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情未了

剧情片法国1992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艾曼纽·贝阿,安德烈·杜索里埃,伊丽莎白·布尔吉娜,布丽吉特·卡蒂永,米丽娅姆·博耶,斯坦尼斯拉斯·卡雷·德·马尔博格,Dominique De Williencourt

导演:克洛德·索泰

播放地址

 剧照

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2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3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4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5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6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3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4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5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6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7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8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9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2

详细剧情

  史蒂芬(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 饰)与马克西姆(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是相处多年的好友,性格迥异的两人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让他们成为了工作上的完美搭档。两人共同创建了一个小提琴工作室,提供出售和修理小提琴的服务,日 子过得平静而快乐。  作为工作室的客户,卡米尔(艾曼纽·贝阿 Emmanuelle Béart 饰)的第一次光顾就吸引了两位好友的目光,马克西姆更是立刻就对卡米尔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可是卡米尔的目光却落在了表面冷漠的史蒂芬身上。在拒绝和吸引中,三个人的恋情无法得以善终,多年后,当他们重新聚在一起,是否会因为曾经的退缩和恐惧感到淡淡的伤感?

 长篇影评

 1 ) 那些没有说出口的

    少小时候习惯于接受大人们给予的标签式记忆,于是德国成了严谨,法国代表浪漫,日本是某种古典派的婉约。等直接间接地尝到其他国度的印象,得以发现这些标签无论款式还是色调都颇不合身,时间倏忽已经走过了若干年。
    法国人或许是浪漫的,唐璜走俏了那么多年,今天仍然用来指代那些鲜衣怒马的少年。而若不自量力地以管窥豹,我要说的是法国的浪漫也好爱情也好,其底蕴中流淌的并非艳得化不开的玫瑰色,而是恍惚的灰茫然的蓝。有那么多的话不曾说出口,就消失死寂,只有彼此留存一脉心印。现从最近看的法语片中信手拈来两部,略为佐证。
    《Un Cœur en Hiver》。中文译作《冬之心》(又译《今生情未了》)的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尽是寻常的法国生活场景。咖啡馆,他的工作室,她练琴的室内,录音棚,他当年的小提琴老师在郊外的家。除了男女主角的职业稍微有些特殊——他和好友合伙经营着一家提琴修理作坊,他负责技术,朋友统筹经营;她是小提琴新秀,一曲拉威尔如泣如诉。她有一张拉菲尔笔下圣母般的脸,不同的是这张脸上少有柔和,浮现某种静谧的冷色,而他干脆几乎缺乏表情,似乎所有的热情都投注在倾听之中。他倾听并调整提琴,让每把琴适合驾驭它的手。他对她从头至尾几乎只有注视与聆听,这个眼看着必将成功的提琴女孩是他最好的朋友兼合伙人的情人,但阻止他夺人所爱的并非所谓伦理或道义。他凝视,他沉默和若有所思的眼神带着重量,进入她的内心。她在演奏结束后兴奋地告诉他:我是为你拉的。他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
    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室,此外要么去听她排练,要么去拜访垂暮的老师。他有个女性朋友,每次见面他也只是听对方絮叨。他在电影开初独白:“我的内心有一种无生命的东西”。等她放下所有尊严和高傲,来求他,尽失尊严,他仍然固执地拒绝,似乎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力也关在门外。就如同他热爱音乐却只是制作提琴,这样间接辗转却精确地倾注自己的所有。他的合伙人目睹爱人的狼狈,打了他。两人散伙,他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作坊。故事到这里却没有结束,老师已经虚弱,他亲手帮助老师安乐死,那之后的某一天,他在曾经挨打的咖啡馆重遇那张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孔,她仍然在合伙人的身边。两个男人已经简单地重归于好,三人互相道安。咖啡馆一如既往地温暖嘈杂。她坐车离开,他坐在原位,看着她,就那样看着,一直。
    《L’homme de Sa Vie》。中文名为《他和她的男人》。这不能称为是法文版的《断背山》,和《冬之心》相似的是,一切都不曾发生。Fred住在乡间的大屋,有优雅的妻子和稚气的儿子,有闹哄哄的一群朋友过来度假,生活每天无非在露天和众人晚餐,午睡,到山间慢跑。邻居Hugo出现之前,他的生活饱满得正如乡间午后的阳光。Hugo毫不避讳自己是gay,并笑称自己这个族群等于是残疾人士。Fred邀请他来吃晚饭,两个人在所有人散去后继续聊天,坐在院子里看着天色薄明。他们聊天的片断被分割成一段段,在Fred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不断闪现,你可以说这是刻骨铭心,或只是心有挂碍。
    Fred作为丈夫和父亲,Hugo作为被父亲驱逐的儿子,两个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面对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唯一共同之处,似乎只有慢跑。Hugo说:你不是完整的自己,你只是假装自己是Fred。Hugo有着坚硬的眼神,不愿意陷入任何形式的固定关系,他说这样才能维持真实。Fred多年来岿然不动的好丈夫好父亲的形象,忽然间就因为一席谈慢慢地瓦解。没有任何事情发生,Fred陷入心不在焉的恍惚,他的妻子敏感地生出被弃之感。Hugo最后放弃了抵触,回去探望临终的父亲,临行前夜,Fred拖着受伤未愈的腿去Hugo出没的夜场所找他,深深注视他,终于只是说:你要走了。
    技术性地说,这两部电影都有着开放性的结局,我们无从得知其中纠葛的人物最终将去向何方。这多么像生活本身,暗流或许能把人的生活整个儿掀翻,但很多时候,所有的话语都被掷入了虚空之中,因为我们害怕改变,因为我们有所顾虑,因为,有些话无从出口,就消散在空气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法国电影讲述的,其实就是那些落花流水的照见。不一定有结局,不一定曾开始。看完这些电影你会琢磨好久,久而久之都不知道自己在琢磨什么。我们由此能得出个标签式因而有可能依旧走偏的结论:法国原来是个没事偷着深沉的国家啊。

*本文已刊载于《开啦》,请勿转载,谢谢。

 2 ) 对片中拉威尔室内乐的深入分析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关于音乐的电影,片中选用了非常多的拉威尔的室内乐作品,而且与剧情相得益彰。拉威尔是杰出的法国作曲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是主讲对本片中的音乐的分析:
影片的开篇和尾声都用了拉威尔的A小调三重奏第一乐章第一个主题,开始于斯蒂文在人群中的孤独,结束于卡米尔依依不舍的眼神。这一主题是民间舞曲的主题,是安静轻盈的,由钢琴沉穆的引出,然后是提琴上的合奏,其后发展为慷慨激昂的音响。此乐章第二主题在影片中也有用到,在斯蒂文找卡米尔调完琴后乐队演奏的一段,这一主题与第一主题相似的气质,由小提琴轻盈的奏出,大提琴伴奏跟随。这个时候两人的感情刚刚开始,乐曲温暖安详,在此处用的特别恰当。
这首三重奏的第二乐章(谐谑曲)被用在了第二场录音棚内的戏,卡米尔刚刚遭到斯蒂文的冷落,感情前途未卜,所以演奏的极不顺畅,艾曼纽贝阿把这种不安定的情绪演绎的非常细致。
拉威尔在39岁时(1914)写下这首三重奏,当时的法国正处于一战前的总动员时期,作者正在家乡避暑,完成此曲后,即被征召入伍。整体来说这首曲子西班牙风格明显,前两个乐章轻松,第三个乐章“帕萨卡利亚”沉重,我们在电影《鸟人》里可以听到。
拉威尔的小提琴奏鸣曲在影片中用的最多。首先听到的是小提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Allegro),那是在琴修好后,斯蒂文与马克西姆等人一起在听卡米尔与大提琴的演奏,卡米尔在斯蒂文的注视下无法完成演奏,斯蒂文有所觉察后悄悄离开,演员表演细腻,非常有味道。这个曲子速度标识虽然是急速,但旋律精致,正好体现了卡米尔心思的细腻。这首奏鸣曲作于1922年,是拉威尔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德彪西所作,是小提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中的精品。
另一首小提琴奏鸣曲是他著名的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BLUES)和三乐章,分别出现在卡米尔的另外两次录音棚内的场景。第二乐章以小提琴的拨奏开始,出现布鲁斯的旋律,钢琴在低音区模仿低音提琴的的拨奏。这一乐章本应是小步舞曲或是谐谑曲的形式,但这里在小提琴的拨奏下,钢琴奏出富于蓝调色彩的调子,无论在音阶还是装饰音都十足地道,在这里被拉威尔设计得更为艺术化。虽然它不是真正的BLUES(乐器配置不同,而且真正的爵士乐要求即兴),但它有超越了真正的BLUES。卡米尔正是通过这段曲子表达了对斯蒂文炽热的感情。斯蒂文只是在一旁悄悄的听她演奏,随后两人一起冒雨喝了咖啡,应该说是整部片子最浪漫的一段。
第二次录音的场景是用的第三乐章,两种乐器都在炫技性的表演,不同寻常的律动和节奏设计增加了演奏和配合的难度,但也为这一乐章带来更多的趣味,尾声以活跃的运弓和热烈的音调结束。电影里这个时候两人已经深陷纠结,卡米尔也已经公开了对斯蒂文的爱慕,一直躲闪的斯蒂文在马克西姆的撮合下去观看卡米尔的录音,隔着玻璃,在斯蒂文的注视下,卡米尔对斯蒂文的感情产生了错觉,她饱含激情的演奏了这个乐章,她的感情到达了顶点,对接下来沉重的打击准备不足。
拉威尔这首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与他早期的作品完全不同,完成于他52岁时(1927年),美国的爵士乐开始影响全世界,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爵士乐形式和音调对拉威尔的影响,他试图在严肃的艺术创作中混合爵士元素及调性音乐语汇,我们还可以在他的左手钢琴协奏曲里找到这种爵士元素。在1928年,他开始在美国的四个月的演出及旅行,与格什温一起听爵士乐,与卓别林共进晚餐,25个城市的指挥演出为他挣得两万七千美金可以安度晚年。拉威尔这位谦逊的音乐教师独身一生,是不是很像斯蒂文呢,只不过他还有他的猫伴。
最后要提一下的曲子是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的第一首奏鸣曲的第四乐章急速板(PRESTO),是由找斯蒂文修琴的一位老者演奏的。这套曲子是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圣经,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片中看到的其他奏鸣曲都是有伴奏的。
就像影片中说的“音乐也许就是一个梦”。

 3 ) 精妙的层次:音乐,演奏和三人之恋

戳:油管上有人做的电影mv,以拉威尔三重奏第一乐章为背景音乐 拉威尔的作品贯穿了整部电影,更精妙的是,它们并不仅仅是配乐,也是剧情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拉威尔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第一乐章,几乎隐喻了全片剧情。在反复听这个乐章的时候我意识到,电影剧情也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解读,分别是卡米尔,史蒂芬和马克西姆的交往,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者的互动,然后是Trio Modéré中三种乐器的和鸣。 第一乐章甫一开场,钢琴奏出美妙的主旨乐句。紧接着,小提琴和大提琴反复主旨乐句,并与钢琴合奏一段舒缓的旋律。随后,大提琴突然加入的一段旋律为整个乐章带来了节拍和音调的变奏。小提琴和钢琴也发展出有强烈情感起伏的段落。旋即三种乐器开始交缠不休,或者开展三三两两的对话,又或者分别咏叹。 小提琴是小提琴手卡米尔的心和口,而钢琴和大提琴呢?从剧情来看,钢琴和钢琴手暗喻了马克西姆。他在咖啡馆中对史蒂芬介绍了卡米尔,展开三者的关系。而在三重奏练习中,钢琴则一直处于镜头的最远处,暗合马克西姆在处理与卡米尔和史蒂芬关系时的隐忍和包容。马克西姆不在场时,钢琴手仿佛是他的影子。比如录制工作的最后一场戏。此时马克西姆已得知卡米尔钟情于史蒂芬,于是他打电话请史蒂芬代替自己去看卡米尔最后的录音。录制的是拉威尔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最后乐章。钢琴手在这段乐曲中的表演比在三重奏时更激烈,犹如马克西姆那波动的心绪。随后卡米尔被史蒂芬伤害,而马克西姆一直陪伴左右。在录音结束的庆功宴上,卡米尔与一位老者交谈后亲吻了钢琴手,并说这一切都得感谢他。钢琴对三重奏的意义,钢琴手在三重奏乐队中的意义,以及马克西姆在三者关系中的意义,仿佛都是这样,感谢ta 一感谢它奏响乐句主旨,感谢他的守候。 大提琴和大提琴手是史蒂芬这一角色的投射。剧中卡米尔第一次为史蒂芬心动时,正是在练习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卡米尔由于被史蒂芬注视而无法自如表现乐曲。史蒂芬第一次单独去见卡米尔时,为她再度调整了小提琴音色。随后卡米尔试奏了一段,即三重奏第一乐章。三重奏的出现表明了三人之恋的形成。在这场三重奏的戏中,大提琴手和史蒂芬的视线都集中在卡米尔身上。处于背景之中钢琴手也不时望向卡米尔,一如尚不知女友朦胧情愫的马克西姆。史蒂芬不在场时,大提琴手则代替他注视着卡米尔。比如史蒂芬避开马克西姆去看卡米尔录音那一幕。卡米尔正与钢琴手录制拉威尔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史蒂芬没有走入录音间,镜头中则出现了大提琴手在录音间玻璃幕后热切注视卡米尔的情景,仿佛史蒂芬视线的延伸。 也许史蒂芬在卡米尔面前的确有一些自卑。他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的天赋,在卡米尔对他敞开自己的世界时,他赞美了卡米尔的才华和美丽,而自己却最终选择了掩藏和退缩。但他真的没有对爱的热望吗?我想不是的。卡米尔否定了这一点,而导演也借剧中人之口点出过大提琴手对卡米尔的爱慕。其它的情节也印证着史蒂芬的爱:录音休息时,卡米尔与史蒂芬在咖啡馆谈天,史蒂芬无法克制地,甚至可说是贪婪地注视着卡米尔。然而当短暂的休息时间结束,卡米尔不得不离开史蒂芬返回工作。此时是大提琴手前来接走了卡米尔,两人在咖啡馆外渐渐走出史蒂芬的视线。但观众可以知道,大提琴手,又或者说史蒂芬的情感,一直在卡米尔身边。同样地,即使在录制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时,或者说卡米尔与马克西姆的恋情中,大提琴/史蒂芬也在暗暗地注视着,暗暗地爱慕着。 拉威尔三重奏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分,钢琴再度反复主旨乐句,但比乐章开头加上了异常低沉的和弦,小提琴和大提琴也轻轻地奏响低音,缓缓退场。一切正如电影的结尾,马克西姆心事重重又故作轻松地驾驶着汽车,而卡米尔和史蒂芬则隔着咖啡馆的玻璃墙注视彼此,渐行渐远。

 4 ) 深渊

   前几天终于看了那部冬天的心(Un coeur en hiver),很多年前就听说,知道情节,甚至风格。看完之后,仍然惆怅良久。
 
    这个故事是一个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讲爱情(如果我可以用这个词)的故事里最为微妙迷人的一个了。我甚至无法找到恰当的语言描述它的情节。
 
    Stephane的姿态让我觉得可怕,他的存在像一个深渊,安静深邃,其间偶尔闪烁着令人迷醉的蓝光,却转瞬即逝,让不期然发现这光芒的女子纵身投入,却发现那光芒已杳然无迹。
 
    两个人的交接就像钻石与玉器碰触那样铿然有声,他第一次看她演奏的时候,一言不发,而他的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磁场便让她心神不宁,无法集中。而他居然也察觉到了,当时在场的还有大提琴,和钢琴的伴奏者,她的经纪人和男友,而当他起身离去之后,她便似乎如释重负,状态也恢复如常。这样微妙的气场的对抗就让两个人的力量对比昭然若揭。
 
   当然她无疑是美的,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和她的男友,也是他的同事一起注视着人群中的她,有种钻石般优雅夺目的光泽,眼神略带忧郁,发髻一丝不苟。他当然是被她吸引的。
 
     他后来第一次特意去录音室看她的那段,拍得尤其精彩。她在录音棚里专心的演奏拉威尔,而他在外面专注地凝视,气氛优雅沉郁。当她看到他时,并不掩饰自己的高兴。两人同去喝杯咖啡,雨中并肩跑过街角,过马路的时候遇到飞驰而来的汽车,他马上用身体护着她。这大概是两人唯一一次身体接触。之后咖啡馆里坐定,她身着简单的旧毛衫黑长裙平底鞋,发梢还挂着水珠,眼神里却有暖意。这三段场景的动静对比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封闭室内浓郁的音乐声,室外雨中那段奔跑,还有我臆想中咖啡馆里温暖潮湿的香气。
 
     他是一个小提琴工匠,而她是小提琴演奏者,当他指出琴的微妙的缺陷并将其修正之后,两个人之间便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中国的古人管这样的人们叫“知音”。这样的相遇是难得的,两个人都明知这一点,但有人欢欣雀跃,有人却只是深深凝望一眼,便转过身去。
 
     这样绝然的拒斥的姿态起初让我深深地不解,导演似乎想通过别的线索解说他的行为。他自幼习琴,考上了音乐学院却中途退学,转而去学习小提琴的制造工艺,相比浸入音乐走上使艺术臻于完美的道路,他宁愿用从纯粹工艺的角度接近他挚爱的乐器,这样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他似乎已然明了了直接进入某些事情的宿命,因此他选择远离,或是迂回地,接近。
 
     印象深刻的还有最后他给那个老人注射安乐死的药(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第二天清晨的天光,浓绿的原野,寂静无声。
 
     他说,“我的内心有一种无生命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让他拒斥爱情,亲情,友情。而他又绝非无情之人,从他对他的学徒和那个习琴的小女孩的态度里可以看到他温煦的一面。片中有一段是描述他看到那对老夫妻大声争吵却又最后彼此抚慰,他的表情痛苦复杂,他不愿(再)卷入任何情感之中,就像一直拒绝的牛虻,用脆弱来形容这类人也许是合适的。而这脆弱之外层却是光泽细腻的玉,让人忍不住地想探究。
 
     我得承认,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忍不住地害怕,像身处深渊之侧。

2007.8.26
 

 5 ) 别判断,去感受

我想斯蒂芬大概跟1900是同一种人,有自己完整的内心世界,而且心甘情愿生活其中。对他们来讲,最好的爱存在于想象当中,不去实现反而能保持爱的完整。

斯蒂芬第一次去看卡米尔录音时卡米尔问他,为什么放弃音乐甘心当个修手提琴的手艺人?斯蒂芬说,我没有天分。卡米尔不信,而后斯蒂芬解释说,我不喜欢自己制造出声音,音乐对我来说是梦想。其潜台词,梦想并不是用来实现的。

尽管斯蒂芬厌恶自我膨胀用自我收缩的方式面对人群,但不代表他没有表达自我和争胜负的欲望。

从开始他对马克西姆的描述旁白,以及马克西姆第一次把女朋友卡米尔介绍给他的场景看,斯蒂芬对马克西姆有一种潜藏的蔑视和嫉妒。(马克西姆与他的沉默内敛完全不同,爱与人打交道,爱出风头,对人缺乏深入认知)

而他追求卡米尔的方式虽然隐晦(在餐桌上一阵见血的指出卡米尔语句下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台词,当卡米尔向她倾诉自己和经济人矛盾时又一针见血的指出卡米尔内心真实的渴望),但这对卡米尔(对不信任的人紧闭内心,对信服的人彻底敞开)来说,基本上是致命的。

所以当卡米尔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打电话,跑去打探情敌的情况(其实只是斯蒂芬的朋友),最终跟马克西姆摊牌向斯蒂芬表白的时候,斯蒂芬说,我给不了你要的,你只是把我想象成了另一个人。我引起你注意,只是想反击下马克西姆,这都不是假话。

但他接着说,我根本不爱你。这就是撒谎了。

不过准确的说也并不是撒谎,而是他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坠入情网。(斯蒂芬这种人,对旁人是冷眼旁观洞若观火,对自己就是自作聪明后知后觉了。)

不然他不会在卡米尔的表白前听到电话就心神意乱,也不会在表白后
迷惑不解跑去恩师那里去找答案。不巧的是,恩师和师母正在为琐事扯皮,这让他打消了转圜的念头(看,所有的爱最后都会落得如此境地)。

等到三人关系彻底决裂之后,斯蒂芬搬出了和马克西姆合作的工作室,暂住到恩师家,被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情况所触动,才终于鼓起勇气去向卡米尔告白。但以卡米尔决绝和自尊的个性,已经为时已晚。

等三人再次见面,已经是八个半月后。卡米尔投身于工作,与马克西姆做回了朋友,斯蒂芬自立了工作室,经历了徒弟的婚礼和恩师的故去(亲手帮恩师安乐死),马克西姆主动来和解,同时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再回不去以前。

卡米尔还爱着斯蒂芬么?当然,最后一回首,眼神断人肠。她以后还会这么不留余地的横冲直撞么?但愿不会。斯蒂芬还会一直孤独下去么?也但愿不会。(卡米尔问到他恩师之死,他说我以为我只爱他一个人。看来心境还是有了些变化。)

三人决裂后,斯蒂芬有一次碰到了卡米尔的经济人,经纪人问,最近怎样?答:只是老了点。经纪人回:那么快点老吧。这细节设计的极有意思。如果斯蒂芬足够老,老到真的无欲无求,他便不会介入马克西姆和卡米尔的感情,整个故事大概压根就不会发生。

又或者他更年轻一点也好,这样他还心存幻想,愿意去尝试。没准和卡米尔向恩师夫妇一样过下去了。

又或者不是卡米尔,是个更细腻更理解他的人,像他那个开书店的女友那样?不,不太可能,这样两个人最终只会变成淡如水的朋友。

也许对斯蒂芬来说,卡米尔说的有道理:不要判断,去感受。世界有时候像恩师故去那一刻他推开窗看到的风景,宁静的草地,肃立的树木,微风轻抚。

如此温柔。



 6 ) 爱的谜底谜面

  Emmanuelle Béart这回是习惯将丝绒质地棕发齐齐挽起露出平滑饱满额际的女小提琴家。原以为片名的冬之心暗指的是她,不料竟是他,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调琴师。调琴与调情,是一样原理:过松则怠,过紧则断。惟有暧昧,不脆不瘫的火候,才恰恰好,大好。气氛设置好了,攻略才便以按步骤展开。男主角和老狐狸李碧华有同样默契:先是百依百顺,接着欲推还迎,最后断然拒绝。此套攻略最适合攻陷外冷内热的女人:即便她被最终的拒绝狠狠伤到自尊,始作俑者也不必担心引火烧身——只要摆出一副纯良怯懦的白兔嘴脸即可,她是聪明女人,不会至死痴缠。片尾,一切昭然若揭:男主最爱的是Maxime, 他的战友,他的敌人。原来爱是最佳障眼道具:他是想通过他对她的注意以及她对他的注意而注意到他。还有什么形状好似三角微妙可笑。
  然而豆瓣自有高人在,读了众人的讨论才深觉自己理解之粗浅:爱之深为不爱,男主是极端的完美主义信奉者,把音乐与女人同样视作梦想来爱,而梦想是用来朝圣的,不能是近在眼前的。触碰和言语均为完美事物的一级杀手,所以在伸手可及之刻扭头撤退,方才挽回一滩完好无损的泡影。这样的人,无论多么具备爱的资格,注定是没有爱的能力的,瓣友如是说。至于“我最爱的是他”这么一句,看似谜底又似谜面,如所有的闷骚法国文艺片,以低调的收梢换得闷骚文青们的高调关注。而我关心的不是他究竟爱她还是他,却是——可不可能爱一个人?J’ai essayé de vous séduire sans vous aimer. Stéphane说,我只是想诱惑您,而并非爱您。原来大家享受的从来都不是爱,而是调情。

 短评

如果一个艺术家说要爱你,跟你走,请你千万不要伤了她的心。剧情寡淡,但是我很愿意沉醉在艾曼妞贝阿天蓝色的纯净眼眸里。

7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技法工整干净,叙事未点到,即止,如隔岸再隔人群观火。层次丰富的凝视。人群的头顶所见火光是卡米尔,其他则是二手新闻。相比于故事主线,更想念身边海琳那样的朋友,好事程度刚好,是更不多得的友谊。贝阿的美不言而喻,布光这么柔全因有她。卡米尔的征服欲,斯蒂芬的眼神(咖啡馆第一幕,录音棚第一幕,新工坊第一幕)已经出卖他们各自,也都并非爱情。马克西姆优雅处事滴水不漏。可是,恋情?另一个病人罢了。和卡米尔打开心扉那场对话很好。爱是太主观的感受,说有就一定有吧,我真的信,但像这样专家级的暧昧,我无法在意其中是非、深浅。不如看看表演,都是过来人,每句话说完的嘴角弧度都控制得那么细腻。

8分钟前
  • Superhat
  • 还行

郎心似铁,因为郎爱的是个男人~

13分钟前
  • NA
  • 推荐

或者,在很早之前,他就明白了,对于爱情,人生还是个印象派比较好一些。

1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更喜欢《冬之心》这个名字,和《沉静如海》有着相似的基调,是美国电影几乎不会花心思去阐述的类型。讲人的品格,高贵,讲一种气质。看多了剧情激荡、复杂的片子,这类如清泉一般,细腻,抚过心底。拉威尔三重奏很好听~女主很美。

16分钟前
  • qwfwq
  • 推荐

凡是打动他的东西,都将是他用沉默深埋的东西。用乐匠的身份爱音乐,用拒绝的方式爱卡蜜儿。他想要的太多了,只有他自己的世界才能给。而现实世界只属于像马克西姆那样享受生活的人。

20分钟前
  • 麥爾斯
  • 力荐

贝阿仿佛有个遥不可及的天上的恋人,她的心早就为此燃成灰烬了;所以面对人间的一切爱恨,她既幽怨又心不在焉。我想这是由她惊人的美貌和谦卑的脖子弧度混合而成的效果。此片人设非常适合她所展现的这种特质。

22分钟前
  • 雾港
  • 推荐

斯蒂芬的爱深邃无形如水,一触碰就从指缝漏下;卡米尔的爱真挚热烈似火,一经确定不惜燃尽一切。两人碰在一起,难免不是悲剧。或者也跟时机有关,更年轻一点,他还能相信;更老一点,他压根不会去招惹。不管怎样用头脑恋爱的人都很苦逼,爱情本来就是一种错觉,闭上双眼坠入情网就好。有什么关系。

23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这个故事相当于,一个读者,相较爱上另一个读者,他爱上作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就像你要世人博爱,但世人却爱上帝,因为那是一个世界体系的创造者,拥有某种神秘强大的创造力在吸引着你。

2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斯蒂芬爱卡米尔,为什么却不与她在一起?许多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斯蒂芬在影片中所说的"我身上有一种毫无生气的东西".他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完美主义者,他热爱音乐,并且上了音乐学院,但是因为他不喜欢自己发出的声音就休学了,转而当了一名制造和修理小提琴的手工艺人.他宁愿让别人用他制造或修理的小提琴演奏出更美丽的音乐.其实他内心里有一种怯懦的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东西:虽然卡米尔现在爱着他,但是他没有把握能永久拥有卡米尔的心,因为卡米尔太优秀了.他只能选择放弃.

28分钟前
  • 蓑笠翁
  • 推荐

她这样孤傲的女人,在同一个晚上两次向同一个男人明示爱意,他却只用刻意的侮辱来回避,那么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保全尊严。既然爱你不能言语。

32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修琴的,卖琴的,和弹琴的之间的故事。修琴的冷感,卖琴的冷静,弹琴的敏感,于是三人行,必有遗憾。贝阿真是美得让人战栗。

35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艾曼纽化好妆来见奥图。“我想要你,我没有投怀送抱的习惯,但我要告诉你。”“我的确想引诱你,但我不爱你。”“是游戏你就跟我玩到底,和我上床。”在餐厅众目睽睽之下被拒,颜面自尊无存。

36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1.艾曼纽·贝阿太美了,想起波德莱尔的话:有些女人你想占有,有些女人你却只想在她目光的注视下死去。2.有时你得承认,爱情,作为一种精细的情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去拥有的。via X

38分钟前
  • 远子
  • 力荐

有那么点Kierkegaard的味道

41分钟前
  • 点点
  • 推荐

他们俩自始至终都用vous称呼彼此。

42分钟前
  • 一又
  • 还行

“你没有感情吗?可你却喜欢音乐。”“当然,音乐,是梦的材料。”另,果然是有深度的音乐电影……

44分钟前
  • xun
  • 还行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看懂,我以为史戴芬爱的是马克西姆。虽然他一直说自己和他不是朋友,只是工作关系。结合种种线索我觉得是这样。首先当马克西姆要与卡米尔开始新生活时,马克西姆特意慎重地跟史戴芬做了交待,史戴芬听到消息后的反应不是恭喜而是有些惊讶;之后卡米尔却莫名地被冷漠的史戴芬吸引,史戴芬一度表现出了仿佛也爱她的样子,但卡米尔向自己表白后,他却说自己不爱她,他甚至说只是为了报复马克西姆。电影最后一幕三人又重新相聚,卡米尔问史戴芬:你喜欢他(指的是马克西姆)?史戴芬回答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他是我唯一喜欢的人。如果是这样就可以理解他之前对卡米尔的行为了。虽然卡米尔非常有魅力,但他喜欢的是他,而不是她。但也有点点疑问,是因为史戴芬情感状态呈现出来的异常冷静甚至冷漠。

47分钟前
  • 萱草
  • 推荐

剧本总是那样,命运之外,角色使然而已。她是个小提琴演奏者,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热情和音乐交错在一起,完全的释放出来。而他只是个调琴师,和音乐之间的是沉默的交道,他对她对音乐的爱都是无言的,爱的隐忍和不善表达。 “在我心里有种无生命的东西

51分钟前
  • 安妮忘记了
  • 推荐

你长久以来营造的自我世界封闭,我无所谓。你不能这样下去,你要接受内心松缓的感觉——冬之心。

56分钟前
  • Aubre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