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陈晓楠

导演:内详

 剧照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2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3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4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5
更新时间:2023-07-24 02:47

详细剧情

  在这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晓楠带你去“和陌生人说话”,用普遍人性、共同的感同身受来连接一切孤独的现代人。  第一季包括十二期主片、号外:在北京、明日之子特别节目、爸妈谢谢你们尊重我,共15集。

 长篇影评

 1 ) 做个有脑的普通人

如果人们会盲目崇拜强者,并把成功归结于天才,相对地,人们也一定会盲目谩骂鄙视罪犯和一切他们认为低人一等的人。在人们不愿意互相理解的环境下,大家只在乎你做了什么,没人在乎你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和想法。因此在看见有伟大成就的人时,就会安慰自己伟人都是天才,而不去想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伟人:在看见有人犯错时,就会高高在上取笑犯错者 而不是去想自己是否也会犯相同的错。如此让自己的大脑罢工下去,什么都改变不了,既不能让世界更好,也不能让自己更好,永远只能当个一叶障目易于操控的愚民。看见成功者则应仔细分析可取之处再向其学习,看见失败者则应仔细分析错误并反思自己避免落入相同的境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真相,提高自己,防患于未然。在盲目推崇强者的主流下,《和陌生人说话》不带偏颇地,缓缓道来地,甚至有点反主流地,让我们接近这些普通的陌生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放下狭隘和偏激,好好体会人应有的感觉,人应有的样子。力荐这个节目,因为它让观众做回一个有脑的普通人。

 2 ) 时间会让我圆满,社会会磨去我的棱角

我是三季+特别节目《不可说》混在一起看的。

《和陌生人说话》

这个系列形式非常新颖,而且陈晓楠真的很适合这种谈话节目,很知性!


这一季有几个访谈是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 。

第一个是《中国没有杀马特》,可能这是最贴近我生活的一集,初高中的时候杀马特真的非常火,就是又很离经叛道又让人蠢蠢欲动的存在,在杀马特最火的那个时候,我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你说喜欢许嵩和杀马特是会被所有同学耻笑的环境,但是这两个我确实都很喜欢啊!但是怕被说非主流,也就只能默默关注。看到鼻祖现在的生活,就很感慨,时间总会让我们的生活归于平静。不论曾经多叛逆、多出名,最后还是会回到柴米油盐、人间烟火。

《中国没有杀马特》

第二个印象很深的是《我把爱人送到零下196°》,我不能理解那是怎样一种感情,能让人死了都不愿放弃,这是真正的至死不渝。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一人一世一双人。

《我把爱人送到零下196°》

最后一个很让我感动的是《从花臂凶徒到煮面天使》,也许是因为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也有过年少不懂事、模仿山鸡哥的时候,多多少少伤害到了别人。但是社会逐渐磨平了我们的棱角,给我们撒上柔和的光晕。“待用面馆”确实会在很多时候帮助到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但是在大陆很多素质不高的地方,这种做法肯定会让面供不应求。不过我也希望以后我也能开一家“待用XX”店,兴不许就会帮助到一个因为觉得世界冰冷而打算放弃生命的人。

《从花臂凶徒到煮面天使》

只希望将来心怀温暖,面对世界!

 3 ) 和陌生人说话——对人性的宽容

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推送,让我接触了和陌生人说话这档节目。第一期的“陌生人”就是“蠢贼”大力哥,我本来是抱有一种嬉笑的态度观看的,但他出现在镜头前面时我看到的是一位普通的中年人,主持人陈晓楠是出了名的知性女性,妆容气质都十分符合节目气质。大力哥说:“人性啊,太虚伪也太真实”。我以前总是不太能理解旁人的想法,也总喜欢单独行动,其实人类的通性思想无非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经过那么多事情过后,大力哥现在在某直播平台直播糊口,养育自己的女儿,你看他在延续生命,这就很好,他的眼里常含泪水,在此刻他不是”蠢贼”大力哥,而是几经波折后哺育女儿的普通中年人。

主持人 陈晓楠
大力哥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中国没有杀马特那一期,以前我看他们真的就是不可理喻,并不能把他们当成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来看。

街头杀马特

看了和陌生人说话我体会到了他们内心对被社会认可,被接纳,希望被关怀的冰冷的心。

当他说出出名和好感度还是有区别的那句话时,我真真感受到了他追求的本真:即不被消费的自我。即使沦为时代的弃儿,他也愿意按照自我的方式去生活。杀马特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的消失也是必然的。作为时代的产物,再拿出来消费不过是无聊的炒作。

人对自我的追寻总是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前进的。

我现在也在和陌生人说话,你们好,陌生人。

 4 ) 关于陌生人

这个系列的节目视频非常有意思,挑选的话题很多很敏感,“整容”,“丁克”,“杀马特”“杀猪盘”…一些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或是邀请两个截然相反观念的陌生人进行交流,又或者是对大众所误解的事业进行深入解析。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陈晓楠)真的太温暖了很适合这档节目,笑起来有种被大姐姐关照的快乐~

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杀马特教父的那集采访,“教父”竟是跟我在年龄层次的人,却在当年也能带动一整个中国的潮流,认真设计他的每一个造型作品,也正可能因为是悲凉的出身更加活的通透,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很真诚的东西,洗刷我之前的刻板印象。

“丁克”那集收集了对丁克各种看法的人,我看到一些言论仿佛说到心坎里,也被那些甜蜜的亲子时光所感动和惊喜。是思想碰撞的一集。

“杀猪盘”我之前有听过但是不怎么了解,通过视频才明白是专门针对适婚的孤独单身人群的一种伤害的方式,既骗钱又骗情…

“PUA”曾经是pua成员站出来说这个话题,真的非常可怕,对人活着的价值有摧毁性的打击,伤害与被伤害都成了一种无法弥补的痛苦,我还是始终相信真诚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

 5 ) 文艺男领导给我推荐《和陌生人说话》

最近临近年关,很多事情都杂七杂八,上午突然闲下来,于是翻出了这部领导为了督促我写脚本安利给我的访谈节目。

第一眼,打开居然是竖屏,只有手机屏幕大小尺寸,每一集都有一个猎奇的标题。我看着点击量一个个打开,为死囚写遗言的男人、杀人犯到花臂小天使、将妻子送到零下196°的体校老师……,一上午看了六七集,对我影响最深的有两部:为癌症妻子冷冻遗体和为盲人放电影十年。

冷冻一个人,看似充满玄幻,而且是一个已经身患绝症、无法医治的人。一开始,我都怀疑这个长相粗犷、身材魁梧的男人是不是在作秀,直到16分钟的节目临近结尾,他说了一句:“我不怕她遗忘我们,我怕她忘了自己。”恍然,我脑海里闪现出许许多多的电影画面。那时候,脑洞大开的作家和编剧们,还只是在考虑,被冷冻后唤醒的人,突然不记得身边的人和事,就像韩剧里最经典的失忆情节,最大的悲伤和所有的痛苦,仿佛都来源于对一段关系的遗忘。可是,银幕前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居然能说出这样一句话,他说怕自己的爱人在多年后,被唤醒时,忘了自己。一下子就泪目了,忘了自己,多么可怕的一幕,与此同时,可以想见男人是多么的无私和爱自己的妻子。我看有人在弹幕里评论,说活着的人总要给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相比之下,前者无私,后者自私,同样都是爱,你选择哪一个?

另一个最令我动容的陌生人,那个为盲人放了10年电影的电影解说员。他让我看到了,语言的魅力,一直以为,电影是声画的艺术,没有了画面,可能至少失去百分之五十的乐趣。但是,这样的缺憾在他这里,都被他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弥补了。一部接一部、一句接一句,将那些拍摄起来繁复无比的画面,转化成一个个生动的词汇、语句,真正融化进盲人观影者的心中,脑中,“以前我的世界全是黑暗,做梦都没有画面……现在,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大开”,一张张自信而整洁的面孔背后,是电影带给他们的动力,也是语言、故事带给他们无光世界里的五彩斑斓。世间光华,令人艳羡,有人求而不得,有人失而复得,有人发出微光,照亮黑暗。

 6 ) 一股清流的访谈节目

在这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让我们跟随镜头去“和陌生人说话”,用普遍人性、共同的感同身受来连接一切孤独的现代人。

《中国没有杀马特》

杀马特火的时候是2006年,那时的我还很小,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了解的他们,一群顶着奇异发型走在街上的人,一群非主流的代表……当时的他们都做着难以被大众、社会接纳和理解的行为,但看了节目后,我对他们这一群体有了很大的改观。

镜头面前面腼腆的男孩子,你能想象到他是曾掀起中国一股潮流的人吗?

至少,在还没开始正片前,我完全没有往那方面想。其实,图中的人就是杀马特教主——罗福兴。他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开始活跃在网络上,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杀马特”圈子。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解释说,小时候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几年都不回一次家,他从小缺少家庭关爱,内心极度渴望关注。所以后来他鼓起勇气,顶着夸张怪异的头发,走到大街上。他说,“我不怕你们的嘲笑,只要不被你们忽视就行了。” 他不是不知道旁人在嘲笑他们,但他宁愿被嘲笑也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当他成为了所谓“杀马特教主”以后,有了无数的头衔,他却很少带着这些人闹出更大的声势。陈晓楠问他,为什么不想引起更大层面的关注呢?他说,我被人嘲笑无所谓,但不想我的朋友被人嘲笑。

在我看来,他的内心里藏着一份温柔,虽然自己从小缺爱,但在自己长大时,却把自己的爱与温暖主动地分享给他人,当中饱含着不希望别人再经历到自己曾受过的伤的温柔,用自己的温柔安抚这些少年敏感的内心。或许,在这个群体中,他就像是一个大哥哥般的存在,保护着这些孩子。

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完全对他刮目相看,主持人陈晓楠问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当网红,罗福兴说,

面对可以解决温饱的面包,他没有迷失自己,相反,他似乎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到了真正的“非主流”,不为迎合他人而存在,而作为自己而存在,只为自己而展示自己。

生活中,当一个人、一群人做着与时代潮流相反的事时,我们往往会预先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殊不知,当中的他们比我们要懂事、成熟得多。他们只是在自己年少的时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这个忽视他们的世界宣告他们的存在。

《我把爱人送到零下196度》

“我最怕的不是说她忘记我们,我最怕的是她忘了自己。” 主人公桂军民和展文莲是一对校园情侣,从校服走婚纱。大学时,两人异地恋,他毕业后为了她来到陌生的城市,一起生活。两人本以为能携手到老,但妻子因为癌症得先走一步了,然而等待她的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人体低温保存手术。

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桂军民知道妻子展文莲喜欢听邓丽君的歌,每周,桂军民都会带着她爱听的歌,守在冷冻窗外,给她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眼睛始终看着液氮瓶里的她。 一开始,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桂军民的做法,但他说,“等你失去这份挚爱时,自然会理解这份不舍”。其实桂军民也知道,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实现冷冻人体的复活是不可能的。但睡美人的童话故事之所以让人觉得幸福,是因为人们打从心里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之前在某乎上看到过“死亡三次论”,它说, 人的死亡分为三个阶段,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理上的死亡,葬礼的结束意味着社会意义上的死亡,而最后一次死亡是被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忘记。 这时,你才算真正地死去。 故事中的妻子在医学上被宣告死亡,但在桂军民的心里,她从未离他而去。可能在遥远的日子里,科技可以让她的肉体获得重生的机会,而不忘记,却能让她的灵魂永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也正应了那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给盲人放电影》

“盲人只是失去了视觉,但社会却剥夺了他们感受生活与画面的能力。”

故事介绍了北京一家专给盲人“看”电影的心目影院,通过讲述者描述电影情节,让盲人通过声音看到这个世界。听起来可能会很荒唐,但这一场面每周末都在上演着。 主人公王伟力义务为盲人讲了12年的电影。他说,那些盲人们在听完电影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他们之前看不见也就没有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也因看到了这种变化,让他有了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一直以来,电影是声音和画面结合的艺术,只有声音没有画面,至少会失去50%的乐趣,但在王伟力这,他让我看到了语言的魅力。他用盲人们知道的东西描绘电影,弥补这一缺憾。将复杂的情节化作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词汇语句,盲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有的人还听得直冒汗珠。其中一个盲人说,“以前我的世界全是黑暗,做梦都没有画面……现在,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大开”。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了坚持的魅力,短暂的帮助是出于爱心,但长期坚持就是一种善良,他们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丰富残障人士的精神世界,在尊重这个群体的同时做慈善。 所以,我也由衷希望这种方式能在社会中传播开,还给残障人士感受生活与画面的能力。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的影评)

 短评

杀马特教主,把妻子送进零下200度的男人。

4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力荐

今天我的肺还努力工作着,今天还可以吃到酸菜鱼,这些习以为常忘记感恩的事情都被那个陌生人以生命为戒尺衡量过。

7分钟前
  • 春妮
  • 力荐

补标。仅仅是陌生人之间的交谈,镜头前有克制,却仍可以揭开那层隔阂。我们现在缺少这种对话与交流。

10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生而为人,常怀敬畏。

15分钟前
  • 筱筱凝深
  • 力荐

挑了感兴趣的看,特好,而且竖屏放映,很妙

16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直视每一个平凡的灵魂

20分钟前
  • 小斌斌
  • 力荐

3.5 聚焦边缘化的社会热点人物那些背后的故事,杀马特和杀人犯两集很棒

25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推荐

特别好,特别棒。

26分钟前
  • 星辉斑斓里放歌
  • 力荐

都浸泡在生活的苦累里太久了,吸收了那么多雨水,轻轻一碰就碰出泪。

30分钟前
  • playellow
  • 推荐

追看了四期了,越来越好看。每一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感动。就像那些娓娓道来的好电影,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动作,但看完后好几天总有一条细细的线缠绕在你心里,让你不停回想某个片刻。

34分钟前
  • 非非
  • 力荐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每一个生命都难能可贵。冰冻妻子的他说,爱情里没有牺牲她的陪伴就是最完美的回报最怕的不是她忘了他而是忘了自己;杀人犯的他说,付出了代价并不能被原谅背负一生的悔恨也换不回他的重生;给死囚写遗书的他说,因此对规则对生死有了敬畏他们在最后一道晨光亮起时也是想活的

3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我不太喜欢她找的对话对象,都是坏事做尽的人,不太真诚的

40分钟前
  • 丫丫布^念兒
  • 还行

竖屏画幅把受访人聚焦于镜头之中,一点微小的表情和动作都能清楚发现,陈晓楠不带情绪的平等式交谈,内容又恰到好处的结束,给“陌生人”保留必要隐私和空间,也让观众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感受和感悟。

41分钟前
  • 24city
  • 力荐

对于我们看到的各种新闻对于这个时代我们太喜欢用上帝视角看待了,这个节目让我看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印象最深的就是洗剪吹教主那期最后的几句话打脸多少所谓的“艺术家”。

42分钟前
  • 广州舒淇
  • 力荐

这样一个时代,以这样一种平等而不是审视的角度去交流,去沟通,实在难得。这才是一档节目的意义所在吧。

44分钟前
  • alabiao
  • 力荐

看的丁克和生孩子的女性对话这一期,很喜欢42岁的姐姐对她自己人生观的解读。有点共鸣的感觉哈哈哈。我也是丁克坚定主义者

45分钟前
  • 啊哈哈哈哈哈
  • 推荐

五星。很喜欢,各种各样的人。看的王诺诺那一期,结果被吴晓辰圈粉,她价值观真好。节目形式很好。

46分钟前
  • 白驹过隙
  • 力荐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特别,整个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你不是他人,所以不要随便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另外:主持人陈晓楠,是我目前看过的谈话类、对话类节目中,最容易让人共情,也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主持人。没有压迫感。

47分钟前
  • 申由己
  • 力荐

偶然看到一期,就是杀马特那期,看哭了

49分钟前
  • 褐色鸟群
  • 力荐

原来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是这样的,只要来看看这个世界就满足了。这是个多么美丽又遗憾的世界。

54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