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十日谈1971 剧照 NO.1十日谈1971 剧照 NO.2十日谈1971 剧照 NO.3十日谈1971 剧照 NO.4十日谈1971 剧照 NO.5十日谈1971 剧照 NO.6十日谈1971 剧照 NO.13十日谈1971 剧照 NO.14十日谈1971 剧照 NO.15十日谈1971 剧照 NO.16十日谈1971 剧照 NO.17十日谈1971 剧照 NO.18十日谈1971 剧照 NO.19十日谈197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54

详细剧情

  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影片取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著名小说集《十日谈》,帕索里尼从中挑选了8个(亦有说10个)发生在那不勒斯等意大利南部地区的故事进行拍摄(原著中以佛罗伦萨地区故事为主),这些故事大多以揭露教会虚伪丑恶本质为宗旨,并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性解放的肯定态度。  原著《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它以十四世纪黑死病横行的时期为背景,通过十位青年所讲述的一百个故事,大胆鞭挞了当时天主教会的种种丑行,表现出平民阶层追求自由、摆脱宗教束缚的渴望。这部现实主义风格明显的作品堪称欧洲古典文学的杰作,被后人誉为和但丁《神曲》齐名的" 人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后期崛起的导演帕索里尼,延续了自己六十年代以古代神话题材警醒当今世人的创作路线,以相对通俗化的手法连续改编拍摄了《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和《一千零一夜》三部古典名著影片,合称"生命三部曲"。因为这三部影片中裸露镜头较多,又采用了较为通俗的娱乐片路线,有的电影学者也称之为帕索里尼的"色情三部曲"。对此帕索里尼本人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观点:"我向观众表现的是整个世界,封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情欲极其深刻而狂热地起着支配一切的作用。……我要推出这个世界并且说:你们可以比较一下,我要向你们表明,我要向你们诉说,我要向你们提醒。"

 长篇影评

 1 ) 《十日谈》:往昔即当下

请勿转载

Colin MacCabe / 文 歧义学 / 译

当帕索里尼决心将薄伽丘的《十日谈》进行改编时,很明显,他的政治/意识形态之路已经走到尽头。此前的三部作品中的其中两部:《定理》(Teorema 1968)、《猪圈》(Porcile 1969),对资产阶级的刻画已经远远超过任何精神或意识形态救赎的层面。左派们确信全球性革命迫在眉睫,帕索里尼发现学生运动与资产阶级一样根深蒂固,他从中看不到一点希望。他曾说过,如果他不得不在中产阶级学生与工人阶级警察的街头火拼中选择支持其中的一方,他的同情心将会与来自贫寒家庭的警察们同在,而非娇纵的富家子弟。

对既有秩序与学生***的彻底灰心丧气,帕索里尼在《猪圈》中已有清晰的表达:让-皮埃尔·利奥德(Jean-Pierre Léaud)饰演惹是生非的德国富家公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Anne Wiazemsky)作为他战斗力旺盛的女友。在选择利奥德和维亚泽姆斯基扮演角色时,帕索里尼明显是在对戈达尔的《中国姑娘》进行改造;这两名演员在《中国姑娘》中出演,影片宣告了毛主义文化***开始为左翼学生代言的新希望。然而帕索里尼的影片并没有传递出任何希望。资产阶级与他的对手们都来到死胡同,象征着利奥德的命运:被猪们吞食。

不久,出于对三个中世纪文本进行改编的热情,帕索里尼放弃了之前对现代生活深入肌理的探索。他的这般举动,似乎是彻底的向右转。对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来说,中世纪是一个尴尬的节点,它被夹在闪耀着古希腊罗马荣光的古典时代,与欧罗巴政治统领全球、理性战胜迷信的现代世界之间。从全球工业化开始,中世纪被视为是资本主义之前一个时期的代表(T.S.艾略特所处时期是著名代表),此间人们依靠天性维持人际关系,尚未被金钱所荼毒;被广泛认可的信仰体系作为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保障。必须指出的是,帕索里尼的愿景与这幅保守幻景截然不同。《十日谈》(The Decameron 1971)给我们展示的是在文艺复兴中被文明进程摆脱的呕吐、放屁、交媾的身体。但这与任何对中世纪的精确描述如出一辙,在罗马博尔加陶(Roman borgate)还有棚户区(shantytowns),帕索里尼觅得情爱以及他最终的死亡。帕索里尼通过他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谈》(1971)、《坎特伯雷故事集》(1972)、《一千零一夜》(1974))与自己的早年时代联系起来,但并不是简单地重返过去。他醉心于在全盘商品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以外找到一个新世界,一个肉体的世界。通过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意大利破落户,第三世界)移植到中世纪文本,帕索里尼希望塑造一个替代物,取代更令他作呕的当下。

他的第一个灵感来源是《十日谈》,讲述了十个年轻贵族逃离瘟疫肆虐的佛罗伦萨来到乡间避难的故事。为了消磨时间,在十天里他们每天分别讲十个故事,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这本书成书于十三世纪五十年代,是现代欧洲奠基性文本之一,使用的是当时不入流的意大利语,而非文化上被认可的拉丁语。帕索里尼在改编时进行了简化处理。首先,他完全抛弃了整体框架,将我们置身于一个流动的世界,故事间相互融合,有时被场景打断,有时则行云流水。影片正式被分为两部分。以《十日谈》的第一个故事开篇,顽劣的Ciappelletto在临终床上忏悔,说服神父相信自己是一个圣人。这个故事并不像薄伽丘所讲述的独立故事,而是将书中的其他故事融于其中,当中有两个显而易见:马塞托(Masetto)与修女们的故事,他假扮聋哑人以混进女修道院;Peronella的故事,由于丈夫提前回家打断了她偷情,她将丈夫诱进大陶罐中以便她继续偷情。

(帕索里尼绘制壁画)

在Ciappelletto死后,电影转向了帕索里尼,他在电影中以画师的身份登场,作为“乔托(Giotto)最棒的学徒”,[1] 他受修道院的委托南下工作。在后续故事的叙述间断中,他通过绘制壁画给予相应评论,构成了影片的第二部分。在拍摄绘制壁画的部分,电影在设置脚手架以及绘画颜料方面遇到复杂的技术挑战,但艺术家团队仍创造了一个与电影中世纪世界类似的电影场景。帕索里尼对电影的“中世纪主义”理念在形式、内容上与乔托的理念都趋于一致。在透视法被数学化之前,乔托已经开始他的绘画生涯,对他来说,透视法仅仅是众多方法绘画之一。帕索里尼试图使用由透视法主导的技术(电影制作)来创造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蒙太奇。如此一来,我们所观看的电影就是一幅壁画。

帕索里尼创作《十日谈》的自由没有由于对故事框架的削减或者从一百个故事减少到十个故事而有所限制。他也变更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从佛罗伦萨来到了那不勒斯。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将薄伽丘设定为国家标准的佛罗伦萨托斯卡纳方言,替换为不受眷顾的那不勒斯方言。帕索里尼的第一首诗是用弗留利语(Friulian)写成的,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一种意大利语言支配其他语言是他永恒的创作主题。同样地,他坚信在这个国家当中,北方统治奴役着南方。如果佛罗伦萨代表着他发自内心憎恶的统治资产阶级,那么那不勒斯则代表了富有希望和生命力的未开化下层阶级。

(卡特里娜与里卡尔多)

为了与地点的更变保持一致,薄伽丘的故事也被赋予阶级转变。《十日谈》中涉及到国王与贵族的故事被排除在外。甚至连里卡尔多(Riccardo)和卡特里娜(Caterina)这对仓皇失措的情人被逼婚的动人故事,也被改编。卡特里娜的父亲在薄伽丘的故事中乃是一位骑士,而电影中的他成为一名商人。与此类似,在《伊莎贝拉,或者罗勒壶》(The Pot of Basil)中,被哥哥们残忍杀害的伊莎贝拉的情人,本是一个意大利北部人,在这里成为一个西西里人。

(牙齿)

这些线索阐述了帕索里尼使用的调色板是如何的绚烂缤纷,但影片的魅力和生命力不仅仅倚赖于这些常识。低估这部影片乃至整个三部曲,低估导演再造中世纪生活的努力而不仅仅是一次展示,那将会是一个错误。影片的核心是对自觉的前现代身体进行描绘。观众能从《十日谈》中提取两个细节:牙齿和性。银幕上呈现的面孔,总是过于正面,以至于观众无法忽略人物所处的,是一个牙齿矫正医师和牙箍尚未出现的时代。残缺不齐的牙齿把观众带回那个早已远离的世界。同样地,性没有展现出浪漫或者高雅,而是影片中人们并未自知的浅显与纯真。正如花园中的修女们怀揣心思,想通过简单的直接接触,从聋哑园丁身上探索肉体的欢愉。

《十日谈》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首部影片,它召唤一个没有资产阶级虚伪和资本主义剥削容身之地的世界。正如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帕索里尼所饰演的乔托的学徒喃喃自语,陷入沉思,意欲实现理想图景。

注: [1] 乔托(Giotto),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

 2 ) 《十日谈》——中世纪短篇情色集

在新华书店还繁荣活跃在城市的重要一角时,我童年时的许多书都是在那买的,其中就包括这本连封面上都画着令人面红耳赤的春宫图故事集。所以说人的思想真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得猥琐,小时候只觉得这本书里故事真多,封面上看起来是浮雕般的绘画风格很有逼格,而长大后回想起来却惊觉对于那时的自己分明是本小黄书。男男女女为了性爱和金钱而互相欺骗,而真挚的感情总是迅猛的难以置信。其中玛格丽特割下了心爱男人的头颅养藏在花盆里的故事最为令我心动,在不知寂寞为何物的年纪,我先读懂了爱情的凄婉和纯粹。

在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中,构图工整摄影似油画布景华丽出场人物繁多。《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结构严谨好过于《十日谈》,但《坎特伯雷故事集》对性爱的讥讽和玩弄性质让它不如《一千零一夜》里对真情实感的歌颂。三个故事都从嘈杂的集市开始,鼎沸的人声是世间唯一无需翻译便能听懂的语言,买卖大概是人类天性中唯一特别于其他生物的行为,而由此催生的欺诈、虚荣、伤害、杀戮构成了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老百姓的日常起居到宗教传播,从一个不经意的回眸到国家几度变更,生活可以荒诞不经笑料百出,也可以严肃正经默默反抗,一切看起来不正常的才是世界本身。用恶趣味对比世间的毒辣伪善,就好像真小人和伪君子的斗争。

影片并未采用原作中男女讲故事的方式展开,而是直接拼接了数个不相干的小故事,难免有时让人感觉无头无尾哭笑不得。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分贵贱好坏的,不论新奇的骗钱方式还是匪夷所思的骗奸伎俩都格外生动有趣,对鬼神的笃信也让数千年的生活蒙上了奇妙又哀伤的氛围。教堂墙上未完的壁画让那片空白在神学氛围中有了理性和烟火气息,任何故事都好像没有结局,任何故事都可以有任意一个结局。

电影翻拍了花盆养藏情人头颅的故事,可喜的是杀死妹妹情人的兄弟没有再偷走这个花盆。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想象那个可怜的王后日日泣血寻找自己花盆的模样,有幸在电影中,他为为她低到尘埃里,开出一束花。

未成年男女偷情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年前来各地多数父母对于有钱女婿往往会持宽容态度,奇怪的是成年女人总是抱怨自己并未从婚姻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然而当自己的女儿面临出嫁的难题时她们却只能将问题归结于贫穷。

故事的结尾是神性的,与《坎特伯雷故事集》恰然相反,《十日谈》的结局让上帝圣母等一众天使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来访的新人,一派肃穆气氛;而《坎特伯雷故事集》用地狱嘲弄了不尊神的伪神父,让恶魔的菊花喷射出无数的布道者,好个恶趣味横行。

 3 ) 后新现实主义时代的大师



单就思想性的深度以及影响来说,恐怕欧洲很难再有另外一人能出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之右了,可以这么说,现在世界影坛的那些现实主义大师,恐怕难有一人能逃出帕索里尼的阴影,能超脱他的批判思想的影响。准确的说,我在这里要谈的并不是《十日谈》这部电影,而是帕索里尼这位极富传奇性的意大利“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大师级导演。



《十日谈》,如果大家中学时学过的历史知识还没完全原样奉献给老师们的话,那么刚看题目你们就能够知道,这是一部改编自中世纪著名作家薄迦丘的同名名著的电影,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系列的开山之作(另两部为《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这三部作品因为裸露镜头大多,所以也有称“色情三部曲”的)。原著中有一百个故事,帕索里尼从中精心逃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八个,其中有装成哑巴居心叵测地混进修道院的男人忽然开口说话,被修女当做是上帝赐给她们的男人批判神职人员伪善的讽刺喜剧;有女人爱上男人而女人的兄长因为两人社会阶层的不符最终杀害男人的爱情悲剧;有女人把自己丈夫骗进酒桶然后就在酒桶旁边和人通奸的道德批判之作;还有几个人同时发现宝藏处心积虑想独吞宝藏最后却落个同归于尽的下场对丑陋人性进行最深刻讽刺鞭鞑的轻喜剧....在影片里帕索里尼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欧洲一幅巨大的世俗风情画,无论是服饰,语言,面貌,动作,还是风土人情习俗礼仪,这部看似粗糙的影片处处可见导演的匠心独具,而其对人性劣根性的揭露批判在影片中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深刻,这部片子可以说在其之前的世界影坛是毫无二例的,在其之后的几十年间也鲜有能与之比肩者。在影片的最后帕索里尼一反影片之前的写实主义风格,插入但丁《神曲》中游历地狱的那段故事,以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地狱的煎熬和疯狂,给人以视觉感官双层面的无比震撼,借以对这个时代日益衰败的人文精神和没落的世俗道德,同时也是对整个人类的前程命运,表达无比焦虑的担忧并敲出最为警迫的钟声。在片中帕索里尼采取了最为原始的拍摄手段,采用非职业演员,毫不约束的放任演员的自我表演,进行室外拍摄实地取景,对电影配音不加修饰采用原声,更谈不上配乐;最为打破禁忌的是片中对情色描写丝毫不加掩饰,采取赤裸裸的白描手法,片中甚至出现对男性生殖器官的特写镜头。这些风格在其之后的系列影片中可谓是愈演愈烈,最后在临终大作《萨罗》一片达到了颠峰极致,向人类生理道德的最低线发起猛烈进攻。



在我们探讨理解某一个导演的思想和追求之时,往往不外乎有两种情况及手段。一种是由外及里,即先来研究琢磨这个导演的作品,再从作品本身归纳出结论,从而印证导演本身的思想,这在当代影坛有很多实例,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就一直认为与观众交流的应该是他的电影,观众应该从作品去了解导演本身,在他的电影专著《雕刻时光》里他就曾说到:“电影导演与观众接触的方式乃是电影所特有的....我已经说过,个人的偏见必须隐藏起来:展现个人的偏见也许可能给一部电影带来立即的议论话题,但其意义亦将局于那种短暂的效用。”而第二种就是由里及外,你得先了解导演本身的思想和信仰,知道他的成长背景,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导演的作品,毫无疑问帕索里尼就是这其中最典型者。在他的电影里,观众很明显就能感觉导演本身的立场和情绪,知道他向往追求的是什么而憎恨的又是什么。对于无比信仰共产主义的帕索里尼来说,他的爱憎是很明显。虽然纵观帕索里尼一生,单纯的用“共产主义者”一词来形容恐怕是不尽然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始终是站在处于社会最低层遭受那些资产阶级无尽压迫的穷苦人们一边的,他自己也曾多次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爱憎。虽然帕索里尼穷其一生的抨击对象就是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小资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但是很不幸的是,他自己就是出身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关于这一点帕索里尼一直耿耿于怀深以为耻:“我同莫拉维亚和贝尔托鲁齐一样,是个小资产阶级分子,也就是说,是个狗屎蛋。”或许帕索里尼天生注定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的出身和他的信仰之间,也体现在其成名之后。他一生最为痛恨的,也是在自己电影竭力批判抨击的对象就是社会中产阶级,然而他所面对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自己拍出来的电影,为他所同情的社会底层人们既没有条件观看,也不具备理解的能力,反而成为那些中产阶级的消费对象,为自己的敌人所津津乐道。影片《十日谈》拍出之后的卖座程度就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那些小资阶级对他的电影可谓是趋之若骛,一时竟开时尚之先河,把讨论他的电影中那种狂乱恶俗引为时髦。这对帕索里尼来说,既是始料未及的,也是深以为耻的。在他身上所有的矛盾混合中,恐怕这才是他最根本也是他最为痛苦的。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及小说家,在上文我已多次提到“矛盾混合体”一词,纵览帕索里尼一生,除此之外的确恐怕很难再找出另外一个比它更准确的词了,这一点在世界影坛是公认的,每当人们提及他,想到的第一个词每每就是“矛盾”。上文已说,他出身于意大利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法西斯军官兼酒徒,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反对墨索里尼的农妇。他自己多次强调自己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年轻时就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然而49年他却被意共以“同性恋”为理由将其开除,关于这点他从无怨言,始终以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为豪;自诩是革命左派,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他却声明自己是站在警察的一面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运动革命”仅是社会小资阶层一种毫无目的的茫然冲动,而警察才是“穷苦人的儿子”。他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曾带来极大的争议,在早期电影中,他因《软奶酪》一片被控“渎神”坐了两个月的监禁,片子本身也只放映过一次就被永远禁映,但是很快两年后他在《马太福音》一片中又因把基督描述成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以无产阶级革命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圣经故事而获得天主教电影大奖,但片子却遭到了当时几乎所有“进步”左翼分子的强烈抗议。帕索里尼在其后曾把这部片子和《十日谈》类比:“这两部影片的风格和理念完全无分軒輊──只不過性取代了耶穌基督的位置。”



帕索里尼早期作品多以神话故事和古代传说为蓝本抨击着庸俗的社会风气,但在中后期他开始不满足这种以暗喻的方式进行对抗的手段,开始变为直接攻击他所憎恨的社会中产阶级,《十日谈》就是他这类作品的最早范例。在这些影片中,“性”的位置是非常明显和重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强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异化统治的政治抗争手段。”“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在这一点上他和中国作家王小波十分类似)。在完成“生命三部曲”之后的1975年,帕索里尼拍摄了他作品里最为震撼的,在世界影坛也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影片《索多玛120天》,影片改编自法国臭名昭著的情色作家萨德的同名原著,在片中他以最为暴力血腥的镜头将人性中最为黑暗阴影和讳言的一面暴露于普天之下的观众面前,将人们禁之若蝉的话题堂而皇之摆上了桌面,片中充满对扭曲变态事物的特写镜头,其中包括暴力,强奸,鸡奸,乱伦,群交甚至吃屎。毫无疑问,影片刚一出来既遭到全世界的抵制,在所有国家无一例外遭禁,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部影片,却屡屡被人们提及而无法被记忆所遗忘,在那些电影研究者的书里,这部电影仿佛是一块横亘在大道之上的巨大石头,永远无法漠视绕过。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最终绝响,在这其后万圣节的前夜,帕索里尼的伤痕累累的尸体在罗马的郊外被人发现,消息传出,整个欧洲文艺界为之震动,他的朋友,学生,以及崇拜者们,其中包括萨特,贝尔托鲁奇和罗兰·巴特等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尊称他为“圣-皮埃尔·保罗”,而帕索里尼由此也成为电影史上第一个为之献身的人。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个导演,同时也是一个颇具名气的诗人和小说家,早在50年代他就曾创作反映他早期在罗马贫民窟一所中学任职时低层人们生活的小说《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并也涉足剧本,(贝尔托鲁奇的处女作《死神》就是出自其手),50年代末他又出版了诗集《葛兰西之烬》及小说《暴力人生》,使其位居最伟大的当代文学家之列。他因其电影,文学内容不良被起诉达三十余次,而比他晚辈的电影大师贝尔托鲁奇,费里尼,波罗格尼尼等人就曾深受过他的影响。

 4 ) 观后随感

不好看

首先是后期配音,一开始听很突兀

每个小故事都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只是很勉强的把情节交代一下,让人勉强能看懂

打着情色的旗号露的也不多而且都很丑

拍摄也很业余,一直只会对着人脸拍

演员演技堪忧,配上大头贴式的拍摄,让人看着颇为尴尬...

看过原著,夜莺修女院大缸几个故事都有点印象,不过拍出来和当时脑补的感觉差远了有种梦想破灭的感觉...有些故事不记得了,不过不影响观看

画师那件事大概是导演加上去的吧,意义不明

最重要的,《十日谈》原著里面最核心的人性解放色彩没有在电影里有太多体现,不得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综合二星吧,把原著拍成电影的设想加一星,三星

最后,问题来了,1971年的人都不刷牙的吗?好像没一个演员的牙是好的。造型奇异的裤子是复原《十日谈》原著里面的?那裤子确实令人耳目一新。真的没有经费吗?女演员太丑了...

 5 ) 影片中出现的小故事汇总

故事1:拿着钱来那不勒斯买马的小伙被自称姐姐的骗子团伙盯上,在“姐姐”家上茅厕却掉入陷阱,想拿回钱却发现整个社区都是团伙,只好作罢。后来碰到盗墓二人组,被威胁进入主教棺椁中拿出珠宝之后被关死,后来凭借小聪明带着最值钱的戒子逃出。

故事2:小伙听说修道院的修女都饥渴难耐,自己假装成聋哑人进入修道院打工。修女们都欲求不满使得小伙连休息片刻的功夫都没有,一气之下承认自己不是哑巴,为了云雨才来的修道院,谁知秀女以为发生了奇迹,把小伙奉为神明。

故事3:女主人在老公外出期间与男人私会,老公突然回家,她以这个男人是来买罐的为借口让老公如罐清洗,就在此时还不忘与男人成长,一边成长一边指挥老公好好清洗。

故事4:教会派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去北方讨债,在受到以放高利贷为生的兄弟俩的盛情款待后中毒即将身亡,他们找来牧师让其忏悔才发现此人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行,罪犯死后被裹着白布纯洁无比,虔诚的人们纷纷前来抚摸。

故事5(穿插故事):一伙人向同样在避雨的老农吹嘘他们其中一人是著名的画家,他们正在赶往那不勒斯,并向老农借了旧衣服遮雨。其实这个人(帕导)只不过是一名彩绘工人。

故事6:女孩为了与情人幽会,假称自己怕热让父亲把床安置在阳台。晚上男孩如约而至,两人几番云雨过后酣然睡去。早上女孩的父母发现了裸睡在一起的二人,因男孩显赫的家室,父母当场以威胁杀死男孩为名为二人举行了婚礼。聪明的父母终于钓得金龟婿。

故事7:富家女孩与身份低贱的学徒幽会被女孩的三个哥哥发现,三人将男孩带入郊外,途中与男孩称兄道弟玩耍甚欢,却最终将其杀害。晚上男孩的鬼混来见女孩并将自己的不幸告知。女孩第二天将男孩头颅带回并埋在了花盆里。

故事8:老汉从市集带回一个自称能把女人和驴子互换的牧师,贪心的女主人为了卖驴赚钱恳请牧师施展法术。牧师一大早要求女主脱光光并对其上下起手,正当他在为女主安”驴尾巴“的时候,老汉连忙叫停,谁知占尽便宜的牧师却说,你现在说话了法术就不灵验了。

故事9:男子不听好友的劝告终因纵欲过度而亡。死后男子灵魂来到好友床前,告知其死后的总总。好友在得知性爱在身后审判并不是罪行以后立即跑去和自己的情人幽会。

剧本来自西方文学经典 十日谈 这个大IP,固然情节不会太差,并且故事具备文学的最高价值---批判,电影的主线意义也就不会太差。败笔就是非专业演员由于0演技,导致表演经常把剧情带跑偏,让不熟悉原著的观众容易一头雾水。鉴于本片对名著的科普意义还是推荐观看的。

 6 ) 帕索里尼成为祭品

帕索里尼《十日谈》

2/13/2010 12:27 PM

吴昊昊


帕索里尼成为祭品

片中帕索里尼饰演画家。简单而深刻:经过思考与观看外在世界,努力的与助手们完成宗教画。同时也注定着帕索里尼孩子的死亡。
中间穿插着八个人性故事,手法同样简单而深刻:通俗娱乐片。每个人都可以看得懂,而且有夸张。比如全片中很多演员都是牙齿奇形怪状或者数量不多的看似本色的演员。好像意大利纯粹的农民,很少看得见。一改中国观众以为意大利都是帅哥加美女。

世界人民需要帕索里尼与萨德。
赵本山有本事。忽悠可以是善良。
世界上没有极端的词语。
你的可怜,有人说是活该。
爱情就是那么回事。

怎么拍出好片子?
只要你想拍出就一定可以拍出。

生与死只是外在之物。性福也确如此。重要的是你赋予过程的意义。

帕索里尼成为了祭品。而我们这一代又成为下一代的祭品。

 短评

口腔卫生警示片

5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依旧是寓言短篇故事集。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以通俗、亲切、幽默的形式讲述了人性解放的道理。呼吁人们摒弃宗教、道德、信仰束缚,大胆追求性与爱的自由、解放。喜剧元素让观众哈哈大笑,情色尺度很大,荤段子无数,看得很开心

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帕索里尼就喜欢屎尿屁,让吾辈这些小清新们情何以堪。

13分钟前
  • 小艺
  • 还行

后现实主义,非专业演员,淡化处理与情节无关的环境,反衬出的反讽意味。通俗演绎神话题材,绝非机械照搬的八个故事,生命三部曲。X级

1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第一部,通俗、有趣,反映市井,嘲讽宗教的虚伪。剧中人物经常露出天真无邪又略带愚蠢的笑容,是反映普通民众的单纯还是愚昧?

21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第一部。导演大胆选用业余演员,放任演员自由发挥,音效均为毫无修饰的现场原声,更没有配乐;但在化妆、服装、对白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力图还原中世纪意大利的情景;叙事极富讽刺和娱乐性,导演擅长的赤裸情色戏也引来不少争议。但故事较拖沓,缺少张力。(8.0/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B-】原来是个喜剧,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转场处理一开始有些难以适应,从摄影到布景都“肮脏化”,我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看不下去索多玛了。。。

26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太迷人了!看帕索里尼的电影总能让人惊叹他的冷静。这绝不是《十日谈》代入感极强的讲故事方式,他的方式是保持场景的尴尬,他用对话中不合时宜的音强、叙述中的冷场、故事中重要信息的省略来阻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维持这种尴尬。尴尬强化了间离效果,让故事更显得古怪和异常。这才是高妙的讽刺喜剧!

29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首部,本片基本奠定了后来两部的拍法,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来的剧本,通俗化手法的展现,非职业演员的选取,现场音效以及脏乱化置景,但在场地与服装选取上又下了极大的心思,这点差别反倒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模式讽刺了宗教的虚伪,大量情色场面的直击近乎没有任何美感,却深深的展现人性内部的复杂,而偶然流露出的真情,使“蛆虫”的意味更加丰满,并非只局限于简单的嘲讽。虽然故事配比相差较大,但依旧是古典主义式的拍法,但没有衔接硬切的模式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三部的故事加起来实在有点多,令人眼花缭乱,纷扰十足。非职业演员的选取,也是问题有点多,啼笑皆非的演技令本片笑料十足,大多场景的演技一言难尽,不过反倒促成了本片的通俗化目的。虽然全片看起来限制级十足,但方向还是与改编书籍的目的相同——解放天性。

30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还行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新现实主义,毛胚房、非专业演员。那不勒斯、姐弟骗、盗墓贼、临终漂白忏悔、修道院聋哑园丁、卖水缸偷情、“快起来看你女儿是怎么捉住她的夜莺的”、把情人的头藏在香草花盆里、女人变母驴、偷情在地狱算不上罪名、教堂壁画师自语“在梦想更为甜蜜时,为什么要创作艺术作品呢?”

35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仪式感极强的影片,还原出了脏乱差却十分真实可信的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博迦丘著本书的本意,大概是响应“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天主教,追求人性解放,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改编者,这些元素在帕索里尼的影片中得以还原,又添加了他的电影永恒的主题:性。这确实不是圣洁的事情,却绝不肮脏

37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我们的《三言二拍》谁来拍呢?

39分钟前
  • 无心
  • 力荐

在被"索多玛"折磨到伤筋动骨的N年之后,再次看到帕索里尼是这部"十日谈",虽然薄伽丘的蓝本远不如萨德那么惊世骇俗,但PPP的取材视角还是一如既往的饱受争议.只是我可不可以斗胆表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所有极致的选择注定你成为人间的祭品.那么就读图好了,这些写在构图与画面上的颠倒乾坤和讳莫如深.

41分钟前
  • 一朵花小猫!
  • 推荐

帕索里尼借薄伽丘之名拍自己的情色喜剧,还是有好几个时刻,看得到帕在放飞自我、耽于男色。性支配着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也支配着镜头和银幕本身。从文艺复兴人性解放中找到性笑谈这个钥匙孔,一插一转之间,“梦比创造更美好”。喜欢那几个“葡萄”的故事。

4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意大利人真是狡猾啊哈哈,果然是历史越久民风越狡诈~比三部曲里的《一千零一夜》好看多了~

48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到底年代太久了。。我是很吃不消看了。。

52分钟前
  • 死於林中
  • 较差

没有书有趣。但是的确有种原生的力量在演员中体现。还是加一颗星吧

56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偷情时,千万别把神父的内裤当成头巾戴脑袋上……

1小时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第一部分巧妙,第二部分混乱。帕索里尼的电影总少不了藏污纳垢和丰臀肥乳,原生态而富有意喻,时不时再来把神经刀。这次他按照这样的模式拍出了一部寓言,这样的帕索里尼我是可以接受的。有时间要把他的“生命三部曲”全部啃完~

1小时前
  • Jiajiachan
  • 推荐

虽然情节发展的逻辑不时会让我产生怀疑,但如此剧情编排还是让我略感新奇又颇觉有趣。故事之二:-一只公鸡可以满足十只母鸡,可十个男人也难以满足一个女人!我要满足九个女人!如果继续这样,我就离开这里。-你不是聋哑人么?-不,我是来干女人的。看我干了多少个!原来这是如此艰难!-神迹!-什么?-你是个神迹!… 神迹出现了,姐妹们!… 别担心,我们会安排妥当,让你留在修道院里,满足我们所有人,不至于逼得你自杀,更有甚者,你将成为圣人,神迹!上帝给了我们园丁说话的能力! -13811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