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姐妹

剧情片美国1986

主演:芭芭拉·赫希,米娅·法罗,凯丽·费雪,

导演:伍迪·艾伦,

播放地址

 剧照

汉娜姐妹 剧照 NO.1汉娜姐妹 剧照 NO.2汉娜姐妹 剧照 NO.3汉娜姐妹 剧照 NO.4汉娜姐妹 剧照 NO.5汉娜姐妹 剧照 NO.6汉娜姐妹 剧照 NO.13汉娜姐妹 剧照 NO.14汉娜姐妹 剧照 NO.15汉娜姐妹 剧照 NO.16汉娜姐妹 剧照 NO.17汉娜姐妹 剧照 NO.18汉娜姐妹 剧照 NO.19汉娜姐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33

详细剧情

在一个演员家庭中,大姐汉娜的丈夫——经济人埃利奥特正为小姨子莉神魂颠倒二姐霍莉戒掉了毒品,如今为经济拮据苦恼正考虑赚钱的生意,而汉娜的前夫——电视台编导米基终日幻觉自己得了脑肿瘤,四处求医痛苦不堪。小妹莉与孤僻的画家情人弗雷德里克相处,是后者唯一的倾诉对象。埃利奥特难耐情欲,终于与莉发生了关系,霍莉在一连串打击后意外的获得了事业和爱情的拯救……围绕在这个演员家庭周围的所有人,经历着情感和事业的重新洗牌。

 长篇影评

 1 ) 三姐妹

伍迪艾伦用开场的一场家庭聚会将三姐妹一一呈上。大姐汉娜离过一次婚,如今和经济人埃利奥特结为夫妻。二姐霍莉焦虑且神经质,她沉迷于吸食可卡因,并找大姐汉娜借钱度过难关。迈克尔.凯恩饰演的汉娜的丈夫埃利奥特则爱上了小姨子莉.......伍迪艾伦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总是可以看见伯格曼的影子,比如《丈夫、太太与情人》里有着伯格曼《婚姻生活》的影子,而本片则或多或少有着《呼喊与细语》的影子。但是伍迪艾伦并没有过多展示姐妹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而是分成了三条线讲述三姐妹各自充满交集的私人生活,以及伍迪艾伦给自己的一条:不育从而与大姐汉娜离婚、感觉患恶性肿瘤、发现虚惊一场、思考死亡与生命意义、作为一个犹太人试图信仰天主教、在公园里询问印度教人士、最后与生活步入正轨的二姐霍莉坠入爱河并且还怀上孩子的诡异故事线。或许这就是思考人生后坠入爱河的好处吧,可以治疗不育.......伍迪艾伦饰演的电视台编导米基发现自己不育后,妻子汉娜邀请朋友来家做客,并当着朋友面向朋友老公提出借精子的请求,那场面是相当尴尬,鉴于汉娜与米基已经离婚,可以肯定她的朋友拒绝了这个请求,不知绝交没有.......他们离婚后汉娜还将妹妹霍莉介绍给了米基,结果霍莉带着米基去听地下摇滚,边听边吸毒……米基带着霍莉去听布鲁斯,霍莉边听边吸毒……两人互相瞧不上对方的品味,分道扬镳,直到多年后的现在,霍莉走上正轨并写出了以姐姐汉娜的婚姻生活为背景的剧本后,两人才走到了一起。痴汉埃利奥特瞒着汉娜追求小姨子莉的故事线可以说是悲喜交加,喜来自于埃利奥特的痴汉范儿,他最终俘获了莉的芳心,也得到了莉的身体,但他迟迟不愿和汉娜离婚也导致了莉在无望的等待后另结新欢,她的大学教授.........悲来自于莉和艺术家男友的相处模式,男友将莉视为自己唯一的交流对象,也是唯一的让自己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桥梁,这让莉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这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对话颇有伯格曼电影角色的气息,尤其是莉提出分手,而男友发现莉与别人(埃利奥特)亲吻后崩溃的那场戏。而饰演她男友的正是伯格曼的御用男演员马克斯·冯·叙多夫,我想这也是伍迪艾伦对伯格曼另一种致敬吧。

 2 ) 汉娜姐妹观感

看完这部电影后其实觉得心情挺复杂的,汉娜作为最大的姐姐,既要照顾父母的情感也要兼顾自己的情感,她乐于付出,最具艺术天赋,却从来不表述自己的需求,看似一个完美无瑕的人。二姐Holly奔放自由,喜欢玩喜欢闹,甚至带有一点小叛逆,谁也不会想到最后改变他的那个男人是曾经他嗤之以鼻的人。而那个男人米基也因为曾经工作生活上所带来的焦虑和忧郁让他决定辞掉工作重新开始认真面对生活。最小的妹妹Lee是一个年轻又热情的人,但也会因为姐夫突如其来的示爱感到愧疚。刚开始觉得Lee和姐夫两人的不伦之恋有一点浪漫和唯美,以为两个人都碰到了自己生命中属于对方的那个人,但后来才逐渐发现,姐夫确实对汉娜是“你爱的比你所知道得还要多”。

几个人物性格特征都特别的明显,关于人对于情感上的纠结,人对于生活工作上的焦虑和迷茫,是可以值得二刷重新再观赏一遍的影片。

 3 ) 中年危机:爱上妻子的妹妹

伍迪·艾伦是绝对的才华型导演,能写能导能演。

在这部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汉娜姐妹》中,伍迪·艾伦展示了一场越轨的恋情。

1

艾略特是一位财务顾问,不仅本职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各种没品位的暴发户、富二代朋友一箩筐,还热衷于文艺事业。

娶的妻子虽然是二婚,却出身于演艺世家,曾一度登台表演,还都是经典剧目的女主角,比如《玩偶之家》的娜拉。

妻子汉娜已经够美丽动人,品味高雅,没想到她的妹妹莉更是文艺范十足的女神。

当艾略特在感恩节的家庭聚会上看到莉之后,就心神激荡,久久不能释怀。

2


第一条:露出马脚

关于爱情有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事是藏不住的,打喷嚏和爱上一个人。

但陷入爱情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隐藏自己的感情。

而艾略特身为姐夫,却几乎没有怎么隐藏自己对妻子妹妹的兴趣。

他总是暗中观察莉,无论是眼睛能看到的美貌,还是鼻子能闻到的香水味,都在心里大肆赞美。

当莉提到男朋友卖出自己的艺术画像时,老道的艾略特马上明白画的是什么内容,立刻满脸通红,直接被莉看出异样。

一旦两个人单独对话,社会精英就开始表现得像个连一次恋爱都没谈过的毛头小子,常常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

多次之后,敏感的莉开始对艾略特的感情有所觉察。但她竟然没有反感,反而是:

“真奇怪,他的调情让我很兴奋。”


第二条:投其所好

莉只是享受这种暧昧,却没有表现出来。所以艾略特仍然在努力争取她的关注。

因为莉是文艺女青年,所以艾略特就从书籍、音乐开始套近乎。

艾略特经常向莉推荐书籍,比如《复活节游行》这种和莉的家庭有某些相像、能触及她柔软内心的小说。

复活节游行

还有名家的诗集。借用优美而满含热情的诗句,表达自己对她缠绵悱恻又无可言表的爱情。

当夜幕降临,莉在温柔的黑夜里读到仿佛艾略特对她表白的浪漫句子,眼神里的变化,已经出卖了她的内心。

她从单纯享受和姐夫的暧昧,到开始认真思考这桩越轨的感情。

她那时候已经深陷其中。为了逃避,当艾略特问她对诗歌的感受时,她立马转开话题。

莉仍然想保留一个小姨子的尊严和道德。


第三条:死缠烂打

艾略特这边却抓住一切机会和莉接触。

他为了见莉一面,可以跑好几条街,假装和她偶遇。

然后又以买书为借口,请莉陪他去书店。

在这过程中他不断提出请莉去喝咖啡,其实就是想约会。而莉都拒绝了。

直接约会不成,艾略特又开始曲线救国,从莉的男朋友身上下手。

莉的男朋友,也就是艾略特的情敌,是一位画家。

头发已经花白,但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目光敏锐而品味极高。同时又愤世嫉俗,极端清高。

男朋友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艾略特,但从莉的种种表现中已经觉察到,艾略特对自己的女朋友心怀不轨。

当他点明这一点的时候,莉以艾略特是自己姐姐的丈夫为由,否认自己和他有发展的可能。

男朋友也就没再把艾略特当回事。

艾略特对情敌的帮助,就是介绍自己商界的朋友买他的画作。

也就在情敌带客人去看画的时候,艾略特一时冲动,强吻了正准备和他欣赏唱片的莉。

倒霉的情敌回来后并没有发现异样。因为他还沉浸在客人竟然把他的作品等同于壁纸的愤怒中。

艾略特急于知道莉的真实想法,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向她家里打电话。

接电话的正好是情敌。

艾略特吓得挂了电话,并失望不已。

谁知莉自己来到了大街上。她本来是想断绝姐夫的妄想,没想到反被对方搅乱了心绪。

艾略特:你对我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吗? 莉:我确实对你有感觉……别再逼问我了好吗? 艾略特:好的,但你确实在乎我。 莉:现在和你在大街上说话我都觉得内疚。 艾略特:你内疚是因为你也爱我,是吗?


第四条:趁热打铁

攻破莉的心理防线后,艾略特和她在酒店成功约会。

从两人的对话看,在这之前艾略特肯定和莉联系过很多次。

因为莉原本决定,在艾略特和姐姐离婚前不和他有实际接触,但听了太多艾略特对婚姻的抱怨后,莉相信他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

“不知不觉地,我已经不爱她了……我们分开是注定的……汉娜和我婚姻走到了尽头。”

艾略特和妻子之间确实存在一点问题,但远没有他说得这么严重。

这次酒店的约会,暴露出莉的一点小心思。

虽然莉和姐姐关系很好,但和姐夫产生感情后,她攀比的心思就暴露出来。

她担心自己没有姐姐那么富有激情,从而让艾略特失望。

当莉表现出这点不自信时,艾略特并没有否定妻子的优点,但他赞扬了莉的长处,顺便悄悄暗示:

妻子有些强势;他感觉不到自己被需要。

完成这次约会后,艾略特和莉回家后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莉的男朋友敏锐地觉察出她的奸情,而她也大方承认。当男朋友试图挽留的时候,她表示去意已决。

姐姐却根本没有觉察到艾略特出轨。当艾略特躺在床上回味酒店里的一切时,根本没想到过离婚。

他反而是突然意识到:他爱妻子,应该马上结束和莉的不道德关系。

“伤害莉,总好过毁了汉娜。”


第五条:拖延成性

就在艾略特决定和莉分手的时候,莉打来电话向他表白。

艾略特马上又改变主意,把道德和不道德的问题抛开,开始频繁和莉约会。

随着他和莉越走越近,他和妻子也越走越远,对家庭生活也越来越不满。

艾略特和妻子的矛盾爆发在妻子想要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时。

妻子和前夫有一对双胞胎,但因为前夫身体的缘故,供精来自前夫深恶痛绝的前同事。而且这对试管婴儿也没能拯救两人的婚姻。

后来妻子和艾略特又领养了两个孩子,而这激发了他们的矛盾,为婚姻埋下隐患。

现在艾略特借题发挥,不管妻子说什么他都反对。当妻子质疑他是否爱上别人时,他立刻激动起来,指责妻子在审问自己。

但他心里很清楚:他爱上了莉,想要离婚,却觉得对不起妻子,又忍不住发脾气,最后成了对妻子的折磨。

曾经的双份激情,现在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他茫然地躺在心理治疗诊所,讲述自己内心的煎熬。

与此同时,莉也备受煎熬。

一方面,她承担着不道德的情人身份;一方面,她能从艾略特对婚姻的抱怨中,感知到无辜的姐姐正遭受痛苦。

当她的期盼久久不能得到兑现后,莉退出了这场恋情。

不过,她是以“背叛”的方式退出的——她开始和自己的教授约会。

当又一个感恩节,全家团聚的时候,莉向艾略特摊牌:

艾略特更爱她姐姐,而她也爱上了另一个人。

艾略特一时无法接受。

相比于莉不再爱他,他可能更无法接受自己仍然爱着妻子。

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妻子和他相敬如宾,看似和和美美,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敞开过心扉。

妻子太过完美,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似乎能解决所有难题。也正是她,把曾经的自己从迷茫绝望中拯救出来。

相比之下,自己在她那里显得毫无价值,在家庭生活中也没有决定权。

就着被小姨子“背叛”的怒火,当妻子来询问他是否曾向自己的妹妹抱怨过两人的婚姻问题时,艾略特愤然承认。

他一改往日不和妻子争论的常态,把自己对她的抱怨一股脑都说出来了。

妻子大为震惊,也终于意识到他们婚姻问题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某天晚上,一向把所有难题都自己消化的妻子,展现了自己软弱的一面。

汉娜:夜晚好黑。我好彷徨。 艾略特:别彷徨。我非常爱你。

艾略特终于明白,自己爱的还是枕边人。

他和莉的那一场婚外情,更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块浮板。

看似美好的激情,只是一种逃避。

 4 ) 汉娜姐妹

圆形“家族史” 都说《汉娜姐妹》是艾伦处在巅峰期的杰作,又有说这是一部关系错综复杂的“现代都市家族史”。细究起来,来头还真是大得神奇,就像中国百姓热爱赵本山的念叨一样,纽约人想来也对艾伦喜爱得紧。 在《汉娜姐妹》中,每个人都充满了神经质的一面,患得患失,歇斯底里,荒诞得像一把把心灵的镣铐。观影过程中,使我一度想起的,是海岸边那些漂浮的木桩,一如漂浮于冠冕堂皇之上的精神的硬壳;而生活的真相,则犹然埋藏于深深的水底,不为人知。 看《汉娜姐妹》的过程,使我第一次觉得艾伦的电影竟而如此有魅力。那些神经脆弱而敏感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兀自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方式存活于世,就像艾伦心头的一面镜子,以正面示人,却自我承受着背面的黑暗。 艾伦采用默片的方式对《汉娜姐妹》进行了分幕。穿插于影片中的歌剧段落,则极好地渲染出了一种黑色幽默背后的严肃主体,确是一种极好的反衬。故如现实中,人的生活注定不会像歌剧那般高雅持重。 影片中俩夫妻因为不能生孩子,便妄图藉由朋友的精子来受孕,这一桥段的构想与很多影像达成颇具妙趣的重合。我兀自看到了欧容《弥留的时光》和王小帅《左右》的影子,还有丁度·巴拉斯的一部叫做《Ladybird》的小短片。 统观《汉娜姐妹》的结构,如是:开场是一群人在一起聚会,而后一个个打散、分叉、远离,直至最后又重新被平衡地系扎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合——分——合”的圆形结构。而这种结构又绝然不同于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而是独具伍迪·艾伦气质的神经质手术台,用镜头细究一簇簇散开的神经,有时候太崩溃,有时候又太腼腆,但终究要牵系到一起。 细想来,《汉娜姐妹》的这番结构真跟阿萨亚斯的《夏日时光》有些许类似,同样是头尾呼应的聚会,故事的主题亦都是气色同质的变奏曲。

 5 ) 保护无限放大后,成了伤害

汉娜父亲在人前风度翩翩地弹着钢琴,同时也不忘含情脉脉地看着同样风情万种的母亲,而人后,他们面对彼此时却选择用惯性的不忠和无尽的争吵。忙着证明自己,无暇顾及孩子,作为大女儿的汉娜,便不得不一步步地扮演起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完美坚强可以依靠,保护着家,但这层她自己建造起来,为了父母和妹妹们建造起来的保护壳实在太厚太硬,心的低吟声无法穿透出去,外面拥抱的温度也传不进来。丈夫感受不到被需要,妹妹在争吵中吼出“我们也希望被打扰”。妈妈曾提及李崇拜汉娜,不敢站到舞台上去。李在和汉娜的丈夫,即自己的姐夫上床后担心自己比不上汉娜。而霍莉在汉娜仅仅是表现自己对她会唱歌的不知情,就会引申到姐姐不信任她。本以为是最坚硬的盔甲,没想到却是最沉重的大石,压碎了丈夫对她的爱情,也压垮了妹妹李和霍莉的自信和安全感。保护无限放大后,是伤害呢。

 6 ) 伍迪艾倫的『鬆餅式』電影


伍迪艾倫的『鬆餅式』電影
── 從人物塑造 和 敘事技巧 淺析 《漢娜姐妹》
前言:伍迪艾倫的作品,從早期的鬧劇,中期善意嘲諷的生活喜劇,到後期的以『漢娜“黑色”三姐妹』為代表的悲喜劇式電影,變化的是故事,是電影的形式,不變的是伍迪艾倫一直在塑造的『自我關注』、『神經質』的小資知識份子形象。為什麼說伍迪艾倫的電影像『鬆餅』?鬆餅這項料理,不能作為正餐,但卻小資一族中風靡。吃的過程『啰啰嗦嗦』,像伍迪艾倫電影在『絮絮叨叨』,,吃完了之後又覺得『意猶未盡』,猶如《漢娜姐妹》耐人尋味的結局。『鬆餅式』的《漢娜姐妹》,故事的展開植根于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又通過伍迪獨有的敘事技巧,在一種喜劇的如『正享受美味鬆餅』的節奏下,挖出『知識份子們』的生活的酸楚和頹然。悲喜劇融為一體,既寫實又有超現實的效果,『漢娜姐妹』因此成為八十年代,伍迪艾倫創作的一個高峰。尋常的食物,尋常的電影,道出的卻是不尋常的生活。
關鍵詞:悲喜劇 鬆餅 人物關係 敘事技巧 知識份子形象

1、平行交織的人物關係
嘗過鬆餅應當知道,表面的網格看似雜亂其實是直線平行又有相交,『漢娜姐妹』中人物關係的交織,似『鬆餅』的網格紋路,主要的三條平行線,單獨割開都是一段獨立的故事。在平行中,漢娜的生活線條是較為清晰有脈絡可循的,遺傳了母親的口才與演技,看似幸運也難掩悲哀,前夫與現仍丈夫分別與自己的兩個妹妹牽著出關係,相比之下,妹妹霍莉雖天賦不及且在一開始一直處於一種生活無定數的狀態但卻最終得到婚姻歸宿,而莉,這是一個小女人的形象,她作為藝術家自閉症患者男友的唯一傾訴者,又陷入與姐夫外遇的矛盾掙扎中。三條平行線在各自發展之中,又吸引觀眾不自覺地去比較對照,在故事發展到最後,竟然與開頭所猜想截然不同。從而伍迪艾倫試圖證實,事情的發展總是無法讓人摸透,越是刻意越是徒勞無功,電影如此,生活更當是如此。
人物的交織即為『慾望』。自影片一開始,埃利奧特就為漢娜的妹妹莉神魂顛倒。伍迪艾倫電影中人物的交織常以這樣的出軌誘惑,這也是一種有趣的,判斷是否是伍迪艾倫電影的基準之一。當然,出軌的慾望也是好萊塢經典悲劇愛情故事的結構,二人相识→相恋→感情升温→出轨→复合→再次甜蜜→二人不和→分手。伍迪艾倫的出軌誘惑術獨特之處在於,其人物形象太具有伍迪艾倫的辨識度,類型化的好萊塢式主角就無非以光亮外表和刻意以冠之的拯救地球為名博得女性歡心,而在伍迪艾倫鏡頭下,那些人物汲汲營營的在紐約這個大鍋爐里生存,有自我人生哲學與藝術愛好,又時常覺得徒勞困頓,他們鮮明真實得彷彿不知道冷血的鏡頭正在記錄并嘲諷,小老頭伍迪艾倫走在紐約街頭因為剛得知自己的癌症是誤診而仍不住奔跑跳躍讓人忍俊不經,這是他重生的慾望,即便認定“人生無意義”,也曾被生活暫時地誘惑一把。另有,埃利奧特在迷宮似的街道中假裝製造與莉偶遇的戲碼,這個中年男人難掩慾望處心積慮,其實伍迪艾倫故意讓觀眾一開始就看透他的心思,這樣的幽默挖苦恰好抵免了一般倫理電影在戲劇性呈現上的無聊碎璅。

2、鬆餅樣的圓形結構
有趣的是,總覽影片結構,也如同『鬆餅』一樣,原本的團圓大集合,接著被打散成塊,各自遠離生疏或親密交疊,而在尾聲時刻又被平衡地紮緊,“合→ 分→ 合”圓形結構就此提煉而出。時間層面,又感恩節出發又到一年的感恩節;關係層面,即便婚姻已處於不穩定狀態,漢娜和埃利奧特非但沒有離婚,反而更相敬如賓;家族方面,原本遊離在外的米基,在前段都是截然獨立以自說自話的姿態出現,卻在最後的家族團聚中作為『新』女婿身份出現。這樣的結果,不同於好萊塢的結尾常常索然無味讓觀眾一猜即中。伍迪艾倫神經質地對他的電影進行反覆檢閱,即便在開頭揣測,在結局依舊是會有意外驚喜,儘管它不一定最終讓人『喜』,就如鬆餅償到最後一口,意猶未盡之下仍是覺得有『發胖的危機』。這便是伍迪艾倫式的對生活的神經質過敏。
“圓形”最為突出明顯的一個橋段:三姐妹共聚時在餐桌上面紅耳赤的爭辯。這一情節的運鏡也是如此的蘊含深意,沿著三姐妹圍坐的餐桌,流暢地畫過圓形外邊,三者的表情一一呈現,如漢娜與霍莉爭論時,刻意虛前景中講話的兩人,後景中莉的表情無奈與忍受自然就更吸引觀眾眼球,圓形中的三角,是穩定也是衝突。天才伍迪艾倫,不僅能將“圓形”這一抽象概念,隱藏在整個敘事結構中,也能在人物的交織中情節的突顯中通過鏡頭語言來輕鬆表達。
 

3、知識份子形象
    他們的身份,角色設定,如作家、演員、藝術家,通常不會讓生活完全因俗氣的『金錢問題』而全盤崩潰,然而更多體現的是對伴侶和藝術愛好上的迷惘。這些迷惘煩惱就好似,簡單的說,他們總在衣冠楚楚大庭廣眾時分,皮膚突然間瘙癢,卻礙于隔著衣服無法痛快撓之。
以『病入膏肓』的米基為例,他像是敘事中的一個段落點,影片一開始,他都幾乎都是以單人形象出現在鏡頭前,他是絮絮叨叨的『始作俑者』,當然,因為他就是伍迪艾倫本人,自然更了解怎樣演繹這樣一個憋屈苦悶的知識份子形象。他深信自己身患癌症,直面人生,了然像尼采和蘇格拉底之流已無法拯救,他轉談永恆循環理論,說『我們這一生會以同一種方式不斷出現直到永遠』,這句話也是一語雙關,給他那些定時循環往復出現的獨白找到了出鏡的理由。然而相比《安妮霍爾》里將螢幕當作是他曾經的單口相聲脫口秀,『米基』的『啰嗦病』已經好太多了。並且單獨分解他的『獨白』來看,對哲學上生死的探討和人生無意義命題的提出,讓人在笑過之後像是得到了一面鏡子,可以反省與感悟。
知識份子們另一個不能缺少的標籤──『獨白』,即使伍迪艾倫在後期的作品中,如千禧年之後的作品『午夜巴塞羅那』和『午夜巴黎』,已經不再沿用『安妮霍爾』和『漢娜姐妹』中的神經質絮絮叨叨,但獨白仍是其必不可少的法寶。並且,難再有能如伍迪艾倫一樣,將人物獨白和畫面表情銜接得絲絲入扣的創作者。絮絮叨叨的人物獨白亦反映著伍迪艾倫電影的另一個可辨識基準──獨白的語速,以及涵蓋的無關緊要的信息量的多少。這些與主線脫離的信息和人物神經兮兮的自省唸叨可能會讓觀眾崩潰,也讓更多的伍迪艾倫迷熱衷不已。

4、伍迪艾倫式對小標題、音樂以及畫面節奏的掌控
     楊德昌也曾在『独立時代』里用小标题分割出最完美的段落結構,統一并井然有序。實際上,這樣的結構更貼近與現實生活,瑣碎著,又好像被一個一直存在的暗線命題引導向前。相較於戲劇性更為衝突的影片,這樣就更有平實的生活之感。大概是如伍迪艾倫這般深具文學之氣的導演,會更偏愛用小標題,即段落性的畫面黑底白字,來幫助敘事。《漢娜姐妹》中幾處小標題的運用,實為典範。想必在謝幕之後,即便你記不起米基絮絮叨叨對人生哲理的自我見解,也能記起期中某一個小標題的句子,它就是每個觀眾生活中都會存在的一個休止符,讓漫無目的汲汲營營的生活回過頭來反省,不經意間就戳中了生活的痛點。
    台北是楊德昌的,而紐約則是伍迪艾倫的。伍迪艾倫深知該用什麼樣的音樂元素和畫面質感,來為這座城市的故事添彩。《漢娜姐妹》中的音樂鼓點竟能與畫面人物甚至是道具的運動均巧妙融合,畫面的剪輯點亦精准異常,通常都是在人物已經開始運動的過後幾秒鏡頭才跟上方向開始運動,視覺上流暢自然無炫技之嫌,也更讓影片有著輕喜劇的畫面節奏感。
這些,就如掌控好了鬆餅烘焙的火候。音樂的點綴,運鏡的流暢,喜劇節奏,讓觀影的過程如品嚐鬆餅一樣。
  
結論:台北人愛吃鬆餅,雖然它只能作為小資一族的情調點心無法取代正餐,台北人應該也愛《漢娜姐妹》,這樣如鬆餅,償來細碎,喜中帶悲意猶未盡的伍迪艾倫式電影,《漢娜姐妹》以喜劇形式為基呈現著家庭、愛情、心理的變遷,熟稔地通過人物塑造與敘事技巧呈現完美作品。曾多次像伯格曼致敬的伍迪艾倫,終於也催化出了自己的電影風格。絮絮叨叨的說完故事,疏疏離離地思考人生。就算人生真像是托爾斯托預言的那樣『無意義無所謂』,也應當如伍迪艾倫一樣,深諳如何打造自己的作品,認認真真的『無所謂』。

 短评

霍莉和老妈的打扮真是漂亮死了,每次出场的配饰都让人惊艳不已,心水~~~但是把所有男性角色都写得那么愚蠢又猥琐,让故事变得有点cliche,乱伦题材最好还是少碰,一部戏里写两个有点多余了。

10分钟前
  • Mlle.61
  • 还行

章回体结构,中产阶级群像。从感恩节开始,到感恩节结束,以一个家庭三姐妹为主体,结构上又学了一次伯格曼《芬尼与亚历山大》。主题倒也相近,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托尔斯泰的那句“人类唯一可以确定的真理是,人生无意义。”本片还出现了伍迪艾伦电影中少见的摇滚乐,还是个现场演出版。不过摇滚之后马上安排了一场爵士乐现场演出。哈哈哈哈,伍迪艾伦的私心太明显了,热爱爵士,嫌弃摇滚。本片的爵士配乐倒真的很棒。。以及电影开场的聚会还出现了童年的宋宜,有点惊讶。。。

12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8.0/10)叫汉娜姐妹夫更合适吧。三个看起来完全不够神经质的角色最终还是被带入了伍迪·艾伦习惯的节奏中。老伍迪的导演风格就像梅姨的表演一样,他们不是去适应角色或故事,而是通过高超的技巧给观众施展魔法,让我们相信无论何种角色和故事就应该是他们呈现出来的这个样子。

15分钟前
  • cliosong
  • 推荐

姐妹午餐旋转镜头精彩,再次意识到米亚法罗是个好演员;这部和解构哈里共用几个情节元素,却更适合与Husbands and Wives同组看待,想说的比后者多,但不如后者搞笑,更明确的内容表述最后出来的效果反而没有后者好。伍迪投奔各种宗教以对抗mortality和meaningless的段子全场最佳,既好笑又起到明喻作用,人生就是寻寻觅觅嘛,迈克尔凯恩和Lee寻觅爱情,戴安韦斯特寻觅事业方向,只有Hannah蒲苇磐石灯塔三位一体地支持和供给她的姐妹父母丈夫们,每一个找到她的人都赞美她依赖她向她索取,同时也厌烦她憎恨她以至于折磨她,她很无聊,上帝都比她有趣因为上帝不如她可靠。电影里唯独她的寻觅部分留白,但不难设想现实中Hannah也会有质问生活本身意义何在的时刻,写一个不可爱的参照系人物未免不公。

19分钟前
  • 艾斯跳跳
  • 推荐

“人类唯一可以确认的真理,是人生无意义”籍托尔斯泰之语点睛;片中迈克尔·凯恩颇有点神似马斯楚安尼,P112页小诗真美;副线伍迪与三妹段落较之于另两对姐妹常见的中产阶级众生相,倒更生动感人,遇见你是我的运气,忽然间天地就澄明了,忽然间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好吧,86年的这部,就是我最爱的woody allen.今天跟 @domanda 坐在柯达第一排再次欢乐地复习,最爱的moments依然是cummings,牧牛神教跟那傻乎乎的ending--woody你要是把结尾处镜子跟前那段唧唧歪歪全盘交待的戏删掉,也就是大师了,然而我知道你忍不住..我也因此爱你啊

25分钟前
  • woodyallen
  • 力荐

这部电影配乐简直无敌了。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最真实的WOODY ALLEN和最用心的WOODY ALLEN 的电影

26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结构有点散,差不多各说各的感觉,题目的姐妹们反倒对于我而言不太深刻,最符合小老头通常所写的故事的是迈克尔凯恩的线,整体下来一般,最喜欢的伍迪艾伦自己演的那条线,既有笑点,又有对生死宗教的深刻思想,特别是最后有段于电影院的思考总结,非常令人深刻。标记的第2000部电影,特地选的是在迷影初期最有影响的导演之一伍迪艾伦,他的作品既有哲思又有趣味调侃,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会选择他的作品,希望还能看几年他的作品

27分钟前
  • 樂啊樂
  • 推荐

小说章节,歌剧段落,电影推波,音乐助澜,调侃绘画,揶揄雕塑,怀疑宗教,走过四季,循环成圆,“无意义”里的意义,“不可说”处的猛说,形式内容的结合至此迈入新高,终于不是所谓致敬伯格曼或者费里尼了。

32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婚姻关系探讨,情感事业洗牌,三姐妹的交错姻缘。大量画外音,与实际行动有趣冲突,小说章节标题,从独立到交汇。伍迪依然是絮絮叨叨的神经质小老头。汉娜是完美女人的化身,但完美通常令人乏味,因此她的两任丈夫分别爱上了她的姐妹。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宗教建筑,知识分子腔

3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Woody Allen翻来覆去的拍同一部电影,Manhattan, hannah and her sisters, whatever works,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 到他死的时候也就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40分钟前
  • kiki
  • 推荐

教育片。里面的伍迪说他不可能信印度教,即便他相信轮回之说,不过整个片子的结构不就是一个轮回嘛,感恩节的家庭聚会是起点也是终点,嘿嘿。喜欢絮絮叨叨的老伍。

45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力荐

这才叫爱情洗牌,生活洗牌啊。感觉里面很多东西是伍迪艾伦自己的人生看法了。认出很多人,April是莉亚公主(汗),建筑师是新闻编辑室的领结爷爷(汗),感恩节聚餐里面有个小女孩是宋宜(!!!)

5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伍迪老爷子的故事线万年絮絮叨叨stand-up comedy简直就是其他故事线的评论音轨,中产阶级在一片祥和里寻找人生意义无事生非搅起波澜好不虚此生延续存在感最后都重新回到原点,但是我们都知道还会有下一波。最后在电影院找到答案是对电影最好的赞美。Nobody, not even the rain,has such small hands.

54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你所能想到的一切情感和人生都在里面,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演员都无比合拍无可挑剔!(连老伍的自恋和絮叨都那么恰到好处!)我可不可以直接宣布这是老伍最好的一部!(怪不得有人会说他奥斯卡拿早了)最大的遗憾是,豆瓣没有一篇足够好的影评来彰显她的美。。

58分钟前
  • 小凯撒
  • 力荐

依旧是熟悉的伍迪大师,絮絮叨叨、罗马字体、萨克斯配乐、对宗教的讽刺、出轨和调情,以及尼采苏格拉底弗洛伊德托尔斯泰,镜头依旧对准生活在都市里的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悲欢。这回伍迪大师讲了一个戏剧家庭,以汉娜三姐妹为主线,讲了家庭各成员的一截人生片段,各人物彼此交错,叙事看似零散,实则环环相扣,尽可能地还原生活本真的状态,给人一种巨大的艺术真实感。像往常一样,导演轻松幽默地调侃着芸芸众生,展示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琐碎生活,以及和我们一样的无意义的人生。伍迪的老观众应该非常熟悉这种手法和节奏吧。结尾也依旧是大团圆。有妄念的驱逐了妄念,有焦虑的抚平了焦虑,看似有着不可调和矛盾的,则因缘际会走到了一起。伍迪导演永远都是那么活泼可爱,亲切自然。9分。

1小时前
  • 楚先生
  • 推荐

埃利奥特难耐情欲,终于与莉发生了关系,霍莉在一连串打击后意外的获得了事业和爱情的拯救……围绕在这个演员家庭周围的所有人,经历着情感和事业的重新洗牌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伍迪·艾伦二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之作(但伍迪同[安妮·霍尔]一样拒绝出席奥斯卡)。三男三女间的情事与矛盾,首尾聚会,中途分散叙事,但形散而神不散。六人性格鲜明,大姐自强能干却反而引人嫌,二姐时而颓废时而心血来潮却干啥啥不成,小妹对情感即糊涂又果决,伯格曼的御用男主叙多则演绎了清高孤傲的老画家,迈克尔·凯恩与小老头负责搞笑+自嘲,前者在出轨与罪疚感中泥足深陷,后者则犯了疑病症,得知检查结果正常后反而为人终有一死而感到虚无厌弃(吐槽苏格拉底、尼采和弗洛伊德的絮叨太逗了),尝试多种宗教却不能融入,自杀未遂后竟通过电影院而恍然了悟“carpe diem”的真谛。结局有些过于团圆和谐了。无尽的内心旁白颇富反讽与幽默。曼哈顿建筑大赏蒙太奇令人想及[热天午后][午夜巴黎]。(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cctv6竟然放了这个~~ 果然过年了档次明显都提高了呢

1小时前
  • 荆棘
  • 还行

又是调戏外遇和宗教......除了橡皮脸自己的那段外,三姐妹的故事除了交叉手法外实在不算是有趣

1小时前
  • RIC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