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

喜剧片其它1979

主演:耶日·斯图尔  莫格莎塔·札柯夫斯卡  艾娃·珀卡斯  斯特凡·希泽斯基  耶日·诺瓦克  塔德乌什·布拉德茨基  马雷克·利特夫卡  博古斯瓦夫·索布丘克  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安杰伊·尤加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剧照

影迷 剧照 NO.1影迷 剧照 NO.2影迷 剧照 NO.3影迷 剧照 NO.4影迷 剧照 NO.5影迷 剧照 NO.6影迷 剧照 NO.13影迷 剧照 NO.14影迷 剧照 NO.15影迷 剧照 NO.16影迷 剧照 NO.17影迷 剧照 NO.18影迷 剧照 NO.19影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3

详细剧情

  菲腊花了两个月的薪金买下八米厘摄影机,本想纪录刚出生女儿的成长,但厂长却要求他为单位服务,拍摄联欢晚会;误打误撞下,居然给他在电影节里捞了个奖。他登时雄心万丈立志成为纪录片大师,冷落娇妻也在所不计。但镜头下的真实却不是人人吃得消。当人民英雄的代价是好同事成了活靶,最後菲腊要在成名与道义之间作取舍。

 长篇影评

 1 ) 痴迷者的生活——《影迷》观感

    有时候,一个人痴迷一样东西往往源于很普通的原因,就如电影《影迷》中的菲利普,当他的女儿降生时,为了记录女儿的成长,他买了一部摄影机,就此与电影拍摄结缘,之后他享受着拍摄的快乐,也承担着拍摄给他带来的种种苦恼。这部大师导演,基希洛夫斯基早期的作品展现了一个普通工人陷入一种对电影拍摄的痴迷后,在自己游刃有余的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欢乐,心酸,与无奈。
    相信每一个曾经痴迷于一项爱好的人都多少能够体会菲利普的生活,当你喜欢一样东西,一件事时,它对你的意义已经往往不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简单,它甚至就是生活本身。而正因为它是你的爱好,所以也就注定了你不可能全身心的去投入到其中,因为“爱好”往往意味着“业余”,它不是你的职业,而我们却不得不把太多时间投入到经常是你不喜爱的工作上去。菲利普只是个工厂物资部门的员工,它的本职工作就是去为工厂采集物料,相信这不是一个会令人热爱的工作,而电影,准确的说拍摄电影则是他喜爱的事。痴迷者经常会面对他的痴迷物和现实世界的冲突,当他从痴迷之事中得到更大的快乐时,现实的平淡往往会更令他不满,进而更多的去在痴迷物上寻求快感。菲利普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得到了莫大的快慰,他可以拿起摄影机拍摄他想拍的事物,他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诠释他周遭的世界,可以说他就是他的摄影机镜头中的世界的国王,在他的电影国度里他是主宰。同时,菲利普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对拍摄电影的痴迷使他无意间忽略了他事实上深爱的妻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痴迷于一项爱好的人与家人的冲突,深感受到伤害的妻子离他而去。他还要面对那位厂长,这部波兰电影中的国营厂的厂长形象想必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了,菲利普拍摄电影前都要向他提交概要,厂长还要经常干涉他的拍摄,同时由于菲利普的拍摄,厂长甚至要打击报复一些人,正如片中菲利普和一位有名导演聊天时那位导演说的,“我们都要受制于人”。这部影片并没有着力去反映政治的一面,但是在生活的点滴中,那时的社会现实还是得以自然的表现。
    在片末,不堪压力的菲利普毁掉了自己拍摄的一部新片,颓废的躺在家中,但是最后他还是举起摄像机,毕竟,一个人无法这么容易的割舍掉他热爱的事业。我想,因为热爱,才会痴迷,这样我们才会自由的去从事这件事,每一个痴迷者都很享受那种自由的感觉。而在现实中他们是不自由的,他们要去从事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事业,去与他们不喜欢的人交往。能有几人可以洒脱自由的去从事自己痴迷的事业,太多人无奈的甘于现实之中,去从事他人眼中的“正业”,而从事自己心中痴迷的“正业”时,则成了“不务正业”,这样的错位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无奈,也多少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的无奈。菲利普不得不面对现实,面对爱人的愤怒,面对厂长的刁难,但是他享受着拍摄电影的快乐,同时他给其他人带去了许多快乐,像那个残疾的在厂里工作了25年的工人,他对这个工人的记录令这位老工人无比快乐,还有和他一起从事拍摄的电影爱好者们,现实的枯燥也令他们需要一个快乐的栖息地,在那个僵化的年代,在那个僵化的工厂里,一群人一起拍摄着电影,编织着梦想。总的来看,这部电影尽管表现了一种现实和梦想的冲突,但是冲突并不激烈,片中菲利普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而他的妻子尽管一时离他而去,但是看完片子后总让我觉得她会回到菲利普身边。甚至那个厂长也显得不是那么可恶,他在一定的容忍度下也支持着菲利普的拍摄。这是部关于生活的电影,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一个小人物因为电影而伟大。生活是平凡的,但是平凡中有伟大,有奇迹,也有无奈,也有痛苦。菲利普通过电影去展现日常的生活,而他日常的生活也由基希洛夫斯为我们展现。
    如果你曾经痴迷过什么,那么我想这部《影迷》一定会激起你的共鸣,你或许也曾经如菲利普一般,因为一项痴迷的爱好而使枯燥的生活顿时充满了色彩,使平淡的人生顿时显现了意义。痴迷者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同时要面对现实的冲击,有人会选择向现实妥协,有人会选择折中的道路,也有人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的追逐之路。不管怎样的选择,痴迷者都曾经享受了发现自己真正所爱时那一刻的快乐和激动,曾为所爱痴迷,对于我们普通人――这已足够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88450.html

 2 ) 影迷628

在七十年代末社会主义的波兰,工厂采购员菲腊买了一个胶片机拍摄刚刚出生的女儿。厂长让他拍厂里的纪念晚会,结果得了业余影人奖。这让菲腊更投入于电影,为此他的妻子并不开心。老板左右了菲腊的影片创作,这让他很难受,菲腊瞒着老板和电视台的人联络,他的导演生涯逐渐上了轨道,妻子离开了他,公司的史哥也离开了,菲腊毁掉了自己拍的菲林。

一个因为电影而成长中的男人

 3 ) 给每一个想拍电影的人

这个时代
很多人想出名
很多人想证明自己的思想
我们拥有了制造影像无限的权力和自由的空间

但是
最终我感到麻木和空虚
在某一个部分
我已经没有感觉了

" 我已经没有感觉了" 那个红衣服的女人只在两个场景中露了脸

看完电影

同学对我说
如果以后我因为拍片子没有了老婆怎么办

而我现在的感受和这个红色衣服的女人差不多

对一切都没有什么感情

我们太专注于表达自己 技术 夸张 理性

然后呢

开始忽略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自己对生活的索取和感受

" 最自然的生活"

你还记得那些台词吗 一切都如此简短 有力

一语击中

在这个时代 所有渴望成为导演的人所产生的关于生活本身的问题

最后他看着摄影机
开始反省那过去的一年他所失去的
因为他以为除了电影以外什么都不重要了
可是电影是什么呢
是自然的生活

为了什么
为了列宁
要买什么
电影报和政治报

还有什么
我的妻子 孩子
我的家

我的生活

 4 ) 摄影机下的审视

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第二部长片,典型的基氏“道德焦虑”在他初期长片作品中已可见一斑。从《电车》看到《无休无止》(按作品时间补片,写到这的时候只看到无休无止),我也慢慢感受到他从纪录短片导演到成为电影大师的变化历程。基耶斯洛夫斯基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大师,不仅仅是因为大特写与镜头移动的运用,更是因为他善于讲那些以小人物为着眼点的悲剧内核故事。他通常将人物放置于困境之中,通过人物与他人、社会的矛盾创造出结尾处的悲剧,以“焦虑”反思人性与道德。他的5部初期长片作品无一不是这样的形式。

而在这部《影迷》中,这样的设置更为有趣,电影的主角不仅仅是小人物菲利普·莫斯,还是导演自己的映射,也是成千上万个荧幕前的影迷甲乙丙丁的映射。所以整部电影更像是导演的精神剖析与精神自传。

作为电影导演,要拍什么,怎么拍,是听从领导、配合协会还是遵从内心,是一重困境;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在电影与家庭中,应如何权重,是一重困境;作为一位职员,拍电影的执意与因此被革职的同事的两难境地,是一重困境;而作为一个影迷,最初只为记录三口之家的初衷发展成了专业导演之路,他该如何审视自己,是又一重困境。而对于每一重困境,基耶斯洛夫斯基都没有给出完美的结局。放弃参赛,妻离子散,同事被炒,回望初衷。所以这也是大师们处理电影主题的一个特点,只深刻地提出问题,而从不妄图解决问题。

他在拍电影的时候获得了十足的满足感,他的才华也为他带来了名气与别人的青睐。甚至他在胶片中保留下来的邻居母亲的身影为货车司机带来了无限温情与美好。这些是他的爱好所能给予他的,却也渐渐吞噬了他。《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与电影中的菲利普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放弃安稳。其实菲利普在困境中所呈现的态度总和,便是一个精神乌托邦,是一个极其理想化的发展状况,它与现实生活的碰撞擦出了火花,却引燃了自己。

从观察、记录婚后生活,到展现工厂、社会生活,再到审视自己,是菲利普从理性到感性再回归理性的过程。 影片在菲利普用镜头对准自己时戛然而止,主角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只有普通人在生活困境中的这般无奈。在基氏大特写的叙事中,我们在主角身上的代入感很强,我们所热爱的事物,甚至是一个热衷的念想,都会在自己的生命之湖中激起涟漪,甚至泛起波浪。我们也渐渐从轻狂回归理性,开始审视自己,收拾那些在生命中因矛盾而生的狼藉。这部电影难能可贵的是,导演不只是着眼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更多理性地回归到个人的情感体验上。

抛去主题本身带给我们的共鸣,拍纪录短片出身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偏记录式的镜头(大量特写、跟镜头)也为他的电影带来了极具穿透力的真实感。

 5 ) 怎么掌握摄影机的使用

作为《影迷》(Camera Buff, 1979) 的主人公,开始使用摄影机拍摄纪录短片之后,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他是用来记录生活点滴,后来短片进入了公开放映的渠道,最后作品取得或好或坏的反响,但他却迷失在应该拍些什么的困惑里。

最初主人公的拍摄动力,是想要记录女儿的成长,做成普通的家庭私影像。他对拍摄没有具体计划,摄像机像是眼睛的延伸,他看到什么,就把什么拍下来。但是在那个年代,摄影机和胶片还是稀少昂贵的东西,因此人们对摄录留影这件事,格外地具有仪式感。在镜头前录制影像对一般人来说,显得郑重其事,于是拍摄下来的时刻最好看上去要美观,或者是摄影机被指定用在正式的庆典场合。

然而这一时段里,最让我触动的,是邻居司机在母亲过世后重温录影的一幕。当时只是随手拍下的一个日常片段,最终成了个人记忆里珍贵的留念。而这和电影所创造的光影梦景有着相同原理,画面与画面之间流淌着的,是人们投射在其中的情绪和感受。

当影片参加了竞赛展映,身为业余爱好拍摄者的主人公,开始接触到电影制作的专业角度,从评审的讨论中,在映后的答问中,他重新思考着创作的涵义,以及关于自我的表达。主人公以观众的身份,与电影导演近距离交流的场景,让人欣羡。在还需要启蒙的时候,有本地艺术电影的佼佼者充当“引路人”,导演对电影创作的深思熟虑,深深地影响了主人公对待拍摄的态度。

他拓展了纪实取材的范围,在拍摄对象身上放置了更多社会现实的维度。而通过电视上的公开播放,也让一个处于边缘位置的残障职工,得以在公共空间中确认自己的存在。整个摄制的过程,使得作为导演的主人公,逐渐变得有意识地以个人视角来观察周围处境。

影片到了最后,主人公拍摄的纪录短片播出后,外界对于其内容描述的理解和认知,都已经不由得导演本人的意愿。短片中所曝光的社会现象,也许并不见得会受到改善,可是一些看似无辜的人,却要因此背负责罚。那些明明是群众司空见惯的平常景象,在被摄影机再度“发现”后,就成了于上层而言有碍观瞻的敏感问题。这时拍摄记录似乎变成一种特殊的“权力”。

正是因为这样,主人公忽然发觉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使用摄影机。尽管他早就可以熟练运作机器,不过很显然,拍摄创作并不只是操作工具那么简单。怎样掌握摄影机的使用,关乎摄影机背后导演本身的自主意志。最终,主人公将镜头对准了自己,开启了一段反身性的自述,试图从头弄清楚,摄影机给自己个人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

 6 ) 对电影的思考


这是基斯洛夫斯基早年的电影,可是从中已经可以感受到《十诫》中的思考。
片子的立意简单而直率——关于真实的含义和思考。

女儿将要诞生,男主人公用两个月工资买了台小摄影机,他的生活也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厂长请他把25年厂庆拍下来,随后这个记录片还参加了影展,还获了奖。
无心插的柳却令他第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他的心中有些东西萌芽或者复活起来。
厂长也愿意资助他拍些东西,但要获得同意。
可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想拍那些自己感受到并想记录下的东西。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拍摄,熟悉有关电影的一切,还请名导来座谈。
电视台也很快播出他所拍摄的片子,一切似乎都那么的顺,他自己都来不及思考。
忽然老婆无法忍受他对电影的热爱,离他而去,因为她只想要平静的生活。
厂里也因为他播出的片子受到影响,可能会关门。
他开始思考,究竟自己在干什么?
自己的片子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可以扮演、能够扮演什么角色?

据说拍完此片后基大导演说了类似这么一句话:记录片死了。这感觉就如尼采说:上帝死了。当时还不是大师的基斯洛夫斯基,用这样一部真实而亲切得引发观众对电影乃至对生活本身作思考的片子,告诉所有人,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

 短评

修复版放映,从这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影像是对现实的抽离与检视,而并非对现实的再现,主角因为痴迷于影像而耽误了生活并由此走向迷失,反思过后将镜头对准自己也就意味着他终于开始正视生活,基氏利用主角身份作为创造化学反应的装置,使得本片在探讨影像与现实的关系同时,也成为拍摄者对自身的检视

6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在开始拍长片前基氏本人就是拍工厂纪录短片出身,难怪有那么多细节很真实,而且不仅有之后变成文艺青年束手无策的自怜雏形(最后把镜头对准了自己),还有后作中少见的揶揄和讽刺。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个看着很像斯科塞斯的男青年哈哈,在影展大骂片子都是垃圾,回头就被电视台收了去...

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确定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会是我之后不断回看的大师导演,他总是能把现代性的反思和醇厚的诗意糅合得恰到好处,而这部作品所完成的对生活的撬动,是我在去年那帮华语青年导演的元电影里完全看不到的。绝不只是迷影主题而已,视点从始至终跟随着男主角,我们从他投入的拍摄中感到了一种生命的激情,以至于同样忘记了现实时间的流转:驾驶灵车的不再是朋友,心爱的妻子也决绝离开。结尾他将摄影机朝向自己,对镜诉说的动作其实也是向全体影迷提问:电影是帮了我,还是害了我?平庸人生与光荣梦想之间,真的是如此不可调和的吗?

8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然后我爱上你这便是物证』

10分钟前
  • Paktin
  • 还行

主角翻看电影书,画面特意停留在Ken Loach的“Kes”,记得某文介绍基大师,基耶便一直提到对“kes”的厚爱,果不其然。

13分钟前
  • 37°2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电影对主角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影迷和电影人会感同身受吧。理想面对现实如同鸡蛋磕碰石头,蛋壳破裂,依旧纯洁。邻居看见去世母亲的影像,电影是如此美好而伟大。朋友的原谅和理解让人动容。主角拿起摄影机面对自己,正如导演在进行自我审视,对电影深沉的热爱融化在忧伤中

1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拍这部电影的时候38岁,片中主角30岁。而立之年歪打正着迷上拍纪录片,男主角在艺术和家庭以及各种阻挠中的周旋,结尾面对镜头回忆一年前的平静生活因为突然闯入的对电影的热情而不复存在。影像的维度跨越生死;平静的生活固然好,但有时候会找到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其实本片的译名不太准确,官方英文片名Camera Buff,是(拍)电影迷,不是(看)电影迷。这是基耶写给电影事业的情书,同样的所有爱好者/从业者也都深有体会。

16分钟前
  • xkan
  • 力荐

生活好可比搞艺术难多了,凡事保持初衷难上加难。应该有很多基氏创作时遇到各种困难的写照,也是他从拍摄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折,爱好事业家庭的平衡点不好找,但他迷影的时候真的很可爱,还有年轻时酷帅的扎努西。而结尾的自拍又把我是谁该去哪做什么上升到了哲学高度来探讨影像和现实关系的这一终极命题,至少人没了还可以在胶片里活着。资料馆波兰影展修复版。2021北影节重看。

17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细节很有真实感。政治上的软化处理,但暗藏恐怖。运镜如主人公般规矩,比其巅峰作品要差是明显的。

2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这种片子怎么就能那么闷,我实在也看不出里边饱含基老的热情。他是因为爱拍/看电影才买的摄影机吗?不是!所以再讨论也和众生不同。我喜欢他说拍片找到了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看完我对自己的现状却感到了惶恐…

24分钟前
  • Mmm
  • 还行

电影里大概有一些基耶斯洛夫斯基自身的经历在里面,吐槽了电影工作者的诸多无奈以及对电影本身意义的思考。

28分钟前
  • Don't Panic!
  • 推荐

电影人的困境与挣扎,更深是对该身份的反思。因为亲人不理解、周围嘲笑,因为资金困难、权力压迫,因为引发的连锁效应,你是不是忘记拍电影原初的激情了?最终,与周遭与生活达成假象的和解。刘小枫说:“自由的叙事伦理学激发个人的道德反省。” 弄清道德困境不等于解决道德问题。扎努西好帅。

32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基耶夫洛夫斯基着力点永远不是生活的两极,而是普通人,普通之境遇,以及无法摆脱的生活困境。这种困境可能来源于体制,可能来源于亲情。生活在这个框中,挣扎过程即是生活本身。矛盾迫使我们反躬自问,在冲突中缓解,并走向下一个冲突。

37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当有了新的希望,谁还会固守以前的生活。

39分钟前
  • 阿尔法
  • 力荐

基早期的电影,自然没有后来的圆润纯熟,开片就可看出剪辑的迅速和粗糙,但是这无损于整个故事的叙述,不由让人生发赞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真是叙述的艺术!真棒!

42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最感动的一幕还是,当他把给朋友妈妈拍的东西回放给朋友时(朋友的妈妈已经去世),朋友说了一句:“谢谢”。影像的力量如此简单。谢谢电影。

46分钟前
  • 张劳动
  • 推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电影意味着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意味着严寒、大雨、泥泞以及举着笨重的灯……别的东西,包括你的家庭、感情和私生活都是第二位的。"他一直在寻找电影的意义,正如影片中那样。电影是人的第二重生命,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时光,透过镜头有了忧伤,有了情感,那些离别变得隽永。

4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到最终画面结束 对我来说几乎是部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恐怖片 胶片在机器中运作的小小噪声不停这个噩梦就没有醒来//甚至不需要生活在一起的人的理解 仅仅是忍让都极为珍贵 他们不会明白在他们眼中偏离了正轨而在本人心中逐渐进入轨道的这种偏差美妙在哪 从这部影片来说 妻子记得的是日常记录 老板需要的是工厂宣传 理论者看到的是能够解释的影像 或许同事体验的是嘉奖的获得 而莫兹认定的是影像的真实//也许可以绝对地说 很少有人能真正抗住镜头 扮演角色至少比扮演自己要来得轻松些许 可信的虚假是人类自然的自我保护//人需要自怜以自持//“木乃伊情节”与“电影眼睛派”与“纪实性本质”

52分钟前
  • YiQiao
  • 力荐

影像保留了已故之人的生动模样,留存一份记忆;影像记录了工人的工作轨迹,呈现一份观点。主角从拍女儿、拍朋友、拍工厂到拍社会,客体越来越宏大,同时也是背离初衷越来越远,疑惑丛生,最后拍起了自己,这是一次自己与电影直接的对话。

5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不是不喜欢平静安稳的生活,而是在那生活之上,你还应该去热爱或追求点什么——包括电影在内等艺术形式,能给予人类另外一双眼睛,更加真诚、善良和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

5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