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捉弄

爱情片其它1975

主演:安德烈·米亚赫科夫,芭芭拉·布雷尔斯卡,尤里·雅科夫列夫

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

播放地址

 剧照

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2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3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4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5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6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3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4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5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6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7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8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19命运的捉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31

详细剧情

  卢卡申(安德列·米亚科夫 Andrey Myagkov 饰)是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一次不合时宜的醉酒让本来要飞往莫斯科的他乘错了飞机,来到了列宁格勒。巧的是,在这里竟然存在着一条和卢卡申本来要去的地址完全相同的地点,在迷迷糊糊之中,卢卡申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  面对躺在自己床上的“白雪公主”,房子的主人嘉娜(芭芭拉·布雷尔斯卡 Barbara Brylska 饰)深感震惊,朦朦胧胧醒来的卢卡申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好在两人之间的误会很快就消解了,但他们双方的伴侣却都因为这场误会而离开了他们。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境遇,在两个孤独的人之间,爱情的火花被慢慢点燃。

 长篇影评

 1 ) 主题曲《我问》

我问
Я спросил у ясеня
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插曲
弗·基 尔 尚   词
米·塔利维尔吉耶夫 曲
薛   范    译配

1.我去问那梣树,哪里寻找我的爱人;
 梣树没有回答我,默默把树干摇摆。
 我又问那白杨,哪里寻找我的爱;
 白杨默默抛给我,是秋天的落叶。

2.我又问那秋天,哪里寻找我的爱;
 秋天默默无语,洒下秋雨来。
 我又问那秋雨,哪里寻找我的爱;
 秋雨久久流着泪,泪洒窗户外。

3.我又问那月儿,哪里寻找我的爱人;
 月儿钻到云层里,悄悄躲起来。
 我又问那云儿,哪里寻找我的爱;
 云儿融在春天里,随风悄悄散开。

4.朋友你,请告诉我,哪里寻找我的爱?
 为什么她不露面?说呀,说明白。
 我那忠诚的朋友终于开口回答我:
 “当初她是,是你所爱,
 当初她是,是你所爱,
 当初她是,是你所爱,
 如今是我的爱。”

 我去问那梣树,
 我去问那白杨,
 我去问那秋天......

(1976年)


Я спросил у ясеня

Из к/ф Ирония судьбы

Слова  В.Киршон
музыки М.Таривердиев

1.Я спросил у ясеня,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Ясень не ответил мне, Качая головой.
Я спросил у тополя,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Тополь забросал меня Осеннею листвой.

2.Я спросил у осени,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Осень мне ответила Проливным дождем.
У дождя я спрашивал,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Долго дождик слезы лил За моим окном.

3. Я спросил у месяца,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Месяц скрылся в облаке, Не ответил мне.
Я спросил у облака,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Облако растаяло В небесной синеве.

4. Друг ты мой единственный,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Ты скажи, где скрылася,Знаешь, где она.
Друг ответил преданный, Друг ответил искренний:
Была тебе любимая, Была тебе любимая,
Была тебе любимая, А стала мне жена.
Я спросил у ясеня,
Я спросил у тополя,
Я спросил у осени ...

(1976)

 2 ) 竟然在一起了?!

女主太美,男主蠢萌。最后三分钟之前都觉得他们不会在一起,原配男友女友啥都没做错,就无辜地成了炮灰。。。虽然影片大量地描写了男女主角之间如何性格相投有共同的音乐爱好,可是一开头男主角和正牌女友的互动也是各种深情甜蜜,两个女人势均力敌,并没有高下立见的感觉。作为观众我找不出男主角为了一个刚认识的美女抛弃未婚妻的理由,特别是未婚妻也是美女一枚。男主角大概也是这么觉得,因此并没能果断作出离开女朋友的决定,而是在犹疑不决中返回了莫斯科。如果Nadja没有追到莫斯科去,我猜他还会按原计划和女友订婚。嗯,谁来争就跟谁走,软弱的男人呀。
       可能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有些台词我感觉有些过,太夸张了些。全片(我认为)最动人心魄的一句台词是借炮灰男友的口说出的,大概是“In such a short time you can destroy the past, but you cannot build a future”。在当时的情境中简直振聋发聩,给两个心绪浮动的人浇下一盆冷水。该金句适用于人生中每个面临意外和选择的时刻,回到正轨,握住已有的一切,求一个安稳平实,还是拥抱新的可能性,并承担相伴的风险。对此千古难题,正解大概是,选哪样都好,只是别纠结。影片里的男女主角似乎倒真的没怎么纠结就做好了决定,很好奇他们今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后悔这个选择。

 3 ) 我的心儿不能平静

   在电影的选择上,有时我有一些很固执的想法,我总是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时代过去了,或者说一种制度改变了,那么曾经这个时代所赋予她的电影的某种特质就会丧失,而如果这种特质恰恰是我所喜欢的,那么随着这种特质的丧失,我对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热爱也就丧失了。这种情况发生过两次,一次是香港,一次是苏联。

    当然香港和苏联的情况刚好相反,香港是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拍片了,起码三级片、鬼片、赌片、黑帮片都没法拍了。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因为广电总局的“关照”,毕竟在香港当地这些电影还是可以上映的,问题在于哪部电影不想利益最大化,想要内地的市场你就必须按照内地的游戏规则来,你就必须有所妥协,你有杜琪峰那样的勇气舍弃内地市场吗?好莱坞也不敢啊。

    与香港不一样的是,俄罗斯电影随着苏联的解体(一定程度上)可以随心所欲地拍片了,然而问题也来了,最有俄罗斯独特魅力的电影,恰恰是苏联主旋律电影,你拍商业片,干得过美国吗?你拍文艺片,除了塔可夫斯基,你干得过西欧吗?尤其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苏联电影才是真正无可替代的。苏联电影本身是苏联政府的喉舌,是为苏联政策服务的。而苏联的最大政策就是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而这也是苏联电影的核心内容。我非常喜欢苏联电影。在这种喜爱里,观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问什么人最能被苏联电影打动,那一定是中国人,同样的意识形态带给我们一种共鸣。

    到最后,苏联也没能建成社会主义。然而想象中的社会主义,却出现在了苏联的电影中,在电影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此的美好,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真的会让你沉湎其中,不愿自拔。这个十一的假期,我有幸再一次通过电影梦回苏联,观看了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命运的捉弄》。这部影片是俄国著名导演两赞诺夫的“悲喜三部曲”之一,可能有人不知道这个导演,说说这三部曲的其他两部,估计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另外两部电影是《两个人的车站》以及大名鼎鼎的《办公室的故事》。除此之外,《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也出自他的手笔。在俄罗斯,他被戏称为“每一只狗都认识的人”。梁赞诺夫的电影都有着那种传统的戏剧结构,精湛的台词,以及好听的让人为难的配乐。《办公室》的故事不用说了,那首《我的心儿不能平静》家喻户晓,没听说过名字不要紧,你一听就知道了。而这部《命运的捉弄》更是把音乐运用到了极致。

    我个人觉得,梁赞诺夫,绝对称得上是苏联小清新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里,从来不强调社会主义艰苦朴素的美德,相反,他更向往生活的品质。这些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里所描述的衣食住行如果拿到中国来,那绝对是资本主义大毒草。而在精神层面,主人公们向往爱情、谈论诗歌、演奏轻音乐,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腐化堕落。《命运的捉弄》里的每首插曲,都跟邓丽君歌曲不遑多让,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开放程度,绝对甩出《庐山恋》几条街加俩胡同。至于渗透着俄罗斯文学血脉的台词,更是清新的不得了。《办公室的故事》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安里多勒·耶里姆多维奇·诺瓦谢利采夫同志给洛德尼拉·伯洛哥菲耶夫娜·卡卢金娜同志即兴念了一首他年轻时“写”的诗歌。洛德尼拉·伯洛哥菲耶夫娜·卡卢金娜同志对此这样评价道:亲爱的安里多勒·耶里姆多维奇·诺瓦谢利采夫同志,这首诗简直棒极了,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我居然不知道你年轻时的笔名是帕斯捷尔纳克。

    有时候我在想,是当时的环境支持这样的作品,还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竭尽全力带着镣铐舞蹈?也许两者皆而有之。就我看过的这几部而言,不谈政治,是梁赞诺夫的电影中的一个特点,但他的价值观,他所热爱的东西,却隐隐的和社会主义精神相抵,他的电影更开放,更国际化,而这样的视角和社会主义苏联的背景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美妙的影像特征。也许这就像我们这些年疯狂回忆的八十年代,既保留了以前平等的东西,又注入了后来自由的元素,于是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奇妙氛围,让人们感觉不要再前进了,也不要再后退了,就留在这里吧。尽管这一切很可能就是个误会。

    也许我对梁赞诺夫的印象也只是一个误会,但我并不在乎这些,在一个宁静的夜里,沉浸在一个长达三个小时的悲喜故事中,目睹那个曾经全人类都向往的乌托邦,最后幸福的泪流满面,这就够了,生活的意义,不就是这样吗?

 4 ) 论苏联爱情喜剧的稀有价值

一、苏联喜剧是一杯绵长的热茶
我接触到的第一部苏联电影是初中时在电影频道佳片有约看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记得当时看到以卡佳抱着女儿出院为结尾的上半部结束后,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童年时对苏联电影第一个印象就是【巨长】,长得就像他们如火车般长的名字那样:原来一部完整的电影是可以分成上部和下部的,苏联人完全是在以超过普通电影两倍的长度,以及慢别人两倍的讲故事速度在拍电影,这种精雕细琢的精神可歌可泣,同时也让电影本身具有了一定的槽点。

真正开始对苏联喜剧产生兴趣是因为我的老毛子文化引导人熊猫学长对喜剧教父梁赞诺夫的推荐。爱情三部曲中已经完食了《办公室的故事》和《命运的捉弄》两部。当我开玩笑跟熊猫说:苏联人的性子真的不是一般的慢,当一部长度三小时的电影演到80分钟时,唯唯诺诺的男主角才问女主角你叫什么名字?这个点要是放到弹幕视频网站一定会被争相吐槽的吧?熊猫很冷静地高端黑了一回:哦,不会被吐槽的,因为根本不会有年轻人耐心看完这个电影吧=。=

玩笑归玩笑,近年来放眼世界,除了科幻灾难,战争史诗,装逼文艺类电影能花费大量时间谋杀观众脑细胞外,真的很少看到扎根于现实生活题材,真正引发社会人共鸣的超长剧情片。这不禁让人感叹,3小时的喜剧片兴许只能永远存在于七八十年代美好的苏联,存在于大家互称”同志“的社交环境,存在于人文关怀并不会显得酸溜溜的年代。不能否认的是,老一辈苏联电影工作者质朴的创作思路和直白、简单的表达方式非常可贵。

如果让小时候的我来总结《莫斯科》,几乎不动脑筋就能判定这是个社会悲情片:一个妙龄少女高考落榜成了工厂女工,被电视台花心摄像师勾引,怀孕后又被始乱终弃,最终成了独立抚养女儿长大的女强人。怎么想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女性悲剧。小时候的烂木头是有点太过悲观,也太注重故事本身了。长大后的烂木头重新把这部鸿篇巨制翻出来看了一遍,着眼点从卡佳的不幸遭遇和柳德米拉的荒诞人生扩散到电影本身的表现手法上,方才品出苏联电影崇尚百折不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剧味儿。

二、苏联喜剧的独特治愈能力
对苏联电影的第二眼印象是【亲切】,这种感觉是看完《办公室的故事》后产生的。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刚好看完一部以苏联解体前的罗马尼亚为背景的堕胎题材电影《四月三周两天》,很少在一部洋电影里看见似曾相识的东西,感情上更偏亚洲。在80年代的前苏联有着钢板床、半导体、小鱼缸、热水瓶,单薄稀缺的物资,高档吃食唯有靠走私货;伴随着物质稀缺的还是压抑的两性关系、站在弱处的女性。虽然是一部题材沉重的电影,当影片开头女主角为了帮助好友堕胎而游走在各个倒卖进口食物、饮料、化妆品的寝室的一连串镜头后,烂木头不禁感叹:这不是以前的中国么?经历过同样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历史时期的我们其实对苏联电影以及苏联背景电影中展现的生活现象,是能够感同身受的,甚至能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与亲历感。如果说《四月三周两天》是以一个极小的切入口,一个小概率极品事件来折射社会弊病,略带消极了一些,那《办公室的故事》则是一部浓缩了70年代苏联工薪阶级社会百态,主色调积极向上却也不忘体恤社会人艰辛生活的艺术精品。

在这部大众路线的纯正喜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官僚的事业单位、爱捕风捉影的小社员、老大难的女长官、上班磨洋工的女秘书、爱偷窥漂亮姑娘的咸湿公务员大叔、道貌岸然翻脸不认人的势力鬼、想升官必须拉拢局长的马屁意识、有人生孩子必须人人凑份子钱的制度,以及小人物主人公对以上各类牛鬼蛇神的神吐槽。可以说这是一面反映苏联办公室文化的七色棱镜,放到烂木头眼里居然又成了:这不也正是中国么?同样的素材和人物叠加在一起,拍出一部如泣如诉的主旋律电影也是有可能的吧?可即便有那些”如果真的存在在我身边还真的蛮讨厌“的角色以及国家机关是社会大染缸的背景构架,却也并不能掩盖导演赋予电影的豁达基调。这也正是我佩服梁赞诺夫的地方:以社会环境来做坚实的创作土壤,真实还原生活中小人物略带悲剧的命运,却能通过滑稽机智的对话,出乎意料的情节发展,让原本针尖对麦芒的一对主人公化敌为友,甚至谱成恋曲,从而用幽默元素淡化了电影中彰显的种种人际关系矛盾,也从唯唯诺诺的小人物身上挖掘到了性格上的珍贵之处。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艺术就是取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存在。在我看来,真正优秀的喜剧电影是不能单纯与搞笑画上等号的,脱离生活,最后没能给予观众正向引导的喜剧只能算是段子的合成体。

三、小人物的电影世界
就好像宝莱坞歌舞有宝莱坞的”1个故事,2个主角,3段歌舞“的固定模式一样。苏联喜剧也有着它的讨喜路线,那就是用【小人物】的视角来讲故事。在《办公室》中扮演最终征服女局长的小公务员的安德烈米亚科夫活脱脱就是一个苏联版的葛优,在梁赞诺夫的另一部喜剧片《命运的捉弄》里同样扮演了一个性格呆头呆脑的老实人,外科医生热尼亚。在整体观感上,我本人实际上会更偏爱《办公室》一些,多人物之间的嬉笑怒骂让影片富有乐趣也更有热闹,而《命运》则多了一丝苦涩之味:一次不合时宜的醉酒让本来要飞往莫斯科的他乘错了飞机,来到了列宁格勒。巧的是,在这里竟然存在着一条和卢卡申本来要去的地址完全相同的地点,在迷迷糊糊之中,他展开了陌生女郎娜佳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神奇姻缘。

在看到故事梗概的时候我理所当然的把它想象成了一部纯喜剧,又是阴差阳错的男女关系,又是因为种种误会而展开的欢喜冤家故事,这显然会是梁赞诺夫的拿手好戏,可以说闭着眼睛拍也能拍出花儿来。我几乎就能想象出在具备了喜剧矛盾的前提下,影片所展现出的鸡飞狗跳的欢乐效果。实际上这部电影的成熟度相当高,是一部不能从表面就判断为喜剧的喜剧。与《办公室》那种108将,将将都是可爱奇葩的人海战术比,《办公室》的主要人物只有大年夜意外共处一室的热尼亚与娜佳,以及他们原本分别的恋人,主要场景也仅仅在室内;缺乏支线以及其他彩蛋,单单依靠两位主演在有限空间中耍嘴皮子是十分考验导演功力和编剧剧本的,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难道是密室推理剧么?

进错房,上错床的创意放在今天看可能一点都不稀奇,我们甚至连男女灵魂上错身的老梗都看过好多遍了,而《命运的捉弄》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场浪漫的闹剧完全和当时前苏联的城市规划有关,几乎每一个苏联城市都有着相同的路段名称以及标准的公寓外形,过去当一个外乡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会感到寂寞,失落,因为他身边一切的东西都不相同:建筑,街道,以及生命本身;但后来这种情况改变了,当你外出办公时,相似的城市规划能让你找到家的感觉。国家的建设者把苏联人民的生活套进了具有标准尺度的框框里,就好像电影开头的彩色动画一样,房子都是相同的房子。在标准苏联公寓中遭遇“不标准”的爱情是整部电影的泉眼。

这部完成于1975年的电影是梁赞诺夫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虽然在受欢迎程度上似乎没有其他两部来得高,或许是因为不够娱乐不够讨喜的原因,却是我个人认为梁赞诺夫十分走心的一部电影。大凡喜剧电影,你总能从开场10分钟内就看到谁和谁在片尾能喜结连理,并为他们的结合感到顺理成章。但《命运的捉弄》恰恰不是这样,男女主人公没有电光火石地一见钟情,而自认为是各自生活的失败者。男主人公热尼亚善良,热爱弹吉他唱歌,有着一个比他机灵好多的女朋友戈雅,他把戈雅奉为找寻了好多年的女神,并在前一个小时的电影中不停唠叨着她的重要性;女主角娜佳不急不慢地登场,这位知性优雅的女王范姐姐芳龄35岁,有过一次不和谐的婚姻,目前正和一只身材高大的壮硕男子伊波利特约会。两个人从机关枪论战一直到互相体恤,在电影的大版篇幅里展现的都是发乎情止于礼的成年人操守,而直到双方都被小心眼的恋人误会后,才逐渐敞开心扉,彼此吸引,最后吻到了一起。

这个让国内导演也许1个半小时就能讲完的故事,梁赞诺夫活活拍了3个小时。当他们好不容易有了好感,我们以为电影要结束时,又让他们突然起了冲突;当热尼亚好不容易强吻了娜佳时,又让元男友伊波利特几次过来插足,看得观众好不着急;当我们熬过好几个白雪皑皑的街景和火车站镜头拼凑的MV后,娜佳才终于从列宁格勒飞到了莫斯科另一个第三区25号12号公寓,和热尼亚拥抱在一起,上演了《论荒谬异地恋的可能性》和《每一位高龄女王都需要一枚弱气小受》。

实际上我不禁会问,一次歪打正着的旅行真的可以促成一对知心爱人么?那不小心就在大年夜被放了鸽子的元女神戈雅,和一次次被气得脸色发绿最后甚至神志不清穿着毛大衣在浴室里冲凉的伊波利特又算怎么回事?命运捉弄的不仅仅是热尼亚和娜佳这对重获幸福的小伉俪,实际上也捉弄了从舞台中央不知怎地就转成路人了的戈雅和伊波利特。很少有大团圆的爱情喜剧在我眼里显得那么尴尬,梁赞诺夫或许是预见到了观众的不买账,于是让温存过后的娜佳对热尼亚母亲说:您是否会觉得我太过轻浮?热尼亚母亲站在小情侣的对面说: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的。一个滴水不漏的喜剧导演就是给我们编故事的同时,不把尾巴织得太过花哨。

的确是这样,梁赞诺夫并没有许诺我们一个HAPPY ENDING,连《办公室》里长相厮守打磨了那么多年的局长大人和小社员都是在打打闹闹中一路扬长而去,生活就不是一本好念的经,又何况迷糊一夜中结缘的这一对呢?缘分的天空之下,有好命的主人公运的男女在因缘际会之下走出标准化的门锁牵手成功,谁知道下一年的冬天谁又能中到彩券,品尝命运跟你开的玩笑。

 5 ) 《命运的捉弄》存在着许多必然性与逻辑性

《命运的捉弄》存在着许多必然性与逻辑性

2008年11月07日 粉丝网论坛供稿

  偶然去网上买了一张前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说的是阴差阳错而成为恋人的故事,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这个片子,但具体的情节都忘记了,只记得男主人公从莫斯科飞到列宁格勒,来到与自己家相同的大街相同的门牌号码,甚至钥匙都是同一把,便以为是自己的家进入别人家里睡觉,结果被美丽的女主人公发现。



《命运的捉弄》海报

  回想起这个关于命运的故事,虽然是个前苏联的喜剧片,还是想办法买到了碟片重新看了一遍。

  男主人公是个即将结婚的医生,却在新年前夜与朋友们喝醉了,被送上前往列宁格勒的飞机,醉醺醺的他来到与自己家相同的地方,以为回到了莫斯科自己的家里。

  (那个时代的苏联每座城市都有相同的路名,许多住宅都是按照标准化设计出来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其实中国许多地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哪座城市没有延安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路呢?七八十年代建造的那些工房都是千篇一律,所以别以为那是导演荒诞不经的安排,也许有一天这样的事会发生在你自己头上,但愿你不要被灌醉。)

  男主人公睡在别人家的床上,结果被女主人赶了下来,不久女主人公的情人到来(他是来向女主人公求婚的),而男主人公的未婚妻也焦虑地在莫斯科等待她的新郎,这个特殊的新年,就好像你到了一户陌生人的家里去吃年夜饭,恰巧人家正好好结婚了。

  于是,各种误会就产生了,男主人公是越描越黑无法解释,最终把女主人公的情人气走了,也把在莫斯科等待自己的新娘气哭了。

  幸好,男主人公会弹吉它,而女主人公也擅长这一手,整部电影中出现了六七次大段的吉他弹唱,全是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旋律,真的很好听。

  于是,男女主人公在这个阴差阳错的新年之夜相爱了。

  虽然男主人公仍然在天亮后回到了莫斯科,当他躺在自己家里以为这只是个梦时,他的列宁格勒的情人却用自己的钥匙打开了他的房门。

  梁赞诺夫的作品《命运的捉弄》,虽然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巧合,却有许多内在的必然性和逻辑性,比如那个时代相同的城市规划和住宅,酗酒成风的男人们和独守空房的女人们,还有人心底对于冒险的本能渴望,那种骨子里的浪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切都是命运,命运在捉弄我们每一个人。

  有趣的是,男主角的长相酷似普京,考虑到是1975年的电影,他会不会是普京的远房兄弟呢?

 6 ) 《计划经济---命运的捉弄》

《计划经济---命运的捉弄》


那个年代,圣彼得堡还叫列宁格勒,在那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部门审批成为最主要控制手段!
而在少数人干预大群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后,雷同就成为最鲜明特点了!

赫鲁晓夫楼就是一个典型!


这种造价低廉、盒子式或砌体结构三至五层公寓的公寓楼,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的尼基塔·赫鲁雪夫执政时期大量兴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有效仿。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尤其是东北地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工业区所兴建的职工住宅也属于此类,在中国被称为“筒子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理解发生变化,当年急功近利建造的“赫鲁晓夫楼”越来越暴露出明显弊端,加上年久失修、功能退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因而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心头之患”。建筑专家们认为,除了少数当年建造的5层砖结构楼的质量好一些以外,其余预制板结构的“赫鲁晓夫楼”大都到了需要拆除或是彻底改造的时候。
“请研究一下改变住房建筑标准的问题,首先是民居,给军队的住房,从远东开始。我想提醒你们注意,我想让这件事快点办好,要和俄罗斯军官尊严相称,不要让我们的人继续住在那些令人恶心的赫鲁晓夫楼里。”这是2007年11月,普京在军队高级将领会议上的讲话,也是对赫鲁晓夫楼这一时代产物“最高”的评价。

另外关于同样的街道,请想想,我们多少城市有中山路、解放路之类的呢?更不要提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之类的了,真的太多了!所以,在我国,前苏联的印痕是如此深,且一直在发散其历史的味道!

中国曾经是一个建筑大国。中国传统的建筑背后,也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旧时官方建筑和城市规划,都要严格按照礼的规制,不能逾雷池一步,这给后人留下了等级制度下的不同的建筑风格。但建筑的政治诉求,却并没有压倒中国传统建筑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尊崇,“托付乔木,与自然共处一室”。
在走出皇权社会之后,现代建筑技术和理念更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建筑。
当今中国,是世界建筑史上最为繁忙壮观的一个时期,破旧立新之风盛行,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中国出现了大量风格新奇的建筑。这些建筑在确立普通人的权利,打破旧式皇权意识形态方面,功劳不小。
但这一过程中,权力和资本逐渐成为建筑项目最大的发包者,成为建筑价值观的主导者,奇怪的趣味,无聊的刺激,难耐的庸俗,迅速转化形成了一种新式的价值观,对权力的尊崇,对金钱的崇拜,在当代建筑中暴露无遗。

  
本片拍摄于1975年,片中的赫鲁晓夫楼为升级版电梯公寓了,遍布全苏大城市,开篇一段动画,非常鲜活地刻画出这个抄袭的作品是如何而来,又是如何快速繁衍的!
本片故事荒诞,但却让我们这些也看见过计划经济时代尾声的人们,内心发省!或许计划经济,其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一个“命运的捉弄”。
另,这部欢喜怨家的爱情片娱乐效果甚高,成了苏联新年除夕放映的贺岁片,长年热播。情节有刻意造作之嫌,但表现出刻板机械、千篇一律的现代文明的嘲讽。

 短评

2011年的圣诞,有个人给我讲了梁赞诺夫的这个故事,2011-2012的新年夜,我们一起度过。我却用了半年时间,才鼓起勇气看完了这个故事。希望2012-2013的新年夜,可以再和这个人一起过,重温这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9分钟前
  • Doreen孟小仙儿
  • 力荐

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中,《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家喻户晓,这部却鲜为人知。由于《命运的捉弄》太过圆满和欢乐,成为苏联常年除夕必播贺岁影片,估计和我们的家和万事兴差不多。3个钟头的时长,不知不觉,就像主人公那句“一个晚上像过了一生”,既短暂,又漫长。明明就是一场命运的安排,精彩好看,十分过瘾。男主安德列·米亚科夫两年后出演著名的纳瓦谢里采夫同志,人物外形虽雷同,但在个性塑造,在动人心弦情感递进的把握上,影帝级别的温情演绎,精准细腻,荡漾迷人,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女主太美,歌曲动听。虽然迟来几十年,好过错过一辈子。

11分钟前
  • Eigagann🇨🇳
  • 力荐

虽然三个小时就是在讲“偶遇+抛弃EX”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为什么看下来一点都不闷,而且我居然不觉得这剧情狗血,经典果然是好看嘛。男主越看越像谢耳朵,特别是犯2的时候!

15分钟前
  • 我是草莓奥利奥
  • 力荐

妙趣横生,类似美国40年代的神经喜剧,共产主义时代苏维埃的量产公寓是一模一样的,以此来做文章。人物关系也是神经喜剧里最爱用的冤家喜剧模式,而且演绎的很可爱。

1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第一次看的时候太小了,什么也没看懂,只记得串门了。现在才发现爱情,看到深深的孤独,看到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抱团取暖。

20分钟前
  • alan3396815
  • 力荐

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的第1部,比起后两部“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在国内知名度要小很多。影片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喝醉酒回错家的男人在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搞笑事件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俄语吉他弹唱为影片增色不少。

21分钟前
  • 肥壮壮
  • 推荐

夜短情长,为爱跳窗。梁氏喜剧,如痴如狂。

2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8/10。恋爱的人缺乏教养、口是心非劝走对方,爱情游戏讽刺力堪比侯麦,钥匙门锁都一致的楼房标准化使矛盾发生,未婚夫和两位陌生人吃醋、耍混和蛮横等隐藏缺点昭然若揭,先倒盖后抛出窗外的照片、醉酒洗澡、吉他弹唱和前来祝福的女主角同事面前扮恩爱,虽然室内剧枯燥、高潮含蓄不过瘾但幽默设计俱佳。

24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这长度可还行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冗长 故事还是可以的 苏联大妞美

27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苏联电影某种程度上真的是无法超越的高峰啊,真诚动人的爱情就是这样。超级喜欢

31分钟前
  • E
  • 力荐

老梁爱情三部曲里,最不喜欢的就是这部了。故事上,爱情阴差阳错的巧合,妙则妙,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愣是演绎了三个小时,节奏缓慢、过于冗长。在我看来,爱情三部曲里,《办公室的故事》最好,《两个人的车站》其次,最后是这部《命运的捉弄》。

3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梁赞诺夫的片子确实厉害,一方面制作是更开放的,场景和调度是更现实主义的。同时,故事在一开始的嬉闹之后,最后总会带着一丝丝伤感。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央视国语版重看,庆祝一下戈地图归西,就当是过年了。有意思的是片中拿勃列日涅夫楼开玩笑,结果又过了这么多年毛子普通百姓的居住状况没比那会强多少,而那种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的住宅至今仍在修建。

38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央配版,跨了个年才看完这片,正好影片也是新年夜发生的事,更凑巧的是影片中几乎和现实中同步敲响了12点的大钟,片中阴差阳错、欢喜冤家的桥段也是相当经典,至此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重温完毕,感谢电影陪我走进魔幻2012

41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缓慢的节奏有点不适合今天晚上坐在冰冷的460腰酸背痛地看3个小时,但是真的非常喜欢!虽然和前苏联人民的笑点有点不一致,可是男女主角都很对我胃口挖~歌都好听极了!想挖来里面所有的原声~另外其实我也希望念完诗,Женя同学回莫斯科影片就结束吧...

45分钟前
  • Белка
  • 推荐

影片很长,像是一出遵从三一律的多幕舞台剧。喝酒误事啰嗦又墨迹,疑心重嫉妒心强情绪易失控,两个初登场就让人极其厌恶的男人典型,后来也逐渐地产生了喜剧效果。既是命运捉弄,故事的荒诞离奇不再重要,但匪夷所思的一夜遭遇,却胜过多年的感情积累,还是让人感慨爱情之魔力。俄语吉他弹唱添色不少

49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8.0如果跨年夜他没有去公共澡堂,他就不会喝酒如果他没有喝酒,就不会醉到不省人事从莫斯科飞往列宁格勒如果他没有去列宁格勒,就不会进入和自己同一街区同一层楼房的房间如果他没有进错房间,就不会见到自己的真爱天女如果他不是遇见了真爱天女,就不会知道自己为爱有多发狂如果不是为爱发狂,他就不会知道那一夜有多漫长如果不是经历了那一夜,他就不会对失而复得的爱欣喜若狂如果不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情感,他就不会知道命运的捉弄是爱神的垂青如果你不看这部电影,你就不会知道有比人挤人庆祝和看流量明星晚会更有情趣的跨年方式

50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有趣的设置,将主要内容集中在一个晚上却又拖了很长时间,从效果看的有好有坏。着重还是男女的爱恨无奈及那份小市民的悲喜,而非彻底的颠覆的喜剧。机场醉酒对话那段印象深刻。

51分钟前
  • Wednesday
  • 推荐

前苏联版浪漫满屋,毛病是和韩剧一样冗长。

56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一颗星给开头关于苏联建筑的那段念白文字。一颗星给所有里面的音乐和歌曲。这么一部政治十分不正确又天真的片子。导演在取!悦!观!众!还不真诚。。。

57分钟前
  • P橙在烘焙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