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

剧情片大陆2002

主演:唐韵  刘佩琦  陈红  王志文  陈凯歌  程前  陈强  

导演:陈凯歌

 剧照

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2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3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4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5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6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3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4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5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6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7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8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19和你在一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0

详细剧情

  普通百姓刘成(刘佩琦)为让从小拉小提琴的儿子刘小春(唐韵)的小提琴技艺有较大提升,带着他从江南来到北京,拜了性格怪异的江老师(王志文)为师,在学习过程中,刘小春逐渐与江老师成为忘年好友。风情万种的莉莉(陈红)与刘成父子俩住得很近,她让刘小春逐渐萌发生出莫名的爱恋。  刘成偶然聆听过一位年轻人的精彩演奏后,登门拜访了其恩师余教授(陈凯歌),并说服对方收下刘小春为徒。刘小春怀着无奈与遗憾离开了江老师,投身余教授门下,却只收获了束缚与压抑,他开始怀疑“父亲的选择”,与父亲的关系越变越紧张。

 长篇影评

 1 ) 幸福的音乐,音乐的幸福。

电影中的刘全父子来自江南水乡,他们热情直爽、毫无心计,来到北京遇到了重重困难,却又能出乎顺利地迎刃而解,而且很快地就给小春找到了两位老师。都市是冷漠与虚伪的象征,他们父子俩身上的乡土气息本与之格格不入,他们之所以能一再受到命运的眷顾与垂怜,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的与人为善、真诚与执着,化解了都市的高傲冷漠。

刘成是一个靠着本能生活着的人。坚韧、自卑、狡猾和善良,都是他的基本元素。多年前,一个婴儿和一把琴被带到他的面前,注定了日后不由自主的命运。让孩子拉琴,是他认为的天意;拉琴拉成什么样的人,却必须是他的意愿。赚钱罢,成名罢,惟独不能用来修身养性。平头百姓,从来没有,也不该有那样的奢侈。

江老师为人傲慢,不修边幅,头发蓬乱,自从遇见小春起就从没换过衣服,整天就知道跟邻居吵架。但是在与刘全父子尤其是小春接触后,他从小春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热忱与宽容,他开始变得和蔼可亲,他居然还跟小春掏心窝子讲他在音乐学院时那段遗憾的爱恋。当小春去上最后一节课时,他修整了头发,换了身白色干净的衣裳。

莉莉是个职业不祥的暧昧角色,她泼辣风骚,发型夸张,穿着性感,浑身透着股俗气,总是在打电话、逛街、为了喜欢却背叛她的男人伤心。小春的安慰与关心,尤其是卖琴买大衣,让她感受到这辈子从来没有过的好,从而逐步促进了她的改变,让她认识并相信人世间的关怀与温暖。到了影片末尾,她的发型梳理顺直了,衣服也大方保守了。

影片正是通过江老师和莉莉外形发生的悄然变化,生动地刻画了他们心理变化的微妙痕迹。综观整部电影,处处温情洋溢,从略偏古典的轻快配乐到明快而泛着光晕的镜头画面,无不昭示着这一点,陈凯歌意在表明,在这个人际关系相对疏离的社会,以真诚的姿态面对一切才是生活真谛。也许这,就是陈凯歌电影生涯和人生阅历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和感悟。
 
陈凯歌亲自饰演的余教授是作为批判对象出现的。与江老师只能教会孩子真正拉好琴不同,余教授还能给孩子们带来成功。他是个制造天才和明星的能手,虚伪而精明。

余教授其实是可悲的,原因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制造出来的天才只能拥有成功,不能表达出音乐里本应有的感恩和情感,可是他又过于自私和功利,所以认识不到自己正是导致这种畸形天才的真正源头。他一再向他的学生强调情感是音乐的弹药,只有情感才能激动观众、征服观众,但他已被功利蒙住了眼睛和理性,根本没有了感情。

这个角色所象征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是陈凯歌自身的代表,陈凯歌一向没有放弃他的批判精神,这一回我们看到他以自己现身说法,对虚伪做作表示了深切的痛恨和摈弃。这种批判显然不止于艺术层面,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就像真正高明的琴艺,只有付出真诚和情感才能成就。

对于这一点,刘小春这个人物形象更有说服力。小春还是个孩子,他的心灵世界未受任何污染,是那样的纯洁明朗,没有丝毫的计算和钻营,所以他可以拉好琴。当他到了余教授家里时,他发现自己没有以前拉得好了,犯的是和林雨一样的错误,琴声里出不来感恩的色彩。这是因为环境变了,在余教授家感受不到真正的亲情,而亲情一旦远离,琴艺也就退步了。小春意识到这种危机,所以他最后的选择是对的。

作为一个孩子,小春也有任性、倔强甚至出格的一面,但在关键时刻陈凯歌让他显得那么成熟而理智。所以这不仅是刘小春的选择,也是陈凯歌的最终用意所在:选择亲情,回归真诚,比任何名利和掌声都重要而实在。
 
最后,是禁不住地扪心自问——走过忙忙碌碌的岁月,曾有几多追逐功名与亲情间的取舍?

 2 ) 营造温情

片子大部分很好看,不过最后的半小时很糟糕。

这是一个始终温情脉脉,但却杂乱而零碎的故事,陈凯歌却试图要拉出张力,这让我不是很舒服,总有着怪怪的味道。如果不那么刻意地去营造冲突,那种突兀感大概会好很多吧。不仅是冲突是刻意的,导演还刻意保持着美好,不让它破碎。比如陈红按照镜子上的电话借钱的时候,我这个伪温情主义者已经有点受不了了,可想象中的罪恶并没有出现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或许这和主题是音乐有点关系吧,虽然很有些莫名其妙。

小男孩我很喜欢,13岁的男孩的,那双眼。刘佩琦和王志文两个人的表现都很不错;这是我第一次看陈红的片子,有点老,不过还成。陈凯歌则很叫我生厌,透着一股假惺惺和装腔作势。
 
我看电影,有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总看得太晚太少,总是先听说了,甚至听说了许多,才去看的。所以看的时候,脑子里就总会不自觉的跟听说过的去对照,这可真讨厌。这一次倒还好,关于这片子,我模糊的印象几乎完全都是错误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天知道我从哪看来的……

嗯,最后车站那一幕,我本来以为,男孩要在那个大厅的正当中拉琴呢,那可实在太帅了啊……

 3 ) 现代中西电影风格评析

一、

二○○二上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上波澜不惊,很多重头彩都让给了《哈里波特》这样的典型好莱坞式长盛不衰的进口产品。但是一入年底,几部由国内屈指可数的导演精心打造的力作便悄然浮出水面,而且在宣传造势上逐步愈演愈烈,张艺谋的《英雄》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到今天还未见其庐山真面目,不论是对盗版市场的严防死守,还是深圳上海两地每场仅限50位的试演直到破天荒的看电影要出示身份证,都给人一种贺岁片不坚持到年终岁尾绝不罢休的感觉。其实只要片子排得好,上座率高,此行此举又何必呢?誓要达到2亿票房的口号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只是别等到令人生厌时人走茶凉人去楼空了才好,再大的耐心也抵不过一个“磨”字。

陈凯歌却不学他,当张艺谋还在为首部武侠片的新鲜出炉煽风点火时,那边《和你在一起》的男女老少已经在收获各类奖项了。挺平俗的情节,又在半年多的策划下多少赚取了人们许久以来未曾有过的感动,从用情的角度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成功。

《和你在一起》这部影片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两遍,每个难忘的片段都给我留下余味无穷的感慨,而思考更多,从葛优冯小刚搭档的《甲方乙方》到冯巩担纲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再到十年来张艺谋对中国电影风格的突破,今日陈凯歌的成功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质变以后的全新的中国电影体系之上的。对比一下至少80年代以前的东西,我们首先就会发现一个时代的大环境、大趋势、大方向对艺术创作的整体依附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五六十年代忆苦思甜,在政局刚刚稳定下来的情况下拍摄了那么多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题材的影片,红旗赤胆下宣扬的是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六七十年代形势复杂,人言可畏,生活与命运汲汲可危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从雷锋焦裕禄这样的光辉形象里寻找远去的足迹并宽慰当时孱弱的内心;改革开放好些了,至少人的自由思想可以从原来的麻木不仁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下的勉强舒展手脚,但冲破这层束缚的初始阶段总不免在行为方式上有些可笑,也缺乏真正有深度的思考,然而适应时代潮流的总是颇具生命力的,进入九十年代后,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给予中国电影充分自主发展的条件业已成熟,新一代的电影导演们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真正有价值的思考和尝试。

任何改革变通的过程都是勇于大胆打破前人范式,自成一家并逐步摸索的过程,就像邓小平所比喻的摸着石头过河,错的就改正,对的就发扬,这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方面,而在当今创新大潮流涌动不息的时代,若想于激烈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且更前卫地引领这场潮流,那么在突破与变通之外,就更需要一个切实冷静的分析——看透未来的人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如何把握,冯小刚在一次电影界的颁奖典礼上说过这样一番话:

“中国的电影事业到目前为止已换了五代导演,每一代都自成风格,自成体系,第一代导演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他们的成就不是踩着前人的足迹来的,因此在电影圣殿中他们最先打好基座,构筑了风格的大厦,并在门口守着,谁也不许进来。没想到第二代导演出来了,他们没有走正门,反倒从窗户里爬进去,守也守不住,既然如此,就都守着吧。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导演的时候,没想到他们既不走门也不跳窗户,不知从什么地方或许是地底下钻进来的,也能分得一杯羹,大家这时候觉得够意思了吧,往后的小辈们还能有什么作为?谁知道第五代导演露头的时候,他们不进这屋子了,就在外面什么地方搭了个帐篷,以自身独有的视角和眼光同前好几代人共同呕心沥血的全部体系抗衡,十年来就这么僵持着,可到了现在明显是这些从前看来“不入流”的东西占了上风,那些老一代的电影人们目前想的是如何从个老房子里走出来……”

很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这样的话也只能从爱搞黑色幽默的冯小刚嘴里说出来。听完了仔细想想,即使不承认他过于夸张的比喻也得在心里品咂一番,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开始,中国的电影镜头就开始聚焦于“不入流”的平民化小人物身上,拒绝了以往的大场面、宽视角,在细微处知著、于无声处惊雷的立意逐渐占据了更宽泛的银幕和更绵长的胶片。说到大制作,我们不是没有,自古以来中国从不缺乏的便是人口,许多场景里的所谓的大制作都是可以用人来堆的,但搞了一段时期后,我们发现自己对电影的制作精髓远没有得到认真的体悟,美国人用同样的钱,花同样的时间和人力,最后拍摄的东西可以横扫世界票房,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作品连本国人都连连生厌?这其中不只有心态的原因,即使有时会急功近利了点,但必须承认,我们在这种赤裸裸展示生活动态艺术的空间当中,还远远没有把人性的广度和深度挖掘出来。

在记者采访哲学家赵鑫珊教授的时候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得很快,然而这个世纪的人们却依然需要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来安慰自己心灵?学者答到因为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今天某类人群的精神症候当然不只是时代的文化产品引领的结果,但只要我们回想一下文革时期整齐划一的口号和旗帜对渴望敞开心扉面对世界的一代人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就可以明白如果一个社会不用优秀的思想鼓舞人,将会对个性的发展造成多大的禁锢。如果说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最大贡献首要的便是我们终于弄懂了人的本质是个性自由,那么由此而来,尊重人性选择的价值取向自然要回复到其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电影题材方面我们才知道大鸣大放不是人性化,英雄伟业丰功伟绩也不是大众化,只有顺应民意随潮流而动,最终获得最大程度上观众的褒扬,才有可能从旧观念中走出来,开拓一片新的电影天地。

二、

一味地在理论上求证在逻辑上推演在思路上分析未免显得枯燥,让我们回到《和你在一起》,影片里有的地方就给人感觉拖沓、迷惑却又意味深长,比如我注意到刘小春要和爸爸去北京的前一天晚上,爷俩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小春从一楼上来,拿起楼梯口的尿壶背对镜头撒尿,而后又放回原来的位置,其实这算不算是一个多余的场景呢,故意这样设置,是突出小春的农村孩子般的随便、无知还是说明他家里的贫困清苦?我想都不是,没有必要在上述两方面加进一个注脚,但毕竟电影是表现生活的,既是艺术,就有夸张,有巧妙安排,有人为因素,但不管怎么说片子拍出来是要给生活中的人看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以现实为依托,包装过于精致往往给人以距离感,觉得不现实,父子俩收拾东西时儿子就是抽空撒泼尿,这并不意味什么,代表什么,可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就是在这一幕幕平俗的场景中找寻着自己,体会着生活,像《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这样的情景剧一出来时为什么那么火,不只成本低廉不说,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谁都会遇到的苦辣酸甜,头一次在屏幕上的放大让中国的百姓有了近距离观赏自己的机会,艺术的渲染和加工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契合点,境界的营造常在登峰造极之后又从人性的回归中找到了演绎的本位。

影片中的莉莉是个喜流行、爱时尚、尽量让自己生活地舒服和现代一点的少女,不难看出,尽管她在表面上包装地多么好,却始终是个生活不如意,社会地位趋于底层的小市民形象,因为她从头到尾都毫无社会地位而言,但可贵的是莉莉是个真的性情中人,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给小春还钱还有向余教授哭诉那会儿,是在那样一种生活境遇中的闪光的良心发现,这就不能不让观众对她的角色存在产生了认同感。没有这样一些人物言行的陪衬,小春和刘成的形象不可能丰富、厚重和立体起来。再看江老师,王志文是演技极为优秀的演员,不论任何一部剧中,他由于作过台词老师而练成的磁性语言功底及特有的人生内蕴都是受观众喜爱的原因。《和你在一起》里他的出色表现拿了金鸡奖的最佳男配角,也是对于成绩的一种肯定。而且他在影片中露脸的每一个片段几乎都会成为永恒的经典流传后世。当然如此评价未免为时过早,从一出场开始,江老师就是副邋遢凌乱的样子,大事小情不检点,还吵架,不只把小春就连观众也被蒙蔽了,实际上刻意安排他的细节形象正是影片为了反映人情高于名利这个主题所设的光辉实体,他告诉刘小春,我给不了你成功,只能给你音乐。像江老师一样失意落魄的才子在遭受多次挫折后都容易把许多浮华的东西看淡了,就和开场的音乐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类似,不过外表上的无所谓不在乎正是他们对心底里那片最纯洁的圣地所设下的最坚强的心理防线。其实也好,浮光掠影的东西去掉了,音乐的本质就会在挚诚的心情面前显露出来。相比较而言,那么余教授就只能铸就成功不顾音乐的灵性吗?完全不是,寄予情感与追求境界的统一性并不排斥功利的进入,然而即便博学如他也用小春的旧琴以及身世刺激感情迸发的做法虽然高明,但并非至高至远,至情至性。江老师是无所求的,他内心那座音乐的圣殿只对小春一人敞开,重要的是当你沉浸、陶醉在纯粹的音律中时,旁的东西都不重要了,享受,而非劳役,最高级的劳役还是需要创造力的,而他们不用,几次会晤的心心相通已经足够受用终生。

《和你在一起》的很多方面都是巧妙安排,精心建构的,而所有的情节线索编排均以最核心的主题思想为基点,从刘成对成功的渴望,到大赛前夕出于自卑和义务完成感的辞别,最后小春放弃成功而投奔表达父爱的激越……感情过渡地如海浪般汹涌澎湃,于至高点卷起波澜。这么优秀的作品已经很久不见了,于斯为盛,仿佛是饕餮之夜后的精神饱餐,充实地神清气爽。

三、

就在新一代电影导演在平俗化的尝试中放不开手脚的时候,《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在戛纳电影上的获奖适时地给了国人一个着实不小的惊喜。这两部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成功首先让勇于拓荒的张艺谋们找到了一种自信,就算是走的一个偏锋,却将长期以来低靡于世界影坛的中国影业带出了低谷,逐渐看到了属于华夏的希望之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此时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起这句经典名言来,和好莱坞的全球化运作相比,我们自己在电影市场上的开放真的是太晚了,当进口的欧美港台录影带遍布穷乡僻壤的时候才悲伤地发现中国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被认知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直至今天,被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国电影仍旧是《卧虎藏龙》那种中国人看了没什么感觉的武打和成龙的功夫力作。诚然,成龙是一个伟大的先驱者,至少他以其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星光大道对他的尊重,也是美国同行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尊重,但这一点对个人来说无异于巅峰的成就对整个中国来说毕竟是太微不足道了,像张艺谋一部部沤心力作在国际评选上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一种本土化理念在国际影坛上的深入人心,至少,我们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烟波浩淼的世界电影圈里获得的广泛而普遍的承认太少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有时不只是一句口号,首先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拿什么让世界了解中国,世界希望了解中国的又是什么?

想到这里,我深为祖国二十年来的对外开放而悲哀。

我们在电影事业上的不被外国所了解,经常会比想象中的还要闭塞,电影文化传递给世界人民的是我们民族自身积淀的生态方式和生活理念,往更深一层次说是中华文明系统与现代文明趋势碰撞出来的人文内涵。而这样略显晦涩的界定从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言行中就可以表现出来。昨天我看到《东方时空》做的纪念中国入关一周年的一个节目,片中80年代录制的录像里面群众的眼神都和今天有着天壤之别,严重点说是呆滞,丝毫没有生机和活力。但长久以来我一直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国际上获奖的几部作品像《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排得那么农村,那么艰涩,难道其中的情节就能代表现代中国的全部吗?远远不是,如今荧屏上的都市剧、时尚剧也不少,可一到了电影那里就很快显得沉重起来,怎么也迈不开清新时尚的步子,《有话好好说》、《一声叹息》、《幸福时光》、《生活秀》等等这几部挺有代表性的影片其实都以都市生活为背景,思想内容也不差,但一拿到外面就连我们自己都有些不自信,什么原因?好莱坞每年奥斯卡的获奖片题材单一的很少,两者一对比在个人感觉上立刻会产生微妙的自卑,然而在文化环境的背后,我们对待电影艺术本身的态度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人在拍摄一些宏篇巨志时,除了动辄上亿美金的家财,时常会对影片里的重要道具、效果动一番脑筋,泰坦尼克号中的豪华巨轮,《侏罗纪公园》里的狂暴恐龙,其制作过程之复杂和精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仅如此,剧本内一个冠词的使用,表演中一个手势的到位程度,都是拍摄中需要认真分析、多次重来的。他们可以花数月的时间做一条模型小狗,而后仅出镜两次,只要给人脑海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即可谓之成功。想一想中国的电影制作人是否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应该热烈鼓掌,因为一百次的精雕细刻才足以酝酿一次轰动效应,自从电脑技术更多地运用于电影技法里面后,设计人们更是精益求精,《最终幻想》里女主角那飘乎细缕的头发就是用八万行程序写成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同行已经差了很远,本来起步就不在同一条线上,而对技术处理的处处不努力最会导致全篇的粗制滥造。

四、

再看情节处理,首先要声明一点的是,本篇文章名为《现代中西电影风格评析》,那么初衷就是从不断的对比和讨论中对双方都有个大略的思考和概括,决没有说美国影片好而中国不好的意思,因为即便横向上二者同属于电影艺术可以有值得商榷和参考的地方,可是纵向上双方扎根的土壤和可继承的传统完全不同,在鸟瞰方位的全局规划下,情节处理的比较也只能是各自体现魅力的过程,我们挖掘到了背后隐藏的心态上的、文化理念上的因素,便可以明白中西电影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内部驱动力了。

比方说在一部电影中对“情”的处理,简言之中国电影追求的效果往往是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而美国人则以蓄势见长,前面烘托地越到位,后面的爆发越显生动,这其中的不同大概与东西方民族个性的本质差别有关。中国人含蓄、委婉,讲人情,顾面子,好揣度他人心理,做起事来首先要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于是就造成我们的电影情节处理起来注定不会太过简单平实,大喜大悲一条主线。看《泰坦尼克号》的线索过程,只是相识——相恋——海难——升华,前面两个多小时的埋伏都为最后一刻震颤人心的人性的表现做铺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电影在题材处理上常给人以疲累拖沓的感觉,但较之于好莱坞式的纯粹商业制作风格,第五代导演的首要目标是把生活的现实面貌用一种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来,强调的是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心态复杂性和行为无端性,而一旦把类似于这样本土化的核心思想灌输到细节当中去,便可想而知要比真正的生活情景还要现实。艺术不是简单的模仿,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我们毕竟不能用想象来构筑空中楼阁。面对好莱坞雄居不下的票房收入,可以认真清点一下其中所谓的大片、大制作里有多少是科幻片,多少是灾难片,多少是战争片又有多少是搞笑片,很少真正贴近过生活尤其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但是专门从事电影制作的派拉蒙公司却将其几十年来的最佳影片奖颁给了《阿甘正传》,这不仅说明从平凡人身上拍来的影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证明远离生活的题材给人的撼动只是短期效应。因为谁都知道从平实里开掘深意本身就是投入回报不对等的工作,况且电影本来就是赋予人虚拟感受的,一切不可能达成的幻想都有可能在电影里实现。但中国电影不能那样做,包括电视剧的题材,迄今为止占主流的仍旧是体现身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主旨,《渴望》刚刚热播那会儿,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大家的热情并不过分,十年后,又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着实令大江南北重温了一遍五十年间的烟火更迁,这都可以成其为一种影视界的讨论课题。虽然电视与电影在某些方面差异还很大,规律不能随便套,可是这都不妨碍其反映出的民众心态的共同性,《和你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感慨与眼泪,大家可以从一个孩子的亲身经历上悟到生活的真谛,恰好表明从编剧到演员再到观众都植根于同一片文化热土,情感的闸门是相通的,倘若像《妈妈再爱我一次》那样的片子不肖说美国人很难看懂,事实是即便放到原产地的台湾,也无法造成大陆式的轰动效应,原因何在,人性的本质不都是同一的吗?中国人看到美国的宣扬母爱、爱情的东西也会情不自禁下泪,怎么可以凭一国的民族特色加以轻率否定呢?事实确是如此,可是即便在世界普遍性的人情流露上民族的传统性格也决定了表达方式的不同,《大腕》里面葛优的冷幽默,从头到尾很难见到他粲然一笑,然而就是在近乎闹剧般的葬礼筹备过程中揭示出商业社会的金钱气息对浑朴天性的抹杀。幽默到了这个程度,在远离现实冷眼旁观的同时与现实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类似王朔小说的“不动声色的讽刺”竟在几十年前的鲁迅那里找到了同道中人,读《阿Q正传》次数一多,便能体会出什么是真正的以小见大,从平凡中深刻。无论新一代的中国电影是给人一种思维意念的回归,还是对曾经怀抱理想的渴望,我们还是要回到原先的观点,至少,它终于弄懂了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和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五、

电影属于大众传媒的一部分,既然要“传”,就得有接受者,在当初电影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产生的时候,面对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恐怕制作人为了不被诱惑迷失了心智,首先得想到观众爱看什么,想看什么,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创造非凡的成功。因此,在分析现代中国电影风格的时候,不能忽略从受众入手这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中国社会的电影受众群里,哪一个阶层的人数最多?占据绝对主力?毫不矫饰地说,我想大概当属于城市里的小市民群体,大家至少都生存无忧,正从温饱向小康生活过渡,在娱乐方面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面临竞争的巨大压力还想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舒服一点,却又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也就是在整日的晕头转向中找到点难得的闲暇。近年来,以前看电影需要排队购票,拥座剧院的历史结束了,家用播放器的出现使本来就生产地风起云涌的电影片取得了与电视剧同等的位置。君不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种号召力,就是从百姓中来再到百姓中去,演绎社会小人物的辛酸苦辣,生活还是得向前看的,倘若养家糊口的压力太重难免会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和曙光,张艺谋冯小刚电影里面对人物命运的处理总是在灰色的背景上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这大概就是民族化的特色吧,把握住平凡人的心态,影视创作才会有充满活力的市场。

再看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前文说过,在国际上获大奖的几部中国电影除了《卧虎藏龙》就是都带有农村气息的《红高粱》等一系列影片,这其中的深意仿佛很难说得清楚,是由于外国人脑海里的中国根深蒂固就是这个样子?有这个因素,借助于电影这个本可以充分宣扬当今民族精神面貌的机会,我们拒斥了时尚都市的风格,偏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上作文章,是城市中可供开拓的材料太少了,挖不出深层次的东西来?或许也是个原因,虽然未免牵强,不过总之,中国电影没有忽略农村这个市场,反而真实加以记录以飨市民阶层,很难说清是种什么样的心态,拿赵本山来说,十年的小品让他红透半边天,在大家心目中始终是那样一个东北老农的形象,淳厚、朴实喜爱调侃,当他涉足影视业的时候,从《一村之长》到《幸福时光》再到《刘老根》,可以说他演的就是自己,纵然赵本山也有鲜为人知的与农民形象不合拍的地方,如钢琴弹得不错,现任一家高级企业的董事长等等,但应当承认他首先是深深扎根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的,整个《刘老根》的价值根底是这样:农村为什么没有富起来,关键是少了市场意识。而经济的导引思想上升到观念,也就让人们发现我们今天的农民阶层开始具有了市民意识,观念的开放,视野的扩展给农村带来鲜活的气息,形势转变了,中国电影无论在对农村题材的主旨把握、拍摄技巧以至于考虑农民口味上就不能不做一番认真的思踌,以前农民看影视作品的时候视角是向上,市民们是平行,像看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到了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则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向下的视角来欣赏。这里面占有率最大化的市场就是当着力搞好的地方,像传媒价值规律中包含的一个观点,整部作品要用80%的力量去做最关键的20%的受众,其余的80%无关紧要只需下20%的功夫就成了。

六、

最后要补充一点的是从中西方文化特点上印证现代电影风格的不同,包括大陆电影同韩日、港台剧的区别。受地域传统心态的限制,大陆影视文化与上述三者已经区别地非常明显,就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意识形态来看,以劲歌热舞和温婉绵长的韩日娱乐影视两方面动态基本上成型,这是二战后经济新观念在九十年代末作用于精神意念的结果,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如日中天,无论在框范上还是经典意义上的整体特色都表现得博大精深,多少年内仍是世界影视潮流的主要风向标。写到这里,就一定要提及印度电影,为什么呢,恐怕不会有太多人知道印度是世界上电影年产量最多的国家,虽然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却不是粗制滥造。印度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获奖率和知名程度也是相当的惊人。在进行横向比较的资料分析时,我发现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我们面临竞争时的自信力与印度这样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综合国力要衡量,大家暂可引以为豪,但具体到某一类的硬性指标和软性界定上,我们往往会丧失正确评价自我的自信力,仿佛与中西方文学名著翻译产生的错觉一样,总认为读外国作品不如原版痛快,而中文的优秀成果又无法通过翻译传达出精妙的感受。在现代中西方电影风格的评判和比较上,西方电影的视觉效果明显是造成用情的典型环境,中国反过来,喜欢在细节的精雕细刻上下功夫,同属于意念上的东西,二者谁都无法证明自己绝对优于对方,其实,艺术本身是永远没有疆界的。

 4 ) 她和他的故事

今天看到有人说“好的影评大多都是对影片的过分解读”,深以为然,因为我的影评大多都不好,听到他这样讲,我很舒服。

但是影评虽写的不好,却还是要写,因为看了电影觉得有话非说不可,比如这部。

这是我凭着小时候的记忆找来看的片子,小的时候只觉得小提琴拉得好,只记得第二任老师对小春的利用,还有他在火车站拉琴的场景,却对陈红的美视而不见,大了再看,觉得自己当年真是瞎了眼。

所以我不想说电影里对世俗的挖苦,不想说辛酸和算计,互相利用与欺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红真是美掉渣。

她开朗,直率,真性情,甚至有点泼辣,美得世俗烟火,但是又像个小女孩。

他无知,寡言,幼稚,怀揣着想知道但又不敢问的问题,本能似的靠近她,爱她。

青春期的男孩,遇到这样一个妖娆多姿的女人,他馋她。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他只能对她好,尽己所能,拼尽全力。这样的爱,傻得让人不知道怎么拒绝。

不过这是中国,他们也不是来自西西里,终究一切不过是主旋律中的插曲,他们的故事,也就该这样结束。

 5 ) 追求名利与亲情的取舍《和你在一起》所感

这是老师给我们留的一篇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我很喜欢外国电影,中国电影只看过几部经典的,但当老师说起中国的好电影时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也就是《和你在一起》了,可能是与我的专业有或多或少有些联系吧,但是看这部电影我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每次都会流下感动的泪。
影片导演简介:中国电影史上,陈凯歌无疑是非常响亮的一个名字,1984年,《黄土地》的横空出世,至今让很多人激动不已。面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一条大河,陈凯歌似乎在追问是什么力量造就了一个民族的苦难,或许只有"公家人"在黄土的尽头能隐约带来一丝希望。陈凯歌将个人的命运放置到宏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心情复杂,并有所反思。之后他在《大阅兵》里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孩子王》里探讨极端年代中个人反抗的无能,而在《边走边唱》里,首次直接讲述了个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他比较不错的一部电影。《霸王别姬》缔造了陈凯歌戛纳摘取金棕榈大奖的华语电影辉煌,却也为陈凯歌的电影神话埋下了危机的伏笔。可是,对于曾经在第五代导演聚会上激扬文字宣称继续要开中国电影之风气先的陈凯歌来说,他在2002年带来的《和你在一起》无疑是个有力的证明
影片内容简介:刘小春年幼时就拉小提琴,十三岁身拥不少令人称羡的小提琴比赛的奖状。对于这位敏感有沉默的少年,这个乐器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是与他从未谋面的母亲之间一种最珍贵的联系,而母亲是他获取灵感的源头。
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深以小春为傲,为了让儿子拥有更大的成功,于是他带者儿子前往北京参加比赛。北京喧闹的气氛让乡下来的父子俩印象深刻,然而依次偶遇让小春结识了一个艳俗的女子:莉莉。于是成为了小春第一个知己。
小春在少年宫的比赛排名第五,对刘成来说,这象征儿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刘成经过不懈努力,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江老师完全不采用传统教学法。在他的指导下,小春跨出决定性的一大步,暂时搁下了心爱的小提琴,全心投入地倾听乐谱。
这期间,小春发现车站的莉莉,就住在临近的小楼。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小春很快就窥视出隐藏在莉莉美丽面孔下,一个恋爱中保养的女人的焦虑,不时受男人欺骗的伤心失望。
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演奏家的恩师—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
满腔遗憾地离开无法担保他演奏事业成功的江老师,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继续追寻成功的路程。这位新老师严格、苛求,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
在这段辛苦的过程中,小春也努力澄清他与父亲之间越来越紧绷的关系。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选拔赛,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给小春一个将影响他一生的秘密原来他是刘成在火车站捡的孩子,(当捡到小春时身边只有一个小提琴,刘成就认定是他父母的心愿,于是小春就开始了自幼学琴之路)面对这一切小春开始了在成功与亲情中的选择,最后朴实的小春选择了伟大的亲情…
人物特征: 就情感而言,《和你在一起》至少阐述了父子关系、师生关系、男女关系、姐弟关系等等,而这些关系放到社会大环境中,你发现是合理的,比如所有感情中,只有父子感情是最无私的,师生情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功利关系,而男女关系更是靠不住,姐弟情这种本身有些暧昧的情感,决定它往往是当事人的良心和直觉。当然所有情感都因为有人性存在,而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对错来判断,《和你在一起》的时代性正体现于此,陈凯歌在电影中强调了两个现实的主流价值取向,一个是个性、一个是才华,这些很容易成为主流社会猎取的对象,同时也很容易成为人性中嫉妒、自私、贪婪的牺牲品
小春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他的所有语言也都从音乐表达出来,听他的音乐就好象听到他的心声,他与他的父亲不同,他对成功没有特意的追求,能看出他热爱的是音乐而不是名利,就像他最后飞奔火车站放弃了比赛便可以理解了:他决非是因为感情冲动,而是因为他对父亲的感激与敬爱充溢了正个灵魂,他无法表达,才选择了用音乐将自己所有发自内心的感恩尽数向父亲倾诉.
小春是幸运的,上天眷顾他,从被人遗弃的那一刻起他便有了一个可以为他牺牲一切的养父,刘成那么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抚养他并培养他的责任,为了小春,无私的父亲带小春留在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苦苦恳求姜老师给小春上课,低声下气地求莉莉把小春卖掉的小提琴买回来,费劲心思才感动余教授,让小春走上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他作了一个父亲该做的一切,这一切就体现了父爱的伟大。
莉莉是个外形风流但心地善良的交际花,老是为爱情犯傻,相当卡通化.莉莉(这个玩世不恭的人,最后在小春的纯真面前幡然醒悟)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和你在一起》中最闪光的部分,她在一间没有装修的房子里看似浮华的生活掩藏着难与人言的忧伤
姜老师是一个落魄的音乐教师,穷困潦倒,表面一身市民气,内里一股傲气,住在污水横流的院子,凑合着教琴童挣零用钱,与邻居妇女生闲气,形容邋遢,语言粗俗,落魄不堪,毫无尊严可言。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吗?
他和小春之间的磨合也是影片中很有意味的段落,可就在两个人即将相互接纳的时候,江老师出局了,也许这就是人生,一些人离去,一些人进入,但是,我们在影片的结尾处,却再次见到了他,他同样是热泪盈眶地和陈红一道出现在父子团聚的候车大厅。
余教授接替了江老师,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进来,他石斛就是一个符号,用来表现锦衣玉食的所谓成功人士空虚的情感世界。心有城府的教授的设计则成为整个影片的品格急转直下的角色。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完成一个少年成长的推动力,反而成为一个反作用力。当他企图用小春的身世秘密(实际上是刘成收养)来促使小春完成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获得比赛成功的动力的时候,影片便开足马力朝着一个无力回天的高潮直奔而去。
影片中的两个琴童林雨与刘小春是师姐弟,一起受业于音乐界的大腕于教授。不知道林雨是否余教授人格的影子,可以肯定的是,她选择的是余教授的人生道路——成功,即成名成家,有社会地位过体面生活。这是一个很现实成人化的女孩。她在于教授家不让刘小春与她共用盥洗池,骂他是“乡巴佬”;得知于教授让师弟而不是让她参加选拔赛时,在于家歇斯底里大发作;在关键时刻,她拿一把旧琴做心理文章,挑拨于教授与刘小春的感情,让他放弃了参赛,而她终于咸鱼翻身站在了梦寐以求的聚光灯下。选择这样的人品这样的手段来代表“成功”,“成功”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此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出了名利与亲情的故事,江老师与余老师对比,林雨与小春的对比,这一切艘在证明成功不等于爱音乐,塑造了两个代表不同艺术存在的老师,这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社会的复杂性,在两位老师面前,作为父亲刘成表现出朴素的功利性,让人们看到成功与成才这一对似乎可以兼容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存在着相当大矛盾,这也为最后一场火车站的戏提供了合理的前提。难道小春是像姜老师那样落魄孤独一生吗?江老师是真正的爱音乐,可他得到了什么?他的那样生活叫幸福?江老师说过:“我有音乐,有音乐我就有幸福。”如果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片子,它却相当理想化:试图用童真来对抗“成人化”、社会化,要人们选择“宁清贫而肆态”的人生道路。如果说它是理想主义的,它的画面又十分真切地再现了理想主义者的窘迫.如果说林雨(于教授)与刘小春(江老师)代表了两个极端的水火不容的“个体面对社会的选择”,那么,这种所谓的选择其实是别无选择,让人在精神堕落与贫寒卑微二者之间作出选择.当影片结束时衍生出了一个哲学结论——艺术成功与艺术境界的微妙关系,而且现实中成功并不是仅仅眷顾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成功的背后,可以有许多人为因素,若要坚持自己的喜好,听从内心的呼唤纯粹的活着,能不能成功就要靠上天的恩典了.
电影中的音乐思考: 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耳中始终回响着小提琴的乐声。每每在我失意,孤独的时候,音乐总是陪伴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点亮人生旅途上的路灯,拂开精神灵魂上的浮尘。音乐于我,是魂魄。《和你在一起》把音乐和亲情,这两个超越年代、超越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 在一个多小时中,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因为有音乐作为故事的主要元素,通篇的小提琴背景,有舒缓,有紧凑。
影片开始,小镇上第一富豪的媳妇生孩子,找刘小春“拉段带劲的”摧产,小春来了段《吉普赛之歌》华彩部分,为小春的琴艺、水平定了个位,也使电影有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开端。

在少年宫的江老师给刘小春上最后一课的时候,钢琴和小提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柔和辉煌的光打在一直邋遢的江老师的脸上, 呈现出美好、圣洁的图像,配合音乐,令人觉得人生美好的东西不过如此。刘小春琴人和一,即使不辜负江老师的教诲,也是表达自己对江老师的留恋。江老师说过他有音乐.是的, 因为我们有音乐, 所以我们不孤独!就这样这首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在耳边回荡。
小春在车站遇到莉莉、后来又在胡同里重逢,在心中产生爱慕,先后配上《瞑想曲》一类比较柔美的小提琴独奏曲,表现少年心中萌发的感情。陈凯歌在电影的另一个场景中,通过余教授之口,对这样的音乐有意无意的作了注解。在那个场景里,莉莉混进音乐学院余教授的课堂,想找机会为小春卖琴作解释。余教授正在讲解维瓦尔蒂的《四季》,他讲到他十三、四岁时,在大雨中偷偷听《四季》,“心中有一个秘密,要和音乐倾诉”。电影结构处理的非常细腻。

   一段比较长的音乐蒙太奇,出现在刘成到饭店打工,一队人马骑着自行车准备出发送外卖,镜头在刘成辛苦奔波和小春按江老师的要求“不要动琴,要用心去体会音乐”读谱之间切换。背景音乐先后快速切换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拉洛的《西班牙交响曲》快板乐章、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吉普赛之歌》的急板、回到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升桑的《引子与回旋》、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再回到升桑的《引子与回旋》。了了数语,却点明了岁月如梭,老父奔波忙碌,少子琴艺突进。

   后来刘成到音乐厅送饭,无意中听了一场音乐会,演奏的是帕格尼尼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里选一首比较炫技的乐曲可能是想铺垫余教授的水平吧。

   电影中又一次出现的音乐是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的小提琴改编曲。莉莉精心准备给男朋友过生日却发现是自作多情时也采用了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每一次都是音乐来安抚需要慰藉的心灵。

在电影的后半段,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中的柔板部分成为深沉挚爱的音符。在《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背景下,刘成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也是在在《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背景下,刘成和莉莉把对小春的爱和关怀一丝丝地织进红色的毛衣里。

另一个细节,莉莉的男朋友用小春卖琴买下的白色裘皮大衣骗莉莉说是自己买的,莉莉不知实情,高兴地在镜子前试衣,音乐是格什温爵士风格带有讽刺意味的小提琴曲,用以陪衬“男朋友”的丑陋。

电影的压轴音乐,余教授为刘小春准备的参赛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曲子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于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情绪的流露,表达细腻,旋律动人,音乐语言纯真朴实,那种浓郁的忧伤感恩的俄罗斯民族色彩。是对俄罗斯伟大母亲国的颂赞。与这部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影片的结局,小提琴的演奏和电影,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在影片结尾,刘小春在喧闹的火车站,余教授的另一个学生林雨在富丽堂皇的演奏大厅,同时演奏这个曲子。镜头不停的切换,一会儿火车站满是泪的脸,一会儿演奏大厅乐队的倾诉。穿插着黑白色调的回忆:十几年前,刘成抱着捡来的刘小春,背着小提琴在火车站焦急的寻找。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情不自禁的感动。琴重新回到小春的怀里、心中,父子相聚,江老师和莉莉左右相随,所以善的东西都融合到一起。只有在这时,我才真正清楚了电影为什么用《和你在一起》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名字。这个“你”,不单是慈父、恩师,也不单是母亲和情人的化身,而是真情,是艺术。《和你在一起》,就是和真情、和艺术在一起!将一切名利抛开只剩下最圣洁的亲情。

 6 ) 我歌颂这部电影,我歌颂最美的人生

这部电影,以及《霸王别姬》还有《荆轲刺秦王》,是我最爱的三部陈凯歌电影。没有看的末代皇帝,孩子王,赵氏孤儿暂且不算。

我不记得是初中还是高中看的了。第一次看是在中央电视台,只看到了一个片段,就是刘春在火车站一边流泪一边拉出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当时只是被强烈的画面感所震撼。后来,虽然还不会上网,就凭着记忆到租碟子的地方跟老板形容自己看到的那一幕,老板居然也看过,这才租到了这部片子的VCD。

我现在想起那个时候看片子的情形,我还依旧止不住热泪盈眶。时隔多年,在遥远的大陆另一头,在我想起我的父亲的时候,我会想起这部片子,会为了那些情节,那些镜头止不住泪流满面。

我依旧记得起刘佩琦抱着婴儿在车站焦急的喊着“谁的孩子丢了”。人群向他反方向走过去,漠然的人群和焦急的刘佩琦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个孩子的命运,只有这个不起眼的男人关心,而之后,两个人的命运就牢牢绑在了一起。

陈凯歌在这部电影里用对比用到简直出神入化,这个尘世的黑与白,爱与恨,都无所遁形。

刘佩琦在里面,总是特骄傲的说“我们家春儿”。他为了他们家春儿付出了一切,任劳任怨。先求江老师收下刘小春为徒,性格桀骜不驯的江老师让刘小春体会了如何让生命的激情融入音乐。而之后刘佩琦在听了余教授的演奏会之后,又低三下四的求余教授收下刘小春。余教授则是要将演奏者的生命抹杀变成一张白纸好重现古典曲子中原作的灵魂。这一放一收的对比正成就了这部电影最大的对比——感性和理性的撞击。

刘小春跟着他爹从小镇走出来,走到了大城市。他面对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变数的世界。他就在不断的选择。除了江老师和余教授的对比之外,他还在莉莉那里看到贫穷与富贵的对比,余教授高尚背后的世俗以及莉莉世俗背后的高尚。他和同学之间,面对着反叛和顺从的对比。

可能有人说这部剧中规中矩,起承转合。但是就凭刘小春最后放弃了富贵选择了贫穷,放弃了理性选择了对父亲的爱,放弃了顺从选择了反叛,放弃了虚伪选择了真情,我就想为这部剧鼓掌。这个世界渐渐在失去本来的样子,但是人心里始终怀着最本真的力量——这种感动,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唤起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只要做到这一点,一部电影就能被称为经典。

我讨厌那些喜欢凭着自己了解几个电影专用名词,假装自己是批评家的人站在技术高度来评价电影。那些在电影院里浸湿餐巾纸的泪水是无可否认的,在D搭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微微发抖的心跳是无可否认的,人心里还藏着的真善美也更是无可否认的。这部电影带来了无限的感动,10年后的今天依旧能勾起我对父母的爱和想念,它就能值五星。

刘小春最后奔跑在北京的街头,在当年刘佩琦拾到他的那个火车站,用对父亲最真诚的爱演奏一曲,那是最完美的舞台,成就了最完美的演出。世俗对成功的评价,掌声和鲜花,都不再存在。对亲情的感激,成为生命最高的礼赞。

我歌颂这部电影,我歌颂最美的人生。

 短评

影片主旨不够明确。陈夫人的戏份过重,在影片进程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两位老师突出的特点被强调,但对于孩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笔墨稍欠。另外,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的父亲,以为倾其所有就叫做视如己出,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生活。

7分钟前
  • unsheath
  • 还行

很干净的男孩子。

8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陈凯歌在进入商业时代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小片(薛晓路编剧)。配乐不加节制,煽情用力过猛,但是依然有非常真挚的部分。对我而言,陈红的角色塑造得有些令人生厌,剧情的进展也太过顺利,不过这个故事的着力点并不是音乐梦想,而是父子亲情。最后二十分钟的平行剪辑很见功力,成功构筑起电影的情绪高潮。

9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王志文教小孩拉琴时说的一句话:“想拉琴的时候就拉,不想拉就不拉,别想你妈的时候才拉,不想的时候就不拉。”当时年幼的我真的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始终没有忘记。

13分钟前
  • 西北偏北
  • 推荐

艺术不是技巧而是精神,一个小故事,再次证实了中国人对于艺术的看法,技巧都对而缺乏精神的艺术就只能差强人意。这个功利的社会,浪漫而单纯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只是顺从各种规则疲于奔命,从不去思考其合理性,很多人只是装着出世装着注重感情,仅此而已

18分钟前
  • 子 。非年
  • 力荐

最后的交叉剪辑还有点小感动,但是实在不理解男孩三番五次的作死,放弃上升通道是要干什么,表达对父亲的爱?!(陈红可真漂亮)

20分钟前
  • 煮海
  • 推荐

陈凯歌说给林雨的话可以复刻一份说给他自己听:都好(其实并不是,比如人物和剧情都挺拧巴),就是没感情,技术你可以炫,但真情实感你不给我,只靠煽让我自己脑补是动不了情的,只剩尴尬。记得几年前看过他批评常被拿来与此片比较的Billy Elliot,真是尬上加尬。

23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

25分钟前
  • 崇子
  • 推荐

陈凯歌拍的最后一部好片。

27分钟前
  • 还行

一部需要北京艺术圈艺考朋友在旁解释,解释为何考艺校比高考过独木桥难,方能看懂其中门道儿的片子。一部需要文艺青年在旁解释,方能明白陈红在孩子心里的存在,他长胡子了,她是第一个作为女性进入他生命的人,他将母亲姐姐情人爱人的所有幻想都放在了她身上。个人十分不喜欢最后结尾,又是强行上价值观

32分钟前
  • WIKI魏
  • 还行

中规中矩的结构套路,起承转合按部就班。结尾还是挺好的没有落入俗套,如果是韩国电影爸爸肯定又在比赛前终于瞒不住自己得了绝症的秘密。反正我是哭了点儿,几个演员的演技还都是挺正点的

35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慕名去看了一下这部金高银女士看了二十一次并且因此种下电影梦的电影,还行吧。

37分钟前
  • 人的随波逐流
  • 推荐

你是想学音乐还是想成功?为什么是相悖的?也许是因为音乐是纯粹的,而成功需要包装。多么珍贵的时光,那个年纪对谁都是最真最真的,不管是父亲,老师,还是姐姐。父子情很感人,莉莉很讲义气。片子拍的很感人很燃。原来少年唐韵真的会拉小提琴,现在也是小提琴家了

41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陈红还可以这么年轻

42分钟前
  • 朱尔摩斯
  • 力荐

完全是剧情取胜,很久不见的令人感动到流泪的大陆电影~~

43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其实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陈凯歌,电视上放的到结尾小孩找回来在老师面前拼命拉琴的时候就哭了,片子里这种少年人的“我偏要勉强”真的是很动人啊,在我还懵懂的年纪里已经隐约能认知到的道理……那会片子里我唯一认识的人只有程前,因为看过很多正大综艺= =

44分钟前
  • 萌特斯
  • 推荐

大赞这部片,让我对陈凯歌一直心存理解。他也拍过这样经典而朴实的片子,他也曾有赤子之心。不过,无极之后,我权当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45分钟前
  • 胖胖女超人
  • 力荐

结尾小女孩讲的话好深奥好复杂好索隐好素质教育。。。

47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王志文的表演看不出一点痕迹。小男主的表演就是完全没有在演,反而给足了观众想象空间 。/演好戏跟成功也是两回事。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

50分钟前
  • 帅的让人生气
  • 推荐

很一般的片子,陈凯歌只有《霸王别姬》《边走边唱》《黄土地》和《孩子王》拿得出手,其他全是烂片~~~

54分钟前
  • 科林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