表扬一下衣服,抖森的服装都很漂亮啊,当然和他极好的身材是绝对分不开的(自动脑补蔚蓝深海。。。拍飞脑残粉。。。)感觉除了老国王的衣服看起来破了点之外,大多数贵族的衣服设计的还是不错的。话说那王宫也够破的,怎么看都像是个山里挖的窑洞。。。不知道当年的英国人就是这个样子,还是BBC经费不足?

表示看到大小姐的时候,真的很开心,而且大小姐的古典气质非常符合角色的要求,虽然戏份不多,但演的都非常到位。话说演她丈夫的那位也很不错。

最后想说一下那胖老头,这么精明的一个老头,怎么就不懂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呢?我绝对认为哈尔其实还是很喜欢这老头的,只要他能收敛一些,哈尔必然不会亏待他,但这胖老头实在是不懂得什么叫见好就收,最后不得不用于杀一儆百了。而且从假扮国王那一次开始,哈尔就已经明确告诉他结果了,之后却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哈尔的底线,特别是在战场上,不英勇杀敌也就算了,居然不把剑借给王子,在两个亨利单挑的时候装死,在哈尔胜利之后抢功,用脚趾想想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是神马啊,居然还敢没事挑衅,在怎么亲密,也不是你生的,也是未来的君主啊,真是老糊涂了吧。只是不太明白的是干嘛要给这老头那么多镜头呢?

整体来说,整个亨利四世中,提到亨利四世的部分也确实不多,简直就是亨利五世前传,完全就是一部帝王成长史。只是这位帝王的成长经历完全是自己选择好的道路,不过市井中的经历,交往的这些人,也确实给他带来更多识人的经验,市井中那些快乐的生活,确实就像一场梦,一场可以逃避现实的梦,但是梦必然要醒过来,哈尔自己也从来没有迷失方向,一旦梦醒,便是一个全新王者,需要用君王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了,对人心的洞察,也更为明了,内心也更加强大。毕竟身为一位君主,说白了,也就是御人之术而已。

期待这位新王的更多成就,期待亨利五世的传奇,天佑吾王!

 3 ) 杰瑞叔的演技真的好~

接《亨利四世:第一部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movie.douban.com/review/10173643/


这一部的重点应该是亨利四世的去世以及亨利五世的继位,但是这条线的突出重点放在威尔士亲王在市井胡混时的老友福斯塔夫的身上,通过这个王子年轻时的损友来凸显王子在继位后的转变,瞬间从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变成了一个有谋略有承担的君王。

在莎士比亚原著中,福斯塔夫的用笔很重,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五十来岁的一个胖子,在亨利五世还是王子的时候,带着王子吃喝嫖赌样样来,而后在威尔士亲王杀死潘西后,福斯塔夫为了邀功撒谎说是自己杀死了潘西捞了个爵士来做,从此开始了“假贵人”的生活,而后有一幕戏特别精彩,把福斯塔夫这个人的人物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他知道了一起厮混的王子成了君主后,知道消息的一刹那就立马从军营启程回国,在整个过程中那浮夸的表演精准的诠释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小人态度,有一句台词是“快走,什么都不要管,整个伦敦的规矩都是我说了算”,但是当他赶到亨利五世登基典礼时,亨利五世直言“我不认识这个人,同时我也请大家记住,从今天以后现在的我彻底跟以前的我断绝关系”,这一幕对福斯塔夫来说简直犹如五雷轰顶,从此也摧垮了这个常年流连于酒色偷盗的老匹夫。

这一集的上半部分其实看的挺无聊的,一度昏昏欲睡,但也可能是前后这种反差才能凸显出亨利五世这个人的谋财大略吧,其实他什么都懂,也什么都知道,并非是真的纨绔不化,只是他太知道他的身份以及他的血统如果按照正常的途径去体验生活,周围的人都会是如何的虚情假意,与其这样他还不如自己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纨绔子弟,这样反而可以更好的保护他真正想做的事儿,这也为空王冠第一季最后一集《亨利五世》在英法战争中的英勇决绝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最后一段杰瑞叔饰演的亨利四世在移交王冠前对亨利五世说的那段话,演技炸裂,一气呵成。也完成了兰凯斯特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王位交接,“我毕竟不是正统的,但是我的儿子你确实名正言顺的继承了我的王位,现在政权并不稳定,所以你要好好的守护这个国家”最后这段话不管是作为父亲对儿子还是作为君主对继承人都是一个传承。

 4 ) Falstaff 这个胖老头好烦人(考究文)

说好的亨利四世,其实是在讲亨利五世的成长

但要是给我全程看抖森也就算了,偏偏百分之八十的篇幅给我讲内个 fat fuck Falstaff

来来去去就是嫖贪吃喝战场逃跑,烦不烦

原本以为是莎士比亚为了剧场收益强加的喜剧戏,还真的是!

Set in bars, castles, and battlefields, Shakespeare’s Henry IV is presents a peculiar version of chivalry. Upon first inspection, this play reads as a boy’s tale of mischief, kingly growth, and knightly success. Shakespeare, however, proves too elusive a dramatist to offer so simple a play. Although a history, Shakespeare also has saturated the work with qualities of another genre: the Comedy. In this play, readers see the comedic in both plot and character. In regard to plot, Shakespeare employs a block comedic in both senses of the word on a very strange case of unrequited love: King Henry’s affection for Hotspur. Fittingly, Shakespeare also removes that block—which makes the play comedic, not tragic—in an equally unconventional way. In Hal’s slaying of Hotspur, Hal replaces King Henry’s desire as Hal emerges as a deserving successor. Numerous comedic foils and aids interact with this block; however, one character in particular, Falstaff, is bound exceptionally tightly to this play’s comedic tone. The unofficial jester of King Henry’s court, Falstaff serves as this play’s emblem of comedy. Falstaff not only offers a comedic disposition but also drives the play’s larger comedic plot by aiding in Hal’s development as a successor. Henry IV, although a history, is irrevocably tied to the comedic both in jest and in structure. 摘自 Michael Miller 论文

嘿!我怎么不觉得高兴???我宁愿看一家子要死要活哭哭唧唧两小时哦!

虽说是强加,Falstaff 居然是有原型的。原型叫 John Oldcastle,是个骑士:

Oldcastle is first mentioned in two separate documents in 1400, first as a plaintiff in a suit regarding the advowson of Almeley church, and again as serving as a knight under Lord Grey of Codnor in a military expedition to Scotland.[1] In the next few years Oldcastle held notable positions in the Welsh campaigns of King Henry IV of England against Owain Glyndŵr, including captaincy first over Builth Castle in Brecknockshire and then over Kidwelly.[2]
Oldcastle represented Herefordshire as a "knight of the shire" in the parliament of 1404, later serving as a justice of the peace, and was High Sheriff of Herefordshire in 1406–07.[2] 摘自维基百科

人家也的的确确是亨利五世登基前的朋友,还跟着他去法兰西打过勃艮第人:

At some point in his military career Oldcastle became a trusted supporter of Henry, Prince of Wales, later to become King Henry V, who regarded Sir John as "one of his most trustworthy soldiers".[4] Oldcastle was a member of the expedition which the young Henry sent to France in 1411 in a successful campaign to assist the Burgundians in the Armagnac-Burgundian Civil War.[4] 摘自维基百科

后来 Oldcastle 怎么倒台的呢,没说他吃喝嫖赌,是因为信了异端罗拉德派(Lollardy)。

罗拉德派使用英译圣经[2],认为圣经至上[3]。在圣餐的问题上,主张圣体共在论,反对圣餐变体论[4][5] 他们认为要得到救赎洗礼告解都不是必须的。认为祷告斋戒都没有任何圣经上的依据。反对偶像崇拜教皇赦免[2]约翰·佛克塞将罗拉德派的信仰总结为四条:反聖徒崇拜、反朝圣、反圣餐变体论、要求使用英文圣经。摘自维基百科

这他妈为什么这么眼熟这不是新教吗?怎么说,就是宗教改革前兆,天主教眼中的异端,晚来一百年没准就被亨利八世扶正了。历史上的罗拉德派也是后来宗教改革期间清教徒的来源之一:

Lollards were effectively absorbed into Protestantism during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in which Lollardy played a role. Since Lollards had been underground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the extent of Lollardy and its ideas at the time of the Reformation is uncertain and a point of debate. 摘自维基百科

可惜 Oldcastle 信得太早,当时异端可是要被火烧死的哦:

Lollardy had many supporters in Herefordshire, and Oldcastle himself had adopted Lollard doctrines before 1410, when the churches on his wife's estates in Kent were laid under interdict for unlicensed preaching. In the convocation which met in March 1413, shortly before the death of Henry IV, Oldcastle was at once accused of heresy. 摘自维基百科

被指控作异端还没被抓,全靠他跟亨利五世关系铁。直到他的异端语录被发现——可铁证如山了五世还想着保他,足见真情。谁知他不识好歹说宁愿把财产全部上缴都不愿意放弃异端信仰:

But his friendship with the new King Henry V prevented any decisive action until convincing evidence was found in one of Oldcastle's books, which was discovered in a shop in Paternoster Row, London. The matter was brought before the King, who desired that nothing should be done until he had tried his personal influence. Oldcastle declared his readiness to submit to the king "all his fortune in this world" but was firm in his religious beliefs. 摘自维基百科

这么刚烈的事剧里的 Falstaff 可做不出来。不仅如此,被关进伦敦塔大牢的他还越狱了,历史上的他必须身手不凡,至少不是死胖子。越狱后起义,并尝试绑架他的好基友亨利五世(???五世对你这么好你这样子良心过得去吗???),终于被斩。

John Oldcastle, a close friend of Henry V of England and the basis for Falstaff in the Shakespearean history Henry IV, Part 1, was brought to trial in 1413 after evidence of his Lollard beliefs was uncovered. Oldcastle escaped from the Tower of London and organized an insurrection, which included an attempted kidnapping of the king. The rebellion failed, and Oldcastle was executed. 摘自维基百科

莎士比亚原来用的就是他的真名,后来被 Oldcastle 的7或8或9世孙 Cobham 十世男爵强烈反对而改名。

Shakespeare originally named Falstaff "John Oldcastle". Lord Cobham, a descendant of the historical John Oldcastle, complained, forcing Shakespeare to change the name. 摘自维基百科

是 Oldcastle 的后代为什么姓氏却不一样呢?原来 Oldcastle 虽然出身不明,但娶了三世 Cobham 男爵的女儿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连后来进朝廷都是冠妻姓:

In 1408 he married Joan, the heiress of Cobham — his third marriage, and her fourth.[2] Thi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his fortune and status, as the Cobhams were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families of Kent".[3] The marriage brought Oldcastle a number of manors in Kent, Norfolk, Northamptonshire and Wiltshire, as well as Cooling Castle, and from 1409 until his accusation in 1413 he was summoned to parliament as Lord Cobham.[3] 摘自维基百科

好了,那 Falstaff 这个名字哪来的呢:

The new name "Falstaff" probably derived from the medieval knight Sir John Fastolf (who may also have been a Lollard). The historical John Fastolf fought at the Battle of Patay against Joan of Arc, which the English lost. Fastolf's previous actions as a soldier had earned him wide respect, but he seems to have become a scapegoat after the debacle. He was among the few English military leaders to avoid death or capture during the battle, and although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he acted with cowardice, he was temporarily stripped of his knighthood. 摘自维基百科

Falstaff 还在法国跟圣女贞德打过仗。早年英勇善战,后来战场落跑,被夺去其实头衔。跟 Oldcastle 唯一的相似点是,Falstaff 貌似也是个异教徒。于是 Falstaff 的名号,Oldcastle 跟亨利五世的友谊,以及Falstaff 的逃跑事迹就被两百年后的莎翁拿去写剧本了。

瞎几把总结:莎士比亚为票房不择手段,挂羊头卖狗肉,抹黑骁勇善战的宗教改革先驱,在剧本中强加尬笑喜剧戏。

And that's how I wasted my Saturday afternoon on wikipedia.

 5 ) 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All hail to his Majesty Henry IV!是的你没看错,Henry IV, 新王虽已登基,我的敬意归于旧王。铁叔用一场伟大的表演为本片正名,什么小王子老流氓统统靠边站,看清楚本片名为《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一出场我的心就揪紧了,那样疲倦的面容和蹒跚的脚步,不复上部中的英武威仪。强敌窥伺在侧,境内叛臣四起,王储浪荡无行不堪重任,更要紧的是,他的良心自篡位弑君以来只怕未有片刻安宁。在下部中,亨利四世终于不堪俗世和灵魂的双重负荷,一代枭雄君王走上了他的末路。
铁叔的演绎臻于化境,我简直不知从何赞起。妙到颠毫的肢体语言、深沉广博的气场、精微细腻的细微表情和眼神流转、无比深厚的台词功底,无一不令人赞叹。亨利深夜无寐,在阴冷空旷的王宫中逡巡,喃喃低语那一幕是本片我第一次看哭。铁叔蹒跚踱步,周身萦绕着萧索冷清孤寂的气场,苍老的手指轻抚王座,吐出无奈自嘲的语言,铁叔的这幕独角戏在我看来是不逊于高潮部分的父子对峙及诀别。

不知道是不是我一个人的错觉,我觉得在铁叔演绎下,沉疴缠身的亨利四世有点微妙的孩子气。执拗得像个孩子,眼神里偶有一闪而过的惊惶和无助。他的朝臣和他说话也总有一点点哄劝的味道,就像迁就自家一位不大讲理的老人。这种感觉对我而言是大杀器,莫名地戳心戳肺戳泪点……

至于父子对峙的那场戏,我没有太多的语言可以形容,只能说铁叔的表演堪称神迹降临。我最近一次看到老戏骨rock me to my core级别的震撼表演还是Anthony Hopkins爷爷在Amistad中的法庭陈述一幕。演对手戏的抖森也顶住压力,发挥了应有的水准。在王座上时眼神里的哀恸、惊见以为已死父亲重新出现的惊惶、面对父亲的斥责无力辩驳的委屈无助都可圈可点。看了一下评论,有很多说抖森完全被比下去了,我只能说用铁叔这一幕的表现作为演技标准来要求抖森简直可以算是对这年轻人的肯定。我个人觉得抖森的情感和动作神情都把握得很好,更关键的,和铁叔的互动契合流畅,使得这一幕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场面上并没有彻底一边倒的失衡感。

我对抖森在本片中的演技最大的不满其实来自前一幕Hal在父亲病榻前的独白。我不清楚是导演的意图还是演员自己的发挥,在我看来这段独白无论语气还是神情都太平淡了。这里暴露出抖森演技上的一个短板,当他需要用平和内敛的台词和尽量少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时,他的表演尚欠深度,缺乏感染力。比如这场戏,Hal在父亲床前不能高声说话并不代表当时他的内心没有五内如焚翻江倒海,但他的表演没能引起我的共鸣。伟大的演员就像冰山,朴实的词句平缓的语气起伏和简单的动作是水面上的一角,但他们总能让观众窥见冰山的另外八分之七,蕴含在角色表象之下的深厚情感,这就是表演的魔力,抖森还差得远啊。

抖森另一个近来开始受到诟病的不足是台词功力。我看到不少人觉得Hollow Crown系列里他的台词弱于他人。上下两部我都仔细看了三遍,也或多或少有类似的感觉。按理在RADA学习戏剧的他台词功底不应该仅止于此,重听Othello后我可以肯定本片中他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准。有深厚戏剧功底的演员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电影中的表演留有过重的戏剧痕迹,我不知道抖森是不是有意在削弱这种痕迹而矫枉过正,但要达到力度、美感、协调性的完美平衡谈何容易,当前他还是应该专注于如何让台词更有张力才是。至于收放自如,那是再上一个台阶再考虑不迟的事。

爱之深责之切,我是真的很喜欢抖森,对作为演员的他有很高的期许,难免求全责备。抖森在他这一代年轻演员中算是起点相当高的,但以目前来看,和前辈的差距非一日之功可以弥补,想成为伟大的演员谈何容易,不能单靠过人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年深日久的不断锤炼沉淀内涵,才能煅造出收放自如的完美演技。抖森若想与他的偶像Daniel Day-Lewis比肩,必定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努力。眼下才仅仅是开始,将来他面对的挑战会一个比一个严峻,评论也将逐渐由对新人的鼓励转为挑剔苛刻甚至质疑。当然,这对于头脑清醒意志坚定的演员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相信抖森也会欣然接受,有则改之。

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既然想头戴王冠,就接受不得安眠的现实吧

 6 ) 下半部分剧透来啦

下半部分讲的是 约克大主教 毛勃雷勋爵 海司丁斯勋爵 的叛乱。

约克大主教

毛勃雷

海司丁斯勋爵

再来个三人大合影

上半部分讲到 诺森伯兰 一方战败, 海司丁斯跑来报告了战争失败和他儿子 霍茨波 的死讯,国王已派兵来攻打的消息。诺森伯兰想立刻去报仇雪恨,科尔维尔 劝说他:约克大主教正在以被害死的国王理查二世的名义,把反叛变成正义,征集强大的军队开始行动。只要诺森伯兰和约克大主教联合起来是大有胜利希望的。诺森伯兰乃决定召集众人,商量自卫的复仇计划。另一方面,在约克大主教府邸,约克大主教、海司丁斯勋爵、毛勃雷勋爵这些叛乱贵族也在商量大事,他们决定马上行动,公布叛军起兵的理由。

诺森伯兰

上一集里出现过的霍茨波(诺森伯兰之子)

科尔维尔

福斯塔夫既怕死,又过不惯战场的艰苦生活,他在索鲁斯伯雷战役后不久,便带着侍童溜回伦敦。哈尔亲王和他的酒肉朋友 波因斯 二人在伦敦街头听说福斯塔夫等入在酒店里,便与波因斯悄悄来到野猪头酒店,无巧不成书,福斯塔夫正和一个叫做 桃儿 的妓女鬼混,而且二人正在谈论亲王。福斯塔夫把哈尔亲主说得一钱不值,说亲王浅薄无知,嘲笑他只能当个伙房。哈尔亲王从楼上跳下来,质问福斯塔夫为什么背地里侮辱他,福斯塔夫又是百股抵赖。亲主因公务在身,没敢再耽搁放下此事即刻离去。这时,有人来催福斯塔夫快动身上前线去、军命前就连福斯塔夫这样贪图安逸、酷爱酒色的人也不敢停留,匆匆走了。

福斯塔夫

伺童

波因斯

野猪头酒店老板娘、妓女桃儿

诺森伯兰伯爵由于自己儿子很茨波之死,十分伤心和悲观,经过他的妻子和儿媳的劝说,他逃到苏格兰去了。

诺森伯兰的妻子和儿媳妇

约克大主教以及同党毛勃雷、海司门斯等人听到这些消息也同样受到沉重打击。正在此时,亨利四世派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 王子约翰 威斯摩兰伯爵 统领了大军,他们代表亨利四世向叛军方面保证,只要叛军头子提出正当申诉和要求,国王都可以既往不咎,并且采取措施满足他们,这样双方便可各自遣散军队复归于好。约克大主教信任约翰王子的诺言,由海司丁斯向部下传达解散士兵停正冲突的协议。不料大主教的军队解散之后,王子这方的军队却并未遣散。事到此时叛军头目知道已经上当,可是为时已晚。

约翰王子

威斯摩兰

亨利四世病近,哈尔亲主即位,成为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一登上王位,即决心励精图治,搞好国家大事,大法官在哈尔亲正年轻时,曾得罪过亲王,别人都担心亲王会记仇,谁知亲于登上王位后,对大法官说希望他继续担任此职,襄助自己处理好国政,另一方面,亨利五世作了国王决心同自己过去的放荡生活决裂,福斯塔夫当然不懂这一点,见了新国王亨利五世说话十分放肆无礼,亨利五世给他的回答是并不认识他,以当即宣布放逐福斯塔夫,大法官执行法律,当即命令把福斯塔夫及其同伙投入监狄。

亨利五世继位

另外三位王子

 短评

父子最后一场戏,absolutely breathtaking!唉,Tom出现的第一个镜头之后tumblr就彻底炸成了一个porn site,再然后看livestream的妹纸们直接把网站刷崩溃了...BBC, please! How the hell can you expect us to handle Tom fcuking Hiddleston with nothing but a towel on!? *Kneel*

10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我找不到什么语言来形容我对这部的崇拜和赞美了!果断给铁叔跪下!!亨IV临终前那段真是太棒一气呵成!从先王倒下到王子戴上皇冠再到临终托付再到新王登基我就出戏了一秒就是抖森用puppy dog eyes抬眼看皇冠的时候【。看到友邻说最后对福斯塔夫还是太软我倒是觉得不错,鄙夷为主再加一点同情,正正好。

14分钟前
  • Happy Wiggin
  • 力荐

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很像 My Own Private Idaho,只是少了个风华绝代的River。

15分钟前
  • 元気一杯咪噶酱
  • 力荐

一颗星给抖森。亮点集中在后三分之一。说是亨利四世,但表现亨利四世的部分实在太少,应该可以说是亨利五世前传。胖老头戏份太多,意义不大。整部亨利四世最喜欢的部分:王子独白、父子对峙、自戴王冠、亨五登基。

1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读书的时候就觉得下部莎翁写的心不在焉,是henry v高潮前的低谷,最流水账的历史记录,加上falstaff这个不真实人物,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部。不过看live的不好之处就是没有人跟着激动看某人naked!

20分钟前
  • jo
  • 推荐

在第二部分里抖森的戏份变得更加丰富,对抖森演技的多样性的要求就更高,抖森也更好地跳出了抖森的条框。试戴王冠那里和Irons的对戏非常值得肯定(尽管光芒还是被JI完全掩盖了),但是加冕后和SRB的Falstaff那里,眼里还是少了一些鄙夷不屑和挟权自重,反而太温情。抖森还是渣不起来啊……

23分钟前
  • D K U N
  • 力荐

很罗嗦啊

28分钟前
  • marga
  • 较差

抖森也太迷人了。。。父子对峙那段天啊~~~

31分钟前
  • Queen Bean
  • 力荐

略显冗长。

36分钟前
  • shlaiyaya
  • 推荐

四星吧,前面太让我这文盲打瞌睡,最后半个小时是精华,登基和加冕美呆了。一看铁叔的表演我就给跪了,完全入戏不会穿越成教皇!相比之下抖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成长总是要经历阵痛的,更何况是从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蜕变成战绩彪炳的一代英主。

39分钟前
  • 九月五的酒
  • 推荐

淡淡的忧桑。始终无法由衷欣赏这种成长励志故事,对名垂青史的崇拜远不及对逝去天真的叹息。看着岛国日后战绩辉煌的一代帝王背弃了粗俗可笑的乌合之众,想到的却是爱达荷自私不羁的公子哥儿基努忘却了脆弱敏感却风华绝代的瑞凡。%>_<%

44分钟前
  • kidult
  • 还行

真的不如上一,据说莎翁就是这么写的。。。

46分钟前
  • f
  • 推荐

And like bright metal on a sullen ground, thy reformation hath shown more goodly and attract more eyes...

47分钟前
  • Eve|Classified
  • 力荐

比上部略好,最后半小时很抓人。

52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推荐

什么也不说了扑通一声给铁叔跪下

54分钟前
  • |
  • 力荐

一个父亲对儿子和权力的爱。一个儿子对力量和死亡的痛。

59分钟前
  • 马自挂
  • 力荐

前半段看的好闷啊,插科打诨太多就成了鸡肋。最后四十五分钟,焦点回到亨四和哈尔身上,马上心潮澎湃。果然我是抖森的脑残粉啊。

1小时前
  • eileen
  • 推荐

布景完美 情节杂乱

1小时前
  • Mr.Mc
  • 推荐

just like the first part, good but not great

1小时前
  • 庄常飞
  • 推荐

法斯塔夫身上总有股疲惫感,他十分不对劲,这戏也没什么意思了吧。照旧不喜欢杰里米艾恩斯的表演。我自己的爱达荷好像真是脱胎于这个的。

1小时前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