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福贵

大陆剧大陆2005

主演:陈创,刘敏涛,李丁,张鹰,温玉娟,张永健,耿圣凯,李振平,陈松,小涛,王雪菁,王晗子,张雪迎,王紫叶,张震涛,尚大庆,赵佳,潘宏梁,常波,李玉山,倪土,石俊辉

导演:朱正,袁进

 剧照

福贵 剧照 NO.1福贵 剧照 NO.2福贵 剧照 NO.3福贵 剧照 NO.4福贵 剧照 NO.5福贵 剧照 NO.6福贵 剧照 NO.13福贵 剧照 NO.14福贵 剧照 NO.15福贵 剧照 NO.16福贵 剧照 NO.17福贵 剧照 NO.18福贵 剧照 NO.19福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08:11

详细剧情

  20世纪40年代,地处南方的徐家川。富家少爷福贵(陈创 饰)自幼顽劣成性,不思上进。这样一个纨绔子弟偏偏娶到了貌美贤淑的米行老板女儿陈家珍(刘敏涛 饰)做媳妇,实实羡煞旁人。只是虽然家境殷实、父母康健、妻子贤惠,福贵却丝毫不知珍惜。在骗子龙二爷的引诱之下,福贵沉湎赌博,最终输掉家产和祖屋,气死父亲(李丁 饰),打跑怀孕的媳妇,一夜变成了穷光蛋。家珍不离不弃,带着女儿凤霞回来和福贵继续过日子。内战、解放、土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岁月里,各种磨难交替加诸福贵一家人的身上,死亡不期而至,痛苦如影随形。早已痛改前非的福贵只能笑中带泪,默默品味着生活中的苦辣酸甜……
  本片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

 长篇影评

 1 ) “二舅”与“活着”,超然与同情

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更应该叫《家珍》。过去看《活着》,我总是倾向于批判和控诉,更多的是愤懑与悲哀。现在看《活着》,我却看出了一些坚韧、勇气和坦然。 毕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着。活着不是等死,不是逆来顺受,不是犬儒保身。活着,就是人生的全部。

最近,“二舅”爆红于网络又逐渐烟消云散,让我重新想起这部《活着》。活着当然不是歌颂苦难、赋予苦难一种“崇高美”的意义。可余华老师序言自述中,《活着》也不是为了批判和宣泄:“……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看待“二舅”、试图评价他人人生时一种可能的态度,超然与同情。超然使我们不局限于是非判断、不急于惩恶扬善,同情使我们不忘记鲜活生命的遭遇并可以试着理解这种境遇。

多年来,我始终忘不了周国平老师所说过的一句话:“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后来,我把这句话改为:人会同情别人,因为物伤其类。人终究不会同情任何人,因为殊途同归。人有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的根基;但同情心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永远理解他人。在这种有限同情心的基础上,我们对他人人生意义作出的所有评价,对那个被评价的人大概都是误读甚或曲解。无论我们如何深刻地尝试去“挖掘”、“理解”、“分析”、“研究”他人,收获的大概还是不同位面的“自我”。这是研究他者的意义:他山之石,镜中世界,照亮自我。这也印证了同情心的有限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价交换。所以,“评价”他人,如果不是信口开河或哗众取宠,在我看来,真是一件难以负责的价值判断。

超然同样是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人总是会不自觉的代入自我:虽然是旁观者,虽然是不同的人生,却可能代入到他者的人生中,由此产生出是非善恶的判断与批判。而一旦代入进某种特定的角色、情感、心境,我们的同情增加了,对事物的判断基础却模糊了。一旦我们用强烈的态度急于为“二舅”作出更多的解读、质疑、辩解,我们离真实的“二舅”就越远,而离我们自己塑造的那个“二舅”越近。我们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也就对“二舅”本人愈发无意义。我们所爱所恨的,是自己营造的虚像,只不过取名为“二舅”罢了——那么我们对“二舅”的同情,还是真实的吗?是同情“二舅”,还是同情我们想象中的“二舅”,抑或,同情我们自己呢?

过于超然,就会漠然旁观;过于同情,就会模糊虚实。超然与同情的心态,当然不是评价他人的唯一坦途,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最佳路径”。可比起极化的两极对立、迫不及待的凶狠撕咬,是不是不失为“第三条道路”呢?

 2 ) 苦难不会给快乐蒙上灰尘

电视剧里富贵的人生仁慈了很多,更多的不幸是因为在社会底层而受到社会洪流的裹挟不得不在其中翻滚,改编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不同性格和特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命运,在这些人物中一点点折射出当时历史洪流的影子,最后都有一个归宿和结局,电视剧同样让人感动,小时看过一些,现在仍然印象深刻,在看第二遍时候也对于这些有着各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小说是在探讨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将各种存在的可能都一一击碎给人看,再告诉你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电视剧更多的是将历史展现出来,将人物之间的情感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在一起时候虽然有很多痛苦但那些好日子还是很让人开心和向往的,书中的痛苦一件接着一件,而在电视剧中更多的是放大了人物的生活开心快乐的日子,把历史中好的地方放大,把书中苦难的地方附加上更多的历史意义。
在我看来电视剧中想说的是即使有痛苦的日子但那些开心快乐的日子也在不会因为痛苦而蒙上灰尘,更多的痛苦是由于历史原因引起的,没有历史命运左右的人们生活是很快乐的,现在我们在一个好的时代,应该更快乐的生活。

 3 ) 福贵,底层农民视角下的近现代史

小时候电视上看过,那时也就十来岁,看不懂,只知道福贵败家,一辈子都在埋葬亲人,很凄惨。

后来老婆在读余华老师的另外一本书《在细雨中呼喊》,聊到一些情节,忽然想起这部根据余华老师《活着》改编的电视剧,便找了资源,四天时间追完。

重温下来,这部剧就是底层农民视角下的近现代史。

福贵作为地主家的败家子,生在20世纪初期,个人估计大概是二三十年代。

1945年,抗战胜利。结婚5年左右(依据:5年贡米契约到期),少爷福贵让胖妓女背着去给岳父请安&借钱赌钱,遇到抗战胜利,国军进城。

1945-1946年,解放战争。败光家产后不久,遇上解放战争,福贵进城请大夫,结果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被迫跟着部队走了两年多,终于被解放军围困,投降后靠着解放军团长给的两块银元路费,这才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时差不多1948-1949年。

1949年,渡江战役。福贵正在种田,就听说解放军打过长江了,这是渡江战役。然后炮火声没响多久,解放军真的来了,划成份,以1946年为界线,败光家产的福贵就成了贫农,分到五亩地。接着抓到搞垮福贵的新地主龙二,砰砰五枪直接枪毙,龙二死前对福贵说:“我是替你死的。”这句话成了福贵心里的阴影。

1958年,人民公社化。福贵所在的徐家川开展公社化运动,村民粮食交公,共同劳作,吃大食堂。福贵还把儿子养的两只羊送到公社,儿子舍不得,天天去公社放羊割草。

紧接着全民大炼钢铁,没有铁矿石,福贵就出了个馊主意:既然都吃大食堂,自家的锅没用,各家各户把锅砸了炼钢。

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北方自然灾害,南方各省又攀比虚报粮食产量,于是南方粮食都被运到北方去,原本产粮的南方省份,大批农民逃荒,福贵跟着村民出去跳花鼓灯讨粮。

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告一段落,救济粮运来了,但是福贵的老丈人因为把口粮都给了福贵的儿子女儿,自己没舍得吃,攥着窝头饿死了。

1961-1962年(估计,依据:福贵儿子是1946年败光家产后出生的,这一年他15岁。而且有提到别的老师还没回来,学校里只有体育老师,说明是饥荒刚结束不久)福贵15岁的儿子跟着去医院献血救产妇,因为护士和医院的疏忽,福贵儿子抽血过度死亡。

1964年,农业学大寨,徐家川村民修梯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福贵被工作队重新划成漏网地主,后来因为儿子被医院抽血害死,福贵以受害者家属身份参加批斗会,结果被工作队以漏网地主身份抓起来批斗,然后村里每天干活前,都要形式主义的搞一下“地头批斗会”,打倒地主福贵,福贵演得很卖力,大家伙都看着乐。

1976年,“四人帮”倒台,福贵女儿曾经的初恋当了副县长,副县长给福贵平反,恢复名誉。并否定徐家川学大寨修梯田的必要性。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副县长让村民专心种原有的贡米田,因此被免职,回到徐家川和村民种地,夜里召开村民秘密会议,副县长、福贵老两口以及参会村民17人在保证书上签名,地处安徽(依据:福贵儿子的省体校录取通知书上,学校名就是安徽省……)的偏僻山村徐家川,开创性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上是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签字)。

 4 ) 你是我的福 你是我的贵

好棒的剧,少年时代和好友网吧包夜,他们打了一夜游戏,而我。。看了一夜福贵。剧情太残酷真实了。演员的演技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现在的电视剧动不动就70集,音乐动不动就十来首。相比之下,这剧短短数集,两首音乐婉转人世悲观,简直可以封神。看了那个时代人们在天灾人祸中艰辛辗转,充满了感慨感动,也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了勤俭满足,这对我来说也是笔宝贵的财富,这就是我的福,这就是我的贵!

 5 ) 没掉一滴眼泪

没掉一滴眼泪,总感觉二喜死得冤,刚挨完一顿打,本身又是个瘸子,还是夜里,却让自己这样的女婿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报喜?福贵自己干啥吃的,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最后没有什么福了,倒是福贵之名有一些许讽刺意味了。悲哀,悲哉。多处情节不够严谨,虽说是小说,总感觉作者的“斧凿”之痕过于明显。作者余华说,这是听了一位美国黑奴的故事才想着写这么一部小说的,总感觉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不过,演员都是好演员。。。。。。。。。。。。。。

 6 ) 阅尽人生

很平实的剧,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但把朴素的生活还原到极致,平凡中见人生,朴素中见真理,影片讲述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个《悲惨世界》,老百姓的生活真真切切的充满苦难,尤其是在这段风雨飘零的乱世之中,老百姓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只能在夹缝中求生。老百姓的生活,是当时中国生态一面最直接的镜子,照出了整个中国的形态,照出了真实的人性,也照出了扭曲的政治,从中可见老百姓对生活最卑微的宿愿,让人心中隐隐生疼。但这正是那个时代赤裸裸的影像,让人看见过去,也审视现在,预见未来!

剧虽朴实,却很贴切,每一个演员都恰到好处,群众演员也极力出彩,福贵的角色更是演得生动又可爱,堪称经典。相比现在的影视市场,本剧提现了很高的演员素养!

 短评

很早以前看的,真心觉得比老谋子的电影好呢。

7分钟前
  • 人参酒局须对撸
  • 力荐

什么竟然是大姐演的…那些年我一直以为是马伊琍…

12分钟前
  • Syfannn
  • 推荐

以前小时候看过但几乎记忆全无。这次看了原著特意搜来看。真是一部良心好剧。算是把细节都演的很到位了。只是个别地方做了改编,大都属于人之常情了。还好结局没有撑死苦根,也没有春生自杀。还好最后福贵没那么孤单。不然我一定会哭死了。我大半夜钻被窝看着看着就抽抽了,太赚眼泪了。

17分钟前
  • 五一
  • 力荐

不多说。必看。经典。被脑残电视剧们埋没。大陆电视剧最棒之一。

22分钟前
  • 咩咩
  • 力荐

电视台都没重播过!!!!

26分钟前
  • #草狐狐舔猫腚#
  • 还行

这部电视剧至今没有哪部电视剧敢重播了,唉……一声叹息啊!愿上苍眷顾中华,莫要让人民再遭受那一道罪了

3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经典的小说怎么拍都是经典,电视剧相比电影反而有篇幅在很多方面演出原著的细节,演福贵的演员表演的也不比葛优差很多。

31分钟前
  • Sevens
  • 力荐

个人觉得,这是余华《活着》目前最好的改编,比张艺谋的电影还要好的多。当时还小,不知道谁叫余华,也没看过《活着》,但这部电视剧真的催人泪下。

33分钟前
  • 闲云
  • 力荐

看评论有人是看电视剧觉得熟悉,想起了这是余华的活着。当初我是先看得电视剧,后来看书时候才发现越来越熟悉

37分钟前
  • 鲸鱼的心跳声
  • 力荐

看第一集觉得拍得太“土”了,不明白为啥有9.5的高分;越看下去越晓得了:如果葛优&巩俐的电影版《活着》有张艺谋叙事风格,那这部剧版《福贵》或许才更贴近余华小说原著《活着》的文本气质。人呐,高兴时欢歌,伤心时落泪,团聚时跳舞,别离时恸哭,渴了要喝水,饿了就要吃,有人出生婴儿啼哭也会悲从中来,有人死去长埋黄土依旧要说笑打诨,欢趣苦哪有什么永远,大半辈子都是这么哭哭笑笑着过去的。人生没有别的途径可消磨,唯有一种方式,“活着”两个字。

39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怒赞 演的太好了 虐哭好多 从地主到贫农凤霞惨 友庆惨

40分钟前
  • 任性的boy
  • 力荐

个人觉得电视剧胜过电影。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根本无法承受这种电视剧。现在年纪大了,发现能够懂一些这类电视剧了,而且还喜欢看这种类似心灵自虐的书和电视剧,看完就像多活了一个轮回一样。

44分钟前
  • 青 天大老爷
  • 力荐

这是少有的称得上超越原著的电视剧,电影改编太多,导致失去了原著的精髓,另外,我认为葛优的演技并不如陈创自然流畅,陈创在此剧中的表演已经不能用演技精湛去形容,因为他让人觉得他就是福贵,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这是一个演员表演的最高境界。

48分钟前
  • EuropaIvy
  • 力荐

这部电视剧至少证明内地还是有人认真拍过片子。

52分钟前
  • 波子生活在别处
  • 力荐

除了在演技上尚欠润色,此作几乎全面超过了电影版《活着》。而且我很纳罕这部作品为何能成功上映。

54分钟前
  • 焚琴客
  • 力荐

一点不比电影差 却罕为人知 因为这个电视剧去看的书 拍的真好 📖写的更好

55分钟前
  • 释放繁华
  • 力荐

活着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谈判事件的总和。

58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昨晚都在忙,其实我想去看《活着》的话剧,看过葛优的电影版,也看过陈创的电视剧版,我最早看的是电视剧版,最喜欢的也是这版,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丽的臆想,天马流星般的情节推动。它就是那么的平实质朴,处处散发着的真情实感,没有对时代的激烈控诉,但却把一切小人物大时代的悲哀展露在你面前。

60分钟前
  • 布里人.
  • 力荐

电视机前的童年陪伴

1小时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记得看电视放时,以为又是什么乡村爱情之类的无聊烂片,越看越熟悉,不就是余华的《活着》。说的电视剧,看着更有话剧的味道。也许是时代变了吧,认为比张艺谋的禁片《活着》更贴近原著。

1小时前
  • Zo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