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夜奔2000

爱情片台湾2000

主演:黄磊,刘若英,尹昭德,戴立忍,归亚蕾

导演:徐立功,尹祺

 剧照

夜奔2000 剧照 NO.1夜奔2000 剧照 NO.2夜奔2000 剧照 NO.3夜奔2000 剧照 NO.4夜奔2000 剧照 NO.5夜奔2000 剧照 NO.6夜奔2000 剧照 NO.13夜奔2000 剧照 NO.14夜奔2000 剧照 NO.15夜奔2000 剧照 NO.16夜奔2000 剧照 NO.17夜奔2000 剧照 NO.18夜奔2000 剧照 NO.19夜奔200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37

详细剧情

  1930年代,自幼在美国生活与学习的大提琴家徐少东(黄磊)返回祖国准备与素未蒙面但一直有书信往来的未婚妻英儿(刘若英)成亲。可是在随英儿在自家戏院看过昆曲《夜奔》并结识其主演林冲(尹昭德)后,徐少东的感情天平开始更多地倾斜到林冲身上,但随后有关他与林冲的流言蜚语传出,顶不住世俗压力的他最终告别英儿回到美国。
  二战后,英儿赴美找到徐少东,二人谈起林冲为找徐少东的悲惨经历时,徐少东明白到他的内心会一直为英儿和林冲留有位置。

 长篇影评

 1 ) 其实无处可逃

《夜奔》竟然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我因为看得清楚而喜欢,因为太喜欢而无法言说…因为我是如此明白她,我了解她的长处,也遗憾她的短处,这了解和遗憾,无一例外,都是爱。

  先拿一段戏来说吧,拿英儿带着少东找林冲学戏,到他们三人在长城上的部分完结为止,差不多5分钟的戏,单讲少东和林冲,英儿不表:
  1 道具:笛子和烟,这是比较明显的暗示,少东找林冲学昆曲,首先学笛子,笛子是“吹奏乐器”(这个选择至关重要),与少东的大提琴不是一个路数,少东学来自然费力,而林冲演奏起来则悠扬动听,此后又接了段少东独自拉琴的戏,算是照应。这往明了说是音乐上交流,对话。往暗处说,笛子要用嘴吹……在长城上时,有段点香烟的特写,一根火柴两根烟,意思再明白不过。此后笛子成为两人的信物,贯穿全戏;而林冲借“还有烟吗?”引出对少东的表白。
  2 构图:夜奔的构图比较教材,没什么特别出新的,整体处于中上,很容易理解。在多人戏的时候拍得很明白,人物关系一目了然。说一个推的镜头,少东和林冲在长城上抽烟,坐在一个门中,林冲恰好在门框内居右,少东在门框左,身子未全入门里。一两人都是背对镜头,中上部恰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天高地阔。然后镜头缓推并向右上移,最后林冲在画右居下,少东在左侧占据画面的主动。此后顺着人物台词进展,镜头有部分变化,最后移上,拍少东站起后的侧脸,此时画面的平衡已经完全偏向少东,表示少东言论已经说服了林冲。
  3 表演上:这没啥好说的……
  4 整体上的……:接着上面的说,构图稳定后,出台词。大意是少东赞扬林冲的戏,觉得是至上的艺术,并感慨山河,请林冲来一段。而林冲一开始低头无奈于戏子的身不由己,最后却深受少东言论的影响,不禁在长城上唱开了。这段的含义颇深,算上后面所有冲突的引子,主要的方面是林冲和少东从艺术上的交流到情感上的交流的变化,同时又表现了林冲对戏的思想变化,一开始时林冲只把自己当做个戏子,唱戏只是份糊口的活,而少东却叫他艺术家,最后激发了他对戏曲本身的认同和追求(同时也导致了他对少东的情感变化)。后面有交代,黄少爷说“今儿个,是他唱得最好的一次”。但电影后面却只抓住了林对东的情感,而彻底忽略了林对戏的情感。或者作者的意思其实是,林爱戏,只是为了爱少东?
  
  
  《夜奔》的前2/3都很好。夜奔拍人物关系拍得极精确又微妙,上面那段单说了林和东,实际上导演一刻都没落下过英儿,三人的关系发展一直说得很明白。但我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够好,在心中跟《霸王别姬》一比,不足的地方就清楚了。前面的故事肯定是不像《霸》那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夜奔》长于细腻的叙事,两片没可比性。真正弱的地方,唯性格二字。《霸》的三位主角,除巩利不太着力外,小楼有霸王的刚傲,碟衣有别样的柔媚,角色的性格太得人心,后面煽起情来,便如干柴烈火……而《夜奔》犯了言情小说少女漫画的通病,人物是为爱情而存在,人性的完整,太过模糊,所以后面能煽情,全得益于文字。到是戴立忍演的反派黄少爷,虽是纨绔子弟,却痴情而有义,怒急拍碎玉扳指和空对戏台泪含光的戏,让我觉得印象深刻,他的结局也让人回味。恰好算得是袁二爷的人气帅哥版了。
  林冲的爆发作为故事的转折,情节上讲是否合理不做讨论,但此后导演拍得实在有点糊涂,前后叙事风格大相径庭。
  片子一开始,用英、东二人的书信做交代,以文学气息浓厚的双人旁白,读了差不多十来分钟的信,做开场还是不错。可后1/4差不多半小时的结尾部分,全用二人的书信叙述角色命运,搭配平行蒙太奇双线进行,核心人物林完全成了两人笔下的人物,这实在是也太文学了点……
  
  不过《夜奔》最讨人喜欢,最令人无法忘怀的,也就是它的文字。且不说《夜奔》这个题目取得是如何的巧妙,即指那出戏,又暗合全片“逃”的主旨。台词也当属翘楚,更何况还碰上两位最对角的人物,黄磊和刘若英,那些台词虽好,但要是换了人来读,只怕也是《夜宴》的下场(还只差一字……)。当然《夜奔》的剧本和台词,若脱离了画面来读,那也是不会差的。但也因此,最后那20多分钟的戏,不像是电影,几乎就成了一部电视散文。
  虽然我在这里批评那20多分钟拍摄上的差强人意……但想必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也是大多数人之一,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这20来分钟吧。
再说说导演和编剧,这个组合同年带着几乎同样的班底,完成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现在想来,只是有些巧妙啊。

情节上我不赘述,《夜奔》的故事并不艰深,情感也绝不虚假,虽复杂却不离奇,然我无法不被打动……此时此刻就如这屋中的冷空气般包围着我,任我如何包裹自己也不能再暖和。就算我逃出这屋子,外面的天地,全是一片霜冻,谁能逃得脱呢?
“当我的一个背转身,我和…,即是生离,又是死别”
那两个逃亡者,最终也只能相拥着,互舔着孤独的伤口,连追悔的机会,也不再有。

 2 ) 4.19

1.20世纪末的中国戏曲电影总是与男txl的情欲、死亡、压迫交织在一起,像是那个时期京城文艺界的昏暗文化。戏曲舞台所表现的“林冲夜奔”、古典小说里文字描绘的“林冲夜奔”与少东想象的“林冲夜奔”三者跨时空交互在一起,暗合了现实生活中这对苦命鸳鸯的“夜奔”。我想,戏曲舞台激发的历史想象是被“催眠”的过程,看电影也是被“催眠”的过程。

2.京城有些景观像《悲情城市》里的山城,可能是少东的“美国”身份、英儿的台湾口音使得京城故事不那么“京城”,我才有这种错觉。跨国身份与在纽约的结尾给这个京城txl悲情故事增添了一种悲壮感、宿命感与阶层残酷性。孤儿林冲在戏班受压迫,逃离后在社会上受压迫,阶层限制他永远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下定决心追爱,可是“他都不识字,怎么会懂你的英文住址”。阶级性的身份压迫使得林冲逃离了遭受肉体压迫的戏班子,却也逃离不了遭受精神压迫的黄子雷,受虐者终被迫主动进入“受虐”心理,于是将饥渴的孤独转化为继续进行自我压迫的怪圈。少东的优越出身使得他在原生环境中受到挤兑也可以逃离到另一个更优越的环境中野蛮生长。异国空间缓解其在原生文化上受的压抑。

3.在音乐上,巴赫的大提琴西洋乐曲与传统昆曲以一种侵入式的姿态配合着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博弈。

4.男txl之间的情欲表现在典型的澡堂空间,多角情欲关系呈现出一种阶层权力的张力。女性在其中扮演着中介身份进行沟通。

5.最后纽约的霓虹灯景观与三块墓碑使得这个悲壮的故事略显虚幻。

6.喜欢旁白书信的文学性表达。“当你眼睛触到林冲的那个刹那,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3 ) 一个转身,即是一生

爱,是各自一生的独白。
            ——王惠玲
电影一开始,听到黄磊和刘若英充满诗意的对白,还有鲍比达忧伤的大提琴演奏的配乐,我就觉得,我会喜欢这部电影。有些电影看完以后,你会很痛,很伤,有点压抑,可是却依旧沉迷,《夜奔》就是这样的电影。

1.“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那么熟悉,怎么可能还没有相遇。”
他们是未婚夫妇,男才女貌,门当户对,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应该会正常的发展下去,结婚,生子,然后一起苍老。可是,我们猜中可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他们遇见了林冲,那个因为命运不断“夜奔”的男人,那个“我演谁,就是谁”,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戏子。只是生命里的一个偶然,在嘈杂的戏院里,从不懂戏的少东,却听懂了林冲,听懂了林冲的愤懑和郁悒,听到了林冲想出逃的呐喊,听到了林冲无奈的悲凉。
从此开始,三个人开始了那段纠缠一生的爱恋。

2.“我这儿,记得你。”
始终觉得,少东和林冲之间,更多的是相惜。然后,默默的,开始试探,接触,进而产生了暧昧的情愫。在两人的感情里,木讷的没有多少表情和语言的林冲,却显得更加的勇敢,因为,他,更想逃,逃走,逃开这世界的嘲笑和屈辱。于是,他爬上墙头又下来问少东“有烟吗?”;于是,在汽车上,试探地向少东伸出了手;于是,他指向胸口对他说“我这儿,记着你”;于是,在黄少雷死后,他漂洋过海,寻找远方的爱人。
可是,他依旧逃脱不了宿命,一次次地被上帝作弄,直至在医院里孤独的死去,却始终未能再见到他。也许,这就是戏子的悲哀。

3.“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少东说,他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好让这一生也有乡愁。可是,他埋葬的却不仅仅是眼泪,还有纠缠一生的爱恋,深刻地无法割舍,这样的“乡愁”,也许太过沉重,刻骨铭心。他只是太怯弱,没有勇气去面对,他不敢去爱。而当他回头时,想去寻找时,却再也找不到林冲,在背转身的那一刹那,既是生离,更是死别。听到少东的这句独白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唏嘘不已吧,一个转身,居然是一生一世……
于是,在他后来的生命里,他一直在夜奔,在梦中,在那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地奔跑,伴随着遗憾和感伤。

4.“我喜欢和你同行,我没有想过,你是我的未婚妻,也许是因为越过了这层关系,我们之间才有更多。”
“这是最幸福的,也是最不幸的。”
少东从来不把英儿当作是未婚妻,所以,才给了她最大的信任,林冲也是。这是英儿的幸福,更是英儿的不幸,面对两个她爱的男子,却只能成为他们之间的一种维系,一条绳索。
英儿和少东,是文字上的恋爱,甚至在书信里,他们的关系才更加地自如;而对林冲,一次次的相对无言,也许爱也早已渐渐萌芽。
电影尾声,少东和英儿的重逢,其实只是两个孤独的人互相依偎取暖,取暖而已……
《夜奔》是三个人的一场戏,英儿似乎始终只是那个配角,可是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英儿才是一切的中心,就像影片的最后,少东还是将英儿埋在他们的中间……

5.“我感激我这一生,虽然她是那么遥远又漫长,我始终有你听我说话。”
“我们的事,也只能对彼此说。”
“所以,你明白我此刻的孤独,是吗?”
才发现开头的那个老者,正是孤独的少东。
苍老的少东,坐在三块墓碑边上。
这个城市还在,可是,他不在了,她也不在了。
只剩下孤零零的他。
他告诉路过的人
“这里埋的,一个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
他,把她埋在他们的中间。

依旧是在鲍比达悲郁苍凉的大提琴的音乐里面,电影幽幽地落幕。也许,一生的飘泊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可以安定的港湾。最后,英儿,少东,林冲是否已经找到?

电影,也许在岁月的洗涤以后,在你的心中,只剩下一个表情,一缕眼神,一句台词,一段配乐,但依旧还有一点点感动,一点点坚持。

 4 ) 林冲应该爱黄子雷

原因如下,
一,黄子雷比徐少东长的好看
长发披面时,下面是干净的胸肌,很美
二,黄子雷比徐少东勇敢
让林冲的戏每场都包满座,早已不单单是捧一个戏子,是对林冲公然的勇敢追求,而徐少东甚至在两人独处是,都羞于碰触,如履薄冰,伤人的懦弱
三,黄子雷待林冲比徐少东更好
徐少功是个世俗的人,黄子雷却脱俗,所以他不怕世俗中一个个狰狞嘴脸
林冲跟徐少功跑掉的晚上,黄子雷眼晴里含满了跟他这个人物毫不相称的眼泪,而为了整垮情敌,他不惜动用舆论的压力,虽然不光彩,但他的确是在争夺,跟那个甚至不敢去争夺的人争夺
姻缘流转,黄子雷还不及庆祝自己的胜利,就赶上林冲误杀师傅出逃,黄子雷想尽了办法找林冲,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找到他,徐少东则有些如释重负,用他的话讲就是“迷失了自我”,想抓住英儿,却并不得法,只好逃到美国,空渡一生,他把竹笛挂在床头,以证明自己的爱,却没发现,其实他还是最爱他自己

这样说,我喜欢黄磊,却不喜欢徐少东,我喜欢林冲,却不喜欢尹昭德

其实,所有人都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女子,刘若英

 5 ) 转身夜奔

喜欢在两个时刻看电影,下雨的时候或者夜里,当然最好是下雨的夜里
《夜奔》是一天中分两次来看的
前一半是下雨的午后,后一半是雨停的夜里
不知道在电脑里存了多久,一年还是两年?
这样安静的电影轻易不敢打开,得找个时间地点和心情都合拍的时刻

《夜奔》并不是特别得有名,当初想看也是因为主演是黄磊和刘若英
徐志摩和张幼仪,文和英。他们演戏一个“投入”一个“用力”,所以一直是默契的搭档
看过黄磊《十七楼的幻想》里奶茶写的序,还有他们在各自书中心照不宣的文字
他们演起戏里总有一丝微妙,相信是彼此懂得

电影编剧是王惠玲,看过她写的《人间四月天》,非常动情。音乐是鲍比达,柔和的大提琴和钢琴,精彩在情理之中
《夜奔》的画面会让人想起《半生缘》,都是三十年代的故事,背景是淡淡的发黄
说实话,我喜欢的是前半段少东和英儿未谋面时的书信往来,诗意般的独白对话,以为是一段美好爱恋的开始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出现,这样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不好,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可是还是听见了那个声音,于是少东停下了脚步
台上的那个人唱得是《林冲夜奔》,他的名字是林冲
人们常拿《夜奔》和《霸王别姬》比较,其实前者更温婉,而后者更悲壮
还有小小的差别,前者是昆曲,后者是京戏
从前看余秋雨《笛声何处》,了解了丁点儿的昆曲
还有电影《游园惊梦》中,《牡丹亭》的唱段,牵出丝丝缕缕的情愫
听得出里面的悲苦,无从诉说
三个人,一个唱戏,一个观戏,一个爱戏
两个男人,一个女人,起初,没太看出是谁爱谁,因为一个隐忍,一个躲闪,一个徘徊
三个人夜晚快乐的出逃,还有长城上自由的对话,那是最好的时光
一直以为懦弱的是林冲,没想到是他先说出的那句“我这儿记着你。”雪夜,少东还是回避了落下的亲吻

几乎所有表现三十年代戏子的作品都是给他们同样身不由己的人生,所以到了后半段就开始沉重
好在林冲开始反抗,宿命是夜奔,没想到从此就是天涯两端
他留下的笛子少东一直挂在床头,而英儿代少东送他的水晶大提琴,辗转又回到了少东的手里
英儿后来遇到了少东,也遇到了林冲,可这两个人却再也没有重逢
美国的少东一直在等待永不会到来的爱人,而林冲偷渡的船舶终没有在美国靠岸
经历了二次大战,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好在还有英儿始终与少东相伴
也许英儿开始爱的是少东,后来爱的是林冲
可这两个男人一起对她转身,她却始终成全这段爱情,也可能仅仅是在成全她自己
纽约的冬季街头,少东已是八十七岁的老人,他坐在三块墓碑旁边,英儿在他和他之间
有人问他,他们是谁?他说,这里埋的一个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这些年来,我的梦,始终是在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
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6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黯,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
    这是京剧《野猪林》里林冲的唱段,过去李少春演的最好。昆曲折子戏《夜奔》同样令人百听不厌。戏曲界素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说,从一个侧面映证了这出戏对演员的唱功与做功的绝对要求。
    “我演谁,我就是谁。”所以,电影《夜奔》里因这出戏而走红的荣庆班的名角就叫林冲(尹昭德饰)。因戏而红,又入戏太深,终于踏上一条不归之路。一如“风雪山神庙”之后的毅然决然,只是,这个林冲奔向的,不是尚有生机的梁山,而是,没有复活的末路。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徐少东(黄磊饰)的画外音。故事讲到这里,开始有了一层莫可名状的悲凉之意。甚至,少东与英儿(刘若英饰)的感情,又何尝不是黯夜里的奔逐,彼此靠近,取暖,却又始终无法真正合而为一。
    如果说,这部影片讲的是爱情,显然它遁离了普通意义上的男女之爱,英儿与少东之间,有爱,亦有情,最终却未能产生化学反应式的爱情。如果它讲的是林冲与少东之间的同性爱情,同样也不确切,他们之间同样有爱,亦有情,相互欣赏,彼此珍惜,却仍是天各一方,只能在心底深处默默守望。更不用说,这二男一女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爱,亦有情,却远非爱情两字那么简单。
    编剧王惠玲说:爱,是各自一生的独白。
    导演徐立功说:在我的世界里,只有真爱,没有性别;性别只是肉体结构上的不同,性灵上是不分彼此的。所以至今我不愿意说《夜奔》是一部同性恋的电影,我认为它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爱是超越性别的。
    黄磊说:片中的主角,都是最孤单的人,一个从小受到精神创伤,一个自小寄居在国外,没有灵魂契合,没有心灵依靠,因此当他们聚在一起,互相依赖、寄托,反而成了外人看来十分暧昧的情愫。
    没有找到刘若英对影片提及的评述,不过,她以一贯的轻灵、透彻、纯净的眼神,诠释了类似的表白。她的柔,她的忍,她的急,甚至她的怨,就是一曲表面波澜不惊暗底里却风起云涌的挽歌。
    云天楼的压轴戏,林冲上场,一个转身,一个亮相,一段唱腔,赢得满堂喝彩。(尽管,林冲演得稍嫌干涩和木讷,戏台上的身手也远远不及真正的戏曲名角。)包厢里的富家少爷黄子雷(戴立忍饰)注视着楼下兴奋异常的少东与英儿,再盯住台上认真做戏的林冲,竟然,有泪,从眼中缓缓溢出。看到此处,怎能再怀疑,阴险邪恶的心灵里一样会有爱的洋溢?也因此,当看到林冲在战乱时的码头靠苦力为生时,仍对病入膏肓的黄悉心看护时,不由多了一些理解与释然。
    爱,无处不在,没有理由,亦不问结果。或许,这正是《夜奔》的真正主题?
    “大雪飘,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
    多年以后,当少东在异国他乡偶然间与这段唱腔再度重逢时,一切的怨怼与怅然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被荡涤一新,留下的,只有曾经的投入与执着,放弃与拒绝,还有,便是无法释怀的不知如何把握的,藏在内心深处最柔软部分的那份爱,直到生命的尽头。
    英儿的单纯与隐忍,少东的彷徨与胆怯,林冲的压抑与克制,甚至黄少的颓废与恶毒,就这么奇怪地纠缠在一起,撕扯着,抗衡着,靠近着,疏远着,其间,竟然都有那被称之为爱的影踪。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尘埃落地,一切复归平静,也就意味着,爱,终于找到了归宿。夜奔,无非只是过程而已。
片中,久违的鲍比达的音乐,加上三十年代旧中国的街景,唯美的抒情诗般的旁白与画外音,都足以让因观影而不眠的这个深夜,再添几分回旋的余音。
    突然想到,只怕,三十以后的黄磊,微胖的脸颊与印象中的孱弱书生将不再合拍。幸而,有过《夜奔》,有过《人间四月天》,有过《似水年华》,他们,彼此牵引,相互凝望,却终于不可能如愿。莫非,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才爱得如此缺憾?

2006-11-1
              

 短评

他想要的只是一点点体温,可是他却拼命的逃。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从此以后有悲伤织成网...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披着民国皮,内里还不就是一部标准的台湾同性青春片嘛,骑着自行车一起出游啦,在海边围着篝火喝酒啦,爬到山顶一起对着天空呼喊啦,还有管束严格的家长,男生女生之间的秘密通信,残酷的青春物语哟

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始终认为 黄磊和刘若英 是最文艺气质最合衬的搭档

11分钟前
  • 宇宙
  • 推荐

才发现原来是如此久远的片子,是同霸王别姬却又不同的片子,压抑又绝望。他说我没想到,那一个转身,从此便是生离和死别。但我一直责怪他软弱的逃避,从不曾真正回头,直到他在听到那熟悉的唱腔仓皇寻找最终窝在小小的他乡之家痛哭。

13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很文艺.个人感觉还不错,争风吃醋也是因为爱——那个黄子雷其实也是爱林冲的,当发现他不在的时候,会流泪(原来他俩都是台湾演员,难怪可以拍几个亲热镜头.黄磊正式拉手都没有).而少东只会逃避,所以一辈子也没有再见到他.这样也好,没有成功的爱情才会被记住一辈子.呆在一起了就会麻木然后厌倦

14分钟前
  • 烟雨弥漫虚弥境
  • 力荐

我那沉默的心慌,曾有个人来解放。没料到爱过了一生不忘,后来感叹交会的夜太匆忙。你还欠我一个深深的拥抱解释的眼光,所以我不停回头盼望,只是在每个思念的夜晚哀伤编成网,夜从此又黑又漫长。当我一个人面对著夜晚,寂静的哀伤,我该如何将它隐藏

18分钟前
  • 喵老师2333
  • 力荐

骨灰被人随意从窗口推出来的那一瞬间突然就落泪了,少东比起黄老板反而更像被封建礼数束缚的人,雪夜那一个转身,既是生离也是死别。幕布前后不主动,围墙下面不主动,雪夜的车里不主动,那就只有守着墓碑和回忆了此残生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少东的爱别离,黄老板的求不得,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是大时代的浪潮里全人类的小小缩影,只是想到林冲带着与少东相遇的满心期待悲凉地躺在异国的医院最后独自死去的画面仍绝心里无限唏嘘。

23分钟前
  • 多读书多看报
  • 力荐

深受广大文艺青年喜闻乐见的逃避现实主义腔调在《夜奔》里全程都听得到。原是言情小说《似水年华》的前生今世谁想却又和《霸王别姬》《色戒》这样的宏大史诗盘上了根,大概也只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把知己与知音分的那么清吧。可惜影片在进步思想与封建桎梏的碰撞中失去了方向感,正如无家可归的男主角从这个审视性压抑的三角恋故事当中彻底抽离并草草结束混乱而缓慢的一生。

25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她和他都爱着他。但是谁都爱得不彻底,说到底,爱的还是自己而已。

29分钟前
  • 小M
  • 推荐

“看见那个水晶玻璃的大提琴,已经是1947年的冬天了,距离林冲孤单地死在医院里,整整一年。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条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地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31分钟前
  • 安短
  • 力荐

旁白很文艺腔,但是由刘若英和黄磊说出来,非常自然。这部电影很美,那种情调很容易打动我这种不要脸的文艺青年

36分钟前
  • 2013
  • 力荐

又见黄磊,又见刘若英,又是写信,经常不自觉穿越到似水年华。。。。

37分钟前
  • 早就想叫白玉狐
  • 力荐

一段情,三人嬲。夜奔千里,无处可逃。望家乡,去路遥。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最悲剧的莫过于他们在一瞬间就完成了生离和死别,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欲望在矇昧中幻想里,一如最后一面时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信物,辗转,思念,跨山隔海,一切都不凑巧。铺成完全中国式的爱情悲剧,执念如海,思念不消,带着童话般的乌托邦气息。刘若英和林冲都很好,黄磊稍弱。

42分钟前
  • 水猫
  • 力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6分钟前
  • 不良
  • 还行

若干煞有介事莫名感伤的台词组成的电影,感情产生不是通过表演而是旁白,感觉有些可笑。。

5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我喜欢这种被宿命之手推动带出来的苍凉感,无奈、唏嘘,人生的几多错过,几多遗憾。

53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声如锥,形如电,唱练做打印心间。名如戏,人如戏,孤星泪注满天意。风花雪,落无言,一念一转既永诀。岁月迁,笃思念,人生若只缘初见。

54分钟前
  • 之晨
  • 力荐

我们那么熟悉,怎么可能还没有相遇

55分钟前
  • Tiff
  • 推荐

一个背转身,居然就是一生。

56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