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菲斯

爱情片法国1950

主演:让·马雷  弗朗索瓦·佩里埃  玛丽亚·卡萨雷斯  玛丽·德亚  亨利·克里梅约  朱丽特·格蕾科  罗热·布兰  爱德瓦·德米特  保罗·阿米奥  René Worms  Raymond Faure  皮埃尔·贝尔坦  雅克·瓦雷纳  André Carnège  克洛德·莫里亚克  

导演:让·科克托

播放地址

 剧照

奥菲斯 剧照 NO.1奥菲斯 剧照 NO.2奥菲斯 剧照 NO.3奥菲斯 剧照 NO.4奥菲斯 剧照 NO.5奥菲斯 剧照 NO.6奥菲斯 剧照 NO.13奥菲斯 剧照 NO.14奥菲斯 剧照 NO.15奥菲斯 剧照 NO.16奥菲斯 剧照 NO.17奥菲斯 剧照 NO.18奥菲斯 剧照 NO.19奥菲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52

详细剧情

  剧情梗概:奥菲斯是一名成功的诗人,有一次看到咖啡馆外另一名英俊诗人被车撞死。一位神秘公主向他示范如何让撞死的诗人死而复活,后来又让自己的司机送他回家。奥菲斯回家后全然不顾周围的事情,连妻子被杀也惘顾,一心从收音机接收神秘信息,并潜心创作诗歌。司机怀疑是公主觊觎奥菲斯才杀害他妻子,于是他跟奥菲斯一起穿越镜子,到另一个世界寻找公主和他妻子。本片中死亡的形象(即公主)跟《第七封印》齐名,里面融入了纳粹的元素。

 长篇影评

 1 ) 奥菲斯里的异托邦和诗人创作

说白了其实创作就是基于异托邦的。异托邦就是虚构建构和彼此互动的场域,对异托邦的幻想也是创作的动力之源嘛。 阿莫多瓦的《对她说》,还有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里的戏中戏也是异托邦,奥菲斯里的死亡仪式当然更是在接近异托邦;任何空间所包含的异化和虚构,带有异域风情,梦幻色彩的场所,都是异托邦,而且还有元指意义。用异托邦研究《奥尔菲》,可以发现异托邦是真实存在的(和遥远的乌托邦不同,异托邦是可以通过一些琐碎的小事,一些生活中真实的细节,打通虚构与现实的联系,比如电影里的收音机,音乐,死神的防水手套——暗示了镜子里的空间所具有的流动性,镜子后面的缓慢时间和“风”的波动也是一种对水下世界的刻意模仿,甚至可以说是证明其真实存在性的论据之一。某种意义上,异托邦仍然是乌托邦的载体。)

 2 ) 《关于电影》中资料

文章摘自Jean的关于电影

华东师范出版社

由于Jean的资源比较少,所以我手动把这篇文章打上来.

诗人们的咖啡馆是对俄耳甫斯或欣赏或忌妒的文学青年,艺术家和赶时髦的人聚会的地方.

俄耳甫斯是因荣誉而变得神圣可敬的官方诗人.这一天,他的注意力被一个人称公主的非常高贵的女人吸引住了.但是,好多年轻人和烂醉如泥的诗人赛吉斯特打了起来,公主努力想把赛吉斯特拖出这场斗欧,却没有成功.警察的到来使场面更加混乱,赛吉斯特在逃跑过程中,被两个驾着高速摩托车出现在现场的人撞伤了.

公主喊俄耳甫斯,她要把年轻人送到医院去,请他陪她去医院为她作证.但是在路上,俄耳甫斯发现年轻人死了,而且汽车离开了城市.汽车被摩托车手追上后,停在了山顶上的一座木屋前.俄耳甫斯跟着公主,惊愕地看着她弄醒赛吉斯特,带着他进入了他们所在的那个房间的镜子里,然后消失了.俄耳甫斯急忙跟着他们冲过去,但是却撞在玻璃上,昏了过去.

等他苏醒过来,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偏僻的山上,木屋不见了.赫尔比斯,即公主的司机-公主其实就是死神-在车里昏昏沉沉.他把俄耳甫斯送回家,俄耳甫斯的妻子厄里蒂斯正为他的失踪担心,有谣言说,咖啡馆出事以后,是俄耳甫斯让赛吉斯特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俄耳甫斯只想着他看见的那些奇怪现象和公主.他把厄里蒂斯扔在一边,到赫尔比斯汽车的收音机里去听信息,焦急地寻找着秘密.

俄耳甫斯被传到警察局去回答对他的两项指控时,遇到了公主,但是他怎么努力都没法赶上她.他不知道,公主每天晚上都从他房间的镜子里出来,走到他身边...厄里蒂斯怀着孩子.她因为俄耳甫斯的弃之不理而悲伤,决定去把她的痛苦告诉她以前的那些女友,讨厌俄耳甫斯的酒神的女祭司们.但是,在路上,年轻的女人被死神的摩托车手撞到了,也被带进了死亡的神秘世界.

俄耳甫斯通过赫尔比斯知道了这件事情,终于不再去听那些信息-是赛吉斯特发来的-,跟着赫尔比斯,在能够让他们越过镜子的手套的帮助下,进入了死神的领地.他们穿越了一片阴暗的区域,终于到了宫殿,神的审判认为不按命令行事的死神有罪.所有的秘密都被揭开了:公主爱着俄耳甫斯,而俄尔比斯特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厄里蒂斯.

俄耳甫斯获准领会妻子条件是永远都不再看她.赫尔比斯帮助他们遵守条款,但是他们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困难.厄里蒂斯感到她再也找不回俄耳甫斯的爱,于是强迫丈夫看她,以便再次死去.她终于成功了,永远地消失了.

几乎在此同时,诗人们和酒神的女祭司闯进了俄耳甫斯的家,还在指责他掳走了他们的朋友赛吉斯特.赫尔比斯为俄耳甫斯开脱,但是一声枪响,俄耳甫斯倒下了,一下子被打死了.死神的摩托车手挤开到场的警察,帮助赫尔斯特把俄耳甫斯放进了公主的车里.

死神和赛吉斯特在过渡区等着他们.但是,公主把她的爱牺牲给了活人的爱,命令他的助手赫尔斯特和赛吉斯特,救活俄耳甫斯,回到厄里蒂斯的身边.

在影片《俄耳甫斯》里,玛丽亚.卡萨雷斯(注释1)饰演的公主不代表着死神,而代表着俄耳甫斯的死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神,从我们一出生就照顾着我们.这不是别人的死神.我们将看到俄耳甫斯的死神尤其越过她的权利,为了过于人性的目的,毫不犹豫地违抗未知下达的命令.

在影片里,俄耳甫斯的神话可以说变成了诗人的神话.二十年以前,我就用《诗人之血》给出了这个神话的雏形.一个诗人也超越人间的规则,他和他的死神相遇在只会发生的悲剧的不如意的地方.

但是我们猜想,爱情能够战胜某些奇怪的规则.俄耳甫斯的死神做出了牺牲(也就是说俄耳甫斯变成了一个不死的人),俄耳甫斯-厄里蒂斯的混合体忘记了他所遭受阴谋.

俄耳甫斯孤零零的房子,不断地屈服于围着它的善的力量和恶的力量.俄耳甫斯在他做的事情中走得不够远的感觉,促使他不顾一切地从事与魔法一样危险的行为.这种行为欺骗了他,他上了当.

一辆会说话的汽车,司机赫尔比斯,以及仿佛就该粗暴,就该不公平的年轻人的某些幻想,就是在诗人试图与容易到手的成功决裂的时候,在他的身边形成的陷阱.

在影片里,俄耳特里斯不是守护天使,而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自杀后成了俄耳甫斯的死神的一个助手.赛吉斯特是另一个助手,但是唯一的目的是让俄耳甫斯卷进有利于他的死神的计谋的奇遇.一切都在这个模糊的地带进行,这个真空地带,生命停止,死亡刚刚露面的地带.

我想解决那些事先出现的和事先没有出现的问题.总之,意志自由.

我拍一部电影的时候,就是在睡觉,我做着梦.只有梦里的人,梦里的地方才重要.就像在半睡半醒那样,我很难与其他人接触.假如一个人在睡觉,另一个人走进了他睡觉的房间,那么这个走进的人是不存在的.他只有进入睡觉者的梦中才回存在.星期天对我来说不是真正的休息.我努力让自己尽快再次入梦.

在我的影片里,死神不是由一个年轻高雅的女人象征性地扮演的死神,而是俄耳甫斯的死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神,从我们一出生就照顾我们.俄耳甫斯的死神越过了她的权利,因此就成了赛吉斯特的死神,当她问赛吉斯特:"您知道我是谁吗?" 赛吉斯特回答:"您是我的死神."

不真实中的现实主义时时刻刻都是个陷阱.人们总能对我说,这是可能的,或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是否懂得命运的机制呢?我正是想把这个神秘的机制变得有形.俄耳甫斯的死神为什么这样穿或那样穿?她坐的为什么是劳斯莱斯的汽车?赫尔比斯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能够随意地出现或消失.而在其他情况下使用人的规则?这些问不完的为什么纠缠着从帕斯卡(注释2)到诗人的思想者.

自然界任何一个不寻常的现象都让我们困惑,给我们提出有时解不开的谜.我们还没有真正解开蚂蚁窝的秘密,也没有解开蜂窝的秘密.动物的拟态性和斑点,确凿地证明了它们的种族早就思考着如何隐形.我们对此不会知道更多.

我想轻松地触及最严肃的问题,而不进行空洞的高谈阔论.于是影片就成了一部侦探片,既有着神秘的一面,有有着超自然的一面.

我总是喜欢黄昏时分,这个谜语大量出现的幽暗一刻.我认为电影可以出色地表现这种状况,条件是它尽可能不去利用人们所说的神奇.我们越是接触神秘,就越要现实.汽车里的收音机,加了密码的信息,短波信号,电力故障,这么多人人皆知的因素,使我可以留在现实中.

没人会相信一个作者编造出来的诗人.因此我需要一个神话传说中的诗人歌手,最好是诗人歌手,色雷斯的那个诗人歌手.他的奇遇是那么美丽,不需要再去编造另一个.我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渲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跟着神话的节奏.由于讲述者的不同,时间久了,这些神话会产生变化.拉辛和莫里哀做得更绝,直接仿古.我总是建议模仿一个模型.人们正在从因不可能做得一模一样而给它输入新鲜的血液的角度,来评价诗人.

俄耳甫斯的死神和俄尔特里斯指责他提太多问题.从寻找到理解,这就是人的怪癖.

我想让俄耳甫斯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改编到我们的时代,就像我在《永远的回归》里对特里斯唐和伊泽所做的那样.

但是,在改编《俄耳甫斯》时,我想保留神奇的气氛,这种气氛只属于我,并且使《诗人之血》和《美女与野兽》在美国获得了成功.

神奇人物死神和她的助手赫尔比斯,将分别以高雅的女人和她的司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死神(公主)的汽车,一辆在收音机的帮助下会"说话"的汽车,将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就能够表现出会说话的动物的神秘,把这种神秘用我们熟悉的形式来表示.

俄耳甫斯是诗人.但是他得到官方的礼遇,他的荣誉让文学同人有些瞧不起.在影片开始(我坚持使用1949年惊人的氛围)的咖啡馆(弗罗拉咖啡馆)里,人们冷酷地让他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就是在那里第一次遇到了以与年轻的先锋派来往的极为高雅的公主形式出现的死神(他丝毫没有怀疑她的身份).

影片以侦探片的形式开始,并自始至终保持这种侦探片的风格,以便既满足那些只接受影片自己的风格的人,也满足钟情于情节的广大观众.

人们将在电影中看到(毫不放松故事的主线和神话的主线),人物出现在我们的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生与死之间的中间地带,克里斯蒂安.贝拉尔去世前做好了这个地带的整体布景.俄耳甫斯对厄里蒂斯的追逐,死神对俄耳甫斯的追逐,世上的人和另一个世界的人之间相互忌妒;俄耳甫斯到死人那里找妻子,又一次失去了她,死神为了分开这对夫妻,做了另一个世界没有命令她做的事情;另一个世界对死神进行警告;死神受到了审判,她最后作出牺牲,把这对夫妻相互还给对方,因而被地域里的警察抓住,以上所有的这些完全不真实的行为为被一部现实主义影片的严谨连在了一起.每一组镜头,每一个场景都以喜剧的,悲剧的,或奇怪的插科打诨的形式出现,这就使我可以保持我诗人的风格,而从不放松贯穿故事始终的线,这对激起观众对超越他们日常的平庸的东西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电影文摘》第9期,1950年)

注释1 玛丽亚.卡萨雷斯(Maria Casares:1922-1996)原籍西班牙的法国女演员.

注释2 帕斯卡(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3 ) 收音机中传来诗歌

《奥菲》是考克多的三部曲中情节性最强的一部。正如主角与片名所示,它讲的是古希腊神话中手持竖琴的歌手奥菲的故事。在神话中,奥菲因为歌唱而忘记了他的妻子,使得妻子被冥王掳走,他下到地域,要求带回妻子,冥王答应了,但是要求在回程中他不能回头看妻子,否则将会永远的失去她。结果当然是奥菲没有能够抵御心魔,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从表面看来,影片颠覆了神话的情节。在影片中,漂亮的女死神爱上了年轻的诗人奥菲,用诗歌把他掳到了身边,并且杀死了他的妻子。相反,奥菲的妻子反而是一个不那么招人喜欢的角色,她扮演着攫夺诗人灵感、与世俗合攻围剿诗人的不光彩角色。但是,选择是困难的,奥菲无法在死神与妻子中选择一个。所以,最后死神放弃了竞争,神奇的让时光倒流,让奥菲回到了妻子身边(或说让妻子回到了奥菲身边),人间的世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在阴间,死神和她的助手却面临着无法逃避的严厉命运。

在这一部中,考克斯发挥了《诗人之血》中镜子的母题,镜子成为一个主要的意向,它沟通着不同时空状态下的两个世界,只要凭借死神的手套,就可以随意穿行。镜子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含义,比如拉康的婴儿,就是通过镜像认识自身,从而完成镜像认同,跨进想象界,造成了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异化。在片中,所有的镜子都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死神可以从所有的镜子中随意进出。这其中隐含的意义,可能是说,死是存在于生的每一个自我关照之中。所有对死亡的探索就是探索自身的内在世界,而死亡也是内在于自身的。

从镜子隐喻,我们可以重新考察影片中奥菲与两个女人的关系。爱恋奥菲的死神(或说奥菲爱恋的死神)来自镜中世界,而镜中的世界,就是对自身的想象与发掘。善于嫉妒,甚至可以说有些俗气的妻子,是外部世界的表征,清醒状态下的她,是无法理解镜中世界的,甚至于从镜中复活以后,她也完全没有感觉。所以,现在就有了一个虽然经过变形,但本质却没有什么改变的奥菲故事:妻子攫夺了属于死神的奥菲,貌似强大的死神要从妻子手中把奥菲夺过来,她采用了种种计策,甚至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但最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她放弃了奥菲,永远的失去了他,自己走进了不知名的所在。

对故事层面这样的解析不免会有些牵强,到底片中的艺术家是奥菲而不是死神,虽然奥菲看起来创作已经衰竭。回到我们讨论的关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话题。奥菲灵感的来源是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而收音机播放的是来自死亡的信息,或许,所有的诗人都不过是在重复一首大诗,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重复同一个艺术作品。但即使是这样,诗人仍然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他可以征服死亡,可以从死亡中复活。

死神无疑是片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形象。她面无表情,眼角妖娆地上翘,鼻翼和薄薄的嘴唇轻轻地颤动,前额光洁,头发一丝不苟,一身玄装。与伯格曼《第七封印》中那个脸色苍白,毫无表情,象征着审判与预定命运的死神比起来,这个女死神象是一个既背叛了人又背叛了神的普罗米修斯,是有着炙热的内核的冰川,在隐忍中释放着极大的激情。结尾,她和助手被带走,巨大的废墟中雾霭沉沉,他们消失在一个口内,巨大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转瞬又消失,悲怆的气氛笼罩了一切。

单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奥菲》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电影了。相对于《诗人之血》来说,导演的技术变得娴熟,对电影语言的掌握比较出色,有些小小的细节让人觉得就技巧来说都还比较有新意。一是死神用汽车把奥菲带到自己的城堡中去的路上,汽车开过一个铁路道口,然后画面是从内部奥菲的眼睛所看到的汽车前窗,巧妙的用负片的手法制造出玻璃的反光效果,让人觉得这不是普通的旅程,而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旅行。二是死神的助手第一次到奥菲家跟奥菲的妻子谈话,采用的是小角度俯拍的镜头,两个人都处于画面当中,通过构图让人产生受到控制的感觉。三是死神准备把奥菲的妻子带走,走进奥菲房间的镜子的时候,一束没有光源的高光照在死神的衣服上,黑色的衣服竟然反光成了耀眼的白色。

 4 ) 奥菲斯地狱之旅对话节选

赫:看看时间,手放在前面,也许你很害怕?但这是个镜子
奥:在里面我看到了一个不开心的人
赫:你不需要明白这一切,你只需要相信
奥:我们在哪儿?
赫:生命是漫长的死亡…
这是一个无人的国度
这里是人类的记忆
还有他们毁灭的信仰
奥:世界上的每一面镜子都通向这里吗?
赫:我想是的。不要以为我知道的比你多,快点,继续走
奥:很难跟上你
赫: 你在移动,可你是静止的,我却不同
奥:为什么这些人在这里游荡?他们还活着吗?
赫:他们自己这么认为,这已经成为了习惯
奥:我们要走很远吗?
赫:你说的语言在这里毫无意义
奥:没有风,为什么你看起来像是顶着风在走?
赫:“为什么?”总是“为什么?”

 5 ) 无惧欧律狄刻的命运

诗人

奥菲斯备受死亡与不朽的威胁,因死亡诗人成为雕像因而不朽,奥菲斯写诗却只出于内心的需要。作诗,即是聆听来自另一世界的讯息。死神与妻子对奥菲斯的争夺即是超凡与俗世之于奥菲斯的抉择。手套是通向另一世界的介质——于是诗人之手、画家之手和音乐家之手恒常向着死亡开战。人们对奥菲斯的爱恋与诋毁多出于同一种欲望,嫉妒不过是另一种爱的形式……

冥界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为什么,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原因与结果。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能与几乎,一切都被绝对的确定性所支配,就像我们的潜意识之于我们的那倍让我们感觉奇妙反常的梦。“生命只是长久的死亡。冥界是由人们的习惯和记忆堆积而成的废墟。没有比形成习惯更容易让人习惯的了。在这儿语言没有任何意义。”活着,不过是长久的忍耐。福克纳如是说。

悲剧性与宿命感

在这个世界里,谁也没有权利去爱……人只有一次又一次地被审判。奥菲斯因其才华受死神青睐因而要几次与死亡周旋,死神因其爱奥菲斯而不让其死亡。死神也逃不开爱者的宿命。奥菲斯被罚不得再看欧律狄刻一眼,被迫在死亡与远离间作出妥协。人若为维系爱情必须放弃客体以不致客体死亡(并非只是字面意义上的,也包含分离)。这个世界的爱由谎言、面具和伪装构成,人们为了保持长久、完美和神圣的爱只能选择让客体逃逸,依靠自我主观的想象维系,换言之,恒久地爱某一特定客体必须要求对象的不在场,而对象不在场又遑论对某一特定客体的爱呢?因此无权去爱的宿命在此处被推演至极致。人们又因其深爱欲了解对象,大致形式如下:

爱你——看你——爱的死亡——不看你——让你讨厌

出于保护客体的需要与维系爱情的想法奥菲斯需要与欧律狄刻保持距离(或许是另一种拥有的形式),而出于绝对热烈的爱情又推动主体想要了解、接触客体,若如此又会导致爱情的死亡与客体的远离。

你在任何世界都没有权利去爱。重复一遍。

 6 ) 镜中穿梭的时空拉锯&2.5空间的推回重演

23年的大光明法影展 第一场看重的就是这部《奥菲斯》。 海报是一个方面,内里的剧照也更加吸引我(大概就是一种奇妙磁场),果真看了以后非常喜欢,整体的评价就是:忘掉全场一直在伸脖子/歪脖子(前面的脑袋特别高),内心满满都是:结束之后立马check下一场(奥菲斯的遗嘱)空位,我一定要完成系列套装!

——以上种种,导致看完后完全没有回顾剧情/内容细节,铺陈都展开为抽象的感受了;在回家补《诗人之血》(三部曲的1)看到镜子的时候,一下子回想起这部影片在观看时营造的流畅体验。 注:本人漏掉了开头五分钟。

按时间推演 就是:一个相貌英俊的celebrity Orphee,在咖啡馆与朋友见面时,突然发生一场争斗引发的命案。现场混乱很快吸引来了警察。现场取证,挨个儿查验身份,Orphee很快因为身份被陪笑,成功混入吃瓜群众。|此时镜头切换到冲突的焦点处:黑衣男对无名诗人暴力相待,一个面容姣好的夫人着急地上前去担保;诗人失去生命体征后她还主动让大家把他抬上自己的车,着急地要送去医院。临关门时,夫人从人群中叫住了Orphee:“嘿,快来,需要你帮忙作证。”——以上就是开头的全部,看起来很正常,制造了冲突、产生了疑惑,接下来就是一层层揭示谜底的剧情展开了。

对,看到这里,很像一个寻常的剧情片,甚至是悬疑/推理片的走向;但这样,奥菲斯就不会登上法国奇幻片榜。所以,一切都在 夫人(后面会跟随电影称呼变成“公主”哈哈)命令车夫“老方向开” 发生了看似细小实则巨大的变化。

在公主的别墅里,惊异地发生了“起死回生”、“飘浮穿镜”等多重奇观(而我当时想的居然全是:噢给奥菲斯的香槟会不会有毒呀,可能还是抽卷烟更加安全些毕竟高温加热过),还有男主奋力敲打光滑镜面但就是毫无反应的场景(我笑了)。那个穿越到沙漠睡着的场面(后来想应该是为了营造这一切都是梦的感觉)让我想到了不久前看的《福尔摩斯二代》(超级经典的场面调度,但应该算是同时代作品)。

以上都是铺垫;后续发生的事情都是基于这一层小小的“管窥”而展开,包括神奇司机大放异彩,RR车的广播,异时空的穿梭,等等等等,一切都是以“镜”为容器(看1的话会发现在这里就有做一些尝试了,但2中的镜面穿梭,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运用方式,都更加自如,融入到整部作品中,贯穿始终(包括逆时空的超能力)。【据说镜面是有一种特殊隐喻的,这个等查资料之后来补上】。

叙事手法上还有一点特别精彩的部分,就是——一直称呼公主为“奥菲斯的死神”(且她常常在夜晚出现,在二人房间中穿梭(我常以为是要夺走奥菲斯生命…但是在犹豫啥呢),却在奥菲斯本人沉迷电车广播,靠无名诗人的无线电广播,来获取一些「来自外太空的灵感」(就是说奥菲彻底被公主拿捏住了哈,喜好完全摸清)

//TBD

 短评

7。奥弗尔斯教果真影响深远

7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1/1/2006 7:40pm bc

12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爱情能让死神也为之不顾一切。我又相信爱情了。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法国的聊斋就是不如中国的!

20分钟前
  • 欢欢
  • 还行

好萌……

21分钟前
  • iceman
  • 还行

摄影很美,演员也很养眼,尤其是男配。

23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奧菲斯三部曲

2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特效美轮美奂,寓意庄重诙谐,可载入影史经典的魔幻文艺奇片

28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50年代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电影之一,寓言式的宏大配上法国人独有的浪漫,让这部电影充满庄重和古典美。前半段主要探究死亡,那么后半段更是对超越生死爱情的歌颂,公主于结尾处迈向牺牲的深渊,彰显了人格的光芒。在一段极具普世意义的故事背后,寄托了人类对战后美好未来和人性的向往。

33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top 100 nominee

38分钟前
  • Nightwing
  • 力荐

世界,神话与激情在沸腾,然后被凝定在一祯祯让人窒息的镜头之中。

41分钟前
  • 王璞一零一
  • 力荐

史上最强同性片。

46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力荐

09.11.30 电影课观看。

5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迟来的补课,一切的起源。

51分钟前
  • TWY
  • 力荐

比较几十年前奥尔菲的超现舞台剧版本,电影版显然被情节剧化了.我还是更喜欢20年前的诗人之血.不过仍然棒到无可挑剔.尤其是科克托的前姘头Jean Marais,实在太帅啦!!!啊啊这个电影海报---Marais伏在他的水中倒影上---还被THE SMITHS用来作了单曲THIS CHARMING MAN的封套

55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现在来看这种特效构筑的梦境依旧让人觉得魅力无穷,可能正是因为那种原始质朴、无惧穿帮的剪辑技巧魔术和影像形式拼贴既有实验式的艺术胆识,也有原生的、直接的象征符号/意义。在这个被象征符号所包裹的奇幻电影之中总有片段式的情节剧式流俗,一直在赶着想把这个故事讲完,将所有人物直接都连上感情和叙事的功能线。另外好像指涉太多内容,覆盖太多人物和身份,触碰了太多主题,从电影主干能够生发开去但难枝繁叶茂。但实在不论是不是改编自神话长诗,主故事以及叙事方式仍然太迷人,源于所有物件都装载了多重内容,并且互相嵌套,承担了解梦的线索。死神与奥菲斯的爱情故事,浪漫炽热得好像顾不上逻辑。

60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又见多情死神,比第七封印还早了七年。原来导演臆想的另个世界亦是断壁残垣。

1小时前
  • 阿廖沙
  • 力荐

诗人之血的剧情版,希腊神话的时代演绎。考克多其实拍的还是一个尘嚣飞扬的俗世故事,但是考克多毕竟是绝世才子,又把故事讲的余韵非常。“生命是长久的死亡”,从镜子到镜子,从爱到遗忘。

1小时前
  • 鬼腳七
  • 推荐

镜子是一扇门,总有人从里面逃走~

1小时前
  • Over5
  • 推荐

摄影

1小时前
  • 南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