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之恋

爱情片大陆2018

主演:赵又廷,杨子姗,白雪,阎悦,王啸,孙迪,董杨,张梓然

导演:吴有音

 剧照

南极之恋 剧照 NO.1南极之恋 剧照 NO.2南极之恋 剧照 NO.3南极之恋 剧照 NO.4南极之恋 剧照 NO.5南极之恋 剧照 NO.6南极之恋 剧照 NO.13南极之恋 剧照 NO.14南极之恋 剧照 NO.15南极之恋 剧照 NO.16南极之恋 剧照 NO.17南极之恋 剧照 NO.18南极之恋 剧照 NO.19南极之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1 00:11

详细剧情

  南极,一场坠机,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赵又廷 饰)和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杨子姗 饰)相遇,两个毫无共同语言的男女在南极腹地无人区冒险生存75天。在酷寒、没有物质供应、随处都是绝境的环境中,活下去已经变成每一天的最大愿望。在寻找救援的过程中,这对性格水火不容但命运却又相濡以沫的人,敬畏了自然,领悟了爱情。

 长篇影评

 1 ) 你该相信 爱情他来过



之前对这部片不了解,票圈发了一众好友争相表达期待之情,让我的期望值也高了起来。事实证明,这是部有诚意和温暖的爱情片。以往懒得写长评,看短评评价两极,不禁来谈谈感受。

首先,凡非必然,都是造作。幸好,一切必然。这是我对号称“南极实拍”的第一感受,我既怕除了南极全无看点,也怕成了南极纪录片全无精髓。全片看下来,选择南极只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和背景,并没有喧宾夺主。诚如观众提问,一个婚庆公司老板,没怎么读过书,纯土豪,一个高空物理女科学家,不到南极,他们生活连交集都没有,没有交集更无碰撞。

其次,脉络清晰,逻辑相对严密,两位主演各有担当。开篇赵又廷摆着生疏的土豪架势,和俄罗斯大妞说“我是吴福春,英文名fortune”的时候,小人物的性格就跃然屏上。导演/编剧说他甚至帮杨子姗梳理人物性格到她从哪个大院长大,出于什么研究了高空物理,喜欢什么等等,赵又廷的角色也如此。

【赵又廷:演绎人类自我对话】平凡人在南极极地,不知有多少人有勇气坚持,有多少人会和荆如意一样选择放弃,选择自杀,又有多少人敢于一次次打开门出去寻找生的机会,门里一片温暖,有暖气有食物有同伴,75天之后燃料燃尽杳无生机,门外漫天大雪,一望无垠,你会经历掉进冰窟、冰海、一个人在黑暗中依靠打火机的火光重燃希望,凿开冰盖逃出生天,但你有机会,找到极光站求生。易地而处,你有勇气开几次门冲进一地冰雪?吴福春重复了60多天,哪怕一次次死里逃生。

【杨子姗:演绎人类情感对话】和赵又廷大开大合的场景相比,杨子姗的挑战更严峻,她绝大多数舞台只有小木屋,而且她腿骨折,几乎不能动弹,基本都是卧床。一个女性,或者一个女科学家,从理智到情感,从辨别方位到讲给富春讲“天上那些事儿”,再到一寸一缕的惦记,到肌肤相亲的体贴,她的情感变化在一步步浸染。有人说,没看出是爱情片,我想问,在生存绝境里,爱情的表达是什么?如意冷静内敛的性格,杨子姗把握的很有分寸。

最后,导演对爱情、情怀、信仰的坚信。不少人知道,这是部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原名是《南极绝恋》,听起来是悲剧,影片最后一幕极光化作本不存在的鲸,似乎也在诉说生命的虚无。我个人是个happy ending的坚决拥护者,可以说导演最后留的余地是对爱情理想主义者的一种温柔回护,我愿意相信,人在冥冥之中会收到最好的安排,爱情他真的来过。

还有些别的感受,篇幅所限不多写了。我不想从支持国产电影,支持中国人做到了世界上第一部去南极拍电影……这些角度让没看的朋友们走进电影院。一部电影真的优秀,他不必靠同情和民族感得分,他该骄傲的在荧屏上挥洒自如。

愿每一个人,都会相信爱情。

(头一次写,如万一有转载,请联系我,谢谢)

 2 ) 爱情是绝境中的诗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2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看完《南极之恋》,我才忽然意识到,我看了一部几乎只有赵又廷和杨子珊两个演员的电影,而且大部分时间是观看赵又廷一个人在南极求生,他的演技还算有说服力,能让我随他一起担心,着急,怕他掉进冰裂缝里出不来,或者在冰水里淹死。所以到底是什么在吸引我看完这部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绝境爱情故事呢?

首先吸引人的,是做婚庆生意的土豪男主角真心赞叹“适合发誓”的南极美景。这是摄制组在南极实地取景拍摄的场景,大屏幕看来极美。男主的一路冒险,就是与这些美景互动,观众能更深入地看到冰裂缝中的奇景,蓬松的雪,鲸鱼的骸骨。美景,即为诗。

接着还有卖萌的海豹、仿佛吉祥物的企鹅、食腐的贼鸥,他们就像配角或龙套,让南极有了生气。尤其是企鹅,几乎是本片吉祥物,一次救男主于深水间,一次成为这对新情侣模拟三口一家的宠物,最后,还为男主指出中国极光站的方向,挥一挥小手,俨然深藏功与名的南极之王。这场困于风雪、沉入睡眠、醒来看到援救之光的戏,颇像黑泽明的《梦》里那个登雪山遇“雪女”的故事,影像风格自然更通俗,不似黑大师那般强烈。万物有灵,亦是诗。

如同指路人是企鹅,电影把佛教和天主教元素都纳入浪漫氛围。绝境之下,男主在玛利亚圣像下求婚,镜头赋予人类婚姻一种神圣意义,暗示他这位土豪对结婚仪式的执念也是对其中诗意的执念。另一边,女科学家性格严肃,当两人关系越来越贴近,她说起自己研究的欧若拉,不再是冰冷的科学数据,而是一头巨鲸飞上极夜天空的传说故事,与科学精神相悖,却可能更接近她做科研的初心,即研究地球上的诗意奥秘。

这两个人,在绝境中剥离彼此不搭调的社会身份,却直抵初心,发生爱情是自然而然的事,观众也看到他们从自私算计到无私牺牲的过程。随时可能被死亡分开的绝恋,是凄美的,这本身就是人类写过千年的诗。接近尾声,最直白、具体的“诗”终于出现,腿断卧床的女主为男主写的《南极生存手册》,竟是在一本诗集上写的。当她在旁白里第二次念起一首气势雄浑的爱情诗,巨鲸化成的极光飞上夜空,我忽然泪目,不是被并不特别的剧情感动,也不是被他们的爱情感动,而是被诗歌强大的力量感动。原来,在如此极端的自然环境下,诗依然不是无用的,它是人类供奉给天地万物的最美好的东西。

 3 ) 薛定谔式猜想:女主角最后到底是死是活?

薛定谔的荆如意

最近没写稿子,因为没咋看电影,迷着看剧来着,两周只看了这一部电影,因为是书粉,期待了很久,所以还是要说说。

首映日,看完这部电影跟朋友聊天,说到电影的结尾,然后在讨论杨子姗饰演的荆如意到底死了没有,我俩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然后又在群里问了其他看完片的小伙伴,结果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认为如意是死了,有人认为她没死,要相信奇迹。

问了一圈,得出一个结论,这位荆如意,是薛定谔的杨子姗,是既活着又死了。

当然了,这是一句玩笑话,因为从个人的角度,我认为杨子姗终究还是死了,而且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尾。

并不是因为荆如意死了我才喜欢,因为《南极之恋》这个结尾,升华了电影的主题,就像片名一样,这是一部发生在极致残酷环境下的极致浪漫电影

再联系起该片南极实地拍摄的经历,这也是一个发生在现实(非理想)环境中的理想化故事


杜绝尘世的极致世界

原著小说我是看过的,叫做《南极绝恋》,其实电影之前也是叫这个名字,中途经历了一次改名。世界上最冷的极之地、一男一女,要啥没啥,孤立无援,如此环境之下,故事该怎样发展?

想起了当年看书的时候,当看到两位找到那个废弃的小站的时候,差点把书扔了。心说这个设定太扯了,那么大南极,就偏偏掉到一处有房子和食物的地方,太巧合了。后来一琢磨,也没办法,如果不这样安排,故事没发编,这俩根本活不下去。

其实,这部《南极之恋》在看得时候,开场跟当时看书的感觉差不多,代入感是不佳的。这不是剧作方面的问题,而是设定。因为电影的故事场所,与观众的距离实在太远了。

电影开场直入主题,上来就坠机,电影的故事场景直接进入南极,广袤而遥远大陆对于观众来说是陌生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位主角与观众之间情感联系不够。通俗一点的说,电影缺少了“人间烟火”,距离我们太远了。

举个例子,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前面也有汉克斯在家中和船上日常中的人设铺垫,结尾部分也有,这就是“人间”戏,随后才落难到孤岛上,观众有着一定的代入感。

不过随着情节的展开,也就是他们进入到废弃小站之后的故事,才会明白电影为什么没有“人间”戏份的铺垫,《南极之恋》从头到尾都发生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为的就是突出“纯粹”。

南极是美丽的,开场赵又廷苏醒过来之后,广袤的冰原一望无际,在这样纯粹的环境中,仅有的两位主角的情感戏份,自然也是不夹杂世俗的味道,且与各自的在尘世之中的身份完全剥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抛开各种的社会身份,完全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下,毫无顾忌的相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本片是“极致环境下的极致浪漫”。


薛定谔的悖论:残酷并浪漫着

一位土豪男,一位电波女,主要演员只有两个人,片长114分钟,但过程并不算枯燥,这是之前没有料到的。

因为两个人的完全剥离的各自的身份,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是白纸一张,所谓的个性、心眼、甚至习惯作风这样的“传统人设”完全不管用,能够面对的只有对方,用《西游降魔篇》中黄渤的一句话,“我TM能去哪儿?”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人的故事看似单调,但实际上是有趣的,看过电影的其实都明白,两人在小屋中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在这个环境下,一切尘世人设都没用的情况中,唯一成立的就是角色的性格对比了,所以两人在小屋中的互动,无论是幽默还是温情,才有看点。

所以,在这个故事体系之下,能够明白导演的用意,他在极地残酷且纯粹的环境中,注入了纯粹的浪漫主义。

《南极之恋》的导演吴有音,也是原著小说的作者,加上拍电影这次,这位一共三次登陆过南极,还去过一次北极,是以科考队的身份。所以,他是一位对极地环境的呈现有着丰富经验和拍摄技巧的电影导演。

南极究竟是什么样子,大家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都知道那里环境残酷,但谁都没去过,不知道残酷到什么程度,但吴有音是了解的。所以也别再质疑电影中赵又廷和杨子姗在南极求生的常识问题了,我相信没有人比导演更了解南极。

举个例子,杨子姗割腕,但没死成,她说自己“解决不了”,为什么?因为伤口被冻住了。

电影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但所有的遇险情节很真实,那赵又廷段掉到冰裂缝里的戏份,看得我缺氧,掉到水里那段就别提了,这么冷的天气可以感受一下。

电影的环境渲染是残酷的,却又是浪漫的:

否则也就不会让他们找到一个避难所般的废弃小屋,有了一定的取暖设备和食物,缓解了求生欲,才能产生浪漫的元素;然后生存基础是有限的,为两位设定了一个限时任务,才能产生残酷的环境,最后剥离社会身份的一男一女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相爱。

残酷与浪漫,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基础,在本片中的合二为一,两位主角,既不像《青春珊瑚岛》那样乌托邦般的二人世界,也不如《荒岛余生》那样就汤姆汉克斯老哥一个那么惨。

所以,整部《南极之恋》,也如“薛定谔方程式”一样,残酷与浪漫两种矛盾关系的叠加态。

如此前提下,回到开篇,荆如意的生死之谜也就揭开了。

(如下内容有剧透)


解读结局:轻轻地你走了,不沾染尘埃

原著小说结尾荆如意是活下来的,电影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其实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既残酷又浪漫的环境中,看似是可以读解出不同的含义,有的观众认为最后奇迹出现,杨子姗获救,有的观众认为这是残缺的美好,无疾而终的爱情。

但真实情况呢?个人观点啊,杨子姗是真的死了,电影虽然一再渲染浪漫,但“浪漫不是超现实”。

极光,鲸鱼,电影中杨子姗亲口讲述了关于极光的传说,是死去少女的灵魂变化的。关于鲸鱼,她也说过“希望生命像鲸鱼一样强大。”

电影中赵又廷两次碰见鲸鱼,第一次差点扑街,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呼应了杨子姗“生命像鲸鱼一样强大”的梗,第二次是鲸鱼的骨架,含义在于“鲸鱼这样强大的生命也逃不出自然法则”。

最终,杨子姗在极光下“睁眼”,“看见”天上的鲸鱼,这代表什么?这是少女的灵魂啊,她在腿断的情况下,在南极坚持了75天,生命已经如“鲸鱼一样强大”了,最后是灵魂化作了自己一心称念的鲸鱼,融入了极光,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这是戏剧化的手法,唯美浪漫,却残酷写实。

如果剥离开情节隐喻,从电影剧作上来看,最后也必须要“搞死一个”。

因为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南极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前文说过,《南极之恋》没有丝毫“人间”气息的渲染,为的就是要剥离开二者尘世中的身份设定,从而进入到纯粹的浪漫中。

换句话说,二者是存在身份乃至阶级上的差异,真实生活中,二者是不会遇到一起,更不可能产生爱情,否则就变成了童话故事。

咱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让杰克死去?并不是为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刻意为之,而是因为二者的身份和阶级差异。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虚构的爱情故事,并不是童话,一个穷小子和富家女,尽管电影设置了灾难和富家公子对二人的关系进行种种阻挠,但无济于事。

因为一艘大船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与世俗完全脱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位身份差异极大的角色才有机会相遇,并产生单纯的爱情。

如果杰克最后没死的话,两人上岸之后的爱情,也会是一场悲剧,因为基于的是写实的浪漫,而不是童话的浪漫,卡神不会让世俗玷污纯洁的爱情,所以才会让杰克死去。

《南极之恋》也是一样,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残酷环境中,去享受单纯浪漫的纯粹,并不会带到尘世中去。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4 ) 不要看评分,这真的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评分只有6.8,但看得我很感动。

很多吐槽说,情节设计不合理,不真实,各种意外总能活着回来。

我不苛求真实性,我期待男主能活着回来。我感叹于整部电影能不断地打动我。

这不是一部苦兮兮的、哭哭啼啼的电影。面对困境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强大的不服输的内心,在忍受身体疼痛、面临死亡恐惧的同时,电影还描述了很多美好,告诉你,面对困境,你可以去经历它,始终相信它会过去,而且只要它过去了,这会是一种极珍贵的经历。

男女主的演技是真好,一开始严肃矜持冷漠的女主,因为腿断,没有选择,必须脱掉裤子又面临无法大小便时候,羞愧、悲愤、无奈演的太好。男主从一个满口脏话口头禅的土豪,慢慢体现出真实的善良、勇敢、有担当。两个人从互相嫌弃,到互相依靠,到互为支撑,共同经历生死的感情发展也毫无违和。

总之,是一部好电影,比韩剧日剧的生死爱情片更优秀。

 5 ) 导演你知道什么是平衡吗?

本影评首发于公众号:臆想谏人公社,欢迎关注~

看完《南极之恋》的第一个感觉,是不知所措。这部电影所展示的,是一个让人无法正常消化的故事。

图片源于网络

无法消化的原因在于,整部电影中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剧情、不合理的设计、不合理的人物表现......

这种种的不合理就导致了一起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在观影途中好几次要愤然离席,是本人一直用‘不能浪费票钱’的理念给他洗脑,才让其坐到了电影结束。离开影厅以后,友人一幅如释重负的表情,开始说起这部电影的种种毛病。这中间说了些什么,就不多透露了,总之简单来说,就是不好看。

好的演员、好的题材、远赴南极取景......重金打造,却不好看,归纳一下,《南极之恋》就是“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碎”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这让人惋惜的结果究竟是怎么造成的?话唠蕉就自己的想法总结了一下,核心在三个字:不平衡。

立意不平衡

看完《南极之恋》以后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这部电影跑题了。从前期宣传、电影定位到台词设计,都能看出这部电影其实更多的是想表现一种逾越生死的爱情,但实际上整部电影的内容更多的是讲述如何在极限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坚韧。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打着《南极之恋》的旗号,实质讲述的内容却是《南极之活下去》。可是要说这电影表现的是南极求生,其实也不是,毕竟爱情故事的篇幅也占到了一半,感觉混乱,不知道整个故事的重点究竟在哪里。导演和编剧对生存与爱情的比重在电影中该如何分配这件事情上拎不清。整部电影到底应该着重讲生存还是着重讲爱情?突出哪个?怎样结合?面对这些疑问,估计导演和编剧自己都给不出答案。

这就像以前上学的时候写命题作文时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一开始洋洋洒洒,结果写到后半段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离题了,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各种生搬硬凑的将主题往回拉,最后再来个形式大于内容的主题升华掩饰一下跑题的尴尬,交卷!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在灾难电影里加入爱情元素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很多灾难电影都会加入爱情故事线,生存与爱情,本不矛盾。但一般导演和编剧们在灾难电影中都是将爱情故事作为催化和点缀来处理,为的是衬托出人性在大难面前的美好和光辉。而在《南极之恋》中,爱情和在灾难中求生这两条故事线的比重被调整为五十五十,前半段一股脑的讲吴富春如何一个人在极地里求生存,后半段一个劲的让两个主角爱得要死要活。这数值上的一半一半,就是最大的失衡,最终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找不到重点。

剧情不平衡

立意上的不平衡,导致《南极之恋》在剧情设计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最主要的失衡点,就在生存和爱情之间。

电影花大量篇幅讲述吴富春只身一人在南极求生,也暗示了吴富春几乎每一次出门都要好几天才能完成一个来回,而荆如意因为摔断了腿只能每天在屋子里呆着。吴富春和荆如意在去南极之前,压根不认识彼此,他们之间,没有交集,没有感情基础,就这样爱上,未免有些不合逻辑。

国外的导演在处理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时,喜欢用一种讨巧的手法,就是给男女主角设置一个彼此了解的前提。不妨回想一下,欧美电影中可以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那些个男女主角,一般不是已经离异却还深爱彼此的夫妻,就是一起经历过许多风雨却因为一些原因分手的情侣。这样的设定让导演和编剧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给人物关系设置大量交互,也可以让男女主之间深刻的爱变得合理,一举两得。

也许有人会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这世界上还有一种感情叫做一见钟情。这话不假,但是,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这部电影所表现的爱可不是单纯的爱情,它定位的是在极限环境下的大爱。这不是都市爱情剧里的男欢女爱,而是面对大灾大难时置生死于度外的深爱。

要和一个人经历过多少事情,积累多少感情,才能在被雪活埋的一刻,让那个人成为你活下去的动力?老实说,我要是吴富春,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刻,想得更多的会是——老子好不容易变有钱了,还没享受人生就死了,我不甘心!这才会是我要活下去的动力,我可能还会想到我的父母,但答应了荆如意要回去之类的话,在这样的时刻,我压根不会记得。

图片源于网络

导演和编剧对吴富春和荆如意之间感情的定义,特别像是在陈述一个观点:当世界上只剩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必定会相爱。

若是前者成立,那么:当世界上只剩下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他们必定会相爱。这句话是不是应该也是成立的呢?如此一来,所谓的爱也许不是爱,而是生理需要。

总的来说,若是要爱一个人如生命,首先,两个人之间得有过命的交情。吴富春和荆如意,并没有值得过命的交情。《南极之恋》在剧情上并没有将生命的大义和爱情结合,两者看上去更像是两个独立的故事,这电影要是改成章回式,可能还能稍微看着合理一点。仔细想想,吴富春和荆如意在电影后段你侬我侬的爱情戏放在哪个场景下演绎都行,养企鹅和养猫猫狗狗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如此一来,南极这样一个特殊环境的设计又有什么意义呢?

若是把剧情改成完全的独角戏,应该也会很有趣。吴富春独自一人经历生死,偶尔与企鹅为伍,和海豹诉衷肠,表达一下爱意;在极光下思考生命的意义,吟诵动人的诗歌,再回忆一下如今在城市中等待着他的恋人,让思绪翻涌,激励自己活下去。这样的剧情设计应该会相当精彩。而且,这样或许也更能平衡整个电影的逻辑,让这部电影更加深入人心。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角色不平衡

在《南极之恋》前期宣传的时候我就一直好奇,为何去南极拍摄的演员只有赵又廷?女主角杨子姗为什么不去?是不是怕辛苦?看完电影以后我觉得我明白了,并非是女演员怕苦怕累不肯去,而是根本没有必要去。整部电影,几乎没有杨子姗可表现的地方。赵又廷在冰天雪地里累死累活,杨子姗只需要在室内做一个“望夫小媳妇”,偶尔给赵又廷科普一下知识,必要时候再自杀一下就行了。男女主角在人物塑造上差距太大了,完全失衡。这就导致观众只能记住吴富春的苦难,讥讽荆如意的无脑。

图片源于网络

吴富春的人物设定比荆如意的完整太多、立体太多、在故事中表现的机会也比荆如意多出不止一倍。更可怕的是,男女主角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矛盾点,没有任何有效交互。面对这样的人设结构,女主角的人物设定既不能穿针引线,也无法抛砖引玉。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令荆如意这个角色存在的价值变得微乎其微。

坦白讲《南极之恋》这个女主角让杨子姗来承担有些屈才,荆如意这个角色,换哪个演员来都行,条件只有一个,能搭戏就行。这样讲可能有些过火,但就话唠蕉从电影中所获取的信息来看,确实是这个理儿。

图片源于网络

虽说对这部电影吐槽了很多,但《南极之恋》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到南极去拍实景,出来的画面效果真的是国内现今的电脑特技制作无法比拟的。就这一点,可见导演还有一点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鼓励。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另外赵又廷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在极寒环境下的种种遭遇看得让人格外揪心,对吴富春这个人物的诠释,会让人觉得,赵又廷就是吴富春,他演的就是他自己。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南极之恋》我个人只能给三星。但愿未来在拍摄这种电影的时候,咱们的导演和编剧能把握好整个故事结构的平衡,不然,再好的题材,再好的演员,都是白搭吖。

 6 ) 惊喜与一部分真实

感谢澳洲华狮电影 的邀请,在悉尼看了《南极之恋》。

前阵子看见华狮的朋友在朋友圈提到一个国产电影,没说名字,只说样片儿的质量让她有些惊喜,外加结尾花絮很棒。凭这几个关键词我去留言说是指那部清华宣传片吧,以为肯定猜对的,结果她回了我一个大大的NO。

要说好奇,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这部电影好奇的——是什么片儿啊,作为国产片让她一个天天审查澳洲引进片的人惊喜了,是什么片儿啊,结尾的花絮让人这么称赞。

结果呢,居然是#南极之恋# ,这名字还特别容易让人联想到关晓彤那部尬到家的极光之恋…

去看电影的时候就怀着这种意外的心情,没想到观影过程也一直让我意外。

一上来就空难,货真价实的紧张,马不停蹄的剧情发展,好几个地方(具体就不说了)都让我感受到了真实的寒冷的恐惧。明明是部爱情片,开场十分钟之后我对它的心理预期已经偏向灾难片了。

要说这电影最大的惊喜,就是在白茫茫的冰冷中营造出的真实感。

我起先预想过,发生在南极的故事要都置景或者绿幕拍的话,整体效果得多假啊——胆战心惊地看下去,它还挺真,我就明白华狮朋友说的那份惊喜来自哪了。

《南极之恋》是第一部在南极实体环境中拍摄的故事片,剧组连同演员一起去南极呆了28天,和科考队员同吃同住,用镜头影像展现真实的冰与困境。导演本人就是科考队员之一,对南极的实地危难把握精准,感受展现也淋漓尽致,完全可以在国产灾难片的里程碑上记一功了。

另外一个惊喜是演员。

这是一个人物关系非常简单的故事,需要两位演技极其优秀的演员才能撑得起来。赵又廷和杨子姗表现不错,尤其是赵又廷,最大的惊喜是他。我对他的角色的几次困境都感同身受,说明在情绪传达上他已经十分到位了。扮相、演绎,都是至今为止最好的赵又廷。

影像风格方面,比如人体逆光的镜头,肢体碰触的方式,人与人接触时慢悠悠的纯情的情欲展现——这些都能看出导演与摄影受关锦鹏的影响。所以这次的“监制”并不是挂个名了事的那种。

久石让的配乐很棒,我没有失望。

说问题:

电影里“南极”的部分表现得很好,“恋”的部分就有些微妙。发生在吊桥效应下的爱情故事,却古怪地选择分开两条线的、缺少交集的、静态展现方式。

灾难电影中浸入的吊桥效应的爱情,应该是快速的、是动态的,是男女主角两条线被情境强制糅合成一条线、再同步推进的(参考15年那部《侏罗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配合灾难背景创造出男女主角之间危机感的张力,而这份张力越紧绷,男女主角的爱情就越make sense。

《南极之恋》里的恋为什么微妙呢?

它把那份张力紧绷到极致的热恋结果甩给了观众,可结果出现前的铺垫却是分开两头的、各自为阵的、平静缓慢的——前因推不出结果。

吊桥效应是真,吊桥效应的表现却不真。

所以我没有被故事里两人的“恋”打动,打动我的是整个“南极”。

————————

满分10的话,6.5,为惊喜可以加到7。

推荐去电影院看一次,哪怕为了结尾那一段花絮也是值的。

 短评

差不多就是在火星救援的故事里丢进去了一条作逼爱情线,赵又廷基本就是在演一个雷佳音了,直接拍个东北土豪的南极求生故事一定更好看。你天天出门打猎找救援,女主就整天穿个貂搁床上躺着,两天没回来就割腕,瞎了还得给她烧洗澡水,家里揭不开锅了还要养企鹅,还恋个啥呀……

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爱情发生的所有充分条件与必然环境

11分钟前
  • 奇门张叔公
  • 力荐

活着,就会遇见。看完这部电影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灾难无情,生命却无价,自然带来的灾害我们能同心协力顽强的战胜,内心的懦弱与恐惧却能悄无声息的一点点腐蚀人的意志。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放弃自己的生命,活着就会有希望。为赵又廷的敬业精神打电话,演技炸裂,剧情有笑有泪,值得一看。

14分钟前
  • 文茵书苑
  • 力荐

作为一个从业者,真心觉得这个团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光是在南极顺利拍完本身就赢了。

16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这是你先帮我脱裤子,我再帮你脱衣服的故事。女主像背课文,功能等同百度。男主每天走多远都能原路返回,可就是找不到科考站。掉进冰缝爬出来,掉进冰面游起来,怎么摔都没事,你该去保卫地球。主角又吐又哭又瞎,看来电影太辣眼睛,难看哭了。本片告诉我们:单身可能是因为男友是路痴,女友可能是宅女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虽然有一些现实问题的瑕疵,爱情的产生也有那么点突兀,不过整部电影下来还是不错的。为了生,为了对方活下去而不断探索尝试,为了对方牺牲自己,只有真爱才能做到这些。表白段落和结尾壮美景象让人感动落泪,纯净之爱大抵如此。

25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还行

冰天雪地的天气看的点映场。归类为爱情片,我倒是看出了生存片的味道。如意和富春的情感线反而没有那么出彩,全片赵又廷的完成度好高,作为男主角接二连三碰到雪崩、冰洞,冰窟窿。在南极实地拍摄的场景实为震撼,推荐对极地生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影院观看。

2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最后那个超现实的极光鲸鱼一出来,我很难相信女主角睁眼是真的,实在不能理解那个死法,既没有逻辑,又作,真成“南极绝恋”了,导演跟票房有仇的感觉。最大的优点是苦劳,去南极了,剧本在人物上的问题很大,小说可以这么写,但作为电影,让女主角一直那么消极,就很丧,冲突都是来自外部环境。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怎么着还得让一男一女恋上,这是商业电影尴尬之处。都已经到了南极这种地方了,婚姻制度还未消亡。我个人希望看到的是能超越性别的对人的善意和丈义。

33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超出预期,竟然还不错...#不过,每当杨子姗说出欧若拉,我都担心她下一句就开始唱张韶涵的那首欧若拉: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

3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我见过无数新郎单膝跪地,许一句诳语,承诺可以地久天长;我看过无数新娘热泪盈眶,说一句咒语,誓言可以相伴终生;我开了家婚庆公司叫地久天长,像一句谶语,这里的地特别久天也特别长。我们是两尾误入冰川里的鱼,只有相濡以沫才能存活。我在茫茫的雪原跋涉,无论向北还是向南,等我回来你就嫁给我。

37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3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陈孝正上辈子欠郑微的眼泪都还上了,没想到21世纪了快速解冻冰棍的方法还是靠体温,瞬间穿越到《神话》…外表玩世不恭实际上是付出型人格的男主人设太完美,就算花样作死,头顶主角光环还是足以照亮宇宙,相比之下女主就像编剧用来练笔随便写写的,爱情来得比风暴更快,只想说极光真美啊南极真美啊!

43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对南极地区极端气候下的各种生存险境,描述的非常专业,景色也是美的惊人,但最后让我的感动的还是爱情,真心没想到,这片子的品质出乎我的预期,我又要相信爱情了吗???

45分钟前
  • 绯色_神仙
  • 力荐

既不爱情也不灾难,更多只是极地风光展示片。唯一亮点只有赵又廷专门跑去南极拍摄,受的那些苦,确实让人心疼。片子倒没那么差,只是太平庸,类型方面也做得太差。能看出导演的情怀,但是卖了太多私货,尤其是借杨子姗,讲了太多导演自己的包袱,以显示自己的知识量。整体生硬。不是太理解屎的浪漫那段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看完了有一种感觉,国产电影越来越注重内容了,这是好事。影视人不再只是盯在卡司和流量上,为颜值电影买单的观众也越来越少,毕竟只是想看脸有无数短视频和高清图片可以下载。电影也是很好看的,两个人能撑起一部接近两个小时还不让人觉得枯燥和尴尬的电影,在目前的环境来看,也是不容易的呢。推荐。

48分钟前
  • 程沙柳
  • 推荐

看到后半段,听到坐在后面的小哥感叹了一句,赵又廷这么看还蛮像西藏人的... anyway又一次被赵又廷的演技征服!

51分钟前
  • 抖花花
  • 推荐

一般取名叫《xx之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烂片,因为已经烂到连名字都懒得好好想一个了

56分钟前
  • 九夏
  • 较差

别的不说,从电影工业这个角度,从拍摄到制作都是华语电影的新高度。

1小时前
  • 如小果
  • 推荐

开头像《远山恋人》,后面就是个偶像风光片,杨子姗负责躺,赵又廷负责跋涉做苦力。男主是个南极小白但体力胜似超人,坠机安然无恙,孤身掉冰窟窿又被冰活埋又得雪盲症,每次凭借一股天知道的力量化险为夷,还没脱险就想着挖陨石赚钱,毫无可信度。南极取的景,却让观众看六毛特效做的企鹅,真的奇怪。

1小时前
  • 瓦力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