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2020

爱情片英国2020

主演:莉莉·詹姆斯,艾米·汉莫,凯莉·霍威,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简·拉波特泰尔,安·唐德,马克·路易斯·琼斯,萨姆·赖利,比尔·帕特森,汤姆·古德曼-希尔,本·克朗普顿,约翰·霍林沃思,露西·拉塞尔,朱利安·费罗,布赖尼·米勒

导演:本·维特利

播放地址

 剧照

蝴蝶梦2020 剧照 NO.1蝴蝶梦2020 剧照 NO.2蝴蝶梦2020 剧照 NO.3蝴蝶梦2020 剧照 NO.4蝴蝶梦2020 剧照 NO.5蝴蝶梦2020 剧照 NO.6蝴蝶梦2020 剧照 NO.13蝴蝶梦2020 剧照 NO.14蝴蝶梦2020 剧照 NO.15蝴蝶梦2020 剧照 NO.16蝴蝶梦2020 剧照 NO.17蝴蝶梦2020 剧照 NO.18蝴蝶梦2020 剧照 NO.19蝴蝶梦20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55

详细剧情

  一名年轻女佣在酒店邂逅了一位贵族并迅速与其坠入情网,后跟随其来到海边的私人庄园,她渐渐发觉庄园的女管家并不待见她,丈夫身上也仿佛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感到庄园中前任女主人丽贝卡的影子无处不在,在她濒临崩溃之际,丽贝卡死亡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原版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劳伦斯·奥利弗、琼·芳登主演,基于达夫妮·杜穆里埃所著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大型翻车现场!年度烂片,网飞制造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大表妹

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知道,原著小说是百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是千万作者们的文学启蒙读物。

1940年,惊悚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根据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摘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豆瓣评分8.3,好于 93% 悬疑和92% 爱情片;烂番茄仍保持100%的新鲜,MTC均分86。

1979年和1997年的电视剧版,虽然没有大师导演光环加持,但凭借扎实的剧本和演员们精湛的演出,都拿下了8.5和8.0的高分。

97电视剧版,年轻时候的泰温·兰尼斯特参与了演出

就是这么一部经典佳作,被魔改成了年度烂片。

豆瓣5.6(不知道会不会继续降分),烂番茄45%的烂度,MTC均分46。

影评人骂完观众骂,就连主演都不愿意接受采访,对电影宣传毫不上心。

网飞重金出品,知名IP光环,俊男靓女+ 英国国民影后的阵容,都救不活这部片。

>>>>嫁入豪门,麻雀变凤凰

《蝴蝶梦》的剧情一句话就能概括:

飞上枝头做凤凰,一入豪门深似海。

莉莉·詹姆斯饰演的女仆单纯善良,不过她有个脾气古怪的女主人,常常不给她好脸色看。

有次她和主人一同外出旅游,在下榻的高档酒店餐厅中,偶然认识了富商大贾德温特先生(艾米·汉莫 饰演)。

德温特对女仆一见钟情。

每次见到她内心的活动就是:哇,她好单纯!好不做作!好可爱啊!

他邀请女仆去海边戏水,在公路上飙车,赏花赏月赏美景,乐在其中。

而女仆对这位富豪的态度则是:哇,他好帅!好绅士!好有男子气概啊!

她瞒着主人溜出去和德温特约会,借口说自己去学网球,其实是和人鸳鸯戏水。

于是电影开头半个小时,观众们欣赏了一出低配版的《五十度灰》。

好景不长,这日女主人告诉女仆,要提前纽约旅行计划。

女仆慌了:她舍不得德温特,放不下这段“来之不易”的真爱。

德温特得知此事后,直接向女仆求婚,让她搬进自己的“曼德利庄园”同住。

女仆的主人知道后,竟然同意了,还祝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就这样,女仆和富豪结婚了,她也从“没名字小女仆”变成了“德温特太太”。

好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啊!这也太玛丽苏了!

不过,豪门深似海这五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

住进曼德利庄园的女主日子过的并不如意。

前有刻薄女管家的处处刁难,后有丈夫前妻的阴魂不散。

女管家咄咄逼人,凶神恶煞,皮笑肉不笑,嘴上说的跟心里想的完全是两码事。

德温特对女管家非常尊重,毕竟是庄园的老管家,她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其他仆人都听从她的吩咐。

这女管家对女主的态度,活像一个恶毒婆婆看儿媳妇不顺眼,巴不得儿子早点休掉这个媳妇。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代表作:《英国病人》)饰演的女管家该角色为影史百大反派人物之一

不过比起这个凶恶女管家,更让人毛骨悚然的还是亡灵的存在。

德温特的前妻在早些年前自杀身亡,无人知她死亡真相。

亡妻名为“丽贝卡”,也是电影的片名。

虽然丽贝卡去世了,但是庄园仍然保持着她生前的喜好来布置:装饰、摆设、餐盘、油画,无一不是根据她的品味来安排的。

而印有她名字首字母R的物品也是无处不在。

在这样的阴影下生活着,女主的心中也直打寒颤。

每当她问及有关丽贝卡的事情,得到的却是丈夫对话题的终结。

对前妻避而不谈的丈夫,他身上似乎藏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丽贝卡的死是否和他有关联?真相究竟是怎样?

是人面兽心的丈夫痛下杀手抛弃糟糠之妻,还是另有隐情?

>>>>烂,能有多烂?

有希区柯克导演的老版《蝴蝶梦》珠玉在前,新版《蝴蝶梦》自筹备以来就备受瞩目。

当人们都期待从新版中看到些许的惊喜时,现实却泼了一盆冷水。

阅烂片无数的表妹,在看完新版后,都忍不住打开了老版洗眼睛。

仰天长叹一句:怎么能烂成这样啊!

把8.3分的影史佳作,拍成5.6分的年度烂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蝴蝶梦》最让观众欲罢不能的,就是作品中悬疑元素的层层叠加。

通过深刻剖析人性嫉妒心理的转变,达到小高潮迭起的戏剧效果。

在老版《蝴蝶梦》中,德温特和女仆的初次见面是在悬崖处。

女仆以为德温特要跳海自尽,她大叫一声,破坏了德温特的自杀计划。

此处给观众设下了第一层悬念:为何德温特要自杀?

由此将观众带入到了德温特的故事当中。

但是新版《蝴蝶梦》中,两人的初次见面竟然是如《五十度灰》的狗血。

女仆慌忙之中将零钱掉落在地,餐厅里的贵族们纷纷投以鄙夷的眼光。

就在此时,德温特出现,蹲下帮女仆收拾零钱。

之后更是邀请身为仆人的女主和自己同桌吃饭。

两人的初识本应如谜般若即若离,在新版中却成了霸总的英雄救美。

而《蝴蝶梦》中最重要的反转戏码,在新版电影中变成了一出家庭伦理撕逼大戏。

毫无张力,只剩无奈。

老版中,这一幕重头戏拍出了人性的矛盾,拍出了丽贝卡这个从未现身过的角色是怎样如鬼影一样缠着众人。

可新版呢?

观众们只见女主对德温特的痴心一片,丝毫不见丽贝卡的死亡对众人产生的困扰。

要知道,《蝴蝶梦》真正的女主是 “不闻其声,不见其形”的丽贝卡,就连片名都是她的名字。

新版不仅没有拍出原著的灵魂,更是本末倒置,弱化了丽贝卡的存在。

不得不提另一个重要的点。

新版《蝴蝶梦》在剧情设定上和老版走了极端,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许多观众也会觉得,新导演应该拍出自己的风格,不要试图模仿大师的作品。

超越前作很难,只能努力创造新的惊喜。

希区柯克在片场给演员朗读《蝴蝶梦》小说

诚然,不被珠玉捆绑住,展现独立的创作性是一件好事。

可是新版《蝴蝶梦》的导演这般极端之举,和原作小说的走向都是相逆的。

原著小说的精髓也是在悬疑的设置和反转的运用,并不是因为希区柯克擅长制造悬疑感所以电影就要拍成悬疑片。

导演拼了命想要摆脱老版的桎梏,却没想自己又踏入了魔改的领域。

把悬疑片拍成爱情片,把令人不寒而栗的桥段改成令人惊掉下巴的狗血戏码。

这也导致了新版作品根本不像《蝴蝶梦》,更像是一部打着名著之名,实则夹杂导演私货的辣眼电影。

新版导演本·维特利(左)在片场

>>>>经典就是经典

80年过去了,老版《蝴蝶梦》仍然被观众们奉为影史经典。

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也是有其原因的。

“忠于原著”是其成功的第一点。

希区柯克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动作品的文学性,而是将既定的框架带入到自己的电影世界中。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原著最精彩的开篇独白,甚至是情节走向的节奏感,都是以原著小说为核心来改编的。

在老版《蝴蝶梦》中,女仆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年轻女子。

不谙世事的她和心事重重的德温特相识,如冰火的碰撞,带给了观众第一层的疑惑:

两个不同阶级的人,是否能够拥有一段完美的婚姻?

女仆的主人话语中藏着刺,提前预告了这段婚姻的走向,给女主敲了警钟。

如此简单的一个开头,不仅带给了观众悬疑感,也放大了角色内心的恐惧。

众所周知,导演对演员的掌控相当重要。

希区柯克在片场指导表演时,告诉女演员,她在剧组并不受人欢迎。

这可吓坏了初出茅庐的女演员,她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都显得极为惶恐不安。

而这样的表演恰好就是希区柯克心中所期待的。

曼德利庄园上下对这位新来的女主人充满敌意,尤其是刻薄的女管家,处处刁难女主。

女演员发自内心的恐惧正是女主在曼德利庄园中产生的情绪。

旁敲侧击,画龙点睛,演员自然的表演给作品也加分不少。

反观新版《蝴蝶梦》,演员们尬出天际的表演,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蝴蝶梦》不仅助希区柯克捧得当年的奥斯卡小金人,更是将“哥特情节剧”带到了影坛大舞台上。

“哥特情节剧”是指一部作品集哥特式小说气质及迎合观众情感的情节剧于一身。

原著小说《蝴蝶梦》的整个情节带有“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气氛,给观众们抛出了诸多问题,需要观众们反复品读后才知真相。

电影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扩充了人物之间的纠葛、爱恨纠纷,让作品更加的饱满生动,从而带动观众的观影情绪。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奥奖提名电影《魅影缝匠》就是深受老版《蝴蝶梦》的影响。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在影片中留下了许多致敬希区柯克的细节。

《魅影缝匠》中,男主姐姐的造型复刻了《蝴蝶梦》中管家的造型。

而她的名字阿尔玛,也正是希区柯克妻子的名字。

男主脆弱敏感的人设和英俊有型的发型,也和《蝴蝶梦》中德温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管家造型对比,左:《蝴蝶梦》,右:《魅影缝匠》

男主造型对比,左:《蝴蝶梦》,右:《魅影缝匠》

>>>>好莱坞的魔改,停一停!

新版《蝴蝶梦》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揭开了当下好莱坞的遮羞布。

电影公司将目标对准了上世纪的经典佳作,通过“翻拍”、“续集”等形式,卖情怀博眼球。

可成片质量呢?

一言难尽。

《东方快车谋杀案》、《小飞象》、《灰姑娘》······

对了,还有前段时间被观众们痛批的《花木兰》。

冠大IP之名,内核却变了味,魔改、乱改,改的四分五裂,改的面目全非。

《花木兰》两版评分对比

观众们想看俊男靓女的养眼搭配,于是安排了当下炙手可热的小花配硬汉,却没曾考虑过两位演员是否合适电影角色。

观众们想看演技派飙演技,于是找来了影后级别的女演员做配,却没曾想乱改剧本后,根本没有让人演员发挥演技的空间。

导演和编剧自以为很懂观众的口味,把原本以悬疑为主的故事魔改成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着实很新鲜很有创意,却毁了原著作品的灵魂。

没有金刚钻,不要揽瓷器活,不懂《蝴蝶梦》的精髓,就不要轻易接下翻拍的重担。

好莱坞的翻拍潮,或许该停一停了。

停下来好好思考,究竟有没有翻拍的必要?

是观众需要,还是商业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捞钱?

是致敬经典,还是夹带私货肆意魔改?

观众们愿意接受新意与心意并在的翻拍片,而那些毫无营养的翻拍片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与其浪费时间在一部烂片上,倒不如再将经典翻出来品味一番。

关掉网飞的播放页面后,表妹立即打开了老版《蝴蝶梦》,图一个心灵上的洗涤。

不禁说上一句:经典啊,就是越品越有味。

越品越让人感慨:有电影真好啊!

文/大表妹

 2 ) 2020灾难版

如题,我觉得光是2020版就可以名留史册了,想知道是2020年拍摄并同年上映吗?那真是灾难版名至实归,连女主和男主初识,边乘小车边聊天的台词都说,“我妈妈死于流感,4天后父亲随她而去”...病毒的阴影真是无处不在,琼芳登的初版好像只有那句,想把美好的回忆装进瓶子...到了2020年,能让人们回忆起的就只剩席卷全球的病毒了...

电影拍的不太正经,也不知道导演在搞黑色幽默还是啥,反正不是致敬经典,是在调侃经典吧,首先被摧毁的是英国绅士,无论是用望远镜准确寻觅到远处帆船上的裸男裸女借此撩骚女主,还是直接和女主说:如果我没有孩子,曼德利就要由姐姐的儿子来继承...都让你想起了唐顿庄园里的故事,过去电影里宣扬的英国绅士的保守、正义连个影子都没了,全片各处细节都在提示男主的“渣”。这真是英美的价值观、自尊和自豪都要崩塌了么...再说女主,唉,真的想说,婊化的也忒没有起承转合了,从头到尾,都呈现出了绿茶感,倒是隐形女主瑞贝卡和她的忠实女仆一起扛起了女权主义的大旗:男人可以放纵自己,为啥女的就不行!2020病毒来了,也把导演的脑子带偏了吗?你到底说了啥主题?人类精神文明的伪善吗?反正看完电影,尤其片尾女主吐着烟圈的浪和最后那邪魅的一眼,都让你觉得,这真是瑞贝卡附体了,和原著小说的名字忒贴切了。

本人没看过原著小说,但就当年奥斯卡经典希区柯克版来说,电影营造的悬念灰常到位,翻拍版的吃亏之处在于,你怎么营造新的悬念?毕竟是个老故事,结局已知,过程你想要观众怎么猜?导演把女管家 丹弗斯太太的葬身火海改成了直接跳海,把象征隐形女主瑞贝卡的妖冶的红色改成了冷色系,感觉都还好。原版电影的男主为了救丹弗斯太太残了手臂,本版的男主才没那么好心冲进火海去救纵火犯,倒是女主一回头追踪丹弗斯太太到了悬崖边,然后听了丹弗斯太太最后的陈词,感觉她就被瑞贝卡附体了。如果说原版电影还有浪漫主义情怀,让你相信爱情和善良,2020版就是摧毁了这一切,反正经过这么多年的飞速发展,人都越来越精明了,越来越觉得单纯、美好根本不存在,王子看上灰姑凉的故事实在吸引不了聪明的当代人,男贪女色、女贪男财才是实质...那就颠覆一下经典好了。大家给了这么低的评分,就是因为,本以为自己百毒不侵,但看了两小时这么赤裸裸的男渣女婊之后,你还是被打击到了,你还是喜欢那个绅士淑女的童话,尽管那不太真实,却是人们内心的真正渴望。

 3 ) 新Rebecca:为了安利老版而存在

有剧透啊有剧透。

依我胡乱的猜测,新版Rebecca之所以是现在这样,也许是受到2017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的启发,也许是吸取了这部片子并不算成功翻拍的教训。创作团队在构思阶段即决定,一定要有创新!一定要跟紧时代潮流!于是,一部披着偶像剧外衣,夹杂着灵异片气息,拼凑了点“电影中的精神病院”元素,还不忘用女权来点缀的四不像就这么诞生了。可惜,不是所有四不像都能震惊四座,比如这部。我看完以后只得又去看了一遍1940版,才好更快的删除新版残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就好似一口气喝了一杯包装做得精美然而口味实在难以形容的咖啡,吐不出来,只好用再喝一杯老牌子的精品,冲掉嘴里的怪味,让心情也稍稍平复一些。

其实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在能看出来这并不是翻拍的前提下,也还是对片子的品质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没想到,实际效果比预期还要低这么多。画面是美的,取景地是多样的,至少终于能看出来德温特先生多有钱。我能明白导演和编剧们很想创作出一部跟原著和40版有明显不同的作品。可是,有的创新是从地基开始盖一座新房子,有的创新是老房子翻新,仅仅内部重新装修,主体结构不做大的改动。这部新Rebecca就好像是把老房子某些不能拆除的地方拆了之后,又在内部新建了很多小房子,最终建成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了。看片过程中很多时候我内心OS就是:您这样真没必要啊。

小说Rebecca是一部典型的“悲伤的故事”。三个主要人物,女主,德温特先生,丹福斯太太,从故事开始到结束都没有真正快乐过,尤其德温特先生。而这难以摆脱的不快乐,不是由苦难无边的天灾人祸造成,罪魁祸首恰恰是看上去完美无瑕的Rebecca。德温特先生的内心在识破Rebecca真面目的时候,就已经跟烧毁的曼德丽庄园一样,无法复原。Rebecca之后,他对人,尤其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女人,没有办法再建立起正常的信任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感情上受过骗、经历过大创伤的人十有八九都这样。走到哪里,遇到谁,内心都是残垣断壁。他不能自杀,也不能背负着Rebecca的阴影单独一人活下去,出于心灵上的求生欲,也渴望摆脱孤独,又怕遇到第二个Rebecca,所以他只会选择女主这样的人——相貌平平,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甚至没有亲近的家人),从气质到兴趣完全没有自带话题、单纯透顶又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生——过于明显的安全牌。当他对女主表现出兴趣,与其说是新鲜感,更像是漂浮在汪洋中的人突然发现一根看上去能支撑他的浮木,只要这浮木能让他活下去,他就不大可能放手。当然,对女主,德温特先生应该是有一点真情实感的,但那不是爱慕,至少跟他刚爱上Rebecca时的情感完全不一样。我比较愿意相信的可能性是,他想爱,只是Rebecca之后,他没有能力再爱了。我相信女主自始至终都深爱着德温特先生,虽然这爱中也夹杂了其他成分。她之所以获得不了她应得的幸福感,就是因为“他到底爱不爱我”,“他到底更爱我还是更爱Rebecca”,“他究竟为什么要跟我在一起”这些问题,没有不可动摇的答案。恋爱中的人,抱有太多疑问的那个,总是不太幸福的。德温特先生跟女主在一起之后,疑问大概少了很多吧。可是笼罩在他身上的阴影一天不散去,任凭女主怎样爱他,他都不可能轻松享受新恋情的快乐。

那么影片开头用了十多分钟来展现德温特先生跟女主各种浪漫各种缠绵的意义何在?是想说明德温特先生确实!绝对!真的!对女主一片真心一片痴情吗?且不说德温特先生有多么难以忘记Rebecca以及她对自己的折磨和伤害,只说Rebecca的死因,电影中是失手,小说中是有主观上的企图,不论哪一种,如果一个男人跟自己死去的前妻之间有这样的“孽缘”,然后又如此热烈、全心全意、毫无思想包袱的投入一段新恋情中,这好像只会更加说明男人有问题?40版的德温特先生在跟女主约会过程中经常会有喜怒无常的表现,一方面让观众和女主好奇,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一方面也让观众和女主都不太确定他对女主的心意到底是怎样。而新版中的约会阶段,只要没有出现能够明确提醒德温特先生Rebecca曾经存在过的事物,他就跟任何没在爱情上受过伤害的高富帅角色没区别。不是说他不配再次获得快乐,而是他再怎么希望去爱女主、爱生活,去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都不大可能轻轻松松的将Rebecca和她代表的过去抛在九霄云外。

为德温特先生的“真情”正名之余,编剧们也不忘紧跟时代步伐,从女权主义出发,借丹福斯太太之口,向Rebecca表示“同情”——我只能希望他们不是想表达羡慕或崇拜——于是这句台词出现了:

Excuse. Me.

但凡一个女人在不坑蒙拐骗、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无论有没有美貌、财富、才华,她要恣情纵欲的生活,那都无可厚非。可Rebecca的所作所为真的配得上这句台词吗?她之所以要跟德温特先生结婚,无非是看准了他把家族荣誉看得比其他一切都重要,无论如何都不愿闹出丑闻,她婚后恣意妄为的生活,全部建立在要挟成功的基础上不是么。退一万步说,在自己有个正人君子做丈夫的同时,拥有很多男性友人,其中包括自家亲戚,这都不管吧,都不作为评价人品的标准了吧,但潇洒的前提不能是捏着别人的痛处/短处吧,不能抱着明知有人会付出真心,“我”偏要任意调戏的态度吧。Rebecca的设定意义就在于塑造一个虚伪到极致又极富诱惑力的人物,她可能没有对任何人付出过真心,包括丹福斯太太。真有必要搬出女权为这样一个人物的非正常死亡抱屈吗?即使这句台词跟女权一点关系都没有,仅仅是为了体现丹福斯太太对Rebecca的爱已经扭曲了她的逻辑,放在这里不但混淆是非,也显得画蛇添足了。

新版把丹福斯太太改编成话多表情多,表达欲特别强烈的角色,我也不明白编剧的用意是什么。丹福斯太太原本对女主冷冰冰的态度,让讨好型人格的女主一度纠结“我想跟她做朋友,可她是不是不喜欢我呢”,但新版中一颦一笑都明目张胆的告诉女主,“我就是不喜欢你哦,你可比不上Rebecca”,完全没有留给女主怀疑的余地。对一个特别渴望别人认可、特别希望自己能让别人感觉好一点的人来说,别人一出场就明确表示,她不喜欢自己,别费力气了;跟天真的去讨好别人,结果一番努力过后别人终于肯定自己的怀疑,“对,我不可能跟你做朋友了,因为你比不上Rebecca”,哪个来得更痛苦?反正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选后一种。

影片最后,丹福斯太太跳海前对女主说,Rebecca是她唯一爱过的人,也总算是在电影版本中挑明了她对Rebecca确实有同性之爱。至于跳海,而不是在曼德丽庄园中葬身火海,大概是编剧们想把她的结局做得跟Rebecca的有相似之处,好像是她至死也要追随Rebecca一样,这似乎是新版当中唯一一处还算说得过去的创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对剧情上的创新还不满足,对Jack Favell的人选和角色设置也大胆了起来。正当我在纠结本片女主跟喜宝,哪一个的选角更不合适的时候,发现这位绝对胜出,其他人望尘莫及:

就算头发、皮肤不用贴合原著了吧,“高大、魁梧”也不要了么?这跟Armie Hammer是选反了吗?不是攻击演员本人啊,只是说他外型、气质特别不合适而已。

抱歉,没有办法尽量客观的评价这个人选,因为我对George Sanders先生滔滔不绝的热爱就是从看了40版的Jack开始。Sanders先生的Jack出场2分钟不到,从说话声音、语气到表情、举止,都说明这个人物非常清楚如何精准的在不同异性面前运用自己的魅力,同时保持必要的礼节,避免任何尴尬的场面。他并不英俊,但至少看上去风度翩翩,跟Rebecca一样,极富诱惑力。新版Jack的两撇小胡子着实加重了猥琐感,出场30秒就有不必要的轻浮举止(戳了一下女主肩膀),再到后面跟女主骑马(女主会答应一起骑马这点也很让人不解)时动手动脚,基本上就是段位较低的流氓无疑。这样的人能获得Rebecca的青睐,我理解不能啊。

真有点心疼Kristin Scott Thomas, Keeley Hawes和Ann Dowd这三位用演技“围剿”男女主的实力派中老年女演员。不过也亏得是她们三位,不然像这样把“无中生有”当作创新的导演和编剧弄出来的新版,我大概也没有十足的耐心坚持看完。这里要格外提一句Ann Dowd女士的表演。本来我是为了看Kristin Scott Thomas的丹福斯太太才看的这片子,没想到被她饰演的Van Hopper太太闪到了眼睛。新加出来这么一句粗俗的台词也被她说得有腔有调还不破坏人物设定,厉害。

 4 ) 为什么一定要翻拍呢?

这是一篇真情实感的拉踩。我就不明白了,既然要翻拍,起码知道前作的水平吧?有更好的制作条件,为什么还打不过一个黑白片时代的作品呢?

当年红楼梦如此,今日蝴蝶梦亦同。

首先是选角不贴。

就算时代变化了,当代人的价值理念、审美偏好不一样了,但英国人和美国人还是两个调调,这是常识。再加上按照情节设定,男主身负巨大的黑暗秘密,怎么可能是现在男主这样,太壮太年轻太阳光,完全不像满腹心事忧郁内伤的英国贵族大叔,更像在曼哈顿泡妞失败来法国换换口味的美国富二代。

女主同样不是书中那个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小可爱,只感觉到傻气腾腾,怎么说呢,倒是和内涵不够的男主比较合适。我绝不会相信劳伦斯版男主会看上她,但现在这版的确很合情合理,就别演蝴蝶梦了好吗?

其次场景看起来不贵,贵气的贵。

虽然这一版的曼德利室内大到离谱,挺适合配个滑板或者电动平衡车,但是外观居然看起来不像个城堡,反而小小破破;能看得出来前德文特夫人的房间布置努力向奢华的方向靠了,可崭新崭新的样子暴露出穷酸相,尤其是丹佛斯太太举着很像聚酯纤维的睡裙让女主感受“丝滑”的质感时,我在扼腕叹息最喜爱的镜头被毁掉。

只能感谢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她的精彩演出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亮点。

 5 ) 失败的选绝+平庸的改编=烂俗

新版的蝴蝶梦真的很让人失望,从选角到故事的呈现都很失控。先来说剧情,没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可以说生硬的分成了三段,前半小时是玛丽苏的爱情故事,中间一小时开始古堡悬疑,后面半小时是女主救夫记。影片的悬疑部分拍得很糟糕,小说和1940版呈现的都是心理恐惧,她明明不在,她的痕迹却无处不在。电影却用了梦游症、红色魅影以及藤蔓缠身来塑造诡异和恐怖的氛围,说白了很低级和俗套。对了,为了女主救夫的剧情,电影省去了制船工的证词,丽贝卡的船的排水阀打开了而且船体被凿了洞,不是意外。再加上丹福斯太太的证词丽贝卡可能怀孕了,以及男主认错尸体才有了丽贝卡是谋杀的推论,男主成了最有力的嫌疑人。电影里没有说明,律师一股脑儿地要马克西姆定罪就蛮突兀的。

然后就是演员的问题,谜一样的选角。虽然是帅哥美女但是演技很平庸,甚至给我一种完全没有进入角色的状态。莉莉詹姆斯实现了和灰姑娘的完美联动,最致命的是她不脆弱不害羞不自卑不敏感,坦白说这样状态的女主,丽贝卡就算再牛逼也很难给她造成心理压力和阴影吧。然后就是艾米汉莫,他的气质和心思深沉且阴郁的贵族子弟本身就相去甚远,整个表演很木讷无趣,他身上没有秘密,没有不得已,取而代之的是狂躁和冷漠。船坞和女主坦白那场戏也是整段垮掉。剧本的问题以及表演的问题导致爱与救赎的主题难以得到共鸣和升华,因为演员之间没有化学反应,我甚至不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

结尾跟1940版的比起来真的蛮无语的,老版的是曼德利大火,丹福斯太太如同鬼魅一般伫立在火海之中,颇有种为丽贝卡殉葬的意思,伴随着她小时的还有那个“R”。这里可以理解为丽贝卡笼罩在曼德利的阴影随着大火永远消失了,但是我不认为男女主从阴影里解脱出来了,相反丽贝卡成为了一根刺永远扎在了男女主心头,只要他们想起曼德利,丽贝卡就会出现。新版是丹福斯太太纵火后离去,女主追到悬崖发现她要自杀,阻止但失败了,通过对话强化了丹佛斯太太对丽贝卡的感情,然后镜头一转就到了男女主之后的生活,整好和小说的开头接上了。但是问题在于莉莉詹姆斯的独白在一次强调了他们之间的爱。说实话真的很苍白无力,大火之后他们的状态是颓靡的,就像梦魇和鬼魅一样无法摆脱,这也就是女主经常梦到曼德利,然后写了下来开始讲述整个故事,把小说的开头放到电影的结尾真的很怪异。与其说他们要寻找爱,不如说他们要寻找的是宁静和治愈吧。

最后强烈推荐1940版的蝴蝶梦,琼芳汀的表演很精确。希区柯克是悬疑大师,鬼气森森、哥特怪诞才是蝴蝶梦的正确打开方式呀。

 6 ) 我确实有很多问号。

大量剧透预警!!!!!

一部新片既然套着《蝴蝶梦》的大名,想必自然是免不了被拿来与1940年希区柯克版比较了。估计创作团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电影发行不久,imdb相关新闻上就出现了这么一条:在2020年10月22日发布的消息中,新版《蝴蝶梦》的两位主演坚称该电影并非希区柯克版的重制。更耐人寻味的是,10月22日正好是希版《蝴蝶梦》女主角扮演者琼·芳登女士的生日。不管这是不是巧合吧,也不管这是导演和编剧自知玩不过希区柯克因而试图另辟蹊径之举还是过于自信的表现,总之表达“这部电影与经典版本风格不同,希望各位不要太纠结于比较两者差异”的意图是非常清晰了。

看完之后我也算是领悟了,导演编剧为了摆脱希区柯克的影响几乎到达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似乎一切都必须和希版反着来、拧着来,甚至这一系列叛逆之举与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小说原作都是犯冲的——我能理解为了不受经典作的影响而刻意采取不同的手法,但咱不能连原作蓝本都不管不顾吧?这直接导致2020版《蝴蝶梦》彻底变成了一部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悬疑表达都格外庸俗低级、人物性格和行为逻辑都极为迷惑的扑街之作。

在观影过程中我的大脑仿佛在不停地发出疑问,这些问号实在太密集使我不得不一吐为快。当然,既然创作团队都表示不希望与希区柯克有太多联系,那我们就不提1940年版本,就拿原著说说事。

一、男女主的情感表达为什么如此cheesy?

本作中女主角和德温特的感情发展从头到尾都用纯肉欲来表达实在令我大跌眼镜,编剧仿佛不知道人类感情要怎么表现,好像爱情就必须靠卖色相滚床单为生。

女主角从一开始就掩盖不住其desperately needy的特点(刚见了德温特第一面就跑回去擦香水、发现德温特车里有“情诗”集就擅自翻看、某次约会前被范·霍珀夫人指出穿的衣服太透了、去过沙滩之后自己剥开衣服欣赏被碰过的裸背),这就让女主半夜听到范夫人议论她时委屈得很没有理由,因为她的种种表现的确证实,她就是一个拼命想往优质单身汉身上扑的女孩。

接着到了男女主频繁约会的阶段,两人不仅在沙滩上就有了第一次肌肤之亲(这里我就很疑惑,滚都滚过了为什么女主在接受求婚之前还有说出“你是要我当秘书?”的动机?在此前提下“秘书”一词似乎都有了更恶俗的意味),甚至在海边现场观望到了“赤裸裸”的“成人表演”。至此彻底揭开面纱,电影的卖肉基调算是奠定好了。果不其然,到了男女主结婚回到曼德利,低俗下作之举有增无减:女主对Rebecca的询问是在色诱和挑逗中进行的(这里我也很疑惑,画面中女主显然熟谙此道,那为什么在海边撞见“成人画面”的时候会受到惊吓?)、女主为了媲美Rebecca想订购的新衣服竟是蕾丝内衣、甚至导致男女主和费韦尔——这个既是Rebecca的表哥又是Rebecca的情人的重要人物——产生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他试图勾引女主,更不用提原作结尾男女主流落异乡,相敬如宾但也算闲云野鹤的生活被拍得如此艳丽轻浮、活色生香了。

有人会说性无非是电影表达的一种方式,但是过于露骨的性元素用在《蝴蝶梦》中是致命的,因为它拖垮了原作中最基本的人物弧光。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原著小说对“性欲”的把握是极为克制的,可以说是惜墨如金,因为“欲望”的诞生是女主角自我成长完成的标志时刻。原著德温特与女主角结婚,中意的是女主角年轻女学生式的不谙世事、稚嫩、单纯、迷惘、质朴,因此求婚时会对她说:“我的话你不会相信,可我不愿让你变老。”等到经历波折、真相败露,男主人变为脆弱的一方,女主角被迫长大来支撑且拯救男主角时,两人之间才有了第一次关于接吻的具体描写:“他如饥似渴,不顾一切地吻我,喃喃地叫着我的名字。”也就是说,“男女之情”的完成和女主角的成熟是相互关联的,它意味着女主角最终从“女孩”变成了“女人”,而代表“性”和“欲望”的那个“不顾一切的吻”则是一个精巧的拐点。然而本作中肉体和欲望可谓从头到尾塞满时长,连德温特对女主角“老气了不少”的感慨都被调到结尾,仿佛他不是在感叹那些用逃避现实换取的快乐太过易逝,而是在怪罪Rebecca耽误他撩年轻姑娘了。从这电影中我看不到一个在陌生环境里忐忑不安又渴望变得精致成熟的女孩,只看到了一个处心积虑想通过最兽性的手段与前夫人争风吃醋的女人;我也看不到那个为往事所苦、忧郁沉重、有些外强中干、带点悲剧意味的男主角,只看到了一个贪图享乐毫无性格的富家子弟。

二、Rebecca究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男女主真的怕她吗?

Rebecca是《蝴蝶梦》的title role,而且精妙在于她从未出现,却拥有压抑所有角色的强大气场。然而在新版《蝴蝶梦》里Rebecca的存在感实在过于薄弱了。

首先在蒙特卡洛度假的男主角情绪委实是太好了点。原著中德温特既想通过远离曼德利来逃避被Rebecca的阴影笼罩的过去,又碍于“名誉”无法真正放弃代表世袭贵族门面的曼德利庄园,他的忧郁主要就来自于这两种情绪的相互撕扯和纠缠,并且一以贯之,就算是在与女主谈恋爱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过去仍然讳莫如深,因此从一开始就让女主心里产生了疑窦。而本作中的德温特先生竟然能够放松开怀地抱着女主上山下海地游泳玩乐滚沙滩,还几次三番真心诚意地夸赞曼德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处,甚至没花费什么心理斗争就直接向女主透露了 “我蜜月时来过这儿”。很难想象,这种状态下的德温特真的有被Rebecca伤害得多深么?再者,且不论德温特前脚自己交代了蜜月时来过此地,后脚就不许女主角顺着话题问起前妻的行为逻辑合不合理,在提到出海“溺水而死”的Rebecca时,给到的画面是:暖色调的欧洲海景,风平浪静——镜头语言既然如此温和美好,那么这个“死在海里”的Rebecca到底存在什么令人胆战心惊的特质?仅凭男主一句单薄的隐瞒就想铺垫这个鬼魅般的Rebecca,实在强观众之所难。

在女主的角度来看,她好像也不怎么害怕Rebecca。首先她就缺乏对Rebecca产生好奇和担忧的动机,一来她敢正面回怼范·霍珀夫人对她的嘲讽(“我不相信有鬼!”),二来德温特在早期已经把“全身心”很投入地交给她了,她能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抵达曼德利之后,她也只不过是听丹弗斯太太轻描淡写地讲了两句关于Rebecca的事,然后情节就像是走流程一样开始强行表现“女主角害怕Rebecca”了,为了推动女主角对Rebecca的感知,导演采用的方法竟然不是让Rebecca留下的物件和影响依次自然出现,反而让女主在床上直接询问德温特,接着女主反抗Rebecca最先采取的行动是订性感内衣和睡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我看不出女主的惊慌和恐惧,只能看出她争风吃醋的意图。同时在这种混乱的逻辑下,女主角的人物性格也显得飘忽不定,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该自信的时候又不自信。影片删掉了女主在蒙特卡洛询问德温特为什么邀请她出门反被德温特责问的情节,错失了一个展现女主自卑个性的机会,到了婚后也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描写女主如何不适应Rebecca生前定下的森严作息和规矩,女主甚至有胆子当着丹弗斯的面承认自己打碎了Rebecca的瓷器,女主和Rebecca的塑造可谓是都非常不鲜明了。而更令人不解的是,电影花了不少的篇幅展现筹备舞会的女主是如何游刃有余,可当她穿着画像上复刻来的裙子登场时、却局促笨拙得没有一点震撼力和吸引力,这是一个问题很严重的颠倒。在原著中,女主穿上礼服时就是她最自信的时刻,因为这时候她最具有“女主人”意识、最不像平时那个自卑平凡的“我”:“我用鬈发套遮住我那鼠毛色的头发,尽量想掩住得意的心情以及自豪的微笑”、“我照着镜子,觉得那里面的人根本不是我,于是不由绽出了微笑,那是一种新奇、悠然的微笑”。

简言之就是我完全看不到本作男女主对Rebecca的畏惧,感受不到Rebecca的压迫感,因此男女主的情绪纠葛为何而生,也显得很生硬突兀。

三、其它一些不想容忍的情节和细节

1.为了悬疑而悬疑的阴间特效实在太多。开头梦回曼德利的经典场景为什么突然放出血红色的光效?要知道原著中女主叙述这段梦境的口吻是平静又稳重,怅然又淡然的,这也符合结局时男女主颠沛流离共同生活的平和心态,显然导演和编剧可能和达芙妮·杜穆里埃有不同看法。电影中期为了塑造惊悚氛围加入的各种元素也都很莫名其妙,原因目的都不明确的梦游、半夜闪现的女管家、屋子里杂草丛生的梦境、红衣女子的幻觉,除了花哨以外别无意义。

2.女权理念表达欠佳。怎么说呢,近年电影通病吧,不是说女权不可以输出,但完全不考虑人物、环境、情节,在故事都没讲好的情形下动辄以“我们女性”这种哀怨的、大白话的、标语式的、宛如碰瓷的句式进行毫无底气的申诉,完全没有说服力。丹弗斯太太最后的申辩 “(虽然Rebecca出轨还滥交,但)女人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找乐子”尚且可以用她对Rebecca近乎疯癫的迷恋来解释,可是对女主说的那句“我们女人要么结婚,要么只能当仆人”和前后剧情着实都无法关联。其实我不明白,按照原作的节奏好好把握女主角的成长就已经有了很不错的女性主题了,为什么非要把女主的形象削平,然后又突兀地植入这种完全融不进去的台词呢?

3.这电影的时间背景到底是怎么设定的?人物的衣着和行为方式都不是很复古,接近现代,那为什么女主在Rebecca抽屉里发现的、写着1935年舞会的邀请卡白白净净有棱有角,新得连一条褶皱都没有?(虽然我觉得就算在现代也不会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在海面游船甲板上直接上演“成人表演”。)

4.女主梳头为什么用的是Rebecca的梳子?丹弗斯居然能忍?居然能忍?原著里的丹弗斯可是连Rebecca的东西摆歪了一寸都不能忍的好吗!而且这梳子居然一直没被清理过,女主还能从梳子里摘出Rebecca的头发?试想你从正在用的梳子里拽出了一个已经过世的人的头发,不觉得特别膈应吗?

5.为什么德温特的姐姐比阿特丽斯要在女主被奶奶吓到的时候还要强行补刀,要笑不笑要哭不哭地说Rebecca绝世无双我们俗人都比不上?且不谈原著里比阿特丽斯对Rebecca并没什么兴趣。

6.为什么出场的所有人物都交口称赞的曼德利舞会拍出来的感觉村得像个乡间小酒馆?

最后感慨一句,虽然主创团队尽心尽力试着将这版电影与希区柯克版划清界限,但是在我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之后,最让我感到没什么意见好提的戏(即舞会后丹弗斯太太诱导女主角跳楼自尽),其拍摄方法与镜头恰恰是与希区柯克版本最相似的,也是非常讽刺了。

 短评

男主太年轻了,才发现lily走路的姿势怎么这么奇怪。keeley要是镜头多点就好了,她可真美

6分钟前
  • 狮院胆小女巫
  • 推荐

艾米不适合这个角色,他的外形就是受过良好教育,有运动习惯的中产阳光男,他不像是个来自阴郁庄园家族古老的情伤男子。他看上去不脆弱,不压抑,不需要被拯救,他傻呵呵的只需要被撸一把头毛。

7分钟前
  • 君宁
  • 还行

上来就是玛丽苏,突然就搞惊悚,尴尬的台词,人物平的跟纸一样,2小时绝对是史诗级煎熬,要不是玩着游戏再加上跳场景,这个破电影绝对看不到结尾。一分给形式,好赖它是个影视语言成熟的电影。如此空洞的片子今年头一个,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怎么看都是美国贵族,也从没见过贵族会这么直白的对话,吴亦凡附体一般,烂到恶心。

8分钟前
  • 2x WNZ
  • 很差

Rebecca本是希区柯克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部。Lily James毫无任何风情,被男人爱上的迷惑程度不输隔壁巴黎艾米丽。Armie Hammer的问题是像个扛沙包的劳工阶层,总感觉他的西装是G2000买的。Kristin Scott Thomas演管家夫人这个选角还不错。

9分钟前
  • idontgiveashit
  • 较差

男女演员虽然都是大户人家出身,但是全然没有了贵气和神秘气息。

11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导演,你不能因为自己胖,就认为自己是希区柯克转世啊;男主,你不能因为自己和Sir. Laurence Olivier差不多帅,就能当英国大庄园的老贵族;还有可怜的女主,不能因为你演过 灰姑娘,就认为自己是辛德瑞拉,你真的比较像琼·芳登的粗使女佣,和庄园里那个粗壮有力的水管工天造地和😂

14分钟前
  • 大熊星座
  • 还行

女管家选她演太棒了

15分钟前
  • 龙标姑息者
  • 力荐

恐怖氛围营造的不如希区柯克,但感情的描写更细腻。

19分钟前
  • Zuhause
  • 推荐

没啥可说的,就是这个海报,amhm下一秒就能把背叛红军的莉莉詹脑袋拧下来

22分钟前
  • 想吃肉
  • 还行

知道必扑无疑,但本着对Ben Wheatley的真情实感竟然直到点开前都还在期待什么。色调撑得太过饱满,男女主角动不动的怼脸怼身体拍突出“美艳动人”/“风流倜傥”等固化角色标签。有些时候只感觉两人仿佛双双落选《五十度X》试镜后,知耻而后勇洗心革面证明自己可以胜任,硬把情爱寓言拍成咸湿痴缠的小电影。恐惧和紧张被消失殆尽,填满的全是对性感、浪漫的浅薄想象…几个月后,面对《第一炉香》里的马思纯和彭于晏,会不会也是相同的感受啊。

27分钟前
  • 基瑞尔
  • 较差

lily james 的演技,怎么说呢,开头几分钟的戏让她愣是演成了富家大小姐被迫下基层体验大众生活的感觉,全片眼睛好像就没睁开过,建议可以和AB的瞪眼大法均衡一下;锤子,还是那个锤子,演的也是个锤子,体态表情整一美利坚油腻中年煤老板。全片就只剩Kristin,木得表情,只一个眼神就满脸是戏。。。这部片子成功让我第一次质疑究竟是演员木头还是导演无能。。。

30分钟前
  • Chraz
  • 较差

这版唯一的优点就是管家对Rebecca的爱不那么隐晦了

35分钟前
  • Sweet-Hooligan
  • 还行

❶老版已经“剧透”故事情节,这回看的是新版如何利用现代条件营造惊悚,如果有额外的呈现,那就更好。❷作为彩色片,没放过“玩弄”光色的机会;❸CGI最明显是用在了噩梦,我挺喜欢的;❹女主人前期笨拙得惹人厌,而老版则有让人共情的无力、无助;❺女管家的压迫感不如老版,最后跳海也不如葬身庄园火海来得震撼。(她替瑞贝卡找补纯属强词夺理,当着洁身自好的老公乱搞男女关系······是享乐的权利?明显自我审查过度,向舆论环境讨饶);❻案件审理过程拖沓。

40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没有看过胖导版,无从比较。感觉不错,摄影和音乐很棒。评论都在寒碜女主,我挺喜欢,有心机的小精灵,想看看她的其他电影

45分钟前
  • 老马甲2014
  • 力荐

服了 这是屌丝逆袭的电影 看前面一直以为是一部灰姑娘无法融入豪门最后被恶毒的女管家逼走的故事 结果一转就变成了灰姑娘强势逆转逼死恶毒女管家 成功将豪门变为屌丝的故事 牛逼

48分钟前
  • SX
  • 推荐

Lily James和汉莫锤都是满满的阳气十足、杂念勿近、我即是我的21世纪阳光新青年气质,实在不适合Rebecca这个阴郁诡秘的故事。看片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浮现Joan Fontaine小鹿一样忐忑的眼神,还有Laurence Olivier冷峻贵气的脸。

52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较差

前半部分尚可称为温吞,后半部分则彻底滑向平庸与混乱的桎梏,全然不见Rebecca半点痕迹。Lily James还可以解释为表演被角色拖累,Armie Hammer则难以狡辩他的无趣(没有半点个人魅力的木头桩子),在角色塑造和表现都更有深度的KST面前,这二人组合简直一无是处。

56分钟前
  • 路人甲先生
  • 较差

Oliver你如果当初留在意大利,现在还跟Elio在一起,那你得多开心。但是当初你要回去做异性恋,这下你先后娶了两个好像也都没有多开心,所以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回意大利吧。

59分钟前
  • doskevin
  • 较差

我不管,男主太帅了我要为他加一星,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林微云
  • 推荐

莉莉·詹姆斯和艾米·汉莫的组合实在太惨,这俩可怜的娃就像被琼·芳登和劳伦斯·奥利弗两尊昔日高耸的幽灵困扰着一样不知所措,一位好似头盖骨过薄、腿过细、一直不停打摆子、极易受惊的吉娃娃,另一位则像榆木疙瘩、没脑子、只会深邃大眼眶的电线杆,这版和希胖版对比起来,惟有“翻新”之下,依旧承受着过去奥斯卡BP的诅咒,才有点文本外处显露的“文本”内的意思。

1小时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