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请指教

综艺大陆2021

主演:关锦鹏,曾赠,德格娜,钱宁黄,王一淳,梁龙,吴镇宇,吴中天,包贝尔,相国强,宁元元,韩雪,王文也,王暘,蔡康永,毕志飞,郝蕾,王晶,方励,陈祉希,郭子凡,黄明昊,胡杏儿,惠英红,李诚儒,孟子义,牛骏峰,潘斌龙,齐溪,荣梓杉,涂们,温峥嵘,薛凯琪,喻恩泰,杨千嬅,曾黎,张晚意,张雪迎,郑艺彬,朱志鑫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2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3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4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5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6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3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4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5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6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7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8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9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16:11

详细剧情

  《导演请指教》是腾讯视频推出的影视导演竞技真人秀节目,共10期,由王晶、方励、陈祉希、郝蕾组成制片人团队,柯蓝担任经理人。  该节目由四位行业制片人,集结16位蓄势待发的导演,号召数十位演技精湛的实力演员,共同创作影视作品,直面真实行业生态,最终16位导演争取最优拍片机会,角逐年度最具价值导演荣誉。

 长篇影评

 1 ) 本来想私信给相导,但是关注30天才能私信让我却步,发在这里吧。

先说结论:我觉得您对自己作品自我评价7分是准确的。

1、方励拿出来说的情感这个点是不准确的,短片里小芳是一个不值得被拯救的工具人,根本不需要展现爱情线。但另一方面,他提到的李拿打人动机不足还是很中肯的。以现有的镜头来看,对于父亲的声望和李拿过往的权威展现不够明确。应该只有一段过渡的台词提到“以前租房的人多大家的都听我的,现在如何如何”,但这些表达不够确定。所以对于李拿为什么打人的动机展示不够清晰。

但话又说回来,方在看你的作品时忽略了专业制片人绝不应该看不到的信息,是不应当的。

2、李诚儒的话也有失偏颇。您的作品从结构上来看,从人物设定来看,确实不够新。但是并不如他、如王晶所说的:有太多香港电影的影子、疯狂的石头的影子。这世上不会再有完全“新”的电影。但是诚然,新的故事、框架总是比新的技法更容易被发现。

《你好李焕英》从技术角度看太粗糙了,但是五十亿的票房扎扎实实。

因为,在观众眼里、在市场眼里,技法是没有故事大的。

3、技法和故事哪个更重要?自我表达和大众观感哪个更重要?这个答案我也不是很清晰。但想和您探讨,即使如诺兰的《信条》、李安的《比利林恩》也有许多批评的声音。诚如你言,艺术追求和大众观感是难以两全的。但是把故事和剪辑做到极致的诺兰,在追求新的技法的时候仍然会有批评的声音;但是著作等身、誉满中外的李安追求新的时候仍然会有“滑铁卢”。

就像行走江湖,李安们是名满江湖的大侠,打了一套自创的新拳还让看客笑话。那么如果是技法不够纯熟的小侠呢?如果小侠只使出了70%的功力呢?

平心而论,你的技术娴熟,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没有可以称为大侠的地步。中外大导演,无一例外都有一手绝活儿,这手活儿他们基本在前三部电影就可以做到江湖无敌。近的比如徐峥的“中年危机”,比如吴京的“家国情怀”,远的比如诺兰的“极致炫技”。

4、您后采提到对自己的短片评分打7分。我认为是恰当的。从仅有的拍摄花絮来看,也许另一位导演的团队更豪华,也许你们的拍摄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但我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到了很多段落画质的明显不统一,看到了电影色调的别扭,看到了电影字幕及个别直播画面的极度欠缺美感。也许是你的团队没有更多的时间制作,也许是你只拿出了七分的态度对待这个节目。

5、为什么长篇大论叨扰?看到了你微博下的些许谩骂,心有不忿。也许《哪吒闹海》没有那么好,但绝没有他们口中那么差。

深夜码字,想和你探讨最后一点:

就是“讨巧型”这三个字。

“相导,你什么都知道,你什么都明白,为什么不使出来呢?”

你的学院经历让你有了深厚的内功,但是行走江湖却总是败给野路子,为什么呢?

“因为野路子,行走江湖讨饭吃,他们更知道什么招最致命。”

一点愚见:相导,放下身段,放下那点拧巴,走到人民群众里去。只有先成为大侠,才有使出“新活儿”而不被江湖淘汰的资格。

 2 ) 没想到我竟然通过这个节目才get到二手玫瑰

最近都在说《导演请指教》这个综艺很有争议,上个周末,北京连下了两天雪,冻得完全不想下床的我也打开电视看了看。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所触动的一个是包贝尔导演的《哪吒》,另一个就是二手玫瑰主唱梁龙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

一开始不懂这个节目争议的点在哪,也不太能get到二手玫瑰和梁龙(虽然我是一个东北人)。但是看完《疯狂的外星人》,我懂了。

以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梁龙的这个短片一开始的画面我就喜欢上了,因为他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喜欢的一位叫马良的摄影师和国内的一个叫简迷离的乐团,他们的作品风格也都是另类中带点小诡异,懂的人自然能读懂他们作品里的情绪和温度。我觉得梁龙的片子也有点内意思,可能他们骨子里也是一类人吧。

首先,我觉得拿梁龙拍的这版和原版贺岁档爆笑喜剧大片比其实是一件有点可笑的事情,二者风格完全不一样,完全没有可比性。其次,我想说:没有所谓的剧情并不等于没有表达,有时候情绪的渲染比直给故事更深刻有力。

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ta只有一个人,没有同类。ta也尝试过融入他人、融入社会,但想要做到完全融入似乎并不容易。不过,不一样又怎样,ta还是会遇到和自己在某一时刻、某一维度有共鸣的人。

瞬间觉得,梁龙和喜欢梁龙这部作品的人其实就是片子中的“外星人”,看似与这个社会和大众想法格格不入,但是他们足够友好和真诚,都带着好奇心想要与这个世界接触,哪怕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哪怕他们看上去不那么讨喜,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和其他不同群体在这个世界上共存,ta们才是被大众“孤立”的存在……

傍晚的时候,一整期节目看完,感觉梁龙的这部短片后劲儿实在太大,再加上我实在是对没看完这部我最喜欢的短片抱有“怨念”,就在网上搜了未播出的画面,还找到了完整版一口气刷了两遍。我想说,停播绝对是观众的损失,因为到后面,当黑白画面一下子变成色彩浓郁的画面时(看到第二遍才注意这段的歌词是“谁说耍猴的不是艺术家”),那一瞬间的感受还蛮震撼的,之前觉得憋屈的情绪一下子找到了出口。不过这样依旧没办法弥补第一次没有完整看完的遗憾,因为片子从中间断掉了,情绪就卡在那里捡不起来了,始终不连贯,我相信很多人跟我的感觉是一样的。

另外,其他关于跳舞阿姨、碰碰车女孩、男孩和演讲诗人,网上有很多人解读,都很详细,我就不复述了,反正我看过是越来越觉得值得深挖的东西很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找。片子在节目中没有放完让我觉得可惜,也有一些引战的观点让我觉得悲哀,但最感动和温暖的地方,就是在戏中出演“外星人”的演员潘斌龙。之前他在选择导演的阶段就一直表示自己要等梁龙导演的作品,哪怕最终等来的是不露脸、全程没有台词的角色。现场经历作品被停播,他也在各种方面表达了对梁龙导演的支持。如果这是人情的温暖,大潘精准的表演就是用专业在展现对“异类”这个概念的包容与共情了。

大潘一出现,蒸汽朋克的造型就很带劲儿,但表情被遮住了大半。外星人抿着嘴,乖巧可爱,没有任何攻击性,这是他的常态表情。随后他检视自己的凳子,想和大家摆放的一样,小心翼翼的对比与观察透露出想要融入的态度。

三五成群的大妈骑着摩托车驶过时,膝盖微曲的形态透露出一种好奇但和环境隔着一层的生涩感。

当孩子观看时,外星人特别摆了动作被用来画像,体态上扭捏却也自信。但发现孩子画的就是真实的他,而非故作姿态的自己时,一瞬间泄气的样貌非常呆萌。

在碰碰车一场里,大潘展现了笑容,全露齿,机械、超现实。在碰碰车的氛围里,外星人也体会到欢乐的情绪。

然而遇到保洁诗人,通过长时间的对视,他们确认彼此,外星人好像小孩子那种模仿的玩笑,1:1还原了诗人的笑容。在这里给观众一个标记:同类。

当所有不一样的人聚齐时,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依然是去参加了一场广场舞。但整齐的动作中,外星人还是那么突兀,努力的模仿,却因那双大手格格不入,只好卖力地跳自己的动作。当镜头推至独舞时,色彩出现了,所有黯淡消去。外星人比划着看不懂的手势,一个人跳舞,全片结束。

这样一个作品,叙事非常的碎片与零散,和观众交流的主线就是一以贯之的外星人,他是一个懵懂可爱的孩童般纯真的异类。他本能地行走在人群中,他忧伤开心跟随,他既是故事、符号也是情绪。这样的表演看似简单,却是真实与幻想、抽象与具象之间的链接,必须和整个短片的气质浑然一体,多一分太具体,少一分没效果。那些所谓的“最美表演”不就是给演员一个这样的情境,去做这种表意又表情的演出吗。所以在这部片子之前,我会说大潘是一个好演员,之后,应该说他是一位表演艺术家了。

采访时,潘斌龙说自己在现场很为梁龙导演难受,自己也很难受,他说“比方说很多年轻人,在往前走的路上会被很多人不接受,尤其你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情的时候……”由此可以看出大潘是懂梁龙导演的,也正因为能够读懂才会欣赏和认同,才能够很好地在影片中诠释出梁龙导演想要表达的感觉吧。

我是没想到自己以这种方式get到二手玫瑰,我得赶紧去找几首他们的歌儿听听了~

 3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关锦鹏:能!

不想聊节目本身或节目中的一些言论,有赞同也有嗤之以鼻,怕我聊着聊着就气炸了,只想基于本周已经放映的几部短片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哪吒闹海》 ★☆

一个并无新意的故事,主线依旧是讲过又讲的内容,细节处亦没有意外没有惊喜,被导演自以为是的技术所充斥,这是相国强的自恋。

技巧的展示是脱离故事和角色的,以致于一个短片都有不少废镜头,大量展示技巧只显得导演缺乏安全感,这是相国强的自卑。

拿自恋掩藏自卑,巧舌如簧,各种解释,尽显傲慢,这是相国强的自负。

《哪吒》 ★★☆

相对于《哪吒闹海》,对于原本故事的解构更加有意思,只可惜即便双线叙事一样没有惊喜,双线设置的意图和双线人物的关系,都是昭然若揭的。

在故事结尾已经《鸟人》化之后,字幕之后又紧急掉头,从对世界抗争到与世界和解,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应该那么突然,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还不如勇敢一点,把两个结局反过来剪,猛撒一把子绝望,毕竟会把观众救出火海的人太多了,而会敢于把观众推下深渊的人太少了。

说到底,还是包贝尔的电影审美问题。

《疯狂的外星人》 ★★★☆

哪有什么外星人,只有一个个被人群抛弃的孤独者罢了,而当孤独者们聚在一起时,则是一个在黑白中产生色彩的温暖故事。

梁龙作为一个导演新人,他是勇敢的,摇滚式的勇敢,他的短片里并没有多少炫技的操作,导演技巧其实是稳稳的,却又是不安全的,充满了个人风格。

一个新人导演能够建立标志性的个人风格,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我唯一不太满意的是他插曲使用太多了。

《新小城之春》 ★★☆

首先说,看作品前的毕志飞导戏片段,让我觉得他完全不适合导演这个工作,没有信念感,亦没有责任感。

而最终呈现的作品,相较于《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和《魔亲》,毕志飞是进步了的,而且几乎是大跃进式的进步,从几近于0到了及格水准,能让人在看的过程中不会如坐针毡,甚至有不少技巧的使用是言之有物的,是充满了导演思维的设计。

只可惜,这部作品的确像太多作品了,却唯独让人看不到毕志飞自己在这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思考。

《读心》 ☆

从剧作上就已经是失败的,根本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电影结构,无因亦无果,故事讲得非常无趣,更无所谓角色性格或者角色魅力了。

而王暘作为导演,从作品中更是看不到她多少调度能力,镜头语言非常乏味,别说是作为电影短片,哪怕是作为电视剧中的一个片段,都拍得相当差。

截止目前位置,王暘是表演最差的一个,甚至连把好演员放在能够展现她魅力的位置都做不到,硬件软件皆无。

《爱情》 ★★★★

截止第二期为止,最成功的的改编,对《大话西游》的解构抓到了灵魂,然后在此基础上新写的故事又有自己的思考,更难得的是曾赠化技巧于无形,会用镜头讲故事,在没有台词的地方,在留白之处可以让观众慢慢品味,能够把观众的注意力紧紧抓住。

而且,短片之前的片段中呈现出拍摄时遇到的那些诸如暴雨、群演问题,短片中几乎看不出来,在短片之外的现场调度、现场管理也是相当成功的。

要说遗憾,镜头设计、画面调色还有可以精进的空间,不过我相信,以曾赠目前展示出的能力,只要给她更多时间,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能说,坏猴子签约导演的眼光还是牛逼。

《记》 ★☆

用搭景而不是实景拍《想见你》可能是整部短片最聪明的一个决定,但是选择了舞台感形式感那么强烈的方式,却没有从故事、表演、摄影去调整配合,就是无效的聪明。

从短片成片中,从导戏花絮中,都能够看出吴镇宇是具有导演意识的,但是他的导演意识非常有限,而且还不能有效地传达给工作伙伴,效率低下。

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导演了,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失败了,吴镇宇不可否认是一个好演员,但是从作品出发,他绝不是一个好导演,逢年过节也别放给亲朋好友看了,都那么熟了就放过他们吧。

《回到伯勒根河》 ★★★

已经逝去的黑骏马,听闻干涸的母亲河,对蒙语名排斥的新一代,无一不在诉说从哪儿来,暗中又欲说还休到哪儿去,温柔、质朴的表象下还藏着倔强,德格娜至少在表达和技巧上是统一的。

而且,的确,在独立电影当中,类似的命题实在是太多了,只能算是达到了平均水准而已。

最遗憾的是,在一个由一家三代女性支撑起的故事里,没能让我看到更丰富的女性主义表达,三代人各自的形象都有一些标签化,哪怕不做形象创新,而对她们身上所背负的东西有更多表叙也好啊。

《五行书院》 ★☆

改编的不是《西游记》,而是豫章书院事件,但是豫章书院事件被以这样的方式改编,只让人感觉宁元元没理解没思考,就像电影里吃排骨不吐骨头一样,只是粗糙地借了个壳囫囵吞下,看得人差点噎死。

整个故事呈现出的视角之混乱,让人根本触摸不到角色,中间甚至还跑偏去讲校园霸凌,更有多处前言不对后语,用悬浮的方式堆砌社会事件,没有反思与态度,只有满满的投机主义。

这不是拍得最差的一部,是最让我感到恶心的一部。

《我的外星女儿》 ★★☆

与其说改编了《快乐星球》,不如说只取了原IP名中的“快乐”和“星球”作为关键词。

故事有一些《美丽人生》的影子,用童趣包装悲伤,但是远没有那么高级,越往后面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就越直给,最终就越来越像现在烂大街的“哭片”了,显得太过讨好观众了。

总体来说,编剧好于导演,剧本上有一些亮点,王文也的导演技术表现上可以挑出瑕疵了,不过这样不成熟的导演技巧,又似乎与故事本身的纯真感有些契合。

《售》 ★★☆

有惊喜吗?有,第三幕的反转揭示“钓鱼”本质所带来的的惊喜感,尤其在听到原本的剧本后更加惊喜,吴中天是一个懂得做减法的导演,不仅是故事层面的精简,更是视听表达上的克制,这种克制所带来的力量感的背后是充满思考的。

有遗憾吗?有,只有第二幕的吴昊宸接住了涂们老师的对手戏,第一幕和第三幕都显得有些太过演了,而且影像的调色也显得太电视了。

这个故事,感觉很适合扩充成舞台剧,但是如果扩充成舞台剧有感觉会失去故事的简约之美,我好纠结。

经豆友提醒,我去看了涉嫌被抄袭的《希区柯克剧场》第3季第23集《最佳房屋》,相似度的确非常之高,是在故事核心和角色动机没变的基础上转换了叙事视角,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导演手法和风格上是存在差异的,吴中天更克制和刻意,而唐·泰勒(本集并非希区柯克执导及编剧)则更絮叨又自在,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抄袭的对象应该是亨利·斯莱萨的原著小说。

不过话说回来,短片中我最喜欢的第二幕,恰好是并未抄袭的部分。

基于以上原因,扣除故事的加分,现在的评分仅针对吴中天从短片中表现出的导演思维和导演技巧。

《人间烟火》 ★★★★☆

关锦鹏已经太久没有作为导演有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了,这一部改编自《胭脂扣》的《人间烟火》,一下子便将节目中的其他导演秒杀得彻底了。

《人间烟火》四分痴缠三分诡谲三分自在,既继承了《胭脂扣》却又并不相同,最不同的便是那三分自在,这其中也是已经64岁的关锦鹏导演在时隔34年后再捡起这个故事时多了洒脱与释然。即便不去深究导演的各种精巧设计,只简单地看这一个故事,也一样看得人如痴如醉,在自我表达和观众感受之间形成了平衡。

看短片时并没有哭,但是在看完再回想短片中的那些画面时,不自觉地泛了鼻酸。

《奥斯卡最佳短片》 ★★☆

好遗憾,最终不是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不然讽刺意味会比现在呈现得强的多,无论是号称有电影梦想却又想赚钱还为私事耽误拍摄的导演,还是号称要扶持新导演却想着法儿蹭热度搞事情的节目,又或是号称有更高表演追求实则演技烂还对拍摄横加干预的演员,而不会被个别评价为“全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钱宁黄的改编思路和其他导演还挺不一样的,其他一部分导演是对原IP或多或少的解构,另外一部分导演则是只借用IP之名而拍另外的故事,《小时代》在这个短片中的作用就是“观众能对剧情台词倒背如流的公认烂片”的象征物,也可以是《天机·富春山居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爱情公寓》,只是碰巧导演最熟悉《小时代》而已。

不过,我还是觉得,钱宁黄其实选孟子义会比选黄明昊更合适,黄明昊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烂片无数的演员,当然,更合适的或许还是节目中同以导演身份出现的包贝尔。

《罗密欧还活着》 ★★

我既不熟悉《水浒》,更不熟悉京剧的相关戏,反倒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反而被提及更多。

我很喜欢蔡康永,喜欢到甚至对《“吃吃”的爱》都抱有滤镜,然而这一部我不喜欢,我看完后始终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更适合放在和当下有些距离的时代,然而视频直播、抽帧摄影、大量旁白等又太过现代了,这便给了我一种满是错位的不适感。

吴中天对原剧本的改动给作品加分了,那么康永哥的改动则是扣分的,这大概是59岁的他的恻隐和不甘,如果是29的他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阿基米德的晚餐》 ★★

改编自《三十而已》,我觉得改编思路上最有趣的一点是提取了阶级矛盾作为短片主题,这一点来说是聪明的。

王一淳做的最好的一点,表象上的收,实际上在给,情绪上不断堆叠、不断递进给得很足,并没有让人会在某一刻情绪断掉,情绪足到会让人忽略剧情上的bug,即便事后是经不起细想的。

然而,王一淳给的情绪太多了,富人的恶来自愚昧、穷人的恶来自富人,这样的设定连《寄生虫》都会因此被诟病太过类型化,现在的短片更像是为了配合某个热搜而生。

《超时未送达》 ★

只用了一张《天堂电影院》的海报,便宣称改编自《天堂电影院》,讲爷孙情的电影那么多,凭什么让人相信这是该改编自这一部呢?

从第一个室内镜头拍到屋里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悬浮,这是一个外卖员的房间?而到了室外,几个上海空镜,男主角的旁白,有《小时代》的味道了,那一刻我突然释然了,因为我对这个短片已经没有期待了,韩雪口中的“现实主义”实在是讽刺。

坦白说,韩雪是一个完全不适合导演这个工作的人,既没有导演思维又没有导演技巧,片尾那一长串的人名,只能感慨,资源都被浪费了。

《巴德玛》 ★★★

相较于《回到伯勒根河》,在老无所依这一主题上,德格娜走得更远了,尤其让我感到舒服的一点,是她终于在短片中加入了不少女性主义的元素,虽然不多,却是给电影添彩的。

不过,这一回她的镜头不够干净利落,或许是因为第一部短片遭遇到的质疑让她产生动摇了吧,如果有更多时间让她打磨,也许会更好吧。

《明月的花园》 ★★★★

曾赠依然带给我惊喜,她的镜头依然会讲故事,这一回她讲关于青春的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却都不是她说的重点,而是在说悸动与不羁、迷惘与坚定、获得与失去、abandon与ability。

从《爱情》到《明月的花园》,曾赠一直都是浪漫、轻盈的,很多人更喜欢《爱情》,而我更喜欢《明月的花园》,前者是大众化的,而后者是更加私人化的,曾赠也许因为是自己青春回忆而不够理性,但是她适度的感性却让我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些自我投射。

《半镜》 ★★

比《超时未送达》有进步,但是进步很有限,韩雪还是不会用影像说故事,虽然用了不少电影化的手段,却带着强烈的电视感。

《半镜》依然延续了韩雪在《超时未送达》的悬浮,一部意在表达对乳腺癌女性关怀的故事,乳腺癌只是作为一个名词存在,这便脱离了故事最核心的部分,更是对“真实改编”的严重跑题。

这部短片女性主义吗?首先我承认有擦到了女性主义的边,试图以男性想象的方式来跳脱男性凝视,但是短片并未真正诉说女性的所思所想、女性的诉求表达,从我对女性主义的理解来说,这不是女性主义。

《匹配》 ★☆

从《我的外星女儿》到《匹配》,王文也的想象力更进了一步,社交软件具象化的设置是有趣的,然而视听反而是大退步的,镜头语言显得有些乏味甚至粗糙,叙事节奏更是相当拖沓冗长。

《匹配》中的所谓爱情是基于谎言开始,而不是在新的环境中重新相爱,而最大的失败点,则是核心悬念根本构不成悬念,整个故事的惊喜感毫无。

作为一个爱情短片,却完全无法让人心动,我都不心动,我怎么相信故事中的他们会重新心动、重新在一起呢?

《观察者》 ★★★★

《观察者》作为一部科幻悬疑片,无论是科幻部分还是悬疑部分,钱宁黄交出的答卷都让人满意,科幻部分不用特效加成就建立起了令人信服的世界观,悬疑部分更是让人一路猜一路惊喜。

相较于前一部作品《奥斯卡最佳短片》,钱宁黄这一次更加节制也更加干净利落,在为表达和反转铺垫的同时,再注入情感元素,刚与柔交织,节奏感也更加明确。上一回让人在入戏和出戏之间反复横跳,而这一次我几乎一直专注在故事中,并且还不断去试图探寻故事的真相,就此,我会对钱宁黄未来的作品有所期待。

《观察者》完全有扩展成为长片的可能,如果真的拍成长片上映了,我愿意买票观看。

《甜点店之恋》 ☆

喜剧可以不只让观众笑,但是得先让观众笑,而《甜点店之恋》是一部完全不好笑的喜剧,不仅不好笑,还分外悬浮,四个角色之间彼此完全不熟,家人不像家人,恋人不像恋人,该有的情感链条都没有。

蔡康永作为作家,写这么一个无趣的故事已经很不应该,而作为导演,且不说选角失败,让电影的表演体系混乱,甚至连前后戏之间的衔接都处理的非常有问题,每一场戏明明都有作用,却让人感觉充满了废戏,哪怕只有13分钟的片长都让人觉得十分漫长。

即便不将《甜点店之恋》当做喜剧片,当成爱情片也许没那么差,但也是相当差了。

《音乐之声》 ★★★★

在最后一个镜头之前,我以为《音乐之声》是一个近未来、软科幻故事,直到故事最后的底翻出来,故事中的角色都是蟑螂,而反转却又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让我感到诧异的同时又倍感惊喜。

王一淳以往的导演作品,其实都带有非常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音乐之声》则明显看到了她的突破和进步,把女性主义的关怀融入故事于无形,缓缓流畅着一股温柔。

作为一个新人导演,成熟的个人视觉风格、具有空间化的电影感,是王一淳在我眼中最大的优点,而且还能感到她还在不断强化自己的优点、补足自己的缺点,也是一个会让人期待新作的导演。

《烙花散》 ★★

《疯狂的外星人》的时候,我表达了我强烈的喜欢,《烙花散》则着实让我喜欢不起来。

从前一部作品到这一部作品,梁龙的个人风格一以贯之,都具有强烈的形式感,《疯狂的外星人》的荒诞感和节奏化给了形式感平衡,然而《烙花散》的布景、摄影、表演都太过舞台感了,于是便向着一个方向无边无际的偏离,最终让人感到失控。

两部短片看下来,唯一让我一致的感受,是孤独。

《不准笑》 ★★

不像《甜品店之恋》那么难笑,但也并不怎么好笑,喜剧不好笑就已经注定不及格了。

更可怕的是,像大多数自以为很好笑的喜剧片一样,只有情节没有故事,没有故事角色更是无法建立起来,只有扁平的标签。

包贝尔作为导演的调度,甚至还不如上一部,好多个节奏点上都感觉差了半寸。

《不差钱的事》 ★

我都可以抛开不好笑这件事来评价这部短片了。为什么要有这个镜头?为什么他要这么干?为什么故事会是这个走向?为什么故事的剪辑顺序要这样?整部短片给了我无数个为什么,却由始至终都没有给我一个解答,荒诞和荒谬根本不是一回事啊喂!

《哪吒》让我对相国强的印象,是他是一个一切为炫技服务的导演,然而到了《不差钱的事》,不仅炫技没了,从摄影、剪辑、调色、故事逻辑、行为逻辑,都让人一脸莫名其妙。

与其说相国强拍了一部喜剧短片,不如说这部短片本身的存在才是喜剧吧。

PS.对于节目的评分会基于各短片的平均分而浮动,之后节目更新应该也会继续更新我个人对各部短片的评价,不过,万一哪天我懒得再写了,那也就坑了。

 4 )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郑重声明,本文绝对不涉及人身攻击,如有意外,纯属意外。

有那么一档综艺,开播消息一官宣,立马就引发了网友的群嘲和兴趣,一年一度的大型撕逼爆款综艺又来了!

没有错,它就是鹅厂出品,《演员请就位》的姐妹篇《导演请指教》

这是一档导演竞技真人秀,由四个制片人作为导师,带着16位导演同台竞技,角逐年度最具价值导演荣誉。

节目组有钱任性,要资金给资金,要演员有演员,包括惠英红、胡杏儿、齐溪、喻恩泰、李诚儒等等,导演只要专心拍片就行了。

为啥它一官宣就引发了群嘲?

原因就在导演的阵容上。

这16位导演,有资深的,比如拍出了《胭脂扣》《阮玲玉》等华语经典的导演关锦鹏。

有刚刚崭露头角,表现不俗的新人,比如《黑处有什么》的导演王一淳。

同时,还有一些让人一听不免有些皱眉疑惑的。

比如,创造评分奇迹的影评小能手毕志飞,擅长土味翻拍的汉化达人包贝尔,可能是最近不太想接客的梁龙,华谊公主王文也……

也就是说,无论水平啥样,做没做过导演,只要你有导演梦,有话题性,或者有背景,我们就都能让你上。

这不明摆着要搞事情么?

肉眼可见,撕逼互怼一触即发,话题热搜妥妥预定,“三如”场面正在路上。

流量这一块算是被鹅厂玩明白了。

这两天,《导演请指教》第一期的上下集播出了,我也在第一时间去看了下,果不其然,是你,是我熟悉的味道。

简单来说,第一个阶段,《导演请指教》的规则是这样的。

16位导演从16个经典IP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创作,然后在演员池与演员们双向选择,之后拍摄成片,分成8组两两PK。

在PK现场,王晶、方励、陈祉希、郝蕾四位制片人,将对导演的作品进行点评,决定是否考虑与这个导演合作。

而除了制片人以外,现场观众里还分为大众观影组和专业鉴影组,他们在观看中决定是否按下离席键,这会影响影片的总票数和是否停播。

影片播放完毕后,他们将和制片人、现场其他演员一样,都有机会对影片进行点评和质疑。

这味道,是不是啧一下就上来了?

在第一期上里进行PK的是相国强和包贝尔,两人所选的IP都是《哪吒》。

相国强大家可能不熟,他是个大学老师,在学校里教的就是电影,理论扎实,经验也不少,《少年巴比伦》就是他拍的。

他带来的《哪吒闹海》主角一个名叫李拿的男孩,他的爸爸年轻时是这一片的老大,人称托塔爷。

现在时过境迁,托塔爷只能坐轮椅,当地已经换了搞强拆的龙哥当老大。

本来李拿就对龙哥不爽,听说女孩小芳被龙哥骗了后,他来劲了要替人家出头,于是戴着哪吒面具跑去给了龙哥一巴掌。

这一巴掌之后所有人都来埋怨他,怕老李家招致龙哥的报复。

他的爸爸也是如此,坐着轮椅都不能阻挡他对李拿连打带骂教训一翻。

本来李拿并不觉得怎么样,没想到,小芳翻脸不认人,所有人和他强调事态的严重性。

于是,他自己也开始害怕,最终在爸爸因为这事被找上门的人气到住医后,决定给龙哥道歉。

结果这时,警察来了,龙哥因为涉嫌黑社会被抓了。

在故事最后,李拿把一只塔交给了爸爸,父子俩达成了和解。

直观看来,故事非常老套。

王晶直指这个题材香港至少拍过五六十部,李诚儒评价它“毫无新意”。

然而,相国强对这些批评却完全不能接受。

在争辩的时候,他给出了很多解释,其中有一句,我看的时候当场就笑喷了:

“我没想过把它做得太过正常,用了很多技巧,还有很多形而上的东西。”

的确,就像郝蕾所说,这片子玩了不少花活。

分了章节,做了各种碎剪、跳剪,手持摄影、移动镜头通通搞起来,符号隐喻(比如塔)更是不能少。

可是,这些花活真的玩得好吗?并没有。

就比如有一场戏,李拿和一个哥们喝酒,对方在强调得罪龙哥的可怕,镜头一直就在那摇来摇去,摇得人脑瓜子生疼。

这是在暗示人物内心的波动?还是在制造紧张焦虑的氛围?或者为了形成一种临场感?

反正我是通通没get到,只感觉炫技和做作。

至于他所说的形而上,大概是指父权困境、群体之恶、生存焦虑之类的。

且不说这些话题被讨论过了多少次,已不能算多新鲜,单就呈现的效果而言,他也没有讲清楚啊!

在有限的时间内,只顾着玩深刻了,连人物的动机都没给予足够的铺垫,难怪方励大呼“一头雾水”。

面对质疑,相国强明确表态自己要走的不是一条商业影片的路,还搬出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给自己抬轿。

虽然态度还算诚恳,但骨子里的高傲自负却完全遮掩不住。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说什么,祝福吧。

相比相国强,包贝尔带来的《哪吒》就简单多了。

故事分两条线展开,一条是男主看到一女孩被校霸欺负,于是打了校霸。

后来,家长找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指责男主,只见男主情绪上来了,直接跑上天台要用命赔偿。

一条是一个女人怀胎十个月,胎儿却只有三月大。

她被逼打胎,被逼离婚,最终怀孕三年后独自生下了孩子。

是的,男主就是这个孩子,女人给他取名为李哪吒。

李哪吒本想纵身一跃,却在迈出最后一步时想起了妈妈,于是放弃了跳楼。

这个故事比相国强的观感要好一些,但仍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如,交叉剪辑的两条时间线并非同步,女人那一条是从怀孕到生娃的过去,而男主这一条则似乎就这几天的事。

这个交叉剪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彼此呼应的节奏,并恰好卡在最后做一个反转。

在片中,女人说出给孩子起的名字之时,也正是男主决定不再跳楼之刻。

而在这之前,影片则做了一个假的结尾:男主跳楼腾空,旁白里唱着“我命有我不由人”,瞬间长出三头六臂化身哪吒。

但也因此,碍于片长所限,每条线都不完整,很多地方没有说的特别清楚。

只不过,片中的瑕疵,都被包贝尔通过情绪和演员的表演给盖过去了。

这里面的情绪,一个是男主妈妈作为女人所受到碾压与苦难,一个是假结尾男主化身哪吒的高燃时刻。

这几年,观众爱看的不就是这?

在现场,专业鉴影组的北影副教授孟中就对上面的问题发出了质疑。

对此,包贝尔是怎么做的呢?

他拐来拐去,最终居然打起了感情牌。

不是我冷血,只是这一招,大家怎么还没腻歪?

而除了这点不算批评的批评以外,现场基本就成了夸夸群。

无论制片人、演员,还是大众组、专业组,基本上都在对包贝尔鼓励和赞赏。

不是说不能夸,但捧成这样,有没必要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包贝尔拍出了一部旷世神作呢。

结果显而易见,在这场PK中,包贝尔胜出,获得了所有制片人的青睐。

在周六播出的第一期下中,PK双方是梁龙和毕志飞。

梁龙带来的作品是《疯狂的外星人》。

黑白片,比较有实验性,也比较自我,表现的是一种情绪,刚播几分钟就因为按下离席键的观众太多而停播了。

这个片子,直接导致大众观影组和专业鉴影组撕了起来。

专业鉴影组说看到了异类、孤独、悲伤,大众观影组直接回怼:你们就是故作高深!

这其实,就是专业人士在解读影视作品时与大众间的一种隔膜。

品味的差异来自于审美训练,专业人士有着一整套自洽的美学体系、逻辑体系和语言系统,这并没有什么。

但与此同时,如果专业人士总是抱着一种俯视、启蒙大众的姿态,那么大众会接受吗?什么,你在教我做事?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梁龙的片子,我会和梁龙的说法一样,没看完整原片,不予置评。

相比之下,毕志飞也比较“胆肥”,他直接搞了一部《新小城之春》。

要知道《小城之春》可是百年百大华语电影之首。

不开玩笑说,为了这片毕志飞还真挺受委屈,哪怕他的《逐梦演艺圈》烂出天际,我都与他共情了。

选演员时没人跟他,要走位演员有意见,到了PK现场,连一个参与的演员都没来。

整体来说,《新小城之春》对于他来说已经很有进步。

片子呈现出的状态很稳,但手法和故事内核则完全没啥新意。最要命的是,片子把《小城之春》改成了一个现代版的托妻故事,这价值观的保守程度,你敢信?

刚开始时,还是有一些人对毕志飞进行鼓励的,但紧接着,专业鉴影组和李诚儒开始对他轮番轰炸,越解释越错,越错越被狠批。

到了最后,制片人里,郝蕾和陈祉希为梁龙亮了牌,而他则无人问津,你说惨不惨?

上下期看下来,《导演请指教》还是有着非常高“可看”性的。

一方面,它制造了一个互怼闭环的场域。

制片人、导演、大众观影组、专业鉴影组,以及以李诚儒为代表的演员,他们之间,随意抽取两个都可以就一个作品,一个观点开撕。

比如,对包贝尔的作品,制片人的点评都集中在情感上,这让专业鉴影组的孟中不解,为什么评价标准不统一,有时只谈感情方面,有时又谈论技术。

接着,他为相国强鸣不平,表示我敢保证电影学院毕业的,技术方面不会成问题。

没想到,郝蕾直接来了句:

不是说哪个学校的他就一定技术好,从专业学校毕业了,拍得很烂的,改了行的多得是。

就这火药味,你说看着爽不爽?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中窥见中国影视产业上下游各种有趣现象。

这里面首先是有一些学院派的尴尬,他们的理论和技术都不成问题,但往往过于自命不凡,既不愿做商业片,也尚未拍出优秀的艺术片。

于是,他们总是在小圈子内进行自我体认,执迷于文本的解读空间,拍一部片子,没等观众看出来啥,他们内心里就已经写了好几篇深刻的影评了。

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抱团效应。

仔细对比大家的点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根据作品本身进行客观评价,导演的咖位、交情、资源等等,都影响着他们下出什么样的菜碟。

对有些人,就明批实夸,以批带夸,对另外一些人,就可以批得体无完肤,甩开膀子。

这里面真的没有一点私心?

在我看来,《导演请指教》整个就一中国影视行业图鉴。

这样的一个综艺,它的质量很高么?不见得,但它的热度却一定很爆。

看了它别的不敢讲,但有一点可以保证,你绝对能知道为啥我们有那么多的烂片。

篇幅所限,更多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如果你也认同我的观点,那就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5 ) 导演请饶命!

1

这档综艺是《演员请就位》的人马做的,如今播了一期,据说收视率没有很高,可能是因为刚上来,架吵的没有《演员》激烈吧。口碑似乎也没好到哪去,周围的人总体评价很低,一些营销号的口气也是以批判为主。后面就是毕志飞上了三次热搜,然而大概也只能吸引路人看看片段。不过我是几乎第一时间看了,主要想了解一下都谁去当的鉴赏团,还有当下的电影创作环境和学术话语模式是什么样的。

节目组当时也发过邀请,但我一方面是对综艺有些本能的抗拒,另一方面是看过《演员》后,不是很接受那种煽动性过于明显的编排,所以比较犹豫,不过后来又有一些机缘巧合,就还是答应去了。结果北京疫情反复,节目改到宁波录制,正好顺势推辞,不再纠结。

这里面的参赛者大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梁龙韩雪这种跨界导演,包括但不限于歌手和演员。第二类是青年导演,比如德格娜、王一淳等等,青年不一定指的是他们的真实年龄,有时也说的是职业年龄。这些青年导演大多都有一两部作品傍身,但还没能完全进入大众视野。第三类姑且叫主流导演吧,这里面我记得只有一个是关锦鹏,那关锦鹏为什么要参加这种节目?令人大为困惑。

当然,有些选手的成分也不止一类,比如包贝尔,他到底算是跨界导演还是青年导演还是主流导演?可能各种身份都沾一点,但我倾向于将它分到主流导演里,毕志飞也是同理,虽然只正经拍过一部片子,但在我的认知里这种更适合主流导演一类。当然俩人还可以单辟出一个子类型:烂片导演。大概是到节目里洗白来了。另外还有几个富二代影二代,比如宁元元,是第六代导演张元的女儿,还有王文也,是华谊王中磊的女儿。她们是跨界导演还是青年导演?大概就要看看后几期的个人表现了。

另外,电影作为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载体、一个媒介,实际上很难对接到这种竞赛类综艺节目里去。电影有它的时长,有它的语法结构,有它的创作规律,不适合短时间内做出真正具有美学趣味的作品。像各种电影节和电影奖项的评选,最少都得是以年为单位,否则作品的基本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因此,《导演请指教》这种几个月内播完的节目,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用短片来竞赛。而我们通常认为短片是通向长片的必修课,这种固有的训导模式与文学界“从短篇小说开始写起”如出一辙,如此大概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升谋篇布局的能力,单就这点而言,确实有道理。并且,电影史就是以短片为开端的,落实到个体训练上,本质就是让每个新导演都象征性地重走一遍电影史,从中积累经验和美学意识。

但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短片和长片因容量、制片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区别,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创作。即便许多人秉持着新导演要先从短片练手的理念,但实际上到了长片领域,仍然需要彻底转化自己的经验和思路,才可能拍出合格的作品。而这种从短到长的方法论上的过渡,才是最考验创作者的。短片的叙事规律和创作方法相对长片更具特殊性,比如对创意的要求,对细节取舍的要求,对时空变换和叙事规模的要求等等。许多部分都需要高度浓缩,需要更鲜明的突出表现。因此,这档综艺顶多只能直观地考察各个导演的短片创作能力,时间上又卡的很死,不一定能发挥出参赛者的最高水平。至于他们从节目中出来后,对长片创作能有多大的帮助,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情。而对于评委和观众来说,若不了解长片与短片的区别,忽视了短片作为影像载体的特殊性,盲目套用长片的审美经验去进行观看评判,无疑很容易陷入错位与谬误。

就比如大多数短片的基本创作原则是“经济”和“清晰”,它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故事或者完成某种立意的表达,如此就需要剔除所有赘余的镜头和文本。但长片对赘余没有严格限制,有时一些赘余不仅不对作品构成伤害,反倒还会对叙事节奏有帮助。因此,短片往往是单一视点或单线结构(如《时间代码》),聚焦于小格局小主题小事件(如《曲面》),也可以有多线,但每条线的篇幅更短,结构性事件一般很难超过两个,对导演整体调度的把控要求也更严格(如《内夫塔足球俱乐部》)。主题绝也不能用明显的说教宣示出来,而是应该利用叙事或对白的“突变”给观众一击致命。正是因为这种种限制,短片的许多艺术成分反而得到了强化,诞生了许多瞬时的绝景和绵延的回响。

大多数人这种对短片的不理解或者马马虎虎的态度,也是因为相关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匮乏,按照大卫·波德维尔所述,不管是以蒙太奇理论、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理论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组成的宏大理论,还是波德维尔自己提出的“中间层面研究”,都缺乏对电影短片单独的观照与阐释。通常来讲,短片大概可以分为动画片、故事片、纪录片和实验片,这个综艺里应该是没有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都是故事片和实验片,其中故事片应该也都是现实题材作品。此类作品的创作时间和表现内容都有当下性的特点,在文本上常常是从某一个点生发出来,因此对叙事内在驱动的构思非常重要,需要导演具备杰出的创造性想象力,同时也要求要更快建立起戏剧张力。除此之外,故事短片对时空关系的把握要更加精确、极致,切入点应易于理解,因为没有大量时间去铺垫,在叙事和主题上应追求单刀直入,尽快展开。

无论是何种短片,其镜头语言逻辑都与长片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例如一些象征性手法在长片中处于局部,但短片里往往贯穿始终,作为几乎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依赖(如《艾玛》)。无论是视觉设计还是叙事,短片都需要集中在一处,影像上和文本上的焦点应简明扼要,相对于长片,整体风格也更趋近于个人化和随意性。同时短片多数时候更强调影像状态之间的空隙,或者说是文本的留白,因为在有限的文本容量之中,最高效的表述方法就是通过画外音、镜头外的暗示信息,以及开放式结局等等,来制造超越于画框的表意空间,达到以小见大、主题和情绪无限延展的效果。因此我们有时会说短片是最需要锤炼和雕琢的电影体裁,更看重视听语言的娴熟凝练。从某种意义上说,短片电影一直保持了电影诞生之初具有的某种精神和品格,是一种言简意赅的、原始纯粹的影像形态。

所以短片既是新导演训练的一种手段,也是相对长片而言,某种程度上更要求制作水准和创作意识的存在。尤其这种练手放在综艺上面向观众,就不得不考虑其观赏性与美学意义。但练手的作品又能有多成熟呢?它们或许本就不太适合大众欣赏。于是在我看来,《导演请指教》的定位似乎不够清晰。它是为了扶持青年导演?还是鼓励跨界导演?还是给“过气”导演一个翻红的平台?抑或给烂片导演一个洗白的机会?是打算培养短片作者?还是长片导演?还是像创投会那样拍摄样片寻找资源?如果每一项都考虑的话,那就很可能变成一个几边都不讨好的节目。

好在这次的评委比《演员请就位》要靠谱一些,郝蕾作为艺术电影的代表会提出一些思路上的意见,电影观很正。王晶作为类型电影的代表会从故事创意和商业潜力去考量,虽然是烂片之王,但也是业界老油条,肚子里还是有不少货。陈祉希也是商业片的代表,同时有学院派背景,是郝蕾和王晶的中和。方励偏独立艺术电影,没有明显的长项,但综合指标不低,电影观同样很正,同时也能部分代表普通观众的视角。另外再加上这个班底的固定嘉宾,著名愤青艺术家李诚儒先生,代表保守派老前辈的立场,继续贡献金句和表情包,并承担各路人士的密集火力。

于是并不出乎意料的是,节目里的争论环节,要比几位导演的短片好看太多。就拿第一期的四个短片来看,不如改名叫《导演请饶命》吧。开场这四个短片,对我而言基本全都没法做出正面评价。包贝尔的片子观感最好?实则非常陈旧刻板,而且确实如鉴影团所说有许多技术问题,尤其那个三头六臂的镜头是致命伤,一下子给整体的影调破坏个干净,充分暴露出了他作为电影人的劣根性,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不知道分寸感和自洽性。相国强的片子更是没法看,一个短片还要分七个章节?一个路边摊吃饭还要大环绕?一个隧道骑车还要抠图?怎么想的。有人说这是那种给创投会的样片,求别侮辱创投会了。

至于毕志飞?就是个笑话。看看节目里剪出来的一些幕后,就知道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导演了,业务能力不行不说,演员走戏也不看,剧本内容连自己都不清楚,这是典型的态度问题。虽然这些段落被剪出来目的性很明显,但怎么说也是现场发生过的事,足见此人的水平。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改编《小城之春》显然就是个投机取巧的碰瓷行为,而且这场戏特像是导演(失去剧组信任)空缺后,演员和其他幕后工作人员自己捣鼓出来的。

2

多说点梁龙。我非常喜欢二手玫瑰,梁龙的作品在这期里是一个亮点,但如果拿到节目外面去比,还是不太行。更何况这个片子刚开始三分钟,就瞬间把我拉回当年FIRST审片的艰苦岁月,不是针对这部短片的质量,纯粹是这种风格太顶了,本能地引起我一些生理反应。FIRST那会儿平均一周要看一百多部投稿作品,其中得有八十部都跟这个类似。所以一看梁龙的高清黑白画面、强调造型感和形式感的构图、行为艺术灌注进日常情景的荒诞气质、大量表意(表现)蒙太奇的堆砌、还有反叙事的先锋结构,难免令我产生疲劳。这也使我想到中国的摇滚青年和文艺青年,真的审美太一致了,说不好听点就是过于同化,甚至到了有些封闭保守的境地。

他们的兴趣点无一例外都是这种美术馆电影,但是美术馆电影——或者说录像艺术/实验影像——必定是要求导演对传统电影工艺的理论实践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才能驾驭得起这种创作。先锋实验电影是最难拍的一种影像形式,某种意义上说是影像阶段性进化的产物(这里仅指那些公开发表的实验片,至于学生作业不作为本文讨论对象)。对于创作者个体而言,想拍好实验电影,应该要踏踏实实从头起步,掌握最通俗最古典的类型片文艺片技巧,然后逐步迈入作者电影,丰富个人化的影像结构和表意逻辑,并了解电影史和录像艺术发展史,最后才有可能发展出有美学价值的实验影像,这里面还有许多天赋和运气的因素。毕加索也是需要从小训练写实绘画,再加上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最后才能驾驭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成为一代宗师。

不仅是毕加索,整个电影史都和美术史是诸多相似又彼此呼应的。正如各种流派和主义深切改变了绘画的发展脉络那样,优秀的实验电影制造最接近梦的体验,是对视听语言本质和人类心理情感的探索,是电影艺术的敢死队冲锋兵,常常对电影艺术的方向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不乏有奥斯卡·费钦格、迈克尔·斯诺、哈伦·法罗基和盖伊·马丁这样的专精者,也有偶尔为之的老戈达尔和阿巴斯等等,这些创作者及其作品最终都转化成了某种基因密码,散落在各种电影之中。而作为新导演,一上来就拍先锋影像真的不太合适,除非天赋异禀如毕加索,否则太难拍好了。梁龙的短片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创作误区,它表面上是中国的边缘独立电影和地下电影那套形式,但由于缺乏对传统电影技法的研磨,导致片子难免有些徒有其表,内核空洞。也许其中一个原因是,先锋影像的一大试验田就是MV领域,梁龙作为音乐人很可能接触过大量极具个性的MV影像(以及许多独立艺术家),果真如此的话,他的审美趣味自然会是这样。

包括国内许多上来就拍实验性质的电影导演,也都有同样的毛病。他们运用的影像建构逻辑是完全西方化的,外显的特征就是静默、缓慢。于是我常常能在这些电影里看到贝拉·塔尔和阿彼察邦的影子,但是贝拉·塔尔和阿彼察邦在静默和缓慢背后,是有一整个历史、社会和文化逻辑做支撑的,包括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等等也是如此。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长期受整个西方艺术史的熏陶,以丰富的传统美学经验为基础,不断提取营养并向上雕刻,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创作环境是以深厚的美学史为底的。而如果我们电影人一味仿效这种西方实验影像,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美学史去熏陶,去培育土壤。东方有东方的影像美学,有不同于西方的美术文脉,因此也就有了不同于西方的含蓄与简约,而东方的这种含蓄简约,蕴含的能量当然一点不比西方的静默缓慢要小。比如被毕志飞碰瓷的《小城之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这些“闷片”之所以经典,被奉为大师之作,是因为它们乍看起来虽然晦涩艰深,是反主流叙事和通俗经验的,但内在其实都有着充盈的表意和节奏,有着清晰的镜头逻辑,将其扩展成或极度现实或极度诗意的情境,因此彰显出了先锋性、荒诞性、延展性与独特性。这些作品的前后镜头场景的情绪链条大多是完整而充沛的,从而得以支撑起这样违背直觉和现实感知的影像形式,才能唤起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力,作品也就因此成立。

梁龙的片子来自于他曾经参与的两次电影项目,一次是宁浩《疯狂外星人》,二手玫瑰写了插曲,并且复用在了这部短片里,另一个是耿军的《轻松+愉快》,同样是二手玫瑰配了插曲《社会嗑》,因此短片的影像风格部分模仿了耿军的作品。可见梁龙还是稳妥地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题材和经验。当然,短片还有一些罗伊·安德森的影子,比如《寒枝雀静》,这应该属于风格上的潜意识连接。但是这个作品的故事实际上也一点都不晦涩,就是讲的潘斌龙作为异类,不断地寻找同类,团聚,跳舞,排解孤独。很简单的主题,表达了对孤独者和异类者的歌颂。问题在于,常规叙事讲究情节序列的节奏,但先锋实验电影多数时候是反叙事的,节奏感一般就体现在了情绪表达和氛围营造上,而这一点梁龙做的不太到位。

外星人找同伴过程的镜头语言和心理状态都是并置的,不是递进或递退的,所以没有更多视觉和情绪上的起伏。于是静默和缓慢逐渐变得无效,消解了感受上的张力。如此一来,诗意性的或者说荒诞性的场景和人物,最终沦为一个个扁平断裂的景观,真正的情境从始至终没能建立起来。而后期有个诗人出场念白,反而是这部无对白影片的优点,因为在叙境音上有了变化,会给人一种强调和重新抓住注意力的作用,并且台词作为一种象征和比喻的符号,可以进一步阐释影片的内在含义和目的性,补充了影像上的羸弱,从而在文本上的有了一层递进效果。这大概算是歪打正着吧。

在完整版里,五个异类和大妈们跳起舞,画面变为彩色,这在视觉设计上又是一个小失败。也许梁龙想表现有了同伴后,外星人此时的世界有了色彩,但因为场景本身的饱和度对比度并不高,后面的灯光还在焦外,再加上柔光效果,没太能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和变奏。另外影片同样存在一些技术手法上的问题,这对实验电影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实验电影虽然看似是反技术手法的,但实际上对导演基本功要求的更扎实,毕竟实验电影的一大目的是对电影语法的探索。但梁龙的短片在某些时刻没有很恰当地处理景深、焦距等等基本的问题,也就无法实现对既有电影语法的微创新甚至颠覆。

3

所以说这个节目的辩论(撕逼)环节比作品要精彩得多。无论是四个制片人,还是专业鉴影团代表的学院老师和影评人,以及大众鉴影团代表的普通观众,都特别符合各自身份的固有印象(四个制片人还可能好一些),就是都站在自己的视角和立场里,拒绝多样的可能性。这些争论基本上复刻了我们每天在网上看到的大量站队式评论,只是那些死板的评论区文字如今被这些人活生生说了出来,看上去就格外有意思。当然,不排除其中有剪辑造成的扭曲原意和断章取义的效果。但是目前看来,节目呈现出的一些言论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些观点平时都很常见。而我在这个节目里发现当下的学术话语模式,果然还是没什么新奇的演变,还都是那些陈词滥调、老生常谈,比较令人失望。

其中有些言论过于奇葩,我估计要在现场,一定会忍不住起身开喷。就比如点评相国强的《哪吒闹海》时,方励其实说的挺对,虽然大白话讲出来容易造成误解。方励指出的问题就是角色没立起来,甭管他的动机是女孩还是父权,他都表现得很不足。但王旭东的发言我就不能理解,一个脱口而出“心理现实主义”的人,居然为这种糟糕作品辩护?还说什么“镜头已经告诉你了,你不能忽视”,即便不忽视,它该不够也是不够。父亲在这漫长的15分钟里有几分钟戏份?他除了打睡觉的李拿,把他打得骑摩托车跑了之后,还有什么显露威权的时候?在城市中不断周旋的中间一大段里,又有哪些状态表现了李拿对父亲的抗争与脱离?光靠最后一个没头没尾的,父子对笑的镜头能说明什么呢?王旭东的发言真可谓听君一席话,少读十年书。就这一席话,都让我怀疑他是不是红包影评人出身了。这还没完,后面直接又把矛头指向方励继续怼,我只能说这人的修养也就到这了。

话说回来,方励或许是对电影的认知和理解浅了一些,乃至于后面还表示自己没看过《小城之春》,这对于一个做了这么多年电影投资的人来说,确实有些不该。但是他的电影观是没问题的,审美感受力还比较在线,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风格形式也保持谨慎,不会上来就一棒子打死,说明至少具有基本的美学判断力。结果王旭东问“你投资的电影有几部能经受时间考验”,然后又表示你专业上不行。配合那种眼神和口气,直接让王晶坐不住了,帮着方励说话,结果他又把枪口对准王晶“因为王晶不做王家卫嘛”,翻译过来应该是“王晶做不了王家卫”。到这里,已经不是就事论事了,已经发展到人身攻击了。这些话里就反映出这个人早已把电影界每个人都划分出了三六九等,王家卫就是最牛毴的,方励就是门外汉,宛如影坛婆罗门。这种阶级观念极深、自带一长串鄙视链的从业者,我称之为毒瘤。更别提以前他搞的那什么人工智能剧本可视化平台,听着就是投机倒把的人才会弄的骗人玩意儿。

印象中是李成儒还是大众评委说得也有道理,就是导演要接受一部作品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这说得当然没问题,无非就是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观点。多数时候确实如其所言,作品出来后,导演没必要做太多解释,而且解释得越多,往往就是越说越拙,适得其反。没有任何人关心你的电影拍摄时经历了多少磨难,观众看不到那些,我们看到的只有作品,一切评价都是基于作品本身,没必要考虑其他因素。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委屈,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能接受的话可能也不适合搞创作了。任何创作都是这样,文章写出来公开发布,就不再是作者自己的了。我曾经也做过给文章提出异议的人做解释这种事情,但后来发现真的徒劳,除了证明自己是傻毴外,带不来任何正面回报。

还有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孟中,第一个是“电影学院出来的学生,技术上都不可能有问题”。直接被郝蕾怼了回去。这种话特别能代表那些陈腐呆板的老学院派的世界观,国内如此,国外亦然。学院出身就没有技术问题?反而多数时候的技术问题,还就是出现在学院派作品里。再者说,什么叫技术问题?我刚讲完道格玛95,那里面全是有技术问题的片子,那又怎么了?并不妨碍他们赢得戛纳的尊重,启发无数电影人尝试新的风格。对于电影来说,技术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而学院派的技术问题并不比业余出身的导演少。那么电影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虚伪与真实的问题,是意识与细节的问题,是艺术性想象力或者叫想象性创造力的问题,是分寸与自洽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不拍烂片的问题,而大多数烂片,恰恰都是科班毕业的人做出来的。

第二个就是他说“评委标准不统一,有时候强调技术,有时候强调情感”。这个其实也不需要质疑。因为有些片子就是重技术的,而有些片子就是重情感的,如果是技术情感兼得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经典之作。所谓的“标准”这个定义,在美学判断里绝大多数时候处于失效状态。我在之前的电台和文章里也反复提到过,审美有高低,有倾向,但唯独没有的就是标准,这里的高低不以标准去衡量。就拿看电影来说,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当它在银幕上放映时,这种视听灌输的过程是绝对客观的,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但这个客观灌输过程,很快会转变为你的主观感知过程,主观感知的形成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家庭背景、职业性别年龄、当天的遭遇、感官的状态、甚至刚刚吃过什么以及影厅落座的位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当时的审美判断。

观影是从客观到主观的一个行为,其实任何审美都是这样的行为。审美对象就是一个发信器,信号本身进入你的大脑后,就会很快化为你的主观感受,而主观感受不存在“标准”一说。理论上,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都是合理的,有价值的。那审美的高低以什么衡量呢?以范围衡量。就说电影,有些确实是旷世经典,有些确实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这样两种极端的作品并不多,大多数电影都是不上不下的水平。这个不上不下,就是范围。对于电影审美,就存在这样一个模糊暧昧的边界,这个边界把两端的少数作品刨除出去,把历史长河里的绝大多数影片纳入了进来。在这个范围里讨论的时候,我们无所谓谁审美高低,你可以喜欢《沙丘》并给出一百个理由,我也可以觉得《沙丘》不好看并同样给出一百个说法,这些都无可厚非。

那这样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当然有,讨论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是为了不同观点的碰撞,这本身就有意义。观点是各种主观感受凝结而成的结果,只有不同观点的交叉对撞,我们的审美行为才会得到释放,我们的经验、视角、理解力和感受力才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曲折上升,我们的生活才会进步。对于电影这种大众艺术(“总体艺术”)来说,如果“观看”意味着电影的最终完成,那么“讨论”就意味着审美的最终完成。而在这个范围之外的电影,确实就存在高低对错这样所谓的“正确答案”,比如你要说《公民凯恩》是烂片,那么确实需要再学习一个。如果你对《逐梦演艺圈》推崇备至,那可能需要挂个精神科的号了。

节目里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影评人不是故作高深,而是用专业知识引导普通观众更好地欣赏电影。这句话乍看起来没错,但里面忽略了几个问题。什么是影评人?影评人真的都有专业知识吗?影评人还能起到所谓的引导作用吗?在前互联网时代,影评人话语权是仅次于电影创作者的,或许对大众观影和审美还能起到引导作用,但现在早已被互联网改变了。影评人门槛变得很低,导致许多不学无术和投机倒把者混了进来,曾有一段时间这三个字犹如过街老鼠,乃至一直被污名化到现在。简单来说,在我看来,只有在电影史、观影经验和感受力这三方面做到足够程度的人,才配叫影评人,但现在很多是混子影评人、红包影评人、快餐影评人。具体的我在《关于电影批评》一文里已详细阐述过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影评人的职能如今已发生了重大改变,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桥梁、启发和介绍的作用,是丰富普通观众的信息接收渠道,丰富审美鉴赏的角度,抹平各种信息差,而不是为了引领什么。当然,有一些专业人士也起到了引领大众审美的作用的,但如今这样的人更多的是学者。

另外,有时给导演们出出题挺好,是能考验他们专业素养的。比如全场同仇敌忾提问毕志飞,这些题说实话也不存在什么绝对定论,不一定照着教科书上写的回答,但至少得言之有物。看毕志飞那个卡壳的样子,应该是完全没看懂过《小城之春》,那改编这个不是碰瓷是什么呢?而这个情节,也是我觉得节目里少数值得回味的地方,至少评委们合力给当代观众科普了一个70多年前的经典作品,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认为,《小城之春》的经典性是超越了时代性的,不能总揪着里面一些人物的婚恋观去说事,说什么不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观了,显得过时了迂腐了等等。要知道,这部影片所包裹的丰富内涵,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转场,以及在那些景深镜头和空镜头里,酝酿着太多比什么婚恋观重要的多得多的宏大命题了,无论是关于人性的、社会的还是美学的。我记得听谁说过,这部作品里哪怕是一只路过的鸡,都够写一篇几万字论文的。虽然过度夸张,但也能侧面说明《小城之春》内里丰富的美学宝藏。

同时,这个环节也能看出一些评委和制片人的真实水平,毕竟在电影学术界耕耘了一些年头,有些人基本的专业知识是过硬的。但越是这样,就越显得他们为一些糟糕作品说好话的虚伪性,这不得不让我往裙带关系和利益链的方向去猜测。就比如孟中为相国强站台,质疑包贝尔影片的质量。质疑包贝尔没问题,但明明相国强的片子更烂,他却如此地踩一捧一,这不睁眼说瞎话吗?质疑包贝尔有技术问题,相国强技术问题不是更明显吗?我是不是有理由怀疑这些话是出自电影学院的情分?王旭东也是同理,《哪吒闹海》这么不堪入目的作品,又有何必要为了它去怼方励?

结果这档综艺,就成了反复印证中国电影教育失败的绝佳案例。

 6 ) 普通人看完第一期的感受

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看的节目,第一印象,这个棚子可能跟《演员请就位》一个棚子吧,换了风格,李诚儒甚至可能还坐在去年坐的椅子上。哈哈,请来的人,特别是专家,看起来很有噱头,但真没什么代表性。反倒是那些拍过独立电影,或者还没成名的导演让人期待。

第一期两部作品高下立见,竟然还有一学院教授明着护犊子?

所谓导演在短片中的作用,应该是让人更多感受故事而非感受导演的存在。他倒好,灯光、表演、剧情啥的,无所不让人感受到他的存在。没想到,一个电影学院的人,竟然还要在这种地方炫技?当大家都是白痴嘛,看不懂镜头语言。

还自我标榜想表达的观众不一定理解,故作深沉。牛X如姜文会这么说话不。作为大众电影,你让觉得观众不够精彩,作为自我表达,你也不够深刻和独特(“我们香港都有五六十部”)。

包贝尔真聪明,上来就降低大家的期待值。夸别人如何如何有经验而自己还在学习。其实都上过几部院线电影了,也足够有野心。

和上一部对比,包贝尔的镜头真是小心翼翼,看不到什么刻意而为之的存在,很稳。形式上,两条线中间的隐形逻辑也让观众能接受。表达上,情感挺简单也很饱满。最重要的是,他的几个演员都让大家进去了,当然了男主还是差了一点点的,我觉得李诚儒故意不夸奖,但是说的不无道理。

这综艺应该又是借电影自有以来的矛盾,来刺激大家,让制片人,影评人,导演,演员讨论电影的各种维度(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电影服务于市场还是服务于个人),在这个角度上,还是有些意义的。以前是在网上炒,现在面对面了,挺好的。

就是有些小肚鸡肠的人确实挺让人恶心的,有些学府,以前还挺向往的。

还是很期待一些有才华的独立导演。以上。

————————————————

接着说,有的朋友特别说出来,电影并不是用来感受故事的。当然,肯定的,电影诞生至今出了多少流派,多少风格,电影是一门艺术,当然不光是为了说故事而存在的。可以表达情绪,可以只是实验性的影像,可是是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我说上面的话是基于第一个导演的作品,他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我的意思是,他想说故事(这是个大前提),但又想炫技。我的观点是,他两样都没做好。 看梁龙的作品,我还是抱着期待的。说实话人的影响力就摆在那,你可能会对成名已久的人高度期待,也可能会对臭名昭著的人越看越不喜欢,这就是你活在社会必须要经历的,对吧,这也是公平我觉得。 梁龙的片子激起了大众和影评人的两极分化,这是小片段折射大时代。如今的时代,就是这样的状况。观众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去阅览一部作品,在他们看来,他们花了钱,就是要买到精神上的满足,就是要刺激到自己的敏感部位。打个比方就是,我就是花钱去电影院买一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精神食粮,如果邪恶赢了,我会不高兴的。 然而电影除了是商品,更是一个艺术品呢。这个争吵由来已久了。 现阶段的现实就是,根本无法做到 大众 耐心地去理解一个艺术作品。很简单,都是你情我愿的。你愿意取悦大众,你有那个满足大众精神的本事,你就去做,像吴京那样。你想表达自己,取悦小众,取悦自己,那你也就去做。这两种结果,你负责就行啦。 与我个人而言,梁龙的作品我是看得进去的,是沉迷在影像里(而非故事里)的。但是比赛就是这样,大众不接受按照规则就得中断,你不服气也没用,除非你可以改变规则。这也是目前大环境的现状。 我也很喜欢那个投资人的说法,这样的人是有情怀的,可敬的(当然假设她言行合一)。我作为投资人当然是知道这样的东西不挣钱,但我愿意允许它存在,我愿意用挣来的钱亏个九牛一毛让这个东西流传下去,让需要的人拥有它。 毕志飞的悲哀在于,他除了有一个臭名在前,还不会做导演。我的理解是,导演是一个电影的核心,是一个艺术品的主人,怎么可能让所有人按照合理性“想怎么修改都可以”。如果连这份独裁都没有,我认为很难是一个成功的导演。 如果没有一个计划,演员也跟无头苍蝇似的,也不知道怎么安排。那除非你跟王家卫一样,总有绝对权威,临时改动也要必须服从。那可是你的东西。 当然了也可能是他的性格和过往让该配合的人不那么配合,该尊重不那么尊重。既然以前已经是这样了,现在你想证明自己,你再去迁就每一个人,用所谓的道德去互相尊重,又有何用?让自己越来越臭罢了。照我说,开头的时候就应该拍案而起,喊:“这事就这么定了,找我说的做!” 毕志飞的改编作品我认为讨论的空间不大,看过费穆原版的《小城之春》也看过田壮壮的《小城之春》,毕志飞这版改编真的没法拿出来说。演技叉叉,剧情叉叉,摄影应该是个老手,但是和剧情的结合也叉叉… 来个以小见大以偏概全吧,这个综艺一定是辩论永远比作品好看,话题也是行业人士和热爱电影和影视爱好者的热心话题。 但是,我还是相信会出现一些让人惊叹的短片作品。

 短评

年度笑话综艺,郭敬明在500平的房间里用8k设备投屏看估计都要笑出鸭子叫。

3分钟前
  • 判官
  • 很差

拍电影和教电影的别把大家笑死好吗。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说上一个短片因为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拍的,既然是学院的技术是不会差的。上戏表演系的评委说,技术跟学校没关系,改行的多了是,然后镜头切到底下两位来参赛的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怎么会有这么搞笑的场面,鹅是真懂。

4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这一季节目唯一的亮点就是每一集中孟中老师的点评,尤其是在面对韩雪的时候,其他全员好感败光,只有孟老师刚正不阿,粉了!

7分钟前
  • 韧勉
  • 较差

嗯,我觉得国内的电影学院应该全都关门。

9分钟前
  • Yeun
  • 很差

这大概就是中国电影的末日了吧。

10分钟前
  • 是海妖呀
  • 很差

那个相国强拍的东西这么稀烂怎么好意思在那里说那一大堆啊还说别人是讨巧大众我就直说了现在这么多的烂片烂电影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有些莫名优越感的业内,总觉得自己比大众要高贵,总觉得大众审美没有自己高级你要真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我就不说什么了问题是你只是烂而已你以为你是王家卫,其实你只是毕志飞

12分钟前
  • 👾
  • 还行

第一集的想法:影评人真的挺可怜的,脑不够好,一辈子依赖自己的嘴,又没有动手的勇气和机会,其实蛮值得同情的……导演至少都有个长处在那,相国强脸皮厚,一直用同款笑容来化解,然后继续输出那些名词,久了就会有人信他;包贝尔脑子挺好,用「我买了你的课」,一下子就扭转了场面,扮猪吃老虎。制片人们倒是都蛮好,至少都是好的观众,会被好的东西打动,也可以一眼认出不ok的,唯一劣势在于不太会说话,不会扯名词,不过他们也不需要。这个节目挺好的,比脱口秀大会还drama,年度喜剧综艺。

13分钟前
  • 林西拿
  • 还行

不乏好的小片子,第一轮的吴中天、曾赠;第二轮吴中天、关锦鹏相继退赛,曾赠想拍一把个人情怀,观看欲望本就所剩无几,再给韩雪恶心了一把,彻底要弃了…

15分钟前
  • 抑尘
  • 较差

关锦鹏要拍《胭脂扣》的改编,郝蕾的疑惑就是我的疑惑,可以但没必要。但王晶说的戳到我了,“当年因为条件或者什么其他的关系,你有的话没说完,再拍也未必不是个好事”。王晶太懂了,或者说有阅历的导演太懂有阅历的导演了,对电影的执念让他们成为他们。

19分钟前
  • 炯之
  • 还行

各位导演们真就是:出走半生干行活,归来仍是学生作业。

20分钟前
  • 局外人psy
  • 较差

资本请指教,后台请指教

23分钟前
  • 青蛙人
  • 较差

首先,是冲着郝蕾来的。相国强的片子有点普通,但不至于像纸片人嘴里的那么差;包贝尔的片子也没那么好,至少不像纸片人嘴里的那么好。两个人背后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单看影片职员表就能看出来,包贝尔的名单里连后期公司都有首席执行官;相国强的名单连帧率都不高……呈现的节目效果就是有钱谁都可以拍电影,不管情节多荒诞,一样会有人捧。节目精彩的部分就是不同意见的人互撕,纸片人带有色眼镜评影片,像极了他们被观众透过有色眼镜去评判。

25分钟前
  • 浆糊面子
  • 较差

看了之后居然觉得郭敬明以前导的都比这些二流坯子导演的还好哈哈哈

30分钟前
  • F了个K💨
  • 还行

还没演员带劲,唯一有意思的点就是北电和上戏的battle,要是都像这水准,电影哪还有未来?

31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较差

暴露了各学院影展多年来自嗨式的审美问题哈哈哈哈

36分钟前
  • 小叶无光
  • 较差

第一期看完,可以说被伤得最深的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院派危。专业影评人一个个高高在上,面对风评不好的导演会先入为主,平等交流秒变艺考现场。面对观众的质疑,立刻用所谓的专业审美去教观众学会欣赏。连助演演员也会看人下菜碟,人间真实了。这台上台下百态可比短片本身有趣多了

37分钟前
  • 𝓜𝓪𝓭𝓲𝓼𝓸𝓷
  • 较差

只有香港导演点评在线,也有那个资历,比如王晶 ,尔冬升,其他都是什么牛马导演,特别是李成儒,演了一辈子影视剧都没有 上个节目吐槽个嘉宾更有看点,也是个可悲的人生

41分钟前
  • ilihrtejsh
  • 较差

这综艺好啊!看完第一期料想到铁定骂声一片,但这不就更证明了咱这行妥妥的一泡污粪嘛……大家都来瞧瞧我们这华丽的袍子下面都是什么登西啊~

44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推荐

大家都在假装拍电影,假装讨论电影,甚至算不上一场好看的秀,挺可悲的。

47分钟前
  • 至尊寶
  • 较差

韩雪说:请来韩红做音乐,请张艺谋的团队做摄影。这b又让她装到了,可惜演员都没演明白,就跑去导演了,她真的让人讨厌

49分钟前
  • 偷心贼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