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少年班

喜剧片内地2015

主演:孙红雷,周冬雨,董子健,王栎鑫

导演:肖洋

 剧照

少年班 剧照 NO.1少年班 剧照 NO.2少年班 剧照 NO.3少年班 剧照 NO.4少年班 剧照 NO.5少年班 剧照 NO.6少年班 剧照 NO.13少年班 剧照 NO.14少年班 剧照 NO.15少年班 剧照 NO.16少年班 剧照 NO.17少年班 剧照 NO.18少年班 剧照 NO.19少年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12:11

详细剧情

1998年,来自西安交大的“少年班”导师周知庸(孙红雷饰),前往全国各处寻找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最终被选出的22个少年将被赋予艰巨的使命少年吴未(董子健饰)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特殊的班级里,他先后认识了有暴力倾向的麦克(王栎鑫饰)、小天才方厚正(李佳奇饰)、“神棍”王大法(柳希龙饰),以及聪明却冷若冰霜的周兰(周冬雨饰),五位天才少年从此开始了早于同龄人的大学生活,同时还面对着青春期的各种“疑难杂症”。女神江依琳(夏天饰)的出现扰乱了男生们的心,攻克“世界数学大赛”的压力也从天而降,而导师周知庸也面对着人生中的最大难题,“少年班”该何去何从?天才少年人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长篇影评

 1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唯独不懂我的爱 你的心

吴未,无畏,无谓。
作为电影的小主人公,从造型到演技,年轻的演员将他塑造得非常成功。
他敏感温顺如小羊,戴着细边眼镜,穿妈妈准备好的格子衬衫、毛背心,规规矩矩地扎皮带穿皮鞋。他被周兰的不羁自由所强烈的吸引,只有这个少女,才能把他牵出母亲的恐怖梦魇,在黑暗中奔跑到光明。他爱得痛苦自卑,在机会面前落荒而逃;他爱得勇敢真诚,不浮于表面,无微不至,永不放弃。智慧勋章,奖给他的努力作为沙丁鱼中的“低智商”鲶鱼的努力,更也应奖给他义无反顾、善良单纯的高情商。
剪刀,是少女的武器吧。周兰把它交给麦克时眼里闪光的兴奋令人动容。它是保护爱人的时候递给他的武器,像一纸情书般交出了少女心事,可是少年不懂啊。它是被爱人击碎久经修补的那一点点期望和坚硬强烈的自尊心时保护自已的武器,但她又不忍又伤害别人,举起剪刀剪掉为他编起的麻花辫前,冰雪聪明如她,就早已死了心,斩发断情。
少女的悲伤是淡淡地刻在生活里的,喧嚣的世界外,安静的宿舍里,黑暗中,照在脸上的月光,刻画出了它的轮廓。想抚抚不去,因为她早已看破世道唯独不懂爱情;想多又多不了,因为她聪明得不会让自己受伤那么深。像仙气又灵动的精卫,风起展翅,自由轻盈如鸟,羽毛白皙动人,出追逐它自己也不懂的一束光,也许光下仅仅是一个轻轻的吻、一个稳稳的拥抱。但我觉得,这样的悲伤,好美。
麦克也是令人心疼的孩子。面对暴力时有聪明和力量完美防御,却跌进了荷尔蒙的陷阱。也许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子心中永远有一个自带圣光的女神,腰肢柔软、妩媚动人、雌性荷尔蒙是她们自带的香水,他们像春天的小兽爬出山洞,她们强烈的光令他们睁不开眼地横冲直撞,一心循着香气奔跑。这时狂热的少年蓦然回首也看不到灯火阑珊处的她,他即使回头也是匆匆,停不下向往海市蜃楼的脚步。很久以后他看到现实,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多么好的姑娘。爱情的漩涡里,连智商都帮助不了他爬出去。
无邪如方厚政、单纯如王大法,他们的心思要来的简单得多。也许只是享受成为美丽姐姐们的焦点、也许只是在和朋友喝醉时大喊”you can call me Fa.”时感到快乐。不知是他们未到青春期,还是已经超脱聪颖得不为情情爱爱所困,也更说不清是不是好事。没有一定要得到对方的期望,单纯地享受追逐的过程,像孩子一样单纯,又像老人一样成熟。
似乎所有电影里的有品味的老男人都有听古典的人物设定。里面穿呢子西服背心、着衬衫打领带的孙红雷(让我想到《不能说的夏天》里同样在古典中释放情绪的戴立忍),他同样将仲永类型的中年loser塑造得很成功,social akward如sheldon,坚持固执得可爱又让人心疼。他说,孩子们,去找自己最想实现的梦想。若世道锋利,请顺风行走;若需要你勇敢,请逆风飞翔。他的心思也干净如孩子,成熟如哲人。辞去工作的他更好,好在学会了爱。
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唯独不懂我的爱你的心。
同学少年都一样,曾经迷惘又彷徨。

写在后面:
电影的主题固然有梦想。导演肖洋,曾经的西安交大少年班毕业生,他说吴未就是自己的原型。他也和吴未一样,找到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是大大世界里属于自己的位置,从建筑学转行为导演,做得开心,活得自在。
在各路烂俗狗血青春片中杀出“天才电影”一片天,不落俗套,因为写的是自己的故事,所以真诚动人。导演肖洋也是黄金剪辑手《非诚勿扰》、《风声》等等),快慢闹静之间的拼接干净利落,看得神清气爽。不用当红演员做噱头,其实小演员的表现力和演技远远超过什么僵尸脸背台词的小花旦,有难能可贵的真实。
希望上映后不要被埋没掉,中国不应该缺少懂得欣赏好作品的观众,也不应该充斥着只为演员热点埋单的人群。
希望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导演,再多一些。
希望想拍出这样不商业化的电影的导演,再勇敢些、坚持些。

 2 ) 类型不是你想反,想反就能反

这片让我在做惯常技术分析之前还想说点别的。

本人也算从小当“鲶鱼”一路读上来的,小学入过超常实验班,后来实在受不了成天要做奥数题就退出来了,初中高中一直在全省最好学校的重点班,大学进了top2,以一名正常人的视角,见过各色智商超群的异能人士。但这片看得我一点同感都没有,甚至觉得假得很。最喜欢“浴室吃屁”那场戏,但后面拍得也太拖拉了,从浴室奔到宿舍还搞升格镜头,搞得那浪漫啊~~~前面跟玩似的,最后残酷青春了,电影不是这么做的呀。

接着回顾我从小到大都交情颇深的“异能人士”吧:

小学一女生,三年级转学来的,一直考第一,阅读量巨大,很酷,从来不跟我们一起游泳、上厕所。中学之后出柜了。本硕博都在英国top2读的,现在入了英籍,变性成了男人,在某世界名校当研究员。

初中一女生,个人魅力超常,作为重点班学霸,特爱跟普通班学渣男生混在一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女神”,但也是非典型女神,因为她真的一点也不端着,喜欢谁就跟谁接吻拥抱,吃完饭在操场夕阳下牵手散步,反正成天没见她学习,光见她谈恋爱了,但成绩一直不错。她尤其要单独拿出来讲的一个技能,就是特别善于搞政治斗争和小团体,只要她看不上不喜欢的人,就会被孤立被整,我不幸就在其中,所以初中过得非常悲催。

高中的神人男女比例终于正常了:

男1,我们叫他老大,名字和某邪教教主发音一样,但hong写作“红”,农村招来的特优生,数理化无一不强,此乃次要,重要的是,他对于神秘主义事情的看法非常有见地,但又不是故弄玄虚,为人很朴实厚道,没啥世俗追求,专心研究人类终极命题,道骨仙风。《少年班》的预告片一出来,我看到“王大法”就想到了“老大”,可惜最后片中还是走了追妹子的狗血套路,神人怎么会喜欢那种庸脂俗粉呢!气死我了!老大心中的女神是谁一直是个谜。他后来物理竞赛夺冠保送到了top2,跟我学校一路之隔,我们经常互相串门,有次我们班组织看话剧《哥本哈根》,有很多物理讨论,我就拉他一起去,结束之后回到宿舍他给我发了一张照片,是当时很红的一个女主持,说觉得跟我有点像,让我激动了好几个月,然并卵,老大毕竟是老大,像我这种普通人怎么可能会有机会入他法眼。

双胞胎。女双胞胎漂亮聪明学习好,乒乓球双打省级冠军,标准女神twins。男双胞胎跟她俩有一拼,都是老师眼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明日之星啦。男双胞胎其中一位喜欢女双胞胎中的一位,过程略俗套,拉拉扯扯很多年,最后也没成,不然真成佳话了。男双胞胎其中另一位得了化学竞赛国际金牌,后和老大去了一个学校,进了基科班。

男2,这变态后来跟我大学校友,放到后面说。

大学里的神经病就更多了,想想就觉得累。。。不说了,就只说高中的那个变态吧。

此人在我们高中是尖子,但到了大学因为大牛太多,就显得他很普通了,直到本科毕业,也没觉出他有啥出类拔萃之处,但理科优质男都申请出国的情况下,他居然很没出息地选择了保研,还是让我有点诧异,以为他从此就自甘一般人儿了。但,,,,,,,变态之所以称之为变态,就是因为隐藏得深啊。本科毕业的那个暑假,因为我们都已经有了读研offer,比较闲,就莫名其妙恢复了联系(之前不联系是因为互相看不上)。他说他准备考GRE压力很大,问我有没有时间帮他排解一下。我很紧张地说我有男朋友啊你不要想着跟我约炮。他说约炮无法满足他,他需要的是鞭挞。我以为是心灵鞭挞,没想到他指的是真正的鞭挞。。。他找我时带着买好的绳子和鞭子,求我把他脱光之后绑起来打。这么变态的要求我这辈子都没听过啊。中间略去若干字。反正最后我把他打了。他很爽很满足地走了。后来去了普林,又从普林转去了斯坦福。据说这变态到了北美之后也没少骚扰女同学,四处求人鞭挞。


说回《少年班》吧。

这个片子看大家的影评,都很清楚问题出在哪。

我发现业内人士对此片的关注要明显高于普通观众,大概是因为片子的原创性、主创班底,都太值得期待了。尤其是衍生微电影,做得太棒了!

成片主要受到的诟病就是结构、主题、视角的混乱。

要按照导演在访谈里的说法,想做“反鸡汤”,就要把天才们在少年班中受到的压抑与挫折做足,而非让老师去和校长斗;如果要做成长教育,就需增加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而非把故事重点放在小天才与富二代同学争女友上;如果要做个人青春怀旧,就重点做吴未和同学、老师、母亲的关系。

另外,关于“性”,能来点不一样的青春体验吗?看完车震就崩溃,也太中二了。我们小学阶段看A漫就普及了,初中女生坐男生大腿上在食堂互相喂饭也都司空见惯了,高中宿舍抓到男女同居也不是新闻了,大学里在静园草坪露天XXOO是80年代就有的事了。如果非要表述羞涩、好奇、单纯,看看人家阿帕图喜剧是怎么做的,《40岁老处男》,表面都是讲努力破处,可实际还是说的贞操、真爱的重要,这不比《少年班》直接看完交媾场面大受刺激搭进去自己的未来要更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吗?反鸡汤不是这么个反法啊。

记得西安交大曾经有个《我的黄金时代》校园短片,拍得特别有感觉,不知主创现在干啥呢?

再强调下:《少年班》值得去电影院看。







 3 ) 青春里有些事,有些人,见过,经历过就好。

影片以主角吴未的回忆开始,之所以说他是主角是因为这是他的回忆,就像他结尾说的一样,回忆中又增添了很多想象,没有完全的客观。吴未,影片中好像只是“无所谓”的一条“鲶鱼”,只是一个虚假的天才,只是用来给那些真的天才保驾护航的,可这少年班,却是实际由他穿起来。 除去开头和结尾,并没有吴未旁白来阐述这发生的一切,也就是说这是相对客观的。先看这光线,充满了浓浓的回忆的味道,虽然是彩色的,给人的感觉却是像极了黑白,而且我总觉得一半有光一半无光,也许,这就是青春里的回忆的味道吧。

意义的丰富少不了台词的精彩。我忘不了周老师的最后那句要与命运逆风搏斗,忘不了注定分别的歌词,忘不了车窗在染指不了的风景,秦海是,吴未也是。车窗外的风景,车窗外的人,就算再美,也只是窗外。就像徐志摩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有些事,有些人,见过,经历过就好。

到了最后,这些天才或者走向巅峰,或者跌落神坛,唯一相同的是都回不了过去。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只记得自己的过去,回忆的却只是最为普通的人,而过去的只不过是过去了,大家都好,只是不用再联系,没有了交集。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是掺杂了太多的感情,爱情,友情……总之起来就是社会情。这个社会包涵了太多难以割舍的感情,当你经历的时候激情澎湃,过去了只不过是一首《不再联系》,也许你成功,也许你失败,重要的是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做过的事。 而现在的你,还记得曾经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做过的事吗? 身怀异秉,特立独行,这也许是梦,但这却是实实在在青春里想象的,虽然与现实无关,虽然这不是你,可这却触动了你的心,因为这一切你想过,这一切深埋的情感,存在你的内心。

 4 ) 教科书式的绿茶婊未必真的碧池

整个电影的套路是一群高智商怪胎一起完成一件大事的经典套路,只不过背景换成中国校园,他们要做的大事也不是去抢银行而是解数学难题。而且加入很富有中国特色的惨淡现实。所以故事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新鲜度,不至于负分滚粗。

整个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江依琳,一个是王大法。

江依琳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绿茶婊,以至于你对绿茶婊所有的判定标准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
1.学艺术的文艺骨干,这里可以说是存在一点偏见的,很多人认为学文艺的还喜欢抛头露面的女生比较轻浮。
2.对追求者暧昧不清。作为一个男生我不觉得这条有什么不妥,但是我问过我妹妹,她说对女生而言,只有这一条就够直接判死刑的了。
3.爱慕虚荣,贪图富贵。这是相当男性化的思想,江依琳的罪过不在于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而在于调戏了一群diaos而接受了一个高富帅。假如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未婚夫的身份对掉一下,或许这就不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了,而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

综上,江依琳就是一个符号式的碧池,无可辩驳。但是我却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电影中,在少年约江依琳被放鸽子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江依琳是真的不喜欢他们,但在常林送花的时候我就已经断定江依琳一定会跟他了。虽然导演让路人说花贵,让所有学生中只有常林有车,无不在表现常林的阔气和江依琳的嫌贫爱富,但重点是常林肯花心思,还锲而不舍。想一想,主角们除了一次约会没成功和喝醉了表白以外还做了什么能打动女生的事?因为他们是天才,高人一等,所以只需要展示自己的过人之处就一定会在爱情上也领先别人——哪有这样的好事!天才们不是不会送礼物,而是根本不稀罕用这么庸俗的方法。一个人优秀可能会比平常人有更多的机会,但是世界不会围着你转,美女不会先紧着你挑完了再匀给别人。试想你是一个很多人追求的美女,你是会选择一个天天对你温柔体贴献殷勤的人,还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表白一次行就行不行拉倒的人?所以我非常理解江依琳,她很享受被人崇拜很享受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感觉,所以她跟谁都玩暧昧;她喜欢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喜欢被人呵护,所以她选择了对她体贴的高富帅。尽管她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板上钉钉的碧池,但是高智商低情商天才们幼稚的爱情观连碧池的青睐都不配得到。

第二个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王大法。王大法可以说是整个团队里面最有血有肉的成员,相比于其他同学包括周老师情商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整个电影看下来你会发现,来弥补其他成员缺陷的并不是废物男主而是王大法。方厚正智商最高但是做事浮躁,院士测验的时候就是比他智商低的王大法找到了解决之道才提醒了他,而他却把王大法一把推开急于表现;麦克智商不高但是喜欢表现,做事不计后果,也是王大法帮他才在浴室躲过一劫还完成反杀;王大法还是一个活宝,凝聚了团队,可以说是整个团队最重要的一员。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王大法炸车,为什么一个情商智商俱佳的人会做这么失去理智的事情?这就要说到三个男生对江依琳的感情了,首先,麦克是单纯的情窦初开,对美女一见钟情;其次是方厚正,他或许也对诱人的异姓有好感,但是他更多地动力是来自于自身希望表现得像一个大人的愿望,他渴望被关注渴望能表现得更成熟;而王大法更多的是生活在一个理想化的武侠世界中,他向往的并不是江依琳,而是快意恩仇潇潇洒洒。所以最后为什么只有王大法敢不顾一切地去炸车,就是因为其他两个人一个是为了女人,一个是为了自己,而王大法为的是理想。因为江依琳与自己理想的德才兼备的女主角不相符,又为了义气他可以不顾一切地去做其他两个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这就是他为什么在这部戏里最可爱的原因。
当然,正是因为王大法的可爱,让整个片子结尾蒙上了一层阴霾。故事结尾计划没有遂愿完成,众人分道扬镳。除了王大法“杳无音讯”以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所成就。其实这里可以算是一个点睛之笔,“杳无音讯”不代表这个人就失踪了,而是没有创出什么名堂。显而易见,王大法一定是回到家乡结婚生子为生计所累,再也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其实整个电影的立意是有点讽刺这种自以为崇高的文人偏执思维的,周老师被女人欺骗之后痛恨女人而偏执地把心思放在学术之上,再加上所有弟子的心智不成熟,整个电影就像是一场孤傲的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但是,仔细想想,虽然我们说这种读书改变命运的模式有点狭隘,但并不是不无道理的。王大法确实是有机会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改善生活的,但是最后还是在愚昧的环境中碌碌无为地了却残生。而出生不错的同学即使头脑不如他为人处世也不如他,还是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有不错的收入,确实是一种讽刺。

 5 ) 不吐不快

《少年班》这部片子,可以说从看到海报的一刻,一股厌恶就从心底油然而生。看完电影,证实我的第一感觉确实没错。
无论如何,如此丑化和抹黑一个群体都是可耻的。
片中的五个主角,即使是稍差的吴未,智商在人群里都应该属于中等偏上。他们首先是一个正常人,其次才是智商高。但是本剧从原始的定位上,就把智商高等同于情商低,等同于不正常,只能说这是主创出于对一种高于自己人群的不了解产生的恐惧和自卑,进而制造出的用来抹黑和污蔑这类人群的片子。影片从人物设置上,就三观不正,充满歧视。
智商是什么?很难想象,剧本居然是出自一位少年班前成员之手。全片除了不停的贴标签说“算术快”、“会下棋”、“造火箭”、“解难题”之外,主角的行为完全没有体现出智商高来,反而像一群弱智一样,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正常人想报复一下别人炸个车,还懂得夜深人静不留痕迹呢,仨高智商犯个罪就大庭广众这么折腾?编剧这种写法,都对不起这么多年看过的柯南。
同时,为了极尽刁难主角之能事,编剧不惜编出种种不可理喻之事来给主角制造困难。比如一心跟几个小孩过不去的学生,比如突然白莲花变绿茶婊的女二,比如莫名其妙的校长和校长请来专门黑自家老师的记者。别的也就算了,校长一心要少年班就地解散永不再办,这种一般都出现在“三流野鸡大学为骗钱虚设专业、录取学生无处安置”新闻中的桥段,居然出现在片中这种一流大学里,也不知道这个校长是不是学校请来专门黑自家学校用的。
孙红雷这个角色也是醉了。原本想塑造成一位高智商麻辣教师的形象,最后做的全是伪造文件、下跪磕头的事情来。最后片子的落脚点居然是不要把梦想强加给孩子,so,他之前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感动自己么。
再说吴未这个角色,很明显,是导演以自身为原型所塑造的一个学渣。可怜的导演,看出来这么多年被学霸们秒杀得体无完肤,自卑到底,终于拍了一部片子,赶紧给自己找了个存在感,叫鲶鱼。可是导演你知道么,鲶鱼之所以可以给沙丁鱼保鲜,是因为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沙丁鱼保持警戒是怕鲶鱼吃掉自己。但是现实中,吴未凭什么去做少年班的天敌?所以说,他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导演你就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行不行。
从电影技术方面,节奏忽快忽慢,剪辑也有几处莫名其妙。目的十足的大特写,初恋和暗恋那件小事,每一个梗,都是青春片用烂了的桥段。不是说不能用,但是既然都叫“少年班”了,咱就不能拍点高智商的梗么,可见导演也是实在说不出什么新鲜玩意了。
总之吧,这部剧就是一部学渣对学霸恶意的抹黑和意淫。和人类当初歧视同性恋,歧视左撇子一样,源于自卑和无知。三观不正的片子还有这么多人叫好也是醉了,导演编剧都回家洗洗睡吧,请不要在这里秀智商下限了。

 6 ) 导演 你有点良心好不好

本来以为是因为学渣导演编剧制作抱团,于是才把好端端 一个高级学府拍成了群魔乱舞乌烟瘴气的三流野鸡大学。
后来惊觉导演也是少年班出身,真是吃了一惊。估计是想转型导演鬼迷心窍了吧,竟这么无底线的瞎编乱造,为了剧情冲突把所有人脸谱化。你自己摸着良心问问,智商高就得有性格缺陷,普通班学生就必须得嫉贤妒能,美女就是碧池,为了抢妹子澡堂群殴怒炸汽车什么桥段都无节操添加。为了博出位博眼球你也过了吧。
另外,导演您长点脑子行吧。一个遥控器能控制全楼电灯,你当拍哈利波特呢;第一届少年班学生就被女生诓到了荒郊野岭的大山上玩裸奔,你以为他们自带翅膀还是开私家车啊。
导演,有点社会责任感吧。既然叫少年班,请不要太离谱!

 短评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