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骆新,施琰

导演:内详

 剧照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2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3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4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5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6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3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4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5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6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7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8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19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55

详细剧情

  第一期:难以入眠的家  内容简介:  第一期节目中,设计师面临一间十分狭窄的房屋:38平方米没有层高优势的老工房内,委托人要求能在不扩大房屋面积的前提下,容下一个衣帽间,一个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书房、咖吧、起居室,让两室户变身三室两厅。对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 [2]  改造过程:  没想到却在改造的过程中状况频出。原本答应改造房子的亲戚,在施工开始后竟然没有搬出去。为了住户的人身安全,也为了能让工程顺利进行,主持人骆新主动出马与亲戚进行沟通,工程才得以继续进行。 [7-9]  播出日期:2016-08-30  拍摄地点:上海  设计师:吴方浩、李楠  第二期:和时间赛跑的家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青岛市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工人新村,委托人夏慧父母的住所。本是生活幸福的一家,直到夏妈妈突然被查出肠胃间质瘤,险些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夏慧不希望妈妈因病情而产生负面情绪,偷偷地报名了《梦想改造家》。  问题研究:  夏家小屋的过道厅不仅采光差,动线也十分混乱,增加日常行动的难度;卫生间低矮的顶棚和较差采暖都影响日常使用的舒适度;放在厨房的洗衣机排水却很困难,这直接导致厨房既拥挤又潮湿。  改造进程:  为了“秘密改造”,夏慧计划带父母进行为期两周的旅行。而《梦想改造家》节目组为了帮助夏慧,对母亲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称是一档素人旅行节目的安排,夏慧父母才毫无顾虑地踏上了旅行,使改造得以顺利进行。 [10]  播出日期:2016-09-06  拍摄地点:山东青岛、上海  设计师:史南桥  第三期:过道一样的家  内容简介:  设计师青山周平逆天改造7㎡最小学区房,在几近苛责的要求下“化腐朽为神奇”。在改造中他也提出了与王树鑫一家同住24小时的要求。  同住过程:  在同住的过程中,青山周平多次遭遇了尴尬的境地。在与委托人一同查看屋顶结构时因没有站稳,险些从梯子上摔下去。虽然屡遭尴尬,青山周平也因此发现了奇葩“L型”房屋的诸多问题以及王树鑫一家生活的不便之处。 [11]  播出日期:2016-09-13  拍摄地点:北京  设计师:青山周平  第四期:人均6㎡的家  内容简介:  家住上海的孙先生、蔡小姐是坚定的二胎主义者,但是二胎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因为他们的二胎是一对龙凤胎。龙凤胎的出生让孙家喜忧参半,43平米一室一厅一卫的住房要容纳包括来帮忙带小孩的外公、外婆在内的七口人。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生活困难。  改造方案:  面对一家七口人均6㎡的“最受限制房型”挑战,日本建筑师本间贵史连续五次造访委托人的家,反复确认房屋的墙体结构、吊顶以及排管情况,甚至对水质与空气质量都进行了核实。 [12]  播出日期:2016-09-20  拍摄地点:上海  设计师:本间贵史  第五期:纸片楼里的家  内容简介:  继“夹缝屋”之后,设计师王平仲继续迎战畸形户型,考虑如何拆分三角形户型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如何从狭窄的一隅释放出小冯一家的生活。  改造结果:  1、原卫生间的位置成为主卧,主卧除了是父母的睡眠区域,还具有强大的储物功能。当储物柜的搁板翻开以后,父母房间的单人床就变成了双人床。  2、原本被砌成储物空间的三角形尖角,也被设计师释放出来,装饰成小阳台。  3、阁楼的楼梯设置在原来厨房和客厅之间的区域,为了节省室内空间,王平仲将楼梯的扶手镶嵌到墙壁内,并内嵌LED灯来照明和装饰。  前后对比:  改造之前,阁楼上有将近一半的面积高度低于1.4米,站立直行都不方便。改造后,阁楼最高的高度为1.8米,方便直立行走,作为小冯的卧室使用。 [13]  播出日期:2016-09-27  拍摄地点:上海  设计师:王平仲  第六期:不能忘记的家  内容简介:  百年前由建筑工程师打造的先进住宅,经历了时间和风雨的蚀刻,终免不了老去。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做到第三季,第一次出现了挑高17米的百年老宅。  改造过程:  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谢英凯改造的不仅是生活质量,还是一种情怀的延续。所以这一次我们在谢英凯的改造上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投入,还有感情的融合。  前后对比:  改造前老人所在的夹层挑高1.8米,使用木隔墙,隔音效果差。上层有人走动的时候,屋顶也会有沙尘掉落。外孙女住在公共空间,女儿女婿的房间不通风。  改造后楼梯为东西两侧上下,一二楼靠东面上下,三到五楼靠西面上下,调整后的楼梯远离老人的卧室,家人上下楼不会影响其休息。 [14]  播出日期:2016-10-04  拍摄地点:广东广州  设计师:谢英凯  第七期:彼此依靠的家  内容简介:  委托人华敬超和他相爱12年的女友刘怡在《梦想改造家》的见证下正式领证结为夫妻。他们的爱巢是一户三十多平米一室一厅的普通住房,承载着他们感情生活的点点滴滴。  问题分析:  1、家中门厅只有不到一米的宽度,杂物的堆放几乎被堵住了一半;  2、家中基本没有利用高处的空间进行收纳;  3、衣物的晾晒需要在防盗窗内进行,经常蹭脏,使用起来也十分不便;  4、浴室内蹲便器因处在正中央,洗澡时特别容易绊倒;  5、燃气热水器的老化导致经常出现爆燃,十分危险;  6、房屋内储物空间的设计十分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也不高。  改造方案:  设计师赖旭东为省经费,耗费了大量精力亲自进行各项设备的采购以及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墙砖时,他本想亲自上阵通过手工制砖节省人力成本并达到视觉效果,可试制后高昂的价格却推翻预期设想。在多方咨询与往返奔波后,他决定利用红砖切片完成制砖。 [15]  播出日期:2016-10-11  拍摄地点:四川成都  设计师:赖旭东  第八期:洋女婿不满意的家  内容简介:  华纳是一个在上海生活了四年的美国小伙。由于喜爱中国文化,他追求到了中国姑娘阿芬,但他和中国丈母娘之间的摩擦也随之而来。  问题研究:  1、37平米一室一厅一卫,位于顶楼,设施老旧,房型局促;  2、家里仅有一个卫生间,华纳每天早上洗澡并长时间占据卫生间的习惯,让准丈母娘无法忍受;  3、华纳习惯洗完澡直接出卫生间,但是准丈母娘的存在,让华纳的隐私得不到保证;  4、老旧厨房排油烟能力差,加上准丈母娘中式重油烟的烧菜方式,让华纳怨声载道;  5、丈母娘怕狗,让她和极度爱狗的华纳之间常常为狗爆发战争。  改造方案:  设计师方钦正将老公房里营造出美国女婿和中国丈母娘互不影响的生活空间,用设计调和中西方文化和生活理念的差异。 [16]  播出日期:2016-10-18  拍摄地点:上海  设计师:方钦正  第九期:回访特辑  内容简介:  在回访特辑中,节目组对北京胖大婶、武汉汉润里、上海梦花街、水塔房等10多户家庭都进行了回访。除了回访第一、二季的改造家庭之外,节目组还探访了由于种种原因遗憾放弃改造,原属于第三季的“最美改造”工地现场。  回访情况:  通过回访发现,大部分家庭都十分爱惜自己改造后的环境,改善后的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他们的心情与生活状态。 [17]  播出日期:2016-10-25  拍摄地点:北京、上海、广东广州、湖北武汉、江苏苏州  设计师:俞挺、陈彬、青山周平、谢英凯、史南桥、柳亦春  第十期:悬崖上的家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福建省连江县苔菉镇北茭村,委托人陈友云是一位常年在大海上漂泊的船长。虽然海上生活有收获的喜悦,但出海面临的重重危险让孩子们时刻担心着父亲的安危。  问题研究:  1、陈家地处海岸边,空气潮湿,常年遭受台风和海浪的破坏,整幢房屋被侵蚀得残破不堪。  2、除了脆弱的房体急需加固与防潮,还有严重的漏水问题,埋在墙体内的电线也只能安装成明线,存在安全隐患。  改造方案:  由于委托人家位置相对偏僻,董功和肖从真商量决定异地操刀,在当地寻找施工方施工。为求完美,董功不仅在开工前与施工队交流并确认,更要求施工队进行样墙涂刷,确定设计可实现度并进行及时调整。 [18]  播出日期:2016-11-01  拍摄地点:福建福州  设计师:董功  第十一期:脑海中的家  内容简介:  委托人康达是一个北京小伙,为了照顾病重的妈妈,他基本放弃了工作和个人生活。康达的妈妈本身患有小儿麻痹症,2013年前更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生活无法自理。  问题分析:  2013年,康达为改善妈妈生活环境亲自设计改建了家中老房,但改造后的房子仍存有许多问题:  1、由于背对胡同里的公共厕所改建时取消了北侧的窗户,却导致家中存在通风问题;  2、增建的卫生间没有盥洗台,家中洗漱洗菜洗衣服共用一个水槽,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3、家层高超过三米,室内以帘代门外加大面积玻璃窗的设计让家中无论如何加大供暖力度都会快速散热。  改造方案:  在北京庆平胡同的改造,刘昊威围绕尽可能保留记忆,又能提供良好无障碍生活的主题展开。但这两个要求的天然矛盾让设计过程一直非常艰辛,单在结构设计阶段,刘昊威便反复修改,前后出了十几个方案。 [19]  播出日期:2016-11-08  拍摄地点:北京  设计师:刘昊威  第十二期:处处受限的家  内容简介:  一家四口,人处逆境,却不埋怨不沉沦,仍旧温暖地向着梦想和幸福前走。许是出于感动和敬佩,人们对设计师孙华锋含有了别样的苛刻。  问题分析:  1、客厅拥挤,承担多项功能。  2、家中没有练舞的设备。  3、居住空间不足,姐妹得不到休息。  4、空间规划不合理,取物易造成人身伤害。  5、洗手间干湿不分离、结构规划不合理,使用有困难。  6、厨房使用年限长,油烟机和热水器都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改造结果:  镶嵌在墙壁内的扶手既方便父亲平时通行,也与整个装修风格融为一体;客厅餐桌、厨房整体式橱柜的设计增加了储物空间;解决了洗手间折叠门夹手的问题;卧室一侧整面的柜体提供了储物空间。 [20]  播出日期:2016-11-15  拍摄地点:河南平顶山  设计师:孙华锋  第十三期:最后的布依家园  内容简介:  板万村尽管基础设施落后,孩子们依然在大山中无忧无虑地长大,接受着自己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双重熏陶。  改造方案:  为守护“最后的布依家园”,节目特别委托了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院长吕品晶教授作为设计师。同时,册亨县也做出了对布依部落进行改造和开发的决定。三方联手下,布依族家园的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除了针对板万村进行的一系列大动作改造,节目组还对两户比较典型的吊脚楼人家和砖房人家进行了居住改造。 [3]  播出日期:2016-11-22  拍摄地点:贵州黔西南册亨县板万村  设计师:吕品晶

 长篇影评

 1 ) 这个系列第三季就如《舌尖2》一般错误

最不喜欢大陆电视的一点就是不顾一切地搞自己以为的“人文关怀”。这个室内设计真人秀到第三季沦为一半篇幅在展现“老娘舅”式的家庭情感故事:辛劳父母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绝症患者身残志坚有梦想,孝顺儿子数十年照顾瘫痪母亲不离不弃感动中国…;邻居只有两种--对你的改造工程毫无怨言的好邻居和不同意改造的自私“恶邻”。
装修设计的正片部分看不出来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有什么理念差别,除了视觉设计上不同都是同样的通电毛玻璃,电动升降桌板,“智能”变色灯,下雨天会自己关天窗,红外感应小夜灯,拼来拼去百变桌椅,有蒲团的茶室和绿植……所以这是时下所有设计师心中公认的好设计好生活标准?每期节目大幅渲染设计师多么贴心简直小天使连主人家换鞋要用的小椅子都想到了…所以“贴心”就是设计师届的唯一职业素养要求?真的不会overfit不会缺乏弹性?

这节目前两季关注没那么大的时候拍摄还相对朴素,一些家庭情感、邻里纠纷还算自然流露。第三季火了以后开始举着不知道哪里来的价值观大旗强行带节奏凹三观。连自己节目的重点以及为什么火的都忘了。硬生生把自己节目从主推新奇、趣味、设计改变生活的主题拉低成《知音》以及无数假(一看就是找演员演得)家庭调解类节目赖以生存的那种煽情和道德伦理。好好的题材被毁了。

最后还想说,这节目里的大多数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邪恶。真实世界就是有利益冲突有纠纷也有真实的爱。何必非抱着自己的道德标尺把朴素粉饰成失真得伟大光荣高尚。平静地显露真实观众自会受到触动和启发。

 2 ) 小户型更能看出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看了不连续的5期节目,偏爱看对小户型的改造。日版《全能住宅改造王》里本间贵史就擅长对人均居住面积小的房子进行改造,这次在《梦想改造家》里看到他,很惊喜。大师说的两个原则,“兼”-兼用,“重”-重叠,说起来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但在面积严格限制、奇葩格局和屋主各种相互冲突又繁多的要求下,如何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如何活学活用兼用重叠原则,就非常考验建筑设计师的创造力了,几乎可以说是在挑战极限。

除了第4期改造蜗居之家的本间贵史,还有第3期拯救L型过道房的青山周平、第7期3万元打造温馨婚房的赖旭东。第8期洋女婿那期也算,个人非常不喜欢这期,不是因为改造的不好,事实上设计师做出的效果比住户要求的更多,连party模式都想到了。至于那个可改装成婴儿床的设计,我不知道是设计师的想法还是房主的授意,实际居住的小两口那表情可是很尴尬的。改造本身并无大问题,然而我太讨厌那个被称为“洋女婿”实则还未结婚的美国白男了,住着女友妈妈的房子还各种嫌弃,丝毫不体谅女方母亲来一趟倒完地铁倒公交、倒完公交还要走路、单程就要近三小时、还给他们收拾房间打理家务洗衣做饭的辛苦,不肯临时改变一丁点生活习惯,早上洗完澡出浴室的时候穿上衣能有多难?这么不体谅长辈又自私的人,希望节目组以后别接这样的委托了。吐槽完。

3万元打造婚房的那对小夫妻,经济条件是差得多了。这个预算放在现实中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出节目中的效果的,那可是用上了设计师本人的各种人脉人情,才取得的超低价甚至免费赠送,甚至还拿他的设计专利换家具。但是我同意节目中说的,有可借鉴的地方,在家装设计中除了常见的那些,还有很多被忽略的廉价材料可以利用。委托人虽然过得艰苦,倒是很乐观。从女孩给鞋子拍照贴在鞋盒上这一小细节,看得出来她是费了心思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积极生活的。

然后是第9期回访特辑。回访的那几家,我以前并没有看过,有一些设计被弃之不用或者做了调整,有因为邻居不配合的,有因为家庭成员变化的,有因为用途改变的,可以理解。但是当看到青山老师笑着看着用心设计的房子被胖大婶一家折腾得面目全非杂物乱堆时,觉得很心酸。如果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有所追求,那么即使请了最优秀最用心的设计师,有过最周全最实用的改造,那个叫家的地方,依然会被弄得一团糟。

 3 ) 房子中住的是人,是生活

最喜欢原版节目的就是回访这个环节,一直盼望着梦想改造家也可以来一期节目。
房子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无权苛责。正如设计师所说的,房子是自己建造的,但是生活是自己的,房子中住的是主人们,他们有权利来改造,将房子变成适合自己生活的样子。
也许,因为周围邻里的纠纷,也许是自己的不方便,房子不是设计师最初设计的样子。但是,房子是自己住的,自己开心就好,也许乱脏,但是房子的主人喜欢,我们也就无权苛责。


设计师们都是处理小户型的高手,日式的设计大大扩展了空间。但是,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喜欢用木式家具和浴缸的毕竟是少数。

 4 ) 第四集随手记下的感想

【关于行业标准】很感慨的是,日本设计师们的理念能实现,跟他们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先进有很大关系。记得原版全能住宅改造王里巴黎改造那一集(物件247),一个细节是设计师在当地买到的木条没有按照规格裁切,还有很多瑕疵。设计师很惊讶,因为在日本,这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在这一期梦想改造家里本间贵史建筑师在改造前的很多准备,比如管线铺排,测量空气水质,甚至工人帽子上的血型,让主持人很惊讶于设计师的细致,但在我看来,在一套系统而先进的施工标准里,这些是设计师们基本的业务要求。而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些呢?

【来自精细制造和加工业的助力】拥有一个强大的精工产业,对设计对建筑,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这里要讲到的是那个所谓的魔方椅,我相信这个设计在日本,在中国,都是很难实现的作业。但放在日版中,我相信这样的一个椅子,仰仗于他们强大的精工制造业,能成为千家万户都可以使用享受到的生活用品。而在我们国家,能用相同标准造出那样椅子,成本并不算低。而降低成本带来的负面效果,又可能是偷工减料和山寨层出。一个好的设计,实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被更多的人接触到,使用到。

【软装】关于改造的后段,看得出来设计师对软装的执念不如对基本设施的要求那么严重,可是业主在看房子的时候说了一句:这个墙面(可以给孩子涂鸦的白板墙)是我们最满意的部分。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那我只能说这句话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住房改造,什么时候能走出那种以“装饰”为前提的改造方式,不管是业主还是从业人员,从基础做起,哪怕在看不到的地方,把细节做足,把每个生活在改造环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考虑进去,以安全,舒适,便利为最高准则,那样的改造才谈得上治愈人心,而业主们也才能真正明白改造本身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喜欢建筑师的说法甚于设计师,当然这里面也有行业标准的问题。但想象一下由建筑师来做房屋改造,除了考虑墙面好不好看,有没有贯彻某种所谓的“风格” 的时候,他们务必会把房屋结构,强度,通风,采光,动线,环保,人们在空间中的互动,生活方式等等问题放在所谓的软装之前。这是日版《全能住宅改造王》,以及现在的《梦想改造家》和其他改造节目(你知道我在说哪一个[微笑])最不同的地方,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那本使用说明】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里,几乎没有设计师亲自说明家具用法的部分,有也很简短。我看评论里大家都很欣赏本间贵史建筑师说的那一段关于不需要总是挪动家具的话,我也深有同感。建筑师或设计师,对自己的作品必然是满意,必然是希望自己作出说明并让业主欣然接受的,但是过于刻意的做法其实会让人不舒服,看反面例子《交换空间》,就充斥着以设计师为前提的炫技和高傲。看到那本厚厚的使用说明,我其实愿意相信在日本的住宅改造王里,那些业主也会拿到类似的使用说明。那让人觉得改造是一个工作更甚于一件作品。业主日后的生活才是应该被关注的核心。当设计师的光环退而求其次,这种主动的谦虚让我感动,也是专业性的表现。



【胶囊房】胶囊房最大的问题是层高,而且没有自然采光会让人没有办法接受这是家的一部分。其实做出来的胶囊房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层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说,我更喜欢那种可移动的木质高低床,不过这一期实现不了也应该还是空间大小的问题。

【最后,这是一档综艺节目】没有任何贬义,我非常同意热评里“这是综艺节目界的一股清流”的说法, 而且相比很多不知所谓的娱乐游戏节目,它更贴近生活,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迪。但某种程度上说它依旧不是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栏目。这一集的改造里,工具的制作选择,家具,看得出来是花了很多努力才找到,或者买到的。制作者也好,家具材料的提供者也好,肯定铆足了劲想在节目中博取更多的关注。这是正面的,证明了好的节目对好的产品有推动作用。可是这些用品真的能走入大众的家庭中吗?我们真的能因为有了这样的节目就相信未来的改造市场会变得像节目中那样以人为本吗?我还是抱怀疑态度的。最后的那个造价,大家也是看看就好,30多万可以做出如此的效果,除了在节目中,生活中哪里能看到呢?



总的来说,我喜欢这一集梦想改造家。认真,专业,让人看到了文化交流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很好,会继续关注。










 5 ) 户型没有人奇葩

第一集:上海,吴方浩、李楠。这家老人真可怜,养育孙子就算了,还得伺候儿媳妇,老人家睡那么一张床,儿子儿媳妇居然也从来没有换一下房间的意思,够让人心寒的。关键还碰到两个不靠谱的设计师,如果只有吴方浩应该还好点,李楠真的是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大房间里的硬性隔断,以及那个一米高的所谓复合床,中国有几个人有喝咖啡的习惯。不过老爷爷总算有了一张完整的床,讲起来泪目。 第二集:青岛,史南桥。妈妈真是一个又乐观又坚强的女性,可能只有经历过病痛,才知道生活不易。大概上两季主要侧重于奇葩和小户型,这季开始发掘新思路,所以这集的侧重点就放在速度上面,但是中国速度,所谓的两周装修并不稀奇,多的是短时间建起来的桥和楼。史南桥非常注重动线的合理性,入户门的改动,厨房里冰箱、料理台、炉灶的排放顺序,注重洗衣机的位置和晾晒的方便,从小花园进门后是客厅,再是可以睡觉的地方。起初不理解抬高的小花园,以及下面的收纳箱,但是后头注意到抬高的地方是直通大门的,可能是为了妈妈危急时刻担架进出方便吧,史老师节目里并没有提到这个,只说设置收纳箱,可以进行储物。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第三集:北京二环,青山周平。这家条件应该不错,五环的房子看起来很大的样子。青山周平的小户型改造,厕所放在中间的创意不错,子女床边那块板子太矮,还有二楼孩子们玩耍的空间,最多能玩到五岁,六岁就要碰到头了。 第四集:上海浦东,本间贵史。每当这时候,就会想,爷爷奶奶哪里去了。不得不称赞日本人的细致和丝丝入微,胶囊房的设置,已是在这个空间里能做出的最大合理。本间贵史自己做的小凳子其实实用性并不高,但是是独立的,收藏价值远远高于使用价值,还有就是爸爸的电脑挨着姥姥姥爷的床,姥姥姥爷依然睡不好。 第五集:上海,王平仲。知乎有一个问题,怎么能做王平仲的女朋友,高票回答是首先你要有一套上海的老旧房。这集就是讲一个迷妹的自我修养。房子层高毕竟太低,迷妹去露台和厕所都要弯着腰,依然有碰到头的危险,但是睡在男神亲自安排的床上,即使没碰到头都会晕吧。楼梯的推拉板好评,这才是尊重隐私。 第六集:广州荔湾区西关,谢英凯。梦想改造家播了三季,每季的套路明显,要选几套户型奇葩的公房,几户极品的邻居,还要选套大房子。书香门第的一家人,邻居和谐,观众看起来也愉悦。总体来说,房子结构完善,采光舒适,但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这么大的房子,没有玄关,推开门就是客厅和餐厅,一览无遗。一楼洗澡的空间没有必要,而且洗衣机也放在一楼,晒台又在五楼,女儿在介绍时已经说明了母亲讲究,不能把衣服搭在外面,还设置了这样的布局,非常麻烦。老爷子原来整整一楼的书和藏品成为三楼的起居室,整个构造布局和一楼的客厅又有什么区别。比起来自台湾的史南桥和王平仲,在以人为本上,还是差了一些。 第七集:成都南门,赖旭东。这季除了抢速度之外的另外一个噱头,就是低预算。但是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各种赞助商的赞助,设计师各方拉来的关系,实际花费算下来,应该是三万的几倍了。还好选的这对小夫妻,虽然没出多少钱,但是很招人喜欢,不至于使整集搞得很难看。赖旭东充分展示了他的各项才华,烧砖、设计、缝纫、烹饪,以及公关。其实适可而止就够了,川美赞助的地毯、他手绘的墙画,过犹不及,观众的同理心在于这样的设计我可以借鉴,而不是为什么他们能去泰国旅游跳伞装房子却只有三万块钱。 第八集:上海,方钦正。在奇葩户型、低预算、短时间外,节目组又找了一个新的看点,就是除了隔代冲突外的中西差异。节目组很用心。我喜欢这个设计师,说话不紧不慢,设计有条有理。除了厨房打开以后的隔板能有效阻挡油烟哑然失笑之外,其余都趋于完美了。节目组的文案不妨做成,打开以后的隔板有效阻挡油点外溅,清洗方便,还更有道理一点。另外不理解的是在屋顶上放玻璃亚光砖是相关部门批准的么,上海居然允许这种改动。 第九集: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设计好的房子不仅是一个艺术品,更应该是居家过日子的港湾,要符合房主的基本要求。武汉这家,喷淋装置搁浅,电梯拆除,但是妈妈认识了很多年轻人,见到更多的世界。上海的翻译家爷爷,他是一个伟大的翻译家,王晨也很贴心,他们是整三季节目中最好诠释业主感恩,设计师用心的一个案例。设计师的想法很好,设计很妙,然而业主更习惯自己的轨迹。 第十集:福建连江,董功。不知道是因为先选定的设计师,后选择的住户,还是先选择的住户,后确定的设计师,但是真的是太相得益彰了。董功的成名作海边的教堂和孤独的图书馆,跟连江的这套建筑,拱顶、水泥结构,完全一脉相承。然而董功是建筑师,不是室内设计师,住房外表固然独树一帜,但是室内方面,很多欠缺,比如三楼的卫生间,这么大的屋子,儿子和女儿要共用一个卫生间,完全没有必要。 第十一集:北京庆平胡同,刘昊威。爸爸说自己的儿子,就是公子哥啊。公子哥的想法很多,意见很多,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你的实力配不上你的野心。起初说屋子是自己设计的,一知半解的了解,知道给爸爸妈妈扩大个人空间,增加卫生间,但是却根本没有保温的专业知识。这期争议很大,最后还是拆除了二楼,我觉得设计师的设计没有太大问题,除了上房顶那个,有点多余。业主的焦点在于层高和二楼需要空调保暖,其实在装修初期,设计师可以考虑在二楼加装暖气片的问题,层高因为加新风系统,他母亲是肺癌晚期,两者相较取其重,舍弃层高选择新风可以理解。不怕没想法,只怕想法太多。 第十二集:河南平顶山,孙华锋。无比和谐的一家子,非常开心,觉得节目应该是这样的基调,即使困苦,不悲惨。凉台榻榻米的设计,晾衣服的时候难以处理滴水问题。其他觉得挑不出刺,声控的智能电器、电磁炉、调料瓶、以及隐藏在墙里的扶手,很周到。 第十三集:贵州板万,吕品晶。这是大师,这是大事。只是不知道后续是否取得了预想的经济效益,否则太可惜了。

 6 ) 同样是模仿,这样的模仿我给5分

以前在网络上追看日本的一档家居改造栏目,没想到在各类综艺当道的时候东方卫视选择了《梦想改造家》,其实和原档节目真的很像,连里面的配乐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一点都不介意。对于室内设计我一直心向往之,奈何自己的专业和它相去甚远,我只能默默欣赏,无力亲手实践。看着这些男神们将一户户奇葩空间化腐朽为神奇我真的只有膜拜的份了。巧思妙想,温馨暖人,我喜欢这样的节目。只是觉得每一季太短,每周一更太少。总是在期待中,希望一直做下去的一档节目。希望有天我家也能大变样。

 短评

虽然每一季都改得超级棒,但是经常有家庭让我想问这种条件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5分钟前
  • SheliaLiu
  • 力荐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43平米这期。日本设计师的细致,完美,体贴,对于木质家具极高的创造力让人惊讶!胶囊房的创意很赞!三段家具的创意更赞!原本很辛苦的一家人因为这次改造收获的幸福,让我这个观众都觉得幸福!

8分钟前
  • lovelife
  • 力荐

大概得是三季以来最好的一季。虽然走到现在,有些改造开始变成了某种炫技(船长那一家改的是真的不好看...)另外也开始走上某种套路。但格局却大了很多:回访特集做得很细致,给大家展现了很多后续;布依族的改造也是跳脱出小空间的改造,看得很想鼓掌。(结尾最后对施工人员的感谢真的真的很用心)

12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前半季节目的剪辑后期就很赶,到后半季大多工程本身都没有结束,很可惜,希望节目组下一季能把时间设置得更合理些(这一季没有特别惊艳的案例,不过一言不合就给人家炒菜的赖天使真的太可爱了

14分钟前
  • 推荐

挺好的!中国版全能住宅改造王。不过奇葩邻居真的很多啊!现在的人怎么回事?很喜欢那个翻译老教授,有涵养啊!

15分钟前
  • 鏡花可可
  • 力荐

看见女主人为了感激设计师拿出了花开富贵的十字绣,强调绣了一年半,我的笑容僵住了~~~~

18分钟前
  • yellow
  • 力荐

好像很棒的样子!2017-02-17 想看| 第四集太棒了!看之前评论说胶囊房太狭小,看完之后觉得这真不是问题

1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作为建筑系学生,一直坚信建筑师是怀抱着使命感与悲悯之心前进的伟大职业。人会改变环境,环境也会改变人。而建筑的核心是人。节目做出了很好的体现。满分。

20分钟前
  • site
  • 力荐

word妈吖!看个家装改造节目想哭是肿么回事!真是跪着看的,边看边拜啊!尤其第四集,请来日本大神本间贵史,深刻体会什么是人性化设计,什么是关怀,什么是匠人精神,什么是追求完美,什么是科技改变生活服务于生活,什么是日本人对品质和细节的精确把控,什么是像做慈善一样做节目⋯⋯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很不错的节目,这么优质的节目应该发扬光大,看着都能让人融入进去,跟今年夏季的「買房子的女人」很像

25分钟前
  • 老子就吃猪肉
  • 力荐

这一季依然很棒!东方卫视的质感这两年凸显出来了,远离胡闹,拥抱用心!急诊室和改造家都是很好的节目!其他综艺也不错,没有特别有号召力的主持人就用精良制作来撑起大旗!抓住的是看内容的观众群

30分钟前
  • 懒得懒了
  • 力荐

“难以入眠的家”爷爷睡觉时脚露在外面;14天改造创奇迹(史南桥);3万元打造温馨婚房(赖旭东);洋女婿撞上丈母娘;福建连江悬崖上的家船长女儿;拉丁姐妹花和失明父亲处处受限的家

33分钟前
  • pipboy
  • 力荐

—— 媽問跪

37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参差不齐。有些惊艳,有些就还好。剪辑很好,立意也比较用心,也没有过分煽情(但有这个趋势),最后一集那种精准扶贫型的政治意味太浓的不是很喜欢,最后出来效果也很一般。

39分钟前
  • 🐷🐷
  • 推荐

房子是家,是港湾,是人生的缩影。改造的不仅仅是布局,是装修,还是生活的方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生活的方寸之地都无法热爱还怎么去过好这一生。

41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看了一集广东又湿又暗的老房子的改造。改完老太太一直说“好靓!这间是我的,我的”。这就是对设计师最直接最大的肯定。

46分钟前
  • 小鱼
  • 推荐

这部综艺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应该花1000万请一位明星在镜头前作秀,还是花1000万改造20个家庭?

48分钟前
  • Espresso
  • 力荐

第一季和第二季都追了,很棒!

50分钟前
  • 南月池
  • 力荐

比起那些买棒子版权和戏子扎堆或抱团或撕逼的垃鸡综艺,这节目简直一股清流,国内为数不多有诚意又暖心之作.感谢节目让我们认识像青山周平这样富有才华 认真谦虚 低调 碰巧还长得很帅的设计师.慢慢吐出中文的样子 真是活生生的卖萌机器.他的作品也跟他本人一样,有种岁月静好的恬静.他是灯塔 富有启发意义

51分钟前
  • 20thCenturyFox
  • 推荐

好喜欢第3集的天窗和儿童房啊!

54分钟前
  • M2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