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爱情片美国,中国大陆,加拿大2006

主演:爱德华·诺顿  娜奥米·沃茨  托比·琼斯  黛安娜·里格  黄秋生  列维·施瑞博尔  朱丽叶·霍兰德  艾伦·戴维  露西·弗勒  玛姬·斯蒂德  佐伊·特尔福德  夏雨  吕燕  冯瓅  玛丽-洛尔·德库洛  凯瑟琳·安  李滨  洛琳·劳伦斯  伊恩·伦威克  程思寒  亨利·赛洛  

导演:约翰·卡兰

播放地址

 剧照

面纱 剧照 NO.1面纱 剧照 NO.2面纱 剧照 NO.3面纱 剧照 NO.4面纱 剧照 NO.5面纱 剧照 NO.6面纱 剧照 NO.13面纱 剧照 NO.14面纱 剧照 NO.15面纱 剧照 NO.16面纱 剧照 NO.17面纱 剧照 NO.18面纱 剧照 NO.19面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1:21

详细剧情

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

 长篇影评

 1 ) 一层面纱难掩真情 ——《面纱》影评

电影《面纱》讲述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故事,在湄潭府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的真谛,终于完成了因爱生恨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爱的升华。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家人为她安排的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被羞辱的费恩为了报复,也为了振作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费恩在爱恨交加里冷漠地对待吉蒂,吉蒂则以忏悔的心态为费恩默默承受和尝试新的生活,她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主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解除冰冻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
一场霍乱成就了一段爱恨交加的生死恋。

云集好莱坞演技天才爱德华•诺顿,香港影帝黄秋生,威尼斯影帝夏雨,《金刚》女主角娜奥米•沃茨,国际名模吕燕等众多明星的影片《面纱》,看似平淡的故事却隐藏着爱情哲学,以经典文艺片的姿态诠释了一个缠绵悱恻、爱恨情仇的情爱故事。如同冷山一样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影片着眼于人物复杂的人性刻画,使得主人公的情爱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张力同时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男主人公深沉、忍辱、为爱负责却又为爱生恨的矛盾心理,对于女主人公吉蒂的内心世界通过表现她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出轨并遭遇玩弄、不得已跟随丈夫去边陲小镇、忍受丈夫给予她的冷漠轻视等一系列事件,刻画出一个真实勇敢、活泼可爱、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
经典影片离不开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影片开始,沃特和吉蒂在一个舞会上认识,沃特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吉蒂,她爱这个娇生惯养的女子,他迷恋她的高雅与媚艳。沉闷的科学家和活泼少女走到一起,不是因为爱,是因为少女想要逃避早已厌倦的家庭和刻薄唠叨的母亲,她被神秘的东方上海所吸引,才草草决定嫁给沃特,一段本不应该的婚姻开始了。到了上海——丈夫沃特工作的地方,他发现与沃特的生活是如此地无趣:这个男人沉默寡言、不解风情。 一次,沃特带她一起看京剧《玉堂春》。她和一个已婚男子查理坐在一起,查理向她讲述了京剧里女主角哭泣的原因:或许在上海的生活太孤寂,或许沃特太没情趣,或许被查理的幽默善谈所吸引,吉蒂出轨了,和查理发生了性关系。沃特发现了他们的奸情,但是他并没有破门而入、捉奸在床。他愿意离婚成全妻子的爱情,但当他知道妻子只是被玩弄时,就选择了带妻子远离上海,到中国内地一个偏远的乡村从事解决霍乱疫情的志愿工作。这段剧情既合情合理又彰显了影片爱的主题意义,当科学家没有打开那扇偷情的门,观众一下子就感受到主人公爱得多么深沉,这不是懦弱,不敢面对,却是愿意承担这份后果,承担爱人的尴尬和愧疚。当他毅然把妻子带到小镇鬼门关的边缘,自然有一定的报复心理,但更多的是想摆脱上海给予他们家庭的痛苦记忆,自然也蕴含着他重振爱情的决心,正因为复杂的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刻画,让影片极力表现的爱才如此的深沉凝重。在小镇无数个夜晚,妻子被丈夫孤独地搁置在寂寞的房间,自己则不断以工作麻木自己,显然爱在深深折磨着这个无所适从的男人。沃特默默吞噬着自己给自己的煎熬,但他依旧深爱吉蒂,爱极生恨也是人间至情,影片就是在一个个场景的推移中,表现人物矛盾纠结的心理,我们不能不佩服演员诺顿高超完美的表演,无论是《大买卖》、《魔术师》还是这部文艺片,能看出他对角色性格淋漓尽致的刻画和准确到位的把握,影片科学家沉默寡言、勤奋钻研、善良宽容、爱得深沉挚烈,但同时作为一个男人也血气方刚,很难容忍妻子的背叛,对于这一切诺顿驾轻就熟,演绎的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而饰演女主人公吉蒂的演员娜奥米•沃茨同样表演得真实生动、可圈可点。青年的吉蒂活泼任性、少妇的吉蒂美艳多情、出轨的吉蒂为爱痴狂、遭受爱情处罚的吉蒂隐忍孤独郁郁寡欢,从闪婚、出轨、被情人玩弄、被丈夫冷落、被生活嘲笑,短暂却又大起大落的生活变化使得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多元、复杂矛盾,相对于丈夫来说妻子的爱一点也不轻松,同样需要一种勇气,一份对爱的执着追求。影片表现的妻子出轨情节不仅没有削弱人物的性格反而为人物大胆追求爱的精神做了完美的诠释,剧中有一个夫妻剧烈争吵的片段: 吉蒂:“如果一个男人不能让一个女人爱上他,那是他的错!我不爱你,但嫁给了你,我是有错!但是你明知我不爱你,还娶我,你难道就没有责任吗?!”由此可见,影片并不是粗暴简单地斥责出轨,当然也不是一味地褒赞出轨,女主人公因爱出轨,却又因爱错饱受生活的惩罚与折磨,这就使人物性格厚重富于张力,也为吉蒂浴火重生,燃起对丈夫的爱情之火进行了弥足珍贵的铺垫。当然,沃茨的演技不能小觑。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配角也起到了阐释主题、穿针引线、暗示隐喻的作用。比如维廷顿就是架在夫妻两人之中的桥梁,因他完成情节的推动发展,也以他与多名女子随随便便的混天暗日的性爱来反衬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专一。比如吉蒂从天主教女长老嬷嬷的口中,听到了对她丈夫的赞赏与尊敬,知道了她丈夫深沉的爱心: 吉蒂开始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傻,竟没有认真地了解过一个一直在他身边、曾经深爱她、并且或许依然还爱着她的好男人。从院长嬷嬷的自述中让吉蒂反思什么是爱?“我17岁就恋爱了,一个傻姑娘,但我的爱情是那么热烈如火,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他让我失望他忽视我,我们之间变得漠不关心,象老夫妇总并肩坐在沙发上,但很少和对方说话,他知道我永远不会离开他,这是我的职责,但当爱和职责合而为一时,恩典便与你长在。”说完这段话,镜头从院长嬷嬷满布皱纹却宁静安详的脸上推开,观众看到破旧的屋子,发黑的窗棂,笨拙难看的柜子,可是柜上的圣母雕塑却如此洁净,墙上的十字架格外醒目,似乎彰显爱的力量,至此,影片对于爱的解读臻于完美。
    
难忘影片中的经典台词。
当沃特与吉蒂重归于好,两人一段对白:吉蒂说:“我喜欢戏剧、跳舞,喜欢打网球、玩游戏,喜欢爱玩的男人,这不怪我:我的家教就是如此!” 而沃特却要带她逛威尼斯的画廊,还唠叨什么运河的奇迹、什么排水系统,一类无聊的东西……这还不如带她去桑威治打高尔夫。沃特醒悟了说:“我们都太傻了,非要在对方身上找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当吉蒂与沃特一起去找维廷顿聊天,吉蒂对维廷顿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女人往往不会因为一个男人是好人,而爱上这个男人”。当吉蒂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的父亲很可能是查理,而不是沃特时,吉蒂无疑十分的痛苦和自责,但是沃特说:“这已经不重要了!”
电影《面纱》是一个古老而又俗套的故事,但因讲得凄美动人而倍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圣经云:爱是理解;爱是宽容;爱是坚持;爱是责任。似乎人人耳熟能详,但影片却偏偏为爱设置了一道道关卡、一条条鸿沟、一层层面纱,导演特意把主人公安排在这个与它们曾经如此遥远的小镇,让如此残忍的瘟疫拯救了他们的爱情。片名面纱的寓意也不攻自破,即面纱依然难掩真情,揭开面纱只恨情浓,面纱其实就是让人深思什么是爱的媒介。影片结束的时刻,沃特得了霍乱迅速的死去。一个美好的爱情结局被导演残忍地肢解。随着沃特的下葬,我已然泪眼婆娑,在生死之间,爱在传递,用勇气揭开彼此的面纱,才能成就真爱,即使天人相隔,也会地久天长。为什么爱情注定是悲催的结局?我为剧中的有情人不住地祈祷:时光不再,爱意永恒!
影片在钢琴和童声合奏声里结束,那婉转的乐音把所有人都带到了爱的天堂。

 2 ) 细谈毛姆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区别

我一直觉得,如果是由小说原著改编的电影,那么应先看书再看电影,书能涵括的更为深刻,而电影是很难把人的思想印盖在画面上的。读完书自然对电影的情节内容了然于胸,也就有更大的空间衡度两者的差别——情节是增还是减?表达是深还是浅?这都会使之成为同个物体的两个不同面。

毛姆的原著《面纱》与电影的《面纱》可谓是不同着重,各有好劣,性质不一样所以各自讨彩——毛姆的原著是真实而酸冷的,从女主角凯蒂的角度写着她一个人的事,写她的虚荣、自私、娇惯,写从她的视野片面看待其他人的自我观点,写她对自己、爱情、婚姻、灵魂、宗教信仰、精神等的困惑,后期更着重于她对“道”的寻索;而电影却俨然只是一个“爱与宽恕”的典型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没有或者应该说是无力表现她如何从一个虚荣自私的女人变为一个愿意在孤儿院里帮忙甚至开始思索的求道者。然而电影却因不局限于凯蒂的视野,反而扩展到不同人物的丰富刻画以及真实再现1926年中国与外国的一些矛盾冲突等,使得它的结构更严谨合理以及为影片中男女主角从不爱到相爱的剧情做了密实的铺垫。

尽管电影其实算是享用了小说的情节和背景来讲述另一个方向的爱情故事,但我既喜欢原著的酸冷,又喜欢电影的浪漫,所以两者的区别我还是想仔细写一写。

【一、结构与情节的区别】

{小说}:从凯蒂和查理在房间内偷情,而沃特在门外停留写起。故事很简单:流连在英国上流社会的女子凯蒂为躲避母亲的催婚匆匆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细菌学家沃特,跟随他到中国香港,遇到了香港布政司查理,两人迅速打得火热,搞外遇的事被沃特知道了,沃特就要求凯蒂与他一起去正在闹霍乱的湄潭府。凯蒂向查理求救,但被拒了,看穿他虚伪一面的凯蒂心灰意冷的跟沃特去了湄潭府。
与电影不同的是,凯蒂虽然在湄潭府的日子里发现沃特品德高尚的一面,但始终没有爱上他,得知怀孕一事的两人更是冷漠尴尬。书中是凯蒂一直希望沃特能原谅她,但沃特至死都没有原谅她,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狗”。这句话出自戈德 史密斯的诗《挽歌》的最后一行,诗的大意为: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狗和谐相处,但有一天两者结下冤仇,狗发疯病把人给咬伤了,人们预料被咬的人将会死去,但是人活了下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
沃特临死的遗言表明他把凯蒂带到湄潭府确实是为了报复她,有意让她在此得霍乱而死,他自己也是刻意寻死。电影是写他染上霍乱而死,但小说里写他可能是在做实验时被感染的,而他一直在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他的心是碎了。
沃特死后凯蒂回到香港,以一个备受崇敬的医生寡妇的名义,得到在香港上流社会里生活的英国人的同情和热情接待,其中就包括旧情人查理的妻子。借宿在查理家的凯蒂,虽然早已看清查理是个怎样虚伪的人,凯蒂却没有抵挡住诱惑,又跟他滚床单了。羞愧难当的凯蒂事后坐船匆匆回到英国,这时她母亲已经死了,她决定跟她父亲一起生活……
所以小说是很真实的,毛姆文笔的尖酸刻薄也可见一斑。


{电影}:从凯蒂与沃特已经在去湄潭府的路上开始叙事,再慢慢用回忆来倒叙她与查理的外遇。地点从香港换成了上海。情节被大幅度的更改,换成了一个从不相知到相爱的浪漫爱情故事,点点滴滴的铺开凯蒂和沃特的情感之路,得知怀孕消息却无法确认孩子之父究竟是谁的两人甚至还柔情拥抱在一起,最后成功地把凯蒂塑造成为一个情比金坚愿为亡夫独自抚养幼子的深情女子。电影结局是凯蒂回到英国偶然在路上遇见查理,查理示好,而她表现得忠贞不渝的拒绝了他旧情重燃的暗示,并不屑的对儿子说“他谁都不是。”
电影虽然把故事源起地点从香港改为上海(减弱了殖民地的背景),但在情节处理上却加入了不少1926年中国反帝国主义的形势,英国人开枪射杀罢工的中国人,此事导致同为英国人的沃特和凯蒂在霍乱中的湄潭府所遭遇的工作困难和生活危险,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激化下,使得人物的性格更饱满(在湄潭府民众的不信任下解决霍乱的饮水问题显出沃特的聪明才智),也使得两人的情感融接与深入更合情合理(凯蒂受反帝国主义者的侵扰,危急之际沃特救了她)。
小说甚少写出沃特的工作情景和困难,只是通过修女对他的崇敬得知他的艰辛;而电影却通过他执着的用一口破中文对群众说:“这水不好,不好,不喝,不喝”以及机智的从凯蒂无聊中做的小风车联想到把上游的水用水车引渠到村里等等让观众对这个男人有了喜爱、怜惜之情,观众甚至会嘟囔说凯蒂这个不认美玉的家伙怎么还没看上这个绝世好男人沃特(当然这跟男主角是爱德华 诺顿扮演的脱不了干系),自然而然地凯蒂在后来慢慢爱上他也是观众喜闻乐见之事了。


【二、人物刻画的区别】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凯蒂的视野与观点,从毛姆笔触来看,沃特确实不是一个人物——严肃寡言,毫无魅力,何止无趣,简直就是——“这人没什么好说的”。而凯蒂却是个活跃在舞会、打高尔夫球、调情说笑的女子,虚浮且幼稚,天真又可笑。这两人的确是一对性格不合的表面夫妻。
小说中有个讨喜的人物韦丁顿,算是沃特的助理,也是他们的邻居,而想来他是毛姆的关键人物,韦丁顿率性坦言、聪敏活泼甚至诡计多端,言谈间能把所有事情都逗乐一番,令人愉悦,他敏锐的看出凯蒂与沃特之间的不自在,也是他令凯蒂在沃特的冷暴力下得以消解苦闷;而他也搭起了凯蒂与修道院的桥梁,引荐凯蒂去参观修道院并认识了院长,使凯蒂开始思索自己是否该做些有用的事情。书中的韦丁顿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的中国爱人,一个因缘际会被他拯救的清朝格格——而这也引发了凯蒂对东方神秘色彩的探究。毛姆借韦丁顿之口提及了中国的禅——“道”,说:“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电影里把这个人的情节全部弱化淡化掉,好似可有可无成为了路人甲,但在书中这个人却是引导凯蒂思索自我与灵魂的启迪之师。

{电影}:片中把凯蒂的虚荣全部替换为她对快乐的真实追求,把沃特的无趣替换为他的认真可敬,使得一个本应是酸冷充满压抑苦闷纠结的故事变成一个慢慢开始出现暖色调的罗曼蒂克爱情片。不过片中增添了小说中没有多说的人物(于团长改为黄秋生扮演的国民党)、没有出现的人物(护卫兵宋青与清朝督军头子)。黄秋生这个角色真是神来一笔,电影改编的最大亮点。借沃特与黄秋生的对话显出中国人民(无论哪个党派)的真心话“中国人的地方还是要中国人自己管”;在与清朝督军头子谈出动士兵搬走霍乱死者尸体一事,黄秋生夹在诚心为民的英国人沃特与摆官架子腐朽不作为的督军头子中间做翻译,气定神闲的篡改两者的对话,达成共识,这一段简直就是精彩绝伦,当然黄秋生的制服诱惑装扮是不容错过的。而书中的韦丁顿在电影中就是一个小老头儿,机灵聪敏全无,他的清朝格格就变成个抽鸦片的寻常女子,这点我就有点不满了,但全片都没把主题引进“道”上,估计是导演无心也无力吧。


【总的来说】

毛姆的原著和电影于内在的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都各有所好。把电影当爱情片看你不会失望,在小说中领悟毛姆的尖刻与直率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电影中那些经典台词,如:“如果一个男人无力博得一个女人的爱,那将是他的错,而不是她的。”、“一个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品德高尚而爱上他”、“你就那么看不起我吗?”“不,我看不起我自己。”“为什么?”“因为我爱你。”等等这些都是出自于毛姆笔下。

 3 ) 如果真的恨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拿人家的手短啊
29日晚,我拿着赠票去看了《面纱》
我又是差不多一年没进电影院了,我曾经赌咒绝不会花钱去电影院里看进口片听国语配音……不过今天是免费…

诺顿的脸甫一出现便引起后面的一群女生低声尖叫,好戏这便正式开场。
不过事实证明我选择这部作为一年一次的观影还是蛮正确的。

由于我长年脱离国内院线……所以当我听到诺顿那一嗓子英语顺溜的随着字幕出现的时候,我很是惊讶,恩,并且非常欢畅——我原打赌说会是中文配音的——虽然这代表着我输掉了一顿晚饭。

虽然是老外的爱情故事,不过还是有些中国味道……先结婚后恋爱的事咱们中国也不少。男主角典型的知识性闷骚小青年,智商高情商低,喊着愿意付出一切却压根不知道年轻女人想要什么。女主角生在大家族,社交就是她的工作,找个好男人嫁就是家庭给她的任务,年纪不小了搭个老实男人远离父母,又禁受不住浪子的几句花言巧语红杏出墙……两个人都是爱情新鲜人,现实社会的风月几刷子就折腾得两人心力憔悴,婚姻支离破碎。于是乎故事就把他俩给丢到瘟疫肆虐但风景秀丽的穷乡僻壤,给两口子一个体验“爱与奉献的真谛”——以及悲剧——的机会。

诚如楼上的某位给五星的仁兄所说,《面纱》的制作,从各方面来讲,都算是令人满意的。摄影是出色的,典型的好莱坞多视角叙述,剪辑干净利落。拿两人后段激情一夜那戏来讲,两人处在不同房间,摄影机透过门,把两人置于同一画面内, 镜头不停的切换,过肩,过肩,主观视点,两人的心绪也不停的交融,交融,激情相拥吧……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的色调,这一夜之前片子整体有些泛黄,很有二、三十年代的那种质感,这一夜之后,随着人物心情的转变,景色变换,色调也显得鲜活,绿色调明显加重,两人的眼睛也随之显得明亮动人起来。音乐选配也不错,前半段整体上基调低沉阴郁,多为弦乐,钢琴也多走低音部,后半部不管是配器的音色还是旋律都要丰富得多。

对喜欢诺顿的人来讲……在家里看D9,反复YY是一种乐趣,去电影院看十个头那么大的诺顿,瞻仰他的眼神与金发,也算是一种享受。面纱的两位主演表演卖力,许多无法言说,只可意会的情感,他们两人都拿捏到位。虽然说丈夫一脸老实,却藏不住诺顿眼神中那种天然的聪慧,虽然说妻子漂亮年轻,却也无法掩盖娜奥米悲伤时抬头的一层层皱纹……恩,绝不能忘记台词处处出彩的黄秋生。

不过既然我要劝各位去淘钱买票,也不能光捡好的说,真诚营销一向是我的方针铁律…
好莱坞就是好莱坞,任你题材怎么文艺,叙事永远是第一位:在观众还坐得住的时候就把故事讲完,这就是“叙事第一位”。所以,面纱作为一部爱情文艺片,每一分钟的镜头都不会离开男女主角,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所以次要角色都可以被戏剧化单纯化,所以夏雨的镜头可以少得可怜,特写镜头还不如丑模吕燕多……
镜头整体上都比较主观,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为主。中段的节奏舒缓,配合优美的风景,看着荧幕上的两人渐渐相互理解,慢慢发现对方的好,观众也得以进入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也很好的给传达了出来。但是前段,轿上的回忆部分,对红杏出墙着墨如此之多,好的方面是把女主角对感情的幼稚幻想暴露无遗,但另一方面也搞得查理几乎快成了第三主角……实在是过于冗长了。而片尾,下游的患者企图入城那段,镜头切换凶猛,搞得跟什么什么片儿似的……也许大家爱看,不过我觉得从这个地方开始,全片的节奏感和整体叙事情调被破坏了。
收尾收得有点急……虽然我一直在说医生随时都可以死了。另人觉得尴尬的是,这场瘟疫完全成了两人爱情的一个助推力,瘟疫的结果完全无关紧要,随着诺顿的死而彻底失去了被关注的意义…结局匆匆,诺顿为之奉献生命的瘟疫被随便带过,第三者查利到是又跑出来显摆…

当然诺顿之死那场戏无疑是拍得相当出色的,不论是光线,镜头,台词设计(对比死不了的小妹……)
“原谅我”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说完便咽了气。大家几乎都被诺顿那还未闭上的眼睛给带住了,回不过神来……

————————————————————————
总结,导演的处理算是全片所有环节的弱项,情节连贯顺畅,却有些操之过急的味道。好莱坞的气息难免冲淡了毛姆这个故事的沉郁。原本重点表现的医生,却被导演把故事的主要张力都插在了妻子身上……这一方面说明导演不太善于掌握过于隐讳的内心,一方面又得说纳奥米小姐又赢得了一位导演的青睐。假使这片子到了李安手里,恩恩……
其实我个人甚为喜欢这个故事和男主角,闷骚啊。
拿闷骚达人木马谢强的话说:

如果真的恨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4 ) 爱在瘟疫蔓延时

显然《面纱》要比《霍乱时期的爱情》更适合这个题目。

外国小说里经常容易写不忠的女人。但丁的《神曲》里就有怎样惩罚不忠的女人,此外还有著名的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他们还经常写失贞的女人,如苔丝和海丝特·白兰。中国小说就不一样了,写的都是弃妇,要么就是贞烈女子。(当然《金瓶梅》里的女人除外)
《面纱》就是一个西方潘金莲东窗事发后怎么办的事情。

在没有揭开原著的面纱之前,这部电影还是更符合人的期待视野。因为看之前略微知道一些剧情,就很想看吉蒂是怎样爱上沃特的。在20年代风景如画却霍乱蔓延的梅谭府,因为对生命的恐慌,也因为身边没有再适合的异性,这样的爱上很自然。这样的情状,放在任何夫妇面前,只要你把他们扔到异国他乡,或者一个孤岛,他们的感情会很牢固、比平淡都市里更能体会到相濡以沫。
那样的夫妇,其实是幸运的。

她终于爱上了他,他却跟白求恩一样殉职。死前说:forgive me。女人哭的一塌糊涂。水墨画的桂林山水间,打阳伞的外国女人,响起的船歌却是法文的a la claire fontaine.片子没有刻意地煽情,一切元素却结合地恰到好处。于是我的眼泪也恰到好处地掉下来。

本年度看的第2部电影,又哭了。我依然推荐情侣去看,看完要懂得宽恕和救赎,都是极为不易的。“当爱和责任合为一体的时候,恩典就会降临。”

海报上面写:面纱——真爱 一生只揭开一次。我觉得很适合去做古代红盖头的广告词。另外,金庸小说里有个女人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木婉清。
非常喜欢爱德华·诺顿,或者说我喜欢他演的那个科学家。真正的british gentelmen,认真,懂得爱。但事实当中,懂得爱的人更不容易获得爱。
忽然觉得这片子对我也是有启发,我对未来臭男人终于有了新标准,我期待遇见这么一个男人,我想知道,自己是如何爱上他的。

看了电影后,如果有兴趣,读了原著,你会失望。因为过程和结局都不如电影这么完美。毛姆是那么刻薄的一个男人,尤其对女人的态度。
书里,沃特把吉蒂带去瘟疫区,根本不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而单纯是为了报复吉蒂;书里直到沃特死,吉蒂也没有爱上他;虽然吉蒂一直在请求丈夫原谅自己,沃特到死也没有原谅她;他死前最后一句话也不是那伟大的“原谅我”,而是充满玄机的“死的像只狗”;吉蒂回英国后还继续跟旧情人厮混;书里孩子也不是沃特的……这么多不完美,然而这是毛姆笔下的人性,也许在生活里,就是这个样子。

可是,我还是推荐这部让我哭了的电影。爱在瘟疫蔓延时,我的爱情却是在几年前那场瘟疫里死去的。我总是不够福气,没有白流苏的好命。自然,“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看后很想去那个很美丽的小镇去看看。广西贺州姚黄古镇,想来那里不会有瘟疫了。我有古镇情结,上一个是乌镇,这次考试的小作文就瞎编了一个发生在乌镇的蹩脚、弱智的爱情故事,真感谢老师没有枪毙它。

 5 ) 爱恨纠缠,在生命尽头,是一片平静

曾经的深爱和无言的憎恨,刻骨铭心的爱恨纠缠,在生命的尽头,是一片平静-----

如花一样的女子,选择一场草率的婚姻,不过是为了远离唠叨市井的母亲。

自私娇惯,即使出轨,仍然固执地以为,一个男人无法让女人爱上是他的错,而不在她。

然而飞蛾扑火,拥抱的只是一场爱的幻觉,醒来才发现,不过是情人眼里的一场露水情缘。

舞台上的戏子低吟浅唱:流落异乡,罪责加身,生活无望,没有爱情,枷锁中的灵魂,哀怮欲绝。

她在台下看着,听着,自悲身世,不禁黯然。

他是沉默的,沉默到除非有话要说,否则便不会轻易开口。

他是笨拙的,笨拙到求婚的措词都过于直白,以至于受她嘲笑。

他是固执的,固执到明知婚姻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还是执拗地以为爱能改变一切。

他是害羞的,害羞到只敢倚在门前,手足无措地问她是否满意替她布置的一切,即使二人之间的亲昵,也需要关灯才觉得安全。

他是隐忍的,隐忍到即使明知她与人偷欢,一门之隔的距离,停留把手上的双手,片刻的犹豫,终于离开,留他们在房间里惴惴不安。

然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霍乱横行的梅坛府,恐怖的死亡之地。

他选择一场自杀式的死亡旅行来惩罚她的不忠,因为她背叛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已经死亡。

破旧的木屋,昏黄的灯光,肮脏的桌子。僵持与冷战,报复与伤害。

她赌气吃没有煮过的蔬菜,以抗议他的沉默和冷淡,他亦陪同。

他宁愿注视着墙、地板和自己的鞋子,也拒绝看她。她是他心头的那根刺,扎进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鲜血淋漓。

如此不同的二个人,却一样的固执,那层面纱,横亘于彼此,似漓江上终年不散的雾蔼。不能分开,亦拒绝相视。

待面纱揭开一角,露出爱情的真相,瘟疫成全了爱情,却让死亡逼近。

彼此煎熬,一朝释然。他还是那个沉默寡言的他,她却已读懂他眼里的爱。

她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个曾经如此陌生的男人。此刻忘我工作,救死扶伤,面无表情底下,是深藏的温和与善良。

他还没来得及在她那首熟悉的钢琴曲里缓过神来。他注视着她,被一群天使般的孩子们围绕,洗尽铅华后的蜕变,如此美丽。

死神相邀,他勿勿赴约,化为异国乡间的一杯黄土,死亡成为他对爱的祭奠,只留她驻足原地。

他只存在于她生命中的一瞬,却已是无法抹去的永恒。

伦敦街头,繁华落尽,浮生若梦。

 6 ) 其实它不是爱情故事

              
截止到写这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三遍电影《面纱》了,倒不是说我是有多爱它,只是我一直试着理解编剧在改编剧本时的想法。

毛姆在《刀锋》的开头说过一段话:
   
“故事是几乎没有可述的,结局既不是死,也不是结婚。死是一切的了结,所以是一个故事的总收场,但是,用结婚来结束也很合适;那些世俗的所谓大团圆,自命风雅的人也犯不着加以鄙弃。普通人有一种本能,总相信这么一来,一切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男的女的,不论经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终于被撮合在一起,两性的生物功能已经完成,兴趣也就转移到未来的一代上去。”
   
看得出来毛姆对完满形式的结局没有很大兴趣。在《面纱》原著里的结局,沃特死了,凯蒂走了,但毛姆想收尾的不只是形式,《面纱》的结尾看起来收场,其实更是延伸,延伸他的“宁静之道”: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在我看来这姑且就是原著的主题,更多的是侧重女主人公的救赎,宁静,自由,解脱,怜悯和慈悲(其实对男主人公也有“原谅”与“救赎”等主题地刻画,但很含蓄,就像“死的却是狗”的冷峻)。而电影却不同,它表现的也是救赎,但却是两个人平等的救赎。通过的中介是“爱情”,他们最后都通过“爱情”的滋润得到了宁静与永生(即使有人死了),活脱脱的happy ending啊!电影里修道院院长对凯蒂说的话可以升华电影的主题:
 
  “17岁时我对宗教生涯有着浪漫的幻想,但我的爱是那么热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情感改变了,他让我失望,他忽视我。我们之间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像老夫妇总并肩坐在沙发上但很少跟对方说话。但是他知道我永远不会离开他,这是我的职责,当爱和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
    
上帝之于修女就像沃特之于凯蒂。沃特曾经那么狂热的爱着凯蒂,但是凯蒂让他失望,忽视他,甚至轻视他。沃特还是没有放弃,虽然是用看似残忍的手法执行(去梅潭府),但他永远不会离开凯蒂(电影里凯蒂故意吃没煮过的沙拉轻视自己的生命,沃特想都没想也吃起了生沙拉,要死也一起死!)。后来两人在大灾难面前渐生情愫,发出“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的感叹,再到喜当爹的曲折,很明显两人一路走来其实都在互相原谅,直到救赎与升华。台湾版本里把电影的名字改成了《猜心》,我觉得这才是最适合影片的名字,两人互相猜心,最后还是得到了彼此的心,即使像花店里美丽却易逝的白玫瑰,但只要曾经美丽过就值得了。
       
而在原著里凯蒂在沃特死的最后一刻也是不爱他的,而且原谅也只是单方面的诉求,不是互相平等的原谅,而是凯蒂一个人祈求沃特的原谅,并且祈求原谅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不是为了爱。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不知道会让多少影迷叹惋:
   
 “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她很遗憾沃特如此悲惨地死去,但她的悲痛是对但凡某位相识之人离世都会有的。她承认瓦尔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不能说他的死对她来说是个解脱。”
    
 沃特死了,对于凯蒂却成了解脱,有一种舒畅的自由感。倒不是凯蒂多绝情绝义,只是如此两个人,互相憋着一股劲,谁都很难跨出这一步,举步维艰。互相猜心,却又是互相伤害。凯蒂也想过“如果在这最后的时刻能帮他从怨恨中解脱出来,那就将是她给他带来的痛苦的一个补偿”。但是最后谁都没有对原谅作出直接的回应,而是用“死亡”淡化了这个问题。沃特死了,带着“死的却是狗”的遗言,凯蒂不知道他的意思,凯蒂所期待的“原谅”似乎也像一层面纱,模棱两可,无法触碰,却又触手可及。所以,《面纱》的名字还是适合小说,《猜心》才适合电影。
   
编剧对原著主题的改动,当然很大一方面是为了使主线清晰,毕竟在原著中出现的宗教意味浓厚的“救赎”、“宁静”还有中国哲学的“道”之说很难一时半会儿说清楚,况且在优美的桂林山水下如果不发生点感天动地你死我活的爱情故事也是暴殄天物,所以权量利弊,编剧还是把爱情扩大,人性缩小,完成了电影版的《面纱》。

但是仔细研究,其实编剧还是很懂毛姆的原著的,原著里很多入木三分的刻画,编剧都近乎一字不动的搬了过来:
    
原著里凯蒂和沃特摊牌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而电影里沃特说这段话时,编剧截长补短,摘取最刻薄的话表现这个冲突:
    
沃特说:“娶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自私娇惯,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肯嫁给我只是为了离开你母亲越远越好,但我一直希望我们的感情会逐渐加深,但我错了,你没能力改变你的感情。”
甚至有一处两人摊牌时的对话是一字不动的照搬:
 
     “你为何要鄙视自己?”
   
     “因为我过爱你。”

而且在电影里,编导特别强调了沃特深沉的爱,算是对小说的扩充。当夫妻二人初来香港看新房时,凯蒂看到新房里没有一架钢琴,理科男沃特对小清新无感,必然不会想到要添置这种泡妞神器。当初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编导在若有若无的描写两人的差距,但我错了。在电影的后面,当凯蒂战战兢兢地恐慌丈夫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奸情的时候,她依靠着的正是沃特为她买来的钢琴。钢琴只在电影里出现过一次,却是在这个时候,不细心的人根本不会联想到前头凯蒂没有钢琴的抱怨。但就是这种一闪而过的镜头,类似于沃特深入心底却羚羊挂角的爱,观众很难发现,妻子也很难察觉。
    
把这段话移植到当下的社会,如果有一个这样的男人爱着这样一个女人,女人会不会爱他?他了解女人的全部,包括她的缺点,即使这个男人看起来苛刻、冷峻、凝滞、品评,没有风雨欲来的权势,也没有文艺青年钓凯子的处处风情。他不会拿入门尼康D5100最为泡妞神器,也不是那个全场瞩目、处处逢缘、音色圆润,笑趣迭出的交际草。他可能就是某个藏身于科学松鼠会的物理男,有着不精致的脸庞,个子不高,一点也不强壮,又小又瘦,能用薛定谔方程解决时间和空间相互分立情况下的波函数,却很难融入女神那时间和空间都不相交集的三维势场中。
   
看来编剧是真的懂毛姆的心,处处抓住小说的关键脊梁。那他为什么还是改写了那个不像结局的结局?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小说最后韦丁顿说过的一段话: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可以说它是方形但却没有棱角,是声音却不为耳朵能够听见,是张画像却看不见线条和色彩。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一探窗口就能发现它的踪迹。不管它愿意与否,它赐予了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追求和性的人可能会平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使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这段很有《老子》的感觉)。”
    
 世间充盈着万物却又虚无一物,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你想要的,在任何地方也不能见到你想要的。既然都是无,既然都是有,那何不把卑下变成英武,把绝情变成有情,把失败变成成功,把怨恨变成原谅?所以,编导应着人类本能对美好事物的期冀,让凯蒂一人背负的精神成长之路平摊一半给了沃特,让“爱情”分担他们的永恒的“安宁”之路。我作为一个女人,其实我心底还是喜欢这种改动的,如果只是像原著里那样凯蒂一人承担这种神秘花园里的自由、独立寻找之路,未免太过单薄。她想把孩子教育成无畏、坦率、自制、自由的人,而不是像曾经的她,这个任务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依靠的,即使这个男人的肉体不存,但她还有他的灵魂。
   
 “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所以,电影的改变是情理之中的,也是编导刻意的美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主题的倒退,也可以把它看成主题的升华。

例如在下面这段的表达中,他们用的是毛姆的原句,却把情景完全倒置了:

 “我并非学历显赫,也非头脑聪慧。我仅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女人。自幼至今,陪伴我的人喜欢什么,我也喜欢什么。我热衷于跳舞,爱打网球,喜欢看戏。我还对爱运动的男人情有独钟。一点不错,我早已经对你、还有你那些事厌烦透了。它们对我来说一文不值,我也决无意愿将来让它们值。你拉着我在威尼斯的那些冗长乏味的画廊里转个没完,我宁可那时在三维治好好享受我的高尔夫球。”

原著是两人互述不满与差距,充满火药味。但到电影里却是两人打趣的小嘲讽,沃特听到凯蒂的感叹不仅没有露出阴冷的表情,还傻傻的笑了。更多的是沟通与原谅,到最后他们还催生了一个很可爱的观点: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相同的话语,却有了不同的结局,是有,是无;是虚,是实,干嘛要计较这么多呢?

---------------------


面纱意象的视觉化:
       
在小说里面纱的意象比电影里明显,据我所知起码有三次的直接描写,其他间接的就因人而异了。
                        
1.凯蒂刚到梅潭府新家时的情景:

  “已故传教士的简陋客厅里又只剩下凯蒂一个人了,她躺倒在正对 窗户的长椅上,凝神远眺河对岸的庙宇(傍晚的光线又给那座庙宇蒙上了一层奇妙的神秘色彩)。”

——这是最初级的生活面纱的面目,神秘奇妙,给人一种好奇的好感。你经不住想揭开它,撩拨它,因为你以为里面是美好的。

 2.凯蒂从修道院回来之后的想法:
 “多数男人哄起孩子来都是笨手笨脚,他却一点也不手生,多么怪的一个人。然而除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回忆外,在她心头似乎还潜藏着一层阴影(如同银色的云彩边缘镶了一圈儿黑色的乌云),怎么也挥之不去。”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阴影,原来面纱后面潜藏着的也有苦难和泥淖,你无法避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结尾凯蒂跟随父亲开始新生活的宣言:

   “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地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生活的面纱最终揭开,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饱受磨难的心。崎岖的小路在面纱后面出现,通往宁静与永恒。

而电影里的面纱意象不完全是“生活的面纱“,更是“感情的面纱”,面纱后面,是赤诚的爱。
    
第一次是夫妻两刚启程去霍乱地,起初的爱情彼此是封闭着的心,就像第一幅图的雾霾,纵使一路绿色迷离、生机勃勃,却因为猜心不得而彼此隔离。

第二次是两人心结解开的时候,彼此宽容之后。渐渐的黄昏来临,温柔的夕阳缓缓的拖过阴霾,面纱缓缓揭开,他们看清了彼此的心,不用猜心,已经得心。

最后是沃特死后,凯蒂乘船离开。昔人已去,独留也是怅惋,轮渡的烟熏再一次笼罩画面,是又支起了新的面纱么?不是,她的面纱后有的只有他,只为他留。

---------------

又写成了原著党的自言自语,心凉...
 

 

 短评

爱到分离才相遇。

8分钟前
  • sukida
  • 推荐

配乐很赞呢!法国民谣【在清澈的泉水边】

9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诗意的山水,咯吱作响的木屋,摇着香扇仍抵挡不住的微汗;慢悠悠的竹筏,音色不佳的钢琴,幽暗灯光里仓促炽烈的拥抱⋯⋯我爱你已久,永世不能忘。

10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如果非得说女性的独立就是对男人和爱情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念头的话,那其实独立了也没啥意思。

11分钟前
  • 容安
  • 还行

爱德华诺顿果然没令我失望,生老病死前的爱情总能被放大,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模糊和平年代的不忠,死亡才可以为重燃的爱火定格,所以沃特一定要死,不然灾难过去之后的日子,被忽略的丑陋和缺憾总会不失时机地泛起,仿佛池塘里的淤泥,经不起折腾。死去了,才可以永垂不朽。记忆中的总比眼前的深刻长久

12分钟前
  • 松花蛋
  • 推荐

东方,在老外们眼中还是如此细腻和朦胧的。

17分钟前
  • 张樾
  • 推荐

彼时,言笑晏晏的少女闯入他的眼帘,一个倩影迷醉了一生。东方山水小城,埋葬了他的一切,唯有请求原谅是他最后之言。中西方元素的结合混搭出了奇妙的味道,天堂般的山水美景下是愚昧落后疾病肆虐的炼狱。两个人踉踉跄跄闯入,在陌生的环境下重新相爱,和风景一样美好。演员摄影风景配乐故事都太美了。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是赌自由,对于女人来说是赌幸福—毛姆

22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我想你是对的,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原谅和爱比抱怨和恨美多了。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脱去你的面纱,脱去我的面纱,让我看看你。

23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力荐

她褪下套裙,他上前吻住她那一刻。我便又泪流成河了。

28分钟前
  • 鸳鸯
  • 力荐

刚读完小说就看根据它改编的电影,记忆清楚,区别与优劣立现。小说故事性强,适于改编。加中两国2006年合拍,在上海与广西取景,总美术师又是中国的电影美术大家屠居华,所以影片的环境、居室、服装等视觉体现都比较到位、准确;外国导演及演员则中规中矩,缺少光彩。内容上增加了中国民众对西方人的斗争及努力治愈霍乱疫情的正面情节,这是原小说没有的。主线也改为主角夫妻的最终理解和温情。只是这样就丧失了原作对人物及人性阐释的尖刻和酸楚。而这个独特的个性,正是毛姆一生所追求的。

31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这两日读毛姆的原著,时隔十年又将影片翻出重温。不得不说电影的改编提升并丰富了原著,紧凑节制,删去了叙述中罗嗦的枝蔓,但俨然却是另一个故事了。女主的悔悟和丈夫的死都更有力量。在毛姆笔下却淡漠缺乏说服力。我始终相信爱是尊敬之上生长出来的情感,鄙夷轻蔑却欲罢不能的,不过是不甘的执念。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最精彩的是配乐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两个人心灵距离的拉近也许才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4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大概是我浅薄,可我爱这个电影多过于毛姆的原著不知多少倍。。

45分钟前
  • 乐乐乐了
  • 力荐

根据毛姆小说改编,中美合拍的爱情片。20年代民国场景很真实,剧组真是用心了!糯米和诺顿演技依旧绝佳(两人也是制片人)。缺憾和离别总是伟大爱情的必备元素。西南的濛濛雾霭和异国的偏见隔阂终没能阻挡面纱的揭开。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恩典就会与你同在。ps:女神和服装+0.5,风景+0.5 (9.0/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曾经在莫斯科受训,如果你不喜欢说英语,咱们可以说俄语。”

55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回眸时,是否还能看到你靠在门边挺拔削瘦的身影。

58分钟前
  • ivypan
  • 推荐

诺顿真儒雅啊,太迷人了~~我发现黄秋生有英音诶!很多电影多年后再看一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我决定给五星。

1小时前
  • 彌張
  • 力荐

美的一塌糊涂,我指诺顿,也指Naomi,也指风景,也指爱情。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1小时前
  • kissdemo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