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鹿鼎记

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83

主演:汪禹  谷峰  刘家辉  楚湘云  秦煌  龙天翔  

导演:华山

 剧照

鹿鼎记 剧照 NO.1鹿鼎记 剧照 NO.2鹿鼎记 剧照 NO.3鹿鼎记 剧照 NO.4鹿鼎记 剧照 NO.5鹿鼎记 剧照 NO.6鹿鼎记 剧照 NO.13鹿鼎记 剧照 NO.14鹿鼎记 剧照 NO.15鹿鼎记 剧照 NO.16鹿鼎记 剧照 NO.17鹿鼎记 剧照 NO.18鹿鼎记 剧照 NO.19鹿鼎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1:37

详细剧情

街市无赖韦小宝(汪禹 饰)阴差阳错进了宫,意外还和康熙皇帝(刘家辉 饰)打成一片,成了死党。随后,他更成了康熙的忠臣,帮康熙出谋划策,除掉了心腹大患鳌拜,一时官至极品,曾经的街市无赖终于出人头地。小宝也并非事事顺利,因其曾受天地会舵主陈近南所救,拜了陈近南为师傅,所以他在宫内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天地会取得太后那里的四十二章经。由于四十二章经关系重大,除了天地会、神龙教,甚至康熙都想查出其下落,小宝就在各方势力下鬼马周旋,最后更凭借其聪明才智成功脱身。

 长篇影评

 1 ) 胡吃海喝的韦小宝

对,为什么定这么个评论标题,就是给我一这印象,胡吃海喝加胡作非为,然后各种巧遇,各种开挂,这就是一部古代武侠的的总结啊,因为在我记忆中,金庸和古龙的主角们都是各种遇难后绝处逢生然后却变得越来越厉害的,这部剧集齐了偶然的一切,最后变成了身负官位和绝学的加上各种艳遇的韦小宝,服气服气!!

 2 ) 说说几个经典的配角

  对于剧情的评论精彩的太多,我也不啰嗦了,这里想聊聊配角。几个配角的演技也是功不可没的。
海大富(演员谷峰),一直觉得邵氏旗下的老戏骨,演技已经没有挑剔了,谷峰也不例外,从《倚天屠龙记》里的殷天正到本剧里的海公公,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性格,都能演绎的淋漓尽致。本剧里的海公公比起周星驰版的吴孟达要严肃阴森的多,其实他并非是个坏人,在剧初也曾放过小宝,只是他背负的太多,一直想查明真相。等他瞎了之后,更是隐忍不发,看穿了小玄子得身份,利用小宝最终找到凶手。可见他是多么的老辣。在原著中有其在和皇后对峙时,假意引诱小宝攻击再杀掉他的桥段。 在本剧中,多次有在昏暗背景中对海公公面部的特写,加上蜡青的脸上,让人发寒。每次看原著,原著海公公的形式和谷峰的扮相完全一致。再次向老戏骨致敬。
建宁公主(演员刘玉翠),刘玉翠其实长相蛮喜感的,当年一直觉得她演的建宁比较难看,看过多个版本和原著之后,发现刘玉翠的演技功底真的很强。原著中建宁的戏份不算多,刁蛮,手辣,疯癫是她的特色,而在剧中建宁基本是从开始就伴随康熙登场了。原著中建宁虽然喜欢虐待小宝但骨子里还是看不起他的,而本剧中建宁对小宝感情更深,帮助小宝逃离皇宫那段可谓是点睛之笔。刘玉翠似乎很擅长演这种古灵精怪的角色,她演的阿紫也是这个路数。
徐天川(郑家生),本来是原著中的老者,让人没什么印象的小人物,却被郑家生演的傻傻的可爱,用他的小傻烘托小宝的“深不可测”,剧中关于他的笑点不少,但他其实也是忠义之人,最后在子母桥头只有他向小宝跪拜道歉。 这个角色的塑造真是相当成功。
张康年(邓英敏),赵齐贤(演员不知):这两个小人物实在不小,笑点也很多,座右铭有:“自从有了韦公公,生活变得好轻松”,“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哈哈 这两句台词配上那个贱贱的表情实在让人难忘。 而在被皇帝,吴三桂吓了之后 耸着肩膀跟着小宝后面的样子,我已经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演技了,两个人将小人物贪小怕事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索额图(罗浩楷),官场老滑头,书中的索额图可算是韦小宝贪污受贿的启蒙老师,传授了贪而保身的要诀,罗浩楷的老索更是将一个便宜要占而风险不担、深谙官场一套的老油条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不过在本剧中,编剧还是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比如最后那段千里共爷孙,他还是顾全了小宝的忠义,没将真相抖出。
太后(程可为),和海大富很像,程可为演的这个太后,让人第一感觉就像坏人,而且心狠手辣,有霸气有威严,很有皇太后的气势。揭了面具演毛东珠的马蹄露就没那个凶相了,演技差距可见一斑。
九难(李丽丽),李丽丽演其他tvb小人物倒没觉得什么,没想到她的九难扮相的确有种让人说不出的贵气,庄严中却也不失一点可爱,剧中当她离开小宝时,真的让人很失落。
当然像胖瘦头陀,吴之荣,洪教主,李自成,顺治,刘一舟,茅十八等等每个角色在本剧中都有自己的特色,让人过目不忘。总之此剧绝对是神剧,从剧情到主角,到每个小配角都很完美。最后还要提下此剧的配乐,有段很喜感欢快的配乐每次都会在小宝搞怪时恰到好处的
出现,还有《故乡的云》也运用自如。

 3 ) 鹿鼎记凭什么感染了我

  因为阴差阳错,一天不小心撞到了一集98版的鹿鼎记,当时看到陈小春夸张的表演和利落到位准确现实可爱的台词功力忍不住看完了。回家后用了4天时间撸完了剩下的44集。按理说00年以前的影视是很难吸引我这种人看完的,但鹿鼎记却让我津津有味的在长达40多集的电视剧中滚了一遍。滚完以后心满意足心猿意马仿佛现在ccav各大卫视播放的各种电视剧都弱爆了。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电视剧制作粗糙,还是tvb拍的,按理说应该很假才对,很多吐槽才对,可为何会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细细想来还是有几点原因的。
  首先,编剧编的好。具体的说也就是故事够顺,每个事情点的转折都那么自然,每一路人马都安排的恰到好处,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不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估计这应该归功于金庸老师的写作功力。但最好最值得一提的是台词脚本写的好,好到既不晦涩难懂,又不苍白无力,可以说是既有意思,又说的那么恰到好处,尤其是配上陈小春那么浮夸的表情和动作,使得这个角色活灵活现。更厉害的在于我怀疑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是一个中国大陆的某个大官,不然台词不会写如此生动活泼,对上,够殷勤马屁拍的够好,对等,够内涵但又不晦涩,能够令观众去参透清楚。对下,够真实。简直是中国现代官场的寓言式的讽刺,喝酒的陶瓷,偶遇的寒暄让观众仿佛能体会作为贪官的个中滋味,相当有意思。看完后,不禁赞叹韦小宝这种人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都能够存活,不仅存活还能活的比那些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干活的人要活的好,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其次,这片子的配乐是相当的不错。不错就不错在每到一个剧情的转折点都有固定的一段音乐提示,这音乐辨识度很高,也就是说看剧情观众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突然响起背景音乐,我就能明白此处是开始紧张,还是开始放松。而且由于篇幅长,观众看到后半部分都基本上能明白了。
  第三,故事有悬念,有包袱。就像是希区柯克,导演时而赋予观众半知的权利时而赋予观众全知的权利,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各种情绪,让人看得人仰马翻。
  第四,镜头运用不错,也就是用镜头讲故事讲的够好。例如在韦小宝和索额图在跪拜皇上之时,先是靠镜头较远的索额图说话,说完后,镜头不直接切一个韦小宝的反应镜头而是通过移焦的方式来表现韦小宝的反应,这样的镜头还是很地道的。在比如最后一集里面,多隆异样的看着索额图,因为他明白索额图欺骗了皇上,韦小宝并没有死在洞里,这时候镜头配合着演员的表演,显得相当活泼喜感,一切通过镜头和无言的表演就不言而喻,相当高明;并且更高明的是在这个镜头并没有断,而是直接移到了皇上的脸上的一个特写,使得镜头更加简洁而且有意思;不止的是,更更高明的在于与此同时,配上那一段标识性的温柔音乐,就是铁做的汉子也要为了小桂子和小玄子的好基情而痛哭流涕了。
  第五,鹿鼎记的原著里有很多很多的心理描写,这在影视剧里面算是比较难表现的,只能通过处理旁白来加上演员的面部表情来表现。多数版本都只是这样来变现,而陈小春版本真的是艺高人胆大,直接通过话剧式的表演来表现心里活动,而且很多段落都让人大跌眼镜,很多着装,表演都显得相当的cult,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总的说来这片子在服装化妆道具破烂不堪的情况下,演员却能演的这么好,拍出来的效果比张纪中拍的高出一栋楼的档次,这真的值得学习。tvb的电视剧告诉我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只要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别人就会把你当回事

 4 ) 22年过去了,再看这部剧还是笑得前仰后合

1998年6月1日陈小春版《鹿鼎记》在香港TVB首播。距今已经整22年了。

对于八零后和九零后来说,这版鹿鼎记必将是最经典以及难以忘怀的一版。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得空能瞅一眼电视的同学,第二天必会去班里讨论剧情,七个老婆最爱哪一个,韦小宝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奇遇。


《鹿鼎记》改编自金庸的同名小说,描写了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出身于社会妓院的少年韦小宝一路闯关打怪最终被封为鹿鼎公的传奇故事。在这部封笔小说中,金庸一改往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基调,描写了一个不会武功、偷奸耍滑的反武侠形象。

当郭靖在道义上觉得亏欠华筝,当张无忌在四美之间徘徊不知道选谁当老婆的时候,韦小宝已经将七位性格迥异、出身不同的美女全部揽入怀中。 陈小春版抹去了《鹿鼎记》书中很多具有讽刺和揭露特色的部分,取而代之以搞笑搞怪,所以看起来倍感轻松。

比如徐天川在原著中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者,但是电视剧中却将他改编为一个有些傻气直楞的搞笑角色。

有一段韦小宝带建宁公主出宫,建宁公主头回出宫见什么都新鲜,拿着夜壶也望闻问切研究好半天,

看见棺材铺扎的纸人也觉得有趣,硬要买回去。

两人在茶楼里面歇脚,徐天川来对暗号,建宁不明就里,忙拳打死老师傅,暗号对得乱七八糟。

韦小宝不胜其烦,徐天川却异常认真,一定要从头对起,且要按顺序,每次韦小宝对不上,他都要重头再来过,甚至追到茅厕,

气得韦小宝问他为什么知道他是谁了还一定要对暗号,有人在的时候背,没人在的时候也要背,但徐天川不管韦小宝怎么不耐烦,依旧坚持要对完暗号才可以说正经事。

这种顽固又傻不愣登的性格,看得电视机前的我也跟着暗中着急,多少次都想挥拳让徐天川“shut up”,但是看他那么认真又不忍心责怪。

原著中澄观就是个武痴形象。小说中这样写道

澄观道:“这是‘一指禅’功夫,师叔不会吗?”韦小宝道:“我不会。不如你教了我罢。”
澄观道:“师叔有命,自当遵从。这‘一指禅’功夫,也不难学,只要认穴准确,指上劲透对方穴道,也就成了。”韦小宝大喜,忙道:“那好极了,你快快教我。”心想学会了这门功夫,手指这么弹得几弹,那绿衣姑娘便即动弹不得,那时要她做老婆,还不容易?而“也不难学”四字,更是关键所在。天下功夫之妙,无过于此,霎时间眉花眼笑,心痒难搔。
澄观道:“师叔的易筋经内功,不知已练到了第几层,请你弹一指试试。
韦小宝道:“怎样弹法?”澄观屈指弹出,嗤 的一声,一股劲气激射出去,
地下一张落叶飘了起来。韦小宝笑道:“那倒好玩。”学着他样,也是右手拇指扣
住中指,中指弹了出去,这一下自然无声无息,连灰尘也不溅起一星半点。
澄观道:“原来师叔没练过易筋经内功,要练这门内功,须得先练般若掌。
待我跟你拆拆般若掌,看了师叔掌力深浅,再传授易筋经。”韦小宝道:“般若掌我也不会。”

澄观道:“那也不妨,咱们来拆拈花擒拿手。”韦小宝道:“什么拈花擒拿手,可没听见过。”

澄观脸上微有难色,道:“那么咱们试拆再浅一些的,试金刚神掌好了。这个也不会?

就从波罗蜜手试起好了。也不会?那要试散花掌。是了,师叔年纪小,还没学到这路掌法
韦陀掌?伏虎拳?罗汉拳?少林长拳?”他说一路拳法,韦小宝便摇一摇头。

电视剧中以更加简明生动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澄观的“迂腐”,搞笑之极。尤其最后澄观颇为自豪地说自己从少林长拳开始练起,练到五十三岁,现在已经可以略窥一指禅的门径了,是少林第……第……第三快的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余子明在TVB打酱油多年饰演的都是阴鸷的老板或者是愁眉苦脸的中下阶层,没想到演个老和尚会这么呆萌。

歪个楼,韦小宝一些无法通过对话表现的内心OS,剧中通过小剧场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新颖又幽默。陈小春出身于公共屋邨,一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演这种小人物也算是手到擒来。

最搞笑的当属多隆误会韦小宝断袖那一节:韦小宝看双儿神神秘秘老是往外跑,于是怀疑双儿外面有人,给他戴绿帽子了,于是半夜摸进御前侍卫总管多隆的大帐去倾诉苦恼。多隆看韦小宝一走进自己的大帐就熟稔地摸索自己大腿还道韦小宝是来“性骚扰”自己的,忙不迭地躲闪、推辞、穿外衣。

说张康年和赵齐贤那俩小子眉清目秀的挺好,你找他们去吧。韦小宝说小白脸不行,得有多总管这样的心胸才行,并且拍了一下多隆的胸部,好家伙,多隆吓得简直心都要从喉咙里跳出来,那种惊惧、担忧、恓惶无法摆脱的表情真是活灵活现。

艾威不适合饰演那种一本正经的角色,比如《大时代》里暗恋玲姐的那个警察,只要一不按常理出牌,他整个形象就熠熠生辉,比如《流金岁月》里鬼才律师招文积。

陈小春版《鹿鼎记》每一个配角的选角都恰到好处。

除了我刚才说的三个以外,还有很多。

侍卫张康年、赵齐贤是一对活宝,跟在韦小宝左右鞍前马后、插科打诨、溜须拍马,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像捧哏逗哏的一样发明了两句顺口溜:自从有个桂公公,生活就跟轻松和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像不像生活中那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我们?

俩人的戏分随时一截就是一个表情包。

卧牛山张康年扮女子,敲诈郑克爽那集,着实经典,他扮演的红衣村姑,像个膏药一样黏在郑克爽身上,做娇俏迷恋状,伤心处假意捶胸顿足,我看一次笑一次。

康亲王、索额图、明珠也是组团来搞笑的,仨人各怀鬼胎、老谋深算,活脱脱官场老油条。面对皇上,永远半个主意也不肯多拿,老说一些冠冕堂皇的正确废话,把皮球踢回康熙那定夺,康熙面对这三个人也是real心累。在朝堂上他们不说话,全用眼神交流,不用画外音,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神了解个大概齐。

他们演技的顶峰在建宁喂他们吃臭蛆、蜘蛛以此打听韦小宝下落那一集,面对刁蛮的公主,三人即便位极人臣也无计可施,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好争前恐后地回答问题,而每次那个没有抢答成功的人,被建宁喂稀奇古怪的虫子,都是一次极好的无实物表演,完全可以上《演员的诞生》。

哪怕只出场几次的龙套角色,表演以及轻松搞笑的功力都不容小觑。

前几集有个王捕头戏分就很出彩,韦小宝抢下明史之后,为了毁尸灭迹在房里面烧,正烧着呢,王捕头进来了,询问烧什么。韦小宝满嘴跑火车一顿瞎编,说自己老娘喜欢他,听说王捕头最近满街抓跟明史有关的人,这是给王捕头积德。注意,此时王捕头的表情释放的信号是“是吗?+“不可能吧”+“管他呢,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而韦小宝他娘的表情是杂糅了蒙圈+“kao,还有这种操作”+“儿子,你可真行啊,居然说我喜欢他”,一个表情,但层次特别分明。

还有温有道、温有方两个小太监,窝窝囊囊、弱不禁风,表情永远是瑟缩的、惶恐的,一个尴尬另一个奋力跟着做表情,像被一根联动的无形的绳提着,哪怕做人肉背景板的时候,表情也尽心竭力。


陈小春版《鹿鼎记》有点像去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同是男性演员演技的一个竞技场,百十个人物走马灯似的出场,稍有一个表情愚钝或用力过猛就会出戏(比如陆毅),幸运的是TVB这帮拿着微薄薪水的老戏骨们,经过了无数的龙套绿叶角色的捶打磨练,演技精湛又老辣,夸张的同时还能入木三分、不丢细节,给我们的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贡献了这么一部经典的表情包电视剧。你可以说它有点闹,但却给回忆留下一抹温馨。

 5 ) 陈小春版无比经典的原因

                   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改编成影视作品共有五个版本:1984年香港梁朝伟版、同年台湾中视李小飞版、1992年香港周星驰电影版、1998年香港陈小春版、2000年香港张卫健版。
  
  笔者认为,陈版《鹿鼎记》编剧对原著的每一处改编皆有深意,他是在准确判断观众喜恶的基础之上的改编,使这部通俗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更加贴合现今观众的口味。陈版《鹿鼎记》是金庸的,同时也是大众的。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并不是指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体,而是指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应该是具有人性深度的、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能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欲了解这一模式,首先可从该剧的角色塑造分析起。
  
  虽然诸多版本中饰演韦小宝的演员皆为成年人,但陈小春出演之时已过而立之年,年龄差异之大导致众多观众一时难以接受,认为此版小宝太“老”;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正是由于生活的历练,陈小春虽是极尽滑头之能事,但一颦一笑间已然流露沧桑感,使得该剧中的小宝从一开始就以成熟态出场。金庸原著中刻画的小宝,聪明伶俐滑头自始自终未变,但在生活污水的浸染中,“小宝那流氓无产阶级的习性,已逐渐变本加厉。他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已更多地有讽刺意义。”而陈版小宝,出场便是一组大快人心的镜头:他眼见恶人欺负孩子,心中不平,和朋友倒水光合计作弄恶人,自己又狠赚一笔。这一人物形象以此定下聪明机智、利人又利己的基调,并贯穿该剧小宝一生。他不再是原著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而是一出场就熟谙世故人情的个中高手,他告知双儿 “此时得教一教你做人的道理”正是此点最好的体现。正是由于该剧中小宝以成熟态出场,之后的性格较易保持统一。他之后的官场权术不过是自然而然地举一反三,并未对其人生观造成根本性转变,于是他出场时表现出的“嫉恶扬善”的性格,也就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他的经历不再是一则由天真孩童成长为世故成人的令人喟叹的寓言故事,他自始自终保持世故与本真的完美统一;他不再是原著中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的小滑头、小无赖,而是以聪明才智“利人利己”的“好人”,只是比其他任何好人都要懂得生活。
 
  为了塑造这一矛盾的“好人”形象,编剧大大削弱了原著中的辛辣效果:一是如上述所说淡化了小宝的心理成长历程,二是削减了贪图口舌之便的长篇对话。原著中小宝的流氓无赖形象多是由外在体现,言语粗俗不堪,这样的小宝哪怕心机何等深不可测,开口便是流氓。由于影视作品中的对话语言不可太过粗俗之故,该剧保留了大量原著中展示小宝聪明才智的对话,而大大削减了脏话、贫舌之言,在尽量不损伤小宝油嘴滑舌的本性的前提上,使这一人物的言语不再如原著中这般恶毒。言语恶毒,绝非原著中小宝惹人喜爱之处,反令人生厌,这一处理,无疑大大增强了小宝的可爱感。而第三个方面,就是调整了小宝周围众人对他的看法。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受众对人物的喜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作品中人物对此人的评价。原著中众人虽是对小宝心生敬意,但是始终因他言行举止的不堪对其有着根深蒂固的轻蔑与不屑。无论金庸字里行间对小宝流露出多少喜爱之情,作品中人物的一句“流氓”、“无赖”便对读者认知韦小宝这个人物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是,原著中小宝的本质被定位于流氓无赖,尽管他时常会有好汉之举。然而,该剧有意淡化甚至在后期完全消除了周围众人对小宝的轻蔑,朝廷众人把他敬若天神,天地会开口一个 “深不可测”,吴三桂一眼看出他“绝对不简单”,以此大大抬高了小宝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于是该剧中的小宝只能说有无赖气而已,是一种外在的气质而非本质,他的流氓气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众人视作“深不可测”的外壳。
  
  以受众心理来看,虽然大多数人会喜欢小人物,但是没有人真正愿意去喜欢一个流氓无赖;每个人都欣赏聪明机灵、逢凶化吉之人,但是没有人甘愿爱上一个口舌恶毒的小人。所以很多人无法接受原著中小宝的形象,却对陈版小宝始终恨不起来。编剧这一改动,无疑巧妙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
  
  但这一改动的代价,就是原著中讽刺意味的削弱,而这讽刺所在,正是原著最深刻的内涵。原著中历来为人评说的“中国人,向来这样”,轻描淡写一句,却给了中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剧中已然不见;神龙教的造神运动与阿谀奉承对现实的影射亦是点到为止;澄观墨守陈规、死搬教条的深刻教训被嘻嘻哈哈一带而过。原著的讽刺之处皆数淡化,甚至基本不见,于是对大多数观众来说,《鹿鼎记》成了彻底快乐的故事,不需承载太多思想理念与深刻内涵。所以陈版《鹿鼎记》从思想价值上来说,远不如原著。
  
  但是,现今的观众越来越以审美的眼光而非思想价值取向的视角去观照“娱乐片”,心态的调整使观众越来越用较为纯粹的审美心理去看这些影视作品,故而该剧思想价值的大打折扣并未对观众的喜恶产生根本影响,甚至正是由于它轻松活泼的基调抓住了更多观众的眼球。
  
  更何况,该剧绝非毫无思想内涵的庸俗之作。它的思想价值时常被观众忽略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核心思想独一“真情”二字。
  
  原著中的人情,更多是人情的面具而非真情,金庸意在展示中国人社会的原生态,于是在原著畅快淋漓的大笑下,读者往往会被此原生态的真相惊得一身冷汗。而该剧虽然也是描绘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却更多把真情刻画作为主线,世态炎凉一词,断然用不上。原著中的情,是利益层层交叠之下沉淀的真情,而该剧是真情与利益始终交织,同时浮上水面。而达到这一改编效果的基本方法是使原著中浓重政治色彩的淡化。这就必须谈到《鹿鼎记》中另一位男主角——康熙形象的塑造。
  
  正如陈版小宝已不再是原著中的小宝,马浚伟版康熙也不再是原著中的康熙。小宝以利人利己的形象出场,康熙一出场便慨叹“自古称为君难,苍生为重”,一位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明君形象呈现荧屏,于是与小宝一样,第一幕便定下了该剧中康熙的基调,亦贯穿始终。陈墨先生曾经在《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中批评原著中康熙形象的过度美化神化,其实这一形象的缺失不在美化神化与否,他最大的缺点在于理念化。长篇累牍的道德教化经由康熙之口道出,于是此形象更多成为金庸理想的寄托而非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且无论金庸耗费多少笔墨淋漓尽致描绘康熙人性化的一面,他对亲情友情的渴求,都被深邃如海的心机城府淡化。金庸既要这一形象完美深不可测,又要他真实平易近人,既要他对韦小宝真诚相待,又要他处处提防保持警惕,于是这份真情中多了利益的趋势、权谋的纷争,康熙多次派小宝勉为其难只身犯险,能说这不是利之所加焉?于是这段原著中最大看点的情谊时常感人肺腑,又时常令人心寒。也许这正是金庸用意所在,但是在现今的受众看来,这份感情还不够深,不够感人。
  
  于是马版康熙在“情”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该剧中的康熙尽量尊重历史和原著,在事业上不可谓不成功,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但在感情上,却成了一位令人感怀的悲情人物。而迈出真情的第一步,就是把康熙拉下神坛,成为彻彻底底的人。该剧中的康熙少了原著中的冷静自持,多了一份属于人类的胆小无措,被刺客吓到爬桌子,实在大大有损皇帝形象。可以说,这一康熙在远离金庸原著的同时亦远离了历史,他不再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圣祖皇帝,而只是一个英明的仁君。圣君与明君,其实相差远矣。不过受众大多喜欢明君远胜于圣君,因为前者更贴近真实,更亲切可感。然而,该剧在淡化康熙个人胆识城府的同时,丝毫不减其作为皇帝的英明神武,用实写的手法讲述原著中所没有的力保汤若望、狱探苏克萨哈、夜闯鳌拜府等桥段,使康熙这一形象在剧情伊始就与政治紧密联系,删除大篇幅的道德教化,一切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该剧临近结尾时,小宝在皇城闲逛,面对繁华街景颇有感触道:“其实这样……挺好的啊……”一个“好”字,在观众心中荡起的波澜远比原著中长篇累牍的“仁政爱民”大得多,因为康熙对待百姓如何,单看街景即可。康熙的人性化,在与韦小宝的友情中最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编剧亦是大力刻画。原著中康熙的确喜欢小宝,而且识人,他“知道小宝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疏懒无赖,其实有举足轻重的本事”,但视为弄臣之心始终存在。在康熙心目中,一直颇为瞧不起这个不学无术的小丑;他用他,但又坚信他永远不如自己;虽然他深知朋友君臣之间不可侮辱,但若存轻视之心,与侮辱又有和差别?而马版康熙,对小宝的喜欢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前提是该剧抬高了小宝的形象,降低了康熙的形象,于是使两者间距离拉近,使平等对话成为了可能。剧中小宝逃脱鳌拜魔爪之后,康熙笑道“小桂子你真厉害”,这是发自内心的最高肯定,在他眼中,小宝的胡言乱语是高超的应变能力,他不但没有鄙视,反视作值得学习嘉奖的谋生手段。也就是说,康熙从未否定过小宝的生存方式,是建立在欣赏基础之上的尊重与认同,他虽是时常撮着小宝的额头催他念书,也是朋友间的亲昵言行。比较一个细节,小宝从罗刹国归来之后,原著中康熙真情流露道:“咱们君臣两个有恩有义,有始有终。”而剧中却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一“恩”,一“情”,相差远矣。
  
  前者是施恩于臣,等级森严;后者是真情待友,平等相知。剧中不惜加进大量小宝与政治之周旋,如一开始的智斗鳌拜,成为得罪鳌拜却又从他手中逃脱的第一人;再如在鳌拜府随机应变,化解康熙一行人的性命危机;还如原著中所没有的在京城戏弄吴三桂一段,让吴心服口服承认“真不简单”。该剧的小宝在政治上远比原著中还要厉害老练得多,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他不再是个全靠运气逗康熙高兴的小滑头,而是真正有谋略有手段、敢于和老奸巨猾之人抗衡的人才。在小宝与政治拉近的过程中,也与康熙更一步走进,康熙欣赏他,也信赖他,甚至可以与之共商国家大事,而非把他全然割裂于正事之外。他们作为朋友平等相待,作为君臣排忧解难、相互扶持,小宝于公于私都在康熙生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编剧在两者友情上的刻画上,运用两条线同时进行的手法。一条线是韦小宝外出公干、遇险后绝处逢生;另一条线是朝廷上康熙忧心如焚、大力找寻。康熙对小宝的真情关怀,多采用以虚写实的手法,不直接刻画两者相处时的点滴,而是通过小宝遇险后康熙的龙颜震怒来体现。原著中的康熙是彻底王道的君王,性格中有孤傲的一面,心高高在上,与任何人保持距离的底线;而剧中的康熙,孤傲不再,哪怕外在何等雷厉风行,内心深处都是一个无比渴求关爱的少年,小宝是他刹那光华间的温暖,只有在这个人面前才能尽情哭笑,每每伤心之时有人陪伴,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心理。小宝被真情打动,也愈发对康熙情谊深重。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投桃报李,再无利益的掺杂,此等真情,“真”得让观众折服。
  
  而且,不仅是主角,该剧在配角的塑造上亦是大大强调了“真情”。
  
  比如原著中韦小宝初见陈近南,见他“目光如电,直射过来,不由得吃了一惊,双膝一曲,便即拜倒”,不怒自威的领袖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他多次严厉向小宝道出自己对他为人“实在并不喜欢”,一股凛然之气迎面袭来。而在剧中,陈近南的威严降低到最低点,他更像一名和蔼可亲的长辈而非天地会的总舵主,他对小宝的态度也远比原著中来得亲切,更有坦城相对的真挚。这一改编在大大弱化陈近南作为领袖形象的同时,也使小宝对陈近南的亲近之情更加顺理成章。他不再是折服于陈近南的领袖威严,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被其作为长辈的关怀深深打动,他们之间的师徒之情,亦不掺杂任何政治色彩,皆是真情所致。
  
  此处另有一点值得注意:原著中的陈近南本已迂腐之极,仅是空有领袖气质而已;到了该剧,连领袖气质也烟消云散。这绝非编剧的失算,而是有意为之。在剧中,为突出韦小宝、康熙两位主角的鹤立鸡群,以陈近南为代表的全部配角皆数弱化。
  
  天地会不再如原著中人物众多、声势浩大,剧中多次露面的只有徐天川、玄贞道人、风际中、钱老本、高彦超五人,而其中着重刻画的只有徐天川一人。原著中戏份不多的老人在剧中被塑造成脑筋不灵、傻气十足的喜剧角色,他死搬教条,一腔热血却空有口号,他完全不解韦小宝诸多心机所在,于是被小宝一次次玩弄于股掌而只有大叹“韦香主你真是深不可测”。这一形象,正是该剧中天地会的缩影,他们善良正直却又毫无作为,胸怀大志却又愚钝鲁莽,他们被韦小宝信任却又被他玩弄,他们对韦小宝无奈却又深深敬重。正是他们的笨凸显了小宝的绝世智慧;亦是他们的笨,使天地会众人淡化了原著中强烈的政治反讽意味,单纯如一个个可爱的长辈。
  
  天地会的表现手法亦运用在其他角色上,王公大臣莫不如此。由于皇宫戏远比天地会戏份重得多,皇宫中人的形象也远比天地会众人具体、有个性。索额图的察言观色,康亲王的老奸巨猾,明珠的吹嘘拍马,多隆的正直憨厚,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之御前侍卫张康年、赵齐贤的插科打诨,使他们既具备官场中人的弊端与丑陋,却又在更大程度上强调了他们可爱滑稽之处。于是原著中对官场虚伪奸诈的无情揭露在剧中成了无关痛痒的笑料,所有原本具备社会批判性的人物在剧中成为可爱可笑、有缺点但无伤大雅的漫画式人物。讽刺色彩淡化在一片欢笑之下。
  
  张子恩认为:“创作应该把好看放在第一位。好看只是一个包装,不是实质。实质还是你的思想。”陈版《鹿鼎记》是由一群好看的人物推动的好看的剧情,它缺失的是人性及社会的批判性。但是正如笔者之前所言,它并非毫无内涵可言,它的思想沉淀在轻松搞笑的外包装之下。但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是,它的中心思想是“真情”,这是与强烈的人性和社会批判全然不同的另一种深度。而且总体看来,该剧的中心思想表达得极为明确与厚重,由于剧情丰富,不可一一分析,现以最能体现编剧独具匠心的结尾来分析。
  
  陈版的结尾与原著不同,理应是受到电影版启发,上演一出宝藏遇险记。仅从原著来看,大有画蛇舔足之嫌。按原著的剧情,小宝隐居通吃岛多年,再次归来物是人非,虽与康熙嬉笑仍在,但距离感与日俱增,他喜欢的是和他打架说笑的小玄子,而非这个威信日重、给自己施压的康熙皇帝。小宝的逃离,一是受到无休止的朝廷、天地会双方的纠缠,进退两难;二是感情上的逃离,两位主人公在彼此的生命中逐渐淡出,他不再是曾经的小玄子,他也不是最初的小桂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因岁月的洗礼逐渐淡化。所以原著中的小宝必定逃离,毫无悬念。
  
  而剧中的物是人非远比原著中来得彻底得多,两人见面时亲近已少,更不要说肆意谈笑,康熙已不再信任小宝,在处理国家事务之前命令他退下,再不是可以坦诚相待的朋友君臣。更重要的是,在小宝看来,康熙于公于私都不再需要自己了。正是由于他们之前比原著中来得深情,所以康熙对小宝的冷淡态度所造成的打击也远比原著中来得大得多。小宝不是给进退两难逼走的,而是被内心的失落逼走的。然而讽刺的是,在小宝全家失踪之际,康熙所担心的并非他密谋造反,而是“难道小桂子遇到了危险”,关切之情与之前一般无二。
  
  其实该剧结尾从结构上极易分析,两位主人公是在打架中相识,于是让他们在打架中结束。原著中是自然淡出,该剧是首尾照应。在洞窟塌陷的一瞬,小宝毫不犹豫脱下保命的宝衣给康熙穿上,救出众人,然后趁康熙昏迷之时携家逃离。宝藏已深埋地下,宝衣归还朝廷,留下的只有纪念意义远胜于实际价值的少量珍宝,一切归于零,飞黄腾达、挥金如土仅是黄粱一梦。最后的小宝,把义气发挥到极至,或许有拔高的嫌疑,但基本与剧中形象统一,只是唯一一次做了“利人”而不“利己” 之事。到了这里,小宝不仅是一个好人,更是响当当的好汉了。
  
  标准的大团圆结局,一笑泯恩仇,以爱化解一切,用真情把全剧包容在内,画上一个句号,却又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伤感的缺口。到了最后的最后,在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小玄子,他还是那个小桂子,他们对彼此的真情并未因岁月的洗礼淡化一分一毫,他们依然关心对方至深,可是他们再不能相见。达到这一含泪微笑的效果并非全靠结尾煽情所致,而是45集慢慢酝酿沉淀的结果。若无之前两者的真情互动,断不会达到最后感人肺腑的效果;同样,若无最后点破真情,之前的一切只会让人空留遗憾。
  
  洗去一切,陈版《鹿鼎记》独存“真情”二字。这一结局,虽是与金庸原著大相径庭,却着实是神来之笔。
  
  而且,不知编剧是有意还是无意,只有这版的结局真正抓住了原著中康熙的心理。原著中小宝携天地会众人逃离皇宫之后,康熙派赵良栋、王进宝等小宝的生死之交前往追捕,很明显是有意放他一马,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康熙甘愿放走他。从康熙在多隆面前为小宝圆谎以顾全其颜面,到在圣旨中亲笔加进韦小宝亲手杀死陈近南一段,都是很明显的要把小宝抓在手中的举措。但问题在于,康熙不仅要小宝留下,还要他死心塌地并光明正大地留在自己身边,所以他才没有让小宝作为罪犯被抓捕入狱,而是劳师动众、堂堂正正地“请”他回来。韦小宝装死失踪后,康熙多次南巡找寻,亦是“不放”之体现。然而,无论是84年两版,还是92年、2000 年王晶导演的两版,结尾都处理为康熙抓捕小宝入狱,后念及彼此情谊、于心不忍放他一马。这的确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感人,但离原著中所精心刻画的康熙的微妙心理亦有了本质的差别。陈版结尾最出色之处就在于康熙到最后都是“不放”。若不是康熙在洞穴中昏迷,韦小宝断不会有机会逃离;而该剧结尾将原著中侧面阐述的康熙六下江南寻找韦小宝改编为正面刻画的场景,在突出“不放”这一心理的同时更将真情升华到极至。只此结尾一处,编剧功力可见一斑。
  
  其实,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与思想高度是任何一版影视作品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是1998年陈小春版《鹿鼎记》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该剧没有不自量力胆敢在思想深度上与原著一较高下,所以它另辟蹊径,它表达宣扬的是爱,最后发挥到极至的也是爱。这是人类永远的话题之一,所以它在受众心中留下的荡气回肠并不比原著逊色多少。这是一种最普通平凡的经典,却亦是永久的经典。
  
 片尾曲也很非常好的,又一次体现了康熙对小宝的友情:
  
    头顶一片天
  
    无限快意到目前
  
    微笑看看今朝天也从人愿
  
    年轻的野心
  
    尝试战胜自然
  
    随意试试身手
  
    接受挑战
  
    但跃上了顶峰心境已渐变
  
    从前无愁是我
  
    不似今年
  
    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
  
    赢尽了世界一切
  
    你却不见
  
    但跃上了顶峰
  
    心境已渐变
  
    从前无愁是我
  
    不似今年
  
    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
  
    赢尽了世界一切
  
    你却不见
  
    谁为我再献真心不断
  

 6 ) 最喜欢没有之一

众口难调 占了阅历沧桑感就和其他不沾边了 同样也是这部的特色所在 陈小春就是韦小宝的样子啊 痞痞的流氓一样(褒义呦) 韦小宝花心 那他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男生吗 答案肯定是可以 混迹江湖需要的聪明才智他有 会逢场作戏但对人真诚 他还有能力平衡老婆们之间的关系 每当韦小宝遇危难,双儿总奋力相救,在七位夫人当中,双儿最获韦小宝信任及钟爱。别说韦小宝喜欢她 换我我也喜欢这样的女孩子 单纯美好细致入微 凡事都会为别人着想 记得以前有款游戏是鹿鼎记 在里边我最喜欢阿轲

 短评

没看过梁朝伟、刘德华版,在看过的版本里面,这部是最精彩的。陈小春和马浚伟的表演很好,就是七个老婆长相都普通了点~~

8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还是小春这版灵动活分儿~妙趣横生~最像小宝的小宝儿

12分钟前
  • 看似有戏
  • 力荐

哈哈哈跟着爸爸看了无数次,虽然这部剧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同名剧中还是觉得这版好,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鳌拜

16分钟前
  • 尹天雪
  • 还行

灵鹫得经,阿弥陀你的佛!~

19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果然翻拍经典只会让经典再火一次哈哈哈

20分钟前
  • 不自律会死星人
  • 力荐

相比于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韦小宝我更喜欢陈小春这个超级和原著吻合的韦小宝!

22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力荐

超喜欢这一版的鹿鼎记~

2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经典的音乐,经典的小春,经典的小宝

26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现在看小玄子和小桂子好甜啊

3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这个太好看了,港剧经典,老婆太多问题多多,还是很和谐的在韦小宝家里。

33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力荐

陈小春版的小桂子和马浚伟版的小玄子经典中的经典

35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小流氓,变叱咤红人。

3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陈小春的痞气无赖,马浚伟的文弱康熙,真是比梁朝伟版的差不到哪去吧

37分钟前
  • 我用一生去死
  • 推荐

真真把查老的本子演活了。

40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那时候我怎么没发现马浚伟那么帅、刘玉翠其实长得很正、韦小宝的内心小剧场其实很先锋?

45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最经典韦小宝,另外韦小宝是厚黑学教授级别!

50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蛮经典的...看过好多次了...陈小春和韦小宝的气质实在太符合了...美女挺多的...

52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比较经典,陈小春和马浚伟的配合挺不错的,这七个老婆一般了点

53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狠不错的韦小宝

56分钟前
  • 宇宙
  • 力荐

最经典的鹿鼎记,陈小春演的很好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