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情书

爱情片日本1996

主演:深津绘里,内野圣阳,户田菜穗,宫泽和史

导演:森田芳光

播放地址

 剧照

春天情书 剧照 NO.1春天情书 剧照 NO.2春天情书 剧照 NO.3春天情书 剧照 NO.4春天情书 剧照 NO.5春天情书 剧照 NO.6春天情书 剧照 NO.13春天情书 剧照 NO.14春天情书 剧照 NO.15春天情书 剧照 NO.16春天情书 剧照 NO.17春天情书 剧照 NO.18春天情书 剧照 NO.19春天情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1

详细剧情

  学生时代作为出色的美式足球选手大出风头,但因伤隐退后,速见升(内野圣阳 饰)进入东京一家公司成为平凡的上班族。无聊烦恼的职场交际和女友不咸不淡的往来令他倍感烦闷。在此之后,他以“春(ハル)”作网名,登陆一个电影留言板寻求同好。留言板上充斥着热爱电影的人群,速见独独与网名“星星(ほし)”的陌生人相聊甚欢。未过多久,他们通过私人邮件聊天,从电影聊到爱情、事业、人生。星星的真实身份是住在盛冈的女孩藤间美津江(深津绘里 饰),多年前爱情道路上的巨大打击让她始终无法向前迈出一步。她不停地变换工作,仿佛一只找不到归宿的鸟儿。通过邮件,星星和春天彼此牵绊与吸引,成为了虚拟时代来临时从未谋面的知心好友。两人的话题不断深入,看似一切美好,直到一次意外状况发生,令他们之间的信任接受史无前例的考验……  本片荣获第70回日本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四名。

 长篇影评

 1 ) 爱情让你我改变

我们没有见面 所以不会被容貌所欺骗 也不介意小小谎言 只要有一点点默契 你就很特别 即使那只是张符号笑脸 生活只是日常琐屑 能和你分享就有不一样的体验 寻找你坐过的椅子 想吃你吃过的冷面 看着你的邮件 看到的却是自己的改变 即使你不再回复 也还是想向你倾诉 生活中的悲伤与幸福 本没有期待爱情 可是如何解释这份思念 我要和你见面 一起在生活新的起点

 2 ) 春天以时速200公里通过我的家乡

《春天情书》是那种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看的电影。放下那些纷繁更迭的眼前事,看看俩个寂寞的人用电邮寄予的一点相思半副闲愁,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

影片拍摄于1996年,那时候个人电脑还是少数人购买的奢侈品,intel刚刚推出奔腾处理器,而拨号上网的猫如今已经看不见了。片名(ハル)直译是春天的意思,带括号,这是网络BBS上的用户名。按照导演森田芳光自己的解释,ハル的发音haru,也是在致敬电影史上最有名的人工智能电脑之一:HAL 9000,出自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那个年代就大胆的选择网恋作为电影题材,森田芳光导演的眼光无疑是非常超前的,这甚至比甜姐梅格·瑞恩那个更为著名的影片《电子情书》还早了两年。而在豆瓣上,观看过《电子情书》的有将近7万人,而看过《春天情书》的却只有不足3000人。

现在看来,紧随时代潮流,捕捉当下社会的流行热点,一直是森田芳光的选材特色。90年代后,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陷入衰退,森田芳光导演反映当时整个社会浮华与颓废的《爱与平成之色男》顺应推出;1993年,因特网向世界开放,3年后,这部讲述网恋题材的《春天情书》就上映了;之后1999年,根据日本刑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精神病患者的行为不受惩罚,森田芳光又拍摄了极具社会话题性的《刑法第39条》。用他自己的话说“所谓导演既是电影表现者,表现者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必须与时俱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电影会反映导演个人的生存状态。导演的生活方式直接关系到影片的好坏。”

与之相映证,影片《春天情书》与其说是一部爱情片,不如说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一部反映90年代中期日本人生存状态的时代片。从戏院的沙发到餐馆的凉面,从下行的自动扶梯到京王线的站台,从拨号上网的蜂鸣声到路边通报天气的LED灯箱,甚至男主角春天上的中文学习班也适时的展现了彼时中日关系蜜月期的影响。再加上影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把当时还是蓝屏背景的电脑操作界面直接搬到银幕上,逐行逐字的把文字敲上去。如此,也难怪一部仅仅是20年前拍的电影在今日看来却如默片般笨拙而质朴,陈旧而隽永。

与时代的喧嚣并存的是个人的落寞。女主星星一面思念着因车祸去世的男友,一面不停地变换着工作,试图体味不同的人生。男主春天则每天疲于工作,闲暇时唯一念念不忘的却是年少时踢美式足球的时光。男友之于星星,美式足球之于春天,均是止住岁月洪荒的定海神针,以此为界,以后的日子任凭平凡琐碎苦闷凄惶,便也无甚不同。要是影片就此拍下去,可能会变成另外一部《牛奶女工》或《入殓师》。不过好在,这两个寂寞的人在网络上相遇了。歌德说,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是幸福的。影片刻意在声音上将外界与个人区别开来。日常的环境音以及BBS讨论时动感的配乐总是戛然而止于两人阅读电邮的画面。这个时刻,全世界消音,只有老旧的486机箱发出的机器轰鸣声。他们与世界相隔,而其本身又同时拥有着全世界。一切不再平淡无奇,日常的生活似乎也有无穷的话题,有趣的电影、分手的女友、静冈的凉面、茶座的奶昔……仿若那些流逝的时间从此有了注脚。

究竟是何时喜欢上对方的?似乎很难描述清楚。也许开始于某句温柔的安慰,也许开始某段孤独的剖白;也许开始于列车飞速而过的一瞬间,也许开始于电邮中断后那长久的空白,答案究竟为何,千真万确,我不知道。不过为何喜欢上对方,影片倒是说的很清楚。星星在告诉春天自己与男友分手的事情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跟人谈恋爱,我觉得是选另一个自己,一旦如此觉得,就会谈这样的恋爱。喜欢了人就会想和他一样……我和男友分手了,虽然他的结婚观很有趣,但我不想变成他那样的人。”与其说这是两个寂寞之人的相互取暖,毋宁说他们本质上就是一样的人。

扮演星星的深津绘里一直以来就有一张寂寞的脸。脸色苍白,面骨突出不挂肉,再加上左颊下方的一点痣,愈发显得整个人意兴阑珊,落寞清冷。而男主春天的扮演者内野圣阳,我第一次看他是在木村拓哉主演的电视剧《恋爱世纪》之前的一个宣番综艺上,他作为第二男主参与节目互动。木村拓哉在节目上综艺效果爆棚,或恼或闹,总是看点不断,而他一身西装总是过于正经,在那个满是游戏笑闹的节目中显得格外扎眼,常常弄得主持人尴尬异常。当时心里就想:呵,这真是个无趣的人啊……现在看来,导演的选角倒是非常正确。俩人身上那种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的异质感,放到本片中真是再合适不过。

我最喜欢的段落,是俩人第一次见面挥手帕的部分。说是相见,其实是一方在新干线上,一方在遥远的列车通过的路旁,彼此以时速两百公里的速度路过。电光火石的一刹那,我的索尼V8里有你高大的身影,而你也录下了一个容貌模糊的红衣女郎。一时间兴奋狂喜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让人既觉得浪漫,又觉得遗憾,潜意识下还有些淡淡的落寞,古人言人间有味是清欢,大约也就是在这些浅尝辄止又回味无穷的地方吧。

影片最后,导演选择让二人相见,促成一个童话故事般的结局。这一方面慰藉了观众,另一方面也顺承俩人正好各自都走出了之前的困局,生活即将开始新篇章的情感走向,一切合情合理。然而,我总是忍不住担心俩人之后的生活,他们也许了拥有了今生今世却也可能失去了一个诗意的世界。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曾提到自己与一个湖州女孩通信的往事。“从前的车、马、邮件都慢”,俩人通信了五年后才第一次见面。然而,“我们只是勉强地吃饭,勉强的散步,到了晚上,天上勉强地挂起月亮”。这当然是活生生的见光死案例。虽然深津绘里的颜想来定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但更重要的是,丧失了距离感,生活也会变的现实而俗气。两个天天见面的人,大概很难说出“准时的新干线内有你在,传许多信给我的春天,以时速两百公里通过我的家乡。”这样细腻的感触。将所念之人留在他乡,将所感之话赋予远方,恰当地把握现实与想象的距离,这大概就是我这个局外人所总结出的人类寻求诗意栖居的生存之道了。

好在故事结束在了最美好的时候,俩人尚未开口说一句话,初见之下,相顾欢颜,影片就此戛然而止。留下屏幕外痴笑如我,抬头望向窗外万家灯火,心中回味着百转柔情,关上电脑怀揣着暖暖甜蜜深沉入梦去。

 3 ) 找工作见异思迁,谈恋爱要找另一个自己

为了北影节去看《失乐园》,提前在家里做功课。而《春天情书》,在森田芳光的作品里应该算是佳作。(画质之渣,北影节看一部森田应该蛮值的)

<图片1>

1、气质像书。

看完的第一感觉是,这电影好像书,看完就好像读了一部小说的感觉(像渡边,不觉得像村上),杂陈了好几条感情线,不同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有着不同的爱情观念,然后通过早年的网络连结在一起,有交集有错过,最后归于生活的常态。看似慢悠悠的节奏,却有很多情绪起伏的地方,会冒出来你不能理解的观念,但最终都理解了。

电影里也数次闪过村上春树的书皮画面。(不知道和村上有什么关系?)以及将要看的《失乐园》是渡边淳一的小说改编,我方可嗅到应该都对我的口味。

<图片2>

2、电影的痕迹很轻,生活的痕迹很深。

少有蒙太奇炫技的时候,而是专注于故事本身。注重生活的原貌,但不像是枝裕和那样的波澜不惊,而是暗流涌动,像渡边淳一的小说。

可以看到一些日本民族心理。

生活压抑。星星在男友车祸去世后,受到共同好友,一个公司同事的追求,如果在美剧里,我想一个fuck you就可以打发了,但她生生是换了一个工作又一个的躲避这个男人。春天,一个热爱足球却不能以之为职业的小职员,职场不得意还被女友抛弃。

我讶异的不是网络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奇特体验,我讶异的是有了网络他们才有了感情的出口,有倾述有惬意的聊天,像一个正常的生活。这样的解脱使原本的生活显现得十分压抑可怕。



畸恋。玫瑰和春天约炮不得,做兄妹也是可以的。做了兄妹却因为妹妹结婚,嫉妒是可以的。一面保持和妹妹不算约会的约会,一面希望自己忘了前女友,一面从精神上仰慕着星星是可以的。男N号求婚星星,是为了只结婚不恋爱,因为两人都痛失所爱,只能如此过下半生。星星要与男N号不再见面,男N号惋惜两人已有共同的回忆,不掺杂爱情,却是让人动容的。春天和星星最终要见面了,玫瑰提醒春天要得体,是温暖不让人嫌恶的。竟然在此大环境下,看完全片觉得星星和春天的缘分是很可贵温暖的。

就是这样不断的挑战我的爱情观。但是,每个人都是感情丰富的人,珍重每一段的关系,投入每一份感情。他们可能不对应我的价值标准,却恪守着自己的标准。总之,感觉他们真实在活,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虽然还是被不必要的东西压着),而不是行尸走肉,这不就很好了吗?

<图片3>

3、一些喜欢的地方。

喜欢他们的电影BBS,原来早年的网聊是这样子。

找工作见异思迁,谈恋爱要找另一个自己。喜欢这样的观念。

可能很多人要拿这部片和电子情书做对比,归结于社会环境,我宁可自己是梅格瑞恩也千万不要是深津绘里。但是电影本身,更喜欢《春天情书》。

 4 ) 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若不是这两日清理硬盘,只怕没那么好的兴致会特地把这部片子温习一遍。就好似,若不是偶尔整理抽屉,是不会发现躲在旮旯里的旧情书的。
        也就是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开始进入国人的生活。于我个人,当时一说到因特网,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大概就是“BBS”、“OICQ”这样的。而事实上,十年一晃而过,如今在看到别人用FTerm上校园BBS时,我还是会感叹“真高级”。
        
        且抛开技术层面的话题不说,网络世界那骨子里的“勾搭”主题是万年不变的。
        片中出现了大段的BBS对话内容和电邮全文。在这电邮的来来回回间,共鸣感不断增强。想当年,自己也在论坛上冒充过男生,也和眼熟ID那头的陌生人倾吐过心事。只是我所经历的活生生事实要平淡的多。
        自然是要平淡的多,普通生活怎么可能像电影情节设定那样抖“包袱”抖个不停。其中,最大的一个包袱要属星星和玫瑰是姐妹这一点。画面的焦点在姐妹二人的脸上来回切换,不需要什么言语,暗地里早已是一片风起云涌(暗涌?)。
        除了网络,村上春树可谓本片的另一关键词。第一遍看时,只对书架上的《舞舞舞》有印象。再看时,又发现在星星某次整理书的时候,纸箱子上就清清楚楚地写着“村上春树”四个大字。导演是否试图通过网络的虚幻来映射村上作品中的虚幻特质,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确乎是从玫瑰的身上看到了绿子的影子。
        全片下来,最美好的桥段就要数V8互拍一段。地里的绿色尚未明朗,星星却已一袭红衣翩翩靠近。春天说,我会从取景器里眺望你。交会时刻,两人拼命挥手,列车呼啸而过。星星说,我看到了你,在录像里,穿灰色西装,高高的个子,只是看不清脸。
        我固执地认为,这就是最美好的见面方式了,隔着车窗,隔着摄影机,隔着呼啸而去的“几光年”。所以我并不喜欢结尾两人的近距离见面,虽然画面在两人挥挥手靠近后戛然而止,并“颇有意境”地用字幕打出了春天的话“初次见面”。但事实上,就这样的见面本身而言,已然落入了一个大俗套。越过网络这道墙,“坦诚相见”的人类早已没有美好可言。
        可不是我过于悲观,星星不是说了吗,最初注意到春天就是因为她去世的前男友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春”字。原来,自始至终,她爱的还是那个“逝去的人”。
         前面说到透过网络结识的人之间神秘美好全失这一点,忽然有个穿越的假设。假设杰克和露丝当年不是跳上了泰坦尼克这艘爱情的贼船,而是在互发豆邮的过程中渐入佳境,那在故事的最后,是否依旧还会上演女方高唱我心永恒,男方低吟我的心脏仍在跳动的感人戏码呢?
                
        

 5 ) 越过时间的漫长陪伴

这是只存在于BBS时代的浪漫故事,相识于网络的两个人,断断续续邮件通讯,讲述各自的日常生活。

被写入邮件的春天是这样的:和女友聊从BBS里得知的电影话题的春天,女友离开的春天,和女网友线下见面的春天,工作烦心的春天。邮件之外还有站在足球场外失魂的春天,在公司加班的春天,苦苦等待邮件的春天。

被写入邮件的星星是这样的:喜欢在东京一个人看电影的男人星星,住在乡下难以看到电影的女人星星,被求婚的星星,不停换工作的星星。邮件之外,被骚扰的星星,沉浸的逝去之人的记忆里的星星,尝试新生活的星星。

看这个故事,有酿一坛酒的感觉,从青涩生疏的接触,到新干线上时速200的相逢。没有形状,没有声音的两个人一点一点被时间所塑造,然后成为了那个红衣女人,成为了那个高大的男子。

这段时间,我在不停追问我的朋友们,当你期待一段亲密关系你到底在期待一些什么。这是他们给我的答案:

陪伴。
两个人才能有的快乐。
被认可。
被理解。
更好的自己。
天涯若比邻。

“陪伴”和“两人快乐”分别是新近恋爱 couple 菇菇和建勋。建勋保持母胎 solo 的时候跟我们说过,一个人过得很好,想不通为什么要多出一个人,去照顾,去迁就。现在显然就是他被啪啪打脸的时刻,而他显然十分享受照顾菇菇迁就菇菇的生活。他义正言辞的说,有舍才有得,两个人在一起才能体会的快乐是过去所没有体会过的,很值得体验。

“被认可”和“被理解”则是已婚组巴扎和丝瓜。丝瓜讲三观合很重要,只有这样,一些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或幼稚、或不切实际、或软弱、或深井冰的选择才会被对方理解,才能给予对方支持,去对抗世界,去寻找自我。

“更好的自己”是98%时间外向和2%自闭的陆陆。她讲,当你喜欢一个人,会有一束阳光照进那2%的地方,将那个自己拉扯出来,否则,2%可能慢慢自由生长成了10%,甚至更多。爱人即是爱自己。

“天涯若比邻”是永远勇敢的小兔子。她讲你不要想那么多,亲密关系会让她感受到“天涯若比邻”。

说回电影,整个电影是没有特别大的冲突发生的,整体就是一湖平静的湖水,没有暗流,偶有涟漪。看完的感受像喝了一杯红茶,没有很重的味道,但带着回甘。

而玫瑰是这个电影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横冲直撞,绝对是属于玫瑰的词语。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说着露骨而色情的话,想象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因为是网络,谁也不知道的世界,所以自己开心就好。

于是必然只有她才能打破星星和春天这两个内敛敏感的人之间的平静如水,她是一尾不安分的鱼,让池水汹涌。

关于谎言,每个人都讲过谎言,这些谎言的部分才是片子里最真实的部分,无伤大雅又可爱。

星星在网络中假装男人,假装自己经常看电影。春天吹嘘自己和玫瑰上过床。玫瑰肆意假象没有发生过的野外激情小电影。春天问过玫瑰,为什么总是一定要以露骨的方式开场。玫瑰说,这些话好像在比谁先脱下第一件衣服。她以这些危险的话语在试探着这个世界,而不回应的春天让她感到安全。于是色情的试探也让人觉得可爱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人们相互吸引,而这种吸引力又会在什么时候足够强大,大到让人们穿越地理空间,勇敢迈出见面的脚步?

春天说过,在回看和星星的邮件之中,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变化。于是即使星星可能再不打算回邮件,他也想继续写。他们彼此是彼此面对内心的窗户,这是一个安全的、可以跟自己对话的空间,去停下来听听生活的声音,看看生活的样子。那双始终没有形状的眼睛也在这份安全感里提供陪伴,正是天然的吸引力。

所以,当我期待一段亲密关系,我在期待一些什么?

期待安全,期待自如,期待知晓,期待陪伴与提供陪伴。

 6 ) (^ — ^)

絶好調!

很喜欢!但缺乏打到5星的冲动,这种纠结谁懂哇哈哈哈。简而言之就是说,好看的电影我基本都会点到“推荐”,也就是4星。但再往上一个台阶,对我这个纯业余影迷而言,一定要有一个trigger扣到我。

本片的特色就在于,那种非常有早期互联网感觉的邮件风格文字的使用。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可以超越距离。其匿名化的固有属性自然带来了一种天然的隔阂,人们会习惯了用无法证明或证伪的自我陈述表达、保护着自己,但真真假假之间,总会有真实的感情流露出来。本片表示将真实的那一面放大,将美好的事情聚焦。相较于岩井俊二的《情书》里藤井樹那样过于巧合的故事设定,理想的我们肯定还是觉得这部《春天情书》的剧情是更加真切的。

从书信到电邮,无论我们交际、沟通的渠道如何改变,文字永远都是承载情感的形式。导演森田芳光在一部可以用镜头语言替代文字的电影影像作品里,选择用占据大量篇幅与信息的电邮样式的文字作为情感的载体,虽然有些逆着电影制作思路,反而从影像到文字的一种文字作家思维,但在这部日本电影里,这一形式是如此得巧妙。

文字,写在纸上的文字。而不是,说出口的可以听到(对象角色以及观众)的话,也不是做出来的可以看到的角色共处的表演,更不是激烈的、刺激的动作镜头。后三者都是影像的,直接的,具体可感的。只有文字,表达出来时需要斟酌再三,阅读时又须要逐字逐句地品味。这一来一回之间,自给直白的情感带上了颇符合东亚文化圈审美趣味的“婉转”、“含蓄”。犹抱琵琶,欲说还休,这恰恰是文字带来的那种不直白而委婉的美感。本片之于《情书》,既有“情书”的形,又有情书的“实”,更有情书的“虚”,这便是极大的特色,独属于本片的优点。

短评里我写到,导演提醒了我我本已经忘记的“想看”的理由。森田芳光导演,只觉得熟悉,又没看过其他作品,如何就想看这一部呢?

美津江の本棚

本片的结构是双线汇聚式的。身处异地,同样生活在现代社会,却各自有着不同的因爱情而产生的孤独感。二人因电影而在BBS上产生联结,但直到电影末尾才真正见面,实现了两条线的并轨。这样的结构,恰恰对应了电影中多次出现的书架上的作者——村上春树。

读过村上的书的影迷一定可以很轻易地明白为什么导演要在电影里cue村上。原因很简单,这种汇聚式的叙事结构出现在村上中期的几部长篇里。最早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便是双世界交叉叙事,最终情节交汇的探秘/游戏式的文学作品。我估计导演是村上的书迷,所以也模仿村上在电影里如此安排。可无论是上述结构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这本更是出现在了书架的中心位置,非常显眼,近乎是明示了)还是《海边的卡夫卡》,都是奇观的、非现实的,体现出强烈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物的孤独感。这却与本片的现实的爱情不甚搭调。

不过导演却借此解开了我自己的问题。原来大概是我有一天在某处看到了村上和森田芳光的某种关系的某种讨论或报道,才想去看这部电影的吧。

 短评

真的很好。森田芳光成为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啦,他始终在探索影像的可能,坚定排停格。就是他一直在拍我喜欢的意象啊,绵密的雨、桥上各具心思的朋友,倒映着城市面貌的窗子内有点寂寞的人,喜欢不断放慢-重放-定格那段挥手帕,那是梦中的场景,重点处理的极为流畅,后来的模仿者都太拙劣

5分钟前
  • 荒域
  • 推荐

开头不停的字幕看得有点不适应,看进去还好。列车惊鸿一瞥和最后车站重逢都很感人,也没避讳网聊亚文化“低级下流”的一面。不论是不是网恋,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将爱未爱的那一刻吧。至于后面是不是见光死咱就不知道了。深津绘里真是标准的古典美人。

6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原来是个网恋故事啊,难怪小白坚持要看。可这也就是个木卫二那种无脑儿才会喜欢的很坏的电影,还不如后面的彩蛋更真实。给彩蛋加一星。

11分钟前
  • 松本南国
  • 较差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胶转磁版。好看感动到哭。互联网早期电子邮件往来的爱情。男女主始终没有说话,都通过银幕上的文字呈现。有笑点有煽情。回想剧情其实一般,男女主也不一定会走到最后。但火车路过的电光石火瞬间互相挥手帕一幕真是浪漫的催泪弹,击中我心,泪流不止。北影节完美收官

16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这片看得真是温暖、感动。人物的细节都把握得很准。早期的网络爱情故事。处理的手法也很有意思。两人没有过任何言语交流,所以对话都来自邮件,以文字形式表现,更符合网络爱情故事的感觉。其他穿插的则是两人的各种生活琐事,以非常生活的影像呈现。离得很远又很近。火车的手帕挥舞真是浪漫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前半部还在为精神分裂的字幕生气,看到结尾星星的一封信,就好像共同经历了这段琐碎而纠结的生活一样,突然之间热泪盈眶(早知道今天就不刷睫毛了)。虽然如果停在新干线的录像会很好,但也少有人能把结尾的相视一笑拍得这么温暖吧。网恋也许并不美好,但生活是美好的:)

22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从前慢》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晨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人行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23分钟前
  • 艾晨
  • 力荐

爱情赛博化。观影体验很大程度由媒介距离带来的浪漫 爱情张力带来的好奇心组成,名场面确实安排巧妙 就可可爱爱的 。至于都市气氛 文字妙用 媒介的真诚度 地方和都心的气质 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感受。离大影评有句话说得好“爱情回到了它最初的样子——虚构”。绝了!

24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那些 豆邮(1) 的日子。

25分钟前
  • 忽明忽暗
  • 推荐

春天上午看森田芳光的《春天情书》像是经历了一次樱雨落肩,或者刚刚从小街的梧桐浓郁里走出,很惬意。最早混BBS、聊天室的人估计都会大受感动,邮件往来一见倾心,浪漫。片子确有村上春树小说的味道,导演兼编剧看来也很喜欢他的小说,书架上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五星大赞。

2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有点伤感,电影中的他们终于在漫长的虚拟对谈后见面,迎接生活的新开始。现实中的我则在这个九月迎来生命中又一个春天的结束。昔日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现在每天被无数一年级的教案和批改作业淹没,熬夜做课件的时候总是怀念那个一下班就可以自由看电影看书的过去,现在只有等退休了呜。

27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一个字幕电影凭什么这么好看……

32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当我在BBS上用一串奇怪的英文字母注册下自己的ID,借由电影展开的生活,慢慢编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由网络所引发的爱情故事,曾经被赋予了太多圣洁美好的精神想象,最终慢慢撕碎磨灭,褪为生活本身。

37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内心多么温柔的人,才会拍出这样的电影。

40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看导演访谈了解的两个小致敬: 1. 片名隐藏了对太空漫游的致敬,电脑HAL的日语发音就是ハル。两部片里的交流方式也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太空漫游里电脑和人用语音交流,而本片里人和人用文字交流。2.新干线那个名场面则是受了黑泽明《天国与地狱》里交赎金一场戏的影响。

44分钟前
  • 大胃⃣麒⃣
  • 力荐

二十多年后的当下看这电影正合适。彼时现实空间的速度与现下相仿,虚拟空间的速度又远为滞后。电影里这种两面性在叠合城市与文字、电车与邮件时,我们的生活通过现在换取了过往的浪漫:打着柔光的阴郁。

47分钟前
  • ample
  • 推荐

#重看#写在春天的邮件,与“春天”的交心交情,村上春树式的细腻情感处理(高中男友的故事可写成另一个故事),散发着互联网早期寂寞又美好的渴求,留有通信年代的老派浪漫作风,等待的焦灼,小心的试探,见面的忐忑,上世纪的信物,新干线独有的功能与风貌,「情书」不朽。

4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ー^)

53分钟前
  • st_ind
  • 推荐

特别像早期的村上春树,玫瑰就是绿子吧。结尾如果停在透过列车看到的星星挥舞着手帕的模糊身影会更好。春天的电影节的完美收尾~

56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跟人谈恋爱,我觉得是选另一个自己。” 致可被原谅、领会对方的爱。掏空心思的邮件来往,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情感交错,汇集成最美的情书。列车上挥手帕的初次见面,浪漫到不现实。片单里又多一部挚爱的爱情片,就如日本版的《爱在黎明破晓前》+《电子情书》。

6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